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
男主为了摆脱前女友,委托他的三个兄弟去“解决”前女友,结果这三个人渣把女生轮奸了,男主恰好路过,不仅不救前女友,还帮忙拍了下来,并与其他三个人渣为伍以此要挟女生,最后逼得女生退学回家吃药自杀,从医院楼上跳下来死了。
女生原本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生活着,尽管很内向,一个人独来独往,但也平静安宁。
男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刻意接近女生,把女生哄骗到手以后,玩腻了又不想要人家了,就说“我不爱你了,我们分手吧,你不要再纠缠我了。
”听听,人言否?
女生想哀求男主回心转意,结果被男主和他的三个兄弟害得半死,身心备受摧残,被割成了一千片的地狱般的痛苦怕也不过如此了吧……但哪怕经历了这么多恐怖的事情,女生死后化为厉鬼,也没有去伤害无辜的人,对于男主的现女友,女生也只是不断提醒她找到那些照片来帮助她看清楚男主的真面目,提醒她不要重蹈覆辙,早点远离渣男保平安。
而对于那三个轮奸她的人渣,她也没有怎么折磨他们,而是让他们很轻松地跳楼身亡了,这个痛苦或许连女生生前所遭受的虐待的1/3都没有达到吧!
真的是便宜他们了。
至于这个始乱终弃的男主,对付这种货色的渣男,就应该慢慢折磨他,不断蚕食他的灵魂,让他万劫不复,不然不足以平民愤!
女生也很争气,她并没有选择直接杀死男主,她选择一直和男主在一起,她坐在了男主的脖子上,forever。
影片最恐怖也最可悲的地方可能也就最后15分钟了吧,男主发现了他为什么总觉得脖子疼的真相,他也明白了女生的鬼魂想要对他做什么,他没有任何办法拒绝她,他只能接受,接受他应有的惩罚。
自作孽不可活,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
女生哪里不好了呢?
她明明对你那么好不是吗?
你看中了一台相机,没有钱买,她费尽心思帮你买到了送给了你;你想要她,她也毫无保留地完完整整地给了你;你不要她了,她除了悲痛欲绝地哀求你不要离开她,她也没有对你做任何过分的事情;她宁可自残也不愿意伤害你!
而你,又为她做了些什么呢?!
你从来不和别人说你在和她谈恋爱,就好像她是一件不光彩的拿不出手的东西;你从来只顾着自己想要的,完全不考虑她的感受;你说进入她的生命就硬生生插了进来,说让她滚她就要立马离开你;……天理难容啊!!!
这世界上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好事吗?
不可能的。
想要得到她的时候就各种甜言蜜语,什么“我爱你”随随便便就脱口而出,玩腻了就一句“我不喜欢你了,分手吧”就要人家立马从你面前消失,凭什么?!!
如果不能负责任,那就不要随随便便去招惹别人,感情很贵,不能付得起的人就不要轻易去尝试了,只会害人害己。
说到底还是这个男人太恶毒了,太坏了,太渣了,令人发指。
而最后的结局也是他自食其果,怨不得别人!
希望女孩子们能够擦亮眼睛,不要轻信于人,更不要轻易把自己交出去,多学学男人们的自私和精明吧!
一昧的牺牲和奉献最后除了感动自己,什么也不会剩下。
渣男就该锤死了,女孩子受了委屈就要“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不可太过忍让,“人善被人欺 马善被人骑”,一定要多为自己打算,爱自己是一切的基础。
电影还是不错的,虽然看得我很痛心,但一些场景也确实被吓到了,只希望女孩子们不要再被渣男过度消费和利用了,强大起来,自己活得精彩比什么都重要!
么得。
这部电影就是传说中的每每说起甚至想起甚至现在来写影评不小心瞄到截图都能吓死的电影。
最后那一幕真真真真的是吓死爹了!
因为之前没有想到会是那种情况,知道了结局以后再回想之前的每一幕都后怕后怕!!
浑身汗毛竖起来 好恐怖啊有没有天天有个鬼骑在你身上。
老子一贯影评写的文艺装逼又矫情 这次只想大吼尼玛吓死爹了你们都快去看然后跟我一起来嚎啕啊!!!!
