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不摇你就滚,Those Days in Fidgets

主演:马頔,王佳杰,张硕,宋冬野,肖珊,郭思遥,王辰昊,张翕,董立范,王默然,张伯乐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剧照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2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3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4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5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6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3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4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5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6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7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8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9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20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剧情介绍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叶子(马頔 饰)是一个80后的摇滚青年,整天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日子,他每天放荡形骇,却不愿与正常人为伍,他认为常人过于庸俗物质。他唯一的生活来源是跟纪录片爰好者王小师(王佳杰 饰)在剧组干剧务,干点搬搬扛扛的粗活,领取一点微薄的酬金,闲暇时间则与医生大钊(张硕 饰)、民工申夜(宋冬野 饰)在一起厮混。有次酒后断片,他结识了白富美王紫菲(肖珊 饰),缠缅一阵后很觉无聊,感觉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本片改编自小说《那些人五人六的日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高飞鸟横沟正史短篇集2金田一耕助起舞!犬夜叉:完结篇派对浪客孔明人生海海该死的赫梅熊出没·原始时代戈德堡一家第五季爱战也梭吞2沉默法则问题住宅纹身美好条纹沙漠大冒险海王星霜冻封神:祸商夜光真开心古玺追杀令之囧偷来袭一念倾心10件或更少募恋英雄大叔的哈雷日记纯真年代某大叔的VRMMO活动记王牌逗王牌东方凌河影人埃菲尔铁塔灵域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长篇影评

 1 ) 这部影片你值得一看!

首先,感谢导演免费把片子放到了网上,让我们这些伸手党坐享其成。

看看我的标题还是很有良心的!

(心虚地查了一下伸手党啥意思,不过我是心怀感激的)导演在片中似乎想延续《草莓百分百》的记录风格,用简单粗暴的对话方式来询问片中演员们‘社会公平吗’,我觉得颇有违和感。

影片并没有一味的表现愤青无脑的对政府的批评指责,而是温和的解释了那些五毛们、主旋律导演怎么就背叛了理性,貌似心甘情愿的跪下来给X舔菊。

不为别的,就为了混口饭吃。

很无奈。

我们这种对X不屑的态度也不知道能坚守多久,没准哪天就缴枪投降了。

那个主旋律导演说的好,刚开始就忍了,结果后来忍习惯了。

我们偶尔跪一次,结果次数多了我们也麻木了,甚至会觉得跪着也挺好。

马頔扮演的角色不是从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也有父母、家庭,不像一些电影里的主人公没爹没娘,了无牵挂。

当马頔给他爹盖上被子的那一刻,内心是心酸的,填平了两代人,甚至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人心中的鸿沟。

此外,我们对于某些事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紧密,即我们也会做出我们所反对的事情。

比如影片中那个打入到纯洁的人民警察队伍中的青年,请客去歌厅,让人老板开发票回去报销。

而当场的那帮看什么都不顺的人也没有反对,后来居然来拿不交税当说辞找茬儿。

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对政府不满的是什么?

众罪之首是贪污腐败。

而那只不过是我们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只不过是我们没占着便宜,没成为既得利益者。

我们吃着X的还骂X,不是很地道。

后记很不幸,我这篇评论很是失败。

从下面的评论就可以看出,都他妈是问从哪下载!

没法儿一起玩耍了!

我要把评论删了,影片可以从奇艺上付费看,也可以自己去找下载。

如果你财有余力,请看正版!

 2 ) 总有人不喜欢这种姿势

据说光中国 每年就有超过3000部电影产出,当然这些电影并不会全部上映,上映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像石入大海,就比如这部:独立制作、零宣传、业余演员,7月份到现在豆瓣评分1000多人,大概还算是好的,不管怎么样,我挺喜欢的。

这3000部电影各式各样,有讲述各类职业,讲述各类人群,讲述各个年龄段,但只有这部,它真诚的记录着傻逼,纯傻逼。

经常看到有人说生活是强奸,不能反抗就享受。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那么下贱,总有人不喜欢这种姿势,反抗的人当然是伤痕遍体,但他们就不喜欢享受,就喜欢反抗的痛感,这样的人一般被主流人士称为傻逼。

世界上总有这样的人,他混不吝,对自己不在乎,对别人不在乎,浑身是刺,谁胆敢靠近就弄得彼此浑身是血。

他并非不爱这个世界,他比任何人都喜欢着生活周围存在的东西,蓝天、绿草、花香、鸟叫,可这世界又太烂了,蓝天满是乌烟瘴气、花草被随意践踏、鸟儿被拔去羽毛丢进火锅,于是他又深深的恨着这个世界。

