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除了过于呆萌基本正常,女主除了贪吃甜食也一切ok,两人都属于自带喜感因素,但丝毫不过分的角色设定。
而插科打诨的多数是配角,例如传达室阿姨,喝茫的学生鬼,无能且自带吐槽父亲的心理治疗师,还有被附身之后的负心秃头男。
这样的喜剧较之主角都是白痴的屎尿屁喜剧来说,更符合我的胃口,也更容易在喜剧元素之外,多加些感情色彩。
主线就是能看见鬼的教师帮一群20年前死掉的学生鬼升天的故事。
其中男主完成了超能力导致的焦躁变成了用能力做好事,女主也从背负父亲成就压力,变成了勇于改变。
顺便惩罚了一直是负面角色的坏蛋。
电影的歌曲很赞。
过程也很流畅。
每个人各司其职,五个学生鬼各自有各自的性格,各自有各自的问题,没有功能重叠。
有一直藏秘密于心中懊悔却倔强的Dani,有花花公子找到人鬼真爱的Jorge,有乖乖女却梦想唱歌的Ángela,有一心想着男友最后得知真相的Mariví,另外看似最没用的Pinfloy,最后靠他附身Manuela框Modesto回学校,另外也让他作为最后一个完成遗愿,造成集体升天。
保持五个人的戏份和重要性基本持平。
然后整个电影结束在Modesto和Tina的一吻中。
完美谢幕。
轻松幽默的校园喜剧片,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推荐给那些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毕业啊,不然要向片中那些鬼魂学生,永远走不出校园的大门,没有想到西班牙也能拍出这样细腻的喜剧片,片中有大量的音乐盒舞蹈元素,可能是为了更加迎合年轻观众,歌曲超好听,舞蹈也很棒,虽然是年代久远的音乐盒舞蹈,但是,配合这部片子,也是那么的恰当好处。
西班牙的青春校园喜剧片,披着鬼片的外衣,搬上小清新校园的场景,耍着重口味的小细节,用着风骚搞笑又恶俗的情节,配着亮点多多高潮不断的BGM,它不严肃不恐怖不说教,可以说恶趣味无高能易猜测够老套,但它保证能让你你咧开嘴哈哈大笑。
电影的主角是这样的,因为能看到鬼而怀疑人生的屌丝老师,颜好腿长人瘦的美女吃货校长,再加5只性格鲜明的小鬼阿飘,朋克冷面男,眼睛学霸妹,金发暖心小哥,呕吐小色鬼,性感怀孕女。
它的配角是这样的,随时随地耍风骚的传达室大妈,从小有gay倾向的低智商心理医生,想和阿飘谈恋爱的眼线女,吃货校长抢零食的小胖仔。
它的反派是这样的,想上位当校长又土肥圆的劈腿猥琐大叔。
主角和配角如此抢戏,反派阵容势单力薄,这个讲屌丝男老师在成功帮助吃货女校长送捣蛋鬼学生升天堂后抱得美人归的励志鬼电影,虽然一出现BEM就跳舞会让人误以为是印度片,作为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局的影片,只能以细节设计取胜。
比如,饥渴传达室大妈对着电脑自慰,总是被订书机所伤的无辜胖老师,附身火辣女学生来一场百合热吻,阿飘吓唬人的方式简直单一到让人看着心酸,做了鬼的学生竟然还逃不过考试,而且变成了鬼也不忘了考试作弊,这简直是传说中的吓死鬼糊弄鬼,到最后那场朋克冷面男附身劈腿猥琐大叔的戏,脱裤子,露屁股,简直笑到不能自理。
电影在搞笑之中带着点小煽情,搞笑极尽所能,煽情点到为止。
比如那对阴阳相隔的逗比心理医生父子。
“如果他想离开,他随时都可以离开,但他不想丢下你,他是你爸爸,他爱你。
”大晚上坐在阿飘喜欢的秋千上思考人生。
“我想悲哀的不是死,是活得不痛快,比如你,你最近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
心血来潮,平常不会做的事,比如你现在愿意陪我跳舞么?
”永远窝囊的屌丝老师也有发飙壁咚美女校长的时候。
“知道我和你的区别吗?
