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手绘动画这种表达方式一点也不陌生,在中国上世纪50年代,例如《东郭先生》、《骄傲的将军》等影片便一直在影响着几代创作者和观众,而西方的《猫和老鼠》即便是放到今日,也拥有持久的幽默感和吸引力,为什么它们能有足够强大的魅力,相比3D动画的波澜壮阔、感官刺激,二维动画得益于它给人带来共同的记忆、美好的情感,以及朴素的价值观。
这部取材于比利时女画家嘉贝丽·文生的绘本小品的动画片《艾特熊和赛娜鼠》在保留了经典特质之外,也不失法国传统影像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在有限的影像表达中,想象力竟得以开枝散叶,并没有因丰富元素的介入,而丧失掉原本绘画中的趣味和童真,整部影片弥漫着甜美的香气和柔软的梦境,可见创作者对于分寸感的拿捏十分妥当,在短短不到80分钟的影像中,处理的干净自然,全然没有说教色彩。
影片从展示手绘过程和细节开始,跃然于纸,一支铅笔一个笔记本,镜头由特写转向全景,观众看到在画画的正是片中女主角赛娜鼠,这个角色也是嘉贝丽·文生的自我表达,带着孤独感寻找着希望与陪伴,她拿着一颗乳牙穿梭逃窜,碰到了渴望糖果的艾特熊,一段发生在孩子心里的故事,没有规则和秩序,没有好坏和区隔,我们会记得,那个老打喷嚏的笨拙的艾特,幻想着所有糖果都朝自己嘴巴里跑来,拉小提琴的样子却像一个优雅的绅士般令人着迷,那个胆小的赛娜,抱着自己绘本的时候,笑容好似永远长不大的春天,不会老去和冻结。
末尾段落回归到探讨绘画和音乐的本质,画面中的色彩随着配乐跳转变幻,用最简单的手法将两者合二为一,赛娜用色彩遮住了帮助他们逃离警察的汽车,也是掩盖住了两人在城市中流浪的过往,巧妙生动地呈现了影片态度的纯粹。
作者嘉贝丽·文生曾深受东方水墨画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伴随她一生,在此片中,甚是传递的老旧固执,就像法国人对待味蕾和色彩,坚持上乘。
影片在艾特和赛娜的歌唱中结束,熊先生的鼾声混杂在鸟叫中,就像一个故事睡着了,还有醒来的早晨。
原供稿于好戏网
好温暖明明就是两个fall in love的人的真实写照。
你不被认同,我也不被认同,那又怎么样!
我们有彼此就够了就算外面冰天雪地大雪封山,就算全世界都在散布我和你的通缉令,我们窝在自己的小屋,我喊你起床喂你早餐,你听我碎碎念为我布置家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就够了呀……c'est la vie! ps.好喜欢法国电影的对话。
明明没有几个词,发音也是简单的几个音素,就可以把人感动到不行。
呼呼上午考完法语啦。
我要好好学习
Ernest,如果不是看到最后,你不会知道他出生在法官世家,原本应该过中产生活,但是他喜欢音乐,喜欢讲故事,后来他穷困潦倒,去街上卖艺也没人给他赏钱,饿到不行去糖果店偷吃的。
Celestine,一个爱画画不想做牙医的小老鼠,单纯善良。
各自的窘境让这两个可怜的人相遇,互相帮助。
回不去老鼠大本营的Celestine跟着Ernest回了他在乡下的家。
原本孤身一人不修边幅的单身汉,被Celestine照顾得很好,生病的时候有水喝,早上醒来的时候有早餐吃。
他们互相陪伴,成为彼此的守护。
冬天的时候,Celestine想看外面的世界,大熊就帮她实现,小鼠画画,大熊拉琴配乐,好一幅温馨的图景啊!
