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看完全部的故事。
因為這貫穿了兩代人的故事,太多的複雜,反而會破壞了它原有的美感。
其實故事的基地很簡單卻很動人。
他來自海峽那邊的台灣,她來自海峽這邊的上海,他們在1949年相遇,他們在1949年相識,他們在1949年相愛,他們在1949年分離。
她為了他來到了台灣,他卻被迫留在了上海。
她說過不會忘記他的,但是她以為他死了,所以她結婚,生子,在他的故鄉。
他說會等她一輩子的,所以他在那個相識的新月照相館裏守了一輩了,在她的故鄉。
半個世紀後,他們終於重逢了,沒有問幾十年的大家是怎麼過的,只是值得,幾十年的等待,仍能同桌而坐,對他而言,一切都值得了。
但是,幾十年的相隔,思念留著,相守卻留在了1949,太多人和事擱在其中,執手相看,無語凝咽,說不出口的話只能喚作無奈,有些記憶揮不去,有些事情回不來。
“如果有一天,你不見了,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
”他等了她一輩子,“你會忘了我嗎?
”“不會,一定不會”她念了他一輩子,他們誰都沒有違背大家的承諾,只是時代將他們分割了兩地,只是時間將他們分割了半個世紀,他們將相愛的記憶永遠留在了1949,那個回不去,忘不了的年代。
《新月》阁楼里炊烟 缥缈了屋檐 在窗口等你的时间 是谁的相片 还在橱窗前 痴痴守著那一年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细雨的诗篇 浸透了江南 你笑脸融化了春天 任世间纷乱 任万水千山 只把相爱辗转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望一弯新月 隔一世体贴 盼身影重叠 你说迟一些 命运会了解 散落半生缘 去完美残缺 重逢岁月 两鬓飘雪 爱恨已忽略 何时赴约 家书几叠 梦不曾诀别
小组里很流行一个话题,谁年轻时没有爱过个把人渣?
唐轩是个非典型性人渣,我想姑且是个精分吧。
EDWERD说唐轩很迷人,这是他的武器。
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控制别人折磨他人。
精分深谙此道。
或者我想他是以伤害他人的方式来爱,因为没有人告诉过他真爱是什么样子。
他不会爱,也没有能力爱。
爱残缺。
这与他爷爷爱燕清的方式截然不同。
这样就是代沟吗?
不算很腐的我推测,他对EDWERD也是曾有动情不动心过吧。
可是E哥浓眉大眼很难想象是小受(戴半边耳钉的粗犷男受得造型很委屈啊),轩又阴柔得出水,这样的攻受,画面感很强。。。
噢对,小公主和白马王子的童话爱情。
看上去很美。
可惜只是看上去。
没有虐的爱,久了会觉得淡如白水,于是渴望饮鸩止渴的虐恋。
于是小公主真是不值得同情,内心被虐的欲望被虐人成瘾的白马王子满足而已。
否则1次2次就会离开,难道谁傻啊?
理云雄同学却不明白个中道理,自以为骑士维护世界和平拯救外星人入侵。
所以小公主不能爱你啊,小公主被虐的同时又在虐你,从这点看起来,公主和王子还是很般配的。
不过一个赤裸裸的,一个包裹在楚楚可怜的外表下。
云姬和李同学是很不错的背胎。
相当不错。
是恋爱结婚家具常备超一流的红颜蓝颜。
这两个人物证明了偶像剧终归是美好的我忘记了所有人。
却只记得你。
我背叛了所有人。
却只忠于你。
承认年少时候幻想找个宁负天下不负我的人,好好虐一下伤一下爱一下。
后来有幸有个机会却退缩了,谁知就因为这个拒绝,现在结婚了的精分却真将此引为人生憾事之一。
有些人对你不好不是不够爱你,而是不会爱你。
很好奇精分对其妻也虐心吗?
