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部剧注册了豆瓣,我也喜欢剧名翻译成《活着》首先我很佩服韩国有这么大的勇气拍且过审了这么现实的剧。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也没有多优秀的文笔,但是我还是想说说我的感受,目前才看到第4集。
剧情真的很真实,很贴近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反过来看我们的国产剧(并没有贬低的意思),而是,我们标榜着如何如何反应什么心理什么社会现象,可是试问有哪部剧真的是贴近我们的生活(如此写实到底)?
剧情上写着怎么买不起房、工作怎么辛苦,可是事实却是他们可能拿的是苹果手机苹果电脑,住的房子可能是在CBD,穿的衣服用的化妆品又是某某大牌是的,喷子会说我们不在一个层次上,摊手无奈下图应该是第一集中女主刚打完工,早上六点还没有正式职业
女主还没有找到工作,女主妈妈的话,很耳熟啊我们的父母,乃至七大姑八大姨基本都说过这话,也包括我们自己,感觉编剧就是在这一小点一小点的细节上把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搬到荧幕上,很容易引起共鸣。
话说回来,这部剧又敢说真话,就像我们的《人民的名义》。
女主面试时遭遇性别歧视, 招聘启事上写着职位不限男女可是结果呢,呵呵了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女性职场的纷争也愈演愈烈(可能我们的没韩国这么严重吧),有哪部剧敢说这样的话,甚至有一部在直面这个社会问题的剧吗?
看到他们为了考上警察那么拼命,仿佛看到了我们备考的那段时间,但是远远没有他们那么努力
他们敢揭露社会的黑暗面,描述得很细致,后来男主抓了酒驾的国家议员,所长跟他们交涉(被打)那段,以及事后他们警局的男人们在一起喝酒聚餐那段,真的是酣畅淋漓
还有他们的演技我也是服的,一直很喜欢一筐猪欧巴呐,下图是当他知道公司领导捐款跑路的时候,跟哥哥通电话的场景(哥哥要“抛弃”妈妈去国外了)
想给一千颗星,亿万颗星,真的是太好看,可不可以拍第二第三第四季。
真的是看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得稀里哗啦,好久没有看剧这么投入的了。
每个人物都刻画得很有内容,从一件件小事反映了无数问题,讲述了无数道理、真相。
一开始推荐这部剧的文章说是丧,也的确是刚开始年轻的那两个是挺丧的,当警察也只是无奈之选,并不是什么有使命感,或是有当警察的梦想什么的。
中间发生了无数的事件,每个人都是不容易。
被家暴的姐妹,因为母亲的胆小就一直只能忍着,被猥亵了也不说,其实也可以理解她们不说的原因。
被人强暴了,社会上就会有人说是不是她们行为不检点、穿得太暴露什么的,明明是被害者竟然也要被舆论碾压。
还有差点被强奸的女子,在罪犯被带走后,第一件拜托警察的事是千万不要让她的未婚夫知道这件事,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来不及平复自己的心情,先要关心周围人的看法。
最后一个是讲光洙为了救师傅而向罪犯开枪的事,这种时候怎么能逃,为了自保不顾同事的安危不顾被害人的生死,跑掉,禽兽才做得出这样的事吧。
但事实可能就是如此残酷,救了人还被骂。
还好最后还是赢了,奇和殷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关于里面的爱情,中年夫妇那对简直甜蜜度一点都不比隔壁姐姐家那个逊色,老夫老妻的真的是好羡慕。
最喜欢安警长,太帅气了。
光洙在里面的演技很棒,郑有美也很漂亮。
生活的确不易,但别放弃总会好起来的,坚持自己的坚持。
补看《LIVE》时,21岁的济南空姐在河南郑州被性侵杀害的新闻穿屏而来,有那么一瞬,我想,如果这只是一集剧情多好,这位无辜的姑娘只是一个剧中小小的角色该多庆幸——洗掉戏妆,告诉哭红双眼的爸爸:「我回来了」。
