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周洲
主演:池韵,孟令伟,王美莉,池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本片是周洲继《美丽》后的第二部作品,同样由池韵主演。主角是患有癫痫的女孩,追逐舞蹈的梦想,她在爱情、亲情和梦想间浮沉,走向绝望的同时又给予她新生。详细 >
2.2/5,导演因为过于爱自己的夫人可能已经失去了自己,本片的唯一目的可能就是全方位展现自己夫人的演技,让自己的夫人拿个演员奖,至于形式和剧本、导演追求什么的,随意,想怎么来怎么来···一星给电影,一星给导演的夫人的表演。
一部電影光是題材好沒啥用,需要好的劇本和演員作為支撐。女主角兼編劇的表演無法讓人共情,客观地講,幾場哭戲不會讓人感到尷尬,僅此而已,並未達到及格的水準。一脸平静地看著她在撕心裂肺地吼叫、間歇性地抽搐,內心毫無波瀾…好好寫劇本吧,別拍戲了。
挺真实的感觉
#FIRST#。同样在长春,同样的女性视角,对比「春潮」是更少的人物关系,仅仅三个配角出场就可以剥离出迟立的隐忍与独立。大量背跟带来极强参与感,全片基于长镜头的段落感,配乐极满但并非作用于遮羞。 是否可以引入除游乐园之外的符号展现东北和人物状态?演出结束后一段男演员表演彻底拉垮段落。 整体碾压春潮,请郝蕾原地捏仙人掌30秒。
剧情比较混乱,结尾太草率
她的呻吟让我不能呼吸
FIRST 3.5 长镜头配合女演员表演 整个片子蛮舒服 即使是男导演拍女性题材 导演说 重要的是“倾听”
拉丁部分喜欢 但是除此之外 过于悲情 蓝色太多 这种性格和人生活得太束缚 我不喜欢
除了女主,其余真没什么亮点
可以说是一部良好的影片,但不能说是一部有灵性的片子,首先是看的时候总感觉有些片段能猜到下一步走向,男主演技有些尴尬,尤其是在路灯下看女主癫痫的时候,介于正常男性的礼貌送行和追求一夜情男性殷勤之间。其次是更对姑姑的故事线索感兴趣,对女性是如何走出国界,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如何温和有机在社会上平稳的幸福。不针对这部电影,而是对凡是打着女性电影旗号,反而把女性置于“疾病”“家暴”等社会弱者角色关系里的电影,感到厌烦,习惯性把女性电影就和“自我挣扎”等挂钩,未免无痛呻吟,也小看了女性的力量。
#2020北影节#01
完全无感,不感兴趣。
65/100 #BJIFF2020# 孤独感是这部的重点,海盗船的结尾在尝试建立凝视也让观众有喘息的余地,而没有如观众可能会预期的收尾在视觉上精致的舞蹈戏,其实还算认同这样的处理。镜头水准也比《美丽》小有进步,但其实周洲的剧本还是弱项,尤其是台词写作,闲话太多,生活感太过,似乎还提炼不出足够多的情感张力,剧作结构甚至有退步,不知道为啥能拿最佳电影文本奖。与《美丽》有非常多的延续:依然模仿达内式的写实手持摄影(稍微克制了一点,和场景更搭了),类似的女性面对生活困境对自主权的重夺主题,以及依然不喜欢的非常极端的人物设定。
因为女主加一分。真的很好!
全片80%的时间镜头的中心都是池韵,但《美丽》存在的问题在第二部依旧无限放大,第一部也许奏效,第二部就会显得庸常。周洲和池韵两个人的合作太过于局限性了,以癫痫病犯为例,全片3处癫痫病发作时都没有展现过多她身体的部分,而依旧将镜头对准了池韵的脸,第一点自然的是因为池韵在癫痫病的肢体表演方面不太细腻,第二则是他们选择展现痛苦的方式并非肢体和“人”的整体,而是痛苦的面部表情,或者是中心只有“池韵”,镜头此时以池韵为服务,并非这个故事。但高级的展现病痛情绪和乃至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可以参见SP中郝蕾瘫坐在泳池的一场戏,彼此镜头的运动轨迹完全相反。他们两人虽说在创作过程中看似是你中有我的紧密关系,但分开池韵会有更好的发展,继续捆缚在一起是要涛声依旧吗?
可以,够难看。
2.9 演技略青涩,掰弯高跟鞋当舞蹈鞋的细节很有意思
@2020北京电影节第五部。女主太加分了,其他都比较弱。故事,冲突,真的可以更好。加一星鼓励吧。
从女主带着长春口音走进新天地我就开始带入了,摄影在简陋的条件下超额完成了工作!
