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为了看青春期无聊而又无心触动生活现实的大实话而去看的《濑户内海》。
只有一个半小时,比较短。
但是可能真的过了那种看《海贼王》中的友情,热血沸腾的年纪了。
这些生活琐事,好玩却没有太多意义,无法觉得太有趣。
电影是分成一个回合,一个回合的故事。
最近看的都是青春期的电影。
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的男生,火一样直率,冰一样睿智。
会面对青春期那些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烦恼,喜欢一个女孩子、校园欺凌、父母离婚、宠物去世等。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就是化沉重为琐碎,化琐碎为平常,平静的讲出来,开玩笑的戏谑,消解了那些悲伤而痛苦的事情,仔细回味起来,还有那么几分哲理。
也有那么几点温情时刻,即使是同样喜欢一个女孩子,也不是嫉妒的争抢,反倒其中一个为另一个男生向女孩子解释。
小猫去世了,一个男生会笨拙的安慰另一个,有一点滑稽。
本来演的就不是那么深刻,开心,日常的小事。
可能想看更有深度的电影吧。
人生这东西怎么折腾反正都一塌糊涂,他想。
只不过小时候不知道罢了。
—《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75分钟的电影,90%都是两个百无聊赖的少年在台阶上闲聊消磨着青春,看似无所事事却常有哲理闪现,放学后补习班前一个半小时无处可去家庭条件优渥学霸的内海和退出社团无事可做玩世不恭父母家庭矛盾的学渣濑户,他们都选择了河边的台阶小憩,从五月到暑假到初冬的初雪,时间匆匆流过,就如同台阶下缓缓而流过的河水,而台阶上是车来人往的马路和喧嚣的世界,两个少年的对话由章回体段落串联起来台阶之外的生活,“为什么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坏事呢?
坐在河边发呆杀时间,也是青春的一种方式啊。
” 谈论无意义,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呢,生命中究竟有多少是有意义的?
「1.濑户和内海。
」你看河边的那个大叔,我们最终命运就会像那个大叔一样,被生活的艰辛虐到一脸麻木,这才是普通人的青春啊。
自己今后的人生是不是再也不能比小时候的时光更开心了?
想想真的很可怕;长大成人自然有大人的快乐。
对着一条河这样浪费时光,也挺美好,希望自己不要老。
年少时候我们都在想以后会成长为什么样的大人,憧憬往往太过美好,到最后,也许我们会变成让小时候的自己看不起的大人。
听起来是个悲伤的故事,但现实就是如此,人要生存下去,是要拼尽全力的。
「2.胡萝卜和大棒。
」平常心面对感情也许效果更好吧,如果患得患失,会有很多失望。
面对喜欢的女孩,濑户的紧张和小情绪让人忍俊不禁,而一脸淡定的内海却暗藏玄机。
感情这件事,有时候需要欲擒故纵,因为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3.威吓与拟态。
」如果举办一个挑毛病的比赛那会怎么样?
内海听到濑户这个提议一脸不屑,他说你就像白脸角鸮,在比自己弱的对手面前瞪大眼睛张开翅膀逞强威慑对方,遇到比自己强大的人就立马怂了,不惜收缩全身羽毛眯眼侧身缩小存在感。
事实证明: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趋炎附势的白脸角鸮。
会根据对方的强弱改变体态,从而保护自己。
这就是生存法则吧,弱肉强食的世界上,趋吉避凶是生物的本能反应啊!
「0.内海想的邂逅。
」家里有苍蝇怎么办呢?
养猪笼草吧。
消磨时间的青春里有个笨蛋在河边抓蚂蚁意图投食给猪笼草,还美其名曰,米饭能让你活下去,但偶尔也想吃点肉开个荤口吧?
说话就是演戏,你只需要不停的嗯、啊、是,对方就能一直演下去了。
如果没有这样两只「户外宅」的无聊相遇,就不会有这么有趣的一部电影了。
「4.先祖与子孙。
」暑假就像是燃放的爆竹一样,转瞬即逝。
如果暑假永远不会结束就好了!
我们都不会长大就好了!
永远像现在这样就好了!
