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场非常痛苦的脱口秀。
两个小时后仍在心悸。
这是一位经历过太多创伤的演员,前半段觉得,能把创伤说成笑话,是一种升华。
但越看越无力,幽默解决不了问题,重要的还是被理解,被共情,故事需要被看见。
这是我工作中一直努力的事,但如果我碰到的是这位来访者,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帮跟她工作。
她遇到的创伤,有很多是大部分女性,或多或少遇到。
女性连生存都随时受威胁,甚至出生前已经被威胁。
需求层次来说,对女性的根本就停留在危机干预,远未到心理咨询。
最开始我不太耐心,我不理解她时不时的笑声,那个笑声让我觉得这个人缩着,有点讨好,不太自信。
我不喜欢这种状态,脱口秀演员处于这种状态会让我没法笑出来。
我几乎要退出这个视频。
但我在洗澡,腾不出手,并且没法立刻找到恰当时长的视频来填补这段时间。
感谢我是在洗澡的时候打开的,否则会是我的损失。
即使如此,她没有一句话是‘过分’的。
她调侃的时候会用包袱或者笑声调节自己的攻击性,她愤怒却记得告诉观众那不是她想要倡导的。
她明明有充足的理由愤怒,但她却做了最正确的发声和引导。
我好喜欢她愤怒的时候连珠炮一样输出,更喜欢她抚摸着自己胸口随便丢两个笑话调节愤怒与气氛。
我喜欢她退场时放的那首歌里唱着:But you'll fight and you'll make it through.还好我没有因为自己的狭隘错过这场秀。
今天花了2个小时,连续刷了2遍《Nanette 2018》我从没感激过这30年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是如此平稳安全的度过了,我甚至已经不记得距离最近一次感觉自己是特殊群体有多久了,换言之,我在安详中甚至已经忘记有这样一个被人们统称为的特殊群体,也忘记在这群人中还有很多没我幸运的人,她们正经历在炼狱中用沉默嘶吼,在冰冷与冷漠中遭受暴力,在虚拟的爱与保护中放弃自我。
我自己出柜很早,父母不能说是支持,但他们表示理解。
但这种理解实则有2层寓意,1是孩子还小,还不懂爱与冲动,生活与责任,或许未来她自己就变了;2是一对已婚男女自然懂得这种异性婚姻的利与弊,也可能他们自己也拎不清,既然拎不清那就不能下定义给建议,简单的一句随心吧,你快乐就好。
无论是哪一层的含义,他们给的信任与支持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了我一个信号,我的性取向都称不上是个问题,就像是猫爱老鼠一样的简单。
所以这一路以来,我从来不对同性话题躲躲藏藏,无论是在校园生活还是工作环境,如果有人询问,我习惯用一种不主动不回避的态度回答“是的”就像回答1+1=2一样的肯定。
现如今我和女朋友已经在一起6年了。
但我不是来撒糖的,我只是先说了结果而已,一切结果后面的条件才至关重要。
我和Hannah的出生背景大不相同,但我也并不想对标Hannah。
如今能有这样的结果,我不觉得全是因为我的努力或者我的运气,是因为很多实实在在的客观因素的集合。
大的背景是我出生在21世纪的法治社会下的中国一线城市。
这是我无压出柜的先决因素,21世纪,在无数前人的努力下,法案被调整,拒绝恐同活动被高歌,互联网传播像是放大镜一样快速集合了这个群体,所谓真理掌握大多数人手中,如今这个群体在某些环境下已经绝不能用少数形容。
我提到一线城市重点不是分级制度,更不是治安水平,我相信那怕是皇城根下同样存在法海之边。
我真正想说的是社会居民的生活节奏,在这个充斥着板砖人的城市,无论你是在外企、国企、私企,你身边的人都被生活忙碌的团团转,即使是有人问你是不是同性恋,驱动这个问题背后的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八卦、一个好奇、一个证明自己猜对了的成就感等等,我们彼此之间谁又有闲暇去在意别人的生活呢,那只是别人的生活罢了。
剩下的便是自己的努力和运气,看你有没有运气遇到一个开明的父母,看你有没有运气遇到爱你的和你爱的女孩。
真正梳理到努力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Hannah想讲的故事。
回想这些年的努力,我心里根深蒂固了几个执念。
1)我需要过的很好,我必须有很幸福的生活,这样我才能证明两个女孩的生活就是很好,让不看好这种关系的人闭嘴。
但我从来没意识到这也是社会遗留下的待解决问题,为什么男女关系的结合就不需要这样极力去证明什么;2)我需要赚很多钱,这样女朋友的父母也会安心地觉得我们的结合是稳固可靠的。
归根到底我跟Hannah是一样的,内心有着羞愧,觉得一个姑娘跟我像是放弃了什么,然后我需要极力的去弥补一些以此交换。
但对这些执念我没什么好抱怨的,也没感觉到愤怒。
在没看Hannah的告别演出之前我可能会说再给世界一些时间,但现在的我会想说再给自己一些时间,再给我们自己一些时间。
我们在传播,在影响,在改变,在普化,在赋权。
我很抱歉现在还在一个不良成长环境的朋友,我很抱歉那些绝望、难过、愤怒过的朋友。
我没有立场劝你坚持,没有立场建议你做你自己。