后得知其岳父是当地地产巨头,黑白同吃,遂知虐tmd,有钱有权有人才是王道。
现实的爱和偶像剧的爱,差别在偶像剧不差钱,而电脑前的我却的确是穷鬼一枚。。。。。。
09年,台湾华视播出。
当时宣传说这是台湾第一部年代剧,于是就很想看看会以怎样的视角和态度讲述那段故事。
一集一集追了下来,分分钟连着,没拖过时间轴。
是温情路线,感念亲情心向团圆。
引起两岸观众共鸣,各种论坛里可以看到。
演员们的演技不是出众的,中规中矩。
故事情节也并不新奇,编剧水准正常。
戏的好品质,陈铭章的导演居功最大。
画面设计得自然流畅,远景中景近景拿捏得很好。
演员走位设计得舒服不做作。
剪辑更值得称赞,交叠讲述新旧两个故事,避免了倒叙或插叙的乏味,而且难得的是,交叠在一起的同一套演员的两个故事竟然不会让人觉得重叠混淆。
导演讲故事的本领,强。
细节设计,导演最是拿手。
他的细节总是恰到好处,起着该起的作用,让人的情绪不自觉的就跟着走了。
有个画面至今深印在心里。
雁清与男友林乡在码头失散,然后她在一旁的公告板上留言示意林乡去台湾找他,同时画外音响起……“我带着孩子先走了,你一定要来台湾找我们啊”……“四叔,我父母托付给您了,孩儿不孝”……“姐,找不到你,我们先上船了,你一定赶下一班船过来啊”……“我在那边安顿好了,就过来接爸妈和你跟孩子”……当时看到这里,哭了…… 本剧配曲也不错,与剧情走势很合拍,应该也有导演功劳吧。
曲风多是柔美抒情。
最喜欢《荷花妆》。
《我在1949等你》,两岸、三代、半世纪的爱情,娓娓叙来,淡淡流淌,很让人动心,也很让人痛心。
跨越三代的情感,明明很独立,却又联系的紧密。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是当年的冲动,何以造成今日的抱憾终生?
三代的感情,每个人都很执着,却又同时被执着所累,不得解脱。
1949年的上海,乔雁清遇见了林乡,却忽略了十五岁就把她当新娘的唐浩仪。
逃到台湾后,雁清又遇见了韩祖光,悲伤之下她决定下嫁,却再一次绝望了唐浩仪。
林乡,最痴情的人。
当年上海的惊鸿一瞥,让他记住了那个叫雁清的温婉女子,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喜欢的人也同时喜欢着自己,林乡就是那个幸福的人。
可是在混乱的时局下,他的正义和一根筋导致了他不可能安安稳稳渡过,于是有了和雁清的分离。
可以说,他本该和雁清同赴台湾、双宿双栖的,不能上船,完全是活该。
可是对于那个时局的冷漠,谁又能忍心说出伤害他的话?
他独自留在了上海,也始终记着对雁清的诺言,“如果你不见了,我就在这里等着你。
”他等了,守着新月照相馆,一等就是半个世纪。
也许正是他的一根筋,造就了这样传奇的一生。
唐浩仪,最悲情的人。
十五岁时,他就告诉自己,这辈子唯一的新娘叫雁清。
出国回来,他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可他始终差了一步,雁清只拿他当哥哥。
他有个冷血的爸爸,有不得不维护的家族,所以他的起点就落下林乡一大步。
他嫉妒林乡,尤其是听闻林乡娶了雁清,盛怒下他做出了最不理智的事,然后撒了谎,带走了雁清。
他以为分开了两人,自己就有机会。
可造化弄人,雁清在台湾嫁了人,却不是他。
他终于绝望,不甘心的做了雁清的表哥,照顾了雁清一辈子。
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要求很简单,只是想雁清不要那么讨厌他,给他多一点笑容。
可这点卑微的愿望,却是在弥留的最后一刻,才得以实现。
“我有时在想,如果没有林乡,你会不会对我多一点笑容?
”这就是他卑微却又绵长的感情。
韩祖光,最温情的人。
他虽然是雁清错的人,却是在对的时间遇上了,不偏不倚,碰对了时机,于是,他成了最幸福的那个,和雁清携手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
也许,他的幸福皆来自他的善良,这是唐浩仪比不上的,所以唐浩仪败给了他。
2005年的真相大白,他同意雁清回到林乡身边弥补遗憾,这样的伟大和包容令人无限唏嘘。
或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带给雁清几十年的幸福吧。
乔雁清,最有情的人。
她遇见林乡的时候,很单纯,爱了就是爱了,不管其他。
他以为林乡死的时候,很绝望,即便是死,也要共赴黄泉。
她被祖光感动的时候,很感激,有恩便要报答,以身相许的报答。
她的存在,影响了三个男人的一生,让一个陷入痴痴等待中,让另一个醉于懵懂不知中,还有一个却沦入绝望期盼中。
只是,这样温婉的女子,谁又能不爱呢?
