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人快乐

Freaky,屠・姐上错身(港),换人杀砍砍(台),互换身体,交换身体,移形幻影,怪易(豆友译名)

主演:凯瑟琳·纽顿,文斯·沃恩,阿兰·卢克,凯蒂·芬内朗,米切尔·霍格,尤赖亚·谢尔顿,米沙·奥谢洛维奇,梅丽莎·科拉佐,凯利·拉莫尔·威尔逊,汉娜·拉塞尔,布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砍人快乐》剧照

砍人快乐 剧照 NO.1砍人快乐 剧照 NO.2砍人快乐 剧照 NO.3砍人快乐 剧照 NO.4砍人快乐 剧照 NO.5砍人快乐 剧照 NO.6砍人快乐 剧照 NO.13砍人快乐 剧照 NO.14砍人快乐 剧照 NO.15砍人快乐 剧照 NO.16砍人快乐 剧照 NO.17砍人快乐 剧照 NO.18砍人快乐 剧照 NO.19砍人快乐 剧照 NO.20

《砍人快乐》长篇影评

 1 ) 你的咸猪手让我的逼比砂纸还干燥

和忌日快乐比,退步了很多凯瑟琳长得很好看,既可爱又冷酷,还把R级杀人动作驾驭得很好,真的超好看大叔演技一般,所以喜剧程度也就那样了,假如是金凯瑞那种级别的喜剧演员来演,估计会很快乐了警察从头到尾都很弱智,到最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好提前设置了五分钟,不然警察就要帮助坏人干掉米莉了米莉有办法说服两个好朋友,还有暗恋对象,就是不去试着说服警察姐姐夏琳,这,这安排的,这俩姐妹感情也不差啊硬是什么都不和夏琳说,导致夏琳成了绊脚石,强行变成了弱智警察,要是夏琳杀了大叔身的米莉,那特么就“神作”了最后,也没啥反转,屠夫侥幸逃过一劫,再去屠杀米莉,被反杀,然后结束了这俩互换身体后也是正常剧情,一个摸自己胸,一个站着尿尿,也没啥新意了,哦,有点新意,两个男的接吻了,说真的,米莉和那个暗恋对象的感情线发挥得不错,可以加个爱情标签了至于恐怖标签,放心看吧,不恐怖的,如果这都怕了,估计半夜不敢上厕所宁可尿床吧所谓的恐怖指的是杀人吧,真的不吓人,一惊一乍的气氛都渲染的很普通,杀人的几个方式倒是很带感这片最容易记住的就是,凯瑟琳长得好看,以及一些R级台词

你是黑人我是GAY,我们屎定了

你的咸猪手让我的逼比砂纸还干燥

你有三个洞,我们刚好三个人

7分!

4星8分太高了,请问怎么打3.5星?

 2 ) 粉色恐怖!当杀手和萝莉交换身体之后

提起Blumhouse(布伦屋),相信不少影迷都会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

但如果盘点一下这家依附于环球影业旗下的公司所出品的诸多影片,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曾看过。

比如像奥斯卡热门电影《爆裂鼓手》《黑色党徒》都是由他们开发的。

《爆裂鼓手》

《黑色党徒》不过,该公司更多则是以出品中小成本恐怖片而出名。

前些年大热的《人类清除计划》《逃出绝命镇》《潜伏2》,或者近些年的黑马新贵如《忌日快乐》《升级》,乃至今年备受好评的《隐形人》等影片,均出自这家公司之手。

《人类清除计划》

《潜伏2》

《忌日快乐》

《隐形人》就知名度来说,也许Blumhouse尚不如同样深耕独立类型片的A24。

但比起A24更风格化、作者化的制作策略,Blumhouse则更多以创意取胜,其受众更加广泛,商业成绩也更亮眼。

由此常常被业界誉为好莱坞新晋的恐怖片专业户。

在前作《隐形人》获得惊艳成绩之后,北美的疫情却依然不容乐观;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部影片引发了北美影迷的广泛热议。

如今,这股热度也已传到大洋彼岸的亚洲。

《砍人快乐》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推荐的热门新作《砍人快乐》,又译《互换身体》。