相对于坠楼死的三个朋友来说 男主角最后还是活着真的是太大快人心了这种不要脸的主儿就应该被这样折磨
鬼影/ชัตเตอร์ กดติดวิญญาณ📸导演-班庄·比辛达拿刚/柏德潘·王般🎥以下是观影评价(极其主观🆘):作为泰国经典恐怖片,这作的恐怖氛围营造得极其出神入化,几乎在片中的每个场景都有鬼影的出现,从校园毕业典礼的室外、化学实验室的墙角,到Thun独居小屋的客厅、卧室或是胶片冲洗室,都有极为恐怖的鬼魂游荡。
然而,这一切的鬼影真相其实是被Thun辜负的那个女孩Natre,Thun与Natre曾经谈过一段地下恋爱,可是当Natre被Thun的好兄弟欺辱时Thun却冷血而残酷地拍下女孩的照片,Natre心灰意冷选择了自杀,从那天开始,女孩的复仇将缠绕Thun的一生。
影片最精彩的画面出现在故事结尾,当Thun与女友Jane终于说服Natre的母亲将Natre的尸体火化后,Thun以为这一切如影随形的鬼影骚扰即将结束,等待他的却是更为变本加厉的侵袭。
Thun在独居房中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地拍照,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鬼魂踪迹,当他松了一口气时,照相机无意间拍下Thun的身影,在他的脖子上赫然骑着一个恐怖的鬼魂,那便是日夜纠缠不愿离开的Natre,而之前Thun体重增加、总是脖子酸痛的情况也有了解释,那是Natre对Thun永无止息的复仇。
📍剧情简介:年轻的自由摄影师Thun这日携女友Jane与大学同窗聚会完毕开车归家,途中Jane将一名飘忽而至的女子撞倒在地。
Jane欲下车查看女子伤势,被Thun劝阻,两人匆忙逃离肇事现场。
Jane开始终日坐立不安,并指责Thun冷血,Thun只叫她放宽心莫多虑。
Jane的担心并非多余,一连串怪事紧接将他们找上:Thun所拍的许多照片上多出一个模糊的女影、颈部莫名疼痛起来、那日聚会的同窗先后跳楼死去……两人更在暗室多次突然陷入恐怖氛围中。
为了摆脱噩梦,Jane决定展开深入调查,与Thun有关的一个女子的悲惨经历慢慢浮出水面。
万圣节刚过,略过各种趴体上鬼叫连连,我担心论文,就只去了long pond步道走了走,心里还惦记着论文和火锅。。。
舍友推荐了一部鬼片《鬼影》,泰国的,晚上我们一起在living room的沙发上看,她重温,我也暂时放下心里的那些纠结,投入到鬼片中去。
想到论文要写ghost legend, 就觉得这东东也许可以激发我的灵感,就少了些许负罪感。
鬼片是我一直很喜欢的type,是因为鬼片在吓人的前提下,体现的是社会现实。
很多鬼片或鬼故事其实是在教活人怎么活,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在里面。
最常见的,莫过于报复型鬼故事了。
我对泰国的鬼片没有太多研究,舍友看过大量。
我一直觉得泰国鬼片就是降头,感觉肤浅血腥,不如韩日,但是《鬼影》转变了我的想法。
这部片子是2006年的,比较早了,看完了后,我突然觉得很悲伤。
确实是悲伤,特别是那句台词:鬼魂会一直跟随挚爱的人,舍不得离去。。。
若是大家不介意我从社会学女性学和角度深层分析的话,我倒觉得此片背后的东西很多,并让人感到悲伤。
因为它并不是单纯的报复型鬼故事,娜塔最后还是没有解脱,所以它体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不够准确的,带有一定误导性。
让我先来描述一下故事原委:男主和女主是男女朋友,在某晚出了车祸,以为自己碰死了人,然后肇事逃逸。
男主是个摄影师,他发现他拍的照片里都有影子。
这种现象在国外叫做spirit photograph,世界各地都很常见。
我对这个主题也比较感兴趣,不过最终选了另一个母题的鬼故事。
最开始他们以为是被撞死的人的鬼魂,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并没有伤亡或事故报告。
随着剧情发展,女主角开始探寻事情的原委。
女鬼有意引导她,她发现女鬼是和男主认识的,男主说他们曾经是学校里的同学,地下情人。
其实我一直理解不了为什么是地下情人?
