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深的恐怖电影迷,其实在每次电影院上映恐怖片的时候都是充满期待的,但每次花钱去电影院看完就后悔,然后周而复始。
我不是在宣扬什么爱国热情,我支持国产恐怖片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好看,而是希望国产恐怖片能拍出自己的特色。
纵观日韩泰三国恐怖片的发展也是从开始的不知觉也,到最后升华的过程,但人家高明在人家更关注的是剧情本身的吸引程度,而不是整天想着打噱头捞钱,捞钱其实也没关系,下面把电影拍好啊,选好剧本啊!
但……说回《魔镜3D》本身,叫这个名字确实有点勉强,因为这三个故事对于镜子来说只是个道具罢了,并没有像原版的《魔镜》那样作为电影的主线。
其次,这部电影所谓集结三大鬼王(其实所谓的三大鬼王我个人觉得不恰当,我认为的三大鬼王是泰国的Tanit.Jitnukul,拍摄过《恶魔的艺术》系列;韩国的安兵基,拍摄过《突然有一天》系列,但后来来到大陆拍摄《笔仙》也难逃吐槽命运;香港的邱礼涛,拍摄过《阴阳路》系列最早的7部)的宣传,其实最终是大陆恐怖片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虽然三个故事都不是能决定让人觉得恐怖,但对于配乐、气氛营造、悬疑设置等的运用来说,韩国和泰国的导演确实比大陆的那个故事好看太多了,大陆演员对香港搞笑片的节奏把控非常差,演技显得很造作。
15年看的·故事一共三个单元第一个故事女主因下肢骨折 而待在家中疗养。
一日,她收到了一件莫名其妙的快递,打开是一面镜子。
她好饿网友聊天,网友称就在她身后……女主后来演了瑜伽学院二的女主第二个故事好像是讲亲情的,但有些恐怖细节……第三个故事男女主在拍摄现场拍戏,(好像是女主因为什么无法正常拍戏了) 最后为了拍摄效果只得拿面具套头 然后后期制作…最后的成片很好…结果,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一年四季看近百部电影,其中惊悚、恐怖片看得最多,国产的恐怖片尤其多。
虽然有审查制度限,鬼片几乎真的变了鬼,消失的无影无踪,但电影人们的不断努力,还是能让我们对国产恐怖片充满了希望。
特别是2014年文隽跟叶伟民联手打造的《京城81号》,刷新了华语恐怖片票房记录,不仅让恐怖惊悚片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也让我们知道原来恐怖惊悚片也可以拍3D,今年年年初由文隽跟叶伟民两位老搭档打造的怖惊悚电影《怪谈》上映,这部影片由三段故事组成,不仅再一次在电影院里把我吓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也让我感觉到很新鲜,原来恐怖片还可以这样拍,9月25日全国上映的恐怖惊悚3D电影《魔镜3D》则融合了以上两部影片的优势,甚至更加强势。
《魔镜3D》是近年来恐怖惊悚片中,少有的大投资,并且仍然算是罕见的3D拍摄制作的影片。
影片和《怪谈》一样由三段故事组成,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这部影片三段故事分别由香港导演彭发、韩国导演金成浩和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三大“鬼王”执导,虽然三位导演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语言,也有着不同的信仰,但他们却完美将这三段风格完全不同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部东方恐怖惊悚巨制。
首先就片名《魔镜3D》来讲,真的非常讨巧,其实影片中除了第一段故事与镜子有关,其他两段故事几乎完全没有太多的关联,但是用《魔镜3D》这个片名,IP感超强的有木有?
不管是童话里白雪公主的魔镜,还是好莱坞大片《魔镜》,都让我们有超强的IP感,因为一开始听到这片名必然会以为这是好莱坞大片来着。
看完《魔镜3D》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东方也可以拍出这样大气,并不是只是用片名来搏噱头的东方恐怖惊悚巨制。
影片中的三段故事都属于短小精悍型的,用中国一句俗语来形容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第一段故事是韩国金成浩导演执导的《电话》,这算是一道前菜啦,平稳的叙事,缓慢的节奏, 恐怖气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看完之后会更加期待接下来的部份,这道开胃菜很不错哦。
第二段故事是泰国Pakphum Wongjinda导演执导的《奶奶》,这段是我个人最为喜欢的,算是正餐啦,完全就是泰国恐怖惊悚片的feel,这段故事讲述的是阴阳相隔的祖孙两人的灵异故事, 是三段故事中最为大胆的,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这段是怎么样过审的,因为是真正的灵异故事,这道正餐真的很正点,让人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鬼片十分怀念,是真的会让人不寒而栗哦!
