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寄调《四大悬》,我小时候从一本叫《黑砂》的小说里看来的,作者是天津群艺馆的某人,名字忘了,专门收录翻砂工们劳动时唱的号子,厉害!
有意思!
都是四大系列的,《四大悬》是这样的:(领)贼上梁!
(群)悬啊!
(领)火烧墙!
(群)悬啊!
(领)小孩趴在井沿上!
(群)悬啊!
(领)JB搭在B帮上!
(群)哈哈~~悬啊!
电影实在没太多可谈的,说说笑话吧。
首先是角色实在不适合哈里森福特,想想看,21世纪的电脑专家,哪有他那么大岁数的?
老手抖着,能不能找到电脑的开关啊我都替他着急!
6岁的小儿子,每次叫爸爸他都驼着背答应,还叫什么爸爸?
直接叫爷爷得了。
还有他开的那车,更可乐,明显是克莱斯勒在赞助嘛,堂堂一家大银行的CTO,家住巨型伴湖豪宅,座驾居然只是一部300C,身为建筑师的太太也开着另一部克莱斯勒的SUV,都不怕别人说他们没品,谁信啊?
歹徒也没创意,除了绑架目标的家人已经想不到别的计划了。
导演Richard Loncraine,之前的《情定温布尔登》也拍得不怎么样,唯一要表扬的是《兄弟连》,他是其中一集的导演。
这部片子里看着唯一亲切的人是Mary Lynn Rajskub扮演的秘书,她就是《24小时》里Jack的助手,那个老是神经兮兮的Chloe。
不过这姐们我也挺服的,怎么演什么都是那副德行啊~~听说这次票房又很惨,唉,我看哈里森福特也不要再勉强接《新夺宝奇兵》了,为他着想,真的别再拍动作片了。
火烧墙火烧墙,就算你是防火墙!
看防火墙绝对是冲着哈里森.福特去的,从那部福特与康纳利联手的《印第安纳.琼斯》开始,我成了这个男人的fans,很久没有看到他的新片,还以为他全力去鼓捣《印第安纳.琼斯》第四集去了,冷不丁看到这部片子,想都没有想,就去看了。
福特老了,真的老了,不知怎么,让我看得心碎神伤,不再灵动的眼神,不再敏捷的动作,不再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演,我几乎找不到那个曾经的琼斯,只是偶尔一个思考动作中眼神的转换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仅此而已了。
剧情借用当下高科技盗窃的噱头,但是整部影片让人觉得高科技都集中在了对话上,镜头上的冲击力基本没有,一个效力国际银行组织的高级安全主管破解自己的安全软件,没有用什么高新技术,没有什么抓人眼球的设备,导演让福特用传真机零件和ipod实现了攻克防火墙软件,这是为了说明福特知识牛叉,破解自家软件手到擒来呢?
还是说绑匪吝啬,他们宁可花费时间金钱在监视控制上,也不提供方便有效的装备给福特以便快速达到目的。
倒是最后,福特通过在自己家狗狗身上的gps找到绑匪,让我感觉到了一点触手科技的科技味道,当时我迸出的想法就是:tmd有钱就是牛叉,连狗都给上了保险,加了全球定位系统。
不知怎么,我看这部片子想起了梅尔.吉布森演的《赎金风暴》,从片子氛围营造,情节控制以及演员表演上,《防火墙》都逊色一筹。
福特的《印第安纳.琼斯》4将会是什么样子,我开始惴惴不安……
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防火墙,又是一部影视结构体制化的电影。
最为坚固的防火墙,都是从内部被攻破:从霜妻弱子下手,抓取人质,胁迫管理人员。
本剧动作精彩程度一般,剧情老套,但是节奏紧凑,细节给人留下思考空间,完成了自己存在的任务。
那就是给观众提供一定的娱乐价值。
坏人从废纸中拼凑出杰克的地址,信息,和家庭成员,提醒着民众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份信息。
杰克利用自己的经理身份调用黑人女雇员的计算机,可是女雇员悄悄报警了。
这个情节,也是本剧的小亮点之一,非常生动。
尽管如此的主线故事还是非常的干涩的。
英雄拯救世界,警察都是傻冒,等等。
即便如此,我也希望看到国产电影里有更多这样的剧,至少主线清晰,节奏紧凑,观众也被杰克坚毅不拔的品质打动,所以本剧的结构完整。
比不知所云的大量偶像剧不知道好多少。
电影一开始,看到哈里森,不由得暗叹:岁月无情啊!
