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这个剧名,一下就吸引住我的目光,这不就是,五月天的人生海海吗?
这是在一对老夫妇的公寓大楼里发生的几户租客的故事。
之间互相有联系,但又过着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烦恼,只是在人生海海中,他们短暂的相遇。
想讲讲他们纠结的人生。
老夫妇在外人家人眼中看似和睦,但老奶奶一直被嘲笑,用现在互联网语言就是被PUA。
她终于忍不住,在遇到以前的同学后被戳破这个问题,在决定摊牌时老爷爷却告诉她,他只剩六个月了。
而且老爷爷觉得她无理取闹,因为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闹脾气不肯化疗。
为了家人她妥协了,继续忍受。
女一无工作,一直在面试,社交恐惧症,酗酒,可能是被前夫出轨伤的。
有一个精神病妹妹和青春期侄女。
侄女脸上的雀斑让我一度害怕,还好是个内在美的女孩。
妹妹自杀住院,她不得不收养侄女,她一直在忍耐。
出院的妹妹还逼问她为什么压抑自己,因为她不得不让自己清醒,因为要照顾家人,生活的重担都压在她身上,妹妹可以肆无忌惮地崩溃,克制自己的才是成年人。
女二是个残疾人,缺了右手小臂,一出场就是怀孕了,身边两个男人,花了好几集我才记清楚他们的关系。
男二,她未婚夫,马上要结婚了,但孩子不是他的,而是男三的,她前男友。
大概是一夜情之后怀孕了,发现的时候女二已经跟男二在一起了,而且男二表示接受这个孩子。
于是怀孕后他们三保持一种奇怪的关系,女二慢慢喜欢上男三了,但男二才是适合生活的人,她两个都想要,甚至自私地用孩子为理由要求男三留下来且不让男二发现(就是脚踏两条船),但还是被发现了。
最后她还是选择嫁给男二,男三伤心决定在婚礼后远走纽约。
男四(虽是主角,只能排到男四了)黑人,老婆去世了。
这个故事是我最看不明白的故事。
他走不出来,一直能看到老婆的幻觉,去了跟老婆一起定的度假酒店遇到了女四。
很明显的女四勾引他,让他不得不连夜跑回家。
但第二天上课,女四变成他的学生出现在课堂上,后面理所应当的就沦陷了,期间还发现他老婆并不是他以为的好人,是一个有两部手机的女人(谁没有),于是查下去就不得了了,邻居女一和他老婆的朋友们都神神秘秘的,查着查着发现居然跟女四有关系,女四是故意接近他的。
这四个故事讲的时候其实是串在一起的,他们都有不同的困境,比如他们会同时决定走出困境,又同时被赶回原地。
还好结局是不错的。
老爷爷决定重新追求老奶奶,重新让她用自己的态度跟他相处,他们还是有爱的。
女一跟侄女说开了,鼓励侄女当女二的伴娘。
女二在婚礼礼堂门口纠结了,老奶奶跟女一告诉她一定不要嫁给不愿意的人,决定帮她逃婚。
于是女二穿着婚纱在公交车上追到了男三,男二不知道得罪了谁被丢在礼堂。
男四,从女四那里得知了真相,但我不知道真相是什么,有人说女四跟她老婆是一对。
反正他俩在一起了。
短短六集,仿佛又偷窥了别人的人生。
大概一周的时间,下饭看完了这部英剧。
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官方海报为婚姻妥协了50年的Gail,生活如履薄冰压抑自己的Bell,执着意外去世妻子的David,纠结于两个男人之间的Hanna。
这部剧站在女性视角,为观众抹去了生活中的美好,真实地揭露了一地鸡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Gail我非常喜欢Gail,赞赏她的勇气,不要为了爱情甚至家庭牺牲做自己的权利。
我首先是我自己,然后我才是谁的朋友,谁的家人,谁的伴侣,谁的母亲。
任何时候做自己,真实坦诚,摆脱他人期待的自己。
但是我并没有很强的共鸣,或许是因为我还很年轻,并没有遇到需要妥协不做自己的选择,更没有长久以来活在他人的期待里。
但是她给了我更加坚定的信念,什么时候做自己都不晚。
最后Gail和Henry和解,选择重新来过,在他生命最后的五个月重新开始,这也印证了前面的观点。
只是我感受不到他们的温情,五十年的伤痕不一定能修复,五十年的习惯也非常非常难改变。
虽然很难,但是我还是理想地期望真的会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人愿意改变,愿意回头,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BellBell这条线相对更加能触动到我。
她为了成为妹妹和侄女的保障,努力生活着。