那么最后一段故事,便是香港彭发导演执导的《剧组》,这段自然而然就是一道甜点喽,很有中国特色玩转戏中戏,并且还有融入喜剧元素,让人从正餐的“惊悚”中稍稍缓过点神来,虽然只是一道甜品,但还是能让人意犹未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魔镜3D》不仅汇集了三国导演,也融合了各国恐怖片所有的经典元素,灯光闪烁的楼道、恐惧的单身女性、神秘的老宅旧院、孤独的小孩、阴郁的老人、真假难辨的戏中戏,干尸、幽灵、女鬼纷纷冲破“魔镜”扑面而来,不管是前菜不是正餐,或是甜点,都能让人在这恐怖气氛中无法自拔。
《魔镜3D》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的同时,也展现了3D电影艺术的魔力,整部电影因为用3D手法来呈现,徒增了一份恐怖之感。
在《魔镜3D》之前,中国似乎缺少一部自主的视觉感知的空间距离所造成的立体真实感的3D电影,而这样的缺失被《魔镜3D》所打破。
观众能够通过这样可触的具有高度分辨率的画面,感受那份具有时空感的恐惧、惊悚与紧张刺激,保持与那种视听状态的,又可以连续性的,逼真的,更具有时空的自由性来完成自己精神状态的紧张与愉乐。
这样具有传递影响、感染观众心理的电影艺术将成为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3D电影到来的时代,这些综合因素的技术整合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京城81号》的亿元投资,扭转了不少人对惊悚片只是小成本制作的小家子气印象,而《魔镜3D》是继其之后制作最大,也很有品相的良心之作。
从《魔镜3D》的精良制作,也不难看出组创人员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革新、追求经典的魄力与精神,必须要为这些努力突破自我的电影人点赞。
说实话 其实就第一个电话还不错 逻辑性特别强 奶奶也可以 特别温情 又是说与老人的关系 又在讲类似留守儿童的问题 但无论是哪一种 真的都是爱 满满的爱 然而中国的这个真真是不能看 一直认为国产的惊悚恐怖 结局都不怎么样 谁知道这个竟然连过程都一般般 记得好像还是说几国联合的 国产恐怖真的需再提高啊
《魔镜3D》真正的前身不是当年那部阿甘导演的不及格恐怖片《魔镜》,而是陈可辛导演首创的恐怖片精英跨地合作短片合集——《三更》。
本片的 金成浩、Pakphum Wongjinda、彭发三位导演分别有“韩国鬼王”、“泰国鬼王”、“香港鬼王”之称。
如今三大鬼王在片中聚首,围绕 “魔镜”这个元素,就在本国拍摄,讲述了发生在中、韩、泰三个国家的三则人间怪谈,合作中无形也有了PK的意味。
三部短片主题不同:电话;奶奶;电影;风格各异:传统恐怖、温情恐怖、恐怖喜剧。
看上去三位高手使用的不同剑招,似乎无从比较,但同场竞技间终究流露出三地恐怖片不同的创作力与活力。
三地鬼王谁最“见鬼”,或许也昭示了三地恐怖片未来的不同的现状与未来。
无心插柳之间,一部良心恐怖片《魔镜3D》,竟具有了审视三地恐怖片命运的意味。
《手机》:老去的韩式恐怖 韩国恐怖片,真的老了。
故事讲述李彩英扮演的女主角,在遭遇车祸腿部受伤之后在家静养。
百无聊赖之中,用手机结识了一个谈得来的陌生网友。
但故事越来越诡异,有如鬼怪索命一般,终究难逃。
作为拍摄过《鬼镜》的韩国导演金成浩,为本片带来的是经典的韩国恐怖片范儿:美丽柔弱的妹纸,稀少的台词,现代气息的都市氛围、逐渐收紧的心理惊悚、一惊一乍的音效、血腥重口的场景,以及吓死人不偿命的音效。
影片主题是韩国恐怖片的标配:看似冤魂索命,实则是精心布局,人心比鬼更恐怖,终究善恶有报,各有善终。
甚至影片元素也似曾相识:忽闪忽灭的楼梯灯光、掉落的剪刀、扎入脸颊的玻璃碎片等。
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曾成就韩国恐怖片的一段盛世风光,但一再的重复也最终令韩国恐怖片陷入停滞,当一个恐怖片类型再找不到新花样吓唬观众的时候,离见鬼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奶奶》:泰式恐怖背后的东方伦理 三个故事中最有味道的,还是《奶奶》。
祖孙之间的生活原本平静,慈祥的奶奶总是对孙子百般呵护,但平静的生活中却总有些奇怪的地方。
有一天,奶奶去世了,孙子再次失踪,真相才就此揭开…… 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拍摄的本片,令人无法不联想起《三更》中陈可辛导演的段落——《回家》。
