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唱 “等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我们经常问爱而不得和得而复失哪一个更痛苦人人都好像很喜欢去在乎那些我们得不到或失去的在一日日酒精中麻痹自己 一遍遍的回忆中忘记自己这部没有完满结局却也能予以藉慰我在思考 沉湎过去和重新开始哪一个更浪漫不是《断背山》的那种沉湎过去 也不是《春光乍泄》的那种重新开始活在回忆里 故地重游 场景重现不仅是过去难得 更是因为没有可能继续 照片是留下的伤疤重头开始是美好的奢望 做出尝试是在重新接纳过去 接纳自己 接纳未来的可能性不能常伴一生的苦涩在最后留下的两种选择前一点点流逝真是浪漫到了极致结尾没有HE是很棒的设定相信Jonathon有机会有新的开始 Adam也会坦率的说出自己的名字吧
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简单,真实。
三个男人。
两次心动。
我不晓得这个曾经在旧金山沉沦的男孩,是否心动;我不晓得这个带着伤痕的纽约男人,是否心动。
我只记得一次醉酒,车前灯前的狂舞,被扬起的尘土,以及紧紧相拥。
亚当的头依靠在乔纳森厚实的肩膀上,光打在两张面孔上,真实的面孔。
这或许就是本片的高潮,所有角色都暴露出最真实的面孔,倾诉来自心灵深处的渴望。
当然也是觉醒之前的最后一次沉醉,逃离。
乔纳森和亚当紧紧相拥电影中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亚当在乔纳森的钱包里发现的圣母玛利亚肖像卡片,卡片的反面写着一串文字,意味着乔纳森始终珍藏着回忆,并且赎罪。
纸片最后放上布兰登为乔纳森写的歌(放歌的时候哭了)“Three hours left before you love ,and I’ve already miss you.”“I’ve got write a song right now ,my sweet sweet baby boo.”“Can’t stand to be without your touch ,your fuzzy chest ”“I miss the strength that you wrapped around me ”“My sweet sweet baby boo ”
半夜四点看完,早上八点醒来,第一件想做的事是挑一首适合它的歌,然后我就可以浸泡在歌里,回想一幕一幕。
选了Perfect Day。
“Just a perfect day. You made me forget myself. I thought I was someone else. Someone good.” 整部电影像是暴风雨前的阳光明媚。
开头铺垫过后我就一直看得提心吊胆,等待坏事降临,即便是温情时刻也要默默给自己打预防针,做好随时急转直下的准备。
脑海中还闪过一些比实际情节走向更糟的猜测:二人会在那对夫妻面前暴露真实关系;打人事件后一别,即为永别;最后在酒吧里,Adam去厕所是要模仿Brandon自杀;Adam从厕所回来时不会再见到Jonathan了。
在这短短几天,两人像是经历了一生的爱恨搓磨,贴近又转身,离别又重逢,弥合又破裂,放弃又追回。
旅行可能就是如此吧,会一股脑扔给你巨多的体会,迫使你始料未及地成长。
一对临时恋人,感情从开始就不纯粹,所以不能说他们有多爱对方,但这次奇妙的碰撞衍生出了太多意义。
他们对于彼此来说意味着太多。
在一方的眼中,另一方从自己的幻影里瞥见真实,从此刻这张脸触达过往的伤痛与未来的渴望。