而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也继承了《隐形人》的精神。

该片的导演,则是此前凭借两部《忌日快乐》而备受好评的克里斯托弗·兰登,同时他也担任了编剧工作。

熟悉《忌日快乐》系列的观众都知道,这位导演非常擅长以某个聪明的高概念结合传统的恐怖片模式去创作一部看起来崭新的作品。

其前作的主要灵感便来自经典影片《土拨鼠之日》。

《忌日快乐》

《土拨鼠之日》而到这部新作《砍人快乐》,我们在另一个译名的提示下,自然可以直接看出影片的核心高概念,也就是“互换身体”。

即便这一概念在如今早已没有那么新鲜,但对于尚属新生代导演的克里斯托弗·兰登而言,他凭借着自己更年轻化的个人经验和对社会现状敏锐的观察,确实让这部影片达到了一个更加具备现实效力的层次。

影片开场,伴随着红色版本的环球影业片头和令人不安的音乐,以及醒目的血色涂鸦,导演便昭示了整部电影的基调。

我们进而了解到杀手将会在返校节期间展开他的杀戮行动。

不出意料,高大强悍的凶手戴着面具登场,并由此展开一系列骇人但又精彩的“杀戮表演”,毫不吝啬的血浆与逼真的杀人道具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开场这一独立于主线之外的部分,是非常典型的“杀人魔类型片”拍法。

按现在的说法,这一恐怖片亚类型最早是由约翰·卡朋特的《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开创先河,后来的比如《猛鬼街》《惊声尖叫》等系列也都是该类型的代表作。

《月光光心慌慌》这一类型带给我们的恐惧,主要来源于无辜受害者被凶手追杀时的无助与绝望;但在多年的发展中,往往最后都还是以受害者的存活作为一种胜利。

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场面无疑带有一些剥削意味,尤其当大肆的屠杀渐渐演变成小众趣味的时候,甚至许多观众的观看位置会从受害者倾斜至凶手。

而因为受害者常常以女性为主,许多镜头在强烈的男性凝视之下,更带有一种难言的复杂意味。

在如今这个倡导平权的时代,其实是比较不合适的。

因此,本片同样选择以一种经典模式再现的方式开启,既可以理解为致敬,也可以理解为预先安排下的批判与否定。

随后,影片以速写的方式介绍了女主角米莉的身份与背景:她身处一个男性缺席的家庭,有着略微怯懦而又沉默的性格,她默默地喜欢着一个男孩,她在学校没有得到很好的待遇,并伴随着随时遭遇欺凌的可能。

与此同时,影片还快速提及了两位主要人物:黑人女孩和同性恋男孩。

导演通过人物的台词和动作轻松地交代了他们的大致形象,并以打趣的方式契合了当下的流行——社交网络。

在完成充分的准备工作后,预先昭示的返校节到来了。

杀手主角“屠夫”在烟雾和传说故事的修饰下登场,而屠戮开始的标志是社交网络的消失(手机没电),暗示着这一时刻的返古。

继而,影片便以一个强硬的、带有奇幻色彩的设定引导人物开启主故事线,亦即从凶手和受害者主角意外互换身体开始。

影片分别展示了两人在互换身体后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整个部分拍得非常幽默。

两位演员的表演也成功表现出了交换后的反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几年大热的《你的名字》。

但身体的互换不仅局限于外在的形象与体征,更重要的是社会身份的互换。

屠夫不适应一个基本的家庭生活,无法自在地享受一个拥有丰盛早餐的清晨。

而米莉因为拥有了一具危险的身体,不再能安然地行走于社会空间中。

长久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她如今反倒成为恐惧化身,并在街头引发了一系列混乱。

这部分段落在某种角度上,可以视作一种隐喻的性转过程,也是两者分别适应转换为另一种性别的过程。

而米莉朋友最初的误认,不仅代表着对于罪犯的恐惧,同时也可以视作对于少数群体的恐惧。

而在解释过程中被共享的私人体验,则终于化解掉这一层隔膜,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本真联系的重要性,而非停留在表面的各种形象与身份。

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两个人物实际上也拥有某些共性,他们似乎共享了各自的伤痛经验。

而凶手“屠夫”也以恐吓与极端暴力的方式向曾经欺压米莉的对象展开报复。

他们彼此以截然不同的做法达成了僵化的亲情关系的和解。

本片最具趣味性的部分在于,大量不带冒犯色彩的喜剧段落的引入。

除了最初的以人物动作制造出的反差笑料,诸多专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台词缔造的性别笑话也同样令人捧腹,以至让恐怖片本身不再显得那么沉重。