长镜头、慢节奏和留白,再配以演员的安静表演和后期音效,一个原本平淡的故事逐渐揪心,惊悚气氛和不安感如水般渗入观众心里,直到恐怖达到最高峰,故事突然急转直下,道出老一辈的情比金坚与物质社会的子欲养而亲不在,万般恐怖,终究深情。
《奶奶》中当然有泰国恐怖片常见的那套东西,比如祖孙戏,可是却在过往沉珂中另见乾坤。
泰国恐怖片,果然还有板斧没有用完。
《电影》:恐怖+喜剧的非传统华语恐怖片 最有惊喜的,是《电影》。
原来彭发还可以拍出这么好玩的恐怖片。
在拍摄一部民国题材惊悚片的片场中,男主角上厕所的时候碰到鬼,随后女二突然鬼上身,男女主角吓到飙泪,还要跟女二对戏,结果影片成片的惊悚效果出奇地好,还拿到了国际电影节的奖项。
一则脑洞大开的片场宫心计,拿国产惊悚片常见的山寨大开玩笑,顺便自黑一把片场苦逼史,30分钟讲尽片场花絮、电影圈潜规则以及片场闹鬼等多种元素,拿惊悚当笑料奇招尽出,恐怖与喜剧相结合的戏中戏尽显妙趣横生,令人笑到飙泪又细思极恐。
这一次的彭发实在令人惊喜,过往的恐怖片板斧弃之不用,拍出一部喜剧版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实在是为华语恐怖片争一口气。
谁最恐怖不重要,恐怖片的未来才重要 若要笔者排出心中的1、2、3,固然是《奶奶》赢过《电影》,《手机》较弱。
但观众自有心中选择。
总体而言,三部短片可谓各擅其场,素质远胜近年来在中国大银幕上出现的恐怖片。
亚洲恐怖片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日式恐怖片式微之下,韩国恐怖片崛起又衰落,泰国恐怖片一度凭借泰式风味后来居上,却也渐渐堙没,华语恐怖片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已经许久未见佳作,今日的同台较量,与其说是王者争锋,不如说更多是伤感。
实际上,谁赢谁输不重要,三部短片的较量更不能代表三国恐怖片的水准与未来,但以窥见豹,终究能够看出三国恐怖片的气运。
近几年恐怖片类型有势微迹象,新片层出,影片质量本身并无突飞猛进。
尤其是在吓人技巧方面可谓停滞不前,但《魔镜3D》三方竞技之下,竟有带出些许新意,或许,这种跨地合拍片真如武林高手的切磋较量一样,能够带出武功新境也未可知。
无论如何,尽管人人说怕见鬼,但能让观众吓到见鬼的恐怖片才有看头。
《魔镜3D》的诚意在于够吓人,这种能够在电影院把观众吓住的恐怖片如果再多一些,恐怖片的未来自然也就不会“见鬼”了。
文/田金双近年来,国产恐怖片很多,经典鲜见。
相比之下,极恐悬疑电影《魔镜3D》中的故事耐人寻味。
我一直觉得,一部影片的首要创作原则应该是“故事要好看”,而之于恐怖片或惊悚悬疑类型片中的恐怖,绝非夸张的音效、动作或表情,真正意义上的惊悚和恐怖更应该来自于心理上的悬念和压力。
在恐怖故事中,有关“镜子”的隐喻更多是招魂的道具。
极恐悬疑电影《魔镜3D》中的镜子也一样。
只不过,在该影片中,镜子除了恐怖营造外,暗示的亦是晃动不安的世道和变幻莫测的人心。
之所谓,说的是世道,看的是人心。
若就影片结构而言,《魔镜3D》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多年前香港导演陈可辛、韩国导演金知云和泰国导演朗斯-尼美毕达联合操刀的《三更》。
不过,若就影视文本对恐怖惊悚题材的切入来说,《魔镜3D》则延续了《三更》的辉煌,更将恐怖悬疑元素玩了极至。
而这种极至,似乎与佛法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一观点不谋而合。
《魔镜3D》共由三个故事组成,这种感觉类似日本恐怖合集《新耳袋录》。
第一个故事《电话》是由韩国导演金成浩执导,讲述的是一独自在家养伤的年轻女孩通过手机微信交友,结果却被冤魂索命的恐怖经历;第二个故事《奶奶》是由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执导,讲述奶奶去世后,四岁的孙子的诡异举止所引发的种种谜团;第三个故事《电影》是由香港导演彭发执导,讲述某剧组拍戏所遭遇的一系列闹鬼事件。
影片中三个故事中延续的均是“内心的晃动和不安”,这种不安,更多内心焦虑。
在《奶奶》这个故事中,四岁的孙子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长大,老人相继过世,但在迟迟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孙子眼里他们并没有离去。
他还是如常地用爷爷奶奶给他的零花钱去胡同买爱吃的东西,而买东西的钱都是旧钞。