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她太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努力变得“幽默”。
然而就是这样,酒精成为了她的幽默助推器,也让她短暂逃离令人窒息的生活。
她被各种条条框框压得无法呼吸,却还要努力成为家人的后盾。
我能感到共鸣是因为今年夏天我也觉得有一种无依无靠的不安全感。
我有关系不错的父母,经常沟通的朋友,理论上来说,就算朋友会有变动,可是父母是会一直做我最坚强的后盾的人。
但是理性跟感性在打架,我从感情上并不能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并没有我犯了任何错,他们都愿意理解我、帮助我的底气。
我没有安全感,孤立无援,没有一双愿意托住我的手,没有我一回头他就站在那里坚定等我的人。
不过下半年我虽然还是没有在他们身上得到更多的安全感,但是我开始自己托住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后盾。
虽然这样说起来还是有些许凄凉,或许我们被某些恋爱观洗脑,人生的终极奥义就是拥有一个宠你的人。
但是我渐渐觉得“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万事只能靠自己”。
(这句话真的很像营销号发的鸡汤,看起来就是无脑小编在哪儿抄的)靠自己也不代表着自己真的孤立无援,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找到愿意相互扶持的人都是幸运的,只是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完全依赖任何人。
至于Bell跟前夫的线,我不是很理解,也许还是在说要坦然告别曾经相互扶持过的人。
HannaHanna的纠结我虽然觉得很渣,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特别拎不清。
可是人生那么多的选择,那么多妥协与做自己之间的选择,当局者真的能及时做出清醒的选择吗?
适合踏实过日子但不爱的Lima,有爱有孩子可是也许前路坎坷的Andy。
这样的选择总是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或许不是这样婚姻的抉择,但很像我大学即将毕业时需要做的选择:是找一份稳定但不喜欢的工作,还是凭着热爱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人生并没有两全的事,也许你去追寻自己的热爱终有一天能养活自己,可是这中间需要太多的努力和挣扎。
就像Hanna选择了Andy,他们想过上美好安定的日子必然需要不断的努力与磨合。
DavidDavid的线删得有点不清楚,我无法从他的视角得到一些什么看法。
但是如果秉承这部剧的女性视角,或许我会觉得这是女性身边人看她的方式。
没有人是完美的,就因为这份不完美,人生才真实而有意义。
而David并没有了解全面真实的妻子,他更愿意爱上那个完美片面的人,爱上那个甚至并不存在的人。
其实我们不仅要坦诚接受真实的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不管是家人朋友还是爱人,都不能只爱他的优点而忽视他的缺点,接受并爱上他的不完美也是一种与世界的和解。
Gail在舞池跳舞Gail在全篇最后说道:“生命只有一次,不要仅仅觉得应该怎样,就把一生托付给错的人。
你尽一切努力来维持婚姻,不如独自承受生活的艰难。
因为,那样你至少还保留一份真诚。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全剧可以用“Be yourself”来概括。
虽然主人公们都有不同的生活,但是殊途同归,最后她们都选择了“Be yourself”。
接纳、支持、爱上那个真实不完美的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做自己,任何时候做自己都不晚。
最后较为仓促的HE被许多人诟病,但是作为一部治愈的剧我觉得这样安排也能说得通。
前面揭露了赤裸裸的生活,最后为何不给一些希望的火苗呢。
积攒足够的美好才有对抗生活的勇气。
还有人吐槽中文剧名译成《人生海海》,人人字幕组原来的《生活交错》更加贴切。
其实一开始两种翻译我觉得都不太贴切,与原名《Life》给人的感觉相差甚远。
后来了解到“人生海海”是闽南话,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总教人好好活着”这不就是最后的HE吗?
