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U兔 大奇特内容有参考自劳瑞·阿尔斯特 & IMDB【剧透预警!
】如果你还没看《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那么这篇最好先码起来,看过影片后再慢慢消化。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而且还是《星际迷航》系列的忠粉,或许会从中了解到很多致敬梗并且获得更多通往《星际迷航》正典的途径。
克莱文时间线意味着J·J·艾布拉姆斯制作的《星际迷航》系列的重启——但我们仍然能看到很多复古、参照及对该系列各种各样电视剧集和电影的致敬。
不仅包括很多连贯的主题,比如船长集体发疯背叛联邦,穿红色制服的无名角色都死得很惨,继《星际旅行7:斗转星移》之后碟形星舰这次又被摧毁,而且还有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虫舰(当我们听到“雄峰”“集体意识”这样的梗时,我们都忍不住会想到博格人。
)下面我们就要说说这22处隐藏的细节——那些太空基地的名字、星际舰队成员的随机引用、熟悉的肢体动作和那些脱口而出的评论梗,它们都是对老版《星际迷航》的致敬:【注】为避免翻译上的混淆,老版电影均译为《星际旅行》,新版电影和剧集仍译为《星际迷航》 1. 契柯夫解释苏格兰威士忌的起源
在《超越星辰》最后一场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契柯夫在跟一位新结交的外星朋友解释苏格兰威士忌“是由一位小巧的老太太在莫斯科‘花明’的。
”如果你看过之前的电视剧《星际迷航:原初》,就会知道契柯夫总是将各种东西的发明者、谚语或人类的新发现说成是“俄国人的”,即便有时对方有压倒性的证据他也不在乎。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哟,有一回史考特提到苏格兰谚语“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you”(骗我一次,算你狠;骗我两次,算我蠢。
)契柯夫坚持说(尽管是微笑着)这也是一句俄罗斯谚语。
在Pollux IV上,他和柯克船长讨论起阿波罗有一种能力是如同魔法般可以瞬间消失,柯克船长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柴郡猫打比方,契柯夫却感到非常疑惑:“柴郡猫?
不,先生。
或许是明克斯猫。
”他坚持说小黑麦是俄罗斯改良的,这就为什么他对这种粮食这么熟悉而柯克船长却不知道的原因。
还有在电影《星际迷航6:未来之城》里,他也说过灰姑娘是俄罗斯人。
以此种种。
尽管在这部《超越星辰》中他也给苏格兰威士忌一个“迷之起源”,但其实这个说法是有呼应的,粉丝们最喜欢的S2E15“毛球族的麻烦”(The Trouble with Tribbles,1967)这集,他就说过:“威士忌是一位列宁格勒来的小老太太‘花明’的。
” 2. 麦考伊把史波克称为“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绿血怪”
麦考伊和史波克的互嘲可谓旷日持久,一般来说,老骨头只要一逮住机会就要揪着史波克的祖先啊,生理特征啊这方面的事儿开涮。
然而对于一个23世纪的星舰船员来说这样做其实挺奇怪的,因为在那样的未来社会已经到处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外星种族,尤其老骨头还是一名医生。
所以这个传统能保持下来也挺神奇的。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对史波克的吐槽。
在《超越星辰》中,他救了史波克的命,九死一生逃回来。
却不得不再一次和他一起传送到外星人的飞船里,而柯克船长是听从史波克的建议才让老骨头一起冒险的。
所以他在传送之前大喊“史波克,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绿血怪”,但是这比起他在以前剧集中来说,嘲讽技能才发挥了一成而已:“史波克,别给我讲你们那些瓦肯星的破事儿。
”“你那个瓦肯脑袋秀逗了吗?
”“我真谢谢你啊,你这尖耳大妖精”“当然啦你这个尖耳朵”甚至柯克船长在万圣节特集S2E7“傀儡”(Catspaw)中都加入到黑史波克的队伍中来:史波克:“船长,不给糖就捣乱?
”柯克:“是啊,史波克先生。
您最好还是自然点儿。
”欺负人家瓦肯星不过万圣节嘛!
不过史波克这么接地气确实让人有点脊背发凉啦就跟他在失血过多时露出了微笑,老骨头立刻说:“天啊,你失去意识了!
”全场笑翻。
3.约克镇空间站
多维的约克镇空间站效果非常震撼,在《超越星辰》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故事一开始进取号的队员就在这里接到任务。
随着一个全景镜头扫过整个约克镇,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物种的不同生物在这里过着有条不紊的生活,并且了解到苏鲁的同性爱人和女儿也住在这里一起。
约克镇这个名字可是颇有渊源。
在最初的剧集S2E13“执念”(Obsession)中,进取号要将一些亟需的疫苗送到约克镇,在剧集《星际迷航:重返地球》(Star Trek: Voyager)系列中,杜沃克的父亲是约克镇的一位军官。
在电影《星际旅行4:抢救未来》中,约克镇就被摧毁过,就因为任性外星人想要跟鲸对话(然而那时的地球已经没有鲸了好吗?!
)但是这一次,我认为约克镇的设计是参考了吉恩·罗登贝瑞第一次为电视剧定制的第一个计划。
1964年NBC版的《星际迷航》中有一艘星舰就叫U.S.S.约克镇,这是根据二战时期一艘航空母舰的名字命名的。
约克镇空间站的命名似乎也是在向整个星际迷航所呈现的宇宙致敬,那里物种多样,大家都和平共处,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导演林诣彬还提到有50个物种在约克镇生活,这是在向《星际迷航》50周年致敬。
4. 柯克船长的日志
柯克船长的日志中,抛给年老粉们一些回忆。
进取号为了完成五年任务已经航行了三年,但是柯克船长特地写了一个具体的数字:这是他们第966天的航行。
这个数字是有特殊用意的,它代表着《星际迷航:原初》系列第一集首次播出的时间,也就是1996年9月8日播出的“圈套”(The Man Trap),是的,所以用了966这个数字。
他还提到进取号星舰上的生活是“episodic”,这个词会让所有人想到现在美剧的“集”,这一切的起源都是那部甚至都没有拍到第三季的电视剧。
《星际迷航》系列最好的电影就如同电视剧的扩充版一样。
5. 富兰克林的编号
一开始我们会觉得是不是有点过度诠释了,但后来经《超越星辰》团队证实确实是个小彩蛋。
U.S.S.富兰克林号的编号在影片中出现了好几次,似乎有点眼熟,于是就让我们猜想是否是在悼念伦纳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他去年离世,但在这部电影中仍然显得非常健硕。
在重启的《星际迷航》前两部中他都有出演,但那之后他的健康就已经不容乐观,于是当被问到是否会出演这一部电影时他的回答是“No”。
尽管如此,他深爱这个创意,而且他和前两部中扮演舰队成员的新演员们也相处得非常愉快,他格外享受那段时光,但是确实不能再工作了。
于是在影片结束字幕开始前,适时地出现了一段对他的赠言。
尼莫伊的生日是3月26日,所以将富兰克林号的编号定为NX-326以示纪念。
6. 柯克船长那令人沮丧的生日
在《超越星辰》中有一场戏是柯克和老骨头一起坐下来喝苏格兰威士忌——从契柯夫的柜子里偷的(( ﹁ ﹁ ) → 你们……)——于是聊到柯克船长的生日就要到了,但现在对他来说并不是庆祝的好时候。
老骨头也无意中提起,那天也是他父亲的祭日(“化成星尘…”)。
乔治·柯克的死,正是重启系列的第一部开端事件,而且永远地改变了时间线,但是柯克自己并不知道;他只知道父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
所以两个大老爷们儿喝着酒,言谈之间透露着为什么柯克的情绪这么低落。
在《星际旅行II:可汗之怒》(1982)中也有一场类似的戏:也是麦考伊和柯克一起喝酒,柯克抱怨说他感觉自己变老了而且身心俱疲。
麦考伊当时也像是无心之举一样说出这样的话:“人家都是过生日,为什么我们给你过生日却弄得像是一场葬礼?
