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可算是终结了,拍到最后一部已经分不清和扫毒拆弹使徒行者有何区别了,总之就是一群大湾区的哥哥们结伙披荆斩棘,最后从香港文化中心一直打到天文馆,以古天乐的拯救牺牲为结局,全程看下来毫无剧情可言,总之就是阴谋-凶杀-追车-枪战-胜利的老套路,希望这个系列以后不要再拍前传或者番外了
1、这个片子砍掉一半的角色都丝毫不会影响故事情节和情绪推进;2、廉政公署是文职吗?!
身手个顶个的比警察厉害多了!!
3、人肉炸弹随时丧尸一样闪现想要说明什么?
4、既然结局狗咬狗,何苦铺垫那么多炮灰?!
5、节奏很快,情绪很僵,像带着耳机唱歌的你,自以为天籁之音,听众一脸憋得慌的问号~6、结局官方盖章男主彻底下线,以示故事彻底game over,这点很好,很干脆,很能抚慰暴躁观影情绪;7、粤语好听,想学粤语~
文:煮观本主公众号:抛开书本
2021年的最后一天,《反贪风暴》系列最终章上映了。
从2014年《反贪风暴》第一部电影上映,到今年的《反贪风暴5》,古天乐已经勤勤恳恳地干了7年的反贪工作。
同样,古仔“供职”的ICAC,作为该系列的故事主场,对于观众来说肯定不会陌生。
杂乱的办公桌、满墙贴着的事件线索便签、身着制服不苟言笑的工作人员,这就是近年的香港电影中,廉政公署留给我们的样子。
就像影片里古天乐那句经典的:“ICAC查案,不方便透露”。
新年前夜,”廉政公署“依然是那个神秘的黑衣组织,等着在跨年时分的你来喝一杯咖啡。
新年快乐,请配合调查。
廉政公署∶ “神秘组织”,生于混沌70年代之前,因为殖民地的特殊属性,香港成了罪恶的天堂,黄赌毒的沃土,尤其是警界,由于华警势力的壮大,四大总华探长与黑社会的权钱勾结,跟政府高层沆瀣一气,贪污受贿之风遍及全香港,甚至当时连救火都要拿钱才好办事。
就是在这样一个贪污犹如吃饭睡觉的时代,1973年,香港总警司、英国人彼得·菲茨罗伊·葛柏被查出有巨额赃款,然而他却像没事人一样回了英国老家,等着过一段时间后息事宁人。
可这次事件在香港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学生牵头举着“反贪污,抓葛柏”的标语上街游行,得到了数千市民的支持。
港英政府目睹这一现状后,当即组建了一个专门针对贪污腐败的调查委员会。
1974年2月15日,当时的港督麦理浩爵士在立法会上宣布“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简称ICAC)成立,可直接向港督汇报工作,全权独立处理一切反贪污的工作。
廉政公署的第一击,就是将已逃回英国的总警司葛柏引渡回港定罪,并接连对六百多名各阶层警察展开铁腕查办,仅以贪污罪被判入狱的警官就多达260名,史称“廉政风暴”。
随着廉政公署的不断壮大,包括港英政府高层在内的贪官污吏也未能幸免,四大探长不得不星夜逃离香港,终生没能再踏入香港一步。
甚至有人戏言:香港能作为警匪片最负盛名的地方,多亏了ICAC。
纵观香港历史,在短短十几年间,从一个消防员救火都要收钱的社会跻身全球最清廉地区之列,这一成果离不开廉政公署的努力。
但对于外界来说,廉政公署仍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他们办公独立、不接受访问、不主张暴力,甚至“连外面的朋友都没有”。
2017年起,廉政公署开始披露一些已解决的案件的真实素材给影视圈,帮助导演、演员们拍出更加真实的作品,既起到警世作用,也希望借助银幕的力量使这个“神秘组织”被更多市民所认知。
反贪系列∶高潮回落,主动求变纵观港片的发展历程,反贪题材可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
1975年,也就是廉政公署成立的第二年,导演吴思远就用纪实手法拍摄了《廉政风暴》,片中运用了大量实景拍摄和电视新闻资料镜头,开创了香港警匪写实片的先河。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正式步入了黄金年代,《廉政追缉令》、《廉政行动组》、《廉政行动》系列电视剧等一批影视剧更是将各类反贪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经过一段“港片没落”的沉寂后,2012岁末,《寒战》的上映似乎带来了转机。