一堆死人毁了我的人生,但光一个人就毁了你的人生。
”这部电影有很多译名,台湾叫《死也要毕业》,《大学情未了》,《猛鬼毕业典礼》,但是最喜欢《不想在毕业前死去》,带着一股伪文艺范,感觉更得电影的精髓。
电影轻松博人一笑,让人知道看见鬼还有另外一种玩法,同时还我觉得还可以翻译成《阿飘的助攻》。
5个中学生在86年的中学毕业典礼中,因火灾事故丧生,但他们的鬼魂一直留在学校。
20年后,学校因为各种灵异事件,到了几乎要关门的地步。
一个能看见鬼魂的老师,因为自身与众不同,被当做有心理疾病,频繁被其他学校开除,求职应聘到了这所学校。
入学第一天,因为学生的恶作剧,老师在旧图书馆见到了5个鬼魂,给他们讲了新世界的变化,如西班牙夺得世界杯,巴塞罗那举办奥运会。
或许是厌倦了鬼魂一般飘荡的生活,又或许是出于对新世界的向往,学生们主动要求通过毕业会考。
在老师的帮助和学生自己的努力下,5个人全部通过了考试,然而通向天堂的大门并没有打开,学生们觉得受到了捉弄,于是校园灵异事件再次上演,老师被辞退。
老师去求助心理医生死去的老爸,得到的答复是鬼魂们可能有心愿未完成,才没能升天,要让他们都完成自己的心愿,才能通向新世界。
老师和学生交流后,学生们得知,当年的那场大火,原来是5人中的Dani不小心放的,而小团体也慢慢敞开心扉:怀孕的女孩收到的是前男友的分手信,Jorge 想谈一次恋爱,醉鬼想去一次最有名的酒吧。
学校建校日典礼日益临近,但灵异事件依然存在,只有老师能和那几个学生沟通,但碍于和校长之间的关系,他又不想回到学校。
不得已之下,校长向学生们求助,学生们用附身的伎俩骗回了老师。
建校日典礼当天,教育局长也来参加了,亲眼见证了灵异事件,怀孕的女孩也知道了前男友正是现在的家长委员会负责人。
当所有来宾被合唱团弄得昏昏欲睡时,老师请Angela 帮忙。
一曲Shakira 的Estoy aqui, high翻全场,心愿完成;Dani 附身委员会负责人,恶搞的演讲让他身败名裂,挽救了女校长的地位。
最后,学校恢复了毕业庆典的传统,所有人都心愿完成,圆满通向天堂。
整个故事轻松搞笑,情节有起有落,剧中人物形象随着剧情发展一点点丰满立体:如学校女秘书信奉神灵,家长委员会负责人道貌岸然,心理医生是gay,他死去的老爸知道这点但依然为他骄傲,女校长走出了她父亲的阴影。
电影中,女校长说:悲哀的不是死去,而是活得不快乐。
如果死前还有心愿未了,又如何能安心升天呢?
学生时代,我们都遇到过课代表Angela的经历:父母说兴趣会影响学习,所以抛弃自己的爱好。
但学业与兴趣,从来不冲突,关键看你怎么平衡。
成年后,我们又很容易变成女校长:总是被他人左右,活在上一辈人辉煌的阴影下。
殊不知,创业难,守业更难。
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男主角,都有或多或少不同于正常人的地方,都有被逼着向社会规则妥协的时候。
关键在于,你想一辈子妥协顺从,还是坦然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
我们生下来都是孤本,为什么慢慢活成了复制品?
你的人生,当然由你做主,不然呢?