其实学校或许是庇护所,或许是某种意义上的囚牢。
我更倾向于前者,这世界纷繁复杂,不是祖先庇佑就能混的好,要讲实力滴!
出来面对社会,你会发现这世界有多无奈!
「5.濑户小吉的忧郁。
」为什么人和人不能好好相处呢?
干脆让我一个人生活好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以为的烦恼也许是人家眼里的幸福,濑户屁股上坐了一个粉笔笑脸,内海一脸嫌弃的躲得远远的。
而河边,濑户的父母在耍花腔,这也是一种另类的秀恩爱方式,怎么说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相遇与别离。
」生日快乐啊!
濑户。
送一个扭蛋给你,但人生未必如愿。
你以为生日就有奇迹发生?
告诉你,可能性不大呦。
家里的猫死了,请你不要悲伤,因为生命总要终结的。
人生中有多少身不由己?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真的没多少东西可以永垂不朽。
「终.樫村一期的恋慕。
」下雪了。
好冷,喵星人的温暖好像还不足够。
对,还有热奶茶,内海打开了听装奶茶自己先喝了一口,递给了爱撒娇的濑户…然后自己从包里再取出一罐。
抱着一期一会的想法,即使是闲话也是要倍感珍惜的。
你看到的也许是两个废青在浪费生命,而我看到的是两个男生惺惺相惜互相给对方的人生鼓劲。
以「丧」对抗「丧」可谓是以毒攻毒,有时候我们是内海→坚持活在自我的世界之中,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只为内心的宁静。
可内心里却渴求有人关怀有人爱。
有时候我们是濑户→头脑简单爱撒娇的愣头青一枚,承受被迫退出社团的沮丧和对父母关系不和谐的无奈等等,他是多么需要一双聆听的耳朵。
当濑户遇到内海,放学后的平淡生活就多了很多乐趣,无关乎他们谈论什么,陪伴和关怀才是最有意义的。
用心珍惜每一次的相聚,即使是无聊的日常,也足以暖心。
你可以在球场挥洒汗水,他可以每天努力的想有创意的点子,我为什么就不能坐在河边看风吹草动水流,如此消耗人生呢?
积极努力的人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而颓丧如我则会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着打个盹吧,起来再寻找方向。
」
虽然叫做《濑户内海》,看起来像是什么要去尾道拍摄的地理纪实电影,但其实濑户和内海是本片两位主角的姓氏。
本片的看点是虚度时光,我如此中意它大概也因为我很喜欢“虚度时光”。
大概就是吃薯条唠嗑发呆这种的。
阴郁、总让人觉得是看不起人的优等生内海,作为足球部主力却因为前辈欺压被迫退部的濑户,一个是上补习班前有段时间无处可去,一个是退部之后放学就无处可去,两个高中生在小河边的台阶上相遇了。
他们会谈论各种话题,包括河边有个大叔一动不动好像不是人类一样杵在那里啦,河边有个小丑在练习怎么当一个小丑啦,足球部不良前辈又来欺负人啦,我家里进了虫子啦,濑户喜欢的女生啦,爸爸的中年危机啦,老年痴呆在街上到处游荡的爷爷啦,家里的猫猫啦,或者没话说了就各发各的呆,偶尔濑户的妈妈会路过河边热情地和两个人打招呼。
多数时候是濑户在有一搭没一搭地开启一些零碎的话题。
内海则会随着话题提供很多莫名其妙的建议,当然了,更多时候是在吐槽濑户的种种举动。
捧哏和逗哏。
在两人一唱一和之间,细想一下,毫无表面逻辑的对话,却以高中生的视角透视了人生的每个阶段。
“虚度时光”好像是对生命本身的一个注解。
很多人将这部作品和男子高中生的日常等作品类比。
确实也没错,片中有大量无意义的、冷热笑点交替的桥段。
不过,濑户内海也有稍显不同的地方;如果把讲故事的意图也分成三阶段来解构的话,濑户内海隐隐约约是第三阶段。
所谓三阶段论,在我看来,亦即我们从无意识开始,因为经验累积逐渐走向有意识,最后通过经历了无意识与有意识最终承认琐碎的无意识。
这是一部没有“意义”的电影。
不过换种方式来说,“意义”本身在一定普世价值之外是一种个人定义的标准。
厨师的意义是做可口的菜肴,文学家的意义是完成他的作品。
可以说,我们虽然在一个世界里生活,却存在着“价值”的平行世界。
照内海的价值观来说,在河边虚度人生是“无意义”的吗?