从最开始的想法到剧本定稿,导演梁乐民与陆剑青花了四、五年的时间,并且搜罗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一手资料,9项香港金像奖也印证了皇天不负有心人。
有意思的是,片中饰演廉署执行处处长的徐家杰,多年前真的任职廉政公署。
因为他的加盟,《寒战》成为首部有前廉署官员参演的电影,徐家杰开玩笑说,电影让他实现了“转正”。
电影让徐家杰“转正”的同时,也让廉政公署这张老面孔在新时代换了新颜。
作为演员界公认的“劳模”,古天乐近年来出演的类型各异的电影中,《反贪风暴》不仅成为他的代表作,也开启了新时代港片的“反贪”序幕。
2014年上映的《反贪风暴》根据港岛真实贪腐案件改编,以廉政公署打击贪污为主题,触及了“八秒钟用环游世界洗白黑钱”、“如何绑死政府高官”、性贿赂等社会现实。
曾有廉政公署工作经历的导演林德禄称,这部影片“想表现社会黑暗面,呼唤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
与大多数的国产系列片不同,《反贪风暴》的票房可谓节节攀升。
从第一部的不过亿到第四部的8个亿,《反贪风暴》系列不仅开创了“反贪”类型电影的新时代,甚至被看作香港爆发的一个良好开端。
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反腐反贪成为持续受到关注的热点话题,于是乎,市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围绕反贪、廉政公署成立前后的港片,其中王晶的《追龙》以5.8亿的票房将该类型推至高潮,不禁让众多影迷为之振奋——香港电影回来了?
高潮之后,便是回落。
虽有《追龙》这样的爆款,但种种迹象表明,作为从犯罪题材延伸出的亚类型电影,反贪类型片可以借用成功的套路迅速达到流水线生产,同样的,故事陷入套路化后又极易迅速失宠于市场。
哪怕是比任何人都钟情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的王晶,在集齐了梁家辉、古天乐、吴镇宇、林家栋四位影帝的《追虎擒龙》上,还是不可避免地遭遇票房口碑的双重滑铁卢。
说白了,这个题材已经差不多快被榨干了。
王晶身为老一辈电影人拍的跛豪和雷洛那点事早在2009年的《金钱帝国》中就有过呈现,正所谓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十二年同一碗冷饭炒三遍,扑街是再正常不过的。
反观新时代反贪题材中的代表《反贪风暴》系列,我们在认可其商业成功之外也必需看到潜藏于数亿票房下的“内患”。
其实从第一部开始,《反贪风暴》就有着格局小、故事线单薄等弊病,此外单一化的场景、众多功能性角色的设置都让影片变得像是缩水的TVB连续剧。
说到TVB,那儿有一套专门拍廉政公署的电视剧《廉政行动》,每年都会拍一部。
但不管是众星云集的年货《廉政行动》还是古仔一人扛旗的《反贪风暴》,似乎都越来越难以打动观众了。
于是,《反贪风暴》系列主动求变。
《反贪风暴3》非常适时地引进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演员,港陆联手,360度无死角反腐。
《反贪风暴4》则强调了追车、枪战等动作戏来弥补文戏的羸弱,加之监狱戏本就极具噱头,才使得影片在票房上大大超越了前三部。
随着类型的不断堆叠,该系列逐渐偏离了本该严肃、智斗的反贪轨道,最直接的体现在了大众口碑上。
第一部在豆瓣上获得了6.1的及格分,此后三部评分为5.9、5.7、5.9。
近年的香港电影都不约而同的把精力放在了“反毒、反贪、反黑”层面,但不得不说,反贪题材确实是非常严肃、主旋律的,因此面对此等题材,素来以娱乐触觉力强而闻名的香港导演们便不敢太过天马行空,生怕亵渎廉政公署,反而有些束手束脚,结果就是将一个成功案例短期内无限复制后的迅速过期。
短期来看,不论是最新上映的《反贪风暴5》还是即将迎来的《风再起时》、《廉政风云:内幕》等一系列新片,反贪题材仍然是港片的重要分支,而如何打破类型桎梏,从过去模式化、单一化的困局中跳脱出来,在“反贪”之外为观众呈现更多创新性元素,则是该类型电影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
