第一次看这个片子,推荐的是战争大片,结果发现不是,看完才发现导演是《蝴蝶效应》的导演,怪不得会这样的反转。
不过反转看多了,在看的过程中,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也许这就是导演刻意让我们有的感觉吧。
这里不剧透,建议还是认真看一遍比较好,还是比较烧脑的,但是一旦片子里出现了非人类的场景,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是与梦境有关了。
不过电影还是留下了几个坑供我们思考,看看你看完以后,能不能回答出来?
第一坑,那个抱着手榴弹的大兵最后为什么一直喊?
第二坑,在阿富汗战争里,那个领头的人,与在二战中的角色为什么不一致,明显不是teamleader了第三坑,如果那个医生能出现在治疗的梦境中,为啥两个女护士不见了?
第四坑,病毒是谁生产的?
第五坑,那些犹太难民对应的是什么人?
1.前半部分的吓人方式比较老套,逻辑露点只是看时一笑而过,没想到却为结尾的科幻部分做了解释,这点是绝佳的加分项。
2.结尾的科幻圆场--众人的经历是系统为唤醒闹坏死五人士兵而设置的。
表现出现实中的五人面对提供情报阿富汗的医生一家超过自己军队人数的敌军来临前袖手旁观,让人唏嘘不已,也为读者增加了些许对战争的思考。
付出本国情报的阿富汗医生一家却在危机来临前被轻易抛弃,士兵五人和医生也只不过是战争的无辜牺牲品,就像雪茄一样在抽完剩下最后一缕烟气后化成灰烬,成为无主之魂,战争幽灵。
--我是剧透的警告线-其实这不是个鬼片,从头到尾都没有鬼。
小分队在阿富汗,因为大批ISIS增援,最后选择躲在夹墙里对医生一家见死不救,然后被医生的家人炸残了(我认为医生家人本意不是想去炸小分队,而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想和ISIS同归于尽,但是没想到炸到小分队,但是,就算她想炸的就是小分队,也不影响情节解读)然后小分队被救回美国,因为严重的创伤后应激反应而接受心理治疗。
治疗的手段就是通过输入神经信号,把小分队对阿富汗的记忆改写成二战的记忆。
因为在一战,二战,阿富汗战争中,只有二战,美军站在是没有争议的正义一方。
将阿富汗的故事改写成二战中的故事,是为了消除小分队心中的,没有挺身而出拯救无辜平民(而且还是因为帮助美军而收到牵连的平民)的内疚和自责。
如果在新故事里他们消灭了德军,那么他们的创伤故事就变成了英雄故事。
所以没有什么法国鬼。
新故事里二战的犹太人对应实际中的阿富汗人,纳粹对应ISIS。
但是心理医生没有想到的是,小分队昏死之前听到了那句阿富汗诅咒,这句深深留在他们潜意识里的诅咒变成了新故事里面的鬼,而这个鬼并没有因为被安葬而安息,而是阴魂不散,反复纠缠。
小分队后来因为这句诅咒意识到新故事掩盖下的真实故事,(眼睛男找到的日记一直是德语的,在安葬尸体的时候突然变成波斯语了)他们无法找到能原谅自己的理由,所以就被困在这个慢慢发展成鬼魂梦境的噩梦里面。
导演其实想用一个新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对不正义战争的谴责:小分队不管选择救或者不救都不对,这是一个无解的题,就好像小分队走不出的这个噩梦。
如果医生一家是美国人会怎么样?
按照好莱坞/美国主流价值观,就算一队人去救一个人也是应该的(拯救大兵瑞恩)但是他们是阿富汗人,道义上可以救,但是敌强我弱时选择自保也可以说得过去。
我觉得这个片子拍的别扭的地方在于,导演把自己架到一个很敏感的位置上:ISIS当然是反人类的,但是挑起战争的美军就干净吗?
