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寻找到这样一种爱人,当他进入过我最黑暗的内心世界,了解到真正的我,不会被他的所看见的东西而吓跑,也不会被那些连我自己都感到羞耻的东西而击溃,仍然对这样真实而恐怖的我满怀爱意?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Joe一直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好人,他那样辛苦的伪装自己,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努力的伪装自己,扮演一个温文儒雅的无害可亲的人,但是每一个面具似的微笑背后都是内心在疯狂地呐喊,嘲讽自己的虚伪做作。
所以Joe疯狂的怀疑那些爱上我们伪装的面具的人, 越感觉到爱情的甜蜜,越是会感觉到痛苦的深重,不断的在心里一遍一遍的问:如果你了解真实的我,你还会这样爱我吗?
深重的自卑像一条毒蛇唆使我们怀疑自己也怀疑爱人。
终于有一天,我们真的遇见了那个会因为我们的真实而爱我们的人,那个所谓的灵魂伴侣出现了,在灿烂而冰冷的阳光下,我们居然拥有同样黑暗而扭曲的灵魂,这是命运之神怎样的善意居然使我们相遇?
而这又是他出于怎样的恶意把同样伤痕累累的两个灵魂捆绑在一起?
这一季的末尾,Joe来到了阳光和煦绿树成荫的花园小区,站在“一看就很贵的”温馨豪宅门前迎接他的是已经身怀六甲面带微笑的灵魂伴侣,他即将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迎来一个他们的小孩,最重要的是他将给予自己的小孩以他从未感受到的父爱,而童年父爱的缺失是使他如此命运多舛而性格诡异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编剧在一整部剧都弥漫着血腥和悬疑的厚重氛围最后,居然给出这样一个甜美如橘子汽水的收尾,真是让人无比期待,这样暂时的甜美会是下一波黑暗和痛苦浪潮的开启吗?
因为我们已经看到Joe纵使举案齐眉,仍旧有一丝丝不满足,何况是这样真实的爱情,赤裸着血淋淋的身体,暴露着骨骼,血管和神经。
这就是痛苦的人生啊,当欲望得到满足时,我们怎样痛苦;而当欲望得到满足时,我们又怎样厌倦而空虚。
我们终究是一群被自己的欲望奴役驱使的卑贱的野兽,一群连自己都不愿意了解自己真实面目的自我厌恶的人。
21年修改1. A cultured Criminal: 从罪犯角度出发的叙事《you》在角色塑造中不断帮他“洗白”。
演员本身魅力无限,书香气又加上一圈光环,跟发条橙,汉尼拔一样,呈现了一个(cultured)知识分子中的罪犯。
Joe在很多方面都是个有魅力的正常人,Karen, Delilah, Ellie的朋友都确认了他的这一面。
角色本身悲惨的童年,剧中内心独白的叙述方式都让他的角色的“坏”少了很多。
2.(个人向)共情的“爱大于一切”故事中为了爱就应该不惜一切的信条让观众在他杀人的时候心软了很多。
在Joe身上看到了很多当代人的身影,带着一个为了爱就应该不顾一切的童年,却活在了一个完全拥护不一样的爱情观的现代:爱需要克制,爱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先爱自己才可以爱别人,自己不完整的时候是不可以爱别人的。
承认自己的孤独,承认自己的不完整,承认自己需要爱需要太大的勇气。
而Joe第一个遇到的女生,就是辜负了他的Candace。
3. 杀人理由的“合理化”不管是Candace,beck,还是Joe求爱途中出现的Benji, Peach, Henderson, 他们都有些道德上让人难以容忍但死亡似乎又太残忍的点。
一定程度上Joe对他们的处决也满足了观众们对这一部分群体的憎恨。
这些角色的塑造都让Joe十分的人性化,虽然杀了人但是理由也似乎不太无法接受。
夸夸第二季:第二季批评的声音不少,但我觉得第二季其实远超预期,在第一季的走向下,看第二季的过程中一直很担心会不会就这样,以一集杀一人的进度进行,那就毫无新意了。
第二季展现了Joe的双标,也是他最致命的弱点:他的爱是盲目的,他每次爱上的都不是哪个特定的女生,而是他跟踪狂本质想象出来的一个角色。
这也体现在Love坦白后的W.T.F. 。
编剧还在第二季加上了些很有心思的笔触:这部剧中对LA的呈现非常的具有时代性。
其中冥想,awareness,presence, detox这些都是很有2019的色彩的细节,虽然剧情本身并没有对这些元素做出明显的评价,但是在Love和Forty的在不同意义上的破碎的家庭的刻画中,也透露出了他们父母在拥护Wellkend这种文化背后的虚伪。
