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丸

真田丸,Sanadamaru

主演:堺雅人,大泉洋,长泽雅美,草刈正雄,高畑淳子,木村佳乃,草笛光子,黑木华,藤本隆宏,中原丈雄,藤井隆,内野圣阳,近藤正臣,齐藤由贵,藤冈弘,吉田羊,高岛政伸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真田丸》剧照

真田丸 剧照 NO.1真田丸 剧照 NO.2真田丸 剧照 NO.3真田丸 剧照 NO.4真田丸 剧照 NO.5真田丸 剧照 NO.6真田丸 剧照 NO.13真田丸 剧照 NO.14真田丸 剧照 NO.15真田丸 剧照 NO.16真田丸 剧照 NO.17真田丸 剧照 NO.18真田丸 剧照 NO.19真田丸 剧照 NO.20

《真田丸》剧情介绍

真田丸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6世纪末,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的白热化时期。魔王织田信长(吉田钢太郎 饰)集结大军,朝向早已失去甲斐之虎的武田领地袭来。武田家昔日的风光不再,而今则被织田信长、上杉景胜(远藤宪一 饰)、北条氏政(高岛政伸 饰)、德川家康(内野圣阳 饰)这几大豪强团团包围,灭亡在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依附于武田家的真田昌幸(草刈正雄 饰)为了保护真田家,于是运用变化多端的计谋纵横捭阖,翻云覆雨,巧妙周旋于各路英雄之间。在此多事之秋,昌幸的两个儿子源三郎(大泉洋 饰)和源次郎(堺雅人 饰)见证并参与了时局动荡的各个重要事件。 特别是源次郎,他在父兄的磨练下迅速成长。而在不久后的将来,他还将以“真田幸村”这个名字在战国末年的战场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贵妃还乡巨齿鲨引爆者震荡效应热血青春死亡片场孩童姿势冰河世纪:巨蛋恶作剧苍兰诀待嫁十年暴裂寻凶夏之岚春夏冬中加州靡情第五季无法告白杀戮人机漂浮在曼哈顿黑暗智宅花牌情缘:结火凤凰沉默的海湾精灵奇缘盒子怪脑波小姐精灵宝可梦:神速的灭世虫盖诺赛克特超梦觉醒大盛魁蓝风衣熔炉丛林奇兵虚空魔境第二季无声的证言第二十六季

《真田丸》长篇影评

 1 ) 《真田丸》:专治大河剧观赏困难症

要感谢三谷幸喜,感谢堺雅人,在大河剧荣光不再、江河日下的今天,他们还在绞尽脑汁地为这一悠久的电视传统续命。

大河剧的衰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已开始。

本世纪初推出的几部剧集,更是不断刷新着大河剧收视下限。

除2008年《笃姬》回光返照一般地斩获24.5%收视以外,其余剧集收视均未破20,2012年《平清盛》11.9%的平均收视更是创下大河剧历史收视新低。

而近三年的三部大河剧,《八重樱》、《军师官兵卫》、《花燃》,虽有众多一线明星坐镇及宣传声势铺垫,也未能在收视上挽回局面,甚至将大河剧的口碑也逐渐推向深渊。

值此之际,《真田丸》的出现无疑为NHK打了一剂强心针,看来不是大河剧的题材已不能为大众接受,而是其拍摄理念亟需与时俱进。

《真田丸》自1月10日开播至今,收视率已突破20%,这是三年来大河剧最佳开局。

而在《真田丸》的故事背景所在地长野县,其收视率更是突破了30%。

口碑方面,截至第三集,日本Yahoo评分为4.71分(满分5分),国内豆瓣评分为9.0分。

两项评分均创近三年大河剧评分新高。

三谷幸喜,好久不见这是三谷幸喜第二次为大河剧创作剧本,上一次还是2004年的《真选组》。

彼时三谷便已将其轻巧灵动的个人风格融入到了对厚重史诗的表达上。

2013年由他自编自导的《清州会议》,为其回归历史题材打响了前哨。

《真田丸》继承了《清州会议》中戏话战国人物的风格,在史实基础上,对人物形象加以丰富而犀利的分解和阐释。

譬如由草刈正雄饰演的真田昌幸一角,在历史上素有“表里比兴”的戏说,而三谷在此基础上大加发挥,甚至会让人感到有些用力过猛。

在《真田丸》中,真田昌幸俨然成为一神棍,算计诡策花样迭出,骗术高超坑人成瘾,毫无大将风度。

当然,昌幸之外,其他配角也没少被拿来“解构”,如德川家康,未来将成为幕府将军的人物,在《真田丸》中却是猥琐怯懦、缩手缩脚,倒真有一股“老乌龟”的气场。

再如德川家重臣本多忠胜,赫赫有名的德川四天王之一,外界早已习惯于将其视作一个威猛强悍的大将,但在电视剧中却是以一副秃头乱发邋遢至极的形象登场,让人一时不能接受。

但从史实的角度来看,三谷幸喜似乎又并没有以一己之私胡乱评点历史人物:真田昌幸一生数次易主,德川家康靠熬死信长、秀吉上位,本多忠胜笃信佛教,且被誉为“日本之张飞”。

三谷仅仅是在人物生平的基础上,对人物个性加以戏剧化渲染。

这方法说来轻巧,但在大河剧的漫长谱系里,似乎还没有哪个作品能如三谷笔下那般驾轻就熟。

大河剧素以说理教化为其本分,却忽视了观众收视习惯的变化和受众群体的迁移。

其贯彻本分在2008年的《笃姬》中达至顶峰。

但《笃姬》之后,观众便再也无法接受这种强行说理、拖慢节奏的模式,从《平清盛》到《花燃》的失利,无疑不是受此拖累。

《真田丸》为大河剧开辟出一条新路,至于未来大河剧会否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则是另一回事了。

