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连连,不亚于天使爱美丽,特别是男女主装死那一段。
而且看了前30分钟时,感觉兼职就是翻牌天使爱美丽,不过再往后看就会看到与天使不一样的“美丽”之处。
配乐很奇妙,甚至都不禁让人想拍一段视频配上这么好听的音乐,剪辑方面有着大量的快切手法,并不是很突兀,中间的音乐重复过很多次,想起之前剪过的片子,这里应该才是电影原生出处。
只是其中有几段女孩幻想的画面,飞机撞了,还有第一次看见爸爸,第二次幼儿时期的自己与童年时期的自己玩耍,再后来的与男朋友一起,这些想象的画面隐喻用意并不是很明白。
看过很多电影后,我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的电影?
我目前还是没有确切的答案,也看过评论家们的说法,“看完电影之后,让你思绪久久不能平复”我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让你可以透过电影看到更多的意义,比如爱情,友情,人生,生命,等等等等。
经典的电影也可能是这样,看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也许那样才是好的电影?
可能这是我观影的终极追求,也更是我观影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学习的目标,只有更多的知识才可以对电影有更好的理解。
艾丽莎,人鱼公主。
绿色的头发,纯真的心。
总是简单的相信好与不好,然后用她的特异功能帮你实现愿望。
她自己想要的,不过是一些看起来那么平常和微小的愿望。
想要当芭蕾舞者,想要自己的爸爸,想要有一个关爱自己的人。
可是这些简单的事就像海的另一边一样,都那么遥远。
很多时候,当父母分道扬镳或是貌合神离,孩子就只能自己救助自己,要坚强,自己带个头盔往前闯,不管这世界有多凶险。
天真放在角落里,成熟挂在脸上。
艾丽莎已经做得很好了,她没有像需要支柱、渴望爱情的母亲一样放纵自己,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和应对环境加在她身上的重压。
她有着桀骜的内心和顽强的尊严。
她迷恋着沙夏,因为他与她有着相似的气场,有一个秘密的承装感情的容器(她是她幻想中带着面罩的父亲,他是那个不能碰的鱼缸)。
但是他毕竟是一个世俗的商人,一个熟知社会规则的男人,虽然经由航班事件有所悟,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女友。
艾丽莎笑着闭上了眼睛,她的愿望都实现了,虽然那些年少的岁月只有孤身一人,但是最后她和沙夏、爸爸得到了永恒的快乐。
泡沫消失了,感情留了下来。
“拿一根烟,把你爱的人的名字写上,开始抽,就这样,他就会是你的啦。
”我一直都喜欢这样的电影。
看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灵感。
然后就有了新的愿望。
希望能遇到一个能跟我一起玩“装尸体”游戏的人。
凌晨一点十一分。
真美好。
一个纯粹的女孩一个活在自己世界的女孩大海带来了她但没有带走她她无里头的爱上她的王子为她的王子快乐虽然渺小而卑微但为自己的爱人挡风遮雨快乐也来的很简单很纯粹牺牲没什么不好但就是让人伤感!
还是那么好看,还是那么伤心。
写得拍得演得都太让人喜欢,不想当成电影作品去分析。
爱情真是非常愚蠢的一种集体幻觉,本身荒谬到不值得反驳,好看的是爱情激发的人的创造力,幸福感,和美。
这些东西,也不非要爱情来激发。
爱情对象不值得,爱情不值得,人类世界可能也不值得,毁灭了才是正常的吧。
最近正好在搜集关于美人鱼的故事,无意中找到了这部影片。
废话不多说,还是多说说这边电影带来的直观感受。
以下是百度百科里的介绍,写的特别棒,和大家共享一下。
“电影以流畅的影像与配乐,穿插了许多安徒生童话‘人鱼公主’的经典情节,结合了疯狂奇想与浪漫多情,并清楚反映出俄国的社会景况,形成一部丰富充实的现代寓言。
爱情可以是想像、是疯癫、是甜美、是苦涩、是妒忌、是怀疑、是牺牲……有千百种可能,就是没有道理。
这样的爱情,你愿用生命里的哪一部份,来交换一点点它的可能性?
当美人鱼为了爱情上岸,最后可以不要只是泡沫吗?