但我依旧想给正处于放弃边缘的朋友鼓鼓气,在真正解放之前保护好自己暗度陈仓,有这样的一个大部队,里面有许许多多的Hannah这样的人正在为解放而努力。
最后让Hannah的力量来结尾。
⭐️“你知道梵高为什么画出了向日葵吗?
不是因为梵高经历了痛苦,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全心全意爱着他的弟弟。
在他经历的所有折磨之外,他还有爱作为和世界的连结。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故事。
谢谢。
Do you know why we have the sunflowers? It’s not because Vincent van Gogh suffered. It’s because Vincent van Gogh had a brother who loved him. Through all the pain, he had a tether, a connection to the world. And that… is the focus of the story we need. Connection. Thank you. ”🌟“我没打算用笑声或者愤怒连结你们,我只希望把我的故事讲出来,让大众听到。
因为,无论你相不相信,我的故事就是你的故事。
我没有力气再美化我的故事了,我也不愿意用愤怒来定义我的故事。
我只希望你,可以和我站在一起,理解我的故事。
I don’t want to unite you with laughter or anger. I just needed my story heard, my story felt and understood by individuals with minds of their own. Because, like it or not, your story… is my story. And my story… is your story. I just don’t have the strength to take care of my story anymore. I don’t want my story defined by anger. All I can ask is just please help me take care of my story. ”🌟“我不想说这些,是因为我不希望你们把我当成一个受害者。
我不是受害者,因为我的故事有它的价值。
我今天把这些故事说出来是因为我希望你们知道,失去了权力不意味着失去人性。
你的韧性才是人性。
只有那些认为他们有权力欺凌权力下端的人才丧失了人性——他们才是软弱的人!
I don’t tell you this… so you think of me as a victim. I am not a victim. I tell you this because my story has value. My story has value. I tell you this ’cause I want you to know, I need you to know, what I know. To be rendered powerless does not destroy your humanity. Your resilience is your humanity. The only people who lose their humanity are those who believe they have the right to render another human being powerless. They are the weak. ”🌟“我视我的言论自由为一种责任。
仅仅因为我可以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并不使我的愤怒更有意义。
愤怒永远没有意义。
笑话不是我们的解药,笑话只是把苦涩的现实裹上了糖衣,故事本身才是最终答案。
Because I take my freedom of speech as a responsibility, and just because I can position myself as a victim, does not make my anger constructive. It never is constructive. Laughter is not our medicine. Stories hold our cure. Laughter is just the honey that sweetens the bitter medicine. ”🌟“我不讨厌男人,但我惧怕他们。
如果我是一整屋男性里唯一的女性,我感到害怕。
如果你觉得我这种害怕只是少数,那么你从来没为女性发声。
I’m not a man-hater. But I’m afraid of men. If I’m the only woman in a room full of men, I am afraid. And if you think that’s unusual, you’re not speaking to the women in your life.”