还有贯穿全剧的罪与罚:良知是一个人的无形的监狱;每个罪犯都会在无形中寻找自己的惩罚等等,这些与剧情都很好的连接了起来。
看完又想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二季中的Joan Didion 和Raymond Chandler 也被种了草,编剧肯定是通过他们展现了一个当代LA的文化(让我推荐一下Joe的书单:Joe Goldberg的书单)
我刚刚才看完它的第二季,竟是2019年的剧了,而神奇的,它的第三季续订,居然还没开始,所以,它被停了两年,是不是好玩的剧都拍完了,所以这部剧会被重启呢。
怎么说呢,这剧,第一季我是那样地喜欢它,第二季,感觉似乎没有第一季那样惊艳了,但好在最后一集的那个惊艳反转,至少在它结束的时候,它给了我足够大的惊喜。
第一季看完的感觉是佩恩·拜德格雷(Penn Badgley)这个lonely boy is so lonely;而第二季的感觉是,lonely boy is not lonely anymore。
我也许不赞同维多利亚·佩德雷蒂(Victoria Pedretti)饰演的Love说的,她和Joe是真正的soulmate,但是至少在这部剧里的某一些段落里,Joe和Love是可以相互敞开心扉彼此倾诉的,这在第一季中其实是无法想像的。
当然,剧集的最后他们开始了在一起的生活,但是我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地往下发展。
也许说,Joe所爱的那个Love已经随着她的终极告白而消逝了,所以Joe会在庭院里开始关注邻居读书的女子。
这一季剖析了Joe之所以成 为Joe的原因,原生的家庭将他打造成了现在的模样,而他的一切心里根源其实都是爱,爱她以及被她所爱;而当Love已经不再是他所深爱的那个样子了之后,他又将何去何从呢。
这部剧集是可能成为经典的,至少在我看来,它算是一部经典了。
我喜欢Joe的喃喃自语,我喜欢Joe的喋喋不休,甚至是那种现实与幻象,现在与回忆一起交织的混乱,可以说,这种第一人称的独白推进,让它显得那样生动。
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平铺直叙的直白的快乐。
What will love makes you do? The answer by Caroline Kepnes is, ‘Anything’.当你被一个人吸引,会自然而然想要了解TA的所有信息……惊恐于社交网络可以强大到让人无所遁形之外,病态的爱与不自知的扭曲才是一具具尸体的始作俑者。
被杀死的人,全都是无辜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受人爱戴的大明星其实是个恋童癖(保护房东的妹妹)、为人排忧解难的心理医生上了自己的病人(保护自己的女友)……这也是男主人设能够立起来的原因之一,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变态杀人狂,他有原因:to protect or to (feel) be protected. 这部剧最惊悚的一点在于,它一点也不惊悚。
即使body一个接一个,甚至还有碎S绞R的画面,都不会引起太多不适(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多么看不了这些)。
每一个情节的发展和推动都是那么的合理,丝毫不会让你觉得TA是个变态,你是充分理解角色的每一次行为的。
“变态不会觉得自己是变态,他们只是想单纯的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才是最细思极恐的地方。
而这一切的根源,作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失格的原生家庭。
每一颗背着童年创伤的心灵,都在支离破碎的情感中,深深埋下了爱与被爱的渴望,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发疯似的自我弥补。
畸形的爱的需求,让他们有的发展成了受害方,有的发展成了施罪人。
其实不过都是受害者罢了。
画面之外,吸毒女邻居家爱读书的儿子、受过侵害房东的电影梦妹妹以及双手沾满鲜血的男女主即将出世的女儿,也已被命运埋下了伏笔,带着创伤和无数秘密的父母,会给下一代营造怎样的生活?