谴责战争和谴责美国,和谴责美国军人这个度很难拿捏的合适,所以最后鬼片占了太多篇幅,后面的反转来的太突然,结尾更是一头雾水,强行营造出还有下集的感觉。
其实篇幅来说,完全可以把故事拍完的,可能导演也不知道怎么收尾了把。
这部电影与恐怖游轮,忌日快乐的这种循环模式有类似之处。
开头出现的场景对后面的情节都有一定的暗示。
故事前面交代的是1944年反纳粹快胜利的年份,一群美国兵在古老庄园里发生的一系列貌似闹鬼的故事。
they were huanted by the ghosts. 一家五口人被纳粹德国士官残忍地杀死,或淹死,或烧死,或吊死,但是当这几个美国士兵逃出庄园后他们意外地发现tz之前j经历的事件都又发生了一遍;镜头一转他们来到了阿富汗,成为了与本拉登抗衡的美国兵,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无辜的家庭为了保护他们而被杀害。
第三个场景是 他们在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接受战争后的创伤治疗,但那家人的鬼魂跟着他们来到了这个实验室。
这部电影怎么说呢,情节架构还是蛮流畅的,但是为了埋下伏笔而出现的比如 1955年的电影,量子力学等都比较浅显,没有那么难懂。
结尾结束得有点太快了,过于突兀。
这部电影总的来说是值得一看的,蛮抓人眼球的。
主旨寓意:反战争,取和平。
战争对人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先说评论:亮点还是有的:1.节奏、气氛都把握得很不错,前面埋的伏笔后面也能接上,前半段故事饱满;2.比较好的是用了一个“梦境”的设定,在第一个段落有些疲惫的时候出现了第二个故事,稍稍提了气;3.开放式结尾,首尾呼应,戛然而止,留下想象空间。
但其实要是真的继续演下去,很可能没办法收场,所以很巧妙。
槽点:套路和《蝴蝶效应》非常相似,但爆米花电影用套路屡试不爽,这种要动脑子的电影,必须得气氛烘托到那个地方了,再给观众来一记出人意料的重拳才行。
但看到一半甚至看到开头就知道套路,剩下的部分观众就只能勉强下咽。
Sudden shock,配合音效突然吓你一跳;或者是人物背后虚焦的地方有异物悄然靠近;加上各种血肉模糊,肢体异样,这些恐怖片常用手法确实有效,只是真的有些低级。
就好像你飞去日本买了原版成人光碟,结果发现比网上下载的画质还差,能用确实也能用,只是和预期确实还是有差距。
头重脚轻,真正的现实的故事线草草交代,没有圆回来。
以下解析涉及剧透:电影剧作中会有一些经典的角色设定,比如队长Cris常常会通过发号施令推动剧情发展,所以这样的角色通常果断、冷静、具有判断力和说服力,才能让团队里的刺儿头听话。
但是他在面对鬼怪袭来的时候,几次都选择了闭上眼睛,这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和人设不符。
而Eugene的存在就相当于“游戏向导”,在关键时刻告诉队长应该怎么办,告诉大家这是为什么。
但本片直接用“会外语而且喜欢读书”的设定来立人设,前面只是会德语,后面直接会阿拉伯语了,有些取巧偷懒的意味。
刚到别墅的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撬箱子没撬开,后面也没有下文;而后半段队长发现他书是空白的,Eugene有种要黑化的趋势,但这茬过了之后大家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同样没有下文了。
算是个Bug。
狙击手Tappert其实是一手挺好的伏笔,前面把外套送给难民母子,说明这个人还是心地善良。
但在阳台上三人讨论他的往事时,分明能感觉到,这个人要黑化了。
但是到最后,他们去旁边的谷仓里搬出了尸体时,狙击手失踪了,竟然没有人问,这是个非常奇怪的地方。
而肌肉男唯一的作用就是把自己搞成垂死,然后死掉,通过这个点来给主角传递信息。
除此之外,Kirk完全没有什么存在感,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凑成五人小队和捧哏(递话)。
为什么是五人?
因为四人容易产生两两僵持;三人又太少,很容易团灭。
纳粹和伊斯兰国的类比非常巧妙,同样凶残没有人性,但前半段纳粹小队的出现没头没脑;中间纳粹士兵在别墅门口看了看准备走,请问他们是来干什么呢?
给老王看房子吗?
那么一大堆人就因为剧情需要迅速死在了四个人(一个被炸伤了)手里,太草率了。
他们邪恶、凶残、丧尽天良,但不代表他们是傻子啊。
如果说上面这些都是梦境,不需要考虑什么逻辑,那么发生在现实里的故事,本片真正的故事线,却比梦境更没有逻辑。
主角是在一个医疗机构醒来,先是被自己和身边人吓到,然后瞬间就冷静了。
并且在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地方,他用两句话就说服了医疗人员“世上有鬼”,作为一个接受过数十年专业科学教育的医疗人员,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整个阿富汗任务,不知道为什么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小品感、综艺感。
就是像有个编导假扮成演员,通过耳机接到导播信息,告诉大家下一步要怎么做。
整个背景看起来都非常得生硬。
一个卧底竟然会连续用4次?