他看不得周围美丽的一切被打碎让自己恶心,干脆把自己也打碎恶心别人。

他除了伤害自己不会也不敢干别的,看得上的称他们是理想主义,看不上的也就骂句傻逼,也没人正和他们较真,这年头人们熙熙攘攘,都卯足了劲往钱眼里面钻,没人愿意浪费时间和傻逼较真。

傻逼们明白一切,反抗无力,却不肯顺应肮脏,于是就拍部独立电影恶心你。

本片的实际意义是一方面告诉中国的傻逼,你们这样的傻逼并不算孤独,咱们北京的傻逼在这为哥们儿鼓劲呢;第二呢,告诉观影的正常人:你们丫就是一群傻逼。

 3 ) 这些个骨子里不坏的流氓 比那些斯文败类纯着呢!

无意点开了好友推荐的链接,连这电影的名字都没明白,就匆匆的看完了。

它到底讲了什么一时还真没明白,脑海里就闪过几个片段,突然觉得心里特别的难过。

耳朵里回荡着片尾宋冬野的《安和桥》,蜷在沙发上放空了自己,突然觉得有那么点意思了。

一帮北京的地痞流氓,爱抽烟喝酒也爱姑娘,唱摇滚还带脏话!

不过我竟然不讨厌他们,虽然日子过得很浑,可他们接地气,他们这种颓废只不过是受了青春燥热带来的伤痛,谁都没他们活的真。

主角叶子,我觉得他比那些个衣冠楚楚,害了姑娘还废话连篇的人好太多了!

他和王紫菲睡了后坦白的跟她说自己不靠谱,给不了她的安定,不想害了这姑娘。

他拿到枪的时候估计也没想过要怎样,他是爱这个世界的,只是憎恶这个时代,他在小师拍记录的时候也说了,他想改变这个时代,但他改变不了啊,他无可奈何啊,最后只能像个神经病一样活着,不是叶子有病,是这个时代病了。

我记得他拿枪指着那谁谁的时候好像这样说,你们已经害了一代人了,连下一代都不放过么。

不记得了,可见他骨子里真不坏。

这电影比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文艺片实在多了,有空再看看吧。

 4 ) 给张内咸一个面子

张内咸的作品从《待业青年》开始,就属于不会拍故事的。

去掉那些装逼严重的剧情,《待业青年》完全值得称赞。

《草莓百分百》里,故事的比重加大,采访的份额减少,电影反而傻逼了很多。

直到这部《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张内咸才终于有了一点儿拍剧情片的姿态,至少人家开始改编剧本拍了。

给这部电影四星推荐的原因,在于张内咸的明显进步。

一个导演不怕作品烂,怕的就是一直烂下去而丝毫不进步。

张内咸在这部新作里,总算开始塑造角色。

马頔演技竟然还可以,一口京片子也让我找到了熟悉的京味儿电影的味道。

似乎已经有很多年,北京人都看不到纯粹的北京味道电影了。

片中那些角色的生活状态,想必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一段往昔。

客串出演的串儿哥奉献出了目前最好的演技,宋东野基本上就是在演自己,谁在飞叶子谁是大傻逼。

几个演员里我最喜欢的其实是戴眼镜儿的妇科大夫,丫长得特别像我的高中同学。

掀桌子这个梗很独到,张内咸在喜剧创作上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当然是说笑)。

影片最后拿把假枪劫持广电总局的公交车,是个剧情上的大亮点,可惜没处理好。

那首变调版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真好,真是买把假枪(不过好像是偷的)。

最后不得不称赞一下影片最后的吐槽儿,“我是个有证儿的精神病了”,神句神结尾啊。

加油啊内咸。

2013年12月20日

 5 ) 生活可以颓废,思想必须战斗

说实话在网上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网上的评论就是两极分化,喝彩的人说非常好,仿佛看到了中国独立电影的希望;说不好的,对此电影劈头盖脸,狂风暴雨一样的攻击。

好与不好,就在一念之间。

知道张内咸是因为当年一部待业青年,当时刚好毕业不久,刚从待业青年转变为上岗青年。

独自一个人在大城市漂泊,经历了几个月的待业过程,当时感同身受,觉得一个年轻人找了这么一个题材的,拍成了电影,心灵里面确实找到了共鸣。

看到了网上的对这部电影吵的很热,就习惯的在网上找资源,下载了一个人深更半夜的静静的欣赏。

一群摇滚青年,一群文艺青年,更像是一群愤青,时时刻刻表现出来的是对这个社会黑暗面的愤怒。

导演通过的这些青年,对社会的黑暗面喋喋不休的控诉。

从青年人 的就业状况,医院缺德,强&拆等社会问题都从这群人的嘴里说出来的,觉得这个社会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最关键的时刻是导演还意淫了一把光腚,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电影里面官员说的不错,都是混口饭吃,要是你来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做?