牙套闪闪放光芒。
把脸按在扫描仪上后出的照片。
让我想起了某电影里把胸跟屁股都按在扫描仪上。
在空中一张一合啪啪作响的订书机。
鬼混会保持死时的状态。
酒鬼会一直喝醉,呕吐。
孕妇会一直挺个大肚子。
让鬼魂毕业来让他们离开学校。
被鬼魂“阿鲁巴”。
男鬼魂附体一个女的亲另一个女的。
用笔倒带的玩意儿现在没了。
女档案管理员看着女人跟男鬼混用电脑进行的咸湿对话自慰。
孕妇在自己的大肚子上做小抄。
喝醉的鬼魂附身女人,看她的奶子。
鬼魂附身家长会会长在讲话时做出种种丑事。
人鬼生死恋,女的活人自杀去找自己的鬼魂男友,女的靠濒死时灵魂出窍去看自己的男朋友。
西班牙片。
也有叫《不想在毕业前死去》,都不确切,是演二十年前五个在图书馆被烧死的高中生被“超渡”的故事。
新来的老师Modesto能看到鬼魂,但他一直以为自己有精神问题。
美女校长Tina继承父亲自学校,但这五个小鬼让学校有点混乱。
M求助于精神医生死去的父亲,那位父亲一直在看护他的笨儿子,得知留在世间的鬼魂是因为有未完成的遗愿,这和中国传统的神鬼理论很像,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就能超渡他们。
不过,国外的小鬼不怕光,能站在阳光下,被困在学校范围却能穿墙而过,还能拿起任何物品,相貌上也是一群阳光少年。
M起初以为让他们毕业就能解决问题,教他们学习,做实验,被他们“阿鲁巴”……这使得M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朋友。
其实,他们每人都不同,有各自的遗愿。
帮助他们一一完成,小鬼们也撮合了校长Tina与M老师的相爱。
阅读(6) 评论(0)2014-03-30 12:52
最近闲来无事,便翻了翻自己久违的魔幻电影,这部电影最先吸引住我眼球的是它的封面海报,其实说来也无甚创意,年轻学生们或惊讶或夸张的表情被安置在电影标题下,可恰恰便是这股子年轻气,才会让我充满向往的点开它。
其实相对于《猛鬼毕业典礼》这有些恶搞的名字,我更喜欢它另一个翻译名《不想在毕业前死去》。
青春是每一个人心目中永不逝去的灵魂,如果张爱玲说,爱情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那么青春,便是我心口上唯一的一颗朱砂痣。
无论这个题材至今被反复用烂了多少遍,无论是各种吐槽抑或是毫无新鲜感的抱怨,都不会磨灭人们心中对青春永恒的怀念,向往与期盼。
最初看到简介时,心里有小小的纠结,「一名能看见鬼的老师要帮助五名鬼学生完成遗愿离开学校」最反感任何诡异恐怖现实残酷的我在看到了下方如潮水般的好评后,也终于屏住呼吸小小期待的点开了这部影片。
而影片确实也没有让人失望,在一次又一次被感动和正能量冲击后,淡淡温暖,点点振奋的结束了这部温馨有爱的校园青春电影。
从最初的反叛到征服,从误解到原谅,穿插在影片中的那一丝丝的爱恋的苦涩味道也让我泪水轻涌。
结局也许是分离的,但却是美好的,给了一个承诺,一个未来,短暂的分离亦是为了以后长久的相聚。
我不想过多的去详述这部电影的内容,因为那些小悸动,小浪漫,小触动,小心跳,只有在未知的面前,才会恰到好处的出现,轻轻地调拨着你的呼吸,你的节奏,让你感受到那些久违了的小细节所带来的从内心迸发出来的震撼蔓延到每一个毛孔中,然后由衷的微笑。
在中职学校工作三年多,最大的收获就是,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相信特别的孩子也有特别的人生。
《猛鬼毕业典礼》中的男主角就是这样特别的人。
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啊飘”,去看心理医生,自然诊断他是有问题的,让他天天吃药。
他连续被八所学校开除,直到来到了这所猛鬼学校。
这所学校有五个猛鬼,死于二十年前的火灾,因为遗愿未了,留在了学校。
他们天天逗老师,玩学生,直到遇到了看得见他们的青年教师莫德斯托。
男主角莫德斯托的春天就这样来了,这个学校需要他,学校的校长需要他,连五个猛鬼都需要他。
在心理医生的死去的父亲的鬼魂的指导下,他给“啊飘”上课,帮助他们完成遗愿,最后还收获爱情。
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心理医生把自己的问题投射在他的身上,说他是同性恋,结果最后却不得不承认其实自己才是同性恋。
总之,这部片有重口味,有小清新,有奇怪的学生,也有奇怪的老师,更重要的是,这部片告诉我们,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里不用那里用。
对了,影片里还呈现了男孩必玩限制级游戏“阿鲁巴”。
想知道是什么,自己去看看吧。
看着名字会觉得很怕,可是在看完之后就会有深深的感触,,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怎么样,只是觉得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去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等到没有办法的时候再去遗憾,珍惜现在的生活,,爱自己,爱生活
电影以一场动感的舞会开头,活跃的气氛与场面给人以视觉上的感知与刺激。
但主角莫德斯托的反差式出场却也因为这样一个场景设置而给观众以直接的角色获知,无疑他是一位无人搭理且内心孤独的屌丝。
当动感的音乐舒缓下来,众人开始与舞伴缠绵陶醉之时,主角莫德斯托出人意料的举动顿时引来在场观众的嘲笑与戏谑——他竟然在与空气跳舞?
