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上刷到的,只是剪辑但已经让我彻夜难眠了。
整个影片充斥着暴力、血腥、反人类、反社会的感觉……抛开揭露的人性不谈,我就只想说说逻辑。
说先,这部电影让我最先联想到的是《一出好戏》,但是在逻辑上真的是……1、船上没水,植物怎么生长,怎么活?
2、有个细节,船没在地球上了,那么也就是说船上没空气了,那人怎么活?
植物怎么活?
3、船上肯定有生火的设备,为啥还要吃生肉?
(为了表现的残忍)4、两只鸡为什么那么多年过去还是两只,一直下蛋,不孵小鸡?
5、人死了尸体会腐烂吧?
还能拿来种植物?
合理?
6、女主自始至终穿一条紧身裙,试问大肚子的孕妇怎么穿的下的?
7、还是女主的裙子,那么多年过去了,还是白色的?
8、儿子都长那么大了,女主依旧容颜未老,难道是吃人肉能变年轻?
(让我想到了唐僧肉)9、把人骗到粮仓然后让人和粮一起爆炸……这种注意,这种环境下想出来,真的够费脑子了10、一把手枪,有用不完的子弹……额……毕竟没看过全片,所以我就胡乱写了,不喜勿喷。
如果说金基德以前的剑走偏锋还有探讨的意味,那这部新片的癫狂就纯粹是满满的恶意啦。
无逻辑的剧本,粗糙的分镜,糟糕的影像,我无法相信是一个享誉影坛20多年的知名导演的作品。
没有对电影对观众的基本尊重,反正拍电影只是他发泄私欲的出口。
如果不计较技术层面的缺失,那我们来看看艺术方面。
这又是一个高概念故事,然而并没有花哪怕一分钟试图用人物和故事去诠释这个概念。
故事不需要逻辑,导演就是上帝。
人物不需要动机,都是概念下的木偶。
这哪是在和观众探讨一个问题?而是直接把用过的卫生纸一脸鄙夷地甩到观众脸上。
这种恶意让人发指。
我感觉金基德已病得不清,他缺失了对人性的悲悯和敬畏。
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这种作品都毫无价值。
先知金 你难不成去过上海 做过核酸 拼过团购 知道还有中间商赚差价?
还有很多还有?
上海居家隔离的同胞们 别觉得无聊 看看电影 看这个也不错 要不在家蹲着干什么呀 也可以练练演讲呀 比如说终有一天出门没准哪个记者扛着摄像机采访你 那时候拜年的话 符合什么流 符合什么观的话 献礼什么大的话 必须溜溜的 还可以学着剧中混混团一样 练练劈斧子砍刀子呀 没准哪天居家社区领导们给大家开荤发个活的鸡鸭鱼鸟什么的 你也得会杀了它吧 总之的总之
这篇文章转载自百度搜索到的今日头条上的锐泽影娱的一篇文章。
原发于2018年2月23日。
看到觉得写的挺好的就转载到豆瓣上,不做商用。
——————分割线——————金基德的电影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好像是一件再合理不过的工作了,毕竟他这几年栽进政治体裁的坑,太对柏林的食欲了。
新作《人世,空间,时刻和人》已上映,立刻成为了本届柏林为数不多的论题影片——吃人、乱伦、尸身种菜,这么些个关键词光往影片简介里一扔,还能不成为论题电影吗?
金基德一向是个概念现行的导演,估量是一拍脑门想拍个密室屠杀体裁了,所以便有了这部《人世,空间,时刻和人》。
他把一帮退伍军人,一位糜烂参议员和他的儿子,一对新婚夫妻和一干些闲杂人等搬上一条船,聚精会神玩他的人道实验。
可是一条船还不足以成为严厉意义上无法逃脱的密室,金基德再一拍脑门:把船搬到天上吧,看你们这些人怎样逃!