”
麦考伊和柯克的身份是医疗官和船长,而这样的情形其实也是有传承的:老舰长克里斯托弗·派克和他的医生菲利浦·鲍依斯也曾有过类似经历。
在《星际迷航》的试播集《囚笼》中,医生鲍依斯停在当时的舰长派克的舰仓前,两人一起喝了双份马蒂尼,因为他觉得“有时候,一个人对酒保说的话却永远不会告诉他的医生。
”很明显,麦考伊和鲍依斯上的同一所医科大学(开玩笑啦……)《超越星辰》中还提到了蜥蜴白兰地,在《星际迷航:原初》系列的“The Enemy Within”一集中也出现过,是在医务室货架上也发现的。
7.剋劳的历史
记得我一开始说过会有剧透的吧,如果你刚才没注意,那么在这里再提示一下,下面这段请不要看也不要听别人讲,一旦被剧透,或许会对整部电影的戏剧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剋劳竟然是我们刚才提过的富兰克林号的舰长巴尔萨泽·艾迪逊。
舰员们翻出他的历史,发现他曾是一个地球联合武装组织中的军官,这个组织被称作MACO。
我们之前听说过这件事还是在剧集《星际迷航:进取号》(Star Trek: Enterprise)系列中,当时舰员们和MACO的人一起联合起来对付辛地人。
剋劳和柯克船长在约克镇的最后一场肉搏战中,他悲戚地提到他大战罗慕伦和辛地人的战斗,并且认为MACO被星际舰队取代,当星际联邦成立以后致力于全宇宙的和平事业,而他们流落异星无人营救,所以他感到遭到了背叛并心怀憎恨。
所有的星际迷航正典历史都直接引自剧集《星际迷航:进取号》,这是《星际迷航》最新的电视剧集,却恐怕是大家看得最少的,但很明显它在整个系列的地位非常重要。
8. 史波克引用莎士比亚
麦考伊和受伤的史波克被困在敌人的星球,史波克有生命危险却还引用了一句莎士比亚的作品。
于是立刻遭到老骨头的讽刺。
这里不得不扒一扒这位吟游大师和《星际迷航》之间的各种渊源了。
从《星际迷航:原初》系列S1E13“国王的良心”(The Conscience of the King),到克林贡帝国总理高冈的那句名言:“直到你看过克林贡语的莎士比亚才算真正看过莎士比亚。
”在电影《星际旅行VI:未来之城》(1991)中,莎士比亚的出场更是多到炸。
那是因为最大的莎粉只是让-卢克·皮卡德一人,他对老莎引经据典,而且用情诗将罗珊娜·特洛伊从福瑞吉人那里解救出来;答应让她在《仲夏夜之梦》中扮演一个角色;还用莎士比亚的名句终于说服Q:“人类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种族。
”这可是个把莎士比亚全集摆在房间、随时信手拈来的人啊,他随口的引用就可以拯救全人类。
9.乌乎拉的项链
当柯克船长努力想要找到方法定位进取号的舰员时,史波克让契柯夫扫描一种特殊的瓦肯矿石,于是他们定位到了乌乎拉中尉戴的项链。
这是史波克送的礼物。
麦考伊适时地评论说:“史波克,你居然能给自己的女友戴了一个追踪器。
”事实证明项链这样的礼物在《星际迷航》系列迟早都是有用处的,之前的电影和电视剧中也是。
在剧集《原初》系列S3E13“Elaan of Troyius”中,进取号要完成一件外交任务,陪同性格暴躁、脾气古怪但非常有魅力的Elaan到Troyius星球去结婚这样才能结束一场战争。
于是事情变得非常戏剧化:她眼泪中的化学成分让柯克爱上了她,她的守卫向克林贡人出卖了她。
就在星舰即将被毁灭的那一刻,史波克发现在舰桥上有某些能量物质,并对其追踪最后来到Elaan那里,原来是她戴的项链——被她称为“普通的石头”的东西后来证实是特殊的二锂晶体。
史考特将它融入星舰引擎中,于是进取号赢得战争并且拯救了那一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项链都是救命的,甭管你在哪条时间线中。
10. 扒一扒剋劳和柯克之间的爱恨情仇
剋劳是新一集的反派,但是他有好几次看起来都让人有种熟悉的感觉。
从重启的《星际迷航2:暗黑无边》我们就了解到重启团队是可汗的粉丝,但是恕我冒昧直言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演技根本没法同原初系列中里卡多·蒙特尔班的完美演出相比,可以看出重启团队将对可汗的远大抱负放在了这部《超越星辰》中。
剋劳和可汗都是被抛弃的,或者说至少他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而且都固执地想要报仇,甚至剋劳对整个星际联邦生气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简直是可汗在生柯克的气。
但是在影片结尾,当剋劳遭遇了柯克的多重时间,这时他们的关系就变得有些私人化。
他甚至连说话方式都跟可汗很像了,最终还有一个非常可汗范儿的时刻,剋劳来了句:“再见老朋友。
”或许可汗再遇到他的老对手柯克船长的时候真的会说这句话吧。
这两件事的结果都是柯克最后活了下来,所以我们建议如果你想跟詹姆斯·T柯克作朋友,而且成为“老朋友”,而你又珍稀自己的生命的话……你只能改名叫“史波克”了。
11. “我的衣服又破了”
在《超越星辰》一开始那场戏中,柯克遇到狗怪一般的提那克西人,并试图帮他们跟敌人签订和平协约。
然而身材矮小但性格暴躁的提那克西人集体攻击了可怜的船长,船长在挣扎打斗过程中被撕破了衣服。
史考特赶快把他传回星舰。
这时柯克船长带着怨气自嘲道:“我的衣服又破了。
”如果你看过原初系列就会知道扯碎的上衣几乎成了他的招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电视剧中半裸的主流是女星,柯克的半裸上身也算是一种平衡了。
柯克和别人并肩作战时就有过上衣全部撕碎的情况。
还有一次史波克用大铲子一样的lirpa把他的上衣划破了,因为那时他正在忍受血热病的控制,于是麦考伊把船长的上衣撕开给他进行了无痛注射。
所以我们不妨假设这些事在新的时间线中仍然发生,所以柯克开玩笑说“又破了”。
12. 史考特活动手指关节
《超越星辰》结束的时候有一个桥段,剋劳即将启动超级武器,想要毁灭整个约克镇空间站,史考特试图关掉通风系统从而阻止他的行动。
他坐下来的刹那使劲伸展了一下自己的手指、手腕关节。
这个动作直接闪回了!