金钱帝国:四大探长,大佬跛豪既然要聊到了廉政公署,那么香港的“反贪史”上有几个名字是绕不过去的。
熟悉香港电影的观众,对“跛豪”这个名号一定不陌生。
“跛豪”的真实原型是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大毒枭吴锡豪。
他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经手贩卖的毒品超过30吨,价值逾四亿元,被称为香港毒贩“四大家族”之一,其集团更与港警高层勾结,同时亦牵涉杀人等严重案件。
1973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后开始大力度打击犯罪,1974年底,吴锡豪从台湾返回香港后被捕,整个集团被判刑124年,其中吴自己被判刑30年。
1991年因肝癌晚期,获香港港督特赦出狱。
出狱25天后,因病情恶化去世。
描写“跛豪”的电影可谓层出不穷,王晶执导的电影《追龙》中就由甄子丹饰演“跛豪”,同样是王晶执导的续集《追虎擒龙》中的中老年“跛豪”的饰演者是梁家辉。
尽管上述两位演的都不错,但最深入人心的当属吕良伟主演的电影《跛豪》。
1991年上映,曾被誉为“香港最成功的传记电影”的《跛豪》真实再现了70年代香港”警察受贿成性,大佬一手遮天“的社会,假若没有廉政公署整顿风气,警界几乎堕落到“比黑帮还黑”。
《跛豪》获得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聊完“跛豪”,就不能不提在警队中为其充当保护伞的总探长吕乐。
吕乐于1920年5月16号出生于广东省潮循道海丰县,后来偷渡去到香港,1940年开始任职警员,60年代与颜雄、韩森和蓝刚合称香港“四大探长”,在任时期建立了一套与黑社会勾结甚密的贪污机制。
1968年,由于其贪污案遭殖民地政府揭发,48岁的吕乐干脆提前退休,老谋深算的他更是赶在廉政公署成立前一年就偕八名子女及妻子移居加拿大,逃避追捕,2010年5月13日于加拿大病亡。
吕乐的故事同样被数次改编成影视剧。
1991年,由刘德华担任主角,邱淑贞、张敏和吴孟达等明星助阵的《五亿探长雷洛传1:雷老虎》亦是港片黄金年代的印记之一,片名中的“五亿探长”就是指其贪污数目的巨大。
有意思的是,在2009年王晶导演的《金钱帝国》中,梁家辉演得是以吕乐为原型的徐乐功,到了续集《追虎擒龙》里,梁家辉的角色就变成了以吴锡豪为原型的“跛豪”,至于刘德华嘛,在阔别雷洛24年后,又在《追龙》里演了一回雷洛。
虽然被反复演绎了几十年,但那个时代的香港故事的魅力仍未褪色,未来关于廉政公署,关于“跛豪”和“四大探长”的电影还会一拍再拍,王晶、古天乐、梁家辉这些老熟脸们只会越来越熟。
所谓“旧瓶装新酒”,但愿在不同的时代能赋予同样的故事不同的底色吧。
添加微信号pksbpksb加入全国影迷群
一部靠情怀和颜值撑起来的剧,好似只是为了完结而完结,像007似的。
类似的这种剧情本来应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结果没想到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一个法官由于要保护爸爸结果保护了犯罪分子,受良心的驱使就化作正义的化身。
充斥最多的就是打斗枪战环节,毫无美感也无惊喜。
希望团队未来在情节多下功夫,加油
这部片子太烂了吧,没想到过会这么烂!
完全没有逻辑好不好?
而且我怀疑被删减了很多。
如果香港是这种治安,大白天,一大群恐怖分子袭击会议中心,居然就几个警察在抵抗,而且还是ICAC,香港的经常、特警、飞虎队哪里去了,真离谱到家。
各位主角被子弹打成这样,居然都没事,还tm能站起来,笔直地立定当人质,观众是傻子吗?
剧情我怀疑有过删减。
我居然中间看得反复想睡觉。
我推测可能被删减的原因是因为其中有一个一哥在开警务会议时的场面,里面明显有两个内地的警方,这两个人应该在原版有所交代,有他们讲话的画面,但是最终的影片出来,是非常突兀的,两个内地警方出现在香港特区的警务会议上,单纯是一种象征?