儿子的这些怪异举动让爸爸妈妈感到不安,他们决定揭开谜团……故事的结局,让人胆战心惊之均更是出人意料。
斯如影片中表现的情节,有时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
在该片中,“魔镜”这一具有魔力的词汇似乎更多佛法隐喻:“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只不过,在导演和恐怖主义者的操持下,不管是剧中人还是剧外的观众,似乎每个人都很难看破。
而这,就是整个世界的真相,笑中有泪,不喜不悲,亦或悲欣交集。
在西方,“魔镜”是魔法相关的道具,斯如《白雪公主》中王后那句经典的台词:“魔镜啊魔镜,谁是这世界上最美的人?
”镜子可以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信口开河,亦可以不动声色沉默不语。
不过,且不管魔镜做何表态,都会引发出一个新的故事新的结局。
所以,在《白雪公主》这个童话中,白雪公主快乐地吃下了忧伤的苹果。
所以,镜子,其实只是镜子,只不过,在多变的人性和人心面前,镜子成了沟通善恶、阴阳的道具。
因此,一面很普通的镜子,拷问的却是人性。
当然,如果你胆子不够大,又经不住这部中、韩、泰三国三位风格迥异的导演这部“人间怪谈合集”诱惑的话,不妨捧着《金刚经》连诵三遍,再步入电影院慢慢品味个中滋味。
《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看《魔镜3D》,说的是世道,看的是人心,洞察的是自己。
当初听说《魔镜3D》这部电影,就满心的期待,毕竟是中、韩、泰三大鬼王的联手之作,模式就像当年的《三更》,三方导演在同一命题下,碰出了火花,至今天仍然让人感觉惊栗,而且,这部电影的题材相当有发展空间,魔镜,这个具有无限纵深空间之物神秘十足,传说中照出人、鬼、妖的真相,这一次,镜子带来怎样的诅咒、诡异、不详、血腥,足够值得期待。
高手集结,再加上题材感人,影片的制地果然不俗,用一面魔镜,交集出三个故事,各有特色吧,韩国美女李彩英上演了一场击穿心理底线的复仇;泰国一个只会说“呀呀”的四岁男童,天天还和已经去世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玩,还有一个剧组里面闹鬼,这几个故事看上去就悬念很强,而且比较出色的是,这些悬念不是生编硬凑的,而是有源有脉,层层递进的严密逻辑,都有很明显的推理片色彩,在惊吓眼球的同时,也能冲击心理,轰炸脑洞。
笔者个人都喜欢的其实是中国这段,这段的氛围不是那么从头惊险到尾,而是加入了很多的喜剧笑料,和以前老港片中的捉鬼片、风月片一样,不拘泥,不刻意,一会把你吓得头皮发麻,一会又突然嬉闹得没有正形,间或搞出一点小情色的诱惑或有趣的喜剧小桥段,同时,故事却很完整,丝毫不会显得零碎,可以说无论在剧情,还是制作上,都是难度最大的,彭发的表现值得庆祝,同时,孙坚、周泓等明星的表演也很活跃,算得上是超水平发挥。
纵观影片,表现层次还是非常丰富的,有那种绝命复仇,有亲情纠结,也有片场八卦,趣味惊悚,集合了三种地域色彩鲜明的风格,彼此是接通的。
这不仅是一次合作,也不仅是一次技艺的比拼,三个鬼王用三种风格,在电影里把自各国度里对于鬼文化的理解用一面魔镜进行了联接,最终以三位一体的主题,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彼此折射和互通。
就像本片第二章《奶奶》,极为阴森、诡谲,可是又无限凄美,因为情感足够浑厚,情景足够真实,让观众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这一点上来说,《魔镜3D》的意义就不只是一场电影的惊吓效果了,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文化和民俗,那些故事让人感到可怖,却总是身不由己的着迷,这是一种生长环境、情感方式与世界观的体现。
一面镜子,能辗转三地,产生如此丰富的化学反应,这是影片的功绩,近几年亚洲惊悚片的创作水平有下降趋势,很少有品相俱佳的良心创作。
《京城81号》聪明的选了一个好地方,又嫁接了民国剧的虐感,获得不错的票房,但那不是惊悚片的正确创作方式,在题材挖掘,讲故事的方式,气氛和效果等方面,《魔镜3D》都走得更远、更好看。
这部电影又一次证明了惊悚片如果拍好了,绝对不是一个小众的类型。
这几年,电影市场火爆,《孤岛惊魂》、《京城81号》陆续火爆之后,国产惊悚片今年有迎来破纪录的高产量,但同样惊人的是恶劣的口碑环境和低迷的市场票房,居然没几部过两千万的,我们不仅扪心自问,为什么总盘节节攀高,惊悚片却如一潭死水?