在电影《星际旅行IV:抢救未来》中,我们刚才说过,进取号回到上世纪90年代寻找鲸。
舰员分成几个小队,就好像在《超越星辰》或别的剧集中那样分头行动。
史考特和麦考伊去找能代替20世纪才使用的氧化铝等价物。
他们装扮成科学家来到一家名为Plexicorp的公司,并获得许可使用电脑。
虽说是“电脑”但他们似乎也玩不转(那是一台早期的era Mac),史考特拿起鼠标直接对它说话。
这时Plexicorp的人建议他用键盘。
“哦,键盘”史考特说:“多神奇的东西。
”于是他咔啪咔啪地活动了各处关节,西蒙·佩吉大显身手。
13. 柯克那段鼓舞人心的演说
当他们即将去执行营救任务的时候,柯克船长向舰员们讲了一通鼓舞人心的话。
他让乌乎拉将自己的声音传给整艘星舰,告诉大家:“没有未知的东西,只有那些暂时躲藏起来,让人暂时无法理解的东西。
”即便穿过了两条时间线,柯克依然是我们的柯克。
在《原初》系列剧集S1E10“The Corbomite Maneuver”中,舰员们也面临未知的恐惧。
他想告诉他们仍有希望,让他们安心,尽管事实是他们听到了一个叫Balok的外星人送来的讯息,说他们只有十分钟来应对毁灭。
那时他说了完全相同的话。
明智之言,在这里再次使用也非常恰当。
14. 敬不在的朋友任务完成之后,麦考伊准备了一个小惊喜,为柯克生日举行的聚会。
舰员们都穿上了普通人的衣服,柯克的表情从船长秒变“小寿星”。
考虑到跟剋劳的这场大战有太多的人牺牲、损失也相当大,柯克举杯,说出了那句让人泪奔的话:“To absent friends”(“敬不在的朋友。
”也被译为“敬牺牲的朋友”但真的觉得这些朋友只是“不在场”而已,并没有真的“不在了”。
)这真是个让人心酸的时刻。
我们都应想到,即便取得胜利,同样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在《星际旅行III:石破天惊》中,柯克和史考特、苏鲁、契科夫以及乌乎拉共饮时也说了同样的话。
当时的他是在纪念史波克,后者死在可汗的手下而身体却遗落在创世星,同时也在为麦考伊悲伤,因为他出现了精神错乱的症状被关了起来。
而现在无论是饰演麦考伊的德福雷斯特·凯利和饰演史波克的伦纳德·尼莫伊都已经离世。
而且饰演契科夫的安东·尤金在影片拍摄完成后不久因车祸去世。
他们永远都是我们“不在的朋友。
”
15. 史波克的生命
在重启系列中有两个史波克,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点混乱,因为他们同时生活在同一个时间,甚至还能交谈。
(不知道的人肯定会认为老史波克是年轻史波克的爸爸…)昆图饰演的史波克把尼莫伊的史波克视为导师,当他听说后者去世的消息时,决定离开星际舰队并回到瓦肯星完成自己的追求。
至少他是这么计划的。
当他对麦考伊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是这样开始的:“当你活过像他一样的一生时……”新的史波克并不清楚《原初》系列中史波克的一生,但是我们非常清楚他可谓九死一生。
随着进取号冒险,让他很多次跟死神擦肩而过,更别提在跟可汗大战之后,他为了拯救所有船员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在最后一刻他跟麦考伊进行了一次心灵融合,保存了一部分自己的灵魂(或者说katra),于是他能得以重生。
所以在电影《星际旅行III:石破天惊》中,舰员们不惜违背命令来到创世星,却发现史波克的灵柩打开着,里面是空的。
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没有意识的幼年史波克驱壳,于是将katra传回那个幼儿史波克中。
还有一次史波克的意识存放在护士克莉丝汀·查培尔的身体里,但是他并没有死;他的身体被一个叫亨诺是的家伙利用了,后来他把身体夺了回来。
所以这次并不算死亡。
16. 史考特用旧星舰把老骨头和史波克分开传输
史考特把麦考伊和史波克分开传输,这样设定并不是仅为了制造把老骨头一人留在敌人包围圈当中的喜剧效果。
史考特解释说这是他第一次使用货物传输器,所以他不想让两个人同时冒这个险。
“我难以想象一个更烂的剧情了”麦考伊说。
当然,他已经经历过类似的剧情了,或者说,他将要经历,这取决于观众观看的顺序还是剧里人物的时间。
看第四集就知道史波克和麦考伊合并的详细经过。
补充一下,我们知道传输机确实曾经合并过一对非常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人。
在剧集《星际迷航:重返地球》S2E24“Tuvix”这一集,Tuvok和Neelix曾由于传输机故障而合并成一个人了——Tuvix,他保留且融合了两个人的性格,完全成为一个新的角色,他拥有独立的意识而且希望能生存下去。
这时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两难选择——若为了重新找回Tuvok和Neelix而杀死Tuvix是对还是错?
毕竟他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新个体!
最终……拜拜,Tuvix。
所以,关于合并这种事情,史考特的谨慎是有根据的。
17. 柯克的升职申请影片开头,柯克想要升职,因为他觉得身心俱疲而且有些失落,很想能在某个地方安定下来工作。
柯克向准将帕里斯提出晋升的申请,这个提议很不成熟,因为他还没完成自己的第一个五年任务,但帕里斯还算能够接受这个提议并且同意和星际舰队去讨论一下。
到影片结束时,柯克改变了注意,还是希望愉快地参与到新的冒险中。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期待《星际迷航4》咯。
)在电影《星际旅行7:斗转星移》中,柯克就给当时的皮卡德船长这样的建议:“别让他们给你升职。
别让他们把你调离。
别让他们把你从舰桥上弄走,因为你在那里,你能让一切变得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他在与可汗大战之初那么沮丧,这就是为什么他在电影《星际旅行1:无限太空》开始时那么气馁。
因为只有在那艘飞船上能让他有改变一切的力量。
而且他也很享受那些探险。
所以在新柯克得知成为中将后并没有航行任务时,他笑着问道:“那当中将一点意思都没有咯?
”所以,我们继续航行吧。
18. 巨大的太空绿手关于富兰克林号航母是这个星球上的“大家都怕的太空绿手!
”的提法听起来很傻是吧?
但是当史考特将这次事件作为一次太空事故提起时,相信很多老粉们还是觉得“深得我意”的吧。
这看似脱口而出的话其实致敬了原初系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效镜头。
在《原初》系列S2E2《谁哀悼阿多尼斯》(Who Mourns for Adonais?)中,进取号遭遇希腊天神阿波罗,他来到太空中并一把抓住了星舰,没错,正是那只巨大的太空绿手,他对船员们说:“你们必须服从我,否则我会抓得更紧。
”于是气氛变得紧张了许多,但最终他还是松开手放了他们。
但是他们也得到讯息,于是柯克带领一支小队传送到那个星球上,看看到底他想要什么。
虽然舰员们受到阿波罗的邀请,但史波克除外,因为他的尖耳朵让阿波罗想起他讨厌的潘神。
相信眼尖的观众在最后字幕的部分真的可以发现这只太空绿手,一闪而过,但确实出现了。
19.你在开玩笑嘛?
当柯克问苏鲁:“你真的能让U.S.S.富兰克林飞起来吗?
”苏鲁转身说:“你是在对我开玩笑吗?
”在电影《星际旅行6:未来之城》中,苏鲁用同样的表情和口吻说过这番话。
20.NCC-1701-A
片中进取号遭到破坏和重建,并第二次命名为“NCC-1701-A”。
在电影《星际旅行3:石破天惊》中,原来的"NCC-1701"也被摧毁,并在续集《星际旅行4:抢救未来》中以“NCC-1701-A”亮相。
[img=36:C]电影《星际旅行3:石破天惊》[/img]
电影《星际旅行4:抢救未来》这也是继电影《星际旅行3:石破天惊》和《星际旅行7:斗转星移》之后,进取号第三次遭到破坏。
21.大合影
史波克在结尾处,打开老史波克大副的遗物,看到一张星舰联队大合影,这张照片出自电影《星际旅行5:终极先锋》 (1989)22.海报影片的这款限量版新海报(左),实际上是致敬首部大电影《星际旅行1:无限太空》(1979)的海报。
彩蛋. Skip to the end最后,分享一个主创来中国时,我提问西蒙.佩吉的一个编剧(致敬)问题,原来说台词的克里斯.派恩舰长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大奇特:第一次参与非喜剧剧本,和之前写喜剧有何不同?