这样看来,“人生海海”用得极妙。
第一次写长篇影评,回头去看,逻辑不够清楚,语言不够凝练,更像是一个人的碎碎念。
很久没有花时间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清晰梳理并记录下来了,也许这是一个学会聆听内心的好的开始。
最最后,或许我这样对他们的形容不够准确,带有主观色彩,但不就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深夜没忍住把英剧《人生海海》看完,感触颇深。
里面很多情节令人窒息,Gail奶奶五十年如一日的婚姻是被自我所麻痹和欺骗的,情感自我斯德哥尔摩和丈夫以爱为名义的PUA让我数次揪心窒息。
我不能否认丈夫对妻子没有爱,但这种爱我无法接受,或者说,是自以为是或这是大多数雄性动物的爱的形式。
我深深被触动是因为身边太多这种婚姻亦或是恋爱,我甚至叫嚣着,也沉默着。
但生活是自己的选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我并不喜欢Gail最后的结局,我并不想看到两个迟暮老人重新认识,因为Gail五十年的青春已经无法挽回。
曾听过“人应该都有一次被原谅的权利”,我不以为然,凡事都有代价,如果是双方都已认同是错误,就该有惨痛的教训,不然要怎样,是要故意遗忘吗?
怕的是人们无法遗忘,却要可笑的假装遗忘,而去维护所谓的场面和面子,何必。
很多人觉得happy ending是不现实,我反而觉得happy ending符合绝大多现实。
也可以用那句话做比喻“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是不是换句话可以这么说,悲剧也可以用喜剧形式体现。
Gail 的结局我觉得像极了讽刺悲剧。
《Life》翻译成人生海海,只能说绝妙。
一幢公寓,六户人家,房东太太盖尔和她的丈夫亨利,风雨同舟几十年,她一直觉得自己拥有一段美满的婚姻,生活富足,直到她差点撞到自己的高中同学,现在的女强人,她让盖尔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那些欲言又止的时刻,那些她觉得备受嘲笑的时刻。
盖尔真的尽己所能,体贴,善良,温柔且隐忍,更多时候是强颜欢笑,没有美满的婚姻,只有相互妥协的婚姻,她大半辈子都顺着亨利,现在他得了癌症,不久于人世,所有人都觉得她至少把他的病放在首位。
盖尔真的是大部分女性的缩影,丈夫自以为的幽默都是对她的嘲笑,自己还不自知,周围人都能看出来,居高临下地指挥,像极了我们的父母。
好看!
就看中文劇名沒有半點吸引力,估計還是部乏味無趣的。
是衝著原名「Life」來的, 就好奇如何把平平無奇生活擺上螢幕, 意想不到被感動到了。
出色的演員表演,拍攝手法成為整部作品昇華的靈魂。
不經意平淡地交代四個家庭生活上各種瑣碎及一團糟(年老的房東太太、因殘缺需拿政府救濟過日子的未婚先孕媽媽、沉醉於剛去世太太傷痛的牧師、被渣男前夫害得一身債務及照顧有精神病妹妹的酗酒失婚中年女人),住在同一公寓而發生的不同人生, 看似是不同的平行線, 但也有共通點:大家都是平凡人。
女人之間無論是親情或鄰里,更甚是一個陌生人之間的小風波及互勉和體諒,都是劇中一大感動點,都是女人能明白女人。
從感知-改變-覺悟,短短6集刻畫的太精彩。
劇中沒有一件事是驚濤駭浪或震撼的,看到劇終內心就像打翻五味雜陳,莫名的感動,莫名的讚嘆: 這就是「life」
我们只有一次生命,不要仅仅觉得应该怎样,就把一生托付给错的人。
你尽一切努力来维持婚姻,不如独自承受生活的艰难。
因为你至少保留一份真诚。
这是剧中盖儿的独白,女性要到70岁才领悟到的自我觉醒,从知道的那一刻就觉醒,并不晚。
很勇敢,很让人深思的。
尽管结局是那么美好。
这是象征希望的意义,人生海海,投入人海才能感受不同的境遇。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 最后一集里,他们的故事结束于一场婚礼。
“数百年以来,在婚礼和新船下水仪式上人们用的一直是香槟,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这种饮料带有喜庆的含义。
但其实,人们之所以在这些危险活动开始之前喝香槟,是因为它能提升人们的胆量和决心。
” 这的确是危险的活动,可是普通人不惧危险,“以身试法”,这才给了我们讨论两性关系与自我意识的样本。
Gail奶奶在自己70岁生日的前一天突然意识到丈夫和家人对自己一以贯之的嘲讽,就在奶奶女性意识觉醒决定出走的时候,得知了丈夫因患癌症只有六个月生命的消息,奶奶停下了脚步,闭上眼睛,不知所措。
他们坦白内心所想,他们争吵,他们分开,他们妥协,最终,他们决定重新开始,只剩下五个月又怎样呢?
