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天堂的下一句是一念地狱,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人生很多美好的可能,可能你之前犯过错,可能你会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但更多的是警示,不是所有的犯错都会有机会翻然悔悟,重新弥补~一念天堂,一念向善,人间便是天堂,包括很多人正在做的恶事,只在一念之间~我觉得沈腾是个挺有思想和个性的人,喜剧并不仅仅是逗得人前仰后合才叫喜剧,好的电影也并不是大家都叫好才是好电影。
刚一出来恶评如潮,后来又被人称作经典的也不乏先例。
个人角度不同而已~
以为是喜剧片才蹦哒着去看沈腾马丽这对逗趣小搭档 相比夏洛特烦恼 上座率低了n个档次 看之前还在奇怪 电影开始就了然了 不得不说前面的一小段情节让我对电影的发展充满兴趣 越看就越觉得充满困意 全程没有高潮 电影应有的起承转合可能是藏起来了 重点描绘的事情感觉完全没有衬托出主题 马丽作为女主角出现感觉没有对剧情起到任何意义 像可有可无的存在 剩余的一堆整容女主演就更不用说了 整部影片完全是在衬托沈腾这个人物角色 埋了一堆伏笔没有照应出来 男女主之前的联系 男主小时候的经历 男主得的病等等 总之整个电影给我感觉很乱 除了在烘托沈腾所扮演的人物的强大演技以外 不知所云 没有让人引起共鸣的地方 更没有让人值得深思的地方 还有一个像夏洛特烦恼一样的令人语塞的烂结局 男主跳楼 把和女主的感情线都断了 最重要的是!
没!
有!
笑!
点!
当看到《一念天堂》海报的时候,我的心中就升腾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之前的《夏洛》不论是在票房还是口碑上都太成功了,面对一个如此耀眼的光环,在时隔几个月之后就在影院推出自己的第二部作品,不论结果如何都不算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假使最好的情况。
这又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也会让市场和观众对沈马组合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还好,这部作品没有逃出普遍的规律,两个作品产生了大跳水般的质量反差。
本片的导演和编剧是张承,之前拍过疯狂系列。
片子的套路基本跟疯狂系列有几分相似,不同的人各自有着自己不同的故事,然后在同一个背景下交错相遇。
而相较起来他们的差距,就是《一念天堂》这张网实在是铺的太开了,以至于有些收不回来。
餐厅老板,骗子公司,制药公,神棍诊所,网络主播,备胎上位,富商情妇,雇凶杀人……简单的罗列一下就已经有8条故事线了,这还不算上一头一尾打酱油的碰瓷夫妻,他们没有什么存在感,只不过增加了一两个尴尬的笑点。
中国的观众始终沉浸在线性化叙事的表达当中,这样网状的叙事结构一出来,每次都会有人哭号看不懂。
疯狂的时候只有几条支线就已经如此,更不用说这样复杂的网状叙事了。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这部片子的不受好评的原因是在于观众。
恰恰相反,故事在几条主线没有完全把握好节奏的同事,不断往上层层加码,其结果就只能是让观众一头雾水,昏昏欲睡了。
总体看来,片中除了最早餐厅的那场戏在节奏上还比较紧凑之外,其他的部分实在是抓不起人。
妄自揣测,这样的故事结构,底层还是来自于导演的不自信。
在这部片子里,我们看不到什么大片的角色。
除开沈马组合,你甚至很难叫出其他演员的名字。
于是导演在故事上有点刻意的追求故事的复杂性,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
网撒的太大不容易收,就像男主角攒了好几个骗局,就一定会有兜不住的时候。
影片在很多地方欠解释,或者解释的很牵强。
比如男主小时候的车祸,导致他希望做坏事的小弟能够回头是岸;再比如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仅仅依靠平时的锻炼就能在最后打败一个职业杀手。