剧中有一场戏,Kirk对Spock说"Skip to the end"是你过去剧集《屋事生非》(Spaced)里的经典台词,是一种自我调侃和致敬吗?
Simon(一开始还佯装听懂了我的中文):对呀,确实加了这句话,那天拍摄快结束了,对于Chris的这句台词一直定不下来,我就说“Skip to the end”怎么样?
他觉得不错,就用了。
Chris:什么?
你骗了我!
当时为什么不说是你自己的梗?
Simon:我当时要是说了,你肯定就不会说了呀。
Zach:你这家伙在利用我们!
Simon装无辜:啊完了,他俩现在恨死我了。
可能是一天工作快要结束了。
在《屋事生非》里我曾提到过《星际迷航》单数的电影都是*shit*。
这一部《超越星辰》是第13部,所以现在有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呢。
我觉得《星际迷航》不是死气沉沉的系列,它轻松幽默同时让人感觉温暖。
而此次的创作也更侧重真实性,包括惊险的部分,还有船员面临的各种危险。
结语:了解这些致敬或引用的点,确实能让你在《星际迷航3:超越星尘》的观影过程中增添很多乐趣,看得出创作者的心意,也看得出大家对这个系列的爱。
从观影现场,稍微观察,看看大家都是在哪里爆发笑声的,就看得出谁是真粉谁是看热闹的路人了。
第一场激战后清晰地听到坐左边的女生说了句“好无聊”。
然后就摘了眼镜全程要么靠在座椅里要么歪她男友怀里刷她的大屏手机。
间中还听到几次“这个好丑”和最后Spock开铁盒时“这个人死了?
”…然后卵缩楼主在“好无聊”之后几乎全程举左手遮光,最后手都麻了。
就想对她汉子说:找个了现充女友不是你的错,但带她出来破坏粉丝们的观影感受就是你的错了。
糟糕路人吐槽完毕。
电影本身的:“古典”音乐一举摧毁敌方大军帅炸!
(很好很Simon Pegg。
还强行来了发莎士比亚…)BOSS的部队也正是毁于他所嘲讽的unity。
“YES!
AND NO...”被玩了不下三次233 最后还加了个“Probably!”…lol突然感觉Spock很有点AR…………总体节奏张弛有度,全程专注,连笑点奇怪如我都忍不住233了好几次……虽然bug有(比如迫降后刷地一下就打开舱门…你们怎么知道那个星球是可以自由呼吸的…之类…),不过都不是严重的。
Ps. Simon你口音肿么了233333IMAX效果不错从York首亮相到战斗到宇宙都各种爽。
就是看得有点晕……但仍阻挡不住我的心向大海星辰!!!
2160,其实并不是很远了。。
看完电影,我产生了如下问题:1、突然冒出来个外星人,翻译系统就能翻译语言了?
根据影片叙述,这个冒出来的外星人是未知物种,说着未知语言。
按照这个逻辑,即便是电脑语言库当中也不应该有相关记录吧。
然后,强大的翻译系统,立马就进行了翻译……简直是神啊!
2、突然冒出来的外星人,说啥你都信?
然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外星人说飞船坠毁在另一个不知名的星球上,要救援。
于是,男主就开着飞船去了。
我说,你们星际联盟做事这么简单干脆的吗?
人家说啥都信?
也不调查一下?
吃瓜群众都能一眼看出个外星人不是好人啊!
3、这个号称最高级最先进的太空球站,距离地球到底多远?
从正常思维逻辑上讲,比较高级的太空站,距离地球应该不会太远。
然后,男主说,这是他们5年计划的第三年,那他们此刻应该在很外面很外面的宇宙空间里了吧,不是探索未知世界么?
好,就算你说,5年还要算上折返的时间,那第三年也应该是在最最最远的地方了吧。
然后,在这么远的地方,就有那么个最大最新最高级的空间站?
那他们还探索个毛啊。
4、最流弊的战队,抵不过,一首歌?
是的,强大到不行的蜂窝般的强大外星人战队,就败在,一首歌上。
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让我炸掉整个外星人舰队所以,这是故意的幽默吗?
5、最流弊的基地,连个战斗机都没?
敌人打到你内部来啦!
辣么流弊的高级基地,居然连个飞机都没开出来,全靠主角和他的队友!
所以,球上的其他英雄和战机都是被主角光环炸掉了吗?
好吧,不多问了,反正,作为一部商业片,还是可以的,不用太苛求,看看特效啥的,不用动脑子,全当放松两小时好了。
(标题取自某K/S同人文)2009年的九龙湾,2013年的BFI,2016年的BFI。
Kirk和Spock都不再是青涩的模样,多的那点成熟反而让他们更像经典的TOS时代的船长和大副了。
听到熟悉的背景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七年仿佛只是一瞬。
然而时光还是无情流转,带走了Nimoy老爷子,带走了年轻的Chekov。
当年那个年少气盛的船长似乎已经有了中年危机:这样漂泊的意义何在?
智慧的大副也开始怀念他的故乡、思考他的使命。
好在永远有那个final frontier,永远有没有到过的远方,永远有你不知道会如何呈现的挑战,永远有你自己未曾了解的自己。
一番打打杀杀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把Enterprise又砸了个稀巴烂之后,世界安宁了,宇宙和平了。
你坐在电影院里想:That’s it? 这是那个熟悉的ST,却意犹未尽,缺少当年那种热血的感觉。
但转念又想,能有这么一部片,其实已经足够了。
对于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Star Trek,这部ST13存在的意义大概在于让无数的死忠粉们知道:不管世事变迁,不管已经与多少人告别,Kirk和Spock和他们的Enterprise都还在一起,还在演绎继续你们的梦想,还在探索新的未知与可能性。
几年之后,你会变老,他们也会变老,但你们还能在一起继续往前走。
作为看完了TOS也看了ST1-ST6电影还翻译了好多集TOS字幕的半路出家非资深粉,这些年来Star Trek对于我的意义,也就是不断的推着我向前走,不害怕挑战,不害怕选择hard模式,不害怕去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
如今到了该settle down的年纪,心里却仍有不肯放弃的可以称之为梦想的东西。
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正如Enterprise每一次出发的时候也并不知道她到底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
而只是知道:不要停下来,不要后退,Try your best, then you will know what you can achieve.当你迷茫的时候,当你怀念那些故人和旧时光而脚步踟蹰的时候,耳边似乎会听到那些已经离开的人留下的话:你只要继续向前走就是了。
下一场期待已经开始。
不会再看见老Spock,也不会再看见Chekov,那些被留在时光里的人会永远刻在回忆里。
让夏大叔回来一次吧,before it’s too late. 下面是吐槽时间:1. 片头去哪儿了?