其实故事的情节再简单不过,最后的法庭审判让两个法官都看清了身边的人,在危难面前,还是Ernest和Celestine救了他们,所以善良可以化解一切误解。
结局很美好,他们不再被追捕,他们用自己的情感证明熊和老鼠是可以生活在一起的。
好喜欢这个动画片的水彩画风。
以及这个动画中折射出的非常直白的讽刺,比如老公卖糖果,老婆卖牙齿,两头挣钱,以后留给自己儿子。
还有法庭上教唆的证人,等等。
这部动画片也很适合给小朋友看呢 甜甜哒
推荐指数:⭐⭐⭐⭐⭐ 类型:动画 导演: 斯特凡·奥比尔,文森特·帕塔尔,本杰明·雷内 上映日期:2012.05.23 时长:80分钟 语种:法语 --- 码住很久了,也找到了资源,但是发现没有字幕,就一直没看。
后来发现是可以外挂字幕的,小丑真是我自己。
很治愈的一部动画,小熊和小老鼠都好可爱啊。
爱熊属鼠本人狂喜。
画风也很可爱。
故事挺有意思的,说是深刻嘛,也有点“荒谬”。
核心还是破除偏见啊。
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被两个朋友打破。
在小屋里面的那段时光真的是太美好了。
其实这部电影最触动我的地方是在于“友情”而非“爱情”。
艾特熊和赛娜鼠之间是友情向的,不是只要是异性就是爱情的。
之前看日本的动漫《翡翠森林狼与羊》的时候,就感觉太明显爱情向了。
而且狼和羊之间不是种族歧视,这是纯纯的食物链的关系。
而熊和老鼠还能算是种族歧视。
里面的牙医和糖果店老板一家也是典型代表,在童话中觉得“心术不正”一些,但现实中这就是真的商人啊,生财有道。
还有就是法官,最后两位感动了法官才被判定无罪。
这多少有些离谱。
艾特熊喜欢音乐,赛娜鼠喜欢绘画。
法国真的是艺术国度啊,也可能正因为这些“艺术”没有办法当饭吃,才会与社会格格不入吧。
「我們都生活在溝渠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王爾德。
《花都友奇緣》(Ernest et Célestine)不只是一部給小孩子看的動畫,它更是一部很適合成年人看的作品,本片獲得2013年的法國凱撒獎的最佳動畫,片中採用水彩的畫風、簡單的線條描繪出一個溫馨動人的小故事。
對於本片的確沒有什麼好挑剔的,一切都如此美好,有愛,好讓我們多了一份正能量。
戲中的小動物主要是圍繞著大熊Ernest與小老鼠Celestine,他們兩個的身型形成了對比,但沒有給人一種以大欺小的感覺,本片的成功之道是在於他們都是如此的渺小,不顯眼,活得像個邊緣人。
小老鼠Celestine住在孤兒院,從小就被教導灰熊是如此的兇惡,但偏偏她的畫,她的夢就想著一隻和善的熊。
熊國與鼠國是河水不犯井水的,但鼠國的國民就需要靠熊的牙齒,所以就需要些小使者來回。
而Ernest是隻大肥熊,住在偏遠的地方,無依無靠。
他們兩個誤打誤撞的走在一起,展出他們共有的故事,彼此的了解,彼此的讓對方開心,鼓勵對方。
兩個邊緣人,孤獨的人走在一起,名副其實的「有了你,開心點」,也打破了兩國之間的規條與隔閡。
是的,就好像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樣,你不伸出雙手就永遠不知道對方是想什麼。
誤解很多時候是源於敵對的關係,不願的理解,就像種族之間的關係。
片中有很多黑色幽默的著墨,舉例如不容許自己的孩子做什麼什麼,但讓別人的孩子做,又例如是在提供服務上的私相授授,在某些事情上的觀念根深柢固,還有的是為求實際如何打破一個孩子的夢。
因此這部動畫不獨是給兒童的,它內含一些的寫照也值得大人去參照。
在戲中,它不是在說什麼的大道理,而是展現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溫情,從最初的不打不相識到理解別人,其實都需要這樣的一個過程。
在題材上,自然有感染力,畫風很自然,小動物都繪畫得很可愛,彼此之間有滲透著一種無處不在的愛。
要講到《花都友奇緣》就談一下它的淵源,作者嘉貝麗文生(Gabrielle Vincent )生於比利時,花友都奇緣系列的創作長達二十年,從八十年代到二千年,作者在病床上完成了完結篇。
這個系列在全世界行銷達到二百萬冊,而很有趣的是面對眼前無盡的商機,作者沒有屈服其中,商家都希望得到《花都友奇緣》的作品版權以便出產相關的產品,但作者卻拒絕了。
她希望孩子在讀書的時候都能走進自己的世界,而不希望其父母花錢購買產品。
而作者的創作風格大致上是追隨「孤獨」、「朋友」方面,作者更形容本片的小老鼠Celestine是她本人的寫照。
而目前在市面上也能找到她的作品,可見這系列是相當的歷久常新。
這次在作者死後能搬上銀幕上可謂是一種致敬。
《花都友奇緣》揭示了社會上的邊緣人也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有些人雖然是微小,但他們都會默默的付出。
在碼頭工人罷工的時期,在社交網站看到貧窮的人捐出他們僅有的一點金錢,支持不相識的人。
人間有愛,並不局限於一個人的身份是什麼。
凡事也不應該只看表面,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大男人看到餐廳內的一角有對爺孫吃著同一份的茶餐,這個大男人看似是很兇惡,但當他走到櫃台放下了自己的金錢外,更放下了另一份錢,告訴那個收銀的送他們一份茶餐。
施比受更有福,有時人就是要有這份的福樂與善心。
王爾德說得對,我們都生活在溝渠,有時以為自己很大,就看不起其他人的存在。
戲中的Ernest很窮,但人窮志不窮,路過的人不理會他,不同情他,但他都依然的奮勇上進。
反而,惡的是有權力的人,他們阻止別人謀生,利用法律打壓別人發聲的權利,如香港的食環處在執法上不近人情,把自力更生的小販趕盡殺絕。
小熊與小老鼠都是每一個我們,仰望著星空,尋找帶領著幸福的方向。
好吧,你們兩隻小可愛就永遠呆在一起,住進我們的心裡去吧。
文/Dorothy
啊啊啊啊年度最佳~!
