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淘碟,好不容易发现张龙虎门,外皮印的看起来还行,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就满收了,反正港三的东西一般也D不出别的什么花样和质量问题.但我一直很好奇的是,为什么没有一个知名点的D商肯做这片子?真的如当初众人说的那么烂吗?我想应该不至于吧?看完以后,嘛.........说是也好不是也好,都不大合适.当初众人点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武戏100分,文戏0分!"这句话,先来说说这0分的文戏.要我说嘛,对!太对了!看完以后我对导火线的好感度突然就噌噌的涨上去了,原来还有如此白痴的剧情啊.............剧情老套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只要有玩点不错的小花样,良好的节奏,烂俗一点的故事是可以被接受的.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明知这么弱智了,还偏要搞的自己很有内涵似的,装B无处不在,而且是非常没水准的装B,最烂的莫过于台词,真难以置信这样的台词叶伟信是怎么通过的.............真不是白痴二字可以说清,脑残到一定程度了.开头就傻到无以复加,人家拿了你最重要的金牌了居然随便就放走了还要后面再去拿,真有水准.后面余文乐拜师前说的那番话加上那个欠揍的表情实在是...........后面双节棍被人家打飞了自己想了几秒就恍然大悟了,然后自顾自的跑到别人面前长篇大论,生硬到不行.............其他还有诸多脑残之处,暂时是多到不知道讲哪个好了,反正啊,这个剧情部分已经是烂到负分程度了,还非要拿出来显摆没法让人无视(因为都脑残到让人看的有些气愤了).上次看甄子丹的访谈里提到龙虎门还再信誓旦旦的"历史会留下一个客观的评判",导火线里这毛病没那么可怕了但还是没改,丹哥现在实在是太傲了,好感度-99,如果这毛病没改改的话,他还是不能做到大有作为的.然后说说这满分的武戏,满分自然是夸张了,但90我觉得应该可以.的确全片动作设计异常精彩,十分绚丽.实际上个人认为在观赏性和娱乐性上,甚至要胜过导火线,和特效剪辑配合的很不错,虽然有关石头飞出的部分还是假的恶心,但是其他几个特效诸如金钟罩,还是可以的.动作方面,主角自然还是甄子丹.谢霆锋的表现,的确已经相当不错了,他确实够努力,只要肯真正花时间平常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武师练一练的话,房祖名口中的"成龙接班人"还是可以担当的起的,但是目前来看嘛,还是缺少那么一点点的洒脱和干练,主要是有甄子丹在场吧,一比,他动作里的僵硬就凸显出来了,所以在本片中,除了开头踢馆那一场之外,表现还是略为欠佳,最后也很可怜,练了半天的那什么电光毒龙钻被人家打了个"一塌糊涂","金钟罩"都被对方说"还不错".余文乐嘛,明显就差多了,双节棍看上去喧哗十分难度系数大,但总觉得他打起来的变化偏少,没什么看头.最后自然是主角甄子丹,降龙十八掌打的实在太帅气了,手掌的开与张十分自然洒脱,一招一式里透着武术真风采,而且也有很多动作十分新颖.配合港三里就有的那条全码DTS的爆棚音效来看,实在是视听享受的极致.其他几个配角的表现也很不错,除了那个最终BOSS,倒是感觉他的动作硬了点,也许是造型太傻的缘故吧...............然后我要说一个本片的亮点,那就是摄影,整个片子的色彩,视角,剪辑,全部美到无以复加!每一个画面都做了很用心的设定,让整体视觉效果流光溢彩,华美异常.譬如石黑龙那个小帐篷身后看似凌乱的电灯管,实际上那个光线和背景配合的很好.那个略带未来感的都市也描绘的不错,几个看似不起眼的场景,诸如王小龙和坤哥谈话的别墅,和罗刹女谈话的天台,水池,最后罗刹女给王小龙针灸的房间,都有着十分细致的渲染,很美丽.