现实非剧,剧藏现实。
《LIVE》中,警察们忙活最多的,正是女性被伤害&性侵案,被杀害的新婚妻子、被继父兽辱的女孩、被野蛮家暴的妈妈、被控制卖淫的女子、被变态色魔摘下一堆胸牌的女生……甚至包括女警韩静吴年少时的自己。
▼
●受侵害女生的校服胸牌我之前在博里写过,韩国是亚洲范围内性侵发案率最高的国家,且不算屡见不鲜的性骚扰,五花八门方式的强奸案已然常年累牍了媒体版面。
相对于又黑又硬的韩国电影,考虑15+受众面的韩剧《LIVE》所呈现的剧情,对此一方面的取材,已经做到克制委婉了。
纵然如此,还是令人在感叹警察们的辛劳之时,唏嘘悲悯受害者们的新疾沉疴。
手里有现实韩国每年性侵案的具体数字,但不想罗列了,数字让人麻木,更无力描述背后受害人的痛苦。
在这一点上,《LIVE》的价值在于,它把受害人的创伤挣扎,选择性地呈现在了荧幕上,让观众们见到了「受害者」,让观看者体会什么是挥之不去的隐痛——这些案件如果被媒体报道,大概又是简单冰冷的:XXX地XXX女生被性侵。
所以,这次我不把《LIVE》当成一部剧集进行评析,也不对其中的感情线和表演发表意见,既然编剧选择了如此多体量的暴力性侵案,它又是家庭受众面更广的韩剧,那么,性侵将是本剧最重要的控诉点,其他种种,就当是附带的装饰。
影剧之根来自生活,又可以反向影响现实,然而讽刺的是:民众们面对影视之刀、舆论之刃总能振臂响应,可性侵这种事儿落到身边时,却又如犰狳般迅速缩成一团,比如剧中韩静吴在学校提及安全套防御问题,家长强烈反扑,最终警察落个被迫道歉的下场。
这样的无力和无奈在剧中多有出现。
当伤害已经发生,让凶手得到惩罚,是警察的职责,也许还是最好弥补伤害者的方式,对此韩静吴颓丧地说:「即便抓了犯人,这个世界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被害人受到的伤害依然存在。
」是的。
一个剧的结束,是下一个剧的开始;一个伤害的发生,是一辈子伤害的开始。
我们能理解剧情,能表达愤怒,但无法给受害者太多有用的安慰。
即便这样,我们也要直面这世间百态,勇敢,并且小心翼翼。
面对身体疾患,讳疾忌医,蔡桓公最终死掉;面对暴力性侵,文过饰非,将会有更多的京美姐妹坠入人生深渊。
郑州遇难的姑娘,凶手已畏罪溺亡;《LIVE》里被伤害的人,罪犯也都成功地被捉拿归案。
如果现实犯罪者的结局全能如此罪有应得就好了,不,现实里没这么多的犯罪者,没有这么多的伤害就好了。
毕竟,每一次伤害,都可能会让一个女生的▶LIVE被按下■停止。
平安,是多美好的两个字。
✎文:韩影书 ©原创︱著作权所有
现实和电视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无论是什么,中间如果夹着一个童话的距离就真的太无趣了。
最好的电视剧是日常的缩影,是巧合得合集。
live是让每一个人感受到,自己和主人公是在同一个时代里喘息。
过着苟且又日复一日的生活。
电视剧里的主角是没有光环的,用不到高尚、情操、为人民服务这种空洞又没有感情的字眼解读,但却实在地感受得到温度。
中年的警察夫妻,我们都不会去探讨他们之间是否还有爱,日子能走下去本就足够艰难了。
妻子忍受的尽头不是嘶吼,独自扛下职场压力父母离世后,她只能平静地说离婚,这时的“离婚”和“累了”岂不是一个同义词。
丈夫把警察活在了骨髓里,他的锋利、挑剔、苛刻,看似一副讨人厌的嘴脸,却有最热血的心脏。
年轻的男女主,似乎是在告诉观众,中年警察夫妻曾经怎么走来。
韩国的就业远凌驾在一切罗曼史之上,赤裸裸地鞭挞泡菜人民的幻想,于现实,他们最奢侈的愿望大致就是吃一碗铁饭碗。
哪怕拼尽全力,咬紧牙关,最后只是为了更好地为醉汉扫呕吐物而已。
即便这样,前辈还会羡慕,你们真的赶上好时候了……这部直面现实美与丑的电视剧用了近乎白描的手法,亲手掐碎一个个幻想的气泡,却让人切实地感到温暖。
这也像极了现实的原貌触着会痛的柔情
作为曾在公安一线奋战过的人看了之后也许比一般人更加感同身受。
千辛万苦入警,幻想着电影里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接手大案要案?