为什么一定要参加运动参加部门活动呢?
内海是有点虚无主义想法的家伙吧。
还原日常是需要超乎寻常的观察力的,创作往往会为了有意识的目的,忽略无意识是如何展开的。
以至于我们虽未察觉,但在多数日常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对话都是不自然的。
如果让我举例的话,濑户内海类似于低配版的瓦尔特·本雅明的《柏林童年》。
它遵循的记忆的不可控性,去寻回“非意识”的东西,这使得它最终构建起来的世界有种奇妙的真实性。
当然,这大概是我多嘴多舌,作者未必会在意这些装模作样的东西吧。
濑户内海确实不是简单的高中生聊天。
比如对“对话的演技”那一段。
两个人在讨论中,内海回答濑户说,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话就是靠演技的。
人们彼此迎合然后持续下去。
还有关于“嗯”的讨论。
有一天,濑户接着内海的话说有些人回答“嗯”的时候真的很麻烦。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说自己突然讲到太宰治之类的作家很不错啊,虽然是想分享,但是对方回答了“嗯”。
这个“嗯”其实是不太清楚的意思,这个时候自己只好跳出来解释太宰治的作品,这样一来反而显得自己好像在装模作样了。
本来冷着脸的内海,在这段对话开始的时候对濑户笑了起来,这也是他表示“有兴趣”的举动。
实际上,他们两个的“一期一会”,就如内海所说,好像是因为两个人有一些相似点。
足球部退部的体育男和从不参加集体活动的阴郁优等生,却在对人事的看法上有一些基本一致。
濑户有某种直感,内海能顺着这种直感寻找琐碎事物的乐趣;而且,濑户不会让刺猬一样的内海有多余的不适,他不会担心他过多地来和他套近乎、或者读懂他的弱点,虽然濑户能纯凭直感踩到这种弱点(这也是两个人关系最可爱的地方)。
比如在濑户生日的那一小节中,抠门的优等生内海买了个便宜的扭蛋给濑户,可是濑户家的猫死了使得他心情郁结,看到什么都没了兴致。
从来都高高在上的内海一瞬间手足无措,不仅被批评生日礼物选得很辣鸡,在濑户的要求下扮了丑,最后还答应给他买超过一千日元的手机壳作为补偿。
电影的收束很牵强,可是那场戏也可爱得紧。
最后的最后,在飘雪的下午,内海找到了抱着流浪猫缩在河边台阶下面的濑户,濑户因为自己喜欢的女生喜欢内海心情沮丧,一方面安慰女生、另一方面又在短信里对内海大发脾气。
内海照常在台阶上坐下,从包里掏出一罐热奶茶喝了起来,濑户一个激灵坐直了死死盯着内海手里的奶茶,此时作为观众甚至能看到濑户的背影写满了“特喵的自己喝热的不给我”一行大字。
内海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把手里的奶茶递给了濑户,然后又从包里掏出另一罐热奶茶喝了起来。
未来在哪罐奶茶的热汽里飘着呢?
虽然不知道。
这就是浮生平日。
作者:度柿 (微信公众号Trapnesto长驻主笔)“我们致力于抵抗时间的侵袭。
”
电影一开场,诙谐的配乐“セトウツミのテーマ”便把我抓住了。
接下来的部分就像课间休息阅读的少年漫画那样简单轻松。
(当然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漫画改编的嘛)电影共有8话,彼此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其中第0话、第5话和尾声分别是“内海想的邂逅”、“濑户小吉的忧郁”和“悭村一期的想法”,我将这3话作为主线的三个重要节点来看,代表着濑户小吉和内海想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而剩余的“濑户与内海”、“巴掌与甜枣”、“威吓与拟态”、“祖先与后代”、“相遇与离别”这5话则是用于丰富故事主干的枝叶。
表面上看,濑户和内海两人是截然相反的,濑户是个一事无成的聒噪小透明学渣,内海想是个有意隔绝交游的安静学霸。
他们的相识源自“偶然利害一致”(←内海原话)——内海常常在放学后在湖畔消磨补习班前的时光,而濑户因为被球队踢出而多出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时光。
“你谁啊你?