除了女演员表演挺好,其它的演员和剧情很跳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2.2/5,导演因为过于爱自己的夫人可能已经失去了自己,本片的唯一目的可能就是全方位展现自己夫人的演技,让自己的夫人拿个演员奖,至于形式和剧本、导演追求什么的,随意,想怎么来怎么来···一星给电影,一星给导演的夫人的表演。
一部電影光是題材好沒啥用,需要好的劇本和演員作為支撐。女主角兼編劇的表演無法讓人共情,客观地講,幾場哭戲不會讓人感到尷尬,僅此而已,並未達到及格的水準。一脸平静地看著她在撕心裂肺地吼叫、間歇性地抽搐,內心毫無波瀾…好好寫劇本吧,別拍戲了。
挺真实的感觉
#FIRST#。同样在长春,同样的女性视角,对比「春潮」是更少的人物关系,仅仅三个配角出场就可以剥离出迟立的隐忍与独立。大量背跟带来极强参与感,全片基于长镜头的段落感,配乐极满但并非作用于遮羞。 是否可以引入除游乐园之外的符号展现东北和人物状态?演出结束后一段男演员表演彻底拉垮段落。 整体碾压春潮,请郝蕾原地捏仙人掌30秒。
剧情比较混乱,结尾太草率
她的呻吟让我不能呼吸
FIRST 3.5 长镜头配合女演员表演 整个片子蛮舒服 即使是男导演拍女性题材 导演说 重要的是“倾听”
拉丁部分喜欢 但是除此之外 过于悲情 蓝色太多 这种性格和人生活得太束缚 我不喜欢
除了女主,其余真没什么亮点
可以说是一部良好的影片,但不能说是一部有灵性的片子,首先是看的时候总感觉有些片段能猜到下一步走向,男主演技有些尴尬,尤其是在路灯下看女主癫痫的时候,介于正常男性的礼貌送行和追求一夜情男性殷勤之间。其次是更对姑姑的故事线索感兴趣,对女性是如何走出国界,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如何温和有机在社会上平稳的幸福。不针对这部电影,而是对凡是打着女性电影旗号,反而把女性置于“疾病”“家暴”等社会弱者角色关系里的电影,感到厌烦,习惯性把女性电影就和“自我挣扎”等挂钩,未免无痛呻吟,也小看了女性的力量。
#2020北影节#01
完全无感,不感兴趣。
65/100 #BJIFF2020# 孤独感是这部的重点,海盗船的结尾在尝试建立凝视也让观众有喘息的余地,而没有如观众可能会预期的收尾在视觉上精致的舞蹈戏,其实还算认同这样的处理。镜头水准也比《美丽》小有进步,但其实周洲的剧本还是弱项,尤其是台词写作,闲话太多,生活感太过,似乎还提炼不出足够多的情感张力,剧作结构甚至有退步,不知道为啥能拿最佳电影文本奖。与《美丽》有非常多的延续:依然模仿达内式的写实手持摄影(稍微克制了一点,和场景更搭了),类似的女性面对生活困境对自主权的重夺主题,以及依然不喜欢的非常极端的人物设定。
因为女主加一分。真的很好!
全片80%的时间镜头的中心都是池韵,但《美丽》存在的问题在第二部依旧无限放大,第一部也许奏效,第二部就会显得庸常。周洲和池韵两个人的合作太过于局限性了,以癫痫病犯为例,全片3处癫痫病发作时都没有展现过多她身体的部分,而依旧将镜头对准了池韵的脸,第一点自然的是因为池韵在癫痫病的肢体表演方面不太细腻,第二则是他们选择展现痛苦的方式并非肢体和“人”的整体,而是痛苦的面部表情,或者是中心只有“池韵”,镜头此时以池韵为服务,并非这个故事。但高级的展现病痛情绪和乃至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可以参见SP中郝蕾瘫坐在泳池的一场戏,彼此镜头的运动轨迹完全相反。他们两人虽说在创作过程中看似是你中有我的紧密关系,但分开池韵会有更好的发展,继续捆缚在一起是要涛声依旧吗?
可以,够难看。
2.9 演技略青涩,掰弯高跟鞋当舞蹈鞋的细节很有意思
@2020北京电影节第五部。女主太加分了,其他都比较弱。故事,冲突,真的可以更好。加一星鼓励吧。
从女主带着长春口音走进新天地我就开始带入了,摄影在简陋的条件下超额完成了工作!
除了女演员表演挺好,其它的演员和剧情很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