“You would bring a child into this world like... like us?”这是弟弟意外离世前对姐姐的发问,也是作者内心的挣扎。
If the bad are not caught, they’ll seek out their own punishment. One way or another. At least some punishment is quick, and some punishment will never end.一口气看完两季的时候才2020开头,下一季要等到2021啊,救救孩子吧😱 『YOU』by Caroline Kepnes.#安眠书店#
看完YOU第二季,开始同情乔伊。
为了一个看起来阳光的人做了一切所有认为配得上“你”的行为 ,可是却发现与自己是同类。
monster为了天使依然在杀人,但他开始学着去爱与保护。
同时他更加看清了自己:他决定接受上帝的严惩。
对我动手吧,恶魔应该下地狱,特别是死在天使的手中。
但他接受惩罚的时候,天使却撕下假面,变成早就洞穿一切的女巫。
对他说,我们是天生一对。
我们是soulmate。
恶魔将被永远困在女巫的玻璃笼里,结婚生子。
多么令人绝望啊。
如果这就是比地狱更深刻的惩罚。
那么好吧,没有天使,没有天使。
那么恶魔的救赎还能不能实现?
或者说,还有没有必要?
一个恶人,有一天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恶,他还有机会重新选择恶吗?
一个好人,有一天开始走上了一条有悖上帝的事,她还有机会重新选择善吗?
并不是破碎会吸引破碎。
破碎爱上破碎,是自憎式的爱,同时也是变态式的自我享受。
而只有破碎爱上健全,才是与自我做斗争的爱。
你看,我为了你,愿意伪装成一个好人。
伪装一生,我真的变成一个好人。
可是我,居然没有在人群中认出你,我亲爱的噩梦同路人。
WTF.
拉斯科尔尼科夫和Joe Goldberg相似性太多了,感觉YOU是21世纪影视版的《罪与罚》。
一样的超人理论,一样的善恶集结体,一样的极端理论受害者。
You还带有了21世纪的特点,利用手机监视的高智商跟踪狂。
怎么说呢,我感觉You可以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罪与罚》,饱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题,更有多层次的多角度多跨度的涉及。
一个是为爱做恶,一个是为了实现人类价值最大化进行做恶。
怎么没人看呢……名字太平淡无奇吧,You,虽说与另一个主题也有关,但太难让人加以察觉。
两个都讽刺了极端个人主义的两个体现,也就是两个做恶理由,任何事情都无法成为杀人的理由,也就进而讽刺了极端个人主义。
剧中讲述了男主,父亲家暴,母亲带他逃离之后又将他抛弃,种种原因吧,没有人想要一个带着一个孩子的女人吧。
后被书店老板收养,经常被打骂造成严重心理阴影。
第一季着重描述书店老板,第二季着重描述母亲的抛弃。
他。
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在某些方面,他比任何人都好,在其他方面,他又做过最肮脏最无耻的事情。
相信看过第一季的人们都知道。
他喜欢追踪(暗中监视)其他人,尤其是他喜欢的人,比如第一季的Beck。
各种利用手机社交软件监视就算了,还潜入Beck家中偷拿内衣之类的东西,恋物癖。
于是乎,在第二季他又故技重施,对Love(不要怀疑,这是个人名)进行监视,幻想两人在一起的事情。
比如,路上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下一秒就想出孩子的姓名。
没错,他就是这样“擅长”联想。
应该赶紧找他代言联想啊。
除此之外,不惜一切代价出去妨碍他爱情事业道路上的阻碍。
不过第二季相对于第一季来说有非常大的改观,至少Love的朋友们还有粘人弟弟没有遭到毒手。
但还是关押了帮自己办理身份证年的人。
用的是第一季同款玻璃囚笼,没有书店老板(养父)帮助自己建造的,第一季中闪现他就经常被关在里面,十分熟悉这种玻璃牢笼。
杀人手段也都很残忍。
比如砍掉他一根手指那个人被他杀掉后立即放进绞肉机里了。
亨德森伪装成自杀。
总之,做尽坏事。
这个人没给他杀死,反倒是放走了,男主还挺“善良”?
但是,他又有很,称得上“善良”的一面,尤其是对于小孩子,他总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关爱,做他的邻居还是很幸福的。
第一季中,经常给邻居家小男孩带书看,帮忙解决邻居一家的感情问题等。
第二季,为了爱莉和姐姐D杀死亨德森,劝导姐姐D将亨德森干的坏事揭发出来,进行写作。
还有第一季Beck,Love剧中也说没有男主推动她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
也是因为他的缘故才能完成自己的作品,爱的阴暗面。
为了爱的人能够做一切事情,前提是你对他一心一意,绝不背叛他。
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类吧。
不过有些方面都有写夸大。
比如,我们讨厌一个人可能最多是想要那个人go to hell,而他则是直接杀死他。
比如Peach。
在关爱小孩子方面,他真的与任何正常人无异,可以说是比我见过的所有人都好,但杀人这一方面又比我所见过的所有人都变态。
在善与恶中间都进行了夸大化。
我真的好不喜欢这一季的女主,不单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他和男主是一类。
(其实他和男主不是一类人,男主那种对于小孩子的爱是她比不了的。
)不过他们都是由于少年时期的阴影,影响到成年乃至今后一生,这是他和男主的相似性。
我不喜欢Love,单单是因为她杀了姐姐D。
真的蛮喜欢D这种率真有个性有作为的女孩。
爱丽也是一样。
RIP,D.