请让我用生命的最后五个月来认识你。
Bella姨妈的一生并不怎么顺利,母亲早逝,妹妹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她不得不照顾叛逆又暴躁的侄女,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一切让她畏手畏脚,犹豫不前。
她经历了失败的婚姻,经历了酗酒,自暴自弃,然后在最后一集的最后半小时里,她回到了家人身边,并被她们爱着。
她很爱说literally,而她的人生其实很literary。
David老师心中妻子的形象是完美无缺的,而在妻子意外离世后他才开始了解妻子所隐藏的一切,他遇见了很多人,经历了戏剧性的艳遇,在无法静下心来祷告的时候,他默默问自己“上帝凭什么审判我。
” Juila迫于现实和Liam结婚,而她渴望的真的是婚姻吗,她渴望有人能为她站出来捍卫权利,有人能呵护她的脆弱,有人能明白她突然的沉默……在婚礼前一刻出逃,不丢脸;去过背叛自己的一生,才可怕。
普通人的生活充满意外,经不起审判,可是我想,酸甜苦辣尝过,这大概就是我们来这一趟的意义。
ps.这部剧的所有配乐和片尾曲都是太恰到好处,太好听了!
细腻真实的代入感,Gail是多少妈妈们真实的写照,被生活裹挟妥协退让到不自知,挣扎隐忍孤独的Belle,叛逆善良的maya,迷茫纠结的独臂妈妈,希望这个世界对女性的绑架少一点,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尊重接纳自己和别人,you are allowed to choose,you are free to be yourself
人生海海,英文标题来的更加直接,仅仅是life,剧里用的却是明显的女性视角,在短短六集剧里讲述了三个女人的命运,是结婚,也是离婚,是出轨,也是忠诚,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怎么把这些故事署上自己的名字,每个人都经过了自己的挣扎痛苦。
女人常常笼罩在某种身份里,某某的妻子,某某的母亲,又或者是单身未婚未育,而且,这些身份也常常带着某些价值判断,收获的尊重又或者不在意都源自这些身份,很少有人会问,你喜欢什么,渴望什么,甚至包括女人自己。
而人的心意才是人,人的身份不是,就好像,衣服兴许会让我呈现很多不同的侧面,但我们终将会面对自己的身体身材,而衣服不过是包装而已。
一个七十岁要离婚的女人,面对丈夫的晚期癌症,回顾自己家庭生活里的种种,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渴望都深深埋葬在这沉重的婚姻里了,自己的想法不被听见,自己的意见不被尊重,而曾经,曾经她也是一个热爱朋克,满身色彩的人。
即便这看起来非常任性,她依然短暂的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不是满足别人的心意,而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
尽管最终她还是选择了丈夫感到安全的方式,陪伴丈夫最后一段路,但至少这是在她心底认真权衡过,考虑过的,这是一个自我的决定,挣扎之后的。
一个三十岁刚刚做了妈妈,选择结婚的女人,却在最后时刻落跑,她的挣扎那么显而易见,不过是条件刚好还是砰然心动。
中国有句话叫,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意思是说,嫁男人就选择了一份物质生活标准,那么这是不是应该被看做第一标尺呢?
剧里的女孩每一次都在犹豫挣扎,有时候会放松心弦,却对自己的心意毫无掩饰,与谁相处更加舒服快乐,这好像不仅仅是吃什么饭决定的,而是心意决定的。
可是,有的人天生就要背负更多,根本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空间去问问自己的心意,剧里的贝尔就是如此,有精神疾病的妹妹,叛逆任性的外甥女,沾花惹草的前夫,让她每一刻都小心翼翼,每一个行为都循规蹈矩,因为她的生活都经不起任何更多的波澜。
谁的心意不需要守护呢?