导演力图涉及的话题也相当丰富,除了此前在恐怖片中经常被谈论到的校园暴力问题和原生家庭问题外,对于女性主义以及LGBTQ元素的涉及更是此前鲜少能够得见的。

真正危险的不仅仅是那名绝对的杀人狂魔,更多还是来自我们身边,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对女性的“荡妇羞辱,等等;可见影片中充满了十足的人文关怀。

更为难得的是,在这部电影中几乎看不到任何剥削的意味。

虽然米莉是处于更主动的位置,但实际上她和“杀手”两个人是共同在完成寻找这个动作。

作为主角的米莉,明显拥有一个非常完整而且全面的成长线。

米莉和朋友在车里的一段对话,无疑点明了本片最终主题:成长。

是啊,“力量并不是按体型来算的,而是来自大脑,还有内心。

”所谓强大的力量,必然不是拥有凌驾一切的暴力,而是勇敢地面对一切,同时努力维护好基于生而为人的一切。

这份思考也在影片尾声的补充段落中得到了充分应验。

在结束身体交换之后,米莉终于敢直面自己,并拥有了坦然前行的勇气,由此完成了成长的最后一步。

与此同时,米莉也收获了属于她的“胜利的奖励“:更密切的友情、终于萌芽的爱情,以及互相理解的亲情。

尽管本片的革新大多仅停留在观念层面,实质上依旧是套路化的恐怖片制式。

但在令人深陷迷茫的当下,这样一次有趣的尝试显然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影片中那些丰富的小细节,也显露出导演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行之有效的想象力。

合理的人文关怀,足量的类型元素,愉快的观看体验,都让这部新作不容小觑。

尽管观众们的口碑褒贬不一,但至少在我看来,它是今年不能错过的一部类型电影。

作者| 德卡的羊;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3 ) 割喉、爆头、马桶圈杀人…这部B级大作爽出了新鲜感

灵魂拷问: 在你的学生生涯里,曾几何时,你有没有… 被欺负过?

或者欺负过别人?

如果没有,那么把“欺负”换成“排挤”呢?

除此之外… 当你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是选择了见义勇为,还是视而不见呢?

01 当条姐看到“砍人快乐”这个片名时,整个人是懵的。

片名“Freaky”,直译的“反常的,怪异的”。

结合电影的题材,翻译成“校园怪人”可能更合适。

那么,为什么片名叫“砍人快乐”呢?

条姐翻了翻资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本片导演,就是知名B级片《忌日快乐》的导演。

这么搞,是不是以后该导演同类题材都叫“XX快乐”了?

更重要的是,即便抛去词不达意这件事不提,“砍人”也实在不是本片的重点。

不信你看,坏蛋杀人,有用酒瓶戳死的… 有用马桶盖拍死的… 有用球拍戳死的… 有用木棍捅死的… 还有用电锯干掉的… 总的来说,比起砍人,还不如叫“捅人快乐”来得贴切。

这部电影玩的是老掉牙的梗:身体互换。

新奇的地方在于,这次互换的双方,是一名高中女生,和一名变态连环杀人狂。

主角米莉有着一头灿烂的金发,一张美丽可爱的脸蛋,还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

这样的一个女孩,在学校里当然应该过着… …神憎鬼厌的生活。

说真的,剧主也不太理解这帮美国的小屁孩在想些什么。

对这样的女孩,他们一会儿言语羞辱, 一会儿肢体伤害, 连老师都动不动就语言霸凌。

女孩最好的两个朋友,一个是黑人女孩,一个是男同… 都是校园里的弱势群体。

又度过了失落的一天,女孩穿着滑稽的玩偶服,等着姐姐来接她。

谁知姐姐没等来,等来了臭名昭著的变态杀人狂。

混乱中,她打掉了杀人狂戴着的面具。

眼看着这短暂而悲惨的人生就要以更悲惨的姿势结束了… 当警察的姐姐及时赶到,救回了妹妹。

惊吓过度的小女孩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之后,她却发现自己变成了另一张刚刚见过的脸…另一边,杀人狂也从睡梦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娇小可人的女孩。

有这样的一副皮囊,就没有人会防备她。

于是,变态连环杀人狂来到了学校,用性感利落的造型将自己武装起来… 大开杀戒。

02 最近总有小伙伴吐槽条姐和剧主爱说教,总是过度解读什么的, 条姐自己也在反省。

问题是,任何文艺作品,不管是不是什么爽片烂片,主创在创作的时候,都必须有个表达的主题。

因为这是创作的根本所在。

就像人吃饭,不是因为饿了,就是因为馋了,要么是因为又饿又馋。

如果不饿不馋又没人逼着,你为什么要吃饭呢?