还是为了避免某种象征,而把一些片段删除了。
(声明:在此不过讨论其他)
反贪风暴5我不会推荐不去看,我只是说一下我的感受,近年看过的香港警匪片诸如《拆弹专家》《怒火重案》不讨论剧情的情况下,特效和场面制作都比较精良,而这部反贪风暴5我认为是一部烂到爆的港片,特效简陋,枪战跟糊弄小孩一样,剧情更像是导演和制作拍一半跑路,一个给剧组送餐的大叔出了个点子,大家草草糊弄了事,唯一的特点就是血浆包用的多。。。
剧情到最后全场哗然,出声的那种,最后报幕的时候旁边小姐姐跟男朋友说赶紧走。
心疼古天乐
完美保持系列一贯水准——粗糙这个粗糙不仅仅是特效上,是连剧情、运镜、节奏、音乐都全方面的粗糙。
90分钟内像过山车一般不停的赶赶赶,中间不停穿插无休止的枪战,到最后你问我看了个什么故事,我除了能说出人口贩卖案之余,什么都说不出。
他赶到什么程度呢,最后众卡司合唱主题曲,镜头闪回这么多部的经历,当你感动的时候,他居然副歌最后一个字刚刚唱完,就一下子急转直下出字幕名单…马上切换系列主ost……你哪怕留5秒左右的沉默让观众消化一下呢?
狂轰滥炸后发现故事根本没有怎么讲述,法律又制裁不了boss,那怎么办呢?
天降一个从未出现过的路人去刺杀复仇,搞定。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反驳了,什么路人啊,那是受害者的姐姐,姐姐帮家人复仇不行啊?
行,可太行了,相信这样想的人一定很喜欢一部叫《最后生还者2》的游戏,里面就是这样突然出现一个叫艾比的母猩猩把第一代的主角杀死的,这个母猩猩是第一代被杀路人的女儿,这样一想这种强行写故事的手法真是如出一辙…本片的宣发上都是打着“终极反贪”的旗号,预告上也有着海关入境处等等可能牵涉的人数更多,这方面要谈另一件事,就是落差感,观众看了这样的宣传,是不是想看到一单涉连各政府部门高层的终极反贪案?
但是正片上呈现的却是通通都没有,的确牵涉了很多政府高层人员,但是他们全部加起来都不知道有没有1分钟的镜头,提了一嘴后被boss全杀了。
这样一来观众就会有个对预期不符的落差感在,可能大众说不出哪里和预期不一样,但是这个落差感确确实实出现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郑嘉颖和黄宗泽的兄弟角色,以为会看到一出为兄弟情义放弃职责的大戏,结果也没有,我以为黄宗泽也是主犯之一,结果他啥都不知道…只是收了钱把货柜运另一个地方而已,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宣萱的角色最后自曝罪行也是莫名其妙,就单单以陌生人给了件干净衣服和买了袋鸡蛋饼的人情温暖令她内心深处触动?
别逗我了,你要反驳她原本就想对媒体自曝,动机是她爹是被集团杀死的?
那上面两段戏的安排用意在哪里?
反派集团要杀她,是因为她要冻结了谢天华的资金和与谢天华有资金交易能指正他。
但是最后呢?
陆志廉牺牲自己才救了她,但她对谢天华的犯罪打击是屁用都没有的,最后还要靠机械降神杀女助手、女助手再杀谢天华这样的莫名其妙戏份来完成所谓的“正义”存在对谢天华角色的所谓制裁。
片中张智霖吐槽古天乐007啊?
没错还真是007,以往还意思一下也拍个申请带枪,现在和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007没什么区别。
哦区别还是有的,起码邦德的结局处理还是很悲壮很煽情的,陆志廉的处理毫无铺垫毫无预兆的就跳到三个月后…啊?
就这样了?
我虽然是港片粉丝,但对这个最终章是真的给不出高分,不过导演拍了这个系列7年5部,居然能整个系列都保持这个水平,也算是一种本事了。
人质:boomicac小手枪:biubiubiu反派mp5、uzi:突突突陆sir一打五,领导狗带重案组,icac小手枪biubiubiu反派ak:突突突陆sir发呆偷渡的狗带重案组小手枪:biubiubiu反派ak,重狙:突突突重案组裂开大boss很谨慎很多护照大boss因为一张照片底都被摸清大boss只用现金交易小线人都会玩区块链程sir看到了弟在涉事人员上其他人选择看不到程sir叫弟自首程弟不肯反派想抓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程弟程sir一打十救程弟程sir请弟弟吃热狗说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自首才能帮你程弟感动自首招供表示自己是个司机啥都不知道基本无罪程sir和弟有仇又叫弟逃跑然后被反派抓了程sir被封号陆sir说:我一定会秉公执法,保你弟没事。
人质:boom线人狗带陆sir发呆重头戏:最后国际高度重视,警方深度戒备的情况下,因为飞虎队和其他警察,驻港部队休假的原因icac和重案组不到十个人用小手枪大战几十个ak,mp5的反派。
biubiubiu,突突突突,biubiubiu,突突突突,boomboomboom十几分钟最后icac和重案组自己走天文台因为几个人打不开安全门,成为密室,触发背水一战,后面又全军基本覆没,然后剩下的人又不小心打开之前踹不开的门大反派装备压绝对制情况下要同归五毛爆炸特效陆sir狗带二号反派被偷渡客一刀ko二号刷刷刷ko大boss放歌,放ppt。
如果说《怒火·重案》重燃了一众影迷的港片魂,那么《反贪5》无疑是给大家的热情泼了一盆凉水…… 文戏凑时间,枪战不及格,我真的找不出这片有什么优点。。。
剧情一条线走到底,没有任何悬念可言,与其说是在破案,不如说是将整个案子复述了一遍,实在不解导演到底想让观众看什么?