”濑户反客为主,闯入独自看书的内海的世界。
“这话应该我问你吧。
”内海哭笑不得。
濑户愣了一下,走到内海身边坐下,继续絮叨:“那你听我说,我不是很讨厌虫子嘛……”接着,两人就杀虫展开了几个回合的讨论。
就这样,濑户开始了每天放学后都到湖边和内海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的日子。
薯条、奇怪的陌生大叔、身高、悭村一期……他们什么都能聊,即便是各说各话,也一样生动有趣。
如果仅仅依靠莫名其妙的相遇和吐槽式的闲谈,很难让人相信截然不同的濑户与内海会结下深厚的友谊。
他们友情的一个重要支点是相同的忧郁。
第1话就已经初步体现了两人面对未来有相同的迷茫与沮丧。
濑户认为自己吊儿郎当一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看似优秀的内海同样认为自己没什么特别值得高兴的成功经历。
更为相同的是他们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
他们都不是擅长社交的人。
内海或许因为心智比同龄人更成熟一点,又或许是因为在父母处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而主动隔绝社交,对热心分享八卦的男同学和自己的追求者都冷漠以待,选择在湖畔消磨时光。
濑户看上去是个大大咧咧的阳光男孩,但骨子里敏感又自卑,从他经常认为内海看不起自己就能知晓一二,所以他才会说出“想要一个人生活”这种话。
可人总归是社会性动物,需要群体,需要归属感,哪怕这个圈子小到只有两个人。
幸好濑户和内海命运般地遇见了彼此,互相分享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互相吐槽,互相讨论各自的忧愁烦恼。
在悭村一期这个旁观者看来,他们每天放学后相会的一个半小时就是弥足珍贵的“一期一会”。
尽管嘴上不说,他们一定都对这段突至的缘分感到开心。
所以内海才会许愿“希望暑假不要结束”,所以濑户才会在短信吐槽中夹杂一句“一直以来谢谢你了”。
【7.5】1、好无聊好无聊……2、容易让人犯困的电影3、小场景电影,一直都在一个地方,基本上所有画面都是在一个有栏杆和走道的河边的阶梯那里拍的,而且都是那2男1女4、男主有点阴沉、沉默寡言,感觉也不像是内向;男二跳脱一点。
女主长相耐看5、涉及到他们家庭的故事,男二的爸妈因为一只快死的猫的昂贵口粮而导火索开始离婚。
女主喜欢男主,男主不喜欢女主,男二喜欢女主,女主对男二无感6、画面明亮,富有青春气息7、2024.09这个电影8.3的高分,是不是喜欢动漫的人打的?
男二挺动漫的,特别是头发,很中二。
然后男主也是,还有那个黄毛也是,那个黄毛一出场,气场就是不一样,男二怂包样8、电影还展示了男主和男二的手机,他们和女主的电子交流,还有男二与其母亲的交流9、难get喜点
这个片子对于在阴天里心情不好的我来说,简直就是宝贝T﹏T❤️,太太太治愈了T﹏T❤️好喜欢他们两个T﹏T❤️还有就是对于最后内海明明有买两罐饮料,但开始只拿出一罐,(看起来就像是只买了一罐一样,他这是在逗小濑吗?