被逼吃饭似乎也是个不错的故事,但是不展开了就… 再稀烂的作品,也不能缺少内核。

哪怕只是自圆其说。

《砍人快乐》的豆瓣评分只有6.2,是不折不扣的烂片。

不过和其他烂片相比,这部电影至少完成了一个任务: 爽。

这个爽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是物理意义上的,暴力场面不仅有创意,镜头也给得够足,条姐全程都看得龇牙咧嘴。

第二个是心理意义上的,因为杀人狂变身美少女之后,干掉的大部分是平时欺负女主角的混蛋。

比如这个平时排挤女主,听说女主出事之后又来装朋友博关注的妹子。

被冻成了冰块。

再比如这三个打算侵犯女主的人渣。

爆头,割喉… 这是滥杀无辜吗?

这简直就是为民除害!

如果抛去灵魂互换的设定,这就是一个妥妥的校园复仇爽片啊,重口味版的《贱女孩》。

《贱女孩》讲的是一个青春期的女生,在复杂的校园环境中如何做好自己的定位,平衡生活的故事。

电影更多展现的是那个年纪的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较之下,《砍人快乐》的主题其实更深刻一些。

影片展现的,是弱势群体应该怎样面对自己。

在影片的结尾,少女和大叔的身体互换回来了,而且大叔身中数枪。

少女身心俱疲地回到家,没过一会儿,大叔居然又杀了过来!

这位大叔身体是很强壮,但绝对不是超自然生物。

受了那样的枪伤,就算不死,也根本不可能保留什么战斗力了。

换言之,这一段的剧情,已经不合理到脑残的地步了。

可就算脑残,导演也要拍这段。

为什么呢?

因为少女必须亲手解决掉这个强大的敌人。

这段情节也是电影主题的点睛之笔。

强者信奉弱肉强食,而弱者,必须强大起来。

03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让条姐笑出了声。

少女钻进大叔的身体之后,回到学校找两个好朋友帮忙。

好朋友一看到那个连环杀人犯来了,立马就逃跑。

跑的时候还不忘说一句: 这梗直指美国校园枪击案,犯案的基本都是白人极端分子,仇视少数群体。

虽然大反派在片中承担了替天行道的义务,不过他和那些霸凌女主的家伙们一样,心中都怀着强者的优越感。

种族主义者,恐同者,校园霸凌的施暴者,连环杀人犯,有一个相同的内核: 弱者,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可以让我为所欲为。

不同的,只不过定义强者与弱者的标准而已。

种族主义者歧视有色人种。

恐同者歧视同性恋。

施暴者歧视弱小。

杀人犯歧视所有人。

片中还有一段情节非常有趣: 男主角躲在男厕所,恰好遇到平时爱欺负自己的男生跑来抢坑。

此时身高超过一米九的女主角,终于不再害怕对方,质问他被强者欺凌是什么滋味。

对方直接尿了裤子。

那些盛气凌人的施暴者,在面对杀人魔的时候,也只能屁滚尿流。

现实中的我们,很可能从来都不是施暴者,也很可能没有经历过霸凌。

但条姐敢说,你一定听说过,或者知道,你所认识的某人遭受过或长期遭受霸凌和排挤。

而他们的罪过,也许只是单纯的沉默寡言。

在电影里,女主的身躯始终很柔弱,反派能用这样的身躯杀人,靠的是一颗强大的心。

这也是导演面对这个命题给出的答案: 真正的强大,不在于皮囊,不在于外部的优势和劣势,只在于内心。

而那些虽未遭受欺凌,却对欺凌视而不见人们也应该明白: 面对邪恶无动于衷,本身就是弱小的表现。

恶者还没有伤害到你,只是因为你的运气比较好罢了。

这个世界上,弱者始终是大多数,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人类文明的本质,就是创造让所有弱势群体也能得到平等对待的土壤。

请给岁月以更多文明。

 4 ) 上海电影节展映影片《互换身体》

本片另一译名叫《砍人快乐》, 导演是小成本爆款电影《忌日快乐》克里斯托弗·兰登, 风格延续着他 ‘’青春校园惊悚片‘’ 的老套路,再度复刻了《十三号星期五》+《小姐好辣》的 MIX版。