But what I don’t have a right to do is to spread anger.because anger, much like laughter, can connect a room full of stranger like nothing else. But anger, even if it’s connected to laughter, will not relieve tension. Because anger is tension. It is toxic, infectious tension. And it knows no other purpose than to spread blind hatred, and I want no part of it. Because I take my freedom of speech as a responsibility, and just because I can position myself as a victim, does not make my anger constructive. It never is constructive. Laughter is not our medicine. Stories hold our cure. Laughter is just a honey that sweetens the bitter medicine. I don’t want to unite you with laughter or anger. I just need my story heard, my story felt and understood by individuals with minds of their own. Because, like it or not, your story is my story. And my story is your story. I don’t want my story defined by anger. Do you knew why we had the sunflowers? It’s not because Vincent Van Gogh suffered. It’s because Vincent Van Gogh had a brother who loved him. through all the pain, he had a tether, a connection to the world. And that is the focus of the story we need. Connections.
大概是我看得最泪流满面的脱口秀了。
Hannah Gabsby(以下简称HG)是同性恋,是抑郁症,是告别了脱口秀演员舞台的艺术家。
目前为止看到的让我肃然起敬的脱口秀演员都是差不多的套路,讲一些段子,很多都有模仿的环节,然后说一些观点,有的是剖析自己得出结论,有的是总结别人的事情的得出结论。
但都是很绝妙的结论,大部分,但不是所有的人的观点常常都关于,女权或者少数人的权利,还有政治上的一些论点。
HG很大一部分也是一样的,但是不一样的是,她说的不是搞笑的段子,而是一个又一个发生在她身上的,残忍的事实,说的是让人流泪的自嘲的段子。
全程一个多小时,让人很心痛。
像个满身伤口献血淋漓的人在我面前笑着唱歌。
有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1.她说自己被观众指责为同性恋的人发声太少。
让人难免联想起一些少数群体“矫枉过正”的诉求。
自然是要推行平权的,除了那些手握特权的人,其他人应该不会有什么异议。
只是有一些少数群体把自己的存在当成一种特殊,一种理应被无条件包容无条件照顾的身份。
更有一些小孩子,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特,声称自己是少数群体。
其实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做自己才特殊。
为了特殊把自己错误归类才是随大流的行为。
我觉得这是推行平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推行平权的意义在于声明,不管你什么性别,什么取向,我们彼此之间都是一样的。
这才是最终的目的,不是谁比谁人多,也不是谁比谁特殊。
2.人和人之间的区别远比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区别要大。
听到这个观点,我忍不住鼓掌。
人们因为害怕孤独给自己归类,又为了显示自己的“特别”又给类别加了很多标签,听起来很愚蠢。
好像生活中总是能听到,“因为你的性别是什么,所以你怎么怎么样的说法”。
让人觉得很可悲,就像是听到你命中注定怎样怎样的审判一样。
我承认男人和女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做一些和性别特征无关的评估的时候,希望大家都仅仅只被当作人,而不是男人或者女人。