当留下的支线太多,故事的后半部分就会被前面的内容拖着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填坑”。
这样的故事不令人满意,也就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了。
电影名称叫《一念天堂》,但却并没有看出转念之前对于选择和生命的影响。
相反看到有网友说起名叫《疯狂的骗子》反而会更合适一点。
不过本片倒确实告诉了我们一些内容:借势营销,不好好讲故事,靠着前期的名气捞一笔快钱。
这些念头一起,便是地域。
<图片1>
剧组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了最好,在进影院之前抱着看爆米花电影和爆笑喜剧期望的人一定会失望。
看了电影只是旅程的一半,自己的思考才是重要的,才是收获。
另外一念天堂的内容比夏洛深刻很多,沈腾是个好演员,影片中的东北菜馆桌布是乱入。。。
影片有很多缺点,但是如果我们想有所收获应该看到影片与众不同的地方。
影片不值五分,但是有太多人(竞争对手水军)打了一分,这种恶性竞争真是。。。
这部电影是沈腾和马丽拍的第一部电影 早于夏洛特烦恼 制作也小 是因为夏洛特烦恼上映火了它才有机会上院线播放 导演是做编剧出身 他近几年的作品评分都不是很高 对这样一部影片期望太高无疑是不合理的 一部作品值不值得看只有看过才知道 而别人的评价与你的感受有可能迥然不同 一念天堂不是一般的喜剧 我看过之后也觉得很压抑 但是拿春晚比较实在。。。
没有人为了受教育而去看电影 但是好的电影能够寓教于乐 这部影片是中国喜剧电影的尝试和探索 在历史上有他自己的价值 毕竟中国喜剧电影还在路上
影片讲述一位依靠诈骗起家的“网骗”,在获知自己身患“绝症”之际,决定在最后的日子里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却卷入一起阴差阳错的事件,主题都是一个生活劣迹斑斑的角色在人生尽头之处对人生的感悟,同时电影还加入了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
片中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饱含了大量复杂的情绪,或讽刺,或自嘲,加之两位主角的身份设定和无疾而终的情感,令人的心境五味杂陈。
沈腾在片中相对内敛,最后一刻令人动容,而马丽在片中的善良女孩形象则稍显简单。
但由于刻意突出主角,而压缩了其余角色的地位。
别看角色众多,除了主角的笔墨之外,其余角色被压缩成一张白纸,毫无刻画可言,完全沦为功能性角色。
因为《一念天堂》豆瓣及其他网站评分都不高,完全以打发时间不抱希望的想法看了这部电影,结果看罢,特意注册了账号,大半夜的写影评!
因为不想其他人被误导错过这部好电影。
客观的说,这部电影不精美,画面粗粗糙糙,甚至剧情也有纰漏……但是这些都不影响你去理解这部电影!
有思想的人总是有情怀的;牛掰的电影人才能准确诠释出情怀,沈腾做到了!
如果把它看成一春晚小品似的东北帅嘴皮子喜剧,那观影者必然不会给出高分;看懂了,才能佩服他们敢用各种凄凉的社会问题揭露人性但不会看得你心凉;还能不跟填鸭一样反复push你善良,却激起你人性的小宇宙燃烧,真是牛掰啊!
知道沈腾真是通过那一年的春晚,说实话,春晚的那小品乐乐就算了,看过一念天堂,才觉得这是沈腾想演的东西,春晚的小品拉低了他的品位!
看过「欢乐喜剧人」,比赛都为名次角逐,宋小宝小沈阳依靠高人气屡屡夺冠,相信他们团队中的牛咖写包袱编剧应该大有人在,但始终都是为了咯叽观众的痒痒肉各种哗众取宠;贾玲作为唯一的女汉子也各种不容易…只有沈腾团队选作品一直很有主题,拐卖儿童等几期主题明显费力编包袱又不容易讨好观众,可他们下一期比赛还在坚持,真心觉得中国需要这种传递正能量的电影人、艺人!
记得某期,沈腾坚持用卓别林形象默片方式演绎抓扒手,可见此人胆大之极,当然足够有料及自信才能傲然于世,恃才才能放旷!
没看过《女婿》真人秀,据说好多人看过不喜欢他。
但至少在“喜剧人”舞台上郭爷爷明显挤兑麻花团队时候,这帮小伙子不争不辩的沉的住气,也是真靠实力赢来的掌声!
这个拼爹的年代,再不弘扬下实力派还有什么真善美了!