我很怀念在IMAX里面看Star Trek几个巨大的字缓缓升起来的感觉啊。
2. 太空站很好,就是看得有点眼晕。
还是ST11里面Kirk他们从地球上坐穿梭机第一眼看到太空船坞里的Enterprise的那一幕最惊艳。
3. 新制服很帅。
4. 新来的女角色比上次的Carol好多了,但戏份偏少。
5. 林导,我是来看科幻片的,不是来看动作片的。
6. 有四分之一的台词没太听懂,必须配上英文字幕重新看一遍才能完整get到所有的梗。
这是前段时间给公号写的文,跟之前自己写的观后感有不少观点重复,顺手发一发吧。
相信大多数观众接触《星际迷航》系列,是从2009年的重启版开始的。
前两部的导演JJ艾布拉姆斯是我很喜欢的导演,但不得不说,他拍《星际迷航》远没有这一部的导演林诣彬来的出彩。
在我眼中,《超越星辰》是三部《星际迷航》中最好的。
JJ也大方的承认过,他并不是一个星际系列的死忠粉,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打造重启故事,也因此虽然致敬不断,却始终与古典星际的精髓存在脱节。
比如,09和《暗黑无界》的终极危机都与地球有关,这一点便招来了许多星际迷的不满,说好的“宇宙是人类最后的疆域”呢?
而且这一设定传递出潜在的信息是,人类只对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感兴趣,这跟星际系列一贯倡导的开拓精神和人文关怀,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要知道,哪怕实在特效朴实的《原初》系列剧集,故事就远远脱离了地球世界,深入到遥远的宇宙边疆,不断踏足新的星球,引入新的外星种族和文化,这才是星际系列的终极魅力。
而在《超越星辰》中,随着格局的开阔,这种魅力也回来了。
进取号终于不再围着地球会不会毁灭那点儿破事团团转,故事中引入一个全新的外星种族,并给了观众足够的理由去关心他们的命运,这在重启起来是头一遭,重新打开了一部《星际迷航》电影应有的视野。
在故事基调上,《超越星辰》也做得更棒。
之前的09过于戏谑,《黑暗无界》(顾名思义地)又滑入了黑暗的深渊,只有这一部取得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其中得益于西蒙•佩吉这样的喜剧大师参与编剧,没有人比一个喜剧天才更懂得掌控诙谐的分寸感。
柯克舰长摆脱了花花公子气,发型回到了《原初》中老柯克成熟睿智的风范。
几乎每个重要船员都有了性格进步,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越来越像一个团体。
之前的两部,尤其是《黑暗无界》,被诟病为柯克与史波克的基情秀,苏鲁、契诃夫、乌胡拉和可怜的老骨头几乎没有得到闪光的时刻。
《超越星辰》纠正了重启系列戏份失衡的毛病。
正如之前外媒所说,不再是“柯克船长与他的船员们的故事”,而是“进取号那些船员的冒险”,无论是在异星探险的各自为战,基地营救的捉对厮杀,还是太空激战的各显神通,这部续集都是一出饱满充实的群戏。
它在增添新角色方面也绝不糊弄。
09和《暗黑无界》另一遭人吐槽之处,就是角色全都换汤不换药。
而林诣彬创造性地扩展了卡司,甚至让故事围绕一个全新的外星人杰雅拉展开,一下子开辟了叙事的新领域。
勇敢前往前人未至的领域,这才是星际该有的精神面貌。
星际系列中反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经典的那几部电影版都有着让人难忘的反派。
但重启以来这一点却成了短板,09的罗慕兰人尼禄塑造偏于单薄,《黑暗无界》的可汗之所以让人铭记,也是因为这个角色本身的经典地位,以及大明星本尼的出演。
而《超越星辰》的外星狂徒克拉尔,才是一个各方面契合星级标准的成功反派。
影片最出色的是高潮时对他真实身份(暂时不做剧透)的透露,这个真相揭晓水到渠成,完全没有JJ式的吊胃口。
熟悉JJ的观众都知道他总是挖坑难填,比如《暗黑无界》中百般卖弄可汗身份的乾坤,揭秘时却多少虎头蛇尾。
而《超越星辰》最终揭晓,克拉尔不是尼禄那样心智不成熟的复仇者,也不是可汗那样老谋深算的疯子,他的阴谋动机不但合情合理,坚实可信,还为他笼上了一层悲剧性,增加了故事的情感深度。
此外,《超越行程》没有遵循续集必须毁更多更大东西的暴发户式惯例。
林诣彬一反常规,以动作设计的精准、巧妙、高难度和出乎意料取胜,显得有节制和灵气。
他在采访中说,不会把此片处理成太空版《速度与激情》,但不得不承认,飙车那一套搬到宇宙仍然好用。
片中的每一场动作戏都融合了战略头脑和动作激情,具有代表性的是柯克驾驶摩托车扰乱敌方视线,以及用野兽男孩的音乐搞垮敌方蜂群。
而柯克飞身拯救杰雅拉的千钧一发,正是《速度与激情6》中唐飞身救援莱蒂的翻版,同样让人振奋无比。
林诣彬也许不是一个极客宅,不是执导一部科幻电影的最佳人选。
但对于《超越星辰》这样有着海量动作戏,尤其是各种交通工具(不管是开的还是飞的)大混战的动作片,在时下的好莱坞,几乎没人能做得比他更棒。
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背景故事:1这一部交代,约翰•赵饰演的苏鲁是同性恋,片中有一个镜头是他挽着丈夫(男友?
)和一个女儿离开航空站。
苏鲁变弯的设定,一是因为LGBT群体多次抗议星际系列只有异性恋,另外也是出于主创向老版苏鲁的扮演者——同为同性恋的竹井乔治致敬。
但马屁拍到了马脚上,竹井对此表示反感,因为他觉得,此举是在暗指旧版的苏鲁也是个gay,却藏着不出柜。
2《超越星辰》最早再国内定名为《星际迷航3:超越行程》之初,很多星际迷抱怨这会跟1984年的原版第三部《石破天惊》混淆。
后来终于有了解决方案,2009年重启之前的统一称为《星际旅行》,之后的称为《星际迷航》,发生在AOS(Alternative Original Series)时间线。
今年官方又公布了AOS的名称:开尔文时间线,也就是柯克舰长的父亲所指挥的飞船,《星际迷航》中,正是开尔文号的毁灭开启了新的时间线。
3影片制作期间,一直有传言初代舰长的扮演者威廉•夏特纳将客串,遭到老爷子言辞激烈的辟谣。
不过也许谣言成真了,片中史波克整理初代史波克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原初船员的合影,来自《星际旅行5:终极先锋》的剧照。
所以,这也算是客串过了吧。
4太空站名为约克城,这是1966版的《星际迷航:原初》剧集原本要给进取号用的名字。
另外,《星际旅行4:抢救未来》中也有一艘飞船名为约克城。
5开篇序幕中,柯克被一群小怪兽外星人挠得狼狈不堪,这也是在呼应《原初》系列的一个老梗。
在那部剧集中,柯克几乎每一集都会出于各种原因被撕烂衣服,或者上半身脱个精光,为此船员经常嘲笑他,而他的衣柜里总是挂着很多一模一样的制服。
6柯克和船员进入约克城的接待区时,广播中提到了一艘飞船NCC-2893正在到达,它正是《星际旅行:下一代》电视剧中二代舰长皮卡德指挥的飞船。
7在开场的序幕中,柯克提到五年任务已经进入第966天了,这可不是随便挑的,而是为了纪念1966年《星际旅行:原初》剧集的开播。
更巧的是,当时的一代舰长威廉•夏特纳,正跟今年的克里斯•派恩一样,都是36岁。
8柯克舰长在会议上说,干了三年的外勤舰长后,他打算从事文职工作,这里照应的是《原初》剧集拍了三年就停播的事实。
还好在重启世界中他并没有转文职,因为第四部的制作已经提上了日程。
9西蒙•佩吉加盟编剧,当然也加了不少私货,比如柯克舰长催促史波克直接说重点,这是西蒙早年编剧的情景喜剧《屋事生非》里一个长寿段子。
10从进取号逃生的逃生舱名叫开尔文豆荚,当年开尔文号就是因为没有逃生舱,才使得所有船员牺牲,正是这场灾难启发了这个设计,并以此命名。
此前电影中进取号曾经两次被毁,分别是《星际旅行3:石破天惊》和《星际旅行7:世代更替》。
不过这一次,进取号的坠亡被处理地悲壮无比,如果说前两次只是一个可以被更换的交通工具的报废,这一次,它就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光荣捐躯,为系列树立了标杆。
11用野兽男孩的歌曲来摧毁智能蜂群,是全片最燃也最具智慧含量的段落,但这首歌可不是随便选的,还记得《星际迷航》中,柯克出场时偷车飙车的背景乐就是它。
12为了纪念星际系列50周年,这一部中整整出现了50个不同的外星种族。