用比较好一点的电视来看感觉会非常好,不经意见似乎有在看文艺片的错觉.而这次造型里面最成功的就是王小龙,这发型真是太适合甄子丹了!不是一个帅字能够形容啊飘逸的长发配合飘逸的动作实在美极!说真的从没感觉甄子丹这么帅过!成龙和李连杰在这外形上感觉一下子就被秒了..............总结来说,如果龙虎门不要这样没水准的拿捏剧情的话,其实原本可以成为一部上佳之作的,因为在其他几个方面几乎都做到让人眼睛一亮的精彩了.但是没办法,作为主干的剧情被这么糟蹋了,而且还这么显眼,实在很影响看片情绪.所以综合水准嘛,也就三星,撑死给个三星半.希望下次甄子丹的新作,要是没有什么好点子,就给我少说两句话少编点台词,越说越白痴,你就别虐待叶伟信了行不.............啊啊丹哥不要打我啊
其实看过《杀破狼》之后就有心写一写甄子丹,但各种原因没有写成,这倒无关紧要,因为还有《龙虎门》这样的片子出现。
认识甄子丹是源于一部三级片,名叫《魔唇劫》,那是上大学时在录相厅看的,有一点请不要误会,此片绝不是《卿本佳人》类所能比及的,应该是一部有关邪教的影片。
朋友总结片中有三快:“女人脱衣快”,“地点转换快”,还有“甄子丹的腿快”。
前两快看片的增多慢慢忘却了,但最后一快始终令我记忆深刻。
《铁猴子》是甄子丹另一部极为叫座的影片,该片再一次将甄子丹的腿快发挥得淋漓尽致,很难想象,哪位武打明星还有甄子丹这样的迅捷。
所以虽然李连杰与徐克创造了黄飞鸿神话,但事实上,我还是偏向于甄子丹的佛山无影脚,恐怕也只有他能够真正诠释,对于我这个不懂武术的人来说,速度与力量是我所看重的,想来也与李小龙的截拳道精神是相吻合的。
心目中的甄子丹绝不次于李连杰,除了一些漂亮的动作以外,甄子丹的力度更是李连杰无法比拟的,所以我十分地看好此人,但事实上却是甄子丹基本上没有创造任何辉煌,虽然《铁猴子》中的黄麒英表现得极具大家风范,虽然《黄飞鸿》里的官爷阴狠毒辣,《新龙门客栈》里的公公变态霸道,但他仿佛只是一个过客,没有给人留下再深的印象了。
我想,如果真要找出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甄子丹太有型,太酷,这反而是他演艺生涯的一个瓶颈,令他错过了许多好的角色。
《千机变》可以说是甄子丹回归的一部重要作品。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部好片,但里面的武打设计可以说是甄子丹式风格的初现。
说到甄子丹必须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刘家良。
在香港有几大班,刘家班(刘家良),成家班(成龙),洪家班(洪金宝)和世界瞩目的袁家班(袁和平)。
作为武术指导,刘家良一直提倡武术的真实再现,所以他当年错过了徐克的《倩女幽魂》系列,直到《七剑》中才与徐克完美的合作了一把。
早期的刘家班为邵氏拍过了许多武打经典影片,一招一式,稳扎稳打,十分讲究中国的武术渊源。
在我记忆中,当时有许多香港武打片都是以拳种的名字命名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此命名就意味着你必须尊从该拳种的特点。
那时的武打影片不但向观众传达了善与恶的区别,同时也传达了各种武术流派的问题。
但由于传统的武德观念,所以少了许多格斗的意味。
在七十年代初,李小龙的影片可以说是一个异数,他的影片第一次将武术与格斗相结合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件。
李小龙死后,电影中格斗的概念又淡化了,成龙戏谑武打开始替代刘家班的真功夫武打设计,于是武术在成龙这里更具杂耍的意味。
后来洪家班,元奎到袁家班风靡全球,真功夫近身肉搏的武打很难再看到,电影也多是舞蹈式的武打动作。
甄子丹是崇尚真功夫的人,所以他加入了刘家班,直到《千机变》中担任武打设计时才开始初现甄氏功夫。