2005年的台湾,唐轩成功吸引了韩玮的眼光,却始终不能战胜自己的心魔走近她,逼着她走向了李文雄,而他的心魔,罪魁祸首恰恰正是韩玮的奶奶乔雁清。
唐轩,最不幸的人。
如果不曾遇见韩玮,他的生活会简单很多。
他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成长,霸道,冷漠,占有欲重,功利心强,却唯爷爷命是从。
“我从没有爱过我的家人,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乔雁清。
”因为爷爷这句话,他知道了自己心里的那道缺口在哪里,所以他拼命报复爷爷。
爷爷希望他和韩玮在一起,他去追,却不知不觉间失掉了自己的心。
他清楚自己不是好人,唯一的温暖只有韩玮的笑容,可他从没温暖过,他患得患失,他心里的缺口已经大到连韩玮的爱都填不满,他逼着自己伤害韩玮,却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那封一年前的信,毕竟还是晚了,如果韩玮能早一点看到,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韩玮,最无辜的人。
仅仅因为是乔雁清的孙女,便无辜的成为猎物,傻傻的掉进去还无怨无悔。
她的爱像她奶奶一样纯粹,也一样执着。
甚至于,在唐轩不断伤害她后,她仍放不下,她能看清唐轩表象下的样子,她相信唐轩对她的爱,她不忍心丢下他独自离开。
在一次凶过一次的大哭后,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对唐轩的执着到底是因为什么,直到Edward终结了一切,直到雁清弥留,她好像才真正看清自己,这时的她,才真正能走出唐轩带来的阴霾。
泰国小岛上,飒飒吹起的海风,翩翩飘起的裙摆,阳光灿烂的微笑,那个开心的韩玮真正回来了。
李文雄和云姬,两个云泥之别的人。
相同的是,他们都知道自己要什么,都在为自己的方向努力。
不同的是,他们爱上的人不同,结局不同。
李文雄爱上的,是那个开朗的笑容,虽然一直在默默看她掉泪,却仍无怨无悔的充当开心果;云姬爱上的,却是深深皱起的眉头,她为了帮助他而默默努力,她想念时却只能在家里等待着他的驾临。
可惜,如果韩玮是公主,李文雄就是保护她的骑士,可以随时出现带给公主快乐;如果唐轩是王子,云姬只能变身恶毒的后母,眼睁睁看着王子为了公主不惜伤害自己。
可能,她纵深一跳的时刻,是遇见唐轩以来最轻松的时刻了吧!
1949年,一条海峡隔开了许多人,也造就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传奇。
半个世纪后,也许没有长久的等待,或者也没有执着的寻觅,但心里的影子,怕是这辈子也抹不去,擦不掉了。
很喜欢林乡和雁清那种简简单单的爱情,很怜惜唐浩仪那种卑微若尘的感情,也很羡慕韩祖光那种平平淡淡的亲情。
如果1949年的爱情是红酒,需要慢慢品,那么,2005年的爱情,就是一杯烈酒,辛辣浓烈,却让人生瘾,很欣赏李文雄的默默守候,却更加心疼唐轩两个人的孤单,也许从骨子里透出的矛盾和挣扎才是最足以摧残意志力的。
主题配乐很好听,不论是《新月》还是《荷花妆》,明明都是很欢快的音乐,却有着淡淡的忧伤,和主题很契合。
我想,我已经很久没如此欣赏一部台剧了。
其实,国产的并不一定就不是优质的,凡事讲求一个诚心而已……
看剧情、题材明明是很主流的一部戏,到头来看的人却成了非主流。
想是因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荧屏上的主旋律已经不足以使人得到现实心灵的解脱,人越大越反感好似“洗脑”般的所谓主旋律大片,所以更多的人追求不同、追求个性,让原本的主流成为非主流、剑走偏锋变成主流。
所以在现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看着这样一部剧、并且还是湾湾制作的,我想生不逢时注定了它的命运只能是归属于我这样的小众。
其实这剧从构思、演员到音乐甚至片名,都可以说是上佳,时空穿插了两个世纪三代人,让喜欢怀旧的人得以再重温那个年代那个城市的面貌和故事。
演老年乔雁清的演员一开始哭,我就跟着哭个不停,历史、爱情、错过、回忆、悔恨……我在1949等你,就如片名一样,整部剧的基调就是这样,淡淡的、思念、离愁别绪。
到了现代部分,老演员的表演更是将感伤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说我不是很喜欢现代部分的某些情节,尤其是大结局,这般虎头蛇尾据说是因为资金不足加上当时收视率不太好(湾湾一向是边拍边播,收视率决定一切,你懂的)、于是草草收尾,将原本几十集的剧情压缩改编成如今这样,没能完全展现出当初编剧想要表达的东西。
尽管有遗憾,但也就是这样了,不能改变。
在这里,还要大力推荐一下这部剧的原声,无论是配乐还是主题曲《新月》、片尾曲《荷花妆》及一众插曲,都是非常用心制作、十分耐听的。
时光已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通过这部剧,我想更能令人懂得,无论现在做了什么,都会成为过去,只有珍惜当下,努力奋斗、好好对待爱的人。
《我在1949等你》,两岸、三代、半世纪的爱情,娓娓叙来,淡淡流淌,很让人动心,也很让人痛心。
跨越三代的情感,明明很独立,却又联系的紧密。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是当年的冲动,何以造成今日的抱憾终生?