堺雅人的真田幸村雅人叔在表情包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似乎铁了心要做一个喜剧演员了。

这一次,他将和日本著名喜剧演员大泉洋同台飙戏。

《真田丸》选择堺雅人来演“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是再合适不过的,他与三谷幸喜的风格完全匹配。

堺雅人的表演,属于外表文弱,内心张狂的类型,当他以各种浮夸表情来诠释人物之时,观众并不会感到十分不适,反而会有一分亲切感。

而三谷幸喜的风格便是贴近观众,细节取胜。

当然,如果让真田幸村看到后世是以如此方式再现自己,他可能会气得跑去手撕堺雅人吧。

真田幸村是日本历史和传说中的著名人物。

他在关原之战中与其父真田昌幸同属石田三成领导的西军,而其兄长真田信幸则归属于德川家康的东军。

在关原之战中,真田幸村的勇猛已为人所知,但他真正的扬名天下,却是在大阪之阵的“真田丸”守备战中。

这也是真田幸村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战。

尽管目前来看,《真田丸》的故事还远远没有展开,但从堺雅人的表演中,我们已经能够隐约感受到这部剧集的走向。

前期的平静与欢乐,必是为后期的悲情埋下伏笔,而剧中稚气未脱的真田幸村,也终将逐渐走向成熟。

世人揣度真田昌幸心意,猜测他当初让两个儿子分属东西军,目的就是要保留真田家血脉,无论哪一方胜出,真田家都不会消亡。

他深知真田家只能在历史的缝隙中求得生存。

在剧中,真田幸村的理想就是要辅佐兄长信幸,壮大真田家。

然而他的理想却从来未能实现。

所以,现在就来评价雅人叔的表演其实为时过早,我仿佛已经看到在剧集后期,雅人叔厚积薄发的演技了。

怕是又要收一波表情包。

中国的大河剧?

笔者最近同时在追一部国产历史剧《少帅》,时而会不由自主地拿它和《真田丸》做对比。

两部剧比较下来,明显可以看出《少帅》的制作精良和故事深度胜过《真田丸》,而国内演员的表演较之日本演员更为含蓄内敛,也更符合国内观众的审美习惯。

在网上看到评论说张黎导演的《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和《少帅》连起来看,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史。

这不禁让人想到大河剧的制作思路。

大河剧是由日本NHK电视台每年推出一部的大型历史剧集,其长度往往横跨一年,在长度上堪称史诗巨作。

大河剧也是由日本官方主导的国民历史教育,甚至于超出历史范畴,寄托了教化国民的重担。

同时,大河剧也会有意识的与剧集故事发生地进行联动宣传,推销其旅游资源,提升当地知名度。

在日本,大河剧已经成为电视市场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以,尽管大河剧的制作质量逐年下滑,但其收视率总能维持在10%以上。

这是长期的收视传统的积累。

在中国,小荧幕上的历史书写不多,间或有那么一两部,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且与史实有较大出入。

中国的历史剧缺少大河剧的严谨考证,那么更不要说在其中寄托别的想法了。

张黎导演算是国内少有的注重细节及史实考证的导演。

更加难得的是,张导的作品往往寄托着导演和编剧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看法与解读,他们不拘囿于一定的史实边界,束缚自己的手脚。

在张导的作品中,我们同样能够看到鲜明的人物刻画,以及与历史融为一体的叙事。

众所周知,日本历史中被谈及最多,同时也是大河剧涉猎最多的时期,便是战国和幕末。

反观中国历史,可以拿来改编发挥的时期要多得多,光是王朝易代,就够拍百十部。

据2014年广电总局公布的电视剧产量数据,历史题材剧目所占比例为41.49%,共计178部,现实题材剧目占56.64%,共计243部。

而历史题材剧目中以古装虚构剧居多,正剧少之又少。

在笔者看来,历史正剧的数目多寡还并非问题关节,更要紧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播放资源里尽量将故事讲得充分,尊重史实而又富于深度。

张黎导演的作品之所以是国内历史剧翘楚,就是因为他的作品实现了以上标准。

向大河剧借鉴,或许是提高国内正剧质量的一种快捷方法。

尤其是《真田丸》这类即能获得高收视又不失正剧水准的剧集,值得国内历史剧创作者推敲。

当然,国内历史正剧创作总体的积贫积弱,或许也与复杂的政治环境有关。

在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历史正剧只能是负重起舞,充分表达似乎只是一句空话。

好在,已有张黎导演这样的好手在前方开路。

 2 ) 从神变成人的幸村

把真田幸村拉下神坛的一部剧,我虽不是真田粉,但也膜拜了大阪真田神社,经过了九度山,买过真田鹿角盔,看过堺雅人的表演确实解毒,那充满爱与宽容的眼神和神情更适合替掉妻夫木聪去演直江兼续的爱,真田不是和上杉齐名的战国顶级战神吗?

堺雅人的表演控制力很足,可惜演的并非日本第一兵,当然了,这也许是有意为之,因为把神拉下神坛是现在历史剧的惯用做法。

塑造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个个响亮而遥远的名字,也许才是更靠近历史的解读。

想到了大军师司马懿,波叔用的一样的路数来塑造人物,解析历史,中日这两部都很出色,都跳出了上帝视角历史剧的藩篱俗套,都是上品。

这部剧看了快四个月,辗转沪深,也经历了一些事,看剧更有感触,塑造鲜活的人物对应了各样的命运。

有高傲阴狠的北条氏政,一腔热血不懂变通的石田三成,才不配德的丰臣秀次,永远在感动中的上杉景胜,多面立体的丰臣秀吉,喜欢咬手指的德川家康等等,当然最可爱的是真田一家人,最可爱可敬的长者是奶奶,真是女中豪杰,怪不得能嫁给信玄都敬畏的老真田,生出智将真田昌幸,还有就是骑墙骑出态度的昌幸老爹,和假扮公家千金的老妈,哥哥信幸也是很立体的人物,此外幸村生命中的几个女人命运起伏都令人唏嘘,家臣团也是感动辈出,在塑造人的能力上真田丸当仁不让绝对是大河剧翘楚,从本地收视和豆瓣评分上证明坊间颇吃这一套。