他的惯用招数就是混搭, 以此出名的《忌日快乐》也是由《土拨鼠之日》+《惊声尖叫》合体。

1980年的《十三号 星期五》算是面具杀手血浆惊悚凶杀片的鼻祖,历时 40余年, 连拍了10几部; 再加上《小姐好辣》身体灵魂互换,男变女, 女变男,显然这两大载体也都早已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 所以整体混搭的观感只能说娱乐性很强, 但肯定不会很好看,7分中等偏上水平可以接受。

荒诞喜剧+校园惊悚就是该片的界定了, 这类电影需要谈逻辑吗? 不存在的。

谈剧情吗? 不合理的。

有深度吗?

没有的。

就是一部逗比的娱乐片, 适合在闲暇时间, 找找乐子放松心情的作品。

全程的无厘头幽默加不停爆血浆的暴力场面, 老梗新拍并不乏味, 还是能妥妥的一路顺畅看到剧终……喜欢《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惊声尖笑》《女男 变错身》 这类电影的观众肯定能接受此片。

因此, 本片入选为美国老牌杂志《名利场》2020年度十大佳片之一,也算合情合理。

 5 ) 变身看演技

灵魂换身梗在影视剧中并不少见。

电影风格延续了导演前作《忌日快乐》,画面色彩鲜丽,美女妖娆杀手强壮,BGM热闹活跃。

这片子我有兴趣的是男女主的演技展示。

一个从娇弱乖顺变酷和凶戾,一个从屠夫大块头变的娇滴滴胆怯怯。

讲真,看到捏着兰花指吓的乱跑乱叫的“杀手”,我不由哈哈哈了。

辣眼睛的是后面两男互诉衷情那段,真的应了那句话~只要我们不尴尬,尬的就是别人。

其实这个片子剧情就是一般化,吸睛的就是错位带来的喜剧性,配合些血浆镜头,热热闹闹的爆米花电影就此诞生。

 6 ) 《砍人快乐》—快乐是真的,砍人也是真的!

看完心跳不止,可能是好久没看惊悚类题材电影了吧。

感觉还是可以的,女主换身前换身后完全两个样,又甜又A的妹子谁不爱呢,屠夫也是,老演员没得说,这种换身剧情不会像看国产一样出戏觉得他们还是自己。

But,有几个点没看懂,一是屠夫被枪击后已经在救护车上心跳停止了,怎么还会活过来而且没有伤口呢?

看时以为是魂魄离身后来找女主身体了,毕竟待过熟悉,接下来是女主双灵魂的故事,也便于开展下一部。

二是,屠夫被枪击后警察拿走了凶器也就是那把匕首,镜头给了很久的特写,女主说了句:“希望不会再有人拿到这把匕首”,这也是我以为结局是个open ending,给人猜想或者方便第二部开展,但是什么都没有,失望。

第三是那把匕首,没有解释过它是因为什么受了诅咒,为什么一把凶器受的诅咒是让两个人互换灵魂而不是使拿着它的人变得杀戮呢,不解。

第四是屠夫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也没有交代任何背景,哎,或许导演真的只是想拍一部搞笑点的惊悚血腥片吧,适合入门级小白看的。

虽然可吐槽点不少,但还是有几个地方挺让我感动的。

比如母亲与屠夫(实则是女儿)的对话,不能跟最亲近的人倾诉的话语,却可以隔着一扇门,妻子述说着对去世丈夫的爱,对两个女儿的歉疚,女儿也可以尽情倾诉对父亲的思念,文斯·沃恩瞬间让我泪眼朦胧。

比如男主与屠夫(实则是女主)在车里的对话,“有力量的从来都不是强壮的身躯,而是思想和心灵”。

虽然有被鸡汤到,但是全电影反映下来身强马壮就是可以更加🐂🍺啊,不管欺负别人还是保护别人,哎,好吧我无力吐槽了。

比如男主能看着一张杀人犯的脸和女主调情到想kiss,真的是电影里才会有了,我剃光头的一段时间,男朋友想PP都会让我戴上假发,好吧只能说我们不是真爱。。。

好的我知道了,我去哭了,拜拜👋

 7 ) 文斯沃恩演恐怖片居然还可以!