三代的感情,每个人都很执着,却又同时被执着所累,不得解脱。
1949年的上海,乔雁清遇见了林乡,却忽略了十五岁就把她当新娘的唐浩仪。
逃到台湾后,雁清又遇见了韩祖光,悲伤之下她决定下嫁,却再一次绝望了唐浩仪。
林乡,最痴情的人。
当年上海的惊鸿一瞥,让他记住了那个叫雁清的温婉女子,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喜欢的人也同时喜欢着自己,林乡就是那个幸福的人。
可是在混乱的时局下,他的正义和一根筋导致了他不可能安安稳稳渡过,于是有了和雁清的分离。
可以说,他本该和雁清同赴台湾、双宿双栖的,不能上船,完全是活该。
可是对于那个时局的冷漠,谁又能忍心说出伤害他的话?
他独自留在了上海,也始终记着对雁清的诺言,“如果你不见了,我就在这里等着你。
”他等了,守着新月照相馆,一等就是半个世纪。
也许正是他的一根筋,造就了这样传奇的一生。
唐浩仪,最悲情的人。
十五岁时,他就告诉自己,这辈子唯一的新娘叫雁清。
出国回来,他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可他始终差了一步,雁清只拿他当哥哥。
他有个冷血的爸爸,有不得不维护的家族,所以他的起点就落下林乡一大步。
他嫉妒林乡,尤其是听闻林乡娶了雁清,盛怒下他做出了最不理智的事,然后撒了谎,带走了雁清。
他以为分开了两人,自己就有机会。
可造化弄人,雁清在台湾嫁了人,却不是他。
他终于绝望,不甘心的做了雁清的表哥,照顾了雁清一辈子。
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要求很简单,只是想雁清不要那么讨厌他,给他多一点笑容。
可这点卑微的愿望,却是在弥留的最后一刻,才得以实现。
“我有时在想,如果没有林乡,你会不会对我多一点笑容?
”这就是他卑微却又绵长的感情。
韩祖光,最温情的人。
他虽然是雁清错的人,却是在对的时间遇上了,不偏不倚,碰对了时机,于是,他成了最幸福的那个,和雁清携手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
也许,他的幸福皆来自他的善良,这是唐浩仪比不上的,所以唐浩仪败给了他。
2005年的真相大白,他同意雁清回到林乡身边弥补遗憾,这样的伟大和包容令人无限唏嘘。
或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带给雁清几十年的幸福吧。
乔雁清,最有情的人。
她遇见林乡的时候,很单纯,爱了就是爱了,不管其他。
他以为林乡死的时候,很绝望,即便是死,也要共赴黄泉。
她被祖光感动的时候,很感激,有恩便要报答,以身相许的报答。
她的存在,影响了三个男人的一生,让一个陷入痴痴等待中,让另一个醉于懵懂不知中,还有一个却沦入绝望期盼中。
只是,这样温婉的女子,谁又能不爱呢?