太好看啦完全陷在清新通透的画面里,和这个世界一起开心着☻导演一定是个非常细心的人,例如不忘记城管这种设定,对小孩子特有的动作捕捉也做的非常到位细致。
例如戳不中的盘中的最后一颗豌豆,穿衣服的时候头套不出领口,甚至单独给陪睡的小玩偶一张迷你床,都让人会心一笑。
故事内容的设置也完全脱离大多数儿童向动画片的励志鸡汤,能把一个单纯又不单调的fall in love讲的如此生动丰沛。
有无数和设定世界里相呼应的小情节不断补充交织,形成一个又一个小高潮,而设定里例如牙作为啮齿动物最重要的东西,牙医也成了最被看重的职业,也非常合理又有趣。
地上世界和地下世界看似毫不相干,但又有无数可爱的巧合。
最动人的台词我觉得是小老鼠和熊恰好都把对方做成了噩梦,醒来时候的那两句“我不是噩梦”。
真是瞬间就变的柔软的世界呀。
童真童趣:“她在说什么?
完全不知道!
”“闭嘴,好好听她说话不行么?
”“因为你听懂了吗?
你什么也听不懂!
哪怕我们听懂了,你也什么都没听懂!
”“有种再说一次!
”“哪怕我们听...”当傲娇小公主遇上霸道小王子,枕头大战...诙谐幽默:睡不醒的老头被升降机欺负、练肌肉的小鼠被老鼠夹夹住、老牙医的世界观...店主发现艾特熊入室盗窃并叫来警察,艾特熊的表现好像在告诉我们:交易的规则、法律的规则、世界的一切规则都不重要,因为我饿。
当艾特熊的率真遇上文明世界的规则,笑着笑着就哭了...温馨浪漫:场景一:“不!
别吃我!
别吃我!
”“但我好饿。
”“你叫什么名字?
”“艾特。
”“我叫赛娜。
我们得好好谈谈,艾特。
你不能吃我。
额...熊吃老鼠这种事只在传说里有。
艾特,你可别告诉我你信那些传说。
你应该不是只蠢熊吧。
”“话是这么说,但我真的好饿!
”“你饿了!
你饿了!
你难道真的认为一只我这样的小老鼠就能让你吃饱吗?
艾特,你看看我,瘦得皮包骨头。
而且,在垃圾桶里找吃的对健康特别不好。
垃圾桶里有全世界所有的病菌。
流感、斑疹伤寒、肝炎、霍乱...艾特,你想得世界上所有的病吗?
”“当然不想,这些我都知道,但...”“看看你吧,鼻子又冷又湿,目光呆滞,头发灰暗,耳朵怎么样呢?
再看看牙齿,啊天哪!
话说回来...”“怎么了?
我病了吗?
”“还没有,不过快了。
听着,艾特,我知道一个地方,你能在那里吃到所有对你有好处的东西并恢复健康。
”场景二:“艾特,冷静点。
我不是恶梦。
我是赛娜。
”“还有棉花糖吗?
”“当然有。
”“你没有全吃光吗?
”“没有,大头鬼。
”“你保证?
”“我保证并且发誓。
”当艾特熊发现熟睡中的赛娜鼠时,那副馋相岂不正像父亲哄女儿起床的画面吗?