结合1.2两点有一个我一直都想说的问题。
那些不好好珍惜自己,贬低自己的女性,也是男权社会的帮凶。
说轻一点,在感情里不断以“自己是女性”,是理应被照顾的一方不断要求对方付出很多不必要心力的人,就是这样的帮凶。
感情生活里,大家其实都是独立的个体,是携手并肩前进的队友,不是相互扯后腿的破碎的结合。
说严重一点,夸大男性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借口推脱自己的责任的人,也是这样的帮凶。
所谓平权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有相同的机会能付出相同的努力,最后能够获得相同的回报,就是这样而已。
3.大家对艺术史上的人有很多误解。
很多艺术家不都是那么光明磊落的人,都是犯了很多错误,又被后人粉饰了经历的人。
HG也花了很多时间去说毕加索的事情。
Hannah说的意思是人格缺陷不是成为艺术家的必要条件,艺术不是建立在伤痛的基础上的。
关于这一观点我有一点点不同意见,不过也有可能我是我对她的话的理解有偏差。
我一直说原谅也好,说单纯的视而不见也好。
很多的艺术家做的很多坏事我都在心里默默盖了“ok”的标签。
我知道这是不对的,这对受害人,这对其他和他犯了同样的罪行并收到惩罚的人都是一种不公平。
但是我还是想说没有感受过伤痛的人是成就不了艺术作品的。
当然我们更要鼓励那些遇到挫折,又勇敢站起来的人,以及那些深知自己人格不健全还在努力让他完整的人。
(也就是换句话说,不能因为投身艺术,就放任自己堕落。
)但是说到底,我觉得不残缺的人是没办法搞艺术的。
就像Hannah因为多多少少的抑郁,反复的思考,才会有这样的一场脱口秀。
我觉得没有见过黑暗的人是无权描述光明的。
哎,不过本来就是很难定义的事情,这里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
4.关于最后说的,要告别脱口秀。
其实很多弹幕也会评论这场不像脱口秀而是ted演讲。
我觉得看脱口秀只为了哈哈大笑,那真是投入太多回报太少了。
有太多办法可以收获哈哈大笑了。
Hannah的理由很打动我,她再也不想用自嘲的方式来说这些呼吁平权的话了,看起来好像她就是天生做这件事的人,就像她说她很擅长施加压力。
这些故事很沉重,压的我透不过气,甚至无法感同身受的思考。
但是她说的笑话就像是你不用担心我,我已经好起来了。
之后看了一些采访,知道她还在创作,我也真是感到开心。
这些为了更好的世界,不停呼号的人千万千万要一直说下去啊。
我真的很怕,世界变得糟糕之后,他们感到无望就永远安静了。
更怕他们因为说了一些危及权威的话,就被手握权力的人永远捂住了嘴巴。
请一定一定要继续说话!
我永远站在这里为你们鼓掌!
你知道什么叫奇怪吗,在宝宝的光头上套上粉色发箍。
我当然知道父母为什么要这么做,显然是因为他们漂亮的女宝宝一直被误认为是男宝宝,令他们感到厌烦。
宝宝没有头发,我明白这点。
但重点是,我并不认为,所有光头宝宝都是男生。
我只是把她们视为女性主义的愤青,我给予她们尊重。
讽刺的是,我认为毕加索说得对,假如我们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就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多元就是力量,差异是我们的老师,害怕差异的人无法进步。
毕加索错在他自恃清高,他以为自己代表各种不同的视角。
我们则错在忽视一个17岁少女的视角,因为我们相信她的能力永远无法超越毕加索。
后知后觉是一种恩赐。
一个17岁少女并不是处在高峰期,从来不是。
我现在才是处在人生高峰期,你敢不敢挑战我的能耐?
我相信没有人敢,毕竟一个受伤后振作起来的女人是最坚强的人。
各位在场的男人,假如你们觉得我今晚是在折磨你们,你对了。
我多少有这个意思。
可是各位,这里是个歌剧院,我为你们带来一个小时的体验,而我经历了一生。
我曾听过一句话,世界很大,一定会有你的容身之地。
但慢慢接触世界之后,我发现,事实不一定如何,一个人,终究无法离开他的家庭,乡土,国家,至少,在他的童年时期以及青少年时代,他无法拒绝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
那么当一个人,在某方面与主流不一致,而他无法选择又或者主动选择,个体差异与大环境的矛盾将深刻影响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
所谓的边缘性群体,便是不断挑战着传统观念的同时,慢慢共存,而前提是,传统并非粗暴而简单地否决,如同汉纳成长的环境,只是因为女同志的身份便会被暴打一顿,试问这与种族歧视以及氏族等级有何区别,人们一面呼唤着自由民主,另一面又肆意自然地蹂躏少数人的权利,敢问何为人权至高,人民第一。
当你发现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时候,你只能无奈接受差异并改变自己吗,或许就是大多数人的答案吧,但是个体的价值呢,似乎总是会被外化标签而决定吧。