所以便有了本片这套让许多影评人和观众消化不良的硬设定:一艘不知道怎样开到天上的船,带着有限的食物,载着一帮自私贪婪的人。
除了主题骇人,本片的卡司也适当招引眼球。
四年前拍照《莫比乌斯》时掌掴女艺人而被告上法庭的事好像并没有太大影响金基德的艺人缘,这部新片集结了日韩两国不少明星:安圣基、小田切让、藤井美菜、张根硕、李成宰、柳晟范……就算没有他自己的名号加成,《人世,空间,时刻和人》也会成一部极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
金基德完全没有抑制自己的目的,开场刚二十分钟就上强奸场景叠加杀人戏码:蜜月情侣藤井美菜和小田切让,头两个被金基德送上祭坛。
尔后糜烂参议员李成宰带着自己的儿子张根硕纠结退伍军人柳昇范的帮派,占据食物,开始了他们的残酷暴力控制。
所以偷盗、暴乱、谋杀、卖淫……种种丑陋相继演出,最终狂怒而失望的人们耗尽了糟蹋光了食物,无可避免地走向吃人。
与此同时,安圣基扮演的奥秘白叟,在船上的仓库中,悄悄栽培粮食、养鸡,照料由于被强奸而怀孕的藤井美菜。
所有的人由于贪婪而走向死亡的时候,藤井美菜为了维护肚子里的孩子,拿起屠刀,饮血生吃,活了下来。
这个不知在何方的船载着她和她的婴儿,驶向了荒芜的未来。
像金基德这样爱把海量宗教隐喻甩观众一脸(有人能忘掉《圣殇》吗没有),还不担任不解说不寻求合理性的导演,真是寥寥。
简直不存在政治叙事暗线,满是摆在明面上的控诉——还有比人吃人更应战道德的场面吗?
简直每个人物都是功能性压倒性情,暴君、圣女、智者……每个人像带着颜色清楚的戏曲脸谱,在金基德严厉区分的走位空间中推进剧情的前进。
最近一个让我们有这样极点观影体验的,无疑是去年威尼斯的比赛片,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母亲!
》。
但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以视听上的浓墨重彩,与情节上的极简精练,构成比照,加深故事寓言性的深度,拓展诠释空间的广度。
大表姐詹妮佛·劳伦斯一人挑起大梁,自始至终在显微镜式的特写镜头中,奉献影后级别的扮演。
而金基德手里握着一把戏骨,一个也不愿意糟蹋,处处布局,散点开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罗织成一套多层次的人道悲歌。
长达122分钟到的影片被塞得满满当当,尽管观众完全可以预见行将发作的事,但他的的镜头言语,叙事节奏的把控,对艺人的调度仍然把你摁在座位上。
观众们猫挠心一般地想知道,金基德到底要怎样拍下去呢?
这部只要二十万美元成本低电影,无可避免有一种粗糙的质感。
但用艺术说话的金基德底子不在乎。
他诉苦的,只是这笔从韩国和美国拉到的出资,不行他把猪和狮子搬进片场的。
囊中羞涩他才挑选让安圣基在船上养鸡的。
高智商的人往往能比智商一般及以下的人从身边同样的事物中感受得更多,我们称之为敏感。
金基德是个敏感的人,他想将自己的敏感,告诉尽可能多的人,他投身进了电影,的确电影能将他的敏感告知尽可能多的人。
他就像一个感性的教授,想将他的思考告知他人,于是成了叫金基德的导演,金基德这名字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标签。
天马行空基于他的聪慧、敏感与思考。
我猜,他甚至想拍一部涉猎人类学的电影,于是本片产生了。
看电影英文名吧,人,空间,时间和人。
这就是他想说的关注人性的探讨三因素。
首先他想说的,是人具有神性和动物性,集两者于一身,既矛盾,又统一于人类的身体里。
然后,他想说人类在神性和动物性在极端空间之间的碰撞,以及时间上的世代轮回往复。
①人与人之间能互相作用,能改变人的人性,行事。
能产生社会,政治,战争,性(爱情,强奸,繁衍,乱伦)。
②人与空间之间,空间其实也能影响人性,领地意识,国家,特别是极端的空间,比如军舰这样的密闭空间,都能触发人性的变化。
③时间作为总结,在时间长河面前,人类的战争,善恶,性交,繁衍,一整段暴戾的过程,其实都微不足道,时间像冷漠的观察者一样,一切在时间面前,都微不足道。
哪怕是整个星球,在宇宙的时间长河里,实在是沧海一粟,那些当时为之痛不欲生,义愤填膺,为非作歹,狗苟蝇营,勾心斗角,幸福珍视的时刻,在不同跨度大段的时间面前,才能突显什么才是重要,或者告诉你,其实都微不足道。
毕竟人类拥有的只有“当下”而不同时间跨度的“当下”,重要的事物又随着时间变得完全不一样,甚至全都变得微不足道。
这个世界有没有神,有没有造物主,其实谁也不知道,但是大自然是有伦理底线的,参见“疯牛病”朊病毒”,同类相食,必将灭绝。
金基德应该思考过,怎样用一部电影的体量讲述人类学,时间,空间,战争,政治,情爱,他给出的答案是一艘悬浮于天上的军舰,一个极端的密闭空间。
的确,这个答案很合适,很贴题。
金基德做不了爱因斯坦,他可能永远做不了伟大的理论物理学者,但是他真的像一个极度敏感极度感性,从感性角度钻牛角尖的教授。
后遗症就是思考太多的人,往往不容易快乐,不注意自身健康。
他的确是为了电影艺术而有牺牲精神的人。
纪念已故的大导演金基德。
我点开金基德导演的电影《人间,空间,时间和人》一看,这故事没有年代背景,恣意狂乱地展示着“黄暴黑暗”四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画面的背面看出字来,满屏都写着两个字是“文明”!