笔挺的西装挡不住岁月在他身上的痕迹,哈里森老了,同时也盼望不要看到一个他的老态。
电影演了一半,已经看的出来这部电影将是哈里森的一个滑铁卢的一部电影,本身从一个动作明星来演绎一个电脑高手,又想在其中加入动作的元素,这个很难调和的角色让影片变得有些不伦不类,更让哈里森在影片中有些力不从心。
换一个角度,如果这部片子不是靠哈里森来宣传,应该也是一部还看的下去的片子,要怪也只能怪电影院的宣传,把无极吹上天的是他们,把一部本来还可以看的片子吹的玄乎的也是他们,从此不再看宣传。
这电影太不严谨,好多逻辑错误。
坏人为什么总要给好人机会,以至于最后功败垂成。
难道这种电影想教导我们说——做坏人就要做的彻底,不要给好人任何机会。
想起了《恐怖鸡》
开场前几分钟的时间里觉得有些无味,转头一看,坐在旁边的人正在闭目养神。
整部影片的铺叙太过冗长啰嗦,一直等,等到结束,也没有迎来打动我的那一刻。
在最后的打斗中好像几次看到了又没有完全看清楚,福特的老肚腩。
不看也罢。
不过对于没有什么娱乐的城市的夜晚,有总比没有要好。
古龙先生早就告诉过我们: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反推: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
类推:最安全的人就是最危险的人。
有些人不听,于是防火墙变成了放火墙。
本来为银行防火的哈里森·福特,因为匪徒保罗·贝特尼劫持了他的家人,开始在银行里放起火来。
一.哈里森·福特他的脸皮明显松弛了,虽然还有点老男人的味道,但这味道真的只有一点点了。
可能美国人都是这么笨拙,当他耸着肩膀,在大雨中笨重地跑过街道,真让人担心他被来往的车辆撞翻,或者他把车辆撞翻。
当他从大厦天台爬落到阳台,真让人担心,他会从湿漉漉的栏杆上滑落,摔得稀巴烂,他真的摔倒了,不过幸好摔在阳台上。
当他蹲伏在草丛后面看倒女儿被人追杀,急忙起身前往搭救,结果他自己先摔了自己一个仰八叉,是的 ,当老年人长时间蹲伏时,起身不可过猛,因为这样脑部的血液会急速回流到腿部,容易造成昏厥……当他和保罗·贝特尼进行最后一战时,这两头闯进瓷器店的笨熊,打起架来像拆房子。
当然,保罗·贝特尼虽然像所有的坏蛋头子一样冷静、冷血和智慧,但是像所有普通坏蛋一样,他的眼睛是瞎的,以死在好人手下为荣,在他快要用哈里森·福特的领带把他勒死时,始终没有注意到哈里森·福特在够眼前的十字镐,按理说,那时哈里森·福特应该在翻白眼。
哈里森·福特的眼神常常是惶惑,神情是焦躁的,但是他的行动是冷静和有效的。
这种反差很有趣。
使他看上去还掺着点人的杂质,而不是单纯的神。
二.美国式中产英雄和大男人主义美国的中产中年男是不是都这样,有老婆、女儿、儿子这三样东西,就像有游艇、汽车和狗一样。
他们早晨西装革履去上班,亲吻妻子的脸说爱她,飞快地提醒正在吃早点的儿女们一句上课快迟到了,而他则从来不吃早饭,和妻子在门口吻别,驾驶宽阔的轿车前往公司,快步穿过职员的工作间,微微向和他打招呼的下级们点头,并得体地幽默一两句,走进办公室刚在高过头顶的皮椅上坐定,秘书就跟进来告诉他今天密集的工作安排……平常情况下,他们是社会精英,家庭的中流砥柱;非常情况下,他们立刻变成了反恐精英。
角色转变之快捷和方便,就像你打CS。
同时,平常情况下,留给妻子的任务就是烤烤面包,神经质地发泄发泄;非常情况下,妻子的任务稍重一点:她需要不断地惊声尖叫,最后还要拖着受过极度惊吓的病躯和丈夫深情相拥……至于女儿和儿子们就只需像小狗小猫一样躲来躲去,还有,别忘了睁着惊惶的眼睛。
像《防火墙》这样的动作片也完全符合美国片的亲情俗套,看来美国人在电影里比中国人我爱我家多了。
而这个家如果没有那个能干的中产中年男,必将散架。
二.依旧是:坏蛋速死,好人长存。
看片时,我很希望好人哈里森·福特一家落败,人家匪徒四五人,年富力强,文武双全,经过精心策划闯进来,就凭你一个糟老头怎么单挑他们一群人啊 。
