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汤姆·哈伯
主演:朱丽·沃特斯,杰西·巴克利,苏菲·奥康内多,杰米·西弗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影片讲述来自格拉斯的单亲母亲前往纳什维尔实现乡村音乐巨星之梦的故事。详细 >
梦想不一定在远方 也可以就在眼前 触手可及
這是一部卡在個人逐夢與社會寫實之間的電影,有喜歡也有不喜歡,我希望它能有更多社會層面的描摹。但女主的歌喉和演技沒法挑剔,外婆演得也很好。
苏格兰口音真有意思。
glasgow
一个极度热爱美国乡村音乐的英国单身母亲的故事。一个自命不凡的女人,不仅在养育儿女方面不负责任,而且因为自己的梦想与经常给予她帮助的母亲争吵不休,粗俗又自大,让人十分讨厌。可是最后,她还是赢得了我的尊重,原因并不是她获得了成功,而是她放弃了梦想,脚踏实地地生活了。一旦人们认清了现实,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反而会以另一种方式实现。
孩子、母亲、姥姥,三方都没有错。妈妈年少轻狂在18岁之前就怀孕生子,而母亲一直默默守护,看到女儿“不务正业”不管孩子,非常严厉地训斥了她,可是天下父母心,当女儿真的认真工作好好养孩子,也只有她能看出来女儿过得不开心。这位伟大的妈妈,孩子们的姥姥让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妈妈。我想要去看世界时,她没有拦着我,对于她会遇到的困难只字不提,只怕我在外过得不好。每次聊天都很矛盾,时不时会抱怨他们老了身边没人,时不时又让我在外努力自立。Ain‘t no place like home. 努力找到回家的路。
都是自己戏太多
曾几何时,美国的土地可能原本就被视为英国的乡村。所以美国乡村音乐才更正宗更地道更权威吧。因此英国的乡村音乐人要想获得成功,就似乎一定得在美国的乡村音乐节上成名。单亲妈妈,无业游民,这样的标签恐怕很难跟追逐梦想挂钩。毕竟你无法逃避责任,也无法改变现实。没有一夜成名,也没有时来运转。
Jessie Buckley唱歌真好听~(on the flight to New York)
故事其实很平庸,唯一出彩的是Jessie Buckley的表演和唱功(她竟然就是切尔诺贝利里那个消防员的妻子)。还有就是苏格兰口音实在太刚了。。
my star is born.Jessie Buckley演啥我都看!这个表演太有感染力了,跟着她哭跟着她笑的[insert Britney Spears crying gif]
你做了什么?只是发了几封邮件。嗯,看到了知识和阶层对人的塑造。OST太棒了。格拉斯哥也太棒了。
好在插曲很好听。
结尾处给了两个孩子很多“幸福微笑看妈妈唱歌”的镜头,为女主洗白,以表示:看吧,坚持,成就了梦想(就算以前辜负了孩子一万次)。呵呵。拜托,童年亲情缺失等等对一生的心理、性格养成影响有多大,岂能是一场表演就能抹平的。不接受洗白。
看过。
3.5/5 故事不算新穎,夢想與現實的掙扎依舊考驗著女主角,女主角的唱功一流,有驚艷到,可惜角色本身太廢,無法真正讓我喜歡上她,還算不錯的英國電影,同類型裡至少不會像《一個巨星的誕生》那樣讓我反感。
歌都很好听,中心思想很明确,我也很认同,不过就是觉得女主的转变有点突兀。现实世界就是这样,不是有天赋有实力就能够成功,到了一定阶段,就该懂得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回归你需担负起的真实生活,做一个好妈妈其实并不比做一个好歌手更容易,也一样是一种成就。最后女主依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只不过给自己的定位更为切实准确,不再好高骛远,也担起了照顾家人的责任,这可比那些始终不肯面对现实、总愤愤于自己怀才不遇的人要满足快乐多了。
三星半
80/100