当然,在影院里看一遍是来不及数清的,还是等出了蓝光之后,买一张来慢慢研究吧。
(文/方聿南)
首先引用自海伦(https://www.douban.com/people/emotionalvulcan/)对这部电影的短评:“It's good to see Star Trek returns to its comforting glory.”非常感谢主创们给我们呈现出这样的星际迷航。
希望接下来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故事。
因为时间和行程关系,在大陆上映之前只看了两遍。
在二刷之前对这部电影的细节、隐喻、影射思考了一下,已经觉得它很棒,二刷之后到了现在,又陆续想到了一些。
思路比较琐碎,贴在这里给自己做个记录。
1. 我觉得st系列的核心其实不在于探索未知,而在于对人类自身的探寻。
我个人认为st其实很注重人文关怀,而且在并没有真正接触外星生物的前提下(也许已经有接触然而并不是公开正式的接触毕竟大众不知道),人类的想象力都是有限的,再怎么想象探索和接触外星文明,都是将对人类和地球的认知投射到想象力身上。
在我眼中的st无论如何向外探索,都也是不断地向内探寻。
去展示人性的每一个方面,而自然而然闪光的,都是人性中最美好的特质。
无论这些特质出现在地球人、外星人,还是人造人身上。
主创把角色当中人,而不是故事拼图的一块,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反而单纯的“探索未知”才是拼图的一块。
2. 有些安排既浅显又深刻。
结尾反派被生化武器吞噬,只剩starfleet的徽章在太空中漂浮。
既表现他咎由自取,又隐喻星联邦定争止纷,消弭仇恨,是个非常理想化的存在。
其实反派最后进入那个啥舱里时有一段时间的犹豫我觉得,他看到倒映出自己样子的玻璃片才又下决心。
消失前的眼神也不光是仇恨,也许还是被小舰长那句话触动了。
(啊反派的演员大赞啊!
)“better to die saving lives, than to live with taking them.”3. 从反派的设计上,一开始营造他是外星人的错觉,而实际上他是地球人。
掌握了外星技术,抛弃了他的星舰,靠残杀同族和外族活着,走上了摧毁人类和其他种族的和平的黑暗道路。
反观Jaylah,联系Scotty伸手对她说“you ar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now”的情景。
正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反面写照。
4. 新spock说他担心vulcan的存亡,打算参与重建新vulcan。
后来他决定继续留在starfleet,说也想成为老spock那样的人。
这和上述scotty对jaylah说的话相呼应:“you ar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now”。
something bigger是什么呢,它打破了种族、空间、文明之间的障壁,它的具象化就是yorktown。
它的概念是“同类”、“同目标”、“共同努力”,它是星联邦的核心,是st自50年前开始一直在阐述的“宇宙大同”的理想。
个人觉得也呼应了TOS,在1966年,美国和俄罗斯是那样的关系,一个俄国人在TOS的星舰上当引航员;在当年美国黑人和妇女的地位是那样的情况下,TOS星舰舰桥上有一个固定的主要角色是黑人女性;而有外星人作为他们的科学顾问。
这样的高度,这样的视野,这样的胸怀,对我而言正是st最大魅力所在。
5. 片尾遗物那段,老版tos角色合影,真的寓意太深刻了。
他们的传奇是探索新疆界,是联合全人类,与外星文明友好接触,是对宇宙充满善意的好奇和未知。
那么重启版的前路,真是非常值得期待。
6. 本来知道瘦瘦也是主要编剧之一后,很想知道他对st是怎么理解的,最注重st的什么特质,想知道他会怎么在电影里呈现他心目中的st。
看完电影之后这些疑问都荡然无存。
杂项:看到有些短评说反派智商不在线,我个人觉得那是上帝视角才会觉得人家智商不在线吧。
开场时那一大堆drone出来,首先干掉了曲速引擎,后来让把底下那截(天啊我忘了那叫啥)切掉,让小E彻底报废。
而且还一直监听和窃取空间站和各种飞船的信息那么久,这份隐忍常人达不到。
还利用uhura的求救信号把空间站的武装引到星云里再去进攻。
最后失败是没想到有人一直修他老船。
我靠那船都毁成那样了,谁知道有人会一直修它!
谁知道还来了个开挂的scotty没一会就把剩下的修好了!
而且从设计上这船就是没法从星球上起飞的,谁知道这群疯子让丫跳崖飞起来了!
这真的不能怪反派啊,我觉得他都要哭死了!
午休时间宝贵,暂时先敲这么多,想到啥再补充。
【2016.9.2补充】昨晚去了首映,三刷完毕觉得可以进行以下补充:1. 瘦瘦说ST50周年啦,是个反思这个unity的价值的好时机。
它到底是好东西,还是个错误的模拟?
我个人理解这个unity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大同”。
大概是从两个方面反思。
一是从体制上,反派认为没有冲突人类就会止步不前,而Yorktown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众多种族携手共建的Yorktown,科技比TOS超前很多(如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公用传输机),而这点反派也承认了(他看到Yorktown后有句台词大概是“let's see how far they've gone”)。
至于为什么Yorktown显得毫无还手之力,待会后边说。
二是从人身上。
进取号的五年任务,除了探索之外,还兼了调停(这也应该是星联邦比TOS宇宙发展更快的体现,TOS时期基本还是探索为主,都是接触新种族新文明,大都还没到取得信任调停的程度,在老版ST电视剧中,这是在TNG系列才开始比较经常出现的任务)。
广袤宇宙茫茫无际,而调停战争是件成功率很低的事情。
长期在深空中,不断的进行探索,而调停战争几乎没有结果,导致舰长开始有了一系列的疑惑,这些疑惑被医生做了个总结:now you're wondering what it means to be Jim. 这疑惑不仅是因为角色自身成长而产生,也因对星联邦现状和自身所接受任务的迷惘而产生。
舰长的选择是申请Yorktown的中将职位,留在Yorktown。
我不知道他这个选择是逃避,还是想停下脚步好好理清自己。
然而经历了类似迷惘,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的反派的出现,促使舰长快速走出了迷惘,而他那句“better to die saving lives, than to live with taking them”,与其说是对反派的劝导和回答,不如说是他对自己迷惘的答案。
(这个设定我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如果在TNG时期,随舰顾问会定期对所有船员进行心理评估,相应做出从工作调整到生活调整的建议,所以如果舰长在TNG时期,或许就不会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
)此外,从人身上对unity的反思,还有一个Uhura的回答:There's strength in unity. 我认为舰长拒绝了中将的职位,选择继续和船员出去浪【。
也是因为和这些人的unity。
这样不仅从大局反思,还从个人角度反思,人文关怀满满啊。
2. 反派有点可惜。
如前面所说,反派监听舰队这种军事频率一直没被发现,监听Yorktown和访问资料库也一直没被发现。
而他手上的资源那么有限,能做到这样,能力以及很逆天。
从前面所说的制定高效的进攻策略,也突出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
但是这些描写都是侧面的描写,并不直白,甚至可说有些地方很隐晦。
另外是这个反派的心理转变其实很可以扩写,一定非常有意思,可惜也没有。
所以这个反派还是有点遗憾,明明可以更出彩的。
3. 之前一直懒得敲上来的致敬彩蛋。
因为我肯定记不全啊!