)成功引起小濑注意后再把自己喝了一口的递给他……~~然后自己不动声色地再拿出一罐来的操作不是很懂…………(不,你懂~)
哎妈……第二次写电影节影评。。。
(依旧是狗血的标题)《僕と君の大切な話》——不知各位看官有没有读过这部漫画。
在“车站篇”中,女主角为了能和心仪的男主角加深了解,常在他看着书候车时坐在长凳的另一端,想方设法与他展开各种匪夷所思的对谈。
与他俩相似,本片的两位男主角——内海与濑户同为中学生,放学后总会在某条河川前的石阶坐下,在打发百无聊赖的时光的同时展开妙(nao)趣(dong)横(da)生(kai)的对话。
与前者相同,本片赤果果是一出谈话类“恋爱”喜剧。
对,你没有看错,是恋、爱、喜、剧!
(……)内海与濑户是个性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内海看上去就很聪明,博学多闻,说话条条在理,但对人冷淡,总爱拒人于千里之外。
家里好像挺有钱,不过不常得到家人的关注和关心,一直独来独往,像一匹狼。
濑户则像个长不大的小孩,平时毛毛躁躁,莽撞&直肚肠。
和稍显不良的外貌相反,骨子里有点软弱,内心偶尔会纤细得像个妹纸(……),平凡家庭出身,有一对笨蛋父母。
影片由数个单元小故事衔接而成,除了“缘起”的Story 0和epilogue,大都由内海与濑户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开始。
那他们平常都聊些什么呢?
从薯条到嫌疑犯,从猫粮到离婚危机,从手机邮箱到情人节巧克力,从赛马到量词用法,从蜘蛛到河川怪谈……由濑户起头的话题绝大部分是没有营养的。。。
换做别人,谈话估计难以继续下去。
可是内海不一样,他以奇妙的方式附和、而非迎合濑户的话题,通常能贬则贬,能吐槽便吐槽,能补刀就补刀——谁让濑户是缺乏常识、性格被动的M属性呢。
内海在谈话中总是占据主导,多次成功将无聊的话题升级为加倍无聊的话题,两人却还能乐在其中。。。
一个说着不想去补习班,一个说着不想回家啊,比起在校的时光,并排坐在石阶上的日子对他们而言或许是更重要的回忆吧。
(即便他们的对话在旁观者看来只能无力地概括为3个字——什么鬼。。。
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都曾是内海。
为了避开麻烦,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为了维护自身的个性,坚持活在自我的世界之中。
听着Quruli的歌,品味孤独,仿佛看透世态炎凉,仿佛做到了清心寡欲,仿佛与世界为敌的自己无比帅气,其实心底的某个角落无时无刻都在渴求着他人的关怀,同时又探求着与自己合拍的对象,固执地认为这个对象不是谁都可以。
当内海与濑户相遇,他们就像熟悉的陌生人,展开了不冷不热、无关痛痒的对话。
对濑户而言,被迫退出社团让他沮丧无助,他希望能做点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对内海来说,他早已从他人之口听闻濑户的遭遇。
濑户就像撞在枪口上的命定之人,听听对方的牢骚,可能比独自消磨时间要有趣得多。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个会跪在地上抓蚂蚁来给捕蝇草开荤的家伙也算是蠢得可以了吧?
于是渐渐地,放学后相约在石阶变成了两人的习惯。
陪伴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谈话的内容。
“暑假不会结束就好了。
”我们都不会长大就好了。
永远像现在这样就好了。
偶尔也会谈论一点像样的事情,偶尔也会没有防备地显露一些真心。
最后,我们来说说在epilogue成功刷出存在感的女主角——美丽的一期姑娘。
据说一期姑娘有个妹妹,名叫一会。。。
(原著的恶意?