因为这个女孩娜塔看起来很内向偏激,所以“高富帅”男主不愿意承认?
但是娜塔真的很爱男主,男主渴望一台佳能的单反,娜塔就记住了然后送给他。
但是之后的剧情大家应该都猜得到,男主厌倦了女孩,提出分手。。。
千年不变的社会现实和套路。
偏激的娜塔甚至通过割腕来挽回感情。
从现在来看,即使娜塔具备了做为女鬼骚扰男主的心理阴暗条件,但在普通人眼里似乎男主的移情别恋并不至于此。
当然,这只是男主告诉女主的故事而已。
如果这个鬼片止于此,其实就没什么意思了。
更精彩的在后面。
男主和女主开始去娜塔家调查娜塔离开曼谷的理由。
娜塔的母亲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而当他们看到娜塔母亲嘴里所谓的“她在睡觉”原来是用药水将她的尸体做成了干尸而放在被子里时,觉得可能是这种方式使娜塔的灵魂得不到安息,因而提议做法事将她正式下葬和火化。
与此同时,男主的几个朋友都自杀身亡。
随着尸体的火化,似乎一切都渐入佳境。
但是女主终于还是在娜塔的提示下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当年,男主急于摆脱娜塔,他的朋友们拍着胸脯向他保证他们可以搞定。
然后他们就把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娜塔堵住,进行强奸。
正在此时男主出现,带着娜塔送他的相机。
这个地方的逻辑稍微有一点薄弱。
男主的朋友们看到了他,马上让他拍照,说拍了照她就不会告发他们了,相当于威胁受害者。
朋友来了一句:“你在等什么?
我们是哥们啊!!!
”然后男主就歪着头不忍直视并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在地上被强奸了的娜塔的照片,娜塔也由悲惨呼救“X,救我”变成了极度怨恨的表情。
最后知道真相的女主眼泪掉下来,当然要跟男主分手。
男主在屋子里吼,你在哪?
你出来!
她走了。。。
然后用拍立得照娜塔的鬼影。
他一直没有发现立即成像的照片中有什么异样,直到他把拍立得扔向远处的地板,拍立得自动拍出来一张照片——这是全片的经典之处,也是我的舍友津津乐道的地方。
男主看到照片后就从楼上跳了下去——原来娜塔一直骑在他的脖子上,所以他才照不到她,他才明白为什么他的脖子越疼越厉害,以及为什么他称体重时会有120公斤……我想分析的几点如下:1.为什么男性强奸女性后会使用拍裸照来威胁女性以逃脱罪行???
拍照这件事不完全是证据吗?
确凿的证据,比什么精液啊dna靠谱多了,一张照片解释全部。
可是罪犯居然让男主通过用照相来使受害者闭嘴。。。
这是多么深重的文化积垢啊?
如果女性都不会认为自己强奸受害是羞耻的,如果她们都敢于去报案敢于抗争自己的权利,男性怎么可能通过这么傻逼的办法脱罪?!
这是一种积习已久的社会心理,男性强权,是十分有趣的地方。
男性认为女性耻于或是不敢将自己受辱的过程公之于众,所以她们会忍气吞声,从而加重了男性的为所欲为。
而社会环境则成为了帮凶。
如果社会不会歧视或是带有色眼镜看待受过辱的女性,如果社会是通过一种正常的鼓励的情绪来支持女性,女性怎么可能会隐瞒凶手?!
而又是谁助长了罪犯的嚣张气焰呢?
2. 女性是破鞋,玩过即可;兄弟是手足,更为重要。
这在东方社会可能更为明显。
男主可以为了自己的朋友不在乎曾经是自己女人的心情,帮助所谓“兄弟”而置最爱他者不顾,实在是将现代男性的心理刻画地淋漓至尽!
男性看到这里,应该反思一下吗?
我并不是说所有的男人都会无视自己的女人被自己的朋友侵犯,我是想说,为什么男性会如此看重看起来并不那么重要的“哥们”?!
因为像娜塔那么爱男主,她可以为男主去死这毫无疑问,他的朋友们会吗?