看到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场景布置,本人觉得导演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进步不少,电影雏形已成,从待业青年里面粗糙的拍摄手法,到现在呈现的画面,确实有很大的进步。

电影说的简单就是给台下的观众讲个故事,如果讲到大家心里去了,大家就会一致认同。

电影的制作是导演的事,而评论是观众的事。

为什么这部电影出来之后为褒贬不一,而待业青年凭借粗糙的制作却能一致好评呢?

待业里面只有一个问题,围绕整个问题展开讨论,一群待业青年的生活就是整个社会待业青年的生活,一部电影演出了整个社会青年的心声。

发出了我们这群在苦苦挣扎的青年内心里面微弱的呐喊声,所以有很多的瑕疵,依然让人共鸣。

而五脊六背里面一群玩摇滚的文艺青年,找了一群在里面颓废,堕落,喝酒,抽烟,女人,肆无忌惮,只是一味的愤青,却没有看到挣扎战斗的场景。

生活可以颓废,思想必须战斗。

这部电影里面,我们看到了摇滚青年,但是我们没有看到摇滚作品,没有看到摇滚精神。

摇滚精神不是抽烟喝酒玩堕落,不然摇滚不会在全世界有那么多的fans。

电影没有高潮,想要观众发出叫声,就必须要观众能高潮迭起。

最后意淫的光腚的情节,确实很佩服导演的勇气,这是很多导演想干而不能干的事情。

电影审查一直是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瓶颈,思想本来就是个自由的玩意,非得加上紧箍咒,那么大闹天宫的场景就永远不可能再出现,即使有一天修成正果取下紧箍咒,才发现已经不自觉的成了体制内的人了,这就是当今大多数导演的状况。

当民主思想遍布全世界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流氓在玩弄意识形态的斗争。

我们可以抱怨生活中的种种不公,但是生活本身是存在的,为了美好而战斗,就是不朽的功勋。

生不能自由,那就为自由而死。

我欣赏导演的态度,但是更加希望导演能有更成熟的手法来表现,而非演员口中的我操你妈逼的。

喜欢独立电影的观众因为在电影里面看到了更多的自由,对自由有了更多的追求,可以不用在阉割版本里面看世界是美好的,如同新闻联播一样。

真心替导演的呐喊喝彩,黑暗的时代总是需要英雄。

 6 ) 耳光响亮

前段时间看了<有种>觉得自己玻璃心碎一地想着什么电影艺术商业化鸡巴这鸡巴那的还扯什么希望自己艺术的种子不要被磨尽 看完<五脊六兽>真是痛苦又痛快 痛苦是因为被打了一巴掌 痛快也是因为被打了一巴掌我想张内咸拍完心里一定也很痛快又是一个崇高的理想自由主义摇滚小青年抗战在第一线的故事 但张内咸不像张元双脚离开地面还妄图掩盖气喘吁吁中年大叔的逼仄之气用伪装的年轻人的视角去还原一个青春躁动的故事 他接地气儿 吐槽广电吐槽中国电影 贾宏声的隐喻戳中我 坚持理想的调侃讽刺太好玩了 马老板萌到让我决定这周末去看他和十三的专场被外物影响/对事物产生共鸣 加重精分和敏感 以为精神得到了拯救 其实带来的是痛苦 这种挣扎的痛苦很容易转换成了快感 可是大多数人是不会承认痛苦源于某个隐秘的欲望驱使 他们归咎于压迫和失去 靠本能和幻想行走 于是越来越绝望 不过生活的轨迹本该越来越绝望啊无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 别挣扎了 那种生活叫做漫无目的 漫无目的不是虚无缥缈 反叛一阵子 呐喊一阵子 最后也不会再剩下些什么的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改变世界 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瞎鸡巴扯什么呢 什么理想自由主义都是屎 到头来还不是被操蛋的社会强奸的没有力气反抗 就是那么回事儿 人五人六的事儿逼们向前看又看不见未来只有一片漆黑 抱怨来抱怨去 到头来我们还是什么也改变不了 并被这个世界改变了- 谁能为中国电影把他妈命给卖了 我他妈能- 就算你一枪崩了我 广电总局也不会关门下岗耳光响亮 艺术的种子磨光与否其实不重要 最终我们还是得为这个社会服务 得讨好低俗的市场 学电影太痛苦了让我想死 在理想与妥协的边缘时刻提醒自己别失衡 我清楚自己的祈愿实现的可能性有多渺茫 眼前千百条路却都不是自己想走的 唯一想走的路依然影影绰绰雾霭弥漫 曾经以为同路的人早都各自为安奔了现实而去 跟你惺惺相惜的如今也只顾嘲笑自己早年的理想主义 仅存的为数不多执着至今的人都快要走火入魔了 在成为挂着荣誉勋章的开拓者之前已经不幸成为殉道者阴三儿在<黑>里唱 “抱怨太多也根本伤害不了社会” 现在这个时代人民已经不需要自由了 我只想高歌一曲 社会主义好啊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我算是明白了 像我这样的人还是做个有证的神经病吧 因为世俗的模式真的和我设定的每一条都相反 不过我从来都不觉得我是神经病 我只是觉得我不是一个正常人 在我看来“正常人”和“普通人”的概念是不同的 满大街都是的那叫正常人 而我应该被称作是“普通人” 普通人能领证吗?