又暂时还没见到有人汇总。。。
随便敲一些我记得的上来吧。。。
医生拿着一瓶酒到舰长房间,提前给舰长庆生→ST2(可汗之怒)中医生带着酒到舰长家里庆生医生:“喝这酒,你想瞎?!
”以及祝酒词“to perfect eyesight”→ST2中舰长视力减弱,医生给舰长送了副眼镜当生日礼物此时舰长应该已经递交留在Yorktown当中将的申请,后来还向Paris上将推荐Spock当舰长→ST2中舰长已经是上将,医生劝他回去当舰长,他拒绝了。
此时进取号的舰长是Spock。
Franklin号上的传送机,Scotty担心被传送的人会spliced→TOS中某一集(已经忘记是哪一集)有个小外星生物(一看就是一只小型汪穿上戏服扮的!
)作为传送机的试验品,传过来的时候内脏在外边,整个都spliced了。。。
医生老找Spock的茬,言语中时有人参公鸡→TOS中的医生经常说Spock是pointed-eared bastard或者green blood demon之类的医生在传送机上说了句“Damn it, Jim, I'm a doctor, not a...”最后一个词被故意截断没让说→TOS中的医生的经典句式,最后一个词可以是各种。
反派说以前跟Xindi人交战→这是贯穿ENT中的主线之一在不明确求救信号是否是陷阱的时候仍然派员救援→ST的所有系列,都是这样。
赞赏。
其他我没看出来的自然有其他人写(吧),我就不把我听到的敲这里了。。。
4. 把守Yorktown门户的指挥官的演员,曾在ST11中出演了青少年Kirk的继父(仅声音出演,在车载电话上出现了一小段)。
这是一个骨灰Trekkie。
我试着想象了一下他对着镜头说“RED ALERT”时内心的感受,我觉得如果我是他,我会想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此人曾在ST50周年时上映的STB里大声下令:RED ALERT!
”
大概是被这阵的工作折磨得够呛,加上下午游泳遗留的头痛愈演愈烈,我几乎想在电影中途退场。
之前一个朋友警告说,这是唯一一部能看睡着的科幻片。
看了之后才知道,所言不假,因为全片大概2/3是在黑暗的场景中度过。
晚上去看得建议提前喝杯咖啡提神。
剧组大概还是太缺钱了,凡是需要真实构建的场景都粗糙不堪,然后又故意营造出一副“原本就是这样凌乱”的局面。
有一幕,医生和斯波克巡山被两个敌人撞见,刚睁眼的还以为是西游记剧组。。。
,那两个小鬼的造型说实在的还不如西游记剧组。
基地的美工还是值得称颂的,毕竟构造如此复杂的糅合了各种城市元素的未来城市还是有其新意的,这也可能是全片唯一的亮点。
蜂群也可圈可点,一直觉得最具毁灭性的不是植物就是以数量取胜的动物。
作为一个星迷外行,但好歹看过近几年大多数的科幻大片的人来说,外星人物的造型的确需要改改了,难道就没有稍微推陈出新一点点的设计了?
如果没有,请到西游记剧组进修下。
另外结尾的音乐频段攻击,总觉得太过简单幼稚,总觉得星迷应该可以玩得稍微再高端一点的,不要怕别人看不懂么。
通信频段能那么容易被攻击?
而且人类能听到的音乐的频段和人类说话的频段应该是一样的吧,如果这个频段可以攻击,那么说两句话也可以了。
真的经不起推敲。
看了之后好像幼儿园小朋友回答出了1+2=3,而做老师的必须表扬说:恩,太棒了!
经不起推敲的还有明明是星际舰队的人落单了,他是怎么整出那么庞大的一支部队的?
欠我们一个交代啊。。。
就噶。
昨天参加了星际迷航的观影会,非常开心。
因为是粉丝的聚会,大家对这个作品都非常熟悉,在很多笑点及小细节上能够心领神会,切时地发出笑声或感叹,使观影体验比在普通的剧场里更享受。
我个人觉得这一集是AOS系列目前最好看的一集,剧情更跌宕起伏,场面更酷炫,队员也得到了更多的挖掘。
最震撼我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蜜蜂”将企业号肢解——从TOS以来,企业号从未遭到这个级别的重创,场面之惨烈始料未及,这一届编导非常敢玩。
另一个是蹦迪拯救世界。
自从《银河守护者》里出现了广场舞拯救世界之后,这次再创新高度。
当飞船从火海里一跃而起的时候,全场都一起爆炸了。
内心的画面↓
然而整个故事最难尽人意的地方在于对反派的处理,他的整个动机被寥寥几句话一笔带过,以至于造成观众很难对他的遭遇有什么感觉,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我在想,如果故事这样讲,可能会更好一些:故事兵分两路:一边是Kirk船长前去营救不知名的遇难者,一边是克拉尔将军(反派boss)在星球上遇难。
做一个隐藏时间差的小把戏,让观众以为kirk要营救的是他们。
两条线同时进行,给遇难组充分的折磨,婕拉的家人帮助遇难者们,却好心办坏事,让大家错过了最后一次求援的机会。
因此绝望的船员们恩将仇报,杀掉了婕拉一家人,直到剋劳使用吸星大法变回原形的时候才揭示一切真相。
这样主线融合得也更加完整,而不是现在这样”莫名出现一帮坏人,就这么把人全家杀了“的草率处理。
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使观众更加能理解反派们所遭的罪,也理解婕拉对人类的警惕,以为自己再次要被背叛的时候多么绝望,以及她选择帮助kirk小队的决定才显得更加珍贵。
一个耐人寻味的镜头,是克拉尔将军在决战时看了一眼飞过的玻璃,从反光中见到了自己人类的样子。
虽然只有几秒却感觉像过了三个季,一瞬间五味杂陈。
有趣的是我以为他接下来会忽然良心发现,牺牲自己帮助Kirk船长,然而居然是过去继续削他!
不过真如意料中的话,又变成了“坏人一旦改过自新就离死不远”的俗套了。
反派果然不走寻常路。
在夏天的尾巴里,终于给我看了一部想看的科幻片。
是的,科幻片。
仿佛就是小时候喜欢的,吃着冰棍幻想过的:关于未来、关于人类的探索,关于宇宙的冒险故事。
那时候,城市的天空里,尚能看到星星。
硬伤有,剧情BUG也有。
列出来差不多能写满一页的A4纸,吐槽能从苏鲁淡然出柜一直吐到摇滚版的《可曾记得爱》。
但是谁管那些鬼啊哈哈哈哈。
因为这片子,是多么有趣啊。
其实就是那些词啊,从五十年前一直说到现在的东西。
或许还要继续讲下去。
说出来都像是在写作文,“前进”、“团结”、“勇气”……或许能用更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但归根到底,核心还是这些老套。
但若没有这些,人类该多无趣。
影片里有两个很喜欢的地方,一个约克城里的生活群像。
看得我眼睛目眩闪亮。
“啊,未来的人类是这样活着”,浮现第一个直观的念头就是这个。
那种科技在我们有生之年大概无法发展到,但一百年或者五百年后的他们,或许就是这样了。
似乎是与数百年后的后代一分钟的无言对话。
另一个是史波克拿着遗物时,照片是25年前的剧照。
分辨出来的一刹那,耳边自然响起了那句话。
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影片里,用摇滚乐击败外星舰队的方式被吐槽为燃烧版林明美,但伴随着嘈杂的曲调,屏幕上大片大片爆开炸裂时,看得人只想大笑。
一瞬间心里轰然而起的豪迈,仿佛已触碰到太阳。
非常喜欢结尾。
进取号,重新出发。
没有彩蛋,在轰哗喧闹的音乐声里,景像不停的切换着。
恍如一个不客气的稚童,用幼稚的手,层层推开无垠的星云。
绚美的、燃烧的、可怖的、辽阔天河。
这身体无法到达的世界,这眼睛和思维已经到达。
那种想笑又想鼓掌的感动,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谢谢这部电影。
星空是世间所有浪漫的至高终极。
探索未知,挑战冒险,勇往直前。
握紧这些词语,人类才足以用自身血肉之躯抗衡于无穷无尽。
才有底气于浩瀚宇宙中烙下脚印,抱恃好奇、奋力挣扎,终将前进。
——直到归于晨星之日!