ICAC毕竟只是文职性质机构,只配小手枪合情合理,可香港警察呢?
事件性质都上升为恐怖袭击了,就算驻港部队不出动,警察起码也该换重武器应对吧?
结局,大boss肖卓亚自食其果被同伙捅死,这当然皆大欢喜。
可如果他没被捅呢?
证据不充分,最后无罪释放,这么多人的牺牲全部白给?
这么写结局不就变相承认了正义斗不过邪恶?
最后,我想聊聊古仔的状态…不知各位在看完本片后是否也感受到了“疲态”,古仔以及其他的主创都没有想“表现”的欲望,所有人都照本宣科,这本就是拍电影的大忌…大家是否还记得9年前的《扫毒》,那个愿为角色尽倾心血的古仔还回得来吗?
古仔热心公益,广行善举,这本是好事。
如果能潜心演艺,观众自然也愿意买单,可他哪还有那么多精力啊?
流水线似的排档,疲于应付的赶场,他累,观众也累…
有人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反贪风暴5》就在讲这样的故事。
很不舍,这个系列于第五部就画上了句号,在陆Sir(古天乐饰)的带领下,廉政公署(ICAC)调查并破获赛马会贪污案件、洗黑钱案、监狱行贿案以及人口贩卖案,每一部在剧情上虽然是独立的,但《反5》作为最终章还是串联起前几部的内容,带给人很多感动。
古天乐在第四部里,于监狱中救下的那个人成为第五部中的线人,给他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情报。
他也把古天乐当做朋友,最后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古天乐的心理健康,约他去心理咨询中心,不幸被炸死在电梯里。
古天乐很自责,说怎么他身边的人都因他而死,还都死在电梯里。
这里又串起第二部他老婆在电梯里摔死。
最后古天乐被炸死,黑白镜头回溯五部里他经手的案件,一帧一画都勾勒出一个负责、敬业、拼命的公职人员,确实让人很想流泪。
他真的很对得起他的名字——陆志廉,以构建廉洁的香港社会为志向,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这三个字。
《反5》亦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动作片和剧情片。
不论是枪战和打斗场面,还是正邪的面对面对峙,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剧情发展干脆利落,让人又揪心又忍不住想说“太爽了”“真过瘾”。
给庞法官(宣萱饰)的角色设定也很妙。
宣萱是亚洲首席大法官,主要负责东南亚妇女贩卖问题。
影片前半段,宣萱刚到香港第一次被追杀时,她的助理意外受伤严重,宣萱非常关心和着急,道出实情其实助理就是被贩卖的人口中的幸存者,不免让人唏嘘,好像很难真正让这些受害者远离伤害。
后半段又突然反转,从恐袭集团幕后指使人肖卓亚(谢天华饰)口中得知,宣萱曾经拿过他们的钱。
一时剧情变得扑朔迷离,反贪之路也变得困难重重。
可是宣萱在公开演讲中却坦陈了一切,她以为是好法官的爸爸其实是大贪官,这是多么讽刺啊,可是这不正是现实中无数落马官员的缩影。
反贪系列的每一部也都有高官参与其中,他们对外是好领导,可实际上却是国家的蛀虫。
因为宣萱说出了重大隐情,引来火力更猛烈的追杀。
后半段的枪战戏真的太精彩了,节奏之快,动作之流畅,不停刺激你的肾上腺素,真真让人看的酣畅淋漓。
不过也难免感慨,廉政公署和警察战死的也太快太多了,而且看着同事倒下后面的人还必须举着继续前行。
不像古装片里临死前能啰嗦五分钟,在这里牺牲就像灭霸打一个响指一样容易。
难怪有人说,中国的超级英雄从来都不是虚拟的,而是那些实实在在的愿意为了理想奉献生命的人,所有这些人统称为——中国英雄。