有人说后面十集拖沓冗长,确实和前面跌宕起伏的合纵连横相比确实平淡太多,但是最后一集也颇值得人玩味:真田家一群小丑人物的出现让生死不再沉重,似乎家族仇怨忠良奸佞只不过是一出游戏,幸村的结局也是淡淡地,没有煽情地走完自己的剧本。

当然,日本人还是很给幸村光环的,鸡腿一直加,若不是猪队友的神操作,砍下德川脑袋简直有一百种方法。

最近在读汴京之围,我在想为什么大人物总是扎堆出现,比如唐宋八大家,比如北宋的几十年涌现了那么多的改革派守旧派还都是响当当大人物,结果南宋为什么一个都没有了,日本战国也是,到底是时代成就了人,还是人成就了时代,制度究竟怎样影响了人物的成长与高光时刻?

总体而言,个体是无力的,是随着历史的波涛身不由己的。

王安石是,宋徽宗是,岳飞是,真田老爹和幸村亦是。

 3 ) 无奈的结局

评论里很多说35集以后就开始水了……坚持看到41集..最后被一群浪人给坑了的叔,实在无法继续看下去。

与其在九渡山下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却还怀着忠义的心要效忠丰臣,战死沙场。

可是物是人非啊……曾经追随的人都一一翘辫子了~留下一群乌合之众。

要是放在前几集,真田老爸为了真田家哪里强就倒戈哪里,表里比兴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为什么信繁到了最后出山却变得如此一根筋的忠义呢?!

丰臣大势已去啊……直接41集跳看到50集!

不舍得看到信繁这样的结尾画上人生的句号,就像他老爹在九渡山下无奈撒手人寰,就像石三大人那样为丰臣家勤勤恳恳却最终背着背叛的罪名,就像北条氏政那样不能站死在沙场!

不知道是这句虎头蛇尾,还是历史就是这样的造化弄人……现实总不能像故事里那样王子和公主一起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战乱的时代或许就是如此?

日本的武士为了站而生活?

最终反而是那些平庸之人活的最长~片桐大人也是、北条氏政的那老头也是、真田的舅父也是、信繁的哥哥也是~~那么多人35集开始弃剧,35集正是关原之战之后真田开始了残酷的人生~也许大家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还是喜欢信繁15岁到三十岁的那段时候,人生充满了憧憬与梦想!

 4 ) 日の本一の兵

最初玩信长之野望12pk后期剧本,发现武田家旁边多了一个六文钱家纹的新势力,点开发现这家武将只有几个,但是有3个在后期剧本人才凋零情况下质量很高的,其实也就是真田昌幸和他的两个儿子了,其中幸村的统、武、智给得特别高,但是政才50多。

这个特殊的势力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后来看简介加上游戏里的了解,才对真田家的这段历史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昌幸的父亲真田幸隆原是信浓豪族,后成为武田信玄(当时是叫武田晴信)的家臣,在信玄信浓和上野攻略出力颇多。

幸隆有几个子女并不清楚,我只知道的有长子真田信纲,次子真田昌辉,三子真田昌幸还有四子真田信尹。

信纲和昌辉在长筱之战战死,原本在武藤家当养子的昌幸回到真田家成为当主。

过了几年,织田家与德川大举进攻武田家,而这也就是本剧剧情开始的地方。

后来的事大略如电视剧发展的一样,胜赖于天目山自尽,老爹跟织田搞外交,成为织田的家臣。

这种行为在乱世太正常了,主家已经灭亡了,况且真田家本身也不是武田的谱代家臣,为了保住家名,向先前的敌人投降,无可厚非。

可是没过几个月,信长在本能寺被光秀烧烤了,长子信忠也在二条城自尽。

局势又变得混乱起来,原先占领武田领地的织田家臣,根基不稳,也无后援,关东的北条又趁势攻击,只得灰溜溜撤回了。

这时昌幸的小地盘,夹在德川,北条和上杉这三个大大名地盘中间,昌幸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机敏地与各势力周旋,保全自己。

具体史实并不太清楚,但如电视剧展现的一样,真田昌幸真不愧为“表里比兴之人”。

我挺喜欢草刈正雄扮演的昌幸的,《真田太平记》中丹波哲郎扮演的昌幸也很好,两者的扮演有什么区别,暂时还没细想。

后来由于沼田城的问题,德川大举向真田家出兵,引发第一次上田城合战,这时信繁应该是第一次在史书中登场了,作为人质,被父亲送到上杉景胜那里。

历史上信繁是没有参与第一次上田合战的,但是电视剧强加了这段剧情。

第一次上田合战,真田家以少胜多,威名初显,毕竟能战胜神君乌龟的部队,肯定能大书特书一番。

这个时间点信繁并无任何重要事迹,电视中幸繁的剧情基本上属于艺术化地想象,要不然主角根本就没有一点戏份啦。

我只对两场剧情印象深刻,一个是一集信繁帮助景胜解决领地内农民的争端,一场是信繁与叛逃至秀吉处石川数正的对话。

抛开历史上的景胜形象,电视剧里的景胜形象,显得过于怯弱与没有主见,想要秉持大义,有一颗向善之心,但是往往对对糟糕的现实束手无策,这似乎是现实中一些人的真实写照,甚至包括我自己。

