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还行吧,比较Hard Core。
我注意到从影片96'05''开始出现的倒计时,觉得很好玩,于是纪录了一下。
倒计时以7位数组出现,形态接近于1和0,让人一眼就想到二进制,以此得到如下数组:0000000 <--①1111111 <--②0111111 <--③1011111001111111011110101111100111100011111110111011011110101110010111110011101001111000111000011111110110111011<--96'15''从此处开始后一位缺省,补齐101101100110111101011010101110010110001011 <--④1110XXX <--⑤无法直接补齐部分用X代替0110XXX101XXXX001XXXX110XXXX0XXXXXX10XXXXX00XXXXX <--⑥得到这些数据后进行观察,首先比较①②③三个数组,即0000000,1111111,0111111。
0000000与1111111明显不同,所以我认为0000000包含的意义有:1.本身的意义为0;2.表示计数的开始(重置);3.表示计数的结束之后观察②③:1111111,0111111。
倒计时高位减少不合逻辑,观察其它数据也是如此,显然右侧应为高位(「火星人」的文字右起或角度问题),替换一下就是1111111,1111110,转换为十进制就是127,126其它数据依次转换,于是我们就得到①至④为127—104,第⑤-⑥组数据也就很容易补齐了:1110011,0110011,1010011,0010011,1100011,0100011,1000011,0000011当然,最后飞船启动时倒计时是什么状态你一定想到了0000000
这个片子多花些心思和钱,多花些时间和脑子,会成为经典。
这是典型的硬核科幻,近未来,一切合乎物理规律,没有刺激眼球的镜头。
结尾给了人类起源一个假设,比较合乎想象。
不过某些细节实在能够做的更好,火星上的戏明显是在沙漠中加滤光镜拍摄的,不过火星稀薄的大气能形成天空中那么丰富层次的云彩吗?最失败的是那张脸的防御机制,也太“魔法”了吧,如果信号不对的话,如果火星人们真的不想让除地球外其他智慧知道的话,更简单的方法是隐藏而不是毁灭。
即使是毁灭的话,也不用弄那么一个“沙虫”啊?
效率低下。
不过结尾的飞向群星,真的很让人感动和热血沸腾,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科幻。
《火星任务》是在NASA宇航专家指导下拍摄的。
基于人类现有的宇航能力,随着剧情的需要有不同程度的夸张。
这是典型的硬核科幻,近未来,一切合乎物理规律,没有刺激眼球的镜头。
结尾给了人类起源一个假设,比较合乎想象。
不过某些细节实在能够做的更好,火星上的戏明显是在沙漠中加滤光镜拍摄的,不过火星稀薄的大气能形成天空中那么丰富层次的云彩吗?
这部2000年出品的片子讲述的就是2020年的事儿。
而今,2020已经到来了,NASA却没有火星载人登录探测的计划。
上世纪美苏冷战之后,太空竞赛降温,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步伐也变慢了。
尤其是2000年之后以来,自从互联网诞生到快速发展,人类把关注力从无垠的太空转向了网络。
(当然,我国太空探索的步伐一直在进步——载人航天,玉兔登月,这是另一个话题)人类或人类社会为什么把关注力发展力从太空转向网络了呢?
因为太空宇宙星际文明这些东西太遥远太宏大,以至于在每个人短短的几十年生活中,基本不可能体验太空、探索星际文明,所以,还是关注自身,更符合人类的趋利性。
是啊。
网络多丰富,手机多好玩啊。
资讯爆炸的年代。
也是泛娱乐的年代。
多少人的生活已经被手机绑定,多少人恨不得把手机绑在脑袋上了吧?
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人类或者说人性就是这样“堕落”。
也许未来能发明一种人机设备,将人和类似手机的东西深度联机——但是这样的事儿又细思极恐。
跑题了,这不是在谈一部关于火星探索的电影吗。
20年的一部科幻片,仍然让我看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原来20年好莱坞的技术就已经这样好了!