赛娜鼠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用对方视角的方式来表述,巧妙地转移话题,那种狡猾地调整行为为自己服务不正像极了小P孩们“无耻”的性格特征吗?
赛娜:聪明、乖巧、天真浪漫;艾特:率真、憨厚、打个喷嚏能吓坏一屋子的瓶瓶罐罐。
当雨巷的油纸伞遇上关东大汉弹铁琵琶,温情满满...啼笑皆非:案情进入审判阶段。
法官的蛮横霸道与被告的据理力争那么背道而驰、荒诞不经。
然后,审判长由理亏至于气急败坏。
最后,回归理性。
片中主要由三组人物构成:以赛娜鼠为代表的童真、以艾特熊为代表的率真、以警察及老牙医等为代表的文明世界。
在太平无事的日子里,很少有人会去追究大是大非。
三个世界的不期然相遇,乱了一阵,最终赛娜和艾特用善良和坚持让世人认识到了传统理念对人性善良美好一面的忽视。
偶有所得:世界很疯狂,看清表象再行动,很重要。
行者,从心出发。
艾特熊和赛娜鼠最先吸引我的是那种水彩画的风格,很喜欢。
因为现在大多数动画电影都是电脑制作,没有了这种传统的画风,尤其是结合了法国的浪漫之风的清新之作。
看的过程中,其实有几个感动我的地方,很细致的东西。
一是,艾特熊身无分文的在法国街头饿到不行的在拉小提琴唱歌求施舍,路人的冷漠。
这个画面做的很喜感,却是让人笑着笑着就能感受到这个冷漠的社会的现状。
二是,老鼠和熊回到熊的住处时,熊在睡前弹钢琴的情景,让我感受到法国人的浪漫是一生的习惯。
这其实是件很普通的事,但是,让我感动的是,艾特熊的现状是穷困潦倒的,之前还要去街上乞讨,翻垃圾桶。
但是,即使是这种受着饿的日子,也不忘浪漫一把。
当然,你 可能说他那个时候吃饱了。
但是注意到他房间的摆设和整洁情况,及物件就知道了。
房间里充满了各种乐器,钢琴,大小提琴也是很干净。
可见,他弹琴已经是一种习惯和每天睡前必干的事情。
第三,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当法院着火时,那些平时衣着鲜丽的所谓的文明人都不顾他人的死活,直接冲出去,但是熊和鼠却担心着法官。
这其实是本性善良的警醒。
当大火快要把法院烧毁的时候,法官熊问到赛娜鼠,你现在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时,动画一前一后都在说想要和熊(鼠)快点见面,并永远在一起。
法官熊说,和一只熊住在一起,可是很可笑的事情啊。
赛娜鼠反问法官熊,“您不和熊住在一起么?
”法官熊笑着说,所以这是个可笑的决定。
这其实是对现实中分等级交往受阻,或者受鄙视的现象的暗讽。
很不错的对白。
最后一点是,两方都释然,法官都很感动,理解想要为熊鼠做什么时,法院坍塌了,这不就是人们心目中传统观念的倒塌么。
动画的最后,熊和鼠做着各自喜欢的事情,音乐和画,讨论着将自己的故事画出来。
熊把整个故事都美化了,他们愿意去相信跨越物种的这种交往的美好,是整体的美好,就是一开始也是那样,这一点激发了我相信美好事物的想法。
动画过程那段熊和鼠分别用绘画和音乐展示外面的世界时,那段棒极了,超赞。
1945年,乔治奥威尔在《动物农场》一书中描述了一场动物们反抗人类奴役统治的“动物主义”革命,在‘牲畜一律平等“的旗帜下,动物们在猪的带领下的革了农场主的命,翻身做了农场的主人,然而最后故事却走向了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观腔调。
猪在农场中建立起犹如“红色高棉”的高压统治。
然而《动物农场》注定不是给孩子们看的,他们看不懂其中的政治讽刺和暗喻,他们也不会理解马克思主义常常讲的阶级斗争。
然而这部动画在包裹着法国印象派画作的外衣下,用非常童真的方式描绘了势不两立的两大阶级——地上”熊“的社会,地下”鼠“的社会”——之间长期的隔阂。
最后又用法国独有的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去表现熊和鼠的友情和爱情,表达着犹如法国国旗的平等,自由,博爱。
整部电影的观影感受是温暖而有治愈的。
这个故事十分简单,但却有着完善而复杂的内核。
在熊的世界有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教条,然而从小大人们就给孩子讲述鼠仙取牙的故事。
在老鼠的世界有着”熊被认为是最邪恶的生物“的教条,从幼儿园老奶奶就讲着大狗熊吃小老鼠的故事。
而老奶奶完全作为一个老鼠政府的御用文人和教化工具出现了(就像朝鲜的老师从小就教孩子美国人是帝国主义敌人(笑!
