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上影节期间的采访,备份。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动画片竞赛中,出现了多部令人惊喜的作品。
首先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来中国青年导演周圣崴的作品《女他》,这是一部纯手工制作的定格动画长片,罕见而且惊艳;其次还有最终获得最佳动画奖的日本作品《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让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是来自美国好莱坞的动画作品《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
电影的导演名叫托尼·班克罗夫特,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
但是如果说他是1998年动画片《花木兰》的导演,是不是会让人很惊讶。
出生于美国的他,22岁就加入了迪士尼的动画部门,并在迪士尼工作了16年之久。
在这十六年间,他不仅参与了《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等一系列迪士尼经典动画的制作,还担任了《狮子王》的动画总监,创作了疣猪彭彭这个角色。
最终他以导演作品《花木兰》获得了动画界最高荣誉——安妮奖的最佳导演奖。
《狮子王》疣猪彭彭随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动画工作室,从事高质量家庭娱乐的开发。
直到20年后的今天,他再一次执导了一部动画作品,也就是《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
电影不仅入围了上影节的竞赛单元,更是将于7月21日在国内上映,也就是明天。
趁着电影即将上映,推送一发导演专访。
在电影节期间,我们恰好也有机会和导演聊了聊他的动画世界。
导演本人极其和善,而且尤为喜爱画画。
导演总是随身带着速写本,无论是在车上,还是在采访间,导演总会抓住片刻的时间来画画。
就连最后在为我签名的时候,都不忘要在海报上画上一个可爱的小动物。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以下是采访实录:这是您第一次来中国吗?
对中国印象如何?
不是啊,其实我早在90年代中期就来过中国,而且在过去的三年中我已经来过六次中国了。
我一直很喜欢中国,我觉得中国对我这样一个来自西方世界的人来说都非常舒适。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都很相似,我很享受这样的共性。
您的作品《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入围了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的提名,请问您对于获奖有什么期待?
我当然非常希望能够获奖。
我们的电影昨天晚上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放映了,现场的观众都看得非常开心。
如果评委们也能像他们一样,或许我们的电影获奖的机会就更大了。
《花木兰》您之前曾执导过动画电影《花木兰》,这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故事,请问您喜欢这样的中国故事吗?
对于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吗?
对于我这样一个美国白人来说,其实在准备《花木兰》这个电影之前,对中国的文化了解是很少的,但这也正是这个电影所带来的惊喜之处。
为了拍摄《花木兰》,我们用了三四年的时间来研究中国的文化、故事、背景。
而且这已经是将近20年之前的电影了,在当时互联网远远没有如今这么发达。
当时的我们只能通过书籍、电影、录像等等来获取资料,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邀请了一些中国人来参加这个项目,比如一些设计师、一些画师,向他们请教关于中国文化的细节。
《花木兰》这部电影受到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同时喜爱,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得它能够如此成功?
这或许要归功于迪士尼的聪明之处,也是我在迪士尼工作了这么多年之后所学到的东西——就是要把一个故事讲简单了,让它变得具有共性,跨越文化的隔阂,而能被所有人理解。
所以迪士尼只讲述关于爱的故事,因为这些是全球所有国家的人都能够理解并且被感动的。
对于《花木兰》这部电影来说,木兰本身的性格就足够吸引人。
她女扮男装,替父参军,善良坚强,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到这个人物,那无论讲述怎样的故事都会被人喜欢的。
真人版《花木兰》,刘亦菲主演您怎么看待迪士尼即将开拍的真人版《花木兰》电影?
(一阵尬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其实近些年来,好莱坞一直都在翻拍或者重启一些经典电影,也就是所谓的开发IP。
这倒不是不好,当然我也很支持他们的项目。
不过我希望真人版的《花木兰》电影不是简单地重复当年的动画片,用真人来演一遍,而是有一些新的想法新的创意。
您觉得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之间有什么区别?
动画电影在哪些方面可能会更占优势?
从电影本身来看,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只不过我从导演的身份来看,动画电影相对的优势是我能够绝对控制所有的角色,每秒24帧我都可以控制,因为我只需要把我想要的画出来制作出来就可以了,而真人的电影需要去跟演员沟通,并且很容易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当然这些意外有时候可能会成就一部电影,也有些时候会毁掉一部电影。
《神奇马戏团》一直以来好莱坞都喜欢制作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电影,比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甚至《2012》《蝙蝠侠:黑暗骑士》这样的大制作都加入了中国元素,您如何看待这些做法?