其实在这之前,甄子丹自拍了几部影片,也单独任武术指导,但由于影片不卖座,他的设计也不为人知。
《千机变》由于是打偶像牌的英皇投资,所以广为人知。
不过说实话,这部影片并没有将甄子丹的设计完全表现出来,虽然许多动作令人耳目一新,但只有闪光点而已。
在这个时候,《七剑》出现了,可以说替甄子丹的武打设计起到了辅助作用。
《七剑》的武术指导是刘家良,与甄子丹在影视表现武术方面可以说有相同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徐克的回归。
当全球都充斥着袁氏特效飘逸的武功时,徐克则抛开了《蜀山传》之类的空灵,回归到武术本身,所以《七剑》给我们逞现出来的是真实的效果,尤其是一段巷战,十分抢眼,与《方氏玉》中那段蒙眼巷战的写意明显不同。
但刘家良深厚的武术功底,对传统武术的认知还是阻碍了此片走得更远,直到甄子丹的《杀破狼》横空出世。
武术以德服人的概念在《杀破狼》中一扫而光,格斗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格斗的招式中充满了角色本身的性格,这一点上可能连李小龙的设计都无法比拟的。
有人说《杀破狼》是传统武术电影的回归,我想只说对了一半,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结合了刘家良贴身真功夫的传统武术与李小龙格斗式武术的精髓,而这两者在七十年代时是各自分开的,并没有结合在一起,二是它更结合了剧中人的身份,最突出的莫过于吴京的阴狠,真是如同小说中说过的招招歹毒。
这显然是一种在回归基础上的超越,令人不可小觑。
甄子丹也因为《杀破狼》一片而奠定了自己一个著名武术指导的身份,可以说仅此片,甄子丹的地位便可与刘家良等人相提并论。
但谁也没有想到,甄子丹竟然在《杀破狼》之后走得更远了,《龙虎门》这部影片在武打设计上几乎汲取了这三四十几年来所有武打影片的精华。
一部漫画作品改编的电影,在武打设计上是有相当难度的,尤其是对于甄子丹这样的近身理念者,如果换了袁家班,也许更显得顺理成章一些。
但事实上,甄子丹却将《杀破狼》的风格延续了下来,而且更突出更明显。
近身真功夫与格斗的结合几近完美。
许多人乐道影片开头谢霆锋酒楼一站的腿功,但事实上最能体显甄氏风格的是日本料理店中那场战斗。
影片竟然采用了俯拍镜头,这是早期武打影片大全镜所常用的镜头,后来由于不激烈,节奏缓慢而慢慢地退出了武打影片,取而代之的当然是局部特写的蒙太奇手法,所以说甄子丹这次用的俯拍镜头绝对是一次冒险,但事实上,他成功了。
狭小的隔断,人群的拥挤以及镜头下的贴身肉搏这一切把一个现代多少认为有些禁忌的俯拍镜头表现得极具冲击力。
(这里要注意一点,袁和平的俯拍镜头大多是渲染造型的,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但毕竟这是漫画,影片不可避免的有许多写意性的武打桥断,尤其以最后一场打斗戏最为明显。
可以说最后一场打斗戏是一种尝试,即写意与写实的结合,说实话,还是不如前面那些格斗式的武术打斗来得过瘾,但这种尝试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它们的确结合在了一起,同时也可能是甄子丹野心的一种体显。
华人的武术电影是相当令人骄傲的,在世界电影史上肯定会留下重重一彩的,甄子丹这两年的崛起令我们相信后继者有人了,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虽然我们可以说甄子丹重现了香港电影史上那些武打影片的精髓,但笔者更想说甄子丹是在回归的基础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一点十分重要。
最后顺便说一句,《龙虎门》毕竟是由漫画改编的,剧情简单,有些情节过于随意,但有了甄子丹,此片应属收藏之列,个人鄙见!