)),然而老鼠的社会需要熊的牙齿支持,仿佛对于老鼠个体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就是言语权,没了好的牙齿连话都说不出来,对于老鼠来说是很糟糕的。
所以这两个阶级,彼此有着矛盾,利益却又相互关联,有着融合的趋势,其实接下来的故事用高中历史课本书的那套思路来说是有着必然性的。
接下来是人物,艾特熊是个音乐家,穷得都吃不上饭。
他的穷因为他的懒,也因为熊的社会并不完善,这个社会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艾特熊在这个社会中孤独而被人漠视,于是需要寻找能够得到幸福的精神慰藉。
赛娜鼠是个画家,天天陶醉于画熊的生活,她也穷,因为她不喜欢收集牙的工作,这个社会也是有问题的,就是老鼠们没有选择的自由权,她选择不了自己想要追求的人生,于是也需要寻找精神慰藉。
所以说这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完全是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个本身有着变革性的导火索事件并没有那种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以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属性。
这种表现方式是很以人为本的。
接下来的情节就相当戏剧化了,熊饿了,找吃的,在垃圾桶里发现一只能当作事物的白白胖胖的大老鼠,这就是他们第一次相遇。
接下来,一场契约性的互相帮助将它们陷入更深的违法罪恶中,引发了一场两个社会的全社会大追捕。
他们也就成为了犹如邦尼和克莱德般的“雌雄大盗”。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慢慢地从契约利益为目的的情感转化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爱情。
他们互相慰藉,互相认同。
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因为他们会感受到社会教条思想的限制所带来的恐惧。
最后,他们双双被捕,只是熊被老鼠逮捕,老鼠被熊逮捕。
然而老鼠社会的法庭就位于熊社会法庭的地下,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这两个社会同时存在的虚伪。
艾特熊问小老鼠们:”我让你们感到害怕了吗?
“小老鼠们纷纷摇头,御用文人老奶奶一声喝令,小老鼠们就像合唱团一样惊声尖叫。
同时赛娜鼠问熊妈妈们:”我让我让你们感到害怕了吗?
”熊妈妈的反应是和之前的小老鼠是一样,一开始支支吾吾,但是丈夫一拱,也开始惊声尖叫。
这引发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社会命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事情的解读和判断,我们会跟据我们的经历及我们对公德的认知去表达立场和态度,但是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为了证明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我们的思想往往会受到社会教条的荼毒,而变得虚伪。
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个体。
突然老鼠社会的法院着火了,也导致了熊社会的法院着火了,人们都逃出了法院,唯有被火焰吞噬的以及被法律和权威恶魔化的法官们及两位可怜的被告人待在法院里,我们会发现两个社会中真正可怕的并不是老鼠或者熊,真正可怕的是权威之下的不平等和不自由。
赛娜鼠撤下了法官背后代表公正的天平布帘,拯救了法官。
而艾特熊却仍戴着限制自由的手铐也将法官救出了火场。
不平等和不自由的旗帜仿佛被光荣地扯下了。
然而结局是十分的简单而含蓄的,最后的结局并没有突显历史进程的一大跨越,它回归于感情本身,艾特和赛娜在以纯色为背景紧紧地相互拥抱,我们不知道在场的其他动物怎么想,我们只知道他们很幸福。
纵观全片,我想分享给大家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社会共生论:社会共生论以人人平等为前提,每个人生而平等。