囧)在濑户喜欢上一期姑娘之前,一期姑娘就已被内海所吸引。
尽管她拼命努力想要博得内海的好感,却发现对方的眼里根本没有自己。
即便是理睬了她,嘴里也净说着濑户的事情。。。
还被认定是个肤浅的女生,一期姑娘气不过自然是挥了内海一巴掌。
不过神奇的是,在收到濑户发来的“求救”短信后,一期姑娘便不再深究内海是不是gay的问题了……她似乎已明白自己并非是内海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
感叹一期姑娘的心理承受力&包容力也是杠杠的。
不但飞速认可了濑户与内海间非比寻常的羁绊,还把他们二人的关系定性为了“一期一会”。。。。。。
并露出了报以祝福的灿烂笑颜。。。
(这种微妙的超脱感绝逼是导演故意营造的。。。
另外,全片是以“间接接吻”收场的。
飘雪的天气里,在(莫名其妙)冻僵了的、怀揣着猫咪(可能是mi娘转世 ==)取暖的濑户面前站着的是抖S气场全开的内海,眼神和嘴角带着丝丝宠溺的笑意。。。
随后,他们像往常那样并肩而坐。
内海从书包里拿出一罐暖饮,不顾濑户的感受自顾自喝了一口,然后递给了濑户。
当濑户满怀感激地接过开始喝的时候,内海又从书包里掏出了另一罐一模一样的暖饮,起开拉环喝了一口。。。
这一幕实在是……太糟糕了……今天内海调戏濑户了吗?
Yes!今天内海向濑户告白了吗?
……P.S. 那个牵起嘴角却始终缺乏认同感的微笑,那个COS艳女郎叼着烟躺倒在石阶上的妖娆姿势,还有缩起两瓣嘴模仿白脸角鸮的模样……不得不表扬一下浑身都是戏的壮壮 -____- 比《MOZU》那会儿更加迷人了 -________-
二刷。
再次体会了苏打的颜艺,池松壮亮波澜不惊的声音,越发的喜欢了。
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河边偶然相遇,从陌生的同学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两个人坐在河边,无所事事的打发时间,聊些有的没的,有时候打打闹闹,有时候就静静的坐着。
过往的行人,河边的小丑,学长和离婚的爸爸,走失的爷爷,就这样组成了一幅幅平凡的日常画面。
如果我们身处其中,一定不会觉得有趣,但导演通过镜头展现出来的却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每个人都在想自己或自己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无聊的高中男生,是否也和某个曾经亲密的人聊过类似的话题,也在夏日的晚上放烟花,给过生日的朋友送莫名其妙的礼物。
电影的场景单一,动作简单,坐在河边的时候,池松壮亮的姿势都没有怎么变,但我们看的很有趣,非常有趣,这得归功于导演的功底还有两位主演的演技。
一刷的时候觉得苏打演技不如池松壮亮那么自然,二刷这种感觉少了些,毕竟人设不同。
但仍然被池松壮亮圈粉,外型并无少年感的他把一位高智商有颜值不合群的高中生演的入木三分。
70多分钟真的太短了,想看他们的日常一百集!
另外,配乐也非常棒。
很偶然得到这部电影的电影票。
却出乎意料地好看。
两个高中生零零碎碎生活的总汇,没有戏剧般的起起伏伏,讲刚开始恋爱时的战战兢兢,试探却又收回手,讲青春期对父母的小逆反,也许就是不想吃咖喱饭,不想随波逐流,却又摆脱不了芸芸众生的命运,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但其实面对校园恶少,自己也不过如此。
费尽心思想给朋友一个惊喜,最后其实还抵不过冬天河边的一杯奶茶。
想起自己高中时候的朋友,和她们至今还维持着有距离的亲密,就像那段濑户不断靠近内海,内海不断后退的安全距离一般。
知道她们永远不会离开,会偶尔嘲讽我,会偶尔看不起我,但她们一直在那里,会递给我一杯热奶茶。
陪我看电影的姑娘是高一开始放学天天一起走到地铁站的。
高一的时候天冷会去地铁站旁边的全家买五块钱六个的关东煮,天气热会在学校边上的小文具店买可爱多,总有人会在穿过第一条马路前就把整个全部吃掉,有人刚刚谈恋爱的时候和男朋友那段路可以走上整整一个小时,我们剩下的人路过他们总是朝他们笑笑,但是也没有回过头去八卦地观察。
有心思细腻如内海,也有大大咧咧如濑户。