2006-8-16韩兮
叶伟信找到了导演的运用法则,找对了取向,这个东西找对了可以够作家写一辈子,导演嘛,起码也能支撑出4、5部影片,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时的张艺谋,比如小资王家卫或着烂片王王晶,再比如古惑仔系列。
去年的《杀破狼》想实现漫画的超现实警匪世界是失败的尝试,虽然打斗环节加分,环境和味道却不土不洋,现实感十足,不足以支撑夸张过火的剧情。
相比之下,《龙虎门》其漫画原著显然更适合改编成电影,中国功夫的传说加上现代电脑特技,还像那么回事,少了些夹生饭的粝皮粝角。
甄子丹也是找对运用法则的高手,其实他的形象算不上漫画偶像,往实力派上靠又没什么气质。
难得的是他装酷装成套路,加上动作“坦率”、速度快,拳拳到肉,极大提升了影迷的肾上腺素,眼看也是新一代功夫片、酷文化的抗鼎人物了;更兼带谢霆峰等小辈杀出了一条“血路”。
影片在视觉的呈现上层次丰富,叶伟信确实用了心的,龙虎门的怀旧和《功夫》的猪笼镇可媲美;火云邪神宫殿与《七剑》风火连城的宫殿有一拼;狗尾草海神似《十面埋伏》的花海。
干净、漂亮的特技镜头也值得称道,与甄子丹的动作画面协调合拍,锦上添花。
董洁一角在影片开始显示出内地演员和香港演员水土不服,但李小冉和甄子丹之间的感情故事煽情比较到位,纹身的小细节加重了影片情感表现,让影片在打斗视觉疲劳之余还有其它看点。
《龙虎门》被定位为动作类型片。
这五个字不知是谁也不知何时被解释为——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可以简单到缺乏说服力,只要打得好看就行了,对类型片的要求不用那么高。
我们就爱给事物分类,表面上看明细了,却是给自己的思想下套,商业片就得和艺术泾渭分明,类型片就用不着去琢磨类型之外的东西,故事要多陈旧有多陈旧、高潮要多庸俗就多庸俗,一直到竭泽而渔,观众看厌了才找新路。
《龙虎门》的编剧其实很愿意在暴力冷酷之间掺杂温柔的一面,对每个角色都安排了温情故事,黑社会头目对女儿的爱、罗刹女对救命恩人的爱,但是统统简单化机械化,所有的爱都靠主角三言两语“说”出来,没有任何铺垫和交流,完全用做过场。
演员的“装”和“演”始终提醒观众这是假的,忍不住对余文乐和谢霆峰评头论足,而进入不了超现实世界。
动作戏也有“一塌糊涂”的硬伤,除了“金钟罩”和“摧心大法”依靠特技有所亮眼之外,“甄打”没有新意,不够突出。
动作戏相应少,故事就要好看才吸引人,那么几场动作戏最好要给人耳目一新的难忘,比如李连杰的黄飞鸿、精武门。
如果动作戏多,除了打斗有层次外,剧情也要求画龙点睛,才能在暴力动作和戏剧发生的统一中,激发观众更大的血性,比如早年的李小龙系列。
要是类型片导演不再为所谓类型所左右,创作出剧情线索和动作场次更加分明、好看的东西,才能真正主导市场和观众,而不是和观众相互妥协、寻找借口。
漫画改编的动作电影,从开头的旁白,到古朴的建筑风格,再加上所有主要角色几乎如出一辙与脸形极不相称的长发,让人不知不觉的把时间设定到了民国时期。
然而看着看着他们一个个拿出手机,才发现原来他们至少高科技过我。
这样做广告也有些过分了,实在与影片整体风格相去甚远,那部Nokia3250好像是今年才出的吧,可看看龙虎门里孩子练功的场景让人感觉更像清末的宝芝林,而罗刹门阴森的气质似乎也更适合出现在《魔戒》中,受了重伤,不是送医,而是上白云山找世外高人,而整部片子几乎没什么现代气息,除了不知所谓的诺基亚。
再看看剧情,“和罗刹门合作就代表全世界的走私生意都你的了。
”罗刹门的这么厉害呀,可是从头看到尾,似乎除了几个打手之外就什么人都没有了,尤其是最后三人闯进罗刹门总部,居然就是光杆司令。
天呀,梁山108个人,而且文武人才兼备都被招安了,你罗刹门就4、5个人,还全是打手,连个智囊都没有,居然能“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简直是侮辱黑社会的智商。
要赞的只有动作了,有了甄子丹的指导,连小谢和小余看上去似乎都有些真功夫了,招招到肉的场面让人暂时可以忘掉剧情上的缺失,甚至也想去学一身武艺。
只是千万记得如果被打伤了,要去名山大川找世外高人时,记得带够钱,因为想上到顶,光门票似乎就不是个小数目。
今天反正是无聊的时候做无聊的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看了一部无聊一百倍的鬼域所以觉得这部戏特别的精彩首先我很开心的看到 甄子丹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把一整部电影80%的篇幅用作武戏,他知道了什么叫做适可而止。
虽然我很喜欢看他的武戏,可是自从被千机变 见习黑玫瑰 杀破狼没完没了还略带雷同的武打倒尽了胃口,就对甄子丹的戏有点不知所措,一边想着想着期待着,一边却又害怕那些没完没了看的快要睡着的武戏....虽然这部戏的文戏并不十分出彩,但是适当的比例分配无疑让片子更能够维持观众的注意力,而不是先对精彩的武戏亢奋到后面却对着不断重复的武戏睡大觉。
这部片子的灯光也很值得一提。
大概是受漫画影响颇深,很多时候的灯光都很戏剧化,有不知道哪里来的探照灯照在主觉身上,背景是被淡化的一片漆黑。
感觉很特别,很好的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另外提两个小事情第一个是三处很明显的NOKIA广告....太扯了...人物的造型服装道具都是哪个年代的啊...跟那些手机的调调也差太远了我不反对赞助商在电影里面做广告,可是能不能做的有水平一点啊...这种硬梆梆的广告就令人生厌了第二个是...董洁的几套衣服都好漂亮啊!!