老美的电影工业能横扫世界,真的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服不行!
曾经的科幻热,火星热,都让人们着实关注了火星好多年。
火星人的形象也见诸媒体和娱乐载体。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是让我们着迷了多少年的话题。
而地球文明来自何处更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课题。
而这部硬核科幻片给出了一个合乎情理的说法。
生命最初诞生于火星,地球上的生命是火星人在遭受行星撞击之后,为保留DNA或为了做某种验证,而将DNA撒向地球而诞生衍化的。
曾经畅想的21世纪是一个极度科幻的世界,至少是物质和科技文明极度发达的世界,而现在,21世纪已经过去五分之一了,地球上的人类如何了呢?
若要达到全人类物质和科技极度发达,我以为,有先决条件:(1)国家消失,地球人统一成一体;(2)各种文字/文化消失,统一成同一种地球文明。
人类文明会走向何处?
是向外走向星际,还是向内发展AI文明?
答案在现在还是未来?
影片中,火星人在火星灭绝之时,向外太空(通过影片显示他们有能力飞的远远大于银河系)发射无数飞船撤离,其中有一艘奔向了地球,把基因带到了地球,才有了地球生物的进化。
但是,既然火星人早就有能力很轻松地飞往外太空,地球肯定早就被他们探索遍了,也肯定做过比(无数类似地球人登录火星然后种植藻类培养细菌)这种还高级的把戏。
所以怎么会因为是火星人逃难之际才向地球发射了基因火种呢?
除此之外,火星人真存在的话,以影片中显示的火星高级文明,怎么不会有那种围绕太阳系内各星球的火星人造卫星(类似地球人的)的残骸漂浮在宇宙中。
还有火星人遍布太阳系的建筑等等,从来没被发现过。
这些我感觉都是电影的硬伤啊。
而且,即使火星人最后逃难时,也应该留下一些证明存在的印记,肯定不单单在火星一个星球上,银河系内的星球应该都有。
(当然,这可能与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相悖,但既然火星人都在火星上留下了印记,没道理不以很轻松的代价在其他星球留下印记啊)。
(这一条需要比较专业的地质学家解读,我是猜想)再者,火星毁灭之时,电影里的全息影像显示地球已经处于较稳定状态,只是在板块漂移阶段的初期,但是很多绿植,海洋,蓝天白云通过地球全图都能看到了,有了一套含氧气的生态系统存在,为什么没有火星人在地球定居或活动?
实际上又回到了我所说的第一条了。
观《火星任务》有感 今天,我观看了《火星任务》,这是一部优秀、惊险、感人的科幻片。
它对于人的关注、人的精神,实在是大大地震撼了我。
该片讲述了在公元2020年,人类首次登陆火星,接着他们在火星调查时,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沙尘暴”,小队队员接二连三地牺牲,只剩下队长卢克。
后来,一只救援小队经历了数种困难后,不仅救出了被困的卢克,还进入了“沙尘暴”后留下的“火星人脸”。
之后,他们了解了人类是由火星人制造的。
最后,一位宇航员乘坐火星人的飞船到达宇宙深处,剩下的宇航员回到了地球。
我们虽然已经在2021年了,依旧没能载人登陆火星,但我感到仍有几个片段徘徊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第一个是当蒂姆在进行救援活动中,意外跌入太空,为了不让救他的妻子牺牲,他果断地在太空中摘下了头盔,而他因为缺氧而变色破裂,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自我牺牲、非凡勇气是人的最大财富,他的勇敢、他的高尚,是不可与凡人对比的。
另一个是吉姆等人打开“人脸”时,他们的勇敢和智慧,被呈现了出来,当他们来到“人脸”后,了解人类的起源后,见到火星人后,大家都要走时,吉姆停了下来,大家问他是不是不回家了,他说:“我的家在哪儿?