那场戏中,信繁则勇敢的站出来质问奉行,不惜将自己摆在危险的境地上,而这只是为了素不相识的渔民免受铁火起请的折磨。

至于信繁与石川数正的对话,作者借信繁之口说出的那段话我很喜欢,我感觉信繁说出这段话的时候语气并不坚定,但是他自己是却是坚信如此的。

之后信繁进入大阪城,成为猴子的近侍,信繁在历史上这段时期又是一段空白期,这段又是只能靠编剧的艺术创作,强加给主角各种剧情,看后没什么感觉。

后来秀吉去世,文吏派与武断派矛盾爆发,五大老之首乌龟得到丰臣家允许讨伐会津的上杉,但是行之半路,三成在近畿联合毛利、宇喜多等大名举兵东进,大战一触即发。

而这时真田家面临站队的选择,历史究竟如何难以知晓,剧中是父子三人,经过激烈商讨,为了保存家名而各投一方。

结局大家都知道,尽管昌幸成功拖住了秀忠,但是关原之战东军获胜,作为西军的一方难逃处罚,但是通过大哥的说情,昌幸与信繁免于一死,被流放至九度山。

后来1611年老爹过世,1614年德川方纠集全国大名进攻大阪城,幸村离开了九度山,进入大阪城,于冬至阵建造真田丸,痛击德川军。

夏之阵突击德川本阵不成,战败身死。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认为幸村的事迹真是太单薄了,哪怕在游戏中虽然数值可以,但是剧情少得可怜,难怪那么多人认为“日本第一兵”的水分太大了。

但是幸村却依然被那么多人所喜爱,包括我自己,而且在光荣的喜爱武将排名上仅次于信长。

或许是家族加成?

在战国乱世中,甚至在今天,为了利益与家人撕破脸皮,形同陌路的事例太多了。

魔王杀弟,二十年崩爹(存疑),二阶崩之变,花仓之乱,天文之乱等等,这些都是兄弟、父子之间的矛盾。

但是乱世中的真田家却紧紧团结在一起,初期面对强敌时,同仇敌忾。

后期迫于形势分两边战队,关原之战后身在东军的信幸极力向乌龟求情,为了撇清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更名为信之,不能与父亲弟弟相见,但是却一直接济这他们。

不管是电视中还是历史上。

真田家的故事让人看到了亲人之间的温情。

又或许是幸村的武略?

流放至九度山十四载,遭遇人生的谷底,但是却并未消沉下去,大阪之阵时发挥自己的策略,有效打击了德川军,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兵力,毫不畏惧向家康本阵冲锋,不管胜败与否,日本第一兵的名号当之无愧。

还是从幸村身上看到了人本身某种可贵品质?

不受外界拘束,虽千万人吾往矣,哪怕付出生命,也要秉持自己的信念。

真的很难弄清楚幸村加入大阪方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他也并非如木村,大野等人是丰臣谱代,也不像长宗我部、后藤之流,欲借此战获得禄位。

猴子并没有给他太多恩惠,他自己也并非想借此战成为一方大名。

于是我们外人只能揣测,是想为父亲复仇,还是想借此战显露真田威名于天下……但是弄清是什么似乎并不重要,只需要肯定一点,幸村是真正能够抒发己意(实在是很难想出其他词语),不随外界形势而动,而这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历史上的幸村没有电视剧中呈现那么完美,但是却更鲜活。

在当时形势下,明知胜率不大,却仍然加入大阪方,也难免彷徨迷茫吧。

据说大阪之阵时,幸村仍然向姐姐村松殿写信,吐露心事。

而且作为有亲属在敌军的人,幸村在大阪估计也并不被完全信任。

和家康最后决战之前,幸村写给在家乡的姐姐的信里,侧面反映出他临战前的心境:“处于不定之尘世中,谁人能知来日凶,我辈之事造化弄,犹如万物逝匆匆,莫要记怀泪满瞳。

”突然又想起堺雅人在与石川数正对话那场戏中的表演,很到位了。

所谓英雄,并非一定在乎事迹多少,如太史公史记列传部分,多少人物也仅有区区数百字,单凭一事而名传后世。

所做之事,并非难事,但常人常不能为,究其原因,实在平日于个人品性上所下功夫,此处难以觉察。

日后遭遇变化,或将一生所积蓄之能量迸发出来,为常人所不能为,名垂后世,善!

 5 ) 最激动人心的,竟然是回忆杀。

雅人大叔,是我很喜欢的艺人,虽然嘴巴的戏份尤其的多,但是我依然觉得帅,而且总觉得,有他,剧就多几分色彩,很喜欢他的《半泽直树》,好啦,说这剧。

片头的大制作,让我感觉到,这真的是一部严肃的历史剧,我觉得悲情难免,但是...我被片头的小提琴与大场面欺骗了。

片头

片头导演捂面:经费有限嘛!话说,这个电视剧,真的经费有限,所有的死亡,是旁白!

所有的战争,是旁白!

所有的结局,是旁白!

所有的预言,是旁白!

话说,这个旁白应该是重金聘用的吧!

分分钟给你剧透。

一开始...好像是在宣告男主,但是整个剧集看下来,只有十来集是他有作用的时候,这个男主应该是日剧里最没有光环的,做了保姆,成了叛逆,他选择老爸,是因为他骨子里,即便觉得输了,但还是会那么做,跟老爸一个样,老哥整个带偏了。

不过也好,真田家得以流传。

话说,这个角色还不是最悲伤的,他老爸才是。

明明才干很不错,偏偏是个小地方,然后上不了台面,耍着阴招有称霸天下的心,可偏偏每次站错队,站哪队,哪队挂,真的是没谁了,不过他唯一的最后坑儿子,造就了一代英豪,用死换一个千古流芳,倒是也划算。

至少历史记住了。

我觉得他爹,就是个战争瘾君子,不过他这个小县城,能混出个大名,也是因为战争。

这个电视剧挺好看,有点像是舞台剧一样,啥都是搭一个小棚子,然后几个演员,最大的战争现场,顶了天也就几十号人,一样在一个小场地。

导演捂面:经费有限嘛!最壮观的,最燃的,竟然仅仅只是片头!