特别喜欢最后那套桃红色蝙蝠袖配大围巾的!
我没看过同名漫画,也不知道电影和漫画有什么不同。
但就电影本身来讲,我看得很兴奋。
不管怎么样,电影始终表达出了一个单纯、美好又简单的漫画世界。
传达出的东西也是健康和积极的。
二次元的漫画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又纯净,不会像现实世界那样复杂、肮脏和黑暗。
所以何必在意什么武戏100分,文戏0分呢?
这部作品陪伴着我走过了一段孤寂苦涩的岁月。
06年9月份,当时读高中,有一次学校放假,一个好朋友邀我去他家里玩,回家的路上,我们顺便在街上音像店里买了一些碟片带回家看。
当时买的是《龙虎门》和《宝贝计划》。
那时候还没有出正版影碟,所以我们就买了TS抢版,打算一赌为快。
晚上,吃完饭洗好澡之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看片了。
之前就对这片子有所耳闻,所以对此非常期待。
这一看,果真不负我们的期望!
打斗和场景,看得我们热血沸腾。
不住得惊叹欢呼,看得十分过瘾。
因为之前并没有看过太多动作片,所以这部片子在我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完全被这片子给迷住了。
后来一次在网吧上网,看到已经出了高清版本,我又忍不住看了一遍,依然觉得很热血。
之后又一次假期,我骑车回自己家,途中又去了上次我们买碟的那家音像店,发现出了高清版VCD,顿时我就有一种想买下来的冲动。
问了下老板,说要5块钱,我就犹豫了。
因为我身上钱不多,那个时候我很节俭,从不舍得乱花钱,5块钱我都嫌太贵,舍不得买。
一路上,带着一种惆怅的心情回了家。
过了几个礼拜,又放假了。
我又经过那家店,忍不住又进了店里想看看还有没有那盘VCD,生怕它被别人买走了。
所幸还有很多摆在架子上,我狠下心,终于买了一套《龙虎门》VCD带回家。
那个时候家里很穷,爸爸有段时间没有工作,在家里待了半年多时间。
那段日子我过得很苦闷,家里根本没有积蓄,也没有收入来源。
我之所以还能读书全是因为后来过年的时候妈妈去娘家借钱才勉强支撑下去的,我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家里已经没有了积蓄。
看着爸爸天天在家,我很难过。
那时候只有我和爸爸在家,妈妈和哥哥在外面工作,姐姐在外面读书也很少回家,日子过得很孤单。
看碟的机器都是从隔壁大伯家里借过来的,这一借就借了好久。
从那以后,只要每次放假回家,我都会看几遍这片子,也只看这一部片子,因为没有别的可看,这成了我的精神精食。
为了打发那段苦闷的日子。
有时候我两天之内还会看好几次,以至于到后来我甚至能背诵出电影里每个人物说的每一句台词。
在那段孤寂的日子里,因为有它,我度过了那段无依无靠、苦闷的时光,这片子已经成了我那段日子中的一部分记忆,很难忘。
小龙告诉我要坚强 黑龙告诉我要谦虚 罗刹告诉我要执着 小灵告诉我要善良 小虎告诉我要无畏《龙虎门》告诉我,做人要正义!