本来是为了女主角看的,但被文斯沃恩的演技惊到了。

本来以为他是个只会搞笑的喜剧演员,当初看预告片的时候还担心他不能演出杀人魔的气场,会让人看着想笑,结果他演起杀人魔和妹子都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虽然没有到让人害怕或者惊艳的程度,但已经让以前总是看他演的喜剧的我觉得很厉害了。

作为青春恐怖喜剧来说,这部电影虽然剧情很老套,但还算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网飞的大数据剧本写作法终于对我起效了。

青少年组的配置和互动也都很有趣,要还是这个阵容能继续拍些影视剧感觉会很好玩。

还有个让我觉得厉害的是女主喜欢的男生,居然能对文斯沃恩外表的大叔亲下去,这看来是真爱了。

就是想放这图

 8 ) 完美的搞笑血腥片

真的很反套路,开头以为是类似惊声尖叫的找假面,结果一下子摘头套了,我还以为是女主他死去的爹。

就是五毛钱特效,一星扣在这里,好中二哈哈哈。

但是太好笑了,看完之后浑身轻松精神抖擞感觉还能看十部。

屠夫也超可爱!!

就是不知道为啥没有互换身体的代入感,,但是情节暗示可以弥补ww最后结尾我还以为要死要死,或者女主经过这一遭精神失常或者女主姐姐和屠夫身体又互换之类的,女主nb。

这个片尾好直接好暴力!

如果说日式是粉蓝蝴蝶结蕾丝+血腥这个就是典型美式甜心+血腥,感觉导演编剧总有一个恨死高中生活了,梗很多很密集,笑点多,我其实一直害怕主角团会突然死但是没死,反而是女王杀了mean女主的社会妹和猥琐男,Queen。。

 9 ) 意外的好看

21年上海电影节午夜惊奇栏目,翻译成互换身体,之前看过介绍,感觉最多算搞笑惊悚片,感叹组委会是找不出真恐怖片来放了。

结果没想到意外得好看,虽然还是典型美恐突然跳出来吓人的套路,但结合了花式杀人和血腥元素还真有点恐怖片的味道。

当然如果一路这么拍90分钟观众也会乏味,于是把柔弱小美女和巨人杀人狂的灵魂来了个互换,这样的反差萌就很有意思,两个人对自己身体的不适应和对新自我的发现都还蛮好笑的,高大杀人狂跳扭屁股的拉拉操,较弱小美人靠着自己人畜无害的外形拿起电锯大杀四方,最搞笑的一段莫过于小美女在杀人狂身体里对男生表白,全影院都在笑。

另外合适得穿插一些亲情友情的元素,都自然不突兀。

最后也给这部惊悚片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

没有想到这部我完全没报希望的非典型恐怖片完败了前几年电影节的正牌恐怖片小丑回魂,我们,昆池岩等。

我个人给这部电影4分。

 10 ) 被霸凌者的自救

《砍人快乐》真的太有意思了,把它当作纯粹的恐怖惊悚喜剧片可能还有点埋没了它。

我在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屠夫先生到来的时机简直恰到好处——正好在米莉家庭遭受变故中难以走出、在学校受到女生小团体排挤、受到男生骚扰、受到老师霸凌、对爱情胆怯迷茫的时机。

当她和屠夫互换身体的时候,一方面,屠夫在她的身体里,用她软弱无力的身躯把欺凌她的所有人全部杀掉,直接扫清了米莉校园生活中的一切障碍;另一方面米莉感受到一具强壮的男性躯体的力量,这具躯体可以轻而易举使自己免于被欺,甚至可以反过来暴力对待别人。

甚至最后的最后,有些扯淡的结尾似乎还想额外表达一些什么。

屠夫一定不能死在救护车上,或者警察局里,只能自投罗网、飞蛾扑火般死在米莉的手下,因为当米莉感受到过“可以伤害别人甚至杀害别人”的力量后,那种对力量的感受直接影响到了她的内心。