这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做法,很自然。
因为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市场了,好莱坞电影也希望能够进入中国市场。
那么在电影中加入一些中国元素,讲一些关于中国的故事都是很常见的做法。
电影中出现的魔力饼干的创意是怎么想到的呢?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这个故事最开始是来源于我的制片人。
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故事,是他在哄自己的孩子睡觉时经常会讲的一个故事。
时间一长,这个故事越讲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后来我和制片人聊起的时候才决定把它拍成电影的。
《神奇马戏团》本片的配音阵容也无比强大,您是如何选择这些配音演员的呢?
当我们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我们就在脑海中想象过每个角色对应的人选了。
比如史泰龙,比如伊恩·麦克莱恩,可当时我们想应该没办法邀请到这些人。
不过我们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剧本发给了他们的经纪人。
最先答应配音的是伊恩·麦克莱恩,随着“甘道夫”的加入,所有人就很快都答应了。
就像《魔戒》中的远征军一样,甘道夫都来了,其他人有什么理由不来呢?
电影史上出现过很多关于马戏团的故事,比如费里尼的《大路》,维姆·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马戏之王》等等,您觉得马戏团这个群体对于人们有什么意义?
您对于马戏团有一些个人的记忆吗?
电影史上确实有很多关于马戏团的故事,但马戏团对我而言也有着非常个人的记忆。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经常带我去马戏团玩。
现在我已经记不太清那个马戏团里有没有像电影中那么多的动物,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丑。
不管怎么样,马戏团给我的童年留下太多乐趣,直到现在我一想起马戏团的第一反应就是快乐。
所以我也希望观众在看我的电影的时候能够收获跟我一样的快乐。
费里尼《大路》本文已发与公号【余小岛的电影偏见】,转载请豆油。
今天,跟儿子一起观看了电影《神奇马戏团》,这是一部轻松搞笑且充满温情的动漫电影,非常适合孩子们观看。
电影主要讲的欧文一家如何利用神奇的动物饼干帮助鲍勃叔叔重建马戏团的故事,动物饼干非常神奇,无论是谁,只要吃了什么动物形状的饼干就可以变成饼干上的动物,开始,欧文不小心吃了仓鼠饼干,马上就变成了一只小仓鼠,结果差点被他的妻子乔伊给拍死。
幸好吃了饼干变成动物之后还是可以说人话的,这才救了欧文命。
有了动物饼干就有了神奇的变身能力,所以欧文也必须肩负起马戏团的重建工作,只可惜工作的压力已经耗尽了欧文的所有的热情,所以他退缩了。
即使他曾经深深的喜欢马戏团,为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骄傲。
但为了和妻子在一起,他向他的岳父妥协了,放弃了心爱马戏团去他岳父的狗粮公司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试吃狗粮。
欧文在岳父的公司上班,岳父认为他非常无能,配不上自己的女儿,所以每天对他冷嘲热讽,同事也经常对欧文挖苦嘲笑。
工作的不顺让欧文失去了信心,所以在面对马戏团的问题时他选择了逃避。
他的同事曾用一句话形容欧文:“你浑身散发着半途而废的味道。
半途而废就是你的习惯。
”这句话瞬间就戳中了我的软肋,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每个的身上都散发着半途而废的味道。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欧文。
我们很多的人都在过着低配版的人生。
很多人在新年伊始时,都会给自己定下目标,有的人想升职加薪,有的人想瘦成闪电,有的人想坚持每天读书……然而,2018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很多人还是该睡觉睡觉,该玩的继续玩,该刷手机的刷手机。
目标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形式,2018年没有实现的目标,2019年继续定。
他们对自己没有要求,也许他们定下的目标更像是许愿,愿神灵保佑我的愿望能通通实现吧。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迹象之一,就是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越来越低的配置下,活得理所当然。
你想去健身,想去学烹饪,想过精致的生活,结果没坚持几天,还是觉得床上躺着舒服,外卖叫着方便,反正饿不到就行了。
你总是这样半途而废,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的热度,为了逃避枯燥的学习过程,辛苦的运动,你不断的降低自己的标准,总是退而求其次,以为这样会活动得很好,但其实失去更多。
今天带孩子一起去看了这部《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 , 这部电影情节虽然很简单但很生动、感人 , 孩子很喜欢, 笑点也很多,影院里不时传来笑声!
以一盒神奇的饼干展开故事情节, 每个动物的形象都很诙谐, 是一部大人孩子都适合的影片!