抱歉,现实会给你从头到脚一盆凉水浇透,醉酒闹事、邻里纠纷,规定执法却被质疑滥用公权,认真负责却遭到打击报复…一地鸡毛的琐碎会让你怀疑自己从警之初的梦想究竟是搭错了哪根弦。
这一切的一切并非仅仅发生在电视剧里,而是真正存在于现实当中的。
但当坚守了多年想要放弃时,却发现这份职业早已经融入了血脉,成为一辈子难以忘怀和丢舍的始终。
的确,许许多多的人选择了这份职业,并非所谓的初心不忘——也许是为了父母的期盼,也许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就是这么微小的缘由,或许有着伟光正,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
这就是现实。
联想到公安的宣传工作,莫非我们除了卖萌卖惨之外,再无其他可以言说或是公之于众的心声?
却不知民警也是普通人,普通人便会有烦恼欢乐,一味的正面宣传和过分推广其实效如何值得深思。
抛却韩剧固有的煽情和用力过猛之外,本剧给陷入此宣传困局的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
泪点很多的一部剧,群像,所以不明白为什么封面只有四个人,明明配角都很出彩,新警察老警察,忙于生计的普通人,以及坚持着警察信念感的人,愣头青,每个人都在成长和变化,在职业中找到荣誉感找到集体的信念,但是又每天都需要直面黑暗和血腥,案子和案子之间连接很密,但是不会让人看了觉得疲惫。
美中不足是男主演实在太丑了,吴阳春的演员一副反派面孔,完全感受不到什么所谓的面冷心热信念感,每次没表情的时候都让人觉得他要干坏事,而且和他老婆的组合也像美女和野兽,李光洙综艺咖形象深入人心,看他主角的戏一直在出戏,而且长得太老太丑和女主身高差距太大一点cp感都没有,为数不多的感情戏我全部跳过了,反而是男三和女主的cp更好嗑,以及女主的演技感觉不怎么样,总是瞪眼冷漠但是看起来就像在神游一样,没什么愣头青的倔强感,配角的戏份也不够多,群像但是又刻板,没有完全群像。
女二很矛盾,好像是全片里唯一没有成长的配角,最初想接大案子,接了又接不住,还是一直在抱怨老警察不做事,以及送外卖的三孩父亲,一直都是一副割裂的模样在上班,也没什么信念感。
但是这部剧好就好在它铺垫和收回钩子的节奏把握的不错,剪辑不错,不让人觉得拖沓,又不会让人太抓狂,基本都是从当事人角度说事,比如所长得了癌症瞒着大家不说,比站在主角角度听到他说要退休来的效果好一点。
整个剧情已经挺现实的了,但我还是觉得比较理想主义,更残忍的东西八成是拍不出来,但是能够在大屏幕上看到说是国家不想让他们留在这里,就业中存在的严重的性别歧视等等,还是挺让人羡慕的,都说韩国一直在拍无法解决的矛盾,但是至少人家能拍出来,梨花女子大学那段被剪辑了,特地找了资源看,女学生坐在校长室前的画面看得人眼眶很热,最有理想最年轻热血的一群人。
男女主性格莽撞,又有点清高,但是符合对年轻人的想象,就是不知道到最后女主到底有没有去留学是不是辞职了,我觉得她挺适合这份工作的,有点可惜,以及到最后最有理想的唯一一个警员被伤了腿去做交警了也是让人唏嘘,唯一一个好的剧情,就是老警官成功退休了,在换区的前一天中弹身亡真的很残忍很可惜。
不过我还是觉得,用那个把柄威胁警署什么的有点bug,如果放给媒体他们不一定会完蛋,但是交给议员他们一定会完,而私下单独威胁只会给别人送把柄,不帮你事后再做掉你的概率太大了,还不如设计集体离职的桥段赚一波眼泪,也有可能是我看世界的眼睛太黑。
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剧里的派出所魔咒和不好用的警棍真的深有感受。
派出所的警情绝对不能念叨,一念叨立马就会来警。
饭桌上也是来警的一个高发期,一顿饭往往很难吃完。