后期Joe 和Love分手也是预料之内。
像Joe这样的人,正常情况下他都是善的一面,他也喜欢自己善的一面,不会去想自己恶的一面。
他喜欢的也都是善的女孩简单的女孩,而Love就对于他来说过于阴暗了。
一般人是觉察不到自己阴暗面的存在的,他会暴露在别人面前但却很少让你自己知道,Joe,不了解也拒绝了解自己。
他一直都是那个喜欢书的男孩啊。
他喜欢的只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女孩儿,而不是像他一样拥有破碎原生家庭的人。
看前几集的时候在想根本没有第一季好看,但看到后面去,妥妥的五星。
或许这就是男生和女生的不同之处。
Joe想要的是爱,和他不一样的善良女孩,Love想的是要找一个同类,和她一样的是psychopath。
有点像学霸和学渣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学渣心里向往的喜欢的都是学霸吧,不管是崇拜还是喜欢,学霸都是学渣心中的白月光,不容践踏的那种,所以中学时代总是会学渣学霸分成两拨,但学渣不知道的是很多学霸也会向往他们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
有点偏,总之,Joe Goldberg心中住的那个女孩一定不是像Love像自己黑暗面那样的人。
不管怎样这部剧还是会一直追下去的,全剧最吸引人的就是旁白了,好听!
第一季看了好多好多遍(当然包括第一季女主养眼的原因)期待第三部,希望给Joe一个不要太惨的结局,他真的从本质上来讲不算坏,但总是由于爱办坏事。
处于癫狂期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理智回来后又想着进行掩饰。
不过,这样的结局是不可能的吧,法治社会下是不会歌颂他这样的人的,不管杀人的理由是什么,杀了人就是杀了人,即使被杀者是罪犯也拥有被审判的权利,这样才能受害人权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生命的尊严,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尊严不会受到践踏。
Joe,给我一种自始至终都没有长大的感觉,这就是原生家庭➕寄生家庭双重打击的结果吧,自己父母不负责任整天打架养父也整天打他…Poor Joe
看《你 第二季》的时候,我忽然想起2017年(geez that was 3 years ago)《马男波杰克 第五季》开播时给一个朋友说,我曾经很爱这个系列,也曾因为和波杰克和Diane的孤独和自厌产生共鸣而哭得不能自已,但“我好像不再那么喜欢看波杰克了,我想是因为我更喜欢自己了,或者更快乐了,所以——也许这是一件好事。
”《你》是个很吸引人的惊悚系列,但对我来说它像是一个关于“爱自己”的教材。
诚然,每个人都是破碎的。
Guinevere、Joe、Love陷入对“爱”的沉迷,是因为他们在对方身上看到破碎的印记,因为对方看到破碎的自己,而他的伤口向自己敞开、其中血肉的温热令自己留恋。
他们也有一种幻想,认为两个破碎的人在一起可以相互救赎,逃脱往日的阴影,重建完整的生活。
误入Joe的杀戮生活的Delilah同理,两人在街头酒醉散步时D问起Joe对自己的第一印象。
Joe回答说,“我认为你看起来很悲伤。
”——温柔匕首,一击致命。
人对于洞察自己软肋者,心中恐惧与迷恋并存,实属人性中脆弱又不堪的一环。
但那是“爱”吗?
(甚至有人说,在Joe和Love的关系里看到了“爱情应有的样子“?
Seriously?