1、反贪风暴的ICAC不但查贪污,还兼职飞虎队,随时拔枪开战。2、陆sir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不知道在本片里起到什么作用,可能是想表达陆sir七年五部案子查下来实在太辛苦了。3、秀恩爱,死得快,铁律啊。王蓝禄就不该从第四部的监狱里出来,果然,坐牢才是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4、陆sir兴冲冲跑去诈大魔王,这哪里是诈,只是去装逼,然后打草惊蛇,最终炸死自己。5、匪徒火力总是很猛,警方支援总是很慢。五部曲大男主在爆炸声中草草收场。6、审判宣读大魔王无罪,似乎在暗示法律的局限性。走出法院,二魔王被人蛇捅死,大魔王又被二魔王捅死,强行天降正义。7、片尾MV情怀走一波。曲终,人散。
别再拍了,真的拿演员和观众都太不当人了,导演看看弹幕好不好,这种垃圾有这么多爆破现场您是洗钱吗
不如回家看披荆斩棘的哥哥
好,还不错,第一清晰度很高,桥段还不错,细节不够完美。
如果这是香港主旋律 那比内陆拍的好太多了...不过确实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大型反贪连续剧终于落下帷幕,越到后面越get到了幕后工作人员想要收工回家的心态,就看看后面枪战戏都拍的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镜头更是一丁点电影感都没有了,结尾更核突,硬生生造出一高大全英雄。已经懒得吐槽了,就说古宣一见面还是挺有CP感,尤其宣萱keep得真好。
终于最后一章了,慷慨地给四星!卡司们还是一样的棒,希望有一日能再看到续集。
感觉不是反腐反贪,干的都是特种部队的活。
1毛特效,1毛剧情,1毛表演,怎么加都不到5毛
几部下来你会发现,导演已经把它拍成电视剧了。如果没看过的人,估计会以为这是什么TVB警匪剧的开头---毫无电影逻辑可言就算了。剧情稀碎,人设也好像是为了结局而做的。出场炫一波,然后GO DIE。至要命的是,古仔这个主人公都六集了,还非要学好莱坞式的收场,让他直接殉职。这什么鬼啊到底。幸好我没有去影院看。不然可能一星都给不了。
观感还行,这年头,港片难得。
平庸的港片。为了终止这个系列决绝的弄死了陆志廉?不过也好,这个系列实在没必要再拍下去了。最后肖卓亚那个是什么鬼?讽刺律法吗?还有,看完影片,才知道原来ICAC不但反腐,还反恐啊!
冲着系列终章以及古天乐看的。这个剧情设计的槽点太多了,仿佛就是为了陆志廉死而设计的,警察的出现正好在爆炸之后,这得多么的巧合🤣是要展示香港警察的无能嘛👀
刺杀不派刺客,派了一群Berserker,专挑人多的地方搞爆破……而且反派头子亲自扛枪上前线,这年头太卷了,反派的钱也挺难赚的
其实剧情还是可以看看的 这剧最大的问题在设定 ICAC总是出需要枪战的外勤 所以特警干嘛去了? 我不信廉政公署每次查账都配枪行动的 这个部门不可能人人都有枪械训练 那些查金融犯罪的员工根本不是军校毕业
CCTV6前半段没看,太模式化,没有什么情感的深入
结尾太搞笑了,几乎全面否定ICAC及其代表的公正。林德禄拍了5部,最后竟是我反《反贪风暴》。电影相当潦草、敷衍,但动作戏中有几个点还挺好看的,防弹衣使用大全,Madam英勇机智、反应迅速,亮折叠防弹衣和扑手榴弹都好看。张继聪扑电梯反应也很快。整部电影大家都不留反应时间,偏给陆志廉加了心理困境,最后也没解决。看到廖启智,内心有一点触动。
讲个笑话 肖卓亚最后被捅刀律师冲上去问他肖先生你怎么了 后排有个男的说捅了七八刀你看不出来他怎么了吗?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大概就是如此 最后五分钟回忆来凑 编剧不想写了字幕来凑 蔡瀚亿长得不错但是不凶 不适合这个类型下次别演了
多一星给路sir,结尾回放前四个案子,反贪风暴ip结束,还有点伤感。
系列最终章,场面依旧小打小闹,节奏还比较紧凑,动作戏枪战戏娱乐性不够强,反派角色逼格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