2005年的台湾,唐轩成功吸引了韩玮的眼光,却始终不能战胜自己的心魔走近她,逼着她走向了李文雄,而他的心魔,罪魁祸首恰恰正是韩玮的奶奶乔雁清。
唐轩,最不幸的人。
如果不曾遇见韩玮,他的生活会简单很多。
他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成长,霸道,冷漠,占有欲重,功利心强,却唯爷爷命是从。
“我从没有爱过我的家人,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乔雁清。
”因为爷爷这句话,他知道了自己心里的那道缺口在哪里,所以他拼命报复爷爷。
爷爷希望他和韩玮在一起,他去追,却不知不觉间失掉了自己的心。
他清楚自己不是好人,唯一的温暖只有韩玮的笑容,可他从没温暖过,他患得患失,他心里的缺口已经大到连韩玮的爱都填不满,他逼着自己伤害韩玮,却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那封一年前的信,毕竟还是晚了,如果韩玮能早一点看到,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韩玮,最无辜的人。
仅仅因为是乔雁清的孙女,便无辜的成为猎物,傻傻的掉进去还无怨无悔。
她的爱像她奶奶一样纯粹,也一样执着。
甚至于,在唐轩不断伤害她后,她仍放不下,她能看清唐轩表象下的样子,她相信唐轩对她的爱,她不忍心丢下他独自离开。
在一次凶过一次的大哭后,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对唐轩的执着到底是因为什么,直到Edward终结了一切,直到雁清弥留,她好像才真正看清自己,这时的她,才真正能走出唐轩带来的阴霾。
泰国小岛上,飒飒吹起的海风,翩翩飘起的裙摆,阳光灿烂的微笑,那个开心的韩玮真正回来了。
李文雄和云姬,两个云泥之别的人。
相同的是,他们都知道自己要什么,都在为自己的方向努力。
不同的是,他们爱上的人不同,结局不同。
李文雄爱上的,是那个开朗的笑容,虽然一直在默默看她掉泪,却仍无怨无悔的充当开心果;云姬爱上的,却是深深皱起的眉头,她为了帮助他而默默努力,她想念时却只能在家里等待着他的驾临。
可惜,如果韩玮是公主,李文雄就是保护她的骑士,可以随时出现带给公主快乐;如果唐轩是王子,云姬只能变身恶毒的后母,眼睁睁看着王子为了公主不惜伤害自己。
可能,她纵深一跳的时刻,是遇见唐轩以来最轻松的时刻了吧!
1949年,一条海峡隔开了许多人,也造就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传奇。
半个世纪后,也许没有长久的等待,或者也没有执着的寻觅,但心里的影子,怕是这辈子也抹不去,擦不掉了。
很喜欢林乡和雁清那种简简单单的爱情,很怜惜唐浩仪那种卑微若尘的感情,也很羡慕韩祖光那种平平淡淡的亲情。
如果1949年的爱情是红酒,需要慢慢品,那么,2005年的爱情,就是一杯烈酒,辛辣浓烈,却让人生瘾,很欣赏李文雄的默默守候,却更加心疼唐轩两个人的孤单,也许从骨子里透出的矛盾和挣扎才是最足以摧残意志力的。
主题配乐很好听,不论是《新月》还是《荷花妆》,明明都是很欢快的音乐,却有着淡淡的忧伤,和主题很契合。
我想,我已经很久没如此欣赏一部台剧了。
其实,国产的并不一定就不是优质的,凡事讲求一个诚心而已……
在时代背景下的沧桑变迁里,个人的故事只是历史沉重恢弘的乐章中闪烁着的一爿隐隐波澜的曲调。
发黄照片和未收到的信,跨越几代人的过去和现在,让几十年前的故事重现,丝丝片片,都仿佛历历在目。
半个多世纪的离别,承载一生的回忆,相隔海峡两岸扯不断的牵绊,祖孙三代戏剧人生的冲撞,四个老人横跨岁月的爱恨纠葛,都恍如隔世的命运交错。
现代部分激进矛盾的戏剧效果强烈得跟过去部分的质朴温纯反差极大,有几个年轻演员演绎的腔调颇有架势,几位老演员更是支撑起了故事表现上的四平八稳。
参见豆列:台剧·涌动在戏梦人生里的岁月和青春 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713725/