贝尔的心意只能用酒精守护,让自己忘记人生的教科书,那些她本以为的使命。
事实上,没有哪个灵魂可以更高级,担负别人人生的责任,而一个快乐的人却会感染别人。
女性的教化里有太多“三从四德”式的东西了,尽管这是一部英剧,依然让我们清楚的看见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大约全世界女性都在面对同一个课题,了解自己的心意,按自己的心意生活。
生而为女人,我很努力。
我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每个女性都能生活的更自在,更自我,更自由。
我看人人影视字幕组翻译成《生活交错》,个人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豆瓣上搜出来《人生海海》愣是把我看的一愣一愣的,四个家庭四条线索各自展开,又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1)婚姻生活中对弱势一方独立人格的盘剥,奴役,大部分施暴者和受害者甚至旁观者(子女)却都浑然不知,甚至习以为常,我们都是劝得了别人却劝不动自己的人,我们很少会听别人的意见建议或是观点,我们大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们更愿意用情绪去击败别人而不是用沟通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自己眼中别人的对错,所以老夫妇的问题可能至死都无法去解决,人总是要带着遗憾死去的,纵然他们本身或许并不觉得遗憾;(2)我们不清楚我们现在的选择是否正确,内心的声音到底是正确的信号还是干扰,生活中有多少人选择了稳定可靠的人,淡忘或是潜藏起内心的声音,就此在不断的怀疑中平淡的度过,终其一生都在自我怀疑中度过,或是“直到大厦崩塌”,所以陶潜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到底哪个是不谏之已往,可追之来者。
选择了不同岔路的人或许有他们不同的阐释,但当下最重要,难道不是么;(3)我们被像傻子一样愚弄,陷入别人的“设计”里,我们该不该相信自己或是他人,人都是喜爱新鲜事物的,那些说不喜欢的也可能是惧怕未知带来的不确定与不可控,我们刻板的觉得某人应该是某个样子,却总是忽视,这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提前下好的结论,强势的表达让他人不敢表露真实的自己,但美女确实也是需要拉屎的,所以我们不是在找互补,我们是在找与我们相似的人,相同意趣爱好,但“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在差别间又凝着陌生”,这一对半的结尾还是挺离谱的;(4)我们找不到自己,不知道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自己,一直欲言又止的在原地踱步不前。
我们以为是我们不够好,尤其是在别人出了差错时,我们首先觉得是我们自己的过失导致的别人离我们而去,是我们自身的缺陷导致他们对我们做出了不好的反馈,我们要不停的体谅照顾他人,我们如此觉得,久而久之,他人也会这样想,我们不自觉的就滑向命运的深渊,仿佛一切都是命。
所以我们要学着同自己和解,左手同右手掰腕子只会是无休止的消耗,我们不再是我们眼中的自己,也不是任何人眼中的我们,我们只是我们自己。
现实里没有这样的结局,看完我也感觉有些强行正确的结局。
所以这一切似乎都是无解的生活困境,交错缠绕,没有谁有正确的答案,创作者们试图写上他们自己的答案,不过我觉得并不完美。
太好的剧集,全剧每个人都在默默而又惊心动魄地反抗着自己再普通不过的生活
遭遇婚姻危机的老年夫妇+即将结婚的小情侣+离婚酗酒的女租客+丧妻后发现妻子秘密的男老师 同一栋居民楼的住户各自的烦恼和交集 剧情平淡又温馨 但结局有些仓促且过于美好 只可惜生活有很多烦恼但没那么多he
好看
想起Monica说的:life sucks,but you`re gonna love it.最气人的是男老师那条线,他媳妇到底怎么了,到头也没有交代啊
除了老太太真是全员不喜欢、跟我妈一起看的、她看的乐呵呵的、我看的神色凝重、在老太太身上看到我妈的影子、她也同意、但也就是自嘲一番罢了、而我心里难受
就……看不下去……三集弃
普通人就是这样,关上门鸡零狗碎的事情一屋子。路边遇到的通情达理的老太太或者客客气气的小姑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与困难。曼彻斯特也确实好像一直搜这样的天气,多云转阴。
Pain demands to be felt.
很喜欢老太太的故事,婚姻中不能失去了自我。
看的时候真的特别担心最后是各种和稀泥式回归正轨,还好还好。
一栋公寓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能言说的无奈与悲凉。生命只有一次,用真诚与爱去填补生活的不完满。最后一集老头子对老太太的表白让前五集的压抑化作感动的泪水倾泻而出。
真的是一部从头到尾令我窒息压抑的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也一样窒息压抑的原因。
结尾强行happy ending真的是一大败笔!
套路
优酷切掉的太难受了 看得云里雾里的
这剧情拍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都嫌拖沓
道尽最难堪痛苦的生活侧面,值得思考
HE差评
出发点是好的,但编剧到最后大概也觉得很不现实。
普普通通 一栋楼里每一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真的一般 该开始每个人物个性鲜明,但越是到后面就越普通 最喜欢还是房东这一对,男女都是强势性格,在家庭中女方一直忍让退居,男主大男主义,处处强势,两个人的磨合一直很好,直到遇到老同学,开始自我意识萌发,找寻自己。 黑人男主,老婆去世,本以为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情节,也没交代明白,云里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