极少谈论考试,绝大多数谈论生活。
那时候叽叽喳喳的四个姑娘,就算现在已经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但还是一句话所有人都会到场,至今还在我身边。
相见亦无事,别后长忆君。
大概也是所谓的一期一会吧。
结尾时,一期姑娘看着坐在台阶上的濑户和内海,说“他们也是在珍惜「一期一会」”吧,对这词陌生又熟悉的我查了查它的意思。
一期一会(いちごいちえ),日本茶道关联语。
「“一期”指人的一生,“一会”表示仅有一次的相会。
茶会的宾主在此时、此地相遇,一生之中仅有一次机会,所以要珍惜这一瞬间,应付出全部真情来对待」「一期一会,不执著于某一次的相会,而是,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每一口水,每一息呼吸,每一步,每一次见面,都要抱着日常、自然、专注、平静的心态。
」濑户和内海的相识十分“日常”,不是“不打不相识”,更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两人只是同时段间选择坐在了河边的阶梯上,濑户开口说话,关系线便自然绕在了两人身上。
有人说「一期一会大致如此。
不问前缘,不求后会,唯余斗室、二人、一碗茶。
俯仰之间,便是整个世界」。
直到影片最后也没有两人的离别场景,两人的一次次交谈中更未出现过“今后是不是无法相见”此类话语和情绪。
在我看来,河边的阶梯这一主场景好比茶盘,作为观影者的我在适当距离处欣赏一场茶艺表演。
我无法将眼睛安放在茶艺人的双手之间,把杯中茶水的相配相溶与茶叶的旋转上升盯看得透透彻彻,所能见的仅是茶艺人的手势和茶具位置的变动。
同样,我能了解的也只有濑户和内海在河边阶梯上的嬉笑交谈,至多插入内海在上补习课之前走去河边路上的一些零碎画面。
那些生活中不发生在河边的具体事情,都是那碗茶水自己的故事,我无法写实描绘,却可以寻茶香肆意幻想。
至于那些乐事趣言,不想透露过多了:)
看不懂(๑°⌓°๑)
张口闭口青春啊自由啊不想长大啊,把自以为青少年会共鸣的关键词当成公式用了。真的很讨厌这种讨好式的装嫩语言游戏。
拍的神马玩意儿这是。。
两个小登充满雄性恶臭味的对话🤢
超好笑,应该会是今年最喜欢的青春片。
无所事事的青春真好啊
“一千两百円的手机壳还是扭蛋” “都要”
日本青年一代提前过上了老年生活。希望永远能坐在台阶和基友晒太阳、撩妹、揭短、唠嗑。
欢乐喜剧人新一届冠军苏打!
这也算喜剧?两个杀马特少年的日常泡面番。
看了三分钟就预感这是一部话唠片。一些话题的讨论浅尝辄止,很散。
无聊的人生是真实的。消极自由、没有充实的心理估计会看了心理不舒服: “非要跑来跑去一身臭汗吗?非要做些独特的事情吗?非要和朋友一起干坏事吗?在这条河前消磨时间,这样的青春不也很好吗?”
如果把这个故事交给三木聪来拍绝对不会这么在无聊中找无聊。
生活不就是有这样的废话构成的吗
一边哭一边想起这部电影,如果做人也像这样蹲在路边唠唠嗑这么简单就好了
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二中青年,各种莫民奇妙哈七八搭的对话,日子就这么晃啊晃啊,我好像吼一声,你们好无聊啊啊啊啊啊~~~~好吧,其实曾经我好像也这么过日子,啊,可能现在也是,装装逼,发发呆,时而郁闷,时而感性,时而十三点~~~~~
句句话都是废话,但是句句话都是有理有据。结局是你所想但是又意想不到。
意外好看的话唠片。笑点意外的多。两位男主简直就是没头脑和不高兴。虽然大部分都是废话,但组合起来竟有神奇的化学反应。撒娇卖腐略刻意,一些配角的闲笔往往会是真正让人感动温暖的亮点。喵星人对剧情起到了关键作用!(大雾)
好像突然过了爱看这种表面轻松,掩盖巨大痛苦的剧的年纪
整部影片几乎就这么一个场景,两个人坐在台阶上聊天……话唠片接受无能。聊天的内容也十分无趣,我的青春不是这样的,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讲一些垃圾话,完全无法共情。唯独划分出几个章节的小巧思,以及探戈般快节奏的音乐能让我从昏昏欲睡中清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