”于是他坐上了火星人让他坐的飞船,飞向了远方。
《火星任务》描绘了宇航员的生活,他们是完成一个个幻想的人。
就像片中的那句话:“发现一个新世界,再从那里出发,去寻找下一个新世界。
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目的。
” 四年级下
对于这样宏大主题的电影有很多,可是对人类起源这个问题真的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这部《火星任务》的主要表达两点,一个是人类渴望去探寻自身起源之谜,第二,探寻的结果是人类的源头是火星人,并且火星人分散到地球与其他河外星系去了,于是,电影里的一个宇航员也随着仅存的火星人去河外星系探寻祖先了。
说实话,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想要表达这么宏大的主题,没有必要衬托人类的伟大,应该表现人类的无知与渺小。
电影中随处可以看见表现人类无力的地方:刚刚探测到有冰的时候就被龙卷风撕裂成碎片,为了到达火星却因为一点点失误(输送燃料的地方没有仔细检查,有破损)而失去一位宇航员,就连火星人出现的时候都是比人类要高大,人类不得不仰视他。
人类是很渺小,却往往不知道自己渺小,以为自己很强大,什么都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可事实呢?
大概宇宙中只有人类最渺小吧。
这些天电影院也在放一部关于人类寻找自身资源的电影《普罗米修斯》,呵呵呵,两名名导表达的方式截然不同,《火星任务》的外星人是人形的,友善的,会为星球的灭亡而落泪。
《普罗米修斯》的外星人却是暴力的,残酷的,就连人类自己创造的机器人也是冷冰冰的,会因为自己的好奇而让人类感染病菌。
谁也不知道真正人类的起源,或者说制造人类的人会是什么样子的,是友善的还是暴力的,是高大的还是矮小的?
但有一点,只要我们是被他们创造出来的,那我们就一定是渺小的!
p.s.突然想到这两部电影还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人性的表达。
《普罗米修斯》中人类之所以要寻找自身的起源是因为那个大富翁想长生不老,满足个人的一己私欲。
而《火星任务》中的那些宇航员他们是想科学家,是梦想家,是为了整个人类的探寻事业。
我想,这也许是导致不同结局的另一个原因吧!
本片讲述了近未来火星探测、救援,遇到遗留火星文明的故事,从设定上应该是一个硬科幻作品。
然而剧情上的很多设定却存在问题,总结如下:1、火星科技既然已经达到跨星系移民的程度了,边上的地球居然还是未开发状态,这有些不合理。
2、同理,以火星的科技一个陨石都预警、拦截不了这有点不可思议。
3、火星被毁了为什么不去地球反而冒险移民到外星系这个动机缺乏合理性。
4、灭绝式的谜题设计创意可以,但细想有点用力过猛,只是为了识别身份有很多方式,没必要这么大动干戈。
5、留一个遗迹和飞船在火星难道就是为了接后代地球人走吗?
这是一个上亿年的规划?
这到不如直接开飞船飞回太阳系接人方便吧?
综上,本片在20年前看会比较惊艳,现在各类科幻佳作看多了反而很容易看出一些漏洞和逻辑问题。
imdb 评分5.7偏低,豆瓣目前7.6偏高,取个中值给个三星差不多了。
看了火星任务,发现这个电影的配乐好古老,电影的背景音乐时有时如,一直觉得不在应该在的位置。
所以感觉像是若干年前的电影。
但是真正吸引我看下去的是火星人脸,我向来喜欢恢弘的文明遗迹,这的确是很标准的遗迹,让人觉得智能。
当我发现这个人脸的巨大寓意,在它背后的唏嘘历史,我深为折服,尽管特技略显单薄,但是人脸仰望星辰的造型着实吸引我来看完这部电影。
剧终主人公回到了母体的未来,我期待这只是个开始!!!