一年前,一部阴暗凌厉的《杀破狼》连公映的机会都没有,悄无声息进入内地DVD市场,却以酣畅淋漓的硬派动作风格,成为年度华语影坛的最大惊喜;一年后,同样叶伟信、甄子丹,号称“十年内无法超越的动作巨制”,《龙虎门》一刀未剪,在大屏幕上登堂亮相,一腔热血看了之后,才发现原来真正真正是场笑话,其幼稚的情节,肤浅的人物刻画,令人发指。
而今网络上正进行顾小白和甄子丹影迷的口水战。
我站在顾小白这边。
他是诚实人,看电影是看全部,不好就开骂,要骂就骂个痛快,而不是什么“文戏”、“武戏”分开来说的四平八稳君子做法。
事实上我看完《龙虎门》出场,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片子多少有些失控,导演和动作导演的分工中,叶伟信显然没能够占据足够优势——看开场字幕就明白了,甄子丹是执行监制。
他再能打,也是一个走路横行的武夫。
就算“文戏”、“武戏”分开来说,“武戏”也就真的是满分吗?
不见得。
六场打斗下来,我只记住日本料理店一场(这场在还原漫画感方面,确是天才之作,虽然其本身的创意和运镜方式,还是和《骇客帝国》的尼奥单挑百名史密斯、《功夫》的周星驰大战斧头帮如出一辙),其余都觉得不过尔尔。
顾小白狂批甄子丹“就是要打得好看”这观点,其实是用心良苦的。
没有表演,没有故事,没有氛围,没有情感,没有想象力,甄式独门独家的技击术便独木难支,终究落得有形无神的下场。
有形无神,连供人宣泄的暴力快感都炮制不出来,遑论武之道、侠之义!
个个都是够拽够酷的POSE而已!
最后还是得恭喜一下,刚刚得知,《龙虎门》目前的香港票房已经击败迪斯尼的《魔怪屋》及华纳的《超人》,以5日705万元港币的成绩居榜首。
不过相关人员开瓶志庆的时候,千万记得陈凯歌的前车之鉴——既然一部《无极》可以在票房创纪录的同时,一举将陈大导演多年苦心经营,靠《黄土地》、《边走边唱》、《霸王别姬》等佳作积累起来的口碑和市场信任度全盘毁之,《龙虎门》票房大收的同时,也完全可能砍倒《杀破狼》好不容易树起来的大旗,让惨痛的报应落在下一部电影作品身上。
至少对我而言,叶伟信甄子丹这二人组合,已经失去公信力。
同标题吧。
今天去看的是5点多,进场时已经是谢霆锋在打架鸟。。。
日本餐厅里用了大量的特写——应该是这样说吧,穿插过每个房间。
剧情是非常老套的,啊,xxxx杀了xxx,然后xxx和xxx,还有xxx去学了些什么还是怎样提升了武艺,回来复仇成功。
可能最搞笑的是他们的名字吧,火云邪神。
吖,《功夫》。
不过这两个同名同姓的看起来却大不一样。
有点失望的是这里的火云邪神最终到死也没有揭开那张丑陋的面具。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想NOKIA应该给了《龙虎门》很多的赞助费,片中的人物几乎都人手一台NOKIA的新机。
=-=|||——另类卖广告。
嗯,最后要说,余文乐真的被搞丑了。
那三个男猪脚的发型,甚至是他们小时候的发型,请允许我——无休止地汗下去。
OTLTHX FOR READING.