)Love不愧是和Joe势均力敌甚至将他一军的变态,一眼看穿Joe在和她如胶似漆难舍难分的表象下,其实只是沉浸于自己的幻觉,幻想自己遇到了那个“完美的不完美女孩”(perfectly imperfect girl),对女友越深的爱即是Joe越不能自拔的精神自渎。
而每一个Joe无法招架的角色——自给自足的Karen、傲慢的酷爱“甜美哥特”风格的Candice、从小就明白自己是个挥刀不眨眼的大魔头的Love、甚至开始寻求真想和帮助的Guinevere——当她们不再沉迷于舔舐伤口而是觉知、狂奔、发自内心想要与恶龙搏斗的时候,Joe的迷恋便戛然而止。
Perfectly Imperfect is overrated。
当一个人迷恋自己的创伤的时候,有那么多东西可以成为我们“不完美”的理由,而每一个都看起来像是深深扎根在人生阴影中的毒藤,无法被根除——原生家庭(for sure)、伤害、生理缺陷、政府……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那一份破碎,有独一无二的配方。
然而不常被宣之于口、同样也是不堪的是:我们意识到“破碎“是痛苦的,但我们时常并不真正讨厌和拒绝“破碎”。
相反,我们更倾向于认为“破碎”让我们不完美的人生值得继续,让我们与芸芸众生不同,让我们活得更深刻、独特,让我们的弱点得以被宽恕,让我们的成就愈发大放异彩、充满悲剧英雄般的荣光。
在通往自我实现的路上,“破碎”是一条捷径。
人迷恋自己与恶龙缠斗的图画。
却不真正想杀死恶龙。
凝视深渊,深渊必回以凝视。
当与恶龙的搏斗变成自我叙事的全部,自我也就成为恶龙。
每个人都和自己的阴影同行,但“自爱“、“自恋”和“自怜”之间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自爱使人珍惜羽毛,自怜则不。
自怜使原地踏步、使人自毁。
自怜让你更容易被危险的人伤害,这是我像读教科书一样看完两季《你》之后愈发认定的论断。
《马男波杰克》第五季里有一个画面:波杰克终于因为出演一部惊悚刑侦片而名声大噪重返昔日荣光,却同时陷入更深的撕裂和精神困扰中,他在迷幻中参加电视剧的典礼,现场四处是他的人形(马形)立牌、天空中飘着巨大的波杰克形热气球。
而他站定,人潮退去,他与天空中那个巨型的、眼神空洞的自己四目相对。
我觉得,那是往日的阴影重又笼罩,让人相信破碎是一种宿命。
过去的自己一再出现,不断提醒破碎才是你应有的样子,不断告诉你自己不值得获得完整的爱。
Don't let the past haunt you,与之搏斗,或者奋力狂奔。
不要坠入深渊,不要与恶龙为友,不要变成恶龙。
乒乒乓乓杀人就是极限了。
但极限到不真实,极限到一片破绽又能化险为夷。
凶杀成了一种象征后就比较好理解了。
也可以理解为爱一个人就是杀死她的过程,爱过几次就有过几次凶杀,所以算是浅薄的心理惊悚篇或者心理探索篇。
就真实性而言,杀人而逍遥法外的变态者并非少数,爱而不能爱而变态也是个大多数。
互联网时代加速了很多东西,对爱也是如此。
一开始对love的印象是很单薄的一个阳光无所畏惧的女生形象,后来看了她的家庭,还有她与弟弟间界限模糊的维护开始觉得她是个扶弟魔,后来又发现其实是个很隐忍坚强又很聪明的女生,再后来就是结局,太让我惊艳了,love是这部剧里面人格最强大而有魅力的人,她居然知道一切看透了一切,并且在主导事情的发展。
到这里我已经从一开始对女主无感想弃剧变成完全爱上她甚过男主了。
最后关头她知道对于和她一样同类的男主用孩子挽回了所有,男主前一刻还想杀了她,但是后一刻又说爱她。
开始这让我有点蒙,但是后来就明白了,男主仿佛一直在两个不同的界限模糊的模式中,一种是真实的他一种是他拼命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的他。
他和女主明明是同类,他追求爱情,但是他这样的人格和普通人是注定无法成就的,只有和女主。
难得遇上同类,他却不喜欢她,当他发现她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个“完美的不完美女孩”的时候,他就不爱她了,这里要再夸一下女主,那一瞬间她就明白了他这复杂的心理。
他一个黑暗的很复杂的人格,只有与同类才能拥有好结局,但是他却注定喜欢上普通人格,或许他潜意识里也希望成为一个普通人吧,只能说悲剧是注定的。
总之男主女主说太多无益,都是两个艰难求生顽强成长的灵魂啊。
我太爱这部剧了,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启发。