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肯定有问题,偏偏卧底本人和上层不觉得?
不但不早做撤离准备,而且被敌军围困到几十秒的路程里才发觉?
就这种水平,主角小队们真是死伤得太冤枉了。
并且伊斯兰国士兵派了三辆车,近20个人来,就屠杀了一家四口和两个孩子,也不问话,也不搜查,就这么走了?
这算什么?
混乱邪恶?
总之后半段太仓促草率,如果前半段能打7分的话,后半段就只能打4分。
刚刚看完《战争幽灵》,迫不及待的来知乎看看大神对于影片的分析,好好再回味一下,但是似乎大家对这部电影兴趣不大,分析属实不多,只是一些简单的介绍。
如果有朋友看完这部电影,觉得蛮有意思,欢迎友好交流。
首先,编剧埃里克·布雷斯上一部作品《蝴蝶效应》创作于十六年前,被各大观影达人(手动狗头)评选为最烧脑的高智商电影TOP10,这部电影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一部倒叙的故事片,需要重新回去看一遍拾很多碎片。
《蝴蝶效应》我是没看过,编剧到底多大本领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像是《生死停留》和《小岛惊魂》以及《刺客信条》的结合。
我按正常的叙事逻辑简单说一下这是个什么故事:在中东某地,美方由于平民线人身份暴露,为了保证其不被极端组织报复,特派一支作战小队前往该地区对其进行转移,然而前脚刚到线人家,后脚极端组织的人就到了,三辆车,控制了主干道,没办法强攻,只能隐蔽到墙壁夹层,由线人与极端组织周旋。
然而恐怖分子跟你讲道理就不恐怖了,不由分说就对线人一家展开报复,女儿赐白绫,儿子溺毙,给线人上了点燃,自此,线人一家4口只剩线人的妻子。
在万念俱灰之下,妻子将一切归咎于一直在墙壁夹层中袖手旁观的作战小队,她取出藏好的炸弹,想与小队同归于尽,在弥留之际,留下了名为“瓦楚莱克”的诅咒。
小队五人没有立刻丧生,但依然情况濒危,于是被送进了一家秘密机构,通过对大脑进行模拟场景,保证其正常运行,从而对身体进行恢复,时间选在二战时期,因为离现实世界遥远不会触发真实记忆,且有“温暖和浓厚的战友感情”,但随着他们受命驻守一座城堡的时候,各种离奇诡异的事件,相继发生,原来是线人一家的亡魂侵入了系统,对他们展开的一场报复。
一、现实还是模拟这部电影有很多细节的地方,第一遍轻轻松松看完了以后,当你看完了结局,知道这一切是一场模拟,想起那些重合的细节,又不得不回头看一遍,注意那些细节。
雪茄雪茄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1.片头男主在一片树林中惊醒,暗影中,一个黑影深吸一口雪茄,烟头处的火焰由于迅速燃烧烟草变得明亮,却依然看不见抽烟的人,男主伸手慢慢移动到自己的配枪处,却听到黑影那边,把烟头扔到男主身边,随之传来了保险打开的声音,男主吓得双眼紧闭,下个瞬间睁眼,黑影消失2.小队成员将一个紧锁的箱子撬开,里面装着一盒一盒的雪茄3.极端组织小队长从线人家中的桌子上拿起一盒雪茄(和第二次出现的雪茄一模一样),掏出一根点燃,并最终用它点燃了线人的躯体4.男主返回模拟系统,在现实中的一切记忆已然消散,回去的场景与电影开始完全重合,一个黑影正在抽着雪茄光头医生现实中的光头医生,第一次出现于系统中,身份为一个德军军官,被小队偷袭后击毙“英雄”布奇模拟系统中,布奇与德军军官相互拳击,在德军来的那晚,用自己的身躯盖住了德军手榴弹,在从模拟系统中被诱发性唤醒,最终回到系统中,警告小队成员“这不是真的,那是我们,想起来!