绝大多数人,主动要活在一般的社会方程式里。
出生、成长、学习、就业、结婚、老去,欧文几乎就是如此这般了。
这个宠物饲料品尝员,日复一日的吃着狗饼干,差不多能够看到中老年的未来面貌了。
然而方程式之外还是有意外的因素,那就是叔叔鲍勃去世了,他虽然有些不那么情愿、但为了解决马戏团危机只能选择了继承。
好消息是马戏团属于他了,坏消息是一片狼藉的马戏团还有人不择手段的谋夺。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加入了饶有趣味的奇幻点子,给予了主人公一家人神奇的经历,也让他们在追逐理想的路上,品味到了极其罕见的沉浸式马戏团体验,毕竟没有几个人有机会尝试过身为“动物”的经验。
欧文的女儿是勇敢的,小孩子往往无所畏惧。
欧文的妻子乔伊是开明又大方的,善意支持欧文的决定。
所以,《神奇马戏团》里的欧文需要直面的就是外部力量,那就是大伯霍勒肖试图抢夺马戏团,他需要打起万分精神来应对。
小丑红鼻头拿出一盒动物饼干,并且告诫欧文不要吃,嗯,这当然是一种自反式提示,饼干必然会被欧文吃掉。
吃了动物饼干,就能变成动物,毫无疑问,我等看客也曾经在小时候有过这种幻想,从长生不老药、后悔药到万能学习、神奇翻译等等不一而足。
从《庄子》《西游记》到《银河系漫游指南》,小说里的花样更是领我们目眩神迷。
欧文从仓鼠变成老虎狮子大猩猩,外形再变而心不变,正所谓是“逍遥游”的境界。
不过,欧文和乔伊一家还是西方式家庭,他们更多的是强调家庭温馨和谐之美,美好生活在于家庭成员的彼此鼓励。
欧文变身动物之后,无师自通的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如臂使指般的无缝连接在马戏团的演出之中,果不其然赢得了满堂彩,小观众们目瞪口呆、一驰神往。
被规则和程序管控的职场人欧文,是并不高兴的。
被训诫和指引的马戏团动物,也并非轻松。
逾越这一切的,反而是借助于动物外形而自得其乐的欧文,舒展的、放松的、奔腾的动物人欧文,一举实现了破坏性创新的异趣,大抵可以说是生活方程式之外的解题,这个思路在虚构故事中总是能够取得高分肯定。
但是我们又必须清楚地知道,人生不是马戏,绝对不能NG,那么我们就要从一开始寻找更适合于自我和时代的工作,而不能是浑浑噩噩、道听途说的随便进入一个与本性不契合的职业,否则便会迎来漫无涯际的痛楚。
欧文变成动物、小丑戴上红鼻头、小孩子看到神奇动物,都会开心,然而他们的开心也是并不相同的。
小孩子最为简单,因为这是对于世界的好奇。
小丑便有些从职业中寻找快乐,他接受并加强了职业道德和荣誉的自我反馈。
而欧文则是从被压迫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到了家族传承和个性张扬的自我。
动物饼干带来的游戏演绎,由此象征着人生不同阶段的快乐,也有着具象的互文性,潜藏着无数被动的职场人蠢蠢欲动的梦想,尽管他们并不敢于去尝试,至少在电影中得到了九十多分钟的心灵共振。
《神奇马戏团》导演由知名动画导演托尼·班克罗夫特担任,曾执导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
形象设计则由卡特·古德里奇操刀,《寻梦环游记》、《海底总动员》、《怪兽公司》、《怪物史莱克》等大热影片的人物形象均出自他手。
两位大师的强势加盟,可谓影片质量的一大保证。
《神奇马戏团》由艾米莉·布朗特、约翰·卡拉辛斯基、伊恩·麦克莱恩、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等知名演员参与配音,3次获得格莱美奖的麦克·布雷献唱主题曲,众位大咖强强联手、匠心沉淀,力求为观众带来一次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
可以说是夏日全家一起看电影的好选择。
动物饼干我们并不陌生,但你试想过吃下一块动物饼干就能变成相应的动物吗?