说白了,还是绝大多数国产惊悚片辑混乱,情节有硬伤,人物性格模糊伤害了观影群体,银幕上一惊一乍,观众笑成一片……拍惊悚片是个投资可大可小的丰俭由人的生意,在投资人对市场没有足够信心的情况之下,选择拍惊悚片较为稳妥,而且鬼故事或者惊悚故事相对于其他剧情戏来说,可以略微弱一些,剧本好对付,只要能够吓破观众的胆,便可算得上是某种程度上的成功,赚钱较为容易,所以这个群体就充斥着大把投机取巧的电影商人:“为恐怖而恐怖”,在声光画影的手法老套。
然而即便是如此,惊悚片市场也从不缺乏具有新颖活泼的技巧形式、情感救赎升华的主题价值的好作品,今年年初的《怪谈》,以及国庆档要上映的《魔镜3D》便是其中代表作。
《魔镜3D》和《怪谈》一样,是分段式惊悚片,这是香港电影当年为了节省成本和适应故事骨架的短小精悍,应蕴而生的三段式或四段式结构的鬼片,从叶伟信《夜半一点钟》到较为出名的《阴阳路》,一直到十三年前陈可辛的大片《三更》,都是一部电影讲述几个鬼故事,观众看得过瘾导演拍得开心,尤其是陈可辛《三更》中集合香港泰国韩国三段鬼故事获得的成功,将这种叙述形式的好处表现到了极致。
《魔镜3D》则是集合韩国“鬼王”金成浩、泰国“鬼王”Pakphum Wongjinda以及亚洲“鬼王”彭氏兄弟中的彭发,打造的藉鬼喻人的优质恐怖片。
三大鬼王的技巧都十分娴熟,韩国故事“手机”构思精巧,九成戏份是一个人、一部手机、一间公寓,非常考验导演的表现技巧以及演员的演绎发挥,拍过《鬼镜》系列的金成浩十分出色的揉进了善有善报的人类价值观,让人看的是紧张万分,不敢大声喘气;泰国Pakphum Wongjinda拍摄的“奶奶”段落,故事缓缓道来,看似平静如水,一点都不紧张,但胜在“老有所依”和“永恒爱情”的价值探讨,许多女观众会为之动容;香港彭发导演的“电影”段落有张有弛,戏中戏手法,拍戏现场遇鬼,时而紧张刺激,时而轻松愉悦,包袱埋了好几次,鬼从何来让人心惊。
最后,这三段故事都与片中不断露脸的“镜子”息息相关。
其实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的三个故事组成惊悚片,在华语电影中不少了,甚至用镜子做线索的也有,像千禧年的《古镜怪谈》,谢霆锋、林心如、徐帆、黄百鸣等人主演,电影的故事情节几乎全部照抄希区柯克的小说(双重杀手、最后的安眠、逍遥法外)。
《魔镜3D》扬长避短,显然并不是一味的恐怖,借“鬼”喻人脱不了一个情字,“手机”里高科技杀人手法是为死亡男友报仇,“奶奶”平静如水的生活是彰显爱情永恒,“电影”则是说剧组人人善用圈内潜规则,《魔镜3D》的不俗之处,就是胜在多了这些人类价值观的反射、复杂多元的内在主题,以及新颖活泼的形式技巧。
3个故事,三种风格。
韩国篇:恐怖的来源全都是一惊一乍,而且还老让我们看微信聊天内容也是醉了。
泰国篇:很明显泰国篇的精华应该都被广电给剪光了,反而变成最没亮点最无聊的故事。
中国篇:惊喜,告诉我们在中国不能真实存在的鬼是如何拍出来的,妹子演技不错,而且难得还有点笑点。
不过中国篇的故事明显更有诚意,直到最后才发现惊悚在延续。
对于《魔镜3D》这样一个电影片名而言,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多数人可能会和我一样想到的是那个熟悉而又久远的经典童话故事,事实上,这部电影和童话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一部由中、韩、泰三国的彭发、金成浩、Pakphum Wongjinda等三位亚洲顶级惊悚片导演联手打造的“让人惊喜又惊魂”电影作品。
《魔镜3D》由三个部分组成,三个段落通过一面“镜子”关联起来。