”唯一的“活口”模拟系统中,详细介绍了一家人是如何被纳粹残忍杀害的,唯独没有说明女主人如何死去的,且没有任何暗示,而现实生活中,女主人也同样没有被杀害。
冥冥中的提示现实中,整个下巴炸没了的队员,在模拟系统里讲了一个没有舌头的孩子的故事爱看鬼片的小胡子,看的都是未来才出品的电影日记本的最后一页,故事与现实故事高度重合,城堡的主人为了帮助犹太人,一家丧命,且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二、夹层见闻&德军来的那一夜整部电影中,一切的谜团的钥匙,都存在于中东平民线人家中的那场惨案,小队由于考虑战力不敌,选择隐忍,一家四口惨死,门口两个孩子未能幸免于难,女人尖叫着拿着炸弹跑出门,在小队中爆炸;在城堡的那一夜,德军本已离开,却被几声枪响吸引,导致小队不得不交战,本应大范围杀伤的手榴弹,被布奇用身体盖住,在鬼魂的帮助下,小队最终大获全胜。
城堡中的鬼魂,实际是线人妻子对小队的诅咒,亦或是小队自身对自身的愧疚,德军来袭的那一晚,正是极端组织到线人家的映射。
当小队再次选择逃避不面对邪恶的时候,鬼魂制造巨响让德军开始发动进攻;当小队面对德军危在旦夕的时候,鬼魂选择了挺身而出,而不是袖手旁观;而本应杀死他们的手榴弹,被有过“诱发性”唤醒(我更愿意认为他在这里被唤醒而不是在他死前)的布奇舍身掩盖。
“我们因你们而遭受劫难,你们做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三、自我救赎城堡的最后,小胡子狙击手在引导仪式进程,那么为什么是他?
1.在模拟系统中,几人偷袭德军军车后,在转移时,偶遇平民逃离战区,小胡子将自己掠夺的德军军衣和金牙,送给了一对逃难中的姐弟,现实中,他把要送给儿子的玩具熊送给了两个平民儿童。
2.希特勒青年团屠杀事件,小胡子与纳粹青年亡魂翻花绳;现实中,在中东线人一家的院子里,两个孩子对面而坐,正在玩翻花绳的游戏。
3.模拟系统城堡中的阁楼,地毯下藏着一个神秘的法阵;现实中,在中东线人一家的院子里,两个孩子侧面的墙上,有一个相似的法阵4.要把死去德军的衣服全部脱光5.现实中,线人的女儿被极端组织吊死,临死前绝望地看向小胡子,后者愧疚低头;模拟系统中,小胡子单独撞邪的场景全都与上吊有关。
在梦境中,脖颈被绞却最终死里逃生,惊醒后慌忙擦掉自己身边的瓦楚莱克字样从他对德国士兵和希特勒青年团的残忍手段不难看出,小胡子对待战争和敌人是十分痛恨的,但对于无辜者,他却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几次“瓦楚莱克”字样出现的时候都与他有关,且对于尸体处理方式,能猜到他是个对于神学有信仰的人。
对于现实中线人一家惨死的见闻,让其产生了浓烈的愧疚和自责,希望通过帮助鬼魂,完成自我救赎。
四、一个不大不小的BUG“如果你回去,你的记忆都会消失”这句话还没来得及说完, 男主就已经回到了故事的开始,或者是他们在逃离城堡鬼打墙时的那片树林。
那么第一,为什么布奇在醒来后再回到系统中,可以回到自己当时正确的时间,且保留了一部分现实世界的记忆,说出“这不是真的,是我们,快想起来”这些话第二,男主回去以后,其他人的思维并没接受调整,那么他是否成为了唯一的有思维的人,剩下的一切人,都变成了NPC?
还没看过的小伙伴度盘给你们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B2CWX2irDUFYvL_vQLEAA 提取码: z4cr
从二战开始,开头主角醒来看到人影消失暗示惊悚元素。
接着是古宅闹鬼情节看了一大半到了最惊悚部分突然发现是个科幻片,这电影成了《源代码》?????
然后主角回忆一波,电影又变成了中东题材战争片原本以为差不多了可以结束了,最后的记忆中所有人被炸了个稀巴烂,想着圆回去了,是个科幻片不料还是导演nb来个诅咒,这还是个鬼片,又回去了我吐了,还好我是倍速看的没被吓到,入戏不深但我有个地方有些疑惑,最开始换班的那波人是真的吗?
真的走了吗?
想想就离谱愿世界和平再无战争冤魂
我挺喜欢男主演,夜翼的扮演者,所以当影片到了最后情节变成莫名其妙的心灵创伤治疗时我都傻了,本来剧情前三分之二就一惊一乍的手法老套又是法阵又是鬼怪复仇的剧情陈烂,最后终于到揭晓迷底环节时导演终于自己也无法忍受下去了,改科幻了。
就像当年的龙门飞甲,最后三分之一没剧情可编由武侠改古墓探险了。
布伦这小伙子不是星途挺好的吗?