结果,保罗·贝特尼莫名其妙地枪毙两名同伴,看上去像神经短路,这是想说明他冷血吗,还是编剧和导演早就想让他们一个个死去。
而匪徒对哈里森·福特一家简直没有身体上的伤害,除了刚开始在他头上的一枪托,除了给他儿子吃过敏食物,但是在那个时候,谁会相信哈里森·福特的儿子会死去哪,果然保罗·贝特尼笑眯眯地掏出了特效药。
不要紧张,吓吓你们而已,仁慈的他们是不会伤害你们的,比如划你们一刀,打断你的腿,这种永久性无法补救的身体伤害都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你们受一点点伤,哪怕夫人和小姐在奔逃时擦破一点皮,也是要破坏你丈夫你爸爸、咱们的中产中年男的完美形象的。
——《青年周末》2006.4.16
这部影片的热点据说是先进的黑客技术。
但我看了电影感触最深的却是亲情。
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可以放弃一切,不顾一切,甚至愿意拿自己的生命与名誉与之交换。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家人才能做到如此。
假如他的妻子和孩子不在了,那么他在这个世界上将再没有欢乐,所有的奋斗都变得毫无意义。
无论是金钱还是荣誉,没有人与之分享也变得一钱不值。
所有的痛苦,没人愿意倾听,没人愿意关心,世界再精彩,自己无法领会其中半分。
在我看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就是亲情,最不应该伤害的人是亲人。
那些虐待妻子,打骂孩子,无视家人感受的人真是白白地在世上走了一遭。
其实,这并不是电影想要表现的主题,但却是我看后感触最深的东西。
至于黑客技术,我觉得很多外国电影要比它精彩得多。
总的说来,我想这应该是一部反响平平的电影。
防火墙记得上次看的是什么报纸上的影评了这部票房毒药完全不应该男主角来演他实在是太老了
一个Hero式丈夫和父亲,精通技术,不用休息,不惧犯罪分子,最后还力战群匪,解救家人。
过程也有朋友的帮助。
向往羡慕西雅图的雨季,不停的雨丝。
Jack老是老了点,但是宝刀未老,一切刚刚好。
【迟标】小时候在CCTV6看过,福叔虽然一把年纪了,但是和当年亡命天涯看起来别无二致,身手依然矫健。
105分钟,5.0/10
有些无聊的科技。
福特老了,尚能饭否
其实有点小小的虎头蛇尾,戏剧化的结尾...
这种单打独斗的思维让人捉急。
如果说开始的闯入还有点噱头那么整部影片就在一步一步引向无聊的大团圆结尾。一开始当我们弄不清入侵者需要什么时还能拿捏得住这个节奏,但紧接着老男人的反抗都十分单薄。唯一值得三星的是小物件的设置,但也是看头大过用处。只是那种前面多层铺垫的意识是我们的编剧值得学习的。
大叔,别玩动作戏了吧
坏人不坏的结果就是被灭
sigh ... 还是重温 亡命天涯 吧...
其实 还好吧。。。
BUG太多,老福特身手依旧矫健。
这种也在佳片有约放,背时!
中间不断被打断,还好没有打消我继续看下去的念头。不像有些片子,即使没有丝毫影响也不像继续看。
同样又是一部买碟看了无数遍的电影,上映那会儿没稀罕去看。
老哈明显老相,但一个人撑起一部戏也不容易,拿钱的桥段也有点新意。最大的诟病在于为了衬托男主的机智英勇把反派塑造的极不合情理:比如仁慈过头,连同伙都能打死却不打死他的家人;比如大老远的杀人灭口还带着狗,被狗叫烦了也不一枪毙了;比如拿到钱也不马上转移户头,给对方机会收回。
其实还不错...就是故事有点老...
当时觉得这是烂片,找不出亮点,现在也一样~
福特太老了,不适合演动作戏了
千萬不要看豆瓣8分一下的電影。這是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