又是一部由漫画改编而成的电影。
不,香港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漫画,至少我如此认为。
既然名曰“漫画”,自然应该是以画为主,文字必须退居二线,可以由文字来点睛,但前提是以画面为龙身。
但香港漫画的通病就是“口水多过茶”,一味地评述,画面成了地道的插图。
隐去画面不看,漫画书就几乎与小说无二。
而且香港漫画的人物故事都臃肿不堪,一部书里面无数角色,很多都是“可有可无没有最好”的那种,缺乏与故事本身的联系,完全是为了增加其长度而硬扯进来的;其中的人物地位也是变动悬殊--一开始的武林至尊最后往往三两下就被更高深莫测的角色干掉,里面的武功心法动不动就是50多级,而所有人都是在跳级修炼;说到打斗,每个高手一出手必定天崩地裂,鬼哭神嚎,又是飞沙走石,又是雷电交加,线条繁复得令人眼花缭乱,可气势凶猛之余却往往没有什么可看的招数,徒有其形。
然而根据漫画改编的电影却也有成功之作,不过那是若干若干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香港电影还没有如今这么差劲。
因此,我根本就不期望这部影片能带来任何惊喜,我要的只是甄子丹。
知道幼年的他曾在国家武术队修炼,之后去了美国,家人在那里开了武馆,扬我雄风。
没想到的是,他在影坛的名气竟然超不过李连杰和成龙。
那样流畅迅猛的动作,尤其是潇洒刚劲的腿功,始终让我着迷。
《杀破狼》的故事较差,但打斗确实精彩,因为有他,并且由他担任武术指导,在这之前的《刀锋战士2》也是由他来打造,里面的动作华美激烈,我只恨不得看他来主演。
等待,等待他的新作。
没想到《龙虎门》会让我失望。
40%以上的是电脑特效,又怎么称得上是“十年之内无法超越的武术巨作”呢?
继....续.....等.......待..........
提起功夫片,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李连杰和成龙,两个人将中国功夫影视化发挥到了极致。
李连杰的功夫片唯美,有板有眼按套路出招,成龙的功夫片诙谐,往往是急中生智让人莞尔。
然而,现实不像电影表现的那样,人越老功力越深厚。
皈依佛门的李连杰基本上已经要洗手不干,而成龙虽然还在搏命但也已开始转型文艺。
当人们的目光从我们压抑许久的李、成二人身上移开的时候,“丹哥”终于媳妇熬成婆了。
说实话,甄子丹的功夫可是真材实料,不过因为前面的李、成太过辉煌,丹哥也就只能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中。
不过从《杀破狼》开始,丹哥硬朗且有些近乎残忍的打法确实深深的抓住了观众的心,有时候就是为了看那股咬牙切齿的狠劲和残酷的手法,刺激且痛快。
《龙虎门》是甄子丹真正升格的代表作,影片中的武打完全的是甄式风格,下手狠毒且又煞是好看。
不过除了武打动作的精彩诠释,这部片子基本上是个相当弱智的简单故事,好无新毫无意且毫无亮点。
看到一半不禁拖拽快进专拣动作戏来看。
虽然前期宣传做足了排场,但是这却是个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片子。
动作片不能从头打到尾啊,毫无故事情节即使是色情片也让人没有兴趣啊。
甄子丹真正取代两位老大的地位还是要有一段时间的,还需要找到合适的故事和优秀的编剧。
武戏仍旧出色,文戏可完全忽略。
为身材·为外貌
看得莫名其妙的。。非常莫名。
已经很久不怎么看动作片,这部电影的动作让人耳目一新.至于文戏部分,很明显就不是重点了,呵呵.
甄子丹保证了打戏,然后呢。。。
虽然电影剧情很简单,但是电影的效果不错,动作也精彩。一部普通的武戏,没必要要求太高。
在电影院看得,当时觉得效果还不错
打斗场面还行啊
纯垃圾片,再次声明本人不喜欢暴力,没点深度。
2006/8/1,北京,木偶剧院,Liu Yue
每个人都是很奇怪的造型。一尘不变的武打动作。
有几段打得不错,情节超烂。
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没了…………………………………………………………………………
是不是黄玉郎的漫画都没有马荣成的好看呢.....
说到大部头港漫改编的电影就还有这部了。比起《风云》和《中华英雄》来时代感更加不明,完全抛弃了武侠形态,就是一部能力极度夸张版的古惑仔。然后就是喜闻乐见的“无敌风火轮”……
文戏弱的。。。。没话说。。。武戏也就知道一个劲的打。。。
我终于发现。原来港台片是绝大部分都无聊。。。
很漫画风格,造型夸张故事空洞!
能把一部漫画改编的这么无聊也不容易,只看到三个甄子丹在打,全片男演员平均身高绝不会超过172CM,导演所创造的世界太令人绝望了= =
亏损非常严重,看了个烂电影浪费了一大把的时间不说,还搞得腰酸背痛的,那椅子看上去蛮舒服的,坐起来真是郁闷。[2009-09-12@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