最激动人心的,竟然是回忆杀。

这电视剧还好....看着蠢货拖真田家后腿,我真的气的不行,真不喜欢这种悲剧还奥火的剧,虽然尽量在喜剧化,但是.....太恼火好么!

明明真田家,可以更好。

不过他们家真的是历史中失败的那一方,胜利即是正义。

无语中.....最后吐槽一句,大哥后宫,真的很和谐,大嫂竟然离婚能治病,GOOD!

相比这么和谐的家庭,宫斗,宅斗,真糟心,家还是以和为贵。

想起大哥看着她们这么和睦的表情,真是惊呆了有木有。

大哥也是终于听自己了一回,没被爹坑,否则,真田家要全灭了。

话说,这个电视剧,可以改名为:有个战争瘾的爹。

推荐语:史上最坑儿子的爹,伟大的战争魂。

真田老爹,祝好!

演的太出色了。

 6 ) 《真田丸》一二回 小感

文/池非池对于第一次看大河的新人来说,最大的期待与坚持的理由就是叔啦。

对于守真田丸的心态(对,我比较喜欢用守剧,而不是追剧,觉得这样更亲切),觉得叔在有次访问里的观点给了我观剧一定借鉴。

他说在很多人在演历史剧的时候都会陷入既定的误区,知道他是英雄然后就演的高大全,知道他最后会死然后就带着会死的状态演绎,但是其实历史中的人也和我们一样是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的,他要做的就是真实的去演一个“人”。

也就是说不要站在伦理高点或者后人已知的角度去看待前人,而是顺着时间的角度去经历。

而三谷要如何用50集的长度去讲诉一个人的一生,叔怎么样用50集的长度去演绎诠释一个人的一生,对于缺乏更多历史知识的我们来说,也许用这样的思维跟着他们的表演慢慢去看去理解会不会更好。

所以我在勉强补了点历史知识,对于人物环境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还是决定放弃补课跟着叔去享受一部完整的大河剧吧。

因为喜欢叔才开始看日剧,对日本史了解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在时代背景和日剧背景方面实在不敢多说,只能从普通观众的角度写写小感想。

第一集来父子三人的性格已经有了基础交代:出其不意、思维跳跃智谋无双的父亲,稳重正常的哥哥,自由活波聪慧的弟弟,各有特色,但也都有真田家那种勇敢担当、聪明可靠的共同点。

三个男人无论是在家族血缘上,还是在戏剧人物设置上都形成了三角形的稳固状态,他们支撑起整个真田家,保护着大智若愚选择性耳聋的奶奶,公家出身有些小姐脾气的母亲,刚出嫁少女气未脱的姐姐。

这样一艘叫真田的小船会怎么样摇摇晃晃的在乱世中生存下去,我们要用50集的时间一年的时间陪着他们一起经历,想想这样的追随就很激动呀。

第二集印象很深的镜头就是叔在得知胜赖公去了后的望向远方的几秒钟。

在父亲赶来化解了家人危机后,哥哥马上就问主公怎么样了,父亲轻轻摇摇头表示胜赖公走了,哥哥重重地说“可叹呀”,而信繁转身望向远方,轻轻地说了句“主公呀”。

叔忍住不做更多的表情但是眼神里却充满了伤感和悲悯,几秒钟的镜头,人物的内心活动全显无疑,没有眼泪但是我们感到了悲伤惋惜,没有多的台词但是我们知道信繁心里肯定有好多话可以说,这段充分体现了叔作为演员的功力。

还带有点泥巴的年轻的脸庞,在树林的光影下显得如此动人,失礼的想象下,也许信繁想说:“昨日青山在,今朝天人隔。

我看到你盔甲之下的柔软与无奈,所以才会挽留;也知道你已做好了沉陷的决断,所以我才要送,要跪你最后的尊严。

乱世横生,一苇何航?

主公走好,信繁怜你敬你。

”15岁的信繁在这乱世动荡的世道里,跟着真田家族一起不安定的成长了。

<图片2>虽然两集里没有一点男女感情戏,但是我们不觉得干瘪。

真田家男人对家人的爱,越是乱世,真田家的男人越重视家人,就是老爹说的“对我来说,真田一族才是最重要的”,就是哥哥郑重吼着的不敢杀人的弟弟说“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家族”,就是弟弟说的“真田一家还没灭亡呀”。

所以这些男人们会安慰家里女性,会温柔的说话,会撒娇会吐槽,因为他们爱她们。

除了拉扯在一起个性各异的真田家人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来自属于真田家色彩的亲情之外,我们还充分感受到了属于男人们的感情:君臣忠义。

父亲尽力搭救主公,一遍一遍安慰说到我那去,有我在武田家灭不了,哥哥明白主公已经选择了自己的方式,弟弟敢说信玄公已经不再了,真田家的男人有忠义。

可贵的是不是愚忠,而是建立在深思熟虑,建立在理智的理解分析上的依附。

相比之下,胜赖对于父亲的执念就显得可惜了,但是平岳大桑把这样穷途末路的一代家主演绎的饱满充沛,挺立的身躯,鬓白的发丝,坚定又无奈的眼神,“温柔却可悲”,选择赴死的他是不是对最后的信繁有了影响,我们不得而知。

还要说第二集的一丢丢杀阵,觉得叔真是打的很好呀,超级灵活,刀挥的很帅,跟斗翻的也很溜。

据叔自己考证信繁应该用的就是忍者短刀,不是长刀,觉得短刀也很适合叔,灵活自如,专拉别人胳肢窝。

还没杀过人的小信繁,一时心软让自己险些被刺,一吼蒙蔽几秒马上也明白了自己错了。

他还真的只有15岁呀,但是除了快快变得更果敢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少年不得不直面鲜血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男人。