一金基德导演的这部电影,黄暴的尺度,隐喻的丰富,都打破了他自己的记录。
正能量爱好者,以及某些只有三观、没有感官的人,看了这部电影,心理和生理上都会产生不适,是情理之中的事,见此可以回避。
《人间,空间,时间和人》的故事并不复杂,按片名分成四个章节。
故事一开始,一群观光男女身在一艘退役的军舰上,开始了为期七天的海上之旅。
乍看这个开头,再看看富有哲学意味的片名,真的是平平无奇,略带几分枯燥。
谁知道,夜幕降临,罪恶降临。
天黑之后,一切急转直下。
先是一对日本情侣受到黑社会的侵害,女方被轮奸,男方则被刺死后投尸海中。
随后,又有一对小情侣的女方被轮奸。
军舰代表着暴力,海上意味着不受法律约束。
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军舰,显然是一个暴力主宰的法外之地。
而当这些罪恶发生的时候,一个神秘的老者始终在一旁偷偷看着,但是不出声,不掺和。
这就是第一章“人间”。
在导演的意图里,无疑展现了人类社会的某种面貌。
这个“人间”充斥着赤裸裸的欲望,暴力,罪恶,强权,不平等。
金基德说过,这部片子表现了“自然观察人类”。
片中不说话的神秘老者,可以看作是自然的化身。
自然静静地不说话,但是把人类的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孤绝的空间二天亮以后,军舰上的人惊恐地发现大海不见了,军舰漂浮在云端之上。
这种奇特的景象揭开了影片的第二章“空间”。
身处这样孤绝离奇的空间,意味着七天之旅不可能按时结束,军舰上很快便会出现食物紧缺的问题。
这是军舰上面临的最大危机,也是军舰这个“人间”,在特异的“空间”中爆发出各种问题的源头。
围绕着食物展开的争夺和骚乱,更加展现了“人间”的罪恶,人性的丑陋。
军舰这种孤绝的空间,有限的食物代表的有限的自然资源,都表明了这个“空间”是地球的化身。
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人类暴露出来的只有罪恶和丑陋。
这是导演对于人类历史的反思和认识。
而在这种丧心病狂的争夺和斗争中,那个神秘老者始终置身事外,只做一件事——收集军舰上的尘土,然后用尘土种植一些绿色植物。
第三章“时间”为这种种植赋予了意义。
绿色植物慢慢生长了,意味着食物危机有可能得到解决。
但是,除了神秘老者和女主,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时间将这些饥饿的人逼入了绝境。
最后,为了争夺仅存的食物,掌握军舰上权力的议员、黑社会势力开始大开杀戒。
尸横遍地之中,神秘老者带着日本女主,在尸体的创口上种下了种子。
以尸体作为肥料,这些种子长成了绿色植物。
显然,在自然的眼里,人类也是一种资源。
人是自然的资源三人类是资源,人肉自然是食物,是肥料。
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老者将一些死者的尸体切碎,肉留作食物,骨头磨碎之后,混进泥土里,用来种植植物。
最后,在人肉吃完以后,老者将自己的肉切下,留给日本女主吃。
他则在甲板上留下了衔尾蛇的血脚印,神秘消失了。
这个衔尾蛇的标记,自然预示了无尽轮回。
这个轮回在人的身上,或者说在人性的身上,得到了印证。
这就是第四章“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第三章结束的时候,军舰上只剩下女主一个活人。
她被轮奸后怀孕,独自生下了一个男孩。
多年以后,军舰上绿植成荫,像是一座悬浮在空中的绿色岛屿。
男孩长大成人,看着身边的两只活鸡,他拔出了手枪射击。
在被他的母亲阻止后,他伸手摸向母亲的大腿。
女主惊恐地站起身来逃跑,他的儿子紧紧地在身后追逐。
在这个空中的伊甸园里,唯一的一对男女是母子。
伊甸园不是净土,更不是美好的神话。
很多人看到这个结局,觉得无法接受。
其实,人类社会的荒蛮时期,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只不过,经历过现代文明的人,无法面对罢了。
就好像女主这个母亲一样,无非面对眼前的这一幕。
第四章“人”是轮回的开始,是又一轮的宿命。
血脚印组成的衔尾蛇意象四人类进化到食物链的顶端,成为地球的主宰,最得意的,应该不是人类比其他动物更有战斗力。
的确,人类发展至今,能够制造各种各样厉害的武器,干掉地球上的其他动物。
但是,很多动物的力量、速度乃至毒性,远超人类,也能轻易地干掉人。
人类做到的,而其他动物历经千万年的进化,始终没有做到的,是创造了文明。
可是,文明是个什么东西呢?