小小艾莉莎的妈妈在海中与第一次遇见的水手相爱,艾丽莎在海边诞生,自小没有父亲的关怀,母亲忙于自己的生活.后因无法学习芭蕾舞而不愿再开口说话.在特殊学校的10年里,艾丽莎自以为拥有神力能够心想事成,她开心时,苹果会加速转红落地;她生气时,小镇海边的大海巨浪狂啸。
然而,这样的一个魔法小公主,也有不能达成的愿望:她朝夕思慕的水兵爸爸,她无缘实现的芭蕾舞生涯。
正因为她的自以为是,导致当灾难发生时,她的良心收到了自我谴责.在海边的家遇到强台风呗摧毁后,艾丽莎一家人来到莫斯科,18岁生日那天,她见证了暴动、友谊与爱情,并邂逅了一个男子,他的胸口写著「拯救与保护]第一眼,艾莉莎就爱上了他,爱情将她的生命带入太空,又回到凡尘,更卷入一段错纵迂回的三角恋情……当小美人鱼为了爱情上岸,最后可以选择不要变成泡沫吗?
”电影的前五十分钟,比较沉闷而显得冗长,但是,可爱而另类的小女孩爱莉萨总会给我带来很多惊奇又新鲜的感受。
刚开始,我是不相信她有可以呼风唤雨,随心所欲的能力的。
知道最后飞机的事故,才让我惊叹她的能力,但看似幸福的剧情下,悲剧却开始悄悄蔓延开来。
这个结局惨淡无力,想反抗,却又无力,就像安徒生通话故事一样,悲伤。
影片里反映了当代俄罗斯的社会现状,以及人的迷茫和空虚。
就像男主的工作,销售月球上土地。
人类为了获得利益已经开始变得肆无忌惮了。
曾经挂在高空中的月亮,是那么神秘而美丽,人们对她是有敬畏之心的,而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好像变成了万物的主宰了,再也没有未知的力量可以让它害怕了,剩下了互相的争夺利益,追求各种欲望。
关于影片设定的背景年代,还希望豆友们告知。
安徒生《海的女儿》的故事在我看来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悲剧,电影《水仙女》算作是它的现代版本吧,电影的其他译名如《美人鱼的眼泪》,暗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此对照,猛然发现《水仙女》讲的一段一段片段组成的奇幻故事一下子好懂了起来。
主角爱丽莎是个生来没有爸爸、与外婆和妈妈濒海而居的小孤女,生活之贫陋清苦如同浩荡的咸湿海风终日不改,她心里暗藏着对那一切的彻底毁灭,同她自己一起。
对着风浪怒吼,不再说话,想象拥有可以实现恐怖愿望的超能力……忽然成人,遇见了他。
如同小美人鱼救下了王子一般,她救了他,可她太卑微了,他们的世界完全不同,格格不入,可是又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是孤独。
她无法,也不能横刀夺爱,只能在头套式啤酒广告服的掩饰下伴着大雨痛哭,有谁听见了吗?
有谁看见了吗?
谁也不知道首都街头上一个忙于兼职的古怪女孩失去了什么。
她那爱而无果的恋爱,她妈妈的失恋,她街头漂亮的残疾朋友的被抛弃,她情敌对于爱人的无力猜疑,她们,仿佛组成了一支失恋交响曲,众生皆苦,恋爱最苦。
有些暗恋,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对方完全不知道你做过些什么,苦涩的暗恋的心情,就像小美人鱼在刀尖上走路又发不出声音,无声无息,尖利刺骨,为了那个人幻化成泡沫也无人知晓,孤寂地、绝望地沉入大海里,然后就永远地消失了。
再也不会被想起,如同没有到来过。
可失恋的爱丽莎依然可以很酷啊,仍是那个迈着大步子快快地走,摆脱一切般猛跑,从手机广告服屏幕里自由自在看世界看人,拥有保护心爱的人超能力的cool girl啊。
多么希望结局是不同的,永远让她留在她瑰丽的海滨之梦里,伴着金黄耀眼的沙滩,湛蓝横流的大海,妖艳玫红的天空,和她心爱的人,和快乐地跳着芭蕾舞的小时候,和幻想中的父亲,可那样华丽的,只能是梦幻吗?