汉纳作为一个脱口秀演员,无疑是极为优秀的,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恰到好处的停顿与语气起伏,让人捧腹不止,而在一个小时里面,我觉得她真正做到了掌控节奏,前半段埋下了艺术史以及车站搭讪的线索,中部开始插入与母亲的对话以及自我反思,几次宣告了自己要退出喜剧圈,每次而又巧妙地转换成比较轻松的话题,一直谈论到毕加索的话题,慢慢引出自己的论点,深刻,有时候,你总会为他人的思想与言论感到折服,汉纳真正地震撼到我。
她深切地感受着社会观念的不合以及自己遭遇的痛苦,她确实愤怒,但她深刻地了解到,单纯发泄无益,差异总是客观存在,大环境就是如此,但自己的价值不会被否定,自己只能由自己定义,她将为之发声。
一个遭遇巨大不公之后仍能正视差异的人将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一直认为,所谓呼吁女权,不如说呼吁人权,有些差异是客观的,与其专注于差异,不如把视线放在共同的权利。
而对于边缘性群体,绝对不该单纯粗暴对待,别扯什么繁衍性病,人类发展到现在,如果连种群繁衍跟疾病预防都要开始担心,将之视为最重要任务,那所有法治民主共产观念就都是屁话,人权第一,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化。
如果没办法让每个人都有尊严而平等地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人类无非依旧是披着文明的外衣行着动物的事罢了。
有时候,人们太容易把某种问题归咎于与自我认知不同的事物身上,受害者言论无非是人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只要我做这些事,我就不会出问题,那么一样的,当人们发现社会上出现了特立独行的群体,总是会担忧影响到自身,而多者正义又助长了对边缘性群体的批判甚至迫害。
傲慢总是不经意出现,而你,总是固执己见。
这是我看过的,会影响我一生,改变我价值观的脱口秀。
我之前的关于民主的观点错了,不该忽视受害者本该拥有的权力。
我们应该公开辩论这些东西,而不是一方面封禁,一方面不满。
我没资格代表别人,这是需要公开讨论的事情,而不是双方互掐。
愤怒对事情的解决只是有害,没有任何帮助,笑声也一样,我们需要认真的去对待,严肃的去对待。
另外,我现在明白羞愧的真正含义。
也明白了17岁不是人生巅峰。
关于17岁。
如果观察buled,大家都着急,想要在自己十几二十几的时候找一个对象,满世界求约。
说真的,gay圈让我感觉,好像是一群永远欲求不满的人。
我看这个脱口秀有很强的共鸣,是因为我和演讲者在三观非常契合,我是gay里面较为像普通人的人,不是普通男人。
仅仅是普通人,有着基本的不可打破的人性原则。
人们确实对性别认同花费了太多关注。
从我高中看言情小说,大学看耽美小说,现在两种偶尔看,也看一些经典小说。
我觉得男人女人真的没那么大的区别,虽然在身体上有,但是共通点更多。
女性和男性都有非常坚韧的部分,敏感的部分,只是我们从小到大被培养成社会认为女人和男人该要有的样子,但一个人该要有的样子自己始终知道,不是被培养出来的。
我时常想说,我不是gay,我只是生理喜欢男性,就这一点不同,其他都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类。
但是人们不这么觉得,性别认同变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指标,来区分你我,来决定你结交什么朋友。
这是我很久之前就非常想吐槽的东西。
而且,人们认为,男人就要有男人样,女人也是,gay也是。
女性和gay就应该是弱势群体,这种认知是从心里层面植入。
所以女性就要大声呼喊权力,gay就必须通过游行去争取,去大声呼喊。
正是因为我们性别认同如此根深蒂固,所以才要去呼喊。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去假设男人该什么样,女人该什么样,gay该什么样,我们就不用去呼喊,呼喊就是多余的。
我们每一个人就是普通的人类,只是喜好各有不同,不会被扭曲,不用带着任何羞愧。
也不用着急,认为17岁就要把自己搞出去,30岁之前一定要结婚,一辈子孤独,是个处是一种极其可耻的事情。
我们,本不该带着这么多羞愧活着。
我们,也不该将这些羞愧传给我们下一代。
让这些羞愧生生世世传承下去,这是错误的。
但我们,至少我(是被当成直男养育长大的),并且被要求了因为所谓的角色就要去履行一些莫名巧妙的责任。
我了解羞愧这种东西,如影随形,仿佛一个紧箍咒,让你动弹不得。
羞愧会让你不敢反抗,认为自己罪有应得。
许多被家暴的女性或男性,很多人总问为什么不反抗。
或许这就是理由,有些人从出生就被按照某种取向培养长大,当你长大后不符合你从小到大的培养,羞愧就会种进你心里。
被家暴的女性听说很多来自原生家庭也存在家暴(这是我在看某个剧里面提到的),仿佛这种女性会在人群中识别出家暴者并且爱上他。
这是非常可怕的!