警棍都是甩出来容易,收回去难,各种砸墙砸地。
一集一集真的很感慨,就好像自己在回忆刚刚入警的时候,当自己第一次独立办案帮助到当事人的时候,当当事人握着你的手一直说谢谢的时候,真的就和光洙救下想要跳楼的男孩一样,心里的那种高兴那种自豪。
其实,最真实的还有一点,国家和舆论不会站在警察这边,但凡出了事儿,基层民警永远都是背锅的那个。
补充:后面有几集讲到害怕,记得第一次出现场害怕是师傅带着我处理一个醉酒的现场,到了现场师傅看到了醉汉,就让我把甩棍准备好,告诉我说这个醉汉以前因为故意伤害进去过,是个高危,让我随时准备好,记得当时在现场我的腿真的在不自觉的抖。
新补:今天刚刚全部看完,里面有段台词印象深刻,只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当的警察,现在我为何这样,拼了命的奔跑,明明不会有人知道,等到了明天,这件事会淹没在其他案件里。
即便如此,也只想让这个孩子活过来。
贯穿始终的有个关键词,使命感。
以前真的会觉得这是个特别虚幻的词,如何定义警察使命感谁都不知道。
每天都很累,一个警接着一个警,有的事主不理解,有时候也会遇到阻执的,但当帮事主解决好问题,把把案子破了的时候,也许没有人记得,也不会有媒体报道,但心里真的会有种感觉,就有如城市之光照亮了黑暗,也许这种就是使命感吧。
本剧应该叫《派出所的故事》更为贴切,看到最后,暂时没有烧脑疑案,有一些凶杀伤害组织卖淫案件,更多的是贴罚单管醉汉抓打架斗殴这些小事。
可是派出所的工作不就是这样琐碎而又重要么?
剧里的警察会算计,会抱怨,会疲倦,会骂人,也会犯错,会失误,会受伤,甚至会牺牲,不像很多影片中刻画的英雄那样一身正气刀枪不入完美无瑕。
片中很多人之间有矛盾,同事间闹别扭,夫妻间要离婚,父女互不相认,父子没话可说,母子天天拌嘴,有情人不能眷属。
看了先会觉得咋这么多糟心事?
再一想,生活不就是这样,只是在剧里被集中化了而已。
所以本剧尽管剧情上并不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演员颜值也普遍邻家,但是看了又看就是停不下来,因为接地气啊。
剧里四个主演,一个大叔,一个大婶,一个美女,一个大长腿欧巴,个个有演技。
一群配角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刻画得很成功,人物虽然多但都记得住。
明明说要警察老带新,可实际上是两代警察一同成长,爱情亲情友情警民关系警匪关系男女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家人关系面面俱到,亦面面有深挖,面面有看点。
另外,本剧充分展现了韩国人“能吵吵就别好好说话”,“先动手再讲道理”的性格特点,一言不合就吵吵,看人不爽就上拳脚。
但是吵吵归吵吵,干架归干架,风雨过后,相逢一笑泯恩仇,兄弟依旧在,夫妻夕阳红(对后面的展望),好一个有情有义幸福美满的警察集体!
“它太丧了。
”看完这部剧我脑子里最直观的感受。
一定要让善良的人承受着莫须有的骂名,为职业受累却依然要有使命感,这是这部剧群像做的最成功,也是最失败的地方,它没办法让人共感,只充满了不理解和怜悯。
一星还扣在蹩脚的爱情戏份和女性角色刻画的不足上。
明虎的恋爱全程像参与了又没参与,就是个推动情节的工具,光洙的角色的爱情起源也很莫名,作为后来居上也很突兀(真的不如做好哥们)。
对于柔美的女警线最后劝留也很无语,会学习经历过基层的女警出国读书才能回来改变这种悲惨底层现状和女性警官总被拿来挡枪的现实,结果就是没出去,留下来一直痛并“快乐”着🙂。
另外女主的同期也是刻画的很薄弱,一遇到血腥案件需要躲回家平复这种剧情也很让人无语🙂。
结果是改变了么?