不喜欢剧透,也不想评论剧情。
我认为好的电影就是让人看过有该有的触动和认知,所以尽管这部电影有漏洞不精美,我仍然觉得这是部难得的好作品。
剧中沈默讲的很对,扮演着各种角色,忘了自己。
我们有多少人在这混沌的所谓的事业与成功的路上摸爬滚打得忘了自己呢!
而且中国人被文化浩劫了那么多年,总该多些有良知的艺人正向启发下找不到自己的中年人和影响下价值观形成期的年轻人!
这影评无情节解析也没深度,也不会被关注。
但真是希望沈腾别被不客观的评分影响,继续坚持表达自己的主张,传递伟大电影人情怀,大家必然要经历磨难!
也希望有更多的电影人不为讨好观众增粉丝量而存在,你有料,必然会被尊重和欣赏!
《一念天堂》给人唯一的印象就剩下那首片尾曲了,整部戏拿着电影的框架走着电视剧的路线,导演实力好不够火候啊,剧情推动太过拖沓,最后的高潮居然是像看了二十几集的连续剧终于要杀青了,忍不住煎熬的兴奋,没有编剧没有剧本也没有喜剧,整条路除了平就是平。
总之这是一部不是电影胜似电影的小品,制作的诚意从制作经费的捉襟见肘开始就让人受不了了。
从头到尾场景一个比一个糊弄人,从主演到临时加起来两只手都能数过来,要是拍成微电影多好,非拿这一集电视剧的制作费用搞部电影出来我也是服了。
在电影院坐了这么久就感觉靠椅不错,别跟我提电影,这就是小品《一念天堂》的加长版,放过电影院吧。
阿门!
最后祝看过此片的人新年快乐
说人生是喜剧,不如意事常八九。
说人生是悲剧,幸福生活是每个人的向往。
《一念天堂》不同于之前的爆笑喜剧《夏洛特烦恼》,象导演张承之前的作品一样,多线叙事,黑色冲突,幽默带泪。
沈腾这张脸并不帅,但《一念天堂》却充分的展现了他的演技--演一个牛逼的骗子,当然,主角是一个骗子,广电总局必然审核通不过,所以这是一个得了癌症后想自新的骗子。
马丽的长相更难说漂亮,但《一念天堂》里演的确实一个真诚朴实的网红。
骗子和网红自然产生了具有张力的人物关系。
最后的人物关系的解决,不禁让人唏嘘。
在生活中,当然碰到这样的骗子是小概率事件。
没有天堂,不在地狱,其实人间!
看完一念天堂,我真的想给9分,满分十分。
【沈默的开场:我猜开头那一幕是沈默已经知道得病后,他站在天台上,穿得很帅气,摸着尾戒沉思。
那个时候他没有在扮演,那就是他自己。
也许早就盘算好了自己跳楼的结局,一切,他都在按自己设定的程序再演。
】【开头“我一定是在哪里见过她”:没错,在开场沈默用马小丽忘记带走的那只笔写汇款单的时候擦肩而过。
也许在一开始想不到那个没露脸的人是马小丽,但是在听到沈默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一下就想起来(说实话我是因为之前看过了mv)那么沈默到底是汇款给谁呢】【首尾呼应:马小丽低头填汇款单时,收款写的好像是平安博爱县,可以看出在直播间用蹩脚的理由说朋友得脑癌而“骗钱”的马小丽是个很傻很天真的好姑娘,其实沈默汇款的地址和马小丽是同一个地方,开头沈默用电脑转账就是给的爱心基金会,马小丽在直播间说的也是。
这大概是一种缘分,就像俩人看得是同一本书《喜剧圣经》,同样在“骗”钱,但是也都在捐助,沈默每次“干”完一笔都把钱捐给爱心基金,马小丽也一样。
】 【沈默对马小丽的骗:他去马小丽房间的时候趁她不注意拿走了抽纸上的汇款单,看到了她自己捐助的三千块钱的明细。
为了证明这个女孩是不是个骗子,才有了沈默假装天使基金会的客服让马小丽核实信息,骗走了马小丽的钱,他在饭馆看到这个女孩儿因为丢钱而庆祝的傻举动,确定了他的判断,这的的确确是个单纯的好女孩。
马小丽为什么就相信了他、核实了信息?