当然是不会。
但事实上,社会学的分析是不能通过简单感性的表象来呈现的。
事实上,男性之间的感情更明显是建立在社会关系之上的,说白了就是人脉。
女人充其量不过是泄欲或消遣的工具,没有社会地位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没有助益。
而兄弟不一样,兄弟可以发达,互相帮衬,这都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女人没有会怎样?
有钱了女人不是一大把一大把的自动投怀送抱?
所以,在男性心中女性本身就不占重要位置,这与他们的社会属性一脉相承。
就像在民俗学类型的课程上martin说的一样,叙事民歌里,女性因爱为男性去死的几率完全秒杀男性为女性去死的可能性。
男性不会为女性去死。
Martin是我们的教授。
3. 娜塔为什么没有选择自我救赎?
这是我最感觉悲伤的一点。
因为先前看的她的各种报复行为,让人觉得愤懑在胸亦能够通过她的报复解决一点,看到最后才发现,她的报复居然是给自己套的牢笼。
所以这部片子,除了警醒男性不要随意玩弄女性感情之外,没有更深的社会内涵,很可惜。
原因是这样的,看到最后你会发现,男主被救回来了,也疯了,在疯人院里脖子越来越弯——因为娜塔一直坐在上面——他们以这种方式达到的情感的交融和“厮守”。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娜塔不自我救赎,却如剧中幽灵相片的制作人所言:“有时候,鬼魂是不愿意离开它所挚爱的人的”。。。
我才恍然大悟,还是“爱”。
都这样了,她还是爱男主,就如男主在用拍立得寻找她的鬼魂时喊的一样:“我以为你一直都爱着我,直到你死”。。。
是的,她直到她死后还依然爱着他,所以会一直缠着他,让他看到她一直坐在他脖子上而精神崩溃。
而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惩罚了施暴者的同时让女主离开男主——这才是她的最终目的,她要和男主独处,她不允许别的女人出现在他们中,所以她用曝光如此凶残隐情的方法赶走了女主角。。。
她居然还是因为爱而做的这一切,却不是因为恨,这是我觉得最为可悲的地方!
为什么男人都那样了,鬼魂娜塔还是在爱他?
甚至不惜通过使他变成神经病这样的方式来“厮守”?
我相信为什么男主之前的生活很正常,和珍相恋后这一切才接踵发生就是因为珍成为娜塔不能容忍的角色。
编剧的设置是有深意在里面的。
女性应该反思的是,有些人我们该不该爱,该怎么爱?
如果一个男人他没有担当,甚至包庇自己的兄弟去伤害你,你还纵容,还不放手解脱,那真的是无可救药,只能像娜塔一样一直萦绕下去了。
影片的故事只是极端,社会现实是,如果你男朋友因为他的兄弟惹你生气了,是因为看轻了你的话,你也可以看轻他。
因为男女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永远不要做兄弟之后的第二。
如果社会现实是我们不得不,那我们宁愿选择独自生活。
因为,我们从来不是谁的附庸,我们全心对你的同时,若你还有n多心,那对不起了。
我们不是娜塔不会那么傻,你们尽可以去和你们的哥们儿搞基去吧!
一个爱得不够。
一个爱得太深。
对他来说,这也许只是场过家家,是他找到理想伴侣之前的消遣。
对她来说,这段情却成了她的全部,可惜所托非人。
被伤之后,她怨过恨过,最后还是舍不得,放不开。
所以她决定,与他同行一辈子,直到死神再次将他们分开。
目前为止看过很多部恐怖片。
比起美国电影满是血腥暴力,日本电影纯吓人,韩国电影拍到最后把自己都绕进去了,我还是更偏爱泰国的片子。
故事完整,逻辑上没有大纰漏。
而且重要的是,有因必有果。
P.S.谁知道后半部火化一幕的那段纯音乐叫什么名字?