文明是人类成千上万年活动的积累,进化。
与此同时,还有自我包装,美化。
《人间,空间,时间和人》里面,有人吃死人肉,有人割下身上的肉给人吃,各种血淋淋的镜头,不一而足。
这些画面让人不适,恶心,是因为吃人肉这件事,对于当代人来讲,太过遥远了。
其实,吃人的历史,离我们并不久远。
近的不说,远的比如易牙烹子的故事,也不过是2600多年前春秋年间的事。
故事是这样的——易牙是齐桓公的厨师。
一天,他做了一个烹乳猪给齐桓公吃。
齐桓公吃了顺口说了一句:乳猪好吃,不知道婴儿肉有没有这么好吃?
或许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第二天,易牙将他的儿子烹了,献给齐桓公吃……若干年后,易牙成了厨师这一行的祖师爷。
一个行业发展出了祖师爷,意味着形成了文明。
而文明的源头,可能吃着人肉,文明的血管里,也许流动的并非人血。
悬浮的伊甸园五《人间,空间,时间和人》在台湾被翻译为《末日飞船》。
末日两个字切合主题,飞船两个字就太过直白,没啥意义。
而在香港版本里,译名是《畸欲伊甸园》。
畸欲两个字虽然咸湿,但是搭上了伊甸园,意思要有趣得多。
那个悬浮在空中的绿色军舰,无论在象征意义上,还是在现实的层面,都是伊甸园。
只是,人们能接受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男女欢爱,却不能接受一对母子在其间乱伦。
这,就是文明的影响。
金基德的电影从来都渗透一股歇斯底里的绝望,无限放大人性的阴暗面,这次放飞得更彻底,符号影像描述人类文明的退化史,人类穿上代表文明的衣服只是为了掩盖原始的兽性,底子里全是动物属性,除了代表上帝视角的老头以及被主选定的女主除外。
通过对其电影的解读,便不难理解围绕金基德周围的那些丑闻,他本就扭曲的人性,不健全的心智,分裂的人格,加上无处安放的阴郁,只能在电影里得到释放,有了身份和地位后,所谓的潜规则也就理所当然。
金基德绝对是位电影大师,但他的才华和品行恰好成反比,所谓德才兼备完全就是一种奢侈。
因此他的电影便创造了一个没有道德和法律约束的世界,这里只有暴力和性,全是最原始的欲望,世界可以残酷,人性可以丑陋,但不能完全没有希望,可金基德偏偏不给你任何希望,连苟延残喘都是无限♾️的痛苦轮回。
本片的演员阵容足够强大,安圣基、张根硕、刘承范、李成宰、小田切让、藤井美菜,每个人都具备单兵作战的能力,金基德的艺术养分还是很多演员所向往的,只是他的电影语言很容易让人忽略演员的表演,关注点都在他的诉求表达。
一场新冠让本片成了金基德的遗作,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看到明媚的阳光,感知温情,充满希望。
人类的本性之一:好奇,使我发现并观看了这部电影!
可能看过太多所谓“禁片”的原因吧,这部电影一点都没有震撼到我。
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笑!
无论是血腥还是人性或者最后的母子...这些题材都了无新意。
电影中所谓人性的揭示太过刻意和直接,以至于一开始就脱离了人类社会。
所以我的关注点全部在于逻辑上的漏洞、矫情的角色设定和无病呻吟的台词!