另外,很多gay为什么不敢出柜。
不单单因为外界,而是源于内心的无法挥散的陪伴一生的羞愧。
我们可以假装不在乎,但那种压力一直都在,比性欲还让人绝望地不断地彰显它的存在感。
明明我们只要指导一个孩子,说谎是耻辱的,真诚是要被表扬的,努力是要被鼓励的,杀人强奸是绝不允许的。
我们把这些最基本的人性灌输好不就行,为什么我们总喜欢灌输那么多你是男人就该怎样,你几岁就要干啥,你要怎样做才对得起这个社会,你要获得多少名利才算不虚此生。
可悲的,不是么?
明明可以简单点,变得复杂无比,复杂到让人忘记了基本的人性。
就像园林里那些被矫揉造作出来的树木,我们很多人就是那些树木。
以至于认知和本性出现了严重的违背后,我们有些人会产生扭曲的喜好。
有些人变得喜欢家暴,有些人喜欢sm(我真的觉得sm是一种侮辱,不论他人怎么辩论它并没伤害到别人。
我始终认为尊重在性行为中不可缺失。
一个人变得喜欢sm,喜欢被人喊狗,吐唾液,这必然是受到扭曲。
就像吸毒的人,毒瘾发作时会失去人性。
) 有些人,从意识到自己,从长大成人可以独立思考,自尊自爱已经变成了无法天然拥有的东西,而是一种需要通过思考去努力获得,去后知后觉获得的东西。
甚至,不自尊不自爱天然的霸占在脑子里,使这个人退却,疑惑,困顿,甚至坦然接受,以为那才是该有的样子。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假若一个人不努力,他就习惯被他人欺辱而坦然接受,认为罪有应得,认为自己天生就是条贱狗。
所以,有时,自己的身体变成很可悲的躯壳。
灵魂是必须存在的东西,不仅仅是信仰,而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如果我们不相信灵魂,那么当我们的大脑在说谎,我们的心在怂恿,又有什么东西才能让我们坚持原则?
又有什么东西才会看透我们这可悲的躯壳,以及这令人深思的世界?
如今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好像人人都挺开心,痛苦至深的东西也被娱乐化,努力把它变成一个笑话,把其中痛苦,让人感到压力的东西冻结。
打开b站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好像世界极其精彩,处处都是快乐就行。
但并不是的,看一天搞笑视频还不如骑自行车吹吹风。
前者根本无法缓和情绪,后者让你感到压力减轻点。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我了解压力的舒解不是靠一笑而过。
压力也不是靠日本人那种时时刻刻读空气,创造好的氛围。
压力的舒解就像汉纳说的,需要一个结尾。
当我们结束一份工作时,压力得到暂时的舒解,我们结束一段恋情时,恋爱时的压力也得到舒解。
而羞愧这种压力却只会得到我们死去那刻才能结束,才会得到舒解。
因此有些人扔掉自己人的身份,去当别人的一条狗,别人的奴隶,就是为了从这种羞愧的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
他只有完全的抛弃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认知,才能摆脱这种羞愧的压力,也宁愿当条狗奴也不愿当一个承受着羞愧压力的人。
这,难道不是一种可悲么?
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在嬉笑怒骂中糊弄过去。
那么压力就会延续到下一代,因为它不曾迎来它的结尾。
就像我们出去吹吹风都比看搞笑视频好受点,那是因为,看到真实的,现实的,抓得住的事物,仿佛让人感觉一切有尽头。
而虚拟的东西无穷无尽,犹如深渊。
再次重申,请不要把羞愧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不要傲慢。
不要沉迷于名利。
不要再对世间的受害者们视而不见。
这些故事不是他们的故事,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而我们的故事,也会成为他们的故事。
我们是一体的,就像这次武汉疫情。
就像我们面对世间所有的不公,我们是一体的!!!