很多地方不停下来思考一下的话都会绕不过那个弯来,甚至可能会误解这个剧是一个烂剧,但是这部剧真的是一部值得多刷仔细看去的剧,总之非常适合我这个天蝎了。
第一季一口气看了9集,最后一集一直不敢点开;大约隐隐知道会错过...知道看到第二季已出,才连在一起看完了,只能说lonely boy真是成长了,然后,看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哪个国家,没有证据单凭片面之词不会立案,被埋的前女友活着回来,居然告不了谋杀自己的人,这个事实才让人不寒而栗...终于可以看第三季了……果然,最好的猎人都是以猎物的形象出现
每张脸都路人 接受不了这颜值的落差………… 哭了
[Netflix]当女生(毫不意外地)证实也是个杀人狂、怀孕、两人结婚后,整部剧就走入了肥皂剧的loop。
编剧的脑回路简直不是地球人。男主为了躲避想弄死他的前女友,从纽约仓皇逃到加州,还大费周章改名换姓,结果居然把第一季里那个硕大密封的玻璃牢房也弄过来了!瞧这玻璃房怎么也得租辆大货车,雇几个壮汉,才能从地下室搬上来吧?男主角是嫌自己行踪没暴露干净,死得不够快,才这么大张旗鼓地搬家??然后来了纽约,又被黑社会认错人,砍掉了一截手指,男主居然就这样举着血手指,继续悠哉悠哉地跟踪偷窥女主!人干事?。。弃剧保智商。
为什么我爱上了女主?好吧 我去自首了
洛杉矶的阳光终究比纽约刺眼 整个剧的基调实在是太不适合这个城市
处处是套路啊(悲惨童年、priviledged white male、爱的救赎)!第一人称是亮点,有一套自治的逻辑,能对男主产生同理心/代入感,感觉对男主“我”的考验。前女友马上要登场了,好戏要来了。//什么都要强行来点就有点抓马过了,最后一波用女主反转太硬了。
狗尾续貂
把一个猥琐男拍的如此有魅力,然而他仍然是个猥琐男,即使他有一只企鹅宠物。那个女房东看的透彻:you act nice because you're not. stay away from me and my sister. 不过她还是逃不过。有些白人的梗,比如那个奇葩弟弟说澳洲男不会赢得love,因为他是尼安德特人。这是……人种歧视。另外我总感觉这个剧情和dexter有点平行的关系,好像是绯闻版的dexter
上头,两天看完
Not believable at all.......atrocious.
还没第一季精彩 蜗牛走哪儿都有壳儿 Joe走哪儿都有玻璃房🌚 想要主张正义的Psycho不是好Pervert 为啥这玩意还有第三季啊(陷入沉思
看到第二集时:看的毫无波动,美女也太上赶子了,他不是好人,最后又又又开始收集受害者的贴身物品了,真是死变态,真的不要心疼男人,会变得不幸🙏看到中间的集数:这一家子真的好怪啊,真的不太正常看完第九集结尾+第十集:完全把低血压的毛病治好了,结局是什么玩意儿啊!越反转越心塞,我更心疼第一季的蓓克了,靠!太讽刺了ps:甘狄斯女士,您为什么不报警捏?强行降智是不是?!?pps:警察大哥,您真的该出现的时候不出现,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个屁啊!完全帮倒忙,气死
很多人物没有什么用,比如起死回生的eex;厌烦了剧作上一些明显的pattern,比如永远像死了一样的警察和邻居是贫穷有色人种分手后备胎定律;sickness指数飙升,看得我脑充血;总的来说,我需要一个像女主弟弟那样脑子不清醒的富二代花钱雇人拿着枪把我囚禁在五星级酒店里逼我写research proposal,而不是在床上躺一整天刷剧到呕吐
前七集一直在铺垫,线多又散,差点没撑过去,主要是除了will以外的人物都太无趣了。第八集开始觉得两个女演员和弟弟的选角还挺有意思的,挺讽刺的。反转是刺激,但还是觉得前几集可以把joe的试图改变拍的更有趣更黑色些。
不如第一季,男女主CP感太差了,还不如女邻居。
love quinn真是有魄力的角色,男主完败
我感觉编剧第二季因为无法超越第一季压力过大而磕药怒写……
这是什么病态到让人WTF的女主人设和迷幻爱情,但是最后一秒的结尾又让人对更加狗血的下一季有一点期待怎么回事……
he is sweet but psycho
果然又是到最后反转再反转,但总体节奏不如第一季,支线太多,男主和其他人比起来甚至不那么creepy,还有点搞笑。damaged 家伙太多了,可见心理疏导是多么的重要。第三季想不到还能怎么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