结局米莉杀掉屠夫几乎带有隐喻色彩。

她用木桩刺穿屠夫的身躯,或许在宗教含义中,这种死法几乎等同于祭献,甚至和开头屠夫杀死那位收藏家的女儿如出一辙。

米莉在这种祭献的过程中逐渐从懦弱和脆弱中走出来,变得坚定强大。

这一点上,屠夫用自己的命和他杀的无数人的命教会了米莉重要的一课。

正像她的小男友说的,真正的强大不是身躯,而是头脑和内心。

在我看来这不像个喜剧恐怖片,而像个反霸凌的校园剧,或许谁又知道,在那些被欺凌又无法从家庭中获得能量的人的心里,是不是都存在一名屠夫,尽管这名屠夫无论在现实的任何地方都是违背道德的,只能出现在他们最深最深的心底——因为那些被霸凌者在痛苦中,无数次想要杀掉使自己痛苦的人,无数次只能被虚弱的内心吞噬,屠夫的存在,是一种自救,更像一种无言的讽刺。

心灵鸡汤的鼓励和拯救永远无用,暴力手段直接有效。

《砍人快乐》短评

有一定的娱乐性,但整体也比较套路吧,感觉恐怖喜剧这个融合的路子也比较有限,相比纯粹的类型片,反而有点左右不沾似的。好笑的地方反而全是LGBT的部分自带的,但是落到情节上的设定就很普通。

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拍的挺好的,拍过几个挺好的惊悚片的导演,不过结尾还是有些多余吧。

11分钟前
  • 发ihsioaoibe
  • 推荐

2020.12.8 阿骐说:有点搞笑,突然蹦出来那种有点吓人。小鱼说:有点太恐怖了。

15分钟前
  • fefe
  • 还行

又是俗套的变身游戏,既不够血腥可怖,也不够欢乐

19分钟前
  • 陈默
  • 较差

无脑爆米花R级惊悚喜剧片。杀人恶魔大叔和高中女生互换身体的想法还是蛮有趣的。保持导演一贯娱乐性十足的惊悚喜剧创作风格。最出彩的笑点基本上都在预告片里了。加入亲情友情爱情故事线也是中规中矩。充斥血浆断肢的血腥程度注定与天朝电影院无缘,也让杀人桥段更加爽快利落,不再遮遮掩掩故弄玄虚。LGBT梗有些新意,反派莫名回血设定是糟糕的多此一举,还好结尾没有落入留尾巴的新套路。看恐怖片看得少,致敬《闪灵》还是看出来了

24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看得还是挺快乐的,虽然没什么惊喜,三星半。

29分钟前
  • 伪减肥中的阿谦
  • 还行

姐姐砍我QAQ

33分钟前
  • 海鸥马步
  • 较差

多砍几个人可能会更快乐,现在这样太无趣了。。

37分钟前
  • 余小岛
  • 较差

爆米花电影,看完就忘

41分钟前
  • Ingrid
  • 较差

剧情极度侮辱智商,暴力镜头莫名舒爽。小姑娘和大叔交换后的演技值得赞赏。

44分钟前
  • 糖紫
  • 较差

挺可爱的

49分钟前
  • ''Sycamore
  • 推荐

太喜欢少女感 VV 了

51分钟前
  • Jin
  • 还行

哈哈哈笑死了文斯沃恩真的好玩

54分钟前
  • 熊仔面
  • 还行

“我不属于你, 也没有迷恋。 尽管无渴望沉醉, 如正午的烛火,如汪洋中的雪花。 你爱我,我也知晓, 你仍是那个美丽和明亮的灵魂, 那我依旧渴望, 如一束光迷失于光芒万丈。 将我投入爱的深渊吧, 抹掉我的理智,让我耳聋眼迷, 卷入你爱的暴风雨里, 做狂风中的一只纤烛。”

58分钟前
  • 云YI
  • 推荐

母女三人的反杀尚可,但整体还是很虐女。

59分钟前
  • 一个人吃吉野家
  • 较差

凯姐杀我(星星眼),少女大叔属实难绷hh

1小时前
  • 麦克斯-普莱斯
  • 推荐

挺无聊的青春片。不过有句话说的对,你长了蛋,踢裆一踢一个准。

1小时前
  • 「红。」
  • 较差

有趣的设定,无趣的剧情。

1小时前
  • 外苏
  • 较差

青少年校园爆米花血浆片,直入主题节奏欢乐,无脑又休闲

1小时前
  • DioretsaZ
  • 还行

笑死我了!口罩都闷不住得咯咯嘎嘎!感觉那个曾经的喜剧咖文斯沃恩又回来了!结尾有点儿戏了!另外,可能是我没上过高中,但请问为什么学校里会有冷冻仓啊?是用来讽刺恐怖片的道具吗?

1小时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