 7 ) 那个叫做梦想的玩意儿

10月19日,沈阳,呐喊书店。

三个小时的来回路程,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就去了。

早晨十点出门的时候天空并不晴朗,阴沉沉的,但这也没影响我出行的心情,一路上听着马頔的《切尔西旅馆没有8310》前进。

因为自己喜欢马頔和宋冬野,所以当初决定去的时候完全是奔着他俩去的,但当我知道有个主创见面会的时候,我很尴尬我之前并不知道有郭思遥这个人,很纠结在见面会上能谈论些什么。

在电影放映前看到郭思遥的身影,当然认出他的缘由完全是因为前一个晚上看了他的微博。

然后在放映结束后的交流中,我很没有内涵的问了“在拍摄过程中你和马頔宋冬野他们有什么特有意思的事吗”这种问题,而旁边两位姑娘很专业的问了一些问题,让我不好意思再问下去了。

听郭思遥回答说,这部片儿的资金是自己和张内咸导演筹集的,就算收不回成本也是完成了一个梦想,不会后悔,这冲动的梦想。

本想着看电影就看一乐呵,听到这话觉得有点感触了。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有很多地方让我旁边的哥们儿笑得要喷出来,这部电影还是很能逗大家一乐的,我虽然看到很多次马老板那顶显得发际线过低的假发,但我看到电影还是让我觉得好别扭,尤其马老板撩头发的样子更是让人觉得好笑,同时他和宋冬野的裸体出境更是让我受到了惊吓。

开头出现了枪,结尾出现了枪。

回学校的路上我在想这把枪是什么,象征着什么。

是青春的叛逆和愤怒,是不想因为现实而妥协的坚持,或者是想杀了生活的谎言,杀了那些虚伪的真理。

叶子在片头的时候喝得酩酊大醉,坐在张小师的单车后座肆无忌惮的耍着酒疯,叶子最后穿着中学生的校服坐在轮椅上变成一个“有证的神经病”那一幕其实挺凄凉的,他的手臂是被束缚住的,似乎再也不能用力挣脱现实的枷锁,被捆绑的理想已经粉碎,就像《孤鸟的歌》里那句歌词“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一只不再垂涎自由的鸟。

”我说这部电影真实,因为我爱的他有一点点像影片里的叶子。

他是吉他手,在北京,总在梦想与现实间徘徊,操着一口京片子吐露着不满,然后在颓废的日子里过着五脊六兽的日子。

所以我说片子不做作还挺真实还挺能打动我。

梦想因为现实妥协的事情已经多得让人觉得这不是个事儿,我是没什么伟大的梦想的人,所以我很羡慕那些有梦想的人,不论那些梦是不是靠谱是不是能实现。

那个叫梦想的玩意儿是一个人的青春。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我看到的不仅是叶子、申夜、大钊的梦想,也看到他们着整个团队的梦想,我因感受到美好的梦想而感动。

影片有很多熟悉的场景,比如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大喊古伦木的场景,郭思遥说那是为了向姜文致敬。