戛然而止的美好,更显得残酷,世界仿佛静止了一般,刹那间,有人离开,有人重新自信起来,有人洒脱不羁,有人获得爱情,如同轮回,如同启示,大家都开脱了自己,是的,这样的话,也没什么不好,美人鱼不需要再掉眼泪了,本来就不需要。
多么希望,每一个暗恋而不得,让心都如泡沫般破碎了的女孩,不要再像美人鱼一样沉入绝望的大海里了,即使卑微到如同尘埃,还可以做回那个奇异、染着绿头发、贴着玻璃嘟嘴眨眼、永远只有一套衣服、没吃过鲜菠萝、幻想推着轮船走、总交到奇怪朋友、觉得世界将被我改变、做着流水线工作挣钱打工、梦乡是孤独童年碧海丽天的自己不是吗?
一个,看起来不太和谐的人,一个平淡无奇有小怪癖的人,一个有着自己步伐的人,没有谁是悲惨的人鱼公主,也不用自怨自艾,守着无人打扰的海风和悠长落日,邂逅梦里的人,就好了。
“人鱼公主”的童话故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以它为雏形的电影也拍了许多。
“水仙女”,则是所有这些以成年受众为对象的影视作品里,最好的一部。
开头是做了次元壁突破的创新表达形式,从动画世界转向现实,然后开始演绎艾丽莎荒诞,拥有不清不楚的特异能力,似乎突破次元空间来到人间的人鱼公主的一生。
艾丽莎的妈妈在年轻时去海边游泳,或许因为肥胖挑选了一处无人的海边剥光了游泳,出海时赤裸的身体就像公元1万年前威伦道夫的生殖女神维纳斯一样充满原始的诱惑力,自然的与看着她的海员沐浴进爱河,艾丽莎就像鱼儿找到来到人间的通道般诞生了。
从记事起,艾丽莎就向往跳芭蕾,踩着的小盖子脚都顶出血了也不哭不闹。
在母亲喋喋不休的抱怨和各种不严谨的行为衬托下,艾丽莎有主见的不像小孩子,甚至不像人类。
因为母亲不靠谱的迟到艾丽莎失去学习芭蕾的机会,被迫安进了合唱团,艾丽莎无声的开始决定不说话,也许为了表示抗议但还是没能逃过合唱团。
很多人也许就倔强个几天,但小艾丽莎这一决定,就直接长大成人了。
艾丽莎对于爱情有种天生的执着,她根本不理解为什么母亲会跟不是爸爸的人在一起,在第一次发现母亲与海员同住时,她直接烧了房子。
后来,在想离开这个地方时,她觉得自己用了魔法,让海浪毁了这里。
虽然内疚,但她如愿以偿了,毕竟,来到俄罗斯,她才会见到她的王子。
18岁生日,艾丽莎糟糕透顶的一天,庸俗的永远不理解艾丽莎的母亲,无聊的生活,离自己用来鼓励的大人物天差地别,她跳了河,遇到了此生的王子。
天亮了,王子忘记了她是谁,他们都回到了现实世界,沙夏掩埋自己的浪漫做着无聊的生意,以为这个不起眼的女孩也是无聊的人中的一个。
女孩明明白白,直接告诉他“我爱你”,但沙夏不明白,他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小鱼公主现在就在眼前。
沙夏有一位不爱但在一起的伴侣,艾丽莎只是他以为的清洁工,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在寻找月光女孩 时,与那些妖艳贱货相比,艾丽莎就像水仙花一样澄澈,像白纸一样纯粹,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
好像次元突破的时间并不能很久,在沙夏与艾丽莎交流的越来越多,沙夏从觉得这个女孩似乎很独特,到她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月光女孩,到暗暗觉得这女孩的可贵时,艾丽莎预见了沙夏的死亡。
没有时间了,还没有等王子爱上自己,王子就要去世了。
艾丽莎怎么可能允许这一切的发生,为了心中永恒的爱,为了此生注定的王子,为了突破次元壁的任务,即使撒谎说心爱的祖母去世,也要拯救他!