在《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里就有这样一盒神奇的动物饼干。
电影围绕着这盒拥有神奇魔法的动物饼干,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关于爱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欧文以试吃狗饼干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逐渐忘却曾经的马戏团理想。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马戏团的表演场化为灰烬,拥有马戏团的叔叔鲍勃也在火中丧生。
在叔叔鲍勃的葬礼上,伯伯霍勒肖却试图和欧文争夺马戏团的继承权。
这时,小丑红鼻头交给了欧文一盒拥有不可思议的神奇魔力的动物饼干。
围绕着这盒神奇的饼干,发生了一系列混乱,众人也展开了一次次的脑力大比拼。
在电影中出现的许多动物,如狮子,老虎,棕熊大象等等。
他们的造型令人喜欢,其中可爱呆萌的小仓鼠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能够打造出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制作团队功不可没。
《神奇马戏团》的导演由曾经执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荣膺动画业最高荣誉——安妮奖最佳导演奖的知名动画导演托尼·班克罗夫特担任,为观众呈现上一场视觉盛宴。
影片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展开了一场奇幻的冒险,使人沉浸在欢乐温馨的气氛中,宣扬了爱与亲情等正能量。
影片展现了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责任,为了保护家人挺身而出的勇气,面对生活的毅力。
欧文相信自己的梦想并坚持为之奋斗,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终于达成了梦想令人感同身受。
影片美好的结局也使人心情愉悦,全程所带来的欢乐不失为一场对心灵的洗涤。
《神奇马戏团》中主角欧文与妻女之间的温情,精美的画面,可爱的动物形象等无不使它成为暑期中极适合父母陪伴孩子一同观看的动画电影,实不失为一部精诚之作。
选择这部电影,感受马戏团中的一切,步入一个奇幻有趣的动物世界吧。
炎炎夏日,除了家里的空调房,电影院是另外一个势必要经常光顾的避暑圣地。
在这个火热的暑期档,各类型片犹如洪水猛兽般呼啸而来。
有些片子笑点密集,有些催泪动情,今天介绍的这部动画电影《神奇马戏团》,温馨、热闹、美好,是这个档期最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担当。
动画片轻松欢乐,虽然背靠众多大佬制作人,却没有那么多观影限制,不需要提前做好功课。
早在今年上海电影节,《神奇马戏团》已经展露锋芒,入围了动画奖的提名。
此次登陆国内院线,更是满足了全国观众的期许。
该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马戏团的跌宕故事。
片中一直以来光鲜亮丽的马戏团为观众奉献了无数欢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却使得这个马戏团的老板不幸遇难,表演场地也被毁于一旦。
老板的侄子欧文非常热爱这个为他的童年带来满满快乐的马戏团,然而当继承权落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却犹犹豫豫没有勇气去接手这一担重任。
此时前老板的哥哥觊觎这个马戏团已久,一直想独吞产业,于是两方势力对于继承权的争夺展开了一番激烈的竞争。
眼看坏叔叔将要得逞,一盒神奇的动物饼干却让欧文逆境重生,一出出奇怪又搞笑的事情,也因为这个动物饼干而铺展开来。
电影很讨巧的给了一个吃动物饼干就会变成对应动物的设定,让这部马戏电影中充满了萌宠的元素。
这个也是大多数观众所喜爱的一点。
这种神奇的魔法不仅救活了这个马戏团,也萌化了我们的内心。
动物饼干是一种情绪的载体,借此表达主人公欧文在面对爱情、友情和亲情之间的态度,与对于责任与信任的坚守。
老婆的支持、朋友的帮助,体现了亲情与友爱的伟大。
可当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欧文身上时,他下意识本能是逃避。
责任是把双刃剑,它能使人进步,也可能成为压倒巨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影片讲述的是欧文如何从不堪重负中崛起,成为奋勇向前勇于担当责任的人。
《神奇马戏团》的导演、形象设计、配音部分,都由好莱坞的一流团队负责,其中本片所用的导演托尼·班克罗夫特在动画电影创作方面功力深厚,他曾经担当家喻户晓的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导演。
本片的形象设计卡特·古德里奇也制作过《寻梦环游记》、《海底总动员》、《怪兽公司》、《怪物史莱克》等知名动画电影。