乔雁清,这样的女子,何其不幸,又是何其之幸。
上海台湾,隔了五十年的时光,三代人间的情恨纠葛。
那样的韶华分离,那样的揪心裂肺,生离死别。
我想年轻时的雁清是痛的。
日日夜夜的等待换来一年又一年的失望,直至绝望。
但是这就是现实,如果让他们早点团圆便不是生活了,而是剧本是小说了。
人生没有那样的侥幸。
于是偏偏垂垂老矣,偏偏心已平息,不再痛,不再悲,不是忘了,而是已经把它永远只放在回忆中,放在了心里的某个角落。
回忆里的白月弯弯,新月如钩。
彼时的春风沉醉,花月情浓。
但现实是如此的残酷以为那个已经永远不再回来了的人竟然还活着,而且在遥远的彼岸故乡等着她,一直,一直等着她。
此间深情,闻者动容。
何况身在其中的雁清。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五十年后的再次重逢,再怎么样也有种相见不如不见的喟叹。
可是他说,这辈子再怎么样也来不及了,看到你过得好,再能见上一面,也没什么遗憾了。
风烛残年的老泪纵横,演戏的是痴子,看戏的是傻子。
但这心不知怎的竟也会这么痛。
雁清是何其的幸运,即使她痛苦了那么些年,即使当年也有过悲痛欲绝,可是这世间最幸运的事莫过于你爱着的那个人也爱着你,要知道这世上有很多相扶到老的终究还是白首如新,只有温情而已。
雁清何其幸,拥有了这样一份痴子的长情。。。
令吾等世间万千女子欣羡不已。。。
跟很多人一样 我也是爱看民国时候他们的感情或许是因为 这种感情现在已经很少了唐浩仪最是可怜 爱了她一辈子 也被她恨了一辈子 最后祖光了解原谅他的时候 他才真正解脱了 在上海 有个林乡 到了台湾 又有个韩祖光他从来都没有得到过雁清的爱也从没有幸福过所有他做出的很多事情 后来我都原谅他了爱情是自私的 他是因为太爱跟他相比 祖光 雁清 甚至包括林乡 都幸福得多动荡的时代造就了太多悲剧
刚看完八集,忍不住过来吐槽。
吐槽的场景是1949年上海部分。
有些人设感觉站不住啊。
以及很多事情不符合逻辑啊。
少女雁清,因为和唐家少爷的身份悬殊,以及自己没有感觉 父亲也不支持等原因,不喜欢唐少爷,这正常,无可厚非,也对他各种抗拒,基本都不搭茬,也明确表示过拒绝几次,这都很好。
问题是你在明知对方对你还没死心的情况下一次次找对方帮忙,不大合适把。
一次次因为林乡的事情找唐浩仪帮忙,第一次是林乡被警察抓走,这次找我也觉得应该,因为毕竟事关对方安全。
第二次就仅仅是需要买去台湾的船票,太贵了,每张船票黑市上需要五根金条,他和林乡完全也没尽力去凑凑钱,好歹变卖一下东西,能卖多少是多少啊,完全没有自己想过能想的办法,在林乡还明确表示反对的时候雁清就去唐家找她的唐大哥要求对方给自己弄两张船票了。
都不是借钱 都不是说等自己有钱了会还那种,就是明显让对方给自己弄来。
挺那啥的把。
后来两张船票搞到手,十根金条的市价,也没看雁清对唐大哥有啥好脸色,倒不是说让她直接委身与他,到了台湾后唐浩仪跟她说出去一下,让她等一会儿,她都不等,自己找火车站走了。
就是完全没把对方当朋友那种。
有句话形容这么还是很贴切,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有需要的时候就去找人家了,说得好听,人家利用自己家里的权势关系和钱财帮忙完了,她就理所当然的接受了。
过后还是之前对人家爱答不理的。
摄影师林乡,剧情说是他是个热血青年,从台湾过来上海,要在报社当一个记者,写出阴暗面等等。
好像是个很正面的人物。
第一次拍了唐家屯粮的照片登上报纸,这个没错,毕竟当时他是记者,职责所在。
但是后来因为这件事他们整个部门被裁掉,失去工作(反而有了更多和雁清谈情说爱的机会和时间)。
在得知母亲生病需要回台湾的时候,自己身无分文,拿不出十根金条去买黑市船票。
雁清找了唐浩仪买到船票后,他直接就说好,去码头取船票。
刚取到船票后,听工人说他们工厂的机器已经运来,要经过军方运走,又作死,真是煽动工人去闹事,不让运走机器,第二天白天还悄悄在码头拍军方帮助运机器的照片。
真是服了,第一,他早已不是记者,根本无这个义务,就算拍了他拿给谁去刊登?