这是一个我会认真看第二次,第三次的脱口秀。
观看地址:https://b23.tv/av26418723
看得泪流满面,这远不止一场单口,这是一场呐喊。
很多人站在强者/隐形肆虐者的角度要求弱者/受害者笑着讲出自己的故事,不要太耿耿于怀,笑才可以疗伤,你要积极,过于已成过去。
提出这样要求的人是对受害者的二次凌辱,受害者试图以这种方式获取发声的权力也是对自己的二次伤害,无异于自轻自贱。
因为想笑的和笑出来的是听众,他们需要别人生动形象有趣地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不需要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这太沉重了”。
They want a joke teller, not a story teller. 他们笑的是Joke Teller用取巧的punch line从黑暗故事中提炼出来的滑稽之处,笑过之后身心愉悦,而故事本身的黑暗与痛苦则被消解了。
痛苦就是痛苦,痛苦不会因为经由笑话表现而减弱一分,痛苦值得被完完整整本本真真讲述。
所以单口讲的不是故事,讲的是故事剪辑加工过后的笑话。
真正的故事全貌,故事中的痛苦,由始至终只有说话者知道和承受,around and around这就是为何Hannah要退出喜剧圈,因为她说”It’s not humility, it’s humiliation...I need to tell my story properly... I don’t allow my story to be destroyed”
汉娜·盖茨比的思考让我突然意识到“幽默”“开自己的玩笑”确乎不是一个对待自己伤口的好办法,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上。
她让我看到“拿自己开玩笑”也许可以缓解一时痛苦,却也让自己停滞不前。
一个故事要有三个部分——开头,过程和结尾,但是脱口秀只有两个——开头和笑的过程。
创伤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画上句号,反而在心中压抑。
感受自己的感情比起在一个第三者的视角去笑,也许是更好的解决方法。
作为同/xl,她也将讽刺用在恐t人身上。
位于澳大利亚宗教保守的小岛上,70%居民认为同/xl是罪行,汉娜至今没有跟姥姥出/柜。
她同时运用了卓越的智慧彻头彻尾地讽刺了社会普遍的yan//女现象,不仅是最zz/zq的“bai直男”,女性自身也会感染着种病症。
当你的家人亲戚朋友都染此恶疾,你也渐渐受其影响。
然而血缘难断,乡情难斩,唯有自己也厌恶自己的身份起来才能让自己不那么被这矛盾伤害。
这些舆论社会的影响使她在面对b力的时候产生出“咎由自取”的念头,认为自己才是错的,在明明是对方的无知被揭露,恼羞成怒仗势欺人的时候却把错误归结在自己的身上。
对于人们把艺术与艺术家分离的事实,她也犀利地指出。
毕加索在已婚四十多岁的时候跟年仅17岁的未成年少女发生x//关/系,为自己开脱罪行称“缘分来得刚刚好”,并称“我们都处在高峰期”。
一个少女的17岁被认为是高峰期完全将女性的价值等同于其外貌和纯洁无知,丝毫没有考虑到她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的思想,成就,性格,美德。
她的身体就被蝻/人物化。
毕加索以及所有的在他以前的蝻/人,都在“Painting fl/esh vases for your d‘’k flowers.”(再次被她的精妙的讽刺比喻惊艳到)所谓“别把人和作品混为一谈”是荒诞的笑话。
毕加索推崇多个视角看待事物,然而没有一个视角是女人的视角。
其yan女之深,止增笑耳。
bai直男对名誉的追求早已使他们远离了人/性(各界明星均属于这一类别:政界,演艺界,乐坛),罔顾女人儿童的感受和想法,而我们却对他们视而不见。
是时候发声,夺回那些本该就属于我们的权利。
最后以一句汉娜·盖茨比震耳发聩的金句结束这篇观后感: 女人和男人都容易被quan力吞噬,假如你无法接受批评,经不起被人开玩笑,或者不能用不流//血的方式释放压力,那么你得自省能否胜任这份quan力。
如果只能用自贬自嘲制造段子和笑料,那对不起,爱笑笑不笑滚。姐累性恋,累不觉姬。Art history也“高眉”不到哪去,拿开art还是history,高人早说了,我翻开历史看...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直男霸权。
毫不relate,毫无笑点。把standup comedy搞成骂街那就只能一星了。