不仅因为她的单纯,也是着急,想确定自己的那比钱有没有汇到,因为那是要捐给贫困县的。
沈默可能无意间发现了这个事,后面才有了很多奇怪的搭讪,然而马小丽以为他只是演戏而已,这是的遗憾之一,男女主角都不知道对方喜欢自己。
】【老警察的追寻:说实话第一次看我没有看出来老警察这条线,直到结局的时候他对两个网红说:这一直是我的一个遗憾,我一直想找到他。
才恍然大悟,杜宇骂沈默“你以前是个罪犯,你现在是在犯罪!
”大概是沈默之前犯了事和这个老警察认识。
沈默不是一个坏人,他一直在帮警方破案,从开头顺了下属手表送给龙哥,又顺走了龙哥的手机放到餐盘里间接地给老警察,接着顺走了开房人的行李箱,一气呵成端掉了犯罪集团。
每次沈默演完离开的时候,都有老警察张望的镜头:医院里沈默坐在轮椅上和老警察擦肩而过;沈默蹲在小饭馆洗菜,老警察进店问杜宇有面吗,说明他一直跟踪着,但是又不好上前确认,最后确定了沈默住在这个小区,然后和两个网红说了那番话。
】【利令智昏的杀手:出场时他在画画,画中伸出来的人手足以看出他的凶残变态,但是这是一个嫉妒心太重的杀手,因为北野一郎占据了“日本第一杀手”的头衔,他气不过。
脚边的报纸上写:山口组长神秘失踪 嫌疑人为北野一郎,就是他愤怒的原因。
所以后面沈默冒充北野的时候,他下了重手,然而杀手说“我最讨厌冒名顶替了”是因为他以为眼前的是北野而不是认出了沈默,因为报纸上说不知道北野的长相。
这里是全片的高潮,非常精彩,所有的骗局都形成一个环。
(但是我一个同学说看不懂这里我也是沈默扯过床单就装成第一杀手北野一郎去救人,他那个讲粤语的老板说你一个送外卖的装什么杀手,马小丽知道他在演戏,就立马接话说他是第一杀手北野一郎,只是乔装送盒饭的躲避警方通缉。
然后贾总就说“她就是刑警我作证!
”于是那个日本杀手就真的以为他是北野,下狠手打沈默,认为他抢走了“日本第一杀手”的称号。
一个被嫉妒心冲昏了头脑的杀手,再被沈默打趴下之后终于崩溃了,连马小丽和药商的打都无力抵抗,有时候因为很小的一个点,一切也就毁了。
】【讽刺:高级领导只顾着和美女自拍还有收贿,“开启全新的销赃模式”;贾(假)总和杂种,送爱马仕给药商装钱“和你气质真配”,假药公司叫信得过公司,“虽然我们的药是假的但是做得一定比真的还真!