其实我在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种错觉,这是一部八十年代的影片,像是那个白衣飘飘年代里的影片。

很多八零后放肆的青春已经结束或者即将结束或者不会结束,但人们都会记得自己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和那些不着边际的梦想。

我知道那些夏天 / 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 代替梦想的也只是勉为其难

 8 ) 扔了枷锁,才想起自己是个疯子

总有人认为对于表达的限制无异于对于人性的压抑,于是总有人愿意也敢于付出代价,冲破限制来进行毫无保留的表达,可悲的是这种表达最后往往成为了各种形式的辱骂。

记得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说,高考作文就是戴着枷锁跳舞,所以我总认为,扔了枷锁,舞总会跳的更好。

而这部《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告诉我,疯狂的人只有背着枷锁才能跳舞,扔了枷锁,不过是剩下一地的放浪形骸。

这部电影总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些美国关于“堕落的一代”的电影,只是这里的脏话不再是S和F打头的脏话,而是原汁原味京骂和国骂。

唱民谣的马頔披上长发,在这部小成本而且永远不会公映的电影里,肆意而又毫无目的的活着,似乎也是由于这种肆意,他永远亢奋,永不停息的折腾。

而《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毫不遮掩自己对于广电总局这道枷锁的鄙夷,从片头恶搞的龙标,到全篇的高潮处拿道具枪逼停广电总局的大巴,浓浓的不满似乎倾囊倒出,用这种戏讽与不恭说着自己的怀才不遇,像个孩子。

我相信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有野心的,他想用肆意的生活和偏激但尖锐的话语来刺痛来惊醒,可悲的是,最后的最后只剩下一大堆无用的肆意和偏激,在不断地狂笑,看到的人都露出看疯子的猎奇目光,仅此而已了。

只有骨子里是舞者的人,扔掉了脖子上的枷锁,才会跳出漂亮的舞。

而骨子里是疯子的人,只有在枷锁里才能把毫无意义的手舞足蹈压抑成舞姿,但事实是疯子永远不会甘心跳舞,成为取悦的对象。

疯子从来不喜欢也不需要受众,对他们来说,疯魔一回,人生无悔。

这样看来,疯子们的故事,不在电影里招摇着的话,是个好故事。

 9 ) 不能相信它来自几年前那个拿着DV满北京跑的孩子。

抛开那些瞎逼燥的职业影评人的专业术语,我只说一个普通滚青的直观感受。

三年前我看了那部《待业青年》,热泪盈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慌慌张张的拾起了自己的梦想。

两年前我看了那部《草莓百分百》,当时觉得张内咸在退步,完全没了当年的感觉。

直到刚刚我看了《五脊六兽》,那个少年还是回来了。

张内咸想表达的东西一直都有很多,而且不想像太多太多厌世者那样的声嘶力竭。

这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

全片来自底层的温暖有很多,那个烤串儿的河南弟兄,那个小姐,那个警察,马頔给他父亲掖上被子的瞬间。

对,我们都不是什么乖孩子,但他妈的不听话也不代表我们是坏人。

我们只是不想跟这个世界一起肮脏,这本身就没什么错。

我是个播音系的学生,滚青,混球儿,但就是这个男人教会了我梦想。

敬张内咸一杯酒,虽然你微博基本不理我。

 10 ) 于是啊 我们还是回归到生活

这个还是老早前一个人跟我说她想看的,当然当然,那时这部在网上是找不到资源的。

我某天工作无聊,搜了一下原小说,只在一些网站上面看到了一些连载,当然,最后我终究还是没看小说。

某天在外面晃荡,大概是双十一的前一天,在外面刷着豆瓣啊,看到马老板在豆娘这更新了一条关于电影的链接什么的。

当时,屌丝我还在外面晃荡啊,离自己群居的地方还很远啊,只是心里默默挂念着观看啊。

等到回到群居的地方,这才开始DL啊……就着电脑看了一遍,四周是吵闹的电视机的声音啊,算是匆匆看了一遍,初印象无非是,生活啊,反抗啊,这些一阵子过去了以后,就不会再留下些什么。