not a comedy show performed by a woman raising her middle finger fxxking all the unfairness, but a speech given by a woman trying to establish some "self" from all the pain and sorrow inside her.maybe we haven't come to a point where LGBTQ could naturally and generously speak out how ridiculous all that prejudice shit is, we're way far from that
刚看几分钟的时候觉得一般,但观众还这么捧场笑,有点不理解,然后看着看着,就我特么!从来没看过!这么!牛逼!的脱口秀!这特么的才是艺术!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脱口秀把我看哭了,哭得心甘情愿理直气壮。甚至觉得以前看过的一些脱口秀都面目可憎了,甚至觉得脱口秀本身都面目可憎了。边批判边分析,边批判自己的批判,边分析自己的分析,还边逗笑观众边给观众上课,振聋发聩!故事和笑话,笑和愤怒,鼻子和屁,艺术和权力……信息量太大,情绪太多,已被淹没,服,你是真的人生巅峰,给跪。20220711二刷,依旧爆哭,依旧振聋发聩。
不太喜欢,说教太明显了,说要讲她自己的故事,结果通篇都是宣泄,说自己被直男打前后呼应显得很震撼,但是经不起推敲,到底是因为调戏别人女友被打还是因为拉拉还是长相,最后也没有说明。整个就像是在me too运动下出来政治正确的,尤其在她说all the men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是她只是想做强权,不是打倒强权,拿梵高和毕加索也只是为了煽情让自己的发泄显得站得住脚而已。想想水形物语里头,女主和一个同性恋,和一个黑人家庭妇女,最后靠自己的不屈不挠,反抗了强权,找到属于自己的奇迹,这才是应该呼吁的。还有在喜剧里讲道理,我们的相声就是这么没落的。她说因为这么多年做stand up全是用贬低自己博得一笑,所以退出,这个确实是最值得尊敬的,那告别秀,那就别用自己的悲惨来宣泄,不如好好讲讲自己的故事,然我们真正看到你是怎么反抗的
艺术是在苦难中开出的花朵,你永远不会知道创作者在孕育它时浇灌了多少眼泪。
真的不行,乔治卡林最高的专场就到9.3,现在这个9.4分肯定是高了,不能因为讲了女同的段子,就牛逼了,太容易了,讲政治性别种族的段子,现在太易得了,观众会天然地降低预期,等着你把他们逗笑。不能因为讲了什么题材,就牛逼了,就好比不是每一首政治隐喻的诗,都是好诗。这个度本来就很难平衡,不能就是为了搞笑,没有自己的表达,那就成二人转了,也不能全是表达,你来给我上课来了,我听您讲这一小时图啥,这个里面给打四星和以上的都是傻逼,没怎么听过单口喜剧
看评分时9.+ 我以为遇到了什么无敌的好片子呢 熬夜看完。依据情绪来说嗯嗯可以给个4星了,可是对比这内容 和她站的立场,真的只能说让人感到很是困惑,可能这也就是她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原因吧。综合来说3星还行而已。完全没有惊艳的感觉。
全程没笑过
补,这大姐的塔斯马尼亚口音让我想起呃。。。
额...
她的犀利几乎要溢出屏幕,她潮水般的愤怒被掩藏在她的智慧内省和喜剧演员的职业笑容之下。讲到最后我确实很受感动,这真的是女性特有的力量。柔韧性是属于生命的。礼赞无论性别/性向/个性的生命,你最终会获得独特的力量。
feel connected.
看完真的是说不出话来……又想很多话想说,甚至想写信给这个演讲的人……听她说到她自己曾受到的伤害时我心里一直在哭着对她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这个世界这样对你。比起你来我为我们的群体做的太少了,我以后会努力去做。你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我不会让你白白讲出你的故事。
太多愤怒了 最后一段不错
不好意思我以为真的是真的喜剧
To be rendered powerless does not destroy your humanity. Your resilience is your humanity.
只想看一场脱口秀收获一点快乐,结果却听了一场内容极其沉重的女权演讲的观众疯了
对各种stand-up comedy审美疲劳,看开头以为她要走上无聊套路,然而完全没有:)今年最爱没有之一 #不如当成TEDtalk看#
虽然之前听过最高潮那段,再看还是哭了,太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