怎么选了这样稀烂的一个剧本?
而且搭档他的都是些美剧中常见却叫不上名字的老熟脸。
如果将这部影片定义为惊悚片,显然水准极低。
因为吓人手法毫无新意。
无非昏暗空间、模糊人影、一惊一乍地闪现,或者镜中可见镜外不见的老把戏。
而最后改科幻的转折更是生硬突兀逻辑混乱:说是治疗心灵创伤,那医生为什么要给病人安排一个病态的往事,比如那位塔帕特,曾屠杀过德国少年队的孩子,而且手段凶残,他自己因此非常痛苦。
你这是治疗战争症候群还是创造新创伤呢?
一个好的反转往往在前面已经铺设了巧妙的伏笔,然而这部影片最后的反转全靠夜翼代替创作者自说自话地圆谎,拙劣可笑。
直接剧透了,没看过电影的别往下看了。
先说恐怖,前半段是比较常见的闹鬼套路,剧情穿插了一些暗示伏笔,看到后半段才能意识到是在说啥。
依我之见,整个剧里根本就没有幽灵,而是男主心理负罪感在系统里具象化,否则无法解释幽灵最后也在呼唤他Remember,以及帮助大兵对抗德国兵,因为潜意识里医生一家就是他们的友军。
那又怎么解释幽灵也在呼唤他remember?
其实从幽灵出现的方式,到德军的死法,还有日记的内容,幽灵全片并没有伤害大兵(除了把通讯兵手夹了),他们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在复现记忆碎片,唤醒大兵的阿富汗记忆。
本质都是男主潜意识对自己的暗示。
这部分是五个大兵的痛苦记忆,因为没救下医生感到负罪感,为了消除负罪感,痛苦记忆倾向于指引大兵回到阿富汗重新选择以赎罪。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幽灵不停地用行动唤醒大兵,并不攻击他们。
而潜意识的另一部分,用摩斯电码暗示自己离开这里就会死,显然不是指离开这个古堡,更不是现实世界做精神疗养的病床,而是指离开阿富汗的墙,这与离开二战记忆回到阿富汗本质是一回事,回去重新选择是死路一条。
这部分潜意识代表求生的本能,抗拒回到阿富汗。
求生本能和痛苦记忆的来回拉锯,所以男主进入系统总是回到二战,但又夹杂了大量阿富汗的场景碎片。
潜意识与现实世界的选择结果是一致的,现实世界大兵也放弃了挺身而出,选择目睹医生一家被残忍杀害背负沉重的罪恶感。
潜意识里大兵们抗拒回到阿富汗,而选择留在二战记忆面对幽灵的折磨。
当男主又一次进入二战梦,问树后抽着雪茄的黑影What do you want ?
个人理解这是想赎罪补偿的表达,犯错或亏欠了,才会这么问。
所以显然,黑影是医生,医生一言不发,把雪茄丢到男主身边,亮起火光。
不言而喻。
幽灵,或者说痛苦的记忆依然倾向于唤醒他的记忆。
至于这会是一个死循环吗?
我觉得不会,这本身是一场本能和人性的对抗,最后我相信人性会战胜本能,大兵会回到阿富汗,但实力悬殊,基本也是死路一条,无济于事。
面对敌人数量和装备碾压,不是几个小兵勇敢就能解决的问题。
到这,我想起两个事,一是著名的“电车难题”,拨动把手选择让谁死?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人就不应该有扮演死神的权力,因为怎么选都是错的,怎么选都会背负上罪恶。
而战争让大量的普通人有扮演死神的权力。
二是反战。
战争难说谁对谁错。
对于某些地方的运动和恐怖组织,武装干预真的会起到正面效果吗?
其实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有选择的机会。
看完电影后,直觉认为评论区的评分会产生两个极端。
鉴于本电影导演上一部的高评分《蝴蝶效》,不同于《蝴蝶效应》快节奏,脑洞大的无线循环人生,《战争幽灵》看似故事紧凑,其实前期铺垫较多。
初看是战争剧,中间是恐怖剧,之后是科幻片剧,结尾是重生剧。
其实电影里明显使用战后创伤后遗症对士兵的影响,和对战争的控诉,通过“幽灵”让士兵即使离开战场也逃不出“诅咒”。
到底是战争让人家破人亡,还是为了防止战争让人家破人亡?