后来,又去看了待业青年和草莓百分百,待业青年里面的情绪个人还是蛮喜欢的,草莓百分百真是日和啊不过那种人物形象的吐槽还是挺赞的。

好吧,反正想到像这样的电影,在豆瓣上就回避不了装逼、无所事事、矫情、空洞……只是,个人在看这三部的时候,都有那么点情绪,让自己很喜欢的。

扯到别处去了。

我们继续来扯这一部吧。

再过了一些天,身边有些电影,但是自己也不怎么想看,于是,就着手机把这部又看了一遍。

人五人六在电影里由别人的嘴说到了一次。

对啊,重看的时候,发现自己就是无可救药地喜欢这些一会儿二逼一会儿又深沉地说着些文绉绉句子的人啊。

所谓鲜活的人,在反抗的人。

那些醉酒醒来不知道自己之前做了什么的时候,那些一群人啊在歌厅疯着的时候,什么对着关公拜把子的时候,搬来发电机为了烧烤却给别人带去光亮的时候,所谓拆迁拆了别人老家为他人送行的时候,穿着校服回学校闹的时候,劫持光锭总菊的某位领导想要改变些什么的时候,在小酒吧唱着什么的时候,或者说是各自回到过去时光的时候……结果,发现自己喜欢里面的太多时候了。

哦,那些张扬的日子过后,生活还是生活,尽管还是有着诸多可笑的可愤怒的东西,我们依旧还是回到无聊的平常的生活。

想到最后,有人说(我可不记得原话),你总觉得这个社会不好,你看这个社会还是对你很好。

戴着精神残疾证的马老板,双手被绑着,坐在轮椅上……哦,谁知道谁是清醒的呢。

但是,不管这样,我们还是得回到让人失望的生活中……啊哈哈,瞎扯竟然还扯了些没意义的东西出来了。

临末去查了一下人五人六,上面说这个词是装模作样、假正经的意思,在北方语言里,多带有调侃和讽刺之义。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短评

张内咸应当尝试改变,青春电影和主旋律电影一样不会改变中国电影的格局,我相信他更想说的话是在片中广电总局领导的口中。

6分钟前
  • peacericky
  • 还行

又名: 不摇你就滚 / 京骂教科书之:艹,他妈,你丫,傻逼用法案例详解

10分钟前
  • 喜庆莲梦露
  • 还行

臭流氓!当年王靖雯也是这样迷着窦唯的吧~

13分钟前
  • 佛楼米
  • 推荐

宋冬野和马頔的裸体草莓百分百

16分钟前
  • klose2 future
  • 还行

放映那天看见马老板真人真是精神的让我完全不能跟那个长发哥们联系起来啊

20分钟前
  • wxStacey
  • 推荐

去你的。

25分钟前
  • 两片瓦
  • 较差

这片子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除了用嘴比比以外,没看到半点贡献。不过这导演能为这屎片拉来赞助还是挺有本事的。

30分钟前
  • 黑胖砸儿
  • 很差

看好几遍,每遍都喜欢

31分钟前
  • Fiona和平
  • 力荐

无声的呐喊 暴戾的温柔爱莫能助 叹息作用不在立竿见影 投石见漪 还有继续!吐个槽 哈哈哈叶子尼玛假发太假了~!

36分钟前
  • 基一凹
  • 力荐

毛主席死了吗? 我觉得是点睛之笔,充满反叛精神。真实但挺操蛋!

41分钟前
  • 敲门小点声
  • 力荐

拍个电影别老装逼

42分钟前
  • 我有一个小秘密
  • 较差

“我们这代人已经完蛋操了,可是你们连下一代都不放过”

44分钟前
  • 我回2000年
  • 还行

一部比一部差

47分钟前
  • 萧歌
  • 较差

地下片拍这样不错了各位

50分钟前
  • 小江湖骗子林羽竹
  • 推荐

more than zhuangbi

52分钟前
  • Ahtoha
  • 还行

自卖自夸评个五星 哈哈哈

57分钟前
  • 在别处
  • 力荐

赞!

60分钟前
  • 凯勒
  • 力荐

7.5,剪辑加分,“断片”的叙事设定很棒,如果能理解影片中人及其心理状态,会觉得完成度不错,就是格局有点小。“戏谑调侃,嬉笑怒骂。广电总局,阳光灿烂的日子、五毛、民谣、强拆、烂片剧组、89等纷纷中枪。有点想法,但成果非常稚嫩、装逼和矫情”我也认同。

1小时前
  • Jessie
  • 较差

看到最后,我感觉满意了点

1小时前
  • 刀子
  • 推荐

你要做一辈子的懦夫,还是要做一次真正英雄,哪怕只有几秒钟!!!来之内心低处最深沉的呐喊与革命!!!

1小时前
  • 滕常啸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