勿论信仰、阶级、性别、职业、年龄等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不同,只要你尊重他人的公民权利,那么你也拥有同等的公民权利。
人之间有不同利益,团体之间有不同利益,阶级之间有不同利益,当然有冲突有竞争,但是冲突和竞争并不是要消灭对方,而是以共生为前提。
这个理论与这个电影所传达的理念多么的相近啊,虽然这部电影只是两个小人物的共生,但是它留下来很开放式的结尾,我们也可以想象到两个社会之间共生为大社会,以及一个更加公正的法律能够架在大社会之上保卫着大社会的公平和自由。
不要忘了,这是个动画片,虽然内核复杂并具有深刻的见地。
但是我们最好还是以孩子的眼光去审视这部伟大的手绘动画,为了那份纯真,也为了那份感动。
祝大家,六一儿童节快乐。
第一眼看到这个电影,被惊讶了。
太干净了。
画面干净,水墨画的构成,简洁但是能到实处。
能够表达意思绝不多画一笔。
能够表达出各种动作,但是绝不乱,绝不急。
剧情干净,一个简单跨种族的友情故事。
遵循着最简单 :相遇,互助,遇险,化险,大团圆。
不需要多想,没必要多想。
配乐配音干净,该有则有,没有多也没有少。
没有所谓的主题曲之类的喧嚣。
作为一个从绘本改编的动画来说,完全能够遵循原作的风格。
给人以清新之感。
我们看了太多的好莱坞,我们看了太多的那些色彩绚丽,歌曲动人,场面宏大的动画了。
不管是 功夫熊猫中 乌龟大师 仙去时的多少片的花瓣,还是冰雪奇缘中那令人惊艳的主题曲。
不要忘记了其实好莱坞也改了几个漫画:丁丁历险记,苏博士的童话故事。
那些动画是如此美丽,太美的外色让我已经忘记其的内涵了。
忘记了只不过要讲一个故事而已。
我们 太久没有看到如此简洁的画风,简单而温馨的剧情。
总是沉迷在好莱坞特效给我们带来的迷梦中。
浮世的繁华让我们总是沉迷于色彩,那种视觉之欲。
我们已经忘记了小时候的快乐,忘记了上学时候的同学,忘了和小伙伴一起玩乐时候的小点滴。
总是有太多的压力在承受,有太多的工作要完成,有太多的烦恼等在前方。
有时候,发现自己竟然不能完整的看完一部电影,看完一篇文章。
我们总是习惯看那些节奏快的像跑,看那些英雄和美女,看那些枪炮轰鸣,看那些机甲遍地。
早已经找不到心里的那一点平静。
感谢这部电影,让自己享受80分钟的平静--已经足够了
都还没断奶吗?给这么高的分?
没有想象中的好,不过这片子果然还是符合豆瓣人的风格,小清新小文艺小独特。不过剧情蛮俗套的= =画风倒是挺好,可是看的时候真是困
水彩绘本的样子 但是这个剧情 他们真的偷了东西让店家损失惨重 即使最后不受惩罚也应该认错和补救或赔偿的啊
【大概也就能欣赏下画风了】
画风萌
“我不是噩梦,艾特。” “我不是噩梦,塞娜。”
画风很舒适很治愈,跨越种族的友情也很感人。但是偷东西就是不对啊,商人夫妇做错了什么🤷🏻♀️在我眼里就是个幼稚的小故事吧。
爆可爱!小老鼠的法语巨好听!你想让我的小心脏爆掉吗!建议最后赔偿糖果店和牙科哈哈哈
一对异族,艺术家,野鸳鸯亡命天涯的故事,属于我欣赏不来的纯纯动画片范畴。
挺适合孩子看的。
跨物种友情~其实也就是突破规则和界限,画风很清新,看起来很舒服。
绘本风清新治愈。不想当牙医的老鼠可能是个是好画家。
什么跨物种,太甜蜜了故事简单但群像很棒,最主要还是能直接可爱得让人看完音乐跟画画的结合那部分值得标记下来。影射型作品早上还没起来就被喂饭,但是它们口里又说着朋友,又说永远在一起,可是又只有他们两个一起住着一间屋子,鉴于自身感情经历的缺失,感觉亲情爱情友情,都不能直接套上来说吧。核心还是表现刻板偏见的影响只适合轻轻舔一下的糖
把内些个宏大宽泛的主题简单地放进温馨柔软的萌货二(xiong)人(shu)组中,看的时候多数会沉浸在俩宝贝儿的日常,偶尔想下"哦,还有点儿阶层啥的诉求呢",然后继续沉醉。金人提名就足矣,不用整这个,不用争这个。
水彩的画面真舒服。有些地方刻意了,有些地方有亮点。8.8分有点高了,7.5左右吧~
就这?????
优雅与俏皮,而且毫不做作。
画风很治愈,中心立意也挺好,但是!有很大的纰漏!以至于再好的中心立意也变得有点空中楼阁........这片子给9.0??给高分的是都没断奶还是都没大人教三关的??..........
给儿童最好的礼物。我爱法国人
不明白为啥评分这么高,情节普通,完全没深度,而且还有点三观不正的嫌疑,唯一可取的是画风还可以,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