”“没事儿吃吧,吃不死人”,“我们的药使用多种违禁用品两个网红假唱、扮可爱有无数粉丝鲜花,马小丽孤单的表演只有接杀马特的臭鸡蛋,杜宇衣服上的“上流”的上是下被反了过来……】 【暖心正能量:沈默把朱老板的钱还了回去,夫妇俩最后说“以后咱不干那些坏事了”;诈骗公司老板记得给沈默庆生,“员工的幸福有了着落才是公司最大的好处”;穷逗逼杜宇喜欢看日漫幻想着一见钟情,最后与美女真爱在沙漠“体验刺激”;马小丽相信世界有奇迹,也许是因为卡里的钱回来了(…)】【关于男女主的缘分:开头马小丽落下的笔被沈默用了,然后就一直带在了身上;俩人都看同一本书《喜剧圣经》,都爱演戏;都捐钱给同一个地方;买个菜也能相遇,住在同一个小区;都是小人物有大梦想,但是都很惨,沈默死了爸妈,马小丽对父母也只字未提;沈默的演技了无痕迹但是马小丽从一开始就看穿了;最重要的:俩人都不会表达感情。
】【最戳心的镜头:沈默和马小丽都有的一个画面,切了近景,就是人前笑脸转身落寞。
灯红酒绿时有沈默狂欢后的失意,每一个假装出来的笑容背后都藏着他巨大的孤独空虚。
马小丽上扬的嘴角挂着她无处诉说的难过委屈,只有在人后默默吞噬眼泪。
“笑,是人类一种高级表达情感的方式。
”沈默在人前演笑,杀马特对着视频癫笑他假装配合,直到听见了马小丽的歌声,沈默微笑了。
是不经意,也很自然。
那是他真正的笑容吧。
】【模糊的感情线:在饭馆,沈默从厨房走出来,马小丽自然地帮他抹去嘴角的番茄汁,让他想起了车祸那天母亲为他擦去嘴角的血,这让沈默对她的好感直线上升。
他当服务员忙前忙后,在两桌间圆谎,马小丽从镜子里看到沈默的表情,早已了然。
沈默骗了所有人,也包括他自己。
他给自己设定的计划里,没有料到会有马小丽。
“幸好她说只是台词,不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告别这个舞台。
”我被这句话折磨了很久…沈默的不理解也许是在逃避,其实他明白马小丽的爱意,从他闪躲的眼神里可以看出。
但是如果他多想一步,也许就不会有跳楼的结局。
正因为他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该演的都演完了,朋友的真爱也找到了,自己“生无可恋”,可以走了,而且他不希望自己的脑癌发展的后期让自己活得那么痛苦,如果这时候他理解了马小丽的表白,他留了下来,那才是对马小丽最大的残忍,这样的好姑娘一定会有更好的好人来爱护。
】看到一个评论,我觉得说得特别好:@楚楚_kelly :在破旧的饭店里,她早看穿一切却不去拆穿;她躲进厨房泪流满面,那是只有他看得见的脆弱;他装成日本杀手救她于水火,她脱口而出便配合默契。
没说出口的爱,其实从来都在。
【沈默不是忘了演自己,而是每一个他,都爱着马晓丽。
】【我好像忘了演我自己:其实有的,在天台亲吻尾戒,那时候他是以儿子的身份怀念母亲。
沈默一直在说谎话,可是她对马小丽说的全是真的:自己得了脑癌活不了几个月,他悲惨的身世,不幸福的童年,自己演戏的累,他一股脑说给马小丽听尽管她并没有相信。
】我当然不是水军,只是觉得评分有点低而已。
央视真是眼瞎了,不让六小龄童上春晚,什么。
哦,走错片场了。。。
1000个人有1001种联想,有些人说看不懂,因为中国人的喜剧似乎已经局限在能笑就好,或者是整部片子说一个大主题,最后在煽情一把,而这个电影反映了很多很多这会上的问题,讽刺效果做的好,结局,我个人认为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别忘了作回真实的自己。
打字不累,别喷了。
个人观点。
2015年的最后一天,选择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一念天堂》,没抱太大期望,纯粹想要放松一下、找个乐子。
剧情还算紧凑,但是没有笑太多。
第一次感觉有点触动是这场戏:沈默笑容可掬答应着别人的吩咐,转身却变成了一张阴郁的脸;马小丽耍着宝和大家说话,进了厨房却独自垂泪。
电影接近尾声,我才渐渐明白,这并非广告里宣传的搞笑片,而是个充满奇情的荒诞喜剧。
沈默站上天台的那一刻,我有点担心,担心他不往下跳。
如果他没跳,这部片子就全毁了,谢天谢地,他跳下去了。
直到这一刻,电影才戳中了我的心。
观影是种个人行为,评价也无法摆脱主观色彩,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没有好与不好,只有戳不戳你的心。
向来不喜视觉大片,没有余味儿,好比《寻龙诀》;也不喜欢速度慢半拍、一个劲儿地输送价值观的电影,如同《老炮儿》。
讲个故事,别啰嗦,也别告诉我说明了什么,让我自己想——《一念天堂》正好符合我的这个口味。
“网骗”和“网红”的相爱相杀?
那只是宣传工具。
防骗仿忽悠的百科全书?