在这段关系中,由于内心强烈的挣扎,两个人都显得反复无常。
一个时而动情投入时而be a jerk,一个时而全力配合时而甩脸子走人。
在不断摇摆的过程中,二人真正的欲求逐渐清晰。
最初,Jonathan只想重温旧忆。
他当然有这样的权利,花钱买服务而已。
但即便这种古怪的演出能给予他快感,快感也只会边际递减,愈发食之无味,所以它显然不是健康有效的疗伤方式。
更重要的是,他明明能从Adam身上feel sth,却偏要抗拒。
他把挽留过去不至褪色规定为自己的义务,而既然重新开始有遗忘和背叛的嫌疑,那么就必须拒绝。
Adam则摇摆于随性和真情之间。
他曾说过他只有过性、嫉妒和疯狂,但没有过爱,而Jonathan却让他见证了一个人爱人时候的样子。
他告诉自己这很有趣很浪漫,享受当下即可,却又忍不住想要更多,滋生贪婪。
贪婪地想要他叫出自己的名字。
记得Adam说过几次我爱你,但最后一次最让人心碎。
激烈争吵后,他见Jonathan被打还是回来了。
Jonathan感谢了他,并要他抱紧自己,说我爱你。
此时Adam变得犹豫、慎重,全无以往那种漫不经心、张口即来。
由于此前有过了交心,他认为二人的关系已经褪去伪装,变得更真诚,那么他说出我爱你时便不仅是扮作另一个角色,而更是以自己的身份。
这处转变足可见Adam很重视自己在Jonathan眼中的身份。
Johnson和Brandon的感情刻画也很感人。
比如Johnson翻看照片的场景。
这些照片他一定凝视过了太多遍,早已熟记于心,却仍要再看,聊以慰藉。
还有那段录音,先是某个平和的夜晚,Johnson独自走出房间想听,可刚放到“Babe”就暂停了。
思念如此克制,仿佛是不敢听太多遍怕感动会被磨平,又或是在这孤单脆弱的时刻,他不堪忍受其带来的悲喜交织的情感冲击。
后来二人彻底闹掰,在房间昏暗的灯光下,Johnson边叠着被Adam丢下的衬衫边听,这次他终于舍得播完整段录音了。
似乎是已孤独到发痛,唯有求助那一小段甜蜜的歌声,来给陈年旧伤阵痛片刻。
生死相隔,遥遥陪伴。
那唯一一张不遵模版的相片注定会发挥特殊作用。
Jonathan把它寄给了Adam,或许是承认了男孩作为Adam的独特性和二人的感情,并希望Adam不要忘记自己。
也有可能是Jonathan意识到自己尚未做好准备开始新的关系,所以决定独自前进,开拓未来。
跟全程的揪心相比,结局已经算温柔,但还是怅然若失。
未来仍迷茫、漫长,我不确定他们带给彼此的一点力量能助其走到多远。
主角乔纳森和他的前任布兰登,乔纳森一直沉浸在和布兰登的回忆中无法脱离,但是一场旅行中的意外布兰登永远离开了乔纳森,由于无法接受他雇佣了亚当让他充当布兰登再一次进行旅行,很多人都说结局是be但是在我看来是he 电影中亚当对乔纳森说你让我模仿布兰登这不是角色扮演是病态,亚当也经常对自己说重新开始人生,结局中乔纳斯主动离开了亚当也等于是脱离了这种病态,而亚当也买了票,准备回到自己的故乡也重新开始人生脱离了男妓生活,这场旅行就像是互相救赎,旅行的最后亚当帮助乔纳森摆脱病态,乔纳森帮助亚当托尼男妓生活重新开始生活,即使两位主角最后没有在一起,但是相比be,我更认为是he,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只是Adam的单方面救赎吧疫情期间看了十几部同志电影,今天看了这个,觉得这是看过的最好的之一(还有一个是《欲盖弄潮》)。
看到有的人说“剧情老套”之类的话,觉得很可笑,天下爱情电影都讲爱情,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拍不嫌老套?