要再害另外一组人砸掉饭碗吗?
第二,他明知这是唐家的事情,唐家不管怎样刚给自己了两张自己完全没有能力搞到的船票,帮自己了一个大忙,这些他都不考虑的?
第三,当时局势很乱,他做这些事情有没有考虑过自身安全问题?
后面剧情还没看,不过已知他被人套了麻袋扔海里还没死,还无病无灾的活到了2009年,我天,可能吗,依据他这个爱管闲事不看局势的性格,依据他身无分文且毫无背景无人相帮的处境,以及完全不避讳自己是从台湾来的身份,以及中国的历史沿革,他能活过建国?
能在各种运动中全身而退,文革中不被整死?
我真是不信了。
所以说感觉这个剧情真是太bug了 豆瓣剧情介绍里写道,“不料,上船前唐浩仪背着雁清将林乡打入黄浦江,毫不知情的雁凊希里胡涂跟杀夫仇人来到台湾”。
我天,我之前看这一句的时候以为唐浩仪是因妒生恨,明着给他俩人买了船票,暗地里安排了暗杀计划,比如搞了一把枪背着雁清在和林乡单独见面的时候一枪打中他前胸或者后背把他打入黄浦江呢,这样是杀夫仇人没错。
问题是唐浩仪帮他俩搞到船票后,女的最多说句谢谢还是很冷淡,男的说完谢谢后还没出码头就煽动他家工人闹事,拍照他家运机器的事儿,这都是什么忘恩负义的行为?
人家没帮你忙的话,你俩干活几十年才能攒到十根金条?
更何况是着急要上船 船票一天一涨价的情况下。
豆瓣剧情还说唐浩仪是雁清的杀夫仇人,切,他那个夫是自己找的,不是唐浩仪处心积虑要杀的,更加不是唐浩仪动的手,还是他林乡找了麻烦 唐家手下为了不暴露运机器的事情才要灭口,跟唐浩仪没有关系。
唐浩仪最多是没有阻拦。
老人戏真不错
不是一般的偶像剧,很感人,好看
开头很惊艳,最后几集竟然烂尾了,有点虎头蛇尾。一颗星给老一辈的演员们,实在是让我支撑下去的最后一丝希望...
老戏骨演技的绝对碾压,感染力超强,故事很好,结局仓促,瑕不掩瑜,值得一看
这片子老一辈的爱情单独拉出来是女尊;小一辈的爱情就是典型的台言总裁文。编剧怎么的想的啊,男主怎么酷帅狂霸拽怎么来?连“你跟他接吻的时候,想的是我”这种话都能出口,我差点儿被水呛死好么…………低估了湾湾电视剧的雷度……
金丝边眼镜儿斜分发窄西装的唐浩仪,是林佑威最好的样子,上海男人的角色设定却带着台湾男人特有的温柔儒雅。白衬衫背带裤贝雷帽,兜里永远装着一只钢笔的林乡,也曾是雪地里温暖正直的冬青,是刘恺威最少年的样子,台湾男人的角色设定混入了香港男人的小资敦厚,我叫林乡,森林的林,故乡的乡。
老人线的剧情还可以,虽然略狗血和不合理,但至少演技在线,新人线……女主太婊了,男主是神经病,男二老舔狗了……
我爱李文雄~
我叫林乡,森林的林,故乡的乡。
小鬼好可爱
看一次哭一次 林乡、雁清、祖光 美好而善良的人啊
我的天,这剧和千山暮雪播放只隔了两年,黑化忒快了,怎么也不能接受从那么萌萌的角色秒变禽兽啊啊啊啊!!!
那个年代
剧本的话真心还可以了,但大段大段琼瑶式的对白是要闹怎样,一个眼神就可以解决的嘛,这群演员真是 还不够、
我在1949 等你。
海蓉版雁清,是目前为止唯一能让我想起蒋夫人的角色.
时代将命运改变了,一生的遗憾终究逃不过上天的作弄
刘凯威祖籍俺们威海
我给四星,是因为林佑威没拿奖……偶一开始以为讲历史,后来发现是偶像剧,巨大的落差让我无法把剧看完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看这部电视剧,真是拍得差不得不说,主角做作!!!!!!没有演技!!!!!故事情节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