那只是故事外壳。
行侠仗义的都市侠客?
好吧,那也算是一种解读,正能量的,同时也是表面化的。
“人生是个舞台,全靠表演”。
小时候,常听那句著名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是体会不深,直到现在,离家漂泊几年之后,方才品出了一点儿滋味。
一个人,要活得积极、活得精彩、活得功成名就,这其实也是种表演。
然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的角色分配和内心的角色定位之间常常发生龃龉,充满了矛盾与荒诞。
一个好的演员,不管什么样的角色都可以驾驭;同样,一个成熟的人,可以被生活塑造成各种模样,就像电影里的沈默那样,同时拥有着好几副面孔,每一副面孔都栩栩如生、真假难辨。
得知患上绝症,沈默精心策划了自己的谢幕演出,一个个骗局环环相扣,巧合也好,闹剧也罢,相爱相杀也好,邂逅心动也罢,都没能阻止他走向自己设定好的结局。
而生活中的我们,会给自己定下很多目标: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娶个好老婆、嫁个好老公。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日子,过给别人看,也过给自己看。
马小丽是沈默完美计划里的一个意外,她演技差,心思却坚定,撑不住女神范儿,一张嘴就成了东北女汉子,但她是真实的。
电影里,马小丽低着头站在门口,扭扭捏捏地跟沈默表白,沈默的反应是呆了呆,然后说:“姐,你说台词吧?
”马小丽也愣了片刻,然后换上爽朗的大笑:“嗯,说台词呐!
”有时候,面具戴久了,很难再拿下来。
马小丽是一抹亮色,也是一种羁绊,但电影没有俗套地让沈默走下天台、接起电话,他还是按照设定完成了自己的谢幕表演。
而从高空坠落的过程中,他忽然意识到:“慢着,我好像忘了扮演我自己。
”这一刻,沈默精心策划的谢幕、苦苦追寻的目标和结局,仿佛都成了一场空。
在我们身边,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回忆过去,带着悔意去凭吊自己蹉跎的青春,或是错过的爱情。
追名逐利,是积极上进,还是误入歧途?
执着,到底是对理想的坚持,还是滑稽可笑的表演?
没有答案。
最后,电影配乐《一念天堂》和《尘》都很好听。
有笑有泪,有启发有感动有讽刺有影射,很好的电影,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我喜欢黑深残,对不起
伪高智 伪技术 ,一个没见过世面的蹩脚剧本
看完《一念天堂》,这部让我有笑有泪有思考的影片,让我为沈腾马丽点赞,同时这部电影的台词真的很棒,祝《一念天堂》票房大卖。
没有多少喜剧成分,有的话也是不太自然的。主要是佩服编剧能把沈腾饰演的演变无数角色的骗子的初衷归结为为了正义和公平。了解任何角色的心理,也演绎了无数的角色,最后才知道不清楚自己是什么角色。就像《功夫熊猫3》中极力追求的寻找自我。——就因为有马小丽那样愚蠢的好人,才让坏人得寸进尺。
6.5分
这制作水平……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喜剧,很深刻的电影,抱着娱乐心态看这部电影注定要失望了,不是无脑喜剧,也算不上黑色幽默,但是蛮有意思的。
错综复杂的分线,纷乱的社会现象,想表达的太多,反倒有点故弄玄虚之嫌。
各行业诈骗合集
整个剧本在前半段走势非常欧美,或说其实更欧剧,后半段仿佛是实在想充实所以乱抓乱打进来很多角色,显得乱。但真的没那么差啊。
那时候沈腾马丽好瘦好年轻
沈腾戏太满。故事太糙,本来可以是《三杆大烟枪》
2.5吧,有好多广州的老戏骨啊
片片打卡
导演的黑色我太喜欢了
幸好是一个人去看的,如果带着女神一起去看绝对会破坏感情。
开始的故事法还有点酷炫的,但不到一半便破功变得稀碎。讲一个nobody的超人故事是没啥问题还挺新颖的,但想讲的关系太多处理不过来就很有问题了。
这片竟然还能6.1分,8年前的观众真的很宽容。
这才是喜剧打开的正确方式,喜剧不是装疯卖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