对能提供线索的朋友感激不尽。
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恐怖的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半年后的现在,想起来最后的结局还会打冷战.这就是是所谓的心理恐怖.不是美国血腥电影制造的视觉冲击所能比得. 让恐怖留在心里,这部电影做到的相当高的程度.亚洲的恐怖电影算是追求心理恐怖,比欧美的电影强很多(虽然后来美国仿照他们理解的心理恐怖拍出了电铃惊魂,但是说实话,真的一点不成功.不光是他们始终不能接受"鬼不是人"的思想,最重要的是他们只是照猫画虎的拍了"心理恐怖"电影的表相,而没有真正理解,到底什么能触动人的恐怖神经.)但是亚洲的电影也分不同.现是日本的,算是大哥了,但是看过类似咒怨,午夜凶铃之类的经典后不难发现,日本的恐怖电影铺垫太过冗长.真正的恐怖瞬间其实很少. 他们大多不屑于过程的恐怖,就是说,前边就算你感到气氛再可怕,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不到最后,真正恐怖的鬼是不会出现的.所以看日本电影,一定要有熬到最后的耐心.然后是韩国的,其实我都不太想提,在韩国电影里,恐怖的成分不多,顶多营造点气氛,真正向咒怨里的鬼爬和午夜凶铃里的电视这样的超经典镜头基本没有.没有新意,而且鬼的感情都十分丰富,一不留神就发展成人鬼情未了了. 还有中国大陆的恐怖电影...这个...就更不能说了..其实这种电影很适合在电影院里看的,因为配合这强大的音效和视觉效果,国产电影特有的一惊一乍还是挺有效果的。
但是这种电影就跟欧美的血腥片一样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然后说这部鬼影。
鬼影与众不同,它属于那种从头恐怖到尾的恐怖片。
从开始的铺垫,很快的营造了恐怖气氛,这是间接恐怖。
然后就接上日本恐怖电影中的高潮——来自鬼的直接恐怖。
不论是床上的鬼,楼道间的,墙外顺水管而下的,都十分有震撼力就是这时,当看惯日本片的我们认为高潮已过的时候,它才向我们展示真正的恐怖——心理恐怖。
当影片最后揭开一切悬念的时候,没有面目狰狞,没有尖声惊叫,没有生死时速,只有一张飘落的相片,以及一连串的回放。
让你从心里发冷的恐怖恐怖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
http://musescalliope.blogspot.com/
日本的恐怖片是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强相关的(贞子中的录像带,电视,以及照片/咒怨里的日常的房子)可以说恐怖是来自于这种熟悉的物品的突然崩塌/不确定性/突然意识到的邪恶的象征与载体性(贞子的录像带与照片):女鬼与其生前是不是人都没有关系,本身被物化/死化/非人化。
而泰国的鬼本质上还是人,恐怖也只是人与人关系的显露(重新发现)/异化(从人与人变成人与鬼,从人的爱到鬼的怨恨)/到最后的“附身”(对于人主体的反噬)。
这里照片以及摄影是为了第一个环节所服务的,所以虽然贞子与鬼影里都有照片的出现,但是本质是不一样的。
相比之下西方的恐怖片的涉猎范围就更广,毕竟是拥有宗教/精神这一独特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着重于象征:象征本身是两者的综合:上帝/世界精神的本质(例如僵尸/拉撒路/耶稣的死而复生,克苏鲁神话中的疯狂的旧神)和我们自身的本质(巫术(女巫)/恶魔(驱魔)/疯狂(闪灵))。
这里就不再多讲。
我喜欢看鬼片,但是我觉得现在的鬼片大多都弄的深奥了,很多不过是造个势,整个噱头,看到最后最痛苦的是观众,都搞不明白到底在讲什么,所以我觉得这部片子的程度刚刚好,该恐怖的地方就恐怖,该讲明电影细节的地方就讲明细节,看完整部电影吓到了的同时不会对情节感到莫名其妙,这多好最后一个镜头很点睛,我有被吓到,现在想起来都有一点汗毛耸立,所以说还是要堂堂正正做人啊,你以为你做的不会有人知道吗?