昨天晚上闲的慌得时候就去看了刚下载的那部火星任务原因是我在豆瓣评价全面失控的时候由于两部电影有点相似结果导致我没看的时候就给了这部电影三颗星。
两千年的电影,特效一般,起码在现在看来是这个样子。
我指的特效的电影里面的CG动画。
故事给编的中规中矩,开始高潮结尾悬念样样都齐全,但是总是觉得还缺少点什么。
编剧还不算扯淡。
导致这部电影的硬伤还不算多,但是中间那飞船,在太空飞了一年多了都没事。
偏偏在就快进入火星轨道的时候什么麻烦都来了。
剧情上制造的不算完全合理。
更有一点就是那个巨大的人脸型建筑的反击。
真囧的可以。
看来外星人的攻击性还真高。
片子唯一一点出众的地方就是拍摄手法了,飞船里360度的旋转全景拍摄让人感觉很真实。
片尾有神似ET他妈的外星人出现,而且还告诉大家其实火星人就是地球人的祖先,算是一点点剧透咯。
科幻迷可以去看,但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消遣就可以。
前面大半个片子都有些闷,结尾的20分钟十分好看!
设定在2020年要发生的科幻事件。外星人创造论的传播者——火星人在地球洒下了生命的种子。这个套路现在被改成了《异形》系列的延续,发源点也从火星搬到了更远的欧米伽六号行星。现在看来,移民火星又成了热门话题了,但是单程票让你去,你会去吗?
就这?不如再看一遍2001太空漫游。
帕尔玛最烂的电影。除了个别技术细节到位,其他一塌糊涂。既然本片在豆瓣能拿7.4的高分,那么太阳浩劫才6.7就令人无法理解了
向来讨厌拿scientology把人当猴耍的电影,一点诚意和社会责任心都没有 喜欢这类型电影的中国影迷,果断装逼犯居多 (哟,两眼往下一瞟,果然领了金酸梅~)
切入点真好,想象力也不错,可是剧情细节上处理的太马虎,例如,他们去营救自己朋友的时候为什么还欢声笑语,到达了营地为什么不交代有没有跟组织联络,外星人流泪让人觉得雷到家...(处理成一个剪影看不清表情不是更好么!)前后也大部分没有形成呼应
至今觉得2001伟大是因为什么?
节奏缓慢,有些剧情不合理,直接剧透,最后说地球生命源于火星。
模仿2001太空漫游的
蒂姆罗宾斯的经典电影之一
居然看科幻片看哭了。。。
在当年,这个特效和故事还是挺惊人的。我就是觉得配乐太满了,有时候应该适当留白,给人一些安静的思考空间。
本来以为是外星怪物虐杀类的惊悚片,但完全不是,除了一开始的火星沙暴那部分惊悚外,影片其他部分跟惊悚完全不沾边。看的过程中很讨厌Jim这个角色,总是不听别人的劝告,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另外,蒂姆·罗宾斯竟然是酱油角色😤
肥皂片,看完就扔。里面不全情理的地方很多。肥皂片就是肥皂片,导演还非要想在里面搞点什么哲理出来,弄的不伦不类。
It was old Howard Hawks who supplied this definition of a good movie: &#34;Three great scenes. No bad scenes.&#34; &#34;Mission to Mars&#34; only gets the first part right.
中间段比较精彩,最后进入火星人脸开始就“宏大与低幼”并行,太过了。
前半段稍微有點悶,但進入緊張情節之後,越往後看越好看。想像力豐富,樂曲優美,雖然阿凡達的技術震撼下,看了片里的火星人,其實還有點簡陋,不過這種幻想,令人莫名感動,我們一直想知道,自己來自哪裡。。。
前面大半个片子都有些闷,结尾的20分钟十分好看!
7.9 镜头的运动简直是强悍无比,旋转运镜给人带来的失重感是真实的,太空逃亡的段落简直是惊艳,紧张又让人无法自拔,特效的质感也不输现在,能感觉到地心引力应该有所从中学习,不过前后两幕我是真不喜欢,神棍,还充满了自我感动
太空行走时,被抛出外太空的太空人,给我留下了对死亡的无限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