哥哥也很有长男风范,稳着全家,各方都要照顾着,在给任性母亲涂脸时说着母亲爱听的恭维话温柔的给母亲涂满脸,不得不说这段马屁必须给十分,对哥哥的好感蹭蹭上升。

一家子都跳脱,不得不沉下来的哥哥真是辛苦了。

再接着说杀阵,第二次杀阵是中计后,叔被一脚踹的坐下,真的好真实,我都怀疑是真踹的坐地下了,不知道疼不疼。

马上起来穿梭在人群里,和哥哥其他人互相配合,还翻了两次跟斗,挑了三个射箭手,眼神非常坚毅,砍人也不会手软了,看的很过瘾,bgm也超赞。

想想四十多岁的叔也是挺心疼,知道他会全力以赴,效果也非常精彩,但是会心疼的说。

<图片1>不知道之前的大河剧风格是不是会和沉重,历史正剧风把控的比较严,看到有些评论会说三谷喜剧有点多了。

但是看了两集,觉得整体的节奏氛围很好,冷热相继,家族在一起组团卖萌,老爹关键时候也刷下幽默,冲淡了很多很悲剧紧张的氛围,可能有跳脱耍宝之嫌,但是个人觉得这样是可以接受的,有哭有笑才更让人更期待每周日晚蹲丸子呀。

 7 ) 此生无悔入大阪 来世再战真田丸

这是我看过最成功的低成本历史剧。

从真田昌幸的火山毒奶开始,就注定了这是部搞笑片。

以至于贯穿全剧,为了节省经费,彻头彻尾的大名村战、只在OP中能看到的小龙虾突击、甚至杀生旁白一句带过关原之战似乎都情有可原了。

因为这是部全场FLAG飞起的搞笑片啊。

要那么多大场面做甚。

剧情走向方面,几乎不存在剧透,无论是熟知战国历史,亦或者只玩过信长野望、太阁立志传,甚至战国无双的都知道最终会是怎样的剧情。

因此,这部剧几乎可以看作战国大背景版的《我爱我家》。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哥真田信幸承包了全剧的大部分的笑点,而不是雅人叔。

在我给出5星的评价里,至少有3星是给大哥的。

从日常懵逼的人设上就注定了大哥可怜又喜感的人生。

夕阳柔和的余晖映在庭院的青竹上,洒下斑驳的光晕信幸和秀次并肩坐在青岩寺的屋檐下,互相舔舐着伤口比惨。

“家里有个过于厉害的父亲,唯独听不到我说话的祖母,不知是多病还是怎么 搞不清状况的结发妻子无论如何都不让我碰的二老婆还有个超可怕的岳父大人。

“配上悲凉的BGM,秀次的脑海里也许曾一瞬间闪过那样的念头“这货真他妈贼惨,听了开心多了,我还是不死了吧。

” 当然,不止信幸,太多戏份不多的角色也彻底被塑造成搞笑角色——身为忍者但只会全力冲杀过去的服部半藏——女儿控的本多高达——开启专属逗比时BGM的德川军——地主家的傻儿子星野源秀忠——用生命跳舞的大嫂——只会喊吆西的傻子你瞅啥——幸运A+的姐姐姐夫——日常白眼的直江小爱——贱岳七本枪的平野鱿鱼守长泰顺带一提,全剧所有特效无一例外都被万能马拉松选手猿飞佐助独家承包。

三谷幸喜把一部悲情的历史剧活生生改成卖萌有趣的喜剧,可这么好玩儿的剧依旧被一群史学研究党和动作场面党狂黑,在此,只能建议你们跳过前面的剧集,直接观看第49集20分25秒处。

那是全剧的精髓所在,送给你们,一定再适合不过了。

 8 ) 三谷戏说日本战国第一兵

个人第四部大河剧。

因为怎么办家康,建立起了战国乱世的概念,读了本德川家康的书,也知道这部大河剧评分颇高,卡司同样众星云集,于是来看,一看就上头。

感觉是换了个武田和丰臣的角度来看战国,德川家康的画风虽然变了,可先入为主还是觉得这个人物甚是可爱(跟演员表演也大有关系就是了)。

真田家的确都是战略专家,一次次把各大名耍的团团转,最后有在大坂之阵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我这种厌战平民还是更愿意做那种“欣求净土”的梦。

(说回剧)其实书籍+度娘+历史UP主们的信息综合下来,很容易得到一个“真田幸村前半生籍籍无名,靠真田丸一战成名”的结论,而在三谷笔下,这都不是问题,上杉与丰臣的教诲、一路看过那么多悲壮的战役,一点点给角色涂上了丰富的色彩雅人叔的演技感觉没发挥出来,大泉洋的信之演的有血有肉,一些顽皮的小人设,比如黄口小儿这种,也十分讨喜,甚至连只会瞎承诺的上杉都有可爱加成。

这个春节假期,能看完这部大河剧,还是蛮开心的。

 9 ) 石田三成

看这部剧的时候,最开始喜欢的是真田老爹,然后开始喜欢忍者出浦昌相 ,石田一出,最喜欢的立刻换成了山本耕史扮演的石田三成,月代头都那么好看。

(雅人叔和卷毛大泉洋实在是看得审美疲劳了)

背后的奇葩旗印

就这部剧里,石田是做事的人才,筹谋策划的一把好手,实战的渣渣(剧里跟真田安房守相比)。

黑白分明,憎恶都摆在脸上,处女座式的臭屁。

他选择了活得这么得罪人,也就只能在某个枭雄的手下做一个辅助的官僚,难以成就大事。

石田在剧中的智商有余,情商不足跟德川的老狐狸本多正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对加藤清正,属于丰臣家的亲戚。