此类电影打分就很艰难,想给7分,演技选角并没太大问题,逻辑也成立,或许故事不是一个好故事,只是被完整的表达出来了,我们抨击部分电影老套,落俗,当一部电影啥都没,这种不按套路也不是清新,被禁的暴力,血腥,色情,夜总想能轻描淡写的削弱很多再加进剧情才带感,或许是自己神经酰胺分泌旺盛吧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梦想不一定在远方 也可以就在眼前 触手可及
這是一部卡在個人逐夢與社會寫實之間的電影,有喜歡也有不喜歡,我希望它能有更多社會層面的描摹。但女主的歌喉和演技沒法挑剔,外婆演得也很好。
苏格兰口音真有意思。
glasgow
一个极度热爱美国乡村音乐的英国单身母亲的故事。一个自命不凡的女人,不仅在养育儿女方面不负责任,而且因为自己的梦想与经常给予她帮助的母亲争吵不休,粗俗又自大,让人十分讨厌。可是最后,她还是赢得了我的尊重,原因并不是她获得了成功,而是她放弃了梦想,脚踏实地地生活了。一旦人们认清了现实,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反而会以另一种方式实现。
孩子、母亲、姥姥,三方都没有错。妈妈年少轻狂在18岁之前就怀孕生子,而母亲一直默默守护,看到女儿“不务正业”不管孩子,非常严厉地训斥了她,可是天下父母心,当女儿真的认真工作好好养孩子,也只有她能看出来女儿过得不开心。这位伟大的妈妈,孩子们的姥姥让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妈妈。我想要去看世界时,她没有拦着我,对于她会遇到的困难只字不提,只怕我在外过得不好。每次聊天都很矛盾,时不时会抱怨他们老了身边没人,时不时又让我在外努力自立。Ain‘t no place like home. 努力找到回家的路。
都是自己戏太多
曾几何时,美国的土地可能原本就被视为英国的乡村。所以美国乡村音乐才更正宗更地道更权威吧。因此英国的乡村音乐人要想获得成功,就似乎一定得在美国的乡村音乐节上成名。单亲妈妈,无业游民,这样的标签恐怕很难跟追逐梦想挂钩。毕竟你无法逃避责任,也无法改变现实。没有一夜成名,也没有时来运转。
Jessie Buckley唱歌真好听~(on the flight to New York)
故事其实很平庸,唯一出彩的是Jessie Buckley的表演和唱功(她竟然就是切尔诺贝利里那个消防员的妻子)。还有就是苏格兰口音实在太刚了。。
my star is born.Jessie Buckley演啥我都看!这个表演太有感染力了,跟着她哭跟着她笑的[insert Britney Spears crying gif]
你做了什么?只是发了几封邮件。嗯,看到了知识和阶层对人的塑造。OST太棒了。格拉斯哥也太棒了。
好在插曲很好听。
结尾处给了两个孩子很多“幸福微笑看妈妈唱歌”的镜头,为女主洗白,以表示:看吧,坚持,成就了梦想(就算以前辜负了孩子一万次)。呵呵。拜托,童年亲情缺失等等对一生的心理、性格养成影响有多大,岂能是一场表演就能抹平的。不接受洗白。
看过。
3.5/5 故事不算新穎,夢想與現實的掙扎依舊考驗著女主角,女主角的唱功一流,有驚艷到,可惜角色本身太廢,無法真正讓我喜歡上她,還算不錯的英國電影,同類型裡至少不會像《一個巨星的誕生》那樣讓我反感。
歌都很好听,中心思想很明确,我也很认同,不过就是觉得女主的转变有点突兀。现实世界就是这样,不是有天赋有实力就能够成功,到了一定阶段,就该懂得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回归你需担负起的真实生活,做一个好妈妈其实并不比做一个好歌手更容易,也一样是一种成就。最后女主依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只不过给自己的定位更为切实准确,不再好高骛远,也担起了照顾家人的责任,这可比那些始终不肯面对现实、总愤愤于自己怀才不遇的人要满足快乐多了。
三星半
80/100
此类电影打分就很艰难,想给7分,演技选角并没太大问题,逻辑也成立,或许故事不是一个好故事,只是被完整的表达出来了,我们抨击部分电影老套,落俗,当一部电影啥都没,这种不按套路也不是清新,被禁的暴力,血腥,色情,夜总想能轻描淡写的削弱很多再加进剧情才带感,或许是自己神经酰胺分泌旺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