电影最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而不是披着一个新奇的外壳却败絮其中。
何况这题材也并不老套,相反是比较少见的一个题材。
Adam这个角色令人印象深刻。
他的身份男妓和他作为被雇佣者不卑不亢的态度反映出他拥有的与身份不符的毫不沉沦的内心,这点极其可贵,以至于我觉得他俩并不是相互救赎,根本上只是Adam对Jonathan的单方面救赎,只不过他也顺便救赎了自己而已。
从一开始他上了Jonathan车的态度就能窥见他不是一个因为从事了色情行业而内心沉沦的人,他看似堕落只是因为环境是个泥潭。
而作为一个社会底层人,他的很多东西却是Jonathan这个精英人士所没有的:热情,敢于去爱,愿意帮助别人。
Jonathan在前任Brandon死之后一直沉湎于悲伤的情绪,即使招妓也无法弥补心里的空洞。
一次机缘巧合他遇见了Adam并且让他扮演自己的前任和自己来一场旅行,一场治愈彼此心灵创伤的二次旅程。
二次旅程其实也是放下的旅程。
两者之间彼此治愈,心里的创伤随着旅行过程中的争吵和浪漫被缓慢治愈。
对于Jonathan来说,前男友吸毒意外离世是自己心里无法放下的一道深深创伤,并且一直沉湎在这种情绪之中。
自己的感情生活也受到影响,在之后的感情生活中总是寻找他人来扮演自己死去的前任的角色。
这病态,痛苦,且有一点点恶心。
对于Adam来说,和家庭的坏关系,大概是他在这为期三天的旅行里面所治愈的最大公约数。
自己同志身份的曝光让年仅15岁的自己被扫地出门,流落在西雅图街头做一名男妓。
在这场旅途过程中,Jonathan从Adam扮演的Brandon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恋人陪伴的感情,即使明知道对方不是自己的前任,但是仍然以情侣的身份完成了这场为期三天的旅行。
而Jonathan的年纪可以做Adam的父亲了,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这场旅行也是给Adam久违的,离开家数年没有体验过的父爱。
这两点是他们在这场大峡谷之旅之中所治愈,所放下的东西。
毋庸置疑,Adam作为Brandon的扮演者,实际上是爱上了Jonathan的。
所以他才会在两次争吵之后,仍然放下身段去和Jonathan寻求和解。
因为他知道deep inside,那不是Jonathan真实的面庞,毕竟后者也是需要接受治愈的大男孩角色,虽然已经是中年大叔了。
可是Jonathan,我觉得他并没有爱上Adam,他心里仍然深爱着自己已经死去的前任。
Adam终究来说是Brandon的投影,关爱以及呵护是建立在Adam role play的基础之上的。
退去面具,Jonathan面对以Adam身份示人的Adam都是比较粗鲁的,除最后的促膝长谈之外。
或许是仍然没有走出伤痛,也或者是Jonathan深知,两者不是同路人,这场治愈两者的爱情终究是会无疾而终的。
不过好在,治愈已经出现。
标签:Home/2018-03-29我的评分:8.0如果不活在回忆里,那我还拥有什么?
这是亚当告诫乔纳森那是一种病态,你需要重新开始时,乔纳森的回答。
原本有过充满内心深处的幸福和快乐,可是突然有一天,上帝将他最亲密的人从他的身边带走,该怎么办?
乔纳森选择了让别人来扮演那个曾经最亲密的人,一起踏上去往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旅程。
最终,他选择了一个人到达大峡谷,未来终于可以重新开始。
想起黎耀辉和何宝荣,到达瀑布的人终是只有一人,而站在那里的应该是两个人。
乔纳森是一位中年绅士,以出钱让男妓扮演前男友并一起旅行的方式,找寻曾经的记忆和快乐。
亚当就是被他看上的一位站街男。
角色渐渐进入,当情感有些许升温时,主角乔纳森总是在提醒:你是我花钱雇来的,你得听我的!