《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终于在内地上映了。
那天,我一个人去看了首映。
我常常这样的,在凌晨看完一部电影以后,步行走回家。
在一路昏黄街灯中,想象着电影中的场景。
每一部得以成为系列的电影,都能勾起我对前作的丝丝记忆。
无论是“星际”,还是“星战”,都是美国极具国民基础的长寿系列。
虽然对于《星际迷航3》来说,北美票房的平淡无奇衬不上这样的国民性,可我依然喜欢这部电影。
当然,面对如此多的观众,自然会有更多的质疑。
这样的“太空歌剧”式作品都被同质化了吗?
还是好莱坞大片的璀璨特效都越来越类似了?
而太多的所谓逻辑漏洞真的都说不通吗?
我看未必。
《星球大战》与《星际迷航》就像穿着同款式服装的两个人。
虽然远远看去,外表相似,却有不同的气质,不同的谈吐,不同的口音,甚至在加深了解之后,发现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不同的志向与理想。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一个追求原力精神,一个强调探索魅力;一个构架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世界,一个勾勒我们所希望实现的世界。
因此,我并不觉得所有的追逐都没有区别,也不觉得那些被指出的问题是真的有辱智商。
乌胡拉中尉是如何通过一段陈年视频,发现反派克劳的真实身份?
她是翻译官,也是史波克最出色的学生,拥有出众的听力和对声音的辨别力。
成为克劳的俘虏之后,曾与其有过多次谈话。
在反复回放视频之后,自然有能力发现其中玄机。
类似这样的“逻辑漏洞”,被部分影迷指责,不一而足。
可放在影片的世界观设定下,基本都能说得通。
况且,还没有任何一部科幻电影在逻辑和原理上,能够做到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毫无瑕疵。
也许唯一不太能说得通的,是克劳率领的蜂群被频率干扰之后的爆炸。
表现形式的夸张,脱离了本质和原理,却未必是视觉呈现的失败。
而在这样的商业巨制中,主要角色苏鲁的出柜,以及出柜演员昆图的主演,也体现了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越来越广泛开阔的包容性。
流畅叙事,情怀佐料般适当地添加,承上启下的衔接,都是优点。
林诣彬在告别“速激”系列之后的这部作品,大体上还是让人满意的。
电影外,扮演领航员契柯夫的安东•尤金,在电影上映前不幸殒身于一场诡异的车祸。
他在片中操着俄罗斯口音的英语,总是惹人发笑。
而在老版系列中扮演史波克、并在三部新版电影中都以客串形式出现的伦纳德•尼莫伊,也于2015年病逝。
想着这些,心里一声叹息。
看着电影,他们的身影却依旧鲜活。
是了,当生命不再,光影仍是斑驳。
后来刷了下豆瓣,发现影片条目下的一条热评就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喜欢这样商业外衣下的文艺表达:“一个人看电影是件上瘾的事。
幕布上孤独的一行In loving memory of Anton,然后灯光缓缓亮起,闭上眼睛都是和他们初遇的样子。
”只不过,那一行字其实是In loving memory of leonard nimoy / Anton。
我热爱这样驰骋着想象与自由的电影,只有在这样的世界中,他们不曾离去。
我也爱这群星闪耀的广阔天穹,历史如星河流淌,无数英雄纵横捭阖。
如同我们真实的人生,在那个世界里,也有离别,也有生死,也有悲喜,却总被赋予一种只属于茫茫宇宙的恢宏。
银河里数不尽的灯与光,看不完的星与船,当时光之雨纷纷下落,不知道会将你我隔开了多少光年。
渺小的我们,在探索未知的旅途中,面对彼此,能否直陈内心的恐惧与忧伤。
浩瀚繁星之中,我们又该是什么样子。
我没有飞船,我只是一个人走在路上。
路很长,被路灯迷乱了双眼,仿佛没有尽头。
想起长篇巨著《银河英雄传说》的最后一句话:“传说结束了,历史才刚刚开始。
”微信公众号:dongguazaibiechu
剧情无聊,主角们永远不死,给苏鲁安排同性情节我没意见,但是为什么要有那么多镜头,强调一遍不够还要强调那么多次,还有逻辑上各种漏洞异星妞和朋克歌是唯一的亮点,特效和动作戏中规中矩,只剩情怀了
塔达林、虚空光辉舰、黑暗圣堂武士、黑百合、古尔丹、现代启示录、利维坦、虫群……bug多到令人无语,好烂……
不是把肥皂剧从客厅里搬到飞船上就是科幻片了好伐?
2016夏天唯一能看的Blockbuster。1>3>2。
瓦肯长流,生生不息。
最无聊的一集星际迷航
画面特别好!宇宙的理念特别好!可惜我看睡着了。。。睡醒了还能接上剧情。。。
开飞机放摇滚日穿蜂群还是让人很爽的。这个title还停留在60年代,Interstellar停留在80年代,Gravity停留在90年代,只有Martians是新千年的科幻。——然而,观众只能接受60年代的东西。
看完耳鸣系列
太工整,太爆米花,看完觉得好吵,头疼
以后再也不假装自己喜欢看星际迷航了。
看完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来前两集的好…导演换了就这么大差距么。另外结尾没有彩蛋大家不要等
3.5。准确满足期待。这个水平放在今年大片里无疑触顶,但还是没什么引领性,仍属于各方面都完成得很出色的快餐商品而已。成功拯救了一下失落的观众,却没帮上眼下正处瓶颈的好莱坞大片模式什么忙。这片我觉得最大(或唯一)的价值是在“怀旧”命题上做了一个好的示范,比星战7和侏罗纪世界都强。
相比较三年前的星际2,各位男主演不仅老了,而且胖了......
日了狗了三十分钟enterprise就没了。全片唯二合格的地方:照片和最后的读老台词。然而你告诉我两个小时有哪一分钟对得起这句台词的?以及进城的时候那个配乐隆重啊你能告诉我城里有啥新概念30年前没有的吗?最后uniform真是瘦身啊私服全都胖成狗了。
个人不喜欢,逻辑性不强。
boring.
小孩的科幻
什么鬼片!
棒!比JJ导演的前两部更好看。如丝般顺滑的镜头运动和消失了的镜头光晕,节奏张弛有度,大部分情节点转接靠硬科幻,而不是星战那样肥皂剧。大部分笑点萌点在Bones身上。Sulu是gay好评。Chris Pine露齿笑真是整个世界都融化了。另外Simon Pegg叔叔的编剧能力越来越好了啊。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