是的,正是导演这种突兀的叙事手法让观众不得不想到这位屌丝男主角莫德斯托只是在与空气跳舞,而殊不知当后面的剧情一一呈现开来时,我们才发现他的确是在与“人”跳舞,只不过他很特殊,特殊地让人误以为他的“识鬼超能力”是他故意表现出来的傻逼式滑稽。
而接下来的剧情看似严肃,但却在严肃的毛孔里又无不散发着滑稽与幽默。
正是因为莫德斯托的软弱外加另类的、被人视为病症的“识鬼超能力”,作为老师的他经常被学生欺负而引发诸多问题,以至于当地所有的学校都无人再敢收留他,这对于丢了工作的他来说无疑更加孤独了。
如果说孤独的概念仅仅是因为没人做伴,那么对于莫德斯托来说,他已经超越了孤独本身升华为落寞了。
因为在烦恼的生活中,他甚至分不清眼前的人到底是“真人”还是“厉鬼”,所以当他在大街上出于善意为鬼叫着“注意后面的车”时,他有不得不为被车所撞的鬼“买单”,更为自己“买单”,而他“买单”的方式也仅仅只是在紧张与落寞,崩溃与自疗中轮回,直到后来他遇到一份真正的“事业”为止,而这份“事业”也仅仅知识以教育的方式去“挽救”几个已经死了20年的学生。
正当莫德斯托几欲绝望之际,他反而收获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当然这份工作依然是他再作冯妇的老行当——教师。
如果不是这所学校有其特殊性,需要这位特殊的老师莫德斯托来任教,我们不难从剧情中看得出来,正常的学校是不会接纳莫德斯托的。
莫德斯托新应聘的是一所具有传统历史的私立学校,其校长是创立该校校长的女儿,老校长临走之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能将学校经营好,培养更多人才。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该校不仅没有正常培养学生,还因诸多特殊性问题一度被教育部门警告处分,甚至要求关门大吉。
一般说来,老天爷会因无聊而乐于制造很多巧合致使人间所发生的事逆转反向,比如电视里老俗套的“摔下悬崖未死的人”、“吃了毒药还活着的人”、“武功尽失最后而成为武林霸主的人”、“母亲吃了一百多瓶打胎药孩子仍意外存活的人”,而莫德斯托任教的学校正是这样在老天爷管闲事的范围之中,在几欲关门之际这所学校绝处逢生。
而莫德斯托的出现改变了这所学校的命运。
在莫德斯托任教的那所学校的图书室里住着5个死了20年的的86级学生,他们因各自的苦衷与夙愿而聚集到一起,共同谋害进来这个破旧图书室的人,因此自以前该校一位老教师被这群死了的学生谋害之后,便再也没有其他人来过这间破旧图书室。
但是不要忘了除了这五位已经死了的学生之外,其他正常人与调皮鬼学生也并不好对付。
比如莫德斯托在刚上任的第一天就被学生误导而走错教室进了这所已经很久都没人光顾的图书室。
然而具有“识鬼超能力”的莫德斯托并没有处于那五个死了的学生的杀人意料之中,当他们依然以各种“鬼办法”试图杀死莫德斯托时,却不幸让莫德斯托逃脱了。
正是在这样的第一回合的交战中,该校女校长看出了其中蹊跷,相信了莫德斯托确实有“识鬼超能力”,也相信了她的学校确实有鬼存在。
因此她不得不带着唯一的希望找到莫德斯托,让他继续担任这所学校的老师以此来对付那五个调皮的鬼魂。
在后来与那五个鬼魂的接触中,莫德斯托以真诚说服了他们,让其接受自己的教育,并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得以“真正毕业”。
在随后一连串的应对中,莫德斯托遇到了很多困难,不仅有来自这五个鬼魂本身,也当然少不了学校另外一位反对者奥特古先生,作为学校领导奥特古极力想赶走这位特殊的老师。
奥特古的搅局给莫德斯托教育那五个鬼魂带来了很多麻烦,甚至自己一度离开这所学校。
但是正义总是能战胜邪恶的,这在国家道德教育与艺术创作中不啻为一个真理。
因此当莫德斯托把最难搞的鬼魂达尼拿下之后,奥特古自然也成了瓮中之鳖。
就是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五个鬼魂终于在莫德斯托的教育下“解脱”了,当他们手牵着手离开这个还不太了解的“新世界”之时,除了周围忽明忽暗的彩色灯泡为之送行,这个世界也都在为他们庆祝和鼓掌。