改变了,基本全员调岗贬职。
这就是生存。
越写越生气,三星吧。
在司法机关呆了五年,拼死换了工作结果到了监察机关,办案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办案人员才能切身体会,每次更新都不舍得一次性看完,感觉疲惫的时候能找到一丝安慰,光洙看到女主在事故后练枪法默默的回到原位也开始练枪法,让我莫名提起嘴角。
生活太苦了,每个人都苦,所以年纪越大越不好意思诉苦,开心吧朋友们,生活还是有一点值得的。
看了两集,然后我的移动硬盘就坏了……
很不错,看上就停不下来。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剧情也很感人很燃,有欢笑有悲伤。一些危险的职业还是必须有人去做的,而做的人必然有明哲保身和不辱使命的分别。
真的 是了好几次 看到一半还是看不下去 get不到 女主演的毫无波澜 剧情也很用力的平凡。
没明白为什么高分感觉想拍成机智的警察系列,但实际就只是警察生活甚至不如《未生》了解他们想表达的,也感受到了韩国警察的艰难环境,容易背刺还不能做出对策,然后警察保护法也没更新,但如果这个国家真的这样,大家还当警察那真的很赞,靠其中的正能量工作奋斗光洙让人出戏,不管他怎么悲伤,都像故作悲伤,我的错
看完第一集可以提前预定年度最佳。从求职众生相的“未生”到奋力一搏考公务员的“学习之神”再到警察学院的地狱实习期,从男女主切入展开的故事实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选择。郑裕美、李光洙、裴晟祐戏真好。
太适合最近新学的一个词——丧燃!这两年的韩剧也太好看了。
我宣誓:我志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
前半段肾上腺,后半段拖时间。
郑裕美大概是韩国最多出演过找不到工作的女演员了吧,恭喜成为公务员。
前几集好 ,后面实战就觉得变浅了,感情线没意思。真是每一部现实题材韩剧都能看出儒家孝悌受害国的写照
看得人郁闷憋屈,特别是光洙那张脸看得人更郁闷,剧情和各种人设也一般,这分数代表着韩剧观众的狭隘,稍微强点就是神剧什么的真的名不符其实,请韩剧观众眼光放宽阔点以免引人啼笑,多看看其他各个国家的剧吧,不要总是觉得比天朝剧好就是神剧就高分,low爆了!
女主真的是警察界的一朵白莲花,长颈鹿做男主一点代入感也没有,男女主感情线开始得莫名其妙,最喜欢的人物是崔明宇小天使~
预定年度最佳韩剧...真实温暖地展现警察的悲欢离合...新警切入点,循序渐进地深入警察工作与生活...暖心自省同时不忘例牌的自黑,黑政府黑腐败黑司法...三个新警都很不讨喜,过于自以为是,静吴最婊砸,高个直到最后开枪才挽回些分数...能遇到吴杨寸当师傅实在幸运...安组长简直现代女性典范...
女主是真让人喜欢不起来 这部剧没女主我愿意打五星
因为标签里有犯罪,本以为会有很刺激很恐怖的案子,没想到是讲社畜日常的。感觉有点美化警察了,一个赛一个的正直。女主和同一个单位俩同事公开谈了没多久的恋爱就分手不别扭嘛?小人物的心酸和穷人的苦拍的还挺真实,看了难过
没工作苦 有工作也苦 苦也得干下去 活下去
小玩剧的字幕很良心
虽然拍的很真实,但实在太平淡了。后面放弃了。还是喜欢监狱的机智生活类型的片子啊。
女主丧得莫名其妙。
颜值是硬道理 以前喜欢郑有美 越来越觉得她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 很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