在《神奇马戏团》中,观众可以看到古德里奇毫不掉链子,萌宠的形象设计分分钟激发观众的少女心。
整体来看,影片想象力丰富,节奏明快,既有故事情节的充实,又充满了生活情趣与哲理。
在这个酷热的夏日,陪同父母孩童一起去电影院看这么一场电影,相信你一定能够在《神奇马戏团》里收获快乐与感动。
看《神奇马戏团》,还真有点出乎意料的触动。
本来抱着“平常心”观看的一部影片,没想到却带给我一场未曾想到的惊喜之旅。
在这样一个闷热不堪的夏天,90分钟收获满身的轻松和快乐、还有久违的童趣和纯真,勾起对童年的向往。
《神奇马戏团》的故事是在三代人当中展开的。
故事的主人公欧文从小在叔叔经营的马戏团长大,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并遇到了自己的爱人。
直到一场意外的火灾来袭,面对继承马戏团的重任,以及野心勃勃的叔叔霍勒肖带来的挑战,他感到力不从心。
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吃了一块“绝对不能吃”的动物饼干,事情变得不可收拾,危机面前,他和家人以及所有热爱马戏团的伙伴们必须一起勇敢接受挑战,进行一场疯狂的冒险。
无论动画片的剧情多么有趣,如果动画片的角色不够优秀与生动,那么这部动画片也将黯然失色。
《神奇马戏团》中的几个主要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欧文一家“很接地气”。
要知道,即使动画片具有绚丽的艺术效果以及激动人心的动画情节,如果在角色设计上没有赋予典型的性格特点、生动活泼的角色动画造型,那么动画片也达不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欧文叔叔一家都是从事马戏团表演工作,角色设计上帅气美颜无可厚非,反常规的是,欧文和妻子乔伊都是在公司上班的普通人,动画片他们不是身材无懈可击的完美人偶,而是高高瘦瘦、温和善良的爸爸,和体态丰腴、直率坚毅的妈妈。
《神奇马戏团》从动画设计上已经赋予角色生命力与灵魂,生动刻画了角色的性格特点。
原来这部动画片的幕后竟是好莱坞全明星阵容。
安妮奖最佳导演托尼·班克罗夫特他曾执导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该片的形象设计则由卡特·古德里奇操刀,《寻梦环游记》、《海底总动员》、《怪兽公司》、《怪物史莱克》等大热影片的人物形象均出自他手。
BRAVO!有两大王牌保证的动画片果然质量一流,美好的电影真让人享受。
必须得承认这部动画电影的新意——围绕动物饼干展开的剧情反转和高潮迭起。
在这里就不剧透了,便利店里动物饼干一直是孩子们挪不开脚步的首选零食,不是没有道理的。
每一次动物饼干引发的变身,都爆笑停不下来,在轻松愉快中打动你、治愈你。
值得称赞的是,《神奇马戏团》后半段十分出彩,仅凭最后30分钟,就足以值回票价。
本是讲述凡俗的主题,爱与梦想和亲情,但电影用了很多的心思,在合适的时候击中你心中柔软的一部分,这真的不只是一部只适合低龄儿童观看的电影,我甚至认为那些想学习如何当好父母的年轻夫妻更应该去看看,动画片中欧文一家的美好与自信都在观众眼中,童趣盎然,情韵别致。
保有赤子之心能够发现生活之美,也能移情于物,充满感恩和欣喜。
身为女性观众,我被母亲乔伊这样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两人从马戏团的小观众成长为相亲相爱的小夫妻,乔伊有识人的本领,她能看到丈夫欧文身上的闪光点,清楚自己爱的动力和缘由,并不会要求欧文事业有成,完美无缺。
欧文为了得到乔伊父亲的同意,而不得已放弃马戏团工作,乔伊从不会勉强欧文,也一直在支持欧文的每一个决定。
也正是因为欧文在乎乔伊,在马戏团需要欧文重振旗鼓的时候,欧文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让乔伊为难。
乔伊敢于担当、有魄力的一面,其实也因为欧文爱的滋养。
乔伊在重建马戏团的过程中,始终和孩子丈夫一起努力,她知道马戏团对欧文有多重要。
乔伊和欧文的互动,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教育。
包括看到有网友担心父母亲吻的镜头是否适合小孩子观看,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家里,看到父母亲吻表示爱意,心里难道不会有踏实的安全感么?
生活在有爱的家庭难道不应该是觉得幸运?
这真的是一部“父母行为指南”,有爱就要表现出来,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正襟危坐好嘛。
快乐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最宝贵的财富,但快乐幸福要靠自己用心去汲取。
真诚的心容易感动,真诚的心充满感激,有了感激的心你就会快乐而满足。
这个周末,在电影院里和很多孩子们一起观看的体验是更加快乐的,一个个聚精会神开怀无比。
生活总是带给人意外的惊喜,有时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邂逅。
动画才是最彻底的造梦,每一帧每一秒,朦胧憧憬的奇幻天堂。
《神奇马戏团》,这是一个关于家庭与亲情的桃花源!