做了这样一件功德圆满的事情,莫德斯托不仅收获了意料之中的结果,也在以爱心、真诚为理念教导五个鬼魂的过程中感动了这位虽表面风光却心内苦闷的女校长。
屌丝也有春天,是的,当莫德斯托从他那密密丛丛的络腮胡子里伸出亲吻女校长的性感嘴唇时,我想在电影开始时的那一幕舞厅中此时也正洋溢着掌声与欢呼声。
电影在平铺直叙,掺杂着大量的无厘头与戏剧元素,甚至是低俗的成分,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剧情俗套,叙事一般的电影也无不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一贯反对莫德斯托的鬼魂达尼在表现出了大量的反叛技能之后,突然于结尾处给予莫德斯托那句真诚的“谢谢”收尾,不得不让人在无尽的笑声中体会到了一份温暖与感动。
如此一个“反面人物”在回归正义的反差中,无形地感动了观众,甚至催人泪下。
整部电影虽然描写的是人与鬼魂之间的故事,但并没有因此而让观众感到一丝惊悚与恐惧,所以与其说是一部鬼片倒不如说它是一部无厘头喜剧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当年在西班牙上映时横扫各大影院而一举夺得票房冠军。
说实话,这部电影并不算一部好片,离大片的距离也是差之万里,当然剧情就更一般了,不仅一般还恰如俗套,因为在其他电影及文学作品中经常可见“看得见鬼的人”这样的角色定型,比如《通灵男孩诺曼》等等,但小电影也有小电影的魅力,除了能博人一笑,却也散发出了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
然而该片更值得细嚼的元素却不得不首推该片的配乐,除了威尔士沙哑歌后Bonnie Tyler一曲经典的《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更要值得推崇的是片尾大眼妹所翻唱的那首西班牙歌曲《Estoy Aqui》了。
作为世界级拉丁天后,Shakira的歌曲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且不管她身上所背负的“欧美乐坛著名流行歌手”、“国际超级巨星”、“两次获得格莱美奖,八次获得拉丁格莱美奖”、“全球最成功的拉丁女歌手”、“全球最知名的哥伦比亚人”和“哥伦比亚的戴安娜王妃”等殊荣与名头,仅凭这一首歌她就足以给这部片子添色不少,这就难怪观众们再看了影片之后想要搜索这首《Estoy Aqui》来听了。
作为观众,我个人喜欢一些具有“内涵”的片子,这样的片子不是直接说教式地呈现出来一些道理,而是能够让人通过视觉体验来思考一些东西。
然而说实话,这部片子离我的要求实在太远。
除了视觉与感知收获,这部片子也并没有呈现一个比较让人记忆深刻的镜头,除了影片结尾处达尼在真诚表情下呈现出来的“谢谢”,其他平铺直叙的演绎所呈现出来华彩段落的总和更是小于等于零。
而影片所谓的构图与影像也只能算得上是差强人意。
但我想转折的就是如此一部缺乏优点的片子却也值得一看,因为从中我们不难剔出一些其他能补充大脑活力与正能量的东西。
如果给这部片子一个客观的评价,我可以直抒胸臆说一句“看了绝不后悔”。
这个爆米花有些皮
happy ending最喜欢那个要杀鸡的疯疯癫癫的秘书长
有点无聊.........
青春
很好玩,很温馨~
就那样吧,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多次戳中笑点
西班牙版花田少年史
演員很養眼 muy bien
以为是烂片,没想到后面满好的,为里面的歌加一星。
so so
很明快~三星半
→_→非要我看这片子···
烂片
轻松 愉悦
音乐很赞啊!
国内或者香港的片子,估计也就5、6分看看你们这些崇洋媚外的样儿
呵呵
短小清新的片子,戴眼镜的妹子唱歌的高潮来得及突然又合适,觉得这部片子的另一个译名同样适合不是鬼的我们:不想在毕业前死去,谁浑浑噩噩却嬉笑怒骂着这就是现实人生,或许这样的我早就已经在毕业前死掉了吧
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