让温情瞬间变得尴尬。
旅程继续,这个站街男亚当终归无法成为另一个人,他还发现整个旅程完全就是被乔纳森精心设计的,本以为产生了真情,却不想真相如此狼狈。
矛盾爆发,冲突二三,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直到他们以自己本身开始一次相遇。
中年绅士乔纳森看似有掌控力,却难掩脆弱,活在过去,无法走出。
站街男亚当15岁被家人逐出家门,他最擅长的就是重新开始。
碰撞的结果就是:乔纳森独自去了大峡谷,亚当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人海茫茫,但愿他们还能再次相遇。
即使不能,他们曾经为各自留下一段美好时光,并开启新的征程,这也已足够了。
同志圈在一般认知中是很混乱的 因为薄情 因为任性 因为没有责任 没有羁绊 因为疾病 充满了高危男主却是一个念旧的人 甚至做了很多刻意的事情来纪念曾经的旅程发型也好 味道也好 雇人打伤自己的情节也好男妓 最后动情了男主 最后走出了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 很多原因但 这是爱情不是所有存在爱情的情侣都会在一起不是所有生活一起的情侣都存在爱情生活只有这一次 不要后悔追逐你的真爱 爱情的滋味有人一辈子都没有尝过如果有这样的机会 牢牢抓住即便结局不是完整的 可谁知道呢?
我在前些天看了东方男孩的电影。
那也是一场金钱与美色的交易。
可是看了之后觉得很有触动,觉得男孩儿配得上那样纯洁的爱,最后两个人在一起了,我作为观众为他们感到非常的开心,自己都笼罩在幸福中了。
虽然男孩曾经深陷泥沼。
但是看了二次旅程,我觉得本片中的男子则配不上这样的爱,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男妓,虽然在这一场旅行中他确实投入了真情。
但是我还是觉得他们没有在一起是对的。
看了这么多的同志片。
这是唯一一部结局分开,而我没有感到遗憾的电影。
《断背山》,我的军中情人。
杰克和小可爱的死令我感到非常难过甚至痛心。
而其他几部天各一方的结局,我也非常遗憾,只有这部,我觉得他们分开是最好的,重新开始各自的生活。
一个浑身污秽的人是否会重新归于纯洁?
一个只会砸钱的金主是否还配得上一份纯洁的爱情……
近年难得的同性好电影 ,剧本很不错如果可以拍摄再细腻点电影会更出彩。
看到视频的时候很多人都说j渣 ,突然感觉和大家看的不是同部电影,因为这并不是一场灰姑娘式的爱情电影也不是什么寻找爱情的梦幻电影,这是一场“retake”的电影。
Jonathan失去挚爱,挚爱就在当时旅程中他离开的10分钟时间内吸毒过量死亡。
J 他一直谴责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好好照顾他所以每一次的旅程对他来说不仅是心灵的稍许抚慰也是自我惩罚,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值得快乐也找不到快乐了。
05年到15年,这么多年他在不断重复这个retake的过程,重复着当时和Brandon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是当时争吵和被劫包的过程。
Jonathan也从来没有到达过大峡谷就像当年和Brandon 在一起时一样从未来得及到达目的地。
在Jonathan脑海里大峡谷目的地也许他本就一直拒绝到达,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有下一次retake有下一个“Brandon”,就似B 从来没有离开过。
这些年的retake都是结束在争吵抢包后,那些伪装b的人都会离去,因为J在某种意义上根本就知道自己无法接受另一个伪装的B和自己去大峡谷,那都是虚假。
不要把别人的疼痛当做一个轻而易举的玩笑。
J 他陷入了自己的痛苦,他在还原当时彼此相处时间的每一刻幸福也在经历着现实的痛苦。
那该是种多么绝望的伤感,因为他得一次次还原当时无法拯救brandon的记忆,然后再将记忆戛然而止。