电影里有几处情节是很动人的。
动物马戏团,他们拥有神奇的力量,却不滥用,他们想的是让大家开心,要幸福其实很容易,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贪心。
马戏团的像是一家人一样,他们为马戏团奉献,乐在其中,因为老板将大家都当成自己的家人。
想要员工卖力很容易,把他当成自己人就可以了。
女主人公,义无反顾地放弃现实的安稳,坚定地支持男主人公内心真正的理想。
爱一个人很容易,鼓励他,支持他,相信他。
理想不一定是当百万富翁,成为一个带来欢乐的人也是一种修为。
吃了能变成动物的饼干,除了运用在马戏团上,除了像那个老大说的利用这种力量统治世界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有趣用途?
电影的概念很奇幻,但是剧情有点俗套,感觉还可以更天马行空一点,脑洞还可以更大一点。
儿童看还是不错的,简单明了,温馨积极,但是满足不大人的胃口。
影片的一开头就通过试吃饼干的叔叔吸引了观众的兴趣,再通过从叔叔婶婶的爱情故事,到凭借动物饼干创建了马戏团。
欧文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物,不甘于工作,又不愿意再次尝试。
乔伊虽然是女性,却比丈夫更敢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肩负起重建马戏团的责任,当家人受到危险时也挺身而出。
整个故事围绕着马戏团展开,叔叔婶婶在火灾中“去世”,红鼻头把马戏团的秘密交给欧文,神奇的动物饼干可以完成马戏团的表演项目,霍雷肖叔叔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开始争夺饼干,一场马戏团的大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电影笑点非常多,在欢笑中让观众感受到导演想要传达的东西。
坏人必定受到惩罚,好人不会无辜丧命饼干可以为好人造福,也会成为坏人的帮凶。
真正强大的不是动物饼干,而是守护家人,梦想,事业的爱和责任。
(上海立达学院
或许每个人童年时都希望自己的父亲无所不能,这部电影很好的表现出来!
神奇的马戏团因为饼干而神奇,神奇的东西为人们带去快乐!
快乐属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朋友,家人!
好吧!
剧情太过恶俗,毫无新意!
我在思考到底成功的动漫,是否是因为剧情吸引人、又或是某些细节让人捧腹大笑?
如果两者都是,谁在其中占据大份额!
或许只有观众自己知道!
最大反派似乎应该承担最大笑点!
但片中表现明显不足/以欺负同伴的弱小或低智来搞笑!
在今天是行不通的,且最后反派一定是变成了大怪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有惊喜,这部电影几个在于那无所不能的父亲,失败在于剧情的创新缺失,搞笑又存在太多老梗!
我为什么要来电影院睡觉😒
虽然是儿童片,不过这个设定还是有趣的,尤其是中后半段,开始各种变动物,全程zuucini真的超逗,每次都yes ~~I didn't get it还有各种吐槽。Emily和她老公这对倒是普普通通,Raven的话有点呆呆的
吃了能变动物的饼干
动物造型非常马达加斯加,中国投资,外国制造,低幼向动画,还是挺有趣的
对不起,被配音演员骗去看的
为什么我觉得好弱智,好无聊,都是大人带小孩儿去的,我为什么要去看这个电影,谜…
合格的爆米花电影
中国投资的一部面向国际市场,全程英文对白的动画电影。动画质量并非顶尖水平,人物造型比较僵化,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扣分项——最严重的问题是:你追求梦想没有错,但是你怎么就宣扬马戏团高于做狗粮的工作?这价值观是从哪里来的?对于吉普赛和大尺寸女性有很强烈的歧视性,这又是什么价值观?——除了吃啥变啥的饼干这个设定,还真看不出闪光点在哪里了~
子弹侠印象深刻
不错啊,温馨
有点傻乎乎的动画片。人设还蛮讨喜
Emmmmmmm,普通吧.
动画片一般很少踩雷。冲着配音卡司去的,结果...这大概是给学龄前儿童看的吧。
垃圾动画片毁我青春
有人在电影院睡觉……
昨天中央六套播出哒!
给我一盒神奇的动物饼干,我还你一场精彩纷呈的马戏表演
变成动物的饼干
小时候有过这样的想法。 忽然看到介绍,很惊艳。所以想看看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但我猜这个故事,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妙的点子,加上一个温馨的故事。其他出彩点,有待考证。除了丢失了自我的东西,都挺好的
致敬狮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