最离谱的是这部电影竟然有6.3分?
当真豆瓣排行榜中的电影一部都没看过么?
①我知道世界很黑暗,可韩国不是发达国家么?
不是印度也不是索马里,一上船就是轮*奸和杀人?
还有日本和韩国男人这么懦弱的么?
女朋友被轮*奸了就在外面看戏?
你确定这是在描述人性而不是刻意抹黑?
②我知道全世界的黑社会都趋炎附势,可是船都TM飞上天了,为什么还要跪舔官员?
你可以控制他当傀儡,但不至于缴械吧?
我觉得这个黑社会老大简直丢黑道的脸,莫非是属狗的?
但凡浩南哥或者山鸡哪怕乌鸦哥在,这官员也不至于这么嚣张!
③你直接把“上帝”或“诺亚”写老头脸上得了,一句话不说你以为这很酷?
而且我也没见过如此“睿智”的上帝。
既然你都让人吃人*肉了,一船的死人做成腊肉烤肉或者风干放冰柜这T*M不比你剁自己香么?
就像抗日神剧一般,明明可以逃命,却一定要和鬼子同归于尽,只为了渲染悲壮的气氛!
④女主和她男友,这确定是圣人而不是圣母*表?
一开始就说什么公平,这直接就出戏了,完全的脱离现实社会。
关键是后面女主依旧圣母...官员都杀人了,你还在谈公平;都开始吃人*肉,却还指望男主的一句“保证”;活下去都成问题了,却满口的“希望”!
自己割肉让别人吃,我以为你是甘地呢!
结果反手就杀了对方喝血吃肉了!
小孩玩枪了!
诶,你这当妈的也不管!
求求你不要再说什么“希望”了,你不配代表人类,果真如此的智商和逻辑,人类当然没希望了!
⑤关于结尾!
还是说女主!
你T*M不是圣母么?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好好教育啊?
小孩玩枪了!
诶,你就惊讶,但你就是不管,就是玩!
这硬说人之初,性本恶也太牵强了吧?
你和孩子完全脱离了人类社会,孩子连“苍老师”都没机会看,这性教育莫非是你从小教的?
其他的槽点实在太多,不一一吐槽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可这电影完全脱离了现实,导演编剧仿佛举世皆浊我独清,这份“人间清醒”我认为这根本不是批判,而是抹黑。
当然,虽然我内心毫无波浪,但还是看完了这部电影,可取之处还是有的!
这也是我打一星的原因!
血腥题材还是挺下饭的,这点我给及格分!
女主还是很好看的!
毕竟人家只是演戏,智商和逻辑都是编剧给的,不关这美女什么事!
三个为艺术献身的韩国女演员还是值得敬佩的!
请告诉我她们的姓名!
看金基德的《人间、空间、时间和人》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总想写下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写起。
这是一部看起来蕴藏着极大的意义于内的电影,但事后反思,又有一种浅显感,浅显到像是把所有的内容都一股脑儿已然呈现在画面中了一般。
这种矛盾会大大削弱了动笔的欲望。
这是金基德后期的作品,说后期是因为谁也没想到次年上映的《溶解》竟成为了他的遗作。
相比于金基德大部分的作品风格来说,《人间、空间、时间和人》是有些喧闹的,这位从来都在自己的电影将台词吝惜得有些苛刻的导演,这部电影里的对话是大大超支了。
然而,这又是一部颇具金基德风格的电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露骨到几近于变态的画风,加上带着浓重的宗教色彩的寓言,都是金基德的味道没错了。
刻意抹去的人名,男人和女人、丈夫和妻子、主人和过客,人物只是影像化了的身份符号,何况毫无意义的路人甲。
在《人间、空间、时间与人》里,人名同样只是口中偶尔零星的点缀,角色本身则更让人印象深刻。
管理者、权贵、打手、骗子、妓女、平民,一群人被放置于一艘破旧的军舰之上,开启着一场不知从何而起的旅行。
茫茫大海,天然地构筑起了一道与文明社会隔绝的屏障,而这个鱼龙混杂的各种角色,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又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群体。
这像极了一场没有感情的科学实验,导演将一群玩偶般的生物,丢到一个船型容器之中,然后带着观众,用冷漠俯视的上帝视角,观赏着容器里的玩偶各行其道。
于是,我们看到,权贵与管理者高高在上锦衣玉食,而其他人则残羹冷盘食之无味;我们看到,妓女用身体换取钱财,淫乱之声不绝于耳;我们看到,无助的平民被骗子骗去了所有钱财,还被施以拳脚而无力反抗;我们还看到,打手攀附权贵肆意横行,轮番奸污清白少女,即便杀戮也是轻描淡写。
腐败、贪婪、堕落、凶残,大社会里的恶被压缩在在这艘小小的舰艇之上,白日里的祥和在夜幕的笼罩下暗潮涌动,在一套所谓的秩序规则保护下,包裹着鲜血淋漓的人间惨剧。
只是这样的人间真实却不是故事的终点,当人类被置于隔绝的空间之中,当稀缺的食物成为了生命最大的威胁,所有的人间规则便霎然成为了空谈。