在最开始的时候,对丰臣秀吉是非常忠心的,又确实是一个比较愚蠢和残忍的人。

石田非常看轻其人,导致都是对丰臣家忠诚的两个人之间却产生了极大的嫌隙。

石田送前田桃子,被前田嫌弃石田送茶茶桃树,被茶茶嫌弃石田在源次郎面前说源次郎老婆曾经暗恋他(还不是因为他莫名其妙的送人家毛笔)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似乎人物不够有说服力,比如石田,明明是一个识大局发展的人,在丰臣死后,为什么一定要忠于秀赖呢。

且本来就是精于筹划的人,为何要主动去冲突。

北政所完全无心于丰臣家的事业(反正没有自己血统的继承人),茶茶整体给人的感觉是不靠谱,两个人对权利都没有任何的渴望,只想混点日子。

可惜秀赖是个男孩,即使她们想混日子,德川家康也绝无可能放过秀赖。

有一种自己家人都不急,外人着急的感觉。

真田丸看到关原合战石田和真田输了,源次郎和老爹被流放,看剧速度就明显降低了。

因为知道了结局的不可以逆转,喜欢的主角终究会失败会死,就有点不愿意看到结局。

但磨磨蹭蹭看到40集左右,精气神又回来了。

因为整个剧里,两种精神阻止了所谓的悲剧的悲伤。

一种是宿命论:奶奶在去世前跟源次郎和源三郎说,人最主要的是要看清楚自己的宿命。

宿命中,决定了源次郎终究要与德川对决。

而源三郎,因为其一板一眼的为人,对于忠义的不同理解,得一从一而终。

一种是生命观:人活一世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轰轰烈烈为了自己的意愿而活着。

两者相权,即使有一分的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意愿,也不会去害怕失败。

从石田开始即是如此。

大谷、昌蒲和安房守至死都想着如何打败德川、内记、阿桐,作兵卫,佐助,均是如此。

一旦看清这两条脉络,就觉得死和失败确实不是终点,重要的不是这个结局,是过程中人的选择和所做所为。

反过来也就能有点理解石田的不合情理的发展线了。

我觉得导演也馋他的身子,特地安排的冲凉戏

 10 ) 一篇不会对任何人有用也并非剧评的剧评

这诚然是一部“真田幸村高举爱与勇气的旗帜打嘴炮开无双睡女忍(?

)的偶像情景喜剧”,但依然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大河剧。

接触日本历史对于我个人最深切的影响便是促使我去思考表象和实在间的差异并拨云见日探索表象背后的真实,去接触和承认那些异于我的直觉但真实存在的独特人性的卑怯与瑰丽。

大河剧胜过其他体裁形制的独特性,我以为在于得以用视像完整表现一个历史人物的生涯及其在历史大环境中的浮沉。

因为人生有百态,所以即使日本历史较之我国失之贫瘠,大河剧可写的题材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区别于这部大河剧和那部大河剧的,是人的生涯和另一个人的生涯之间的差异性。

我所不喜欢的一类大河剧,便是将差异磨平棱角处理成大路货的stereotype,失落枭雄、死节忠臣、武家贤妻,这种stereotype见得太多了。

将人之为人纤巧细微稍纵即逝的原生美感处理为大众早已熟知的悲戚或伟大,我觉得不尽高明。

写广泛受众舒适区范围内的悲戚和伟大需要经验,写特质和差异则需要对真实有极细微精道的洞察和理解。

回到《真田丸》。

真田幸村是谁?

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日本第一兵”不过虚名,真田幸村其人在其人生前99%的进度几无表现。

而大坂城内野爹十万而只有一个真田幸村,我喜爱并认同这个人,仰赖的是他的英雄父兄与了不起的姨夫岳父对其英名的加成。

我对此剧最初毫无期待,无非也是因为觉得“真田幸村有什么好看”,并不期待此剧能消解我的疑虑。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疑虑却迎刃而解了,《真田丸》以令我信服的方式向我阐明“为什么光辉璀璨的是真田信繁的父亲兄长、姨夫岳父,然而‘真田幸村’仍然无愧‘日本第一兵’的美名”。

假如没有意识到这层质询的必要性,观众也许会认为此剧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然而配角群的闪耀确是捕捉“真田幸村”生涯内核的关键。

因为真田信繁亲历亲见过那些宏大或明亮的人格的悲喜离合,栄枯盛衰,才成就日后的真田幸村。

为什么毛利胜永不是真田幸村?

为什么后藤基次不是?

为什么写的并非他们的故事?

答案恰恰埋藏在真田幸村被抢去光芒,存在感单薄的前半生中。

设计一出“平凡人广加buff成为英雄拯救世界”的戏码并非难事,洞悉到真田信繁生涯的特异性以及答疑解惑的肯綮所在才是本剧的可贵之处。

本剧所描摹的算得上十分成功的角色当然不止主角一人。

武田胜赖、真田昌幸、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石田三成、大谷吉继,丰臣秀次、浅井茶茶,每个都妙到不可言说,全都围绕着一种微妙的二重性打转,全部敏锐而实在地捕捉到这些历史人格异于其它“败家子”、“小大名/国人众”、“阴谋狡狯之人”、“枭雄”、“文臣”、“继承人”、“红颜祸水”,甚至异于他们在逸话通说中的形象的本质特征。

为什么他们组成构造的“是这样的故事”而不是其它什么故事,为什么他们拥有这些情感体验而不是其它什么情感体验。

这不单单是写个丰满翔实的好人设的问题(我认为上杉景胜和真田信幸的人设就“丰满翔实”,但是算不上好,较之其他人缺乏历史纵深感),而是如何探察历史的客观真实的问题。

这些真实可感而有揭示意义的人格和他们或茕茕无依或畸零顽执的隐秘情感,我在别的大河剧中,乃至广义上别的历史作品中,是很难得以一见的。

我的目的并非阐明自己的观点,也非写一篇涵盖全面的剧评。

真田丸在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和艺术要素外,对我而言是从洞悉、领会和表达“客观真实”的三个层面都做到近臻极致的作品。

比如说对浅井茶茶以及茶茶与主角关系的刻画,比如35集神乎其技的垂井回军,不胜枚举,给我的即视感并非“我绞尽脑汁写出这种离奇巧妙具备shock value的情节”,而是“因为我的写作技艺和对相关的人事物的认知层次到达了这个程度,所以这样写是自然而然的”。

所谓极致在哪里?