五个士兵躲在储藏间里,有一个炸弹在他们的脚边,因为他们的存在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让阿富汗这一家灰飞烟灭。
士兵原本是保护他们撤离的,结果作为旁观者看到一家被折磨致死,最后阿富汗家庭里的女儿抱着炸弹冲向士兵,是对战争的怨恨,他们会如“幽灵”一样时刻跟随着从战场上回去的士兵,“如果你离开,你会死!
”战争是埋葬人性和人心的地方。
你的身体离开了,但心会死在战场。
电影的结尾,男主又回到了虚拟世界,他要拯救战友。
在我看来,战争中死去的无辜人民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就算他们正式了自己的问题,变得勇敢,用于直面困难,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在虚拟场景里的解脱是否能让人从现实中解脱,这终究是未知的。
虽然是快进看的 不过最后的情节发展超出了预料 在战争类电影里实属新颖有趣 反思了战争给亲临者带来的伤害 颇有点源代码的趣味
如果不是有了一个脑洞大开的结尾,倒是少有的思路清奇的以二战为背景的鬼宅恐怖片。虽然Jump scare用得超无聊,但是对《枭河桥记事》挖掘,以及士兵在烛光和篝火下讲述一些战场上诡异遭遇都挺出彩的。无论是狙击手PTSD的骇人描述还是提及到的量子纠缠、各个宗教对于地狱对于罪孽的往复惩罚、抑或是时间循环、鬼打墙等等都比目前这结局要好。
科技闹鬼,老板无解!
你以为是战争片,结果是个鬼片。你以为是个鬼片,结果又变成了战争片,又变成了鬼片,又变成了科幻片,又变成了鬼片……
这小片子可以啊,概念抄一波美滋滋
打着蝴蝶效应的名义来浪费我时间。
前面还看得津津有味各种血腥暴力的镜头毫不掩饰,不过后半部分真的没看懂是什么意思,不是剧情没看懂,是不明白为什么导演要这样安排?强拉硬扯非要往人性上靠,从二战扯到阿拉伯国家,再结合现代科技和妖魔鬼怪,你细品,你细细品!!!
牛逼是真牛逼 吓人是真吓人
前段平平无奇的战争片鬼片,后段在鬼片战争片科幻片中反复跳跃,最后又跳回鬼片。还可以,但作为任何一种片都味道差了点
其实《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霸主》这种片子,都是以战争背景中掺杂神秘恐怖元素的电影,但是这种电影还没有成为一种特征明确的“类型片”,也有可能因为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来升华主题,仍旧战争+惊悚,1+1没有大于2。这部片的前1/3都还是在表现“战争中的人不过都是按照自己的主义,做着自己以为对的事情”,人物设置也还是挺像“坏连队”的,这可能是一个经典的小队模板了。画面经常有聚焦不实的情况,也并非贴合剧情故意为之,应该是定焦员技术失误。根据头盔黑桃图案能判断是101师第506伞降团侦察排,但是除了狙外其他人都没有肩章臂章太奇怪了。而他们换防的小队戴的是黑底白五星的陆军臂章。
本身情节就很普通,结局更是还有很多可以展开的情节却突然结束了。平庸+烂尾。如果我写,会创作男主重新进入二战后大开四方,带领战友们在虚拟世界称王称霸。结局可以是全灭但精神永存的NE,也可以是人战胜鬼魂的HE。
差得远。
21_075。《蝴蝶效应》导演的作品,鬼片+战争片+科幻+重回鬼片的路线,科幻那里转得有点硬了,而且结局也没有很好完成(大概真的编不下去了),不过古堡闹鬼那里还是拍得挺不错的
类型跳转得也真够印象深刻的,二战片变鬼片,鬼片变科幻片...大约是在《源代码》里加了闹鬼的视感,预算看来吃紧,最后科幻场景看着好廉价视感。
盗梦空间➕刺客信条➕无耻混蛋➕恐怖游轮➕ptsd➕。。。
结尾又是新的开始,这才是魔鬼的惩罚
很有意思的尝试。
战争电影与惊悚恐怖电影还有科幻电影的结合。
片子其实还不错,只是感觉仓促了,没讲完故事。
很特别的鬼片,整体思路比较清奇,就是jump scare过于老套,鬼的特效也很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