打手换上了军装,手持武器的权贵撕下礼仪的面具,牢牢把持着有限的资源。
直到一切耗尽,人类退化成了野兽,眼见着文明沦陷为地狱般的修罗场。
显而易见的是,这部电影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现实隐喻。
金基德作为韩国的先锋导演,更不惮于去表达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堪,只是在他过于极端眼光的审视下,镜头下所传输的价值观,多少会给观众带来不适感。
但也许正是这样的不适感,才是他可以用来唤起共鸣的诱引器。
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种负能量的视觉冲击之下,这却并不是一部像《莫比乌斯》或是《圣殇》那样暗无天日的黑色电影。
金基德还是习惯性地将他的故事回归到了宗教的主题上去寻找救赎的出口,舰艇上那位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的老人,始终用旁观者的心态默默地收集泥土、播种培育。
他像是来自大自然的使者,漠视着这座修罗场里的种种罪恶,用最大的守护来维持生命的繁衍。
这是自然的使命,人间的荣辱与争夺终究都只是昙花一现,放诸于时间的长河之内,唯有生息繁衍才是得以传承的不灭。
无论是权贵、打手,还是骗子、平民,到头来都只是一抔黄土,种子在尸体上发芽生长、繁荣茂盛,在浩劫的洗礼下,成为了最终舰艇上最后的胜者。
这是人类争斗后的终章,也是地球的发展史,老人用自己的鲜血在船板上走出的,正是这无限繁衍生命的最终奥义。
在众生平等、割肉喂鹰的佛教视角的孵化下,基督教的伊甸园得以重建,浩劫后的诺亚方舟依旧悬在无根的空间之中拼凑出地球上的一块绿洲,夏娃遵从自然的规则将儿子抚养成人,让生物生生不息。
只是当饱餐后的男孩小心翼翼地掀开了母亲的裙角,让故事里的阳光瞬间又陷入了黑暗。
这是金基德的成功,却也又是他的失败。
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天马行空的故事下,他始终都在揭露在阐述,用一种粗糙的暴力来获取眼球的关注,他的影片里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但在这杂乱无章的概念描述中,却始终缺乏价值的提升。
这正是这部《人间、空间、时间和人》所带给我们胸有千言却无法抒发于外的憋趣感,这也是这部电影包罗万象的电影终究无法成为一部优秀影片的最大的绊脚石。
逝者已逝,金基德这位备受争议的韩国影坛奇才,其所创造的电影风格毁誉参半的自成一派,也许已然是对他的电影作品最大的褒扬。
2020年当听到金基德导演因为新冠去世的消息后,真的是十分痛心。
世界失去了一位作品剑走偏锋,直击人性,敢于挑战极致黑暗暴力的好导演。
金基德导演一直以来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个人认为他与朴赞郁和奉俊昊可以成为韩国“三大宝藏”导演了。
他所独树一帜的“暴力美学”派电影表达,每一次都能够给人视觉与精神上的重击。
这次看完《人时间空间和人》让我又再一次感叹金基德的独到视角和表达功力。
由此,开启我的第一篇正式的影评,也为纪念这一位优秀的导演。
在具体的影片情节上我不做过多赘述,仅仅探讨他浓缩的象征表达。
故事刚开始的军舰和乘客其实就为观众已经构成了一个封闭的浓缩的社会模型。
二刚开始的社会模型——军舰则象征着一个发展完整的人类社会。
参议员象征权力机构,流氓团体象征暴力机构,舰长象征法律和秩序,小田切让饰演的角色象征公知,富二代象征富裕阶层,而美菜饰演的角色象征弱势群体,剩下的骗子和站街女以及剩下的乘客则都是人类社会芸芸众生的代表。
还当然还有一位老者的角色象征神。
解释完这些象征含义那么军舰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就都可以把他们放大到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影片最开始流氓团体就主动和议员搭话要保证其安全,这里其实就是暴力机构与权力机构密不可分为其附属的关系表达。
接着议员和儿子享有比其他乘客更好的待遇,这里可以说是特权阶层的优势吧。
当议员,儿子舰长和流氓头在船头设宴的时候引起了只能吃到普通食物的乘客的不满,这个时候小田切让饰演的(公知)的角色走到议员面前发表了不满。