我不喜欢评论里那些轻而易举说些什么要“move on”口号的观影者,因为我们都只是旁观者,那种伤痛我们没有经历过也没有资格评价别人的人生选择,只有疼痛过的他们才能选择自己人生的方向。
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结局。
就像我说的,这并不是寻找爱情的故事。
从始至终,Adam 这个人物真正的目的地都不是大峡谷他只是被选中陪同J 而已。
所谓一段新的恋情抚痕伤痛的结局只是书中描述的俗烂情节而已,那不是彼此的最好目的地。
感谢不是这个结局。
Jonathan ,独自,一人,到达了大峡谷。
到达了近十年纠葛的大峡谷,他接受了Brandon的死亡,也许没有真正放下但是他愿意给自己一个开始。
Adam一直穿着不合脚码的靴子,最后Jonathan留下了一双适合他脚码的匡威。
Adam穿上了它买了回程的旅票。
大家都选择了自己的目的地,抚去了对方心中的些许伤痛然后开始自己的旅程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
对于我而言,是的。
因为他们都愿意新开始。
腐,年上恋,不俗套,情感表达的完成度很高,人助与自赎,结尾让人难过。
这个不狗血的结局还挺好的吧
站街男长得实在太一般,还不如第一个好……
本来以为是个小成本片子,没想到拍的还挺不错的,要是更精细一点,绝对能成一部出色的电影。演员演技超赞,大叔跟鲜肉的搭配还是挺好看的。
中年大叔失去爱人,找鸭子cos play的故事(其实故事讲的很好,只是我不喜欢😑😑)
希望唤醒一潭死水却最终徒劳,这种事我也干过。中年男人偶尔流露出的孩童模样真的很吸引人吗?我曾经很吃这一套,现在,不确定。故事其实很简单,好多段也很老套,不明白为什么居然还有不错的分数。两人的表演倒都是难得的很自然。
男妓很灵故事确实没有很感动到我 表达有点太直接突兀了,略鸡汤 好在结尾收得好看到有短评提到欲盖弄潮,我真觉得欲盖弄潮好很多,即使平淡,细腻的长处很突出,这个故事比较新奇一点,但看完也没记住什么好对白好镜头或者震撼的情节,都普普通通,撑不起这个故事的感觉
一段相互慰藉的缅怀之旅,都是意料之中的情节,完成度很高。
几度欲睡 几次看完
角色扮演,病态回忆,性感而充满悬念的公路旅行。用三天浪漫磕破过去的死循环,“不如重新开始”。男妓太太太太可爱了,怎么办我也想当糖爹~~~
三天假装情侣,一个丢下了自己,一个找回了自己。
故事细节耐人寻味。你扮演的不是虚拟的角色,而是我曾经爱过的那个人。从无法帮所爱之人摆脱糟乱的自责到想和某个「替代品」一起完成仪式般的、未成功的救赎之旅,都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表的哀伤。这段旅途对两个主角的意义不同,但却是对各自过往的一种释怀和救赎;看似不完美,但实际却已是圆满的旅程。
弗洛伊德说“强迫重复原则”,拉康指出我们对于“想象界”不懈地渴望复归,并寻找替代品来重新感受(男主行为)遗失的东西,结果只会是一次次失败(电影中,男主却在他人的弥补下走了出来,但不是复归);整部片子都是孤独,所有亲密都是孤独;对于(爱或爱人)遗失的思念,而这创伤过大而难以愈合。
格外清新的公路片,在角色扮演中逐渐找回各自的真我,年轻人觉得自己没有未来,而失去爱的人总是在苦海遗失中悲伤,放下意味着接受爱人的离去,在复刻的旅程中重新出发,结局也不落俗套,真心喜欢这种心灵旅途,在路上所看到的风景,真会成为一辈子的回忆
不一样的Gay style,看出了日落三部曲关于爱情的种种和感动。年少时常常幻想,和一个陌生的人,扮演亡命天涯的角色,到深山,到海边,到荒漠,到图书馆,不舍昼夜的觥筹交错,忘掉曾经的自我。也许吧,每一个人都曾想告别一切,却被过往永久羁绊。
替身梗,公路片,一个擅长不断重新开始,一个始终难忘前尘旧爱,意乱情迷的短暂沉溺过后,再各自上路。
He need a closure.
不是喜欢的类型
无数遍踏着其曾经走过的脚印,仿佛爱情只是来而往复并未消失
重新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