段落间既是独立的故事,也有通过对于人性考量审视的共同内核形成相互的呼应,三位导演的风格特征明显,组合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近年来惊悚片一词几乎成为烂片别称的时候,本片精致的剧情设计、流畅的视觉语言无疑在为行业重新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和表率。
作为生活必备用品之外的镜子自身就是有隐喻的,无论是在童话故事里,还是历史典故里,抑或是在惊悚片里。
人和事物在镜子面前所折射出来的这一影像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幻象的诞生过程,镜像是如此的真实。
金成浩的《电话》是第一个段落。
我们所处的当下,手机几乎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无论办公室,餐厅,地铁公交,还是走在路上,总有数不尽的人在低头看手机,或用手机拍照刷屏各种。
手机带给了人类沟通交流的便利,却也拉远了人们内心的距离,甚至它将很大一部分人绑架到了另外一种绝望的生活,直到死亡来临,你可能紧攥在手心里的还是这个名叫手机的东西。
爱真可以超越一切界限吗?
《奶奶》可能是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中真正去讲述亡魂存在的部分,这可能与主创国际合作而在审查上得以放松的缘故。
祖孙、父母、这样的关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常态,这其中的隔离、忽视、以及观念的冲突是家庭矛盾中的重点,这些都只是这个影像故事里的爱情铺垫,剧中爷爷和奶奶阴阳相隔10几年,活人与尸体的相伴生活看似重口味其实感人至深。
彭发段落的《电影》设计是三段中最为用心的,尽管戏中戏这样的设计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在故事讲完之后你仍然意犹未尽却跟随片中角色一起揣测某人是否会泰语,而最终你没有肯定的答案。
三段故事组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魔镜》,在让你恐惧的同时,还让你悲伤并欢乐着,更重要的是影片还提供了一个让你慎思生活的机会: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家人,如何权衡主次轻重,以及因何追求。
第二个故事较精彩,第三个故事败笔 不过毕竟还是头一次看的有鬼的中国电影就打个三星吧鉴定完毕
什么鬼
在微博上看到片段才翻出这部电影来看的 第三个故事真的很搞笑了😂
可还行
最后在开什么玩笑
感觉还可以吧,鉴于光腚总局的限制不能出现真正的鬼,这个片子做的还算及格
模仿鬼4虐。2015-10-26 03:50:03
在国内能上的范畴算不错的了
这不就是泰国的片换一拨人演嘛~~
当喜剧看还可以,当恐怖片,那也还是个笑话!
三段式恐怖片,就泰国那段恐怖点
这应当是华语院线里一部里程碑的作品,因为沾了合拍项目的光,电影出现以及默认了鬼的存在,也是活久见系列!可惜三部短片整体素质都不高,韩国的像学生毕业作品,泰国的勉强还能称之为电影,第三部天朝的根本就是网络剧,而且是属于已经玩烂了的反转梗,毫无惊喜
第三个故事是傻逼吗?
韩国的部分实在娱乐大众么,完全是泰国之前的一个鬼片的一个桥段,连台词都没变,实在是太过分了。泰国的部分也没感觉吓人。一个静止的镜头加特别大声的恐怖音乐。只有香港的拍的不错,又恐怖又搞笑,只有最后穿白裙子的美女确实让我感觉很恐怖
很明显是真鬼电影的浅尝辄止,看得出来不敢太过深入,不过总算是开了个好头,也算是心意之作。
完全抄袭鬼四虐
人生第一本恐怖片QAQ 片还不错,不过我觉得以我超烦的气质以后还是不要轻易驾驭恐怖片这种闹心的片种了。
抠图特技加一星
可以一看
比之前的国产恐怖片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