哈哈,这大概也说明了恶有恶报
一直喜欢恐怖片,倒不是多么害怕。
因为总感觉每一个亡灵都是有一个故事的载体,他们只是借由某种媒介在讲故事。
比如很久之前的乡村老尸,比如蔷花红莲,比如第六感。
最近没怎么看这类型的片子,总感觉,不管是日韩玩心理的还是欧美玩视觉的,都没有感人的味道了。
看了鬼影之后,竟有那么一丝惊喜。
少了几分日前为追求效果的变态,多了几分因果报应的佛学。
佛说彼岸,无生无死,无若无悲,无欲无求。
而有种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生于弱水彼岸,无茎无叶,绚烂绯红,便是彼岸花。
曼珠沙华,花开彼岸时,花开无叶,叶生无花,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
其实娜塔只是个简单的孤僻的孩子,她没有安全感,她只是,爱错了人。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相对的,但是在爱情里却是绝对的,所谓的完美就是你爱上了东施,于是觉得她效颦也很可爱。
遇见一个对的人,种子会结出玫瑰,雨点会变成咖啡。
但是,在这种绝对里,最可悲的就是一个人,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进去,而另一个人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接受一下或是拒绝一下。
人的世界里,绝无仅有的便是单恋,你永远不会看见有一只猫,默默地喜欢着另一只猫。
于是,在这种不合理的关系中,娜塔把自己放在感情的悬崖上,不肯退缩,以至于如蝴蝶般坠落,还是锁着自以为是的爱情。
温暖是奢侈的东西,奢侈到需要很深的寒冷和疼痛才能体现。
一如娜塔草地上仰望天空的明亮笑容变成了暗室里自残的歇斯底里。
她问上帝,怎么才可以对悲伤的事情一边笑一边忘记。
上帝说,把自己弄疯掉。
她不想疯,于是选择在喧嚣的人世陨落,选一种安静而又纠缠的方式,继续她痴颠的爱情。
她觉得近乎被宠溺地骑在东的脖子上,就像一朵小花,立在墙角,攀住一根树的根。
在秋雨中眺望一座城,城墙上的誓言已经模糊不清。
一个没有方向感,安全感的人在发现连自己引以为傲的直觉都是错的的时候,会沉默。
爱与不爱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事情,幸福是自己坚持的幻觉。
可是,有这样,一种人,心甘情愿,把幻觉继续到底。
向日葵不够热烈,高于三十度的温度会让人掉眼泪。
当娜塔受到伤害,比如在电梯里被人调戏,比如被那些醉酒的男人撕扯,比如高声喊着救我的时候,她爱的人的无动于衷足以让她死得更快。
整篇影评,我很少提到,东的同学汤之类的,也极少提到他的现任女友珍之类的。
因为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只讲述了一个故事,就是可怜的娜塔,爱上了东,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
像珍这样的角色,也许会有好多,心疼别人,心疼自己却不会令人心疼。
而娜塔,只有一个。
划破手腕的瞬间也许没有那么痛,但是血一点点流逝的时候却足以把一个人的恐惧,在孤立无援里叠加到无法言喻。
想哭的时候没有眼泪,想寄托的时候没有信仰是最可悲的。
爱情是娜塔全部的信仰。
这样的偏执的爱着一个人,错了吗?
你知道第十九层地狱是什么吗?
如果东知道,也许就不会下地狱了。
最后窗户里反光看到男主角头上骑的那个鬼。。很深刻。
一点都不好玩
最终结局很惊艳
做了坏事,我就让你生不如死。我会不停的折磨你,折磨你……
哪一點恐怖了……
被严重剧透了了
还是作孽要还的价值观
不错
早闻大名,看后觉得言过其实,可能是我对恐怖片免疫了。
我倒觉得拍得很香港,但是为何也学香港那些死气沉沉的剧情啊。
关于贱男的无聊的故事……
班庄·比辛达拿刚的片子,代表着泰国最猛惊悚片,我会告诉你他的片子会弱么
别总整那音乐吓人!大哥生命力真顽强 摔两次都不死!
果然人的记忆是会美化很多东西了,多年后再看了一次,好难看,节奏非常慢。
总算有点吓人了
没那么恐怖
第一次看鬼片 不停的喊:好cool哦~~~原来真是便老了 都不怕鬼片了
猜到结局啦
鬼片中还不错的。大爱剧中照相馆。
慕名而来,也许是因为年份太久了,看完真的毫无感觉;男主和前女友谈恋爱的场景真的很像桂纶镁和周杰伦哈哈哈,而且男主在他那一众垃圾人兄弟中漂亮得跟女的似的,可惜是个渣男;片尾揭晓女鬼一直坐在男主肩头这段在当年应该是蛮有新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