我不知道,因为之前没有看见,但以真田丸这样的作品为标杆,“极致”并非不可预见。

及,真田丸是难得不让我感到孤独的大河剧。

在领会到剧中某些内容的实际意涵时, 我便知道“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持这样的观点”。

而在回看宣传海报上“爱与勇气的旗帜”,以及得知三姑在剧终时采访中说“希望信繁成为失败者的守护神”,我能分毫不差地领会时,也知道自己对剧中内容的理解并没有偏差。

又及,真田丸正如最终回所揭示的,也是一个“蝉”的故事。

有人曾经说理解这个“蝉”的概念但是不理解真田幸村的故事拍成五十集,电影时长足矣。

我觉得可以说这个人实在完全不理解“蝉”的概念,周期蝉在地下蛰伏十数年然后破土而出,完成自己的一生继而死亡;只有“破土而出”,于观众而言是全然没有“蝉的生涯”的体验感的。

对我而言,真田丸对大河剧形制的利用是非常切题且巧妙的。

“真田幸村”直到四十集方才“破土而出”,对于每周追剧的观众而言,也相当于随着影薄男主蛰伏等待了漫长的十个月,这种“蝉的生涯”的临场感,也只有一播播一年的大河剧才得以实现。

《真田丸》短评

主角演技令人着急,追不下去了

3分钟前
  • 虹的痣在左边
  • 还行

有点受不了乡土剧

5分钟前
  • Harold Bloom
  • 还行

前面到北条死都挺好看,中间一般,关原大战一带而过,后面还可以。可以说是不错的大河剧了,毕竟编剧是三谷幸喜,演员是我麻和雅人叔,满分给我麻。

8分钟前
  • 求阙先生
  • 力荐

第一次实时追大河。几个自己觉得很好看的时间段:武田灭,祝言,征伐小田原,丰臣渐衰时各个势力的结构改变,关原之战前后,犬伏之别,九度山(昌幸仍在世)。因为对信繁完全无感所以终盘10集左右どうでもいい┑( ̄Д  ̄)┍好在是最喜欢的信之和本多做了最终结尾。感谢一年来的陪伴。不算最好大河。

10分钟前
  • Mushroom
  • 推荐

烂尾剧

12分钟前
  • 安之若素
  • 还行

2016年已看

17分钟前
  • 不吃青菜
  • 力荐

日本古代人说话都这么一惊一乍么

18分钟前
  • 六州歌头
  • 还行

大河剧江河日下了吗?

23分钟前
  • 上房望望天
  • 较差

🙃我看这个是为了(学古代敬语……看完应该就记住了金輪際?🥲🥲老猴子那段印象最深。……小日向文世演太好。非善非恶并不值得同情的统治者的将死之时依然让我全程哭着看完……别的。最高潮的大阪夏之阵交代得还是草率了……真田幸村我打(乙女)游戏的时候很喜欢的哇(…)也就最后能高光一下也没有多帅个几分钟就切腹了(剧集到后半都是拉着进度条看的。唯一比较有趣的是大多数人都没有啥忠君爱国(…)思想🤤谁看起来能赢就投靠谁看起来不行了就赶紧跑路。迟迟不回应也只是为了提高身价。最后拼死帮忙的男主好像只是为了和老猴子的私人交情和茶茶🤧以及每个搞事要打仗的人都打着我统一天下了就能结束乱世造福万民的旗号率领着万民送人头(怎么说呢几百年过去了其实变化也不是很大🤧

27分钟前
  • NANA (:3_ヽ)_
  • 还行

第一集看到堺就看不下去,干嘛把颜艺带进去

32分钟前
  • yone
  • 很差

太长了,而且完全为主角服务,但很多配角都非常有意思

33分钟前
  • gu
  • 还行

8.6?日剧的评分真不能看。完全没气势的搞笑剧,问题是我还追了一年,只因弃之可惜?

36分钟前
  • Takumin
  • 较差

德川黑的有点严重,冲着雅人叔给个三星

38分钟前
  • 浪花对海的情意
  • 还行

打破胜利者书写历史的常规

40分钟前
  • Daniel
  • 力荐

大哥大姐们,您们真心觉得好看?这剧是大河剧还是搞笑剧?服了

44分钟前
  • 德仁 Ewenki
  • 很差

日本第一兵感觉堺雅人不太适合,他演个谋士还凑合。。。

49分钟前
  • 圣绅士
  • 还行

生平第一次看完的第一部大河剧,也是一段历史普及。铺垫太长,但人物成长却没有过渡,等到期待已久的大阪之阵,却不是心中以为的那样,失望很大。这是整体评价,就许多单集而言,好过多数国内历史正剧。

52分钟前
  • 邻舍的老花猫
  • 还行

演员表现不错,配乐也给力,但是受经费限制战争场面都拍成了械斗,还有大河剧的无血腥传统,总体来说还是好看,剧情前期略搞笑。

53分钟前
  • ziqian
  • 推荐

幸村说:我也就50集那一集的事迹了,然后你给我加了49集的戏

55分钟前
  • 沉睡的悟空
  • 还行

少一星完全是因为剧组没钱,没法拍得再大气一些~

57分钟前
  • 神の左手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