而后经过一系列冲突,小田成功的让流氓头搞死(这里的隐喻很明显不做过多赘述)随后,美菜和富二代女友所代表的女性和是弱势群体在暴力和权力的威胁下遭到迫害(这里更多隐喻了韩国的社会现状)在这一段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细节,张根硕饰演的议员儿子在流氓踢翻老人的杯子以后,他帮老人拾起。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他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并且对于神是充满敬畏的。
而后来他也成为了迫害美菜的共犯之一,这里我能够感受到导演想表达在欲望往往会战胜神性,也看出了导演对人性的失望情绪。
而作为“神”的老者在舷窗外看了所有人间和兽性罪恶,正可谓“人在做,天在看”。
影片到此为止可以说是对现代社会关系的一种隐喻,而在下一部分则开启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隐喻和人类命运的预言。
以美菜被老者救下后醒来为分界线,这时美菜醒来发现军舰飞在空中,大海消失了。
这里开始影片朝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了。
显示从这里开始导演在同一空间里为我们展现了两个不同维度的内容。
一是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二是神学的角度。
首先是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
当众人发现军舰危机时候,这象征不可逆的自然危机人类毁灭来了,食物缺乏(资源枯竭)乘客暴动,象征了每一次因为资源和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战争。
当真正的致命危机来临后首先崩坏的是法律和秩序,议员(权力)和流氓头(暴力)首先联合剥夺了舰长(秩序)对军舰和乘客的控制,象征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前夕都是秩序崩坏后掀起的。
当议员(权力)流氓(暴力)没有(舰长)秩序和法律的约束后,他们开始控制食物分发自己享受最好的食物(资源)而乘客则饿肚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像极了封建社会时期的人治特权阶层压迫人民。
这里也表现了导演对不可抵挡的天灾降临后人类社会制度倒退的预言。
而后随着影片的发展在议员和流氓的联合下剩余的乘客被杀害,也隐喻了人类社会如果只有权力和暴力则必然走向毁灭的结局。
二则是神学的角度,老者(神)在开船之前就在搜集土,搜集好了就开始种植。
一开始还让观众费解,但是后来含义则逐渐明晰起来。
作为神他掌控着一切,他知道人类必将毁灭但是新的生命也会诞生,他要为新的生命创造资源和生存条件。
这里象征着地球自然的自我净化和再生。
之后,作为神的老者把种子和泥土散播到死亡的乘客身体上,这里的画面充满禅意大有一种尘归尘土归土的意味。
人食万物终了也变做万物的养料。
到最后,船上只剩下议员儿子和怀孕的美菜他们两人最终算是新世界的缔造者亚当夏娃。
二人饥饿难耐只能吃老人从身上切下来的肉为生(这个能理解成早期人类茹毛饮血吗?
哈哈哈虽然有点牵强)随着植物渐渐长成,老者也离去了。
在甲板上踩下的莫比乌斯环的血脚印令人深思,人类文明周而复始一切终究毁灭一切又会重生。
美菜在最后杀死议员儿子的桥段我理解的是,母系社会的回归,这也正是早期人类的社会形态。
影片的最后,美菜生育的儿子在小的时候发现了之前的左轮手枪后便充满兴趣目不转睛的看着,这里也暗示了人类最初的暴力欲望是原罪,也表明了导演对“人性本恶”观点的认同。
在影片结尾,儿子追逐美菜想要发生不可描述之事的桥段,也契合了人类文明最初的神话体系,比如希腊神话中大地之神盖亚的儿子天空之神乌拉诺斯与之发生关系后生出众神的桥段。
当然也反映了人类最原始的繁衍欲望和俄狄浦斯原罪。
到此是我对整部影片的理解,整部影片金基德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微观浓缩的人类社会模型。
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抽象的实物具象化,可以说是一种极致的演绎。
最后,还是要缅怀金基德导演,遗憾未来在看不到他的影片。
金基德倒数第二部遗作。从个人观感而言,本片很显然是猎奇性大于艺术性,因为从片名到内容,导演要表达的东西都过于直白了,虽然夹杂了政治、宗教、奇幻等哲思元素,可这些又很容易被血腥、裸露、强奸等猎奇内容给中和。直白点来说,就是猎奇的种种变态内容,并没有完全为影片主旨去服务,似乎很多都是为了提供视觉奇观而刻意为之。当然,金基德导演已经辞世,也大概知道他生前的一些个人行为,所以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他只能表达成这样无法再拔高了,还是他就想随心所欲的拍成这样......