故事的结尾并没有很意外,次元壁愈合,就像没有打开过一样,就像小人鱼,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从所有人的记忆中消失了。
很多人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道理,电影也在各种隐喻荒诞中压进去沉重的哲理。
但是不知道,如果生活中人们真的遇到了穿越千难万险来到身边的人鱼公主,会不会珍惜她。
其意境大于《苏州河》,女孩表扬的朴质可爱。
她的个性在不自觉中流露出来。
里面很多情节莫名的喜欢,比如:男主角醉酒在马路,女孩为他祈祷;女孩装死的时候,那个固定的镜头,男主角在旁边想把她试图唤醒;女孩跟站街女对话,包括最后那个刹那快速车祸在一瞬间……她敢于付出行动的来爱一个人。
俄语英字在电视上看完,旁边的人开始打瞌睡了,我异常兴奋,上来搜索这部片子。
电影很末尾的时候,沙夏在大街上奔跑乱串,掰过一个个相似身影的女孩,此时的电影画面全然灰白,只有一种颜色:绿。
即阿丽莎头发的颜色。
就仿佛当年很红火的电影浪漫樱花中,郭富城这个色盲唯一相得中的是张柏芝的粉红色。
最后那个海报上阿丽莎笑得很灿烂,电影海报的主题是月光女神,可是她的头发发质糟糕,再染上那种翠翠干干的绿,我就只能想到海藻。
so ,他就算是女神,肯定也不是月光女神,起码现形的时候一定是从海里钻出来,而电影里,她也确实比人鱼游的还欢,而且她的每个梦境,也都在海边:)所以,她只是长着绿色海藻头发的人鱼。
她也爱上了地面上的男人,她同人鱼公主一样的结局,为了王子,当然这里只是一个长的不咋滴的男人:沙夏,代替他,死去。
其实那个结局是震颤到我了。
因为最后一小节出现的那行字,明明翻译的是“雨过天晴”。
所以,当阿丽莎笑得那么开怀的时候,我以为这就是这个浪漫梦幻故事的大结局。
而那个安排她被车撞飞的结局的意图是什么呢?
我才不管电影导演是不是什么俄罗斯的才女。
我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就是她当初设定这个结局一样的道理。
以前看那些古代的武侠片,片子里总有那么个角色是可以预知天命,不是算命先生就是什么半仙。
不管职业是什么,他们总告诉我们天机不可泄漏,或者说就算你知道了天机,其实也无法改变。
这个海藻头发人鱼的故事里,阿丽莎说她在培植学校时候获得了超能力。
她让苹果齐刷刷落下,她让自己挤掉了别人进入了那个垃圾的学校,她只要许愿然后虔诚得数数,她的愿望就会实现。
而那个原本应该载有沙夏的飞机在她的梦境里撞机,机毁人亡。
她的潜意识里许愿然后再次愿望实现。
可是她却电话沙夏延误了他上那班班机。
就等于她自己泄露天机,她自己破坏了道法自然。
那个愿望里必须有人死去,所以最后的结局,沙夏幸免,她,代替他,长眠:)
今天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看的这个电影,慢慢的记起一些片段,知道是俄罗斯的,知道片名貌似有个美人鱼,一百度果然找到了。莫名其妙的悲伤
又是一出莫斯科不相信爱情,哪怕仙女来了也没用
美人鱼最终逃不过为了王子而丧命的结局
我救了你卻毀了自己,我給了你回憶卻遺失了自己的美麗。
不是很懂~美人鱼终究在海上化为泡沫……
凤梨罐头
每个人其实都不太了解自己,却很想了解别人...
有点爱美丽的感觉
她爱上了一个人,所以她注定会变成泡沫!
我们都曾爱过那些遥远的人,最后往往又都是无疾而终 2011 NOV
片很闷,但是很特别。
看不下去了,首先我还是没看懂,其次这个电影的色调像是普通影片褪色了,给人一种灰蒙蒙有些模糊的感觉。这部电影以女主的年龄时间为序,从女主的出生到死亡,仿佛是个伪童话,讲述的是类似于《海的女儿》的故事,女主拥有特异功能,然后怎么怎么了,喜欢男主,然后死了,挺不能理解的
美人鱼!
从海里来。
明媚的缺失與自尊的缺失不能,所以只能為你笑為己哭
2022,标记第848部
我的人鱼女友 片名弄得这么恶 可是片子太喜欢了 天使艾米丽一类的 音乐也像那部里面那么动人
看过就删了。刚开始还好,以为是天使爱美丽那种有小情调小美好的片子,后来越看越没劲。结尾真是让人没话说。
加半颗星,不太喜欢这类神经质的电影
因为是海的女儿 所以结局是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