又是讲述封闭空间下的人性的电影,只是这部裸露、变态了很多,以猎奇为卖点大概就是金基德这位疯子的特点了
金基德进入拿了金狮后就放飞自我了,圣膓作品全都木大……
剥离社会境遇,只谈人性没啥意义,善恶是非 都有局限条件和瞬时性。另外,从片名上看和春夏秋冬春类似,也就是说片子描述的也是一个轮回,人类诞生、到所谓文明、到没落再发展,最终闭环,所以,也就是没啥意义。
人类本性非善恶,实则食色与求生;英雄先身死,而后乱世至;一切人类争端起于资源,权利即资源的享有权;所有外界的干涉都不会改变前三点。
隐喻俯拾即是……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肮脏而野蛮的生命
这部电影跟金基德在他的巅峰时期创作的那些作品有某些相种之处,都是在一个封闭空间里探讨人的本性欲望和道德人伦之间的冲突。跟之前那些作品不同的是,它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隐喻甚至人类起源的层面,可是稚嫩的情节编排和粗糙的场面调度又明显支撑不了导演这么大的野心。电影的种种矛盾之处,或许反应了导演的精神状态,以及他最终戛然而止的命运。
刻意且廉价
除了基林级驱逐舰,其他都乏善可陈。
2018年最后一部电影,坦白说,这部是金基德最难评论的电影,缺点多,优点亦不少。金基德需要再用五到十年时间构思一部剧本,作为自己的封笔作。
也太好懂了,明喻堆积,所以尽失水准。作为影像作品,故意的粗糙更是尽失水准。
架空的背景下的人性上演
首先它很变态。吃人肉吃了半个小时,还有特写。人类吃的欲望胜过性的欲望,但留下后代的欲望又胜过吃的欲望。死不是结束。其次人类社会进展,人性丑恶,社会结构等等一锅炖,并无新意,当然重口味尺度还是比其他同类电影突出一些。最后两个创意不错:一夜醒来,船飞上了天空;人死了,在伤口上撒下种子,长成森林。看完这部片子里,我感觉:人,从头到尾都只是某种神意志的工具,唯被消遣而已。
啊?
去年还在说某位香港大导为了“重拾自己”一个劲净胡来,同样的评价给到金基德也毫无问题。
日本的园子温是在色情中见人性,疯得比较单一;拉斯冯提尔处处人性中讲哲学,疯得比较深入;金基德宗教哲学一把抓,几乎每个片子的主题都没有重合之处,是那种极致分裂的疯,看着过瘾,也让人心疼。这部片子拍得更绝望压抑,谨慎推荐吧,心理强大的可以看一看。
很多人在知道导演是谁的前提下,观影,然后牛逼哄哄的长篇痛批此片,证明自己品味很高。但我还是要给这部片子8分,因为它肮脏的很到位!
创世纪,末日之船,无限循环,人性之恶,圣母
金基德总是对于影像有禅理化讲述的执念,但总是导致形式空洞或者表达失真。之前的片子还好,前中期的情欲片也好,犯罪片也罢,都会有相对合理的隐喻解读,但最近几部对“隐喻”的含义加大,拍成寓言感/禅理过强的故事。普通观众不反感寓言,但不接受这类的说教故事,就比如很多人不反感同性恋群体,但未必接受同性恋人群进入自己的生活。兼具野心和疯狂的金基德,从上部滑铁卢的《莫比乌斯》开始就显现出他其实还是比较适合老老实实拍半吊子艺术情色片和犯罪片。莫比乌斯和这部片,单纯拍成cult会好很多,而园子温才是导演的最佳人选。
好多男人看这部电影破防呀,因为金基德揭示了一个真相吗:男人都是没有人性的,在极端环境下,就算再善良的男人也会疯魔。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