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里面的男主角,即使是研发工程师,身体一样矫健所以,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我也要减肥并锻炼身体了!
想了又想,决定放在一起聊一聊,干脆你就当我是凑字好了,但是突然觉得虽然看起来不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影片,但其实有一个词一直贯穿始终,那就是记忆memory,最近分别看了两部有关记忆的电影,一部是《记忆裂痕》,另一部是《记忆碎片》,而我还想把另一部电影放在一起来比较,那就是《逃离克隆岛》。
前两部作比较似乎还有情可原,为什么要把《逃离克隆岛》也放在一起来说呢,我想是因为记忆。
《记忆裂痕》是一部老片子了,本.阿弗莱克担纲主演,女主角是《杀死比尔》中的美女乌玛,和诸如《盗梦空间》这样的片子来比,这部十年前的片子的制作还是稍显粗糙。
能够看出很多设计的痕迹,但是基本上整部影片还是能看明白的。
大意是工程师詹宁斯(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饰)是个高科技天才。
他屡屡受聘于各种项目研究,获得丰厚酬劳,但为了高度保密,条件是完工后他必须被删掉大脑中的短期记忆。
有一次詹宁斯的任务报酬达到了天价,而他必须花费长达几年的时间投身于这个新产品研发。
但当产品完工后,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詹宁斯竟然没有得到承诺的报酬,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封他自愿放弃酬劳的声明。
詹宁斯大为惊讶,当他要查个水落石出时,却发觉麻烦惹得越来越大了。
联邦调查局和公司的老板都对他穷追不舍,要把他置于死地。
这一系列神秘的事件,更让詹宁斯相信,背后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真相。
果然,一场周密的阴谋随着他的追查渐渐浮出水面。
这部片子看下来,还是颇有些喜剧和调侃意味的,和《记忆碎片》不同,《记忆裂痕》其实是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动选择放弃某段记忆,但是在这段他放弃的记忆中却藏着一个惊天阴谋,他研究的是可预见未来的时光机器,他在抹去的记忆里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所以他才会做出种种奇怪的举动。
应该说这部影片中所叙述的是最牵强的,如果真能如影片所述,看到未来,那么通过记忆篡改未来几乎可以视为奇谈,抛开影片的喜剧效果不谈,这部影片最能给人们留下警醒的应该是那惊鸿一瞥的结尾设想,人们为了避免未来的战争而提前发动了战争,因为害怕世界末日却做出种种加速世界末日到来的举动,最后其实一言以蔽之,谁都不是上帝。
《记忆碎片》完全没看懂,只记住一句,人们因记忆而证明自己的存在。
而且网上也有分析的很精辟的影评,所以我这里就不再赘述,唯一有点疑惑的是,影院里大家都是因为没看懂而使劲鼓掌么?
《逃离克隆岛》片子本身没有什么太多新意,甚至很多地方还很难自圆其说。
比如最后追杀克隆人的特工突然转戈去帮助克隆人,其实转得就很生硬。
但是这部影片的重点在于勇敢地提出来一个至今在科学界和伦理学界都没有答案的问题,那就是克隆人到底算不算人?
在《黑客帝国》里我们也见过这样的很多在营养液里的克隆人,但是那些其实都是虚拟环境里的胚胎,就如同营养液里的蔬菜。
但是到了《逃离克隆岛》这里,真切地成为了一个问题。
如果克隆人被当成蔬菜培养,那么器官不会生长,他们必须要有记忆;所以梅里克煞费苦心——给克隆人编写程序,制造记忆——然而这样,原型的记忆会受到刺激复苏,这就很好地揭示了为什么林肯6E生来就会开车,并且说出不属于他的记忆里的词汇。
总会有一些产品表露出对外面世界和自身的质疑。
林肯6E的问题,每一个都让梅里克害怕。
然而,在他嘶吼出“两年后我可以解决那些患有白血病的人的痛苦,除了我,谁敢做出这样的保证?
”特工语带戏谑地说“——只有你和上帝——你是想听到我说这个答案吧。
”这样的回答也让我们想起在弗兰克斯坦中的那个呐喊,他疯了,他居然想超越上帝。
综上所述,其实把这三部影片放到一起的理由就是记忆,不管怎样,人不能超越上帝,其次,人类因记忆而与别不同,也许,这就是我想要说的。
即使如擎天柱一般威猛的变形金刚也会说:让我们把这珍贵的记忆流传下去,生生不息。
唯有记忆证明你真的存在,唯有希望支持你走向不可知的未来。
看完电影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如果你将未来揭露,那将没有未来可言,如果你将未知的黑夜拨散,那你也带走了希望的黎明。
电影中詹宁斯告诉了我们这句话,却也用故事告诉了我们,当你能预见未来的那一刻起,未来已经被改变,当你能一再预见未来的那一刻起,未来已不再未来,未来已成为当下。
真正的未来,依旧未来。
————另一个特别喜欢的台词是,女主说,"最快乐的事通常都是错误的。
"是啊,很多事都是错误的,但错误本身并不影响快乐不是吗?
珍惜当下,反而可能是这部片子最想传递的东西吧。
总之,对女主确实喜欢不起来,整体拍摄有点粗糙,有些地方也很出戏。
但细细品味,还是蛮有味道。
一开始看这部片子完全忘记电影的导演是谁,不够后来看着好多慢动作运用和各种动作场景,脑袋里面灵光一现,吴宇森,就他了,看完电影以后,一看还真是,不过说真的真的是他拍科幻还真信为难他了。
电影史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电影中也埋有各种线索,不过好多线索并没有很好的展开,或者说很好的解释,匆匆的走向下一个环节,在悬疑上面没有很好的展开,还有人物符号性太强,一眼就看出正派和反派的区分,少了几分悬念,还有就是电影对于预见未来这个工具的展开远远不够,只是通过男主的语言表达来展现,总觉得没有说服力,毕竟他的记忆有遗失,如果真的有一个桥段针对这个机器而且没有遗失记忆发生了什么我觉得会更好。
电影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动作方面,很吴宇森,很劲爆,看着很爽,各种追车,爆炸场面真的很赞,纯纯的吴宇森的动作片感觉,脑补了一些他的电影,恩,还是熟悉的味道。
不过这个方面不知道怎么展开在电影中回味比较好。
这部电影说是科幻片真心感觉有点牵强,说纯纯的动作片又有科幻的外衣,不过我看完后感觉就是动作片,大家各有己见,但是对比一下比这部电影早一年的《少数派报告》我只想说这这部电影真的还是欠火候,但是作为动作电影,绝对杠杠的。
一句话说感受:吴宇森还是适合动作片或者特工电影,能把科幻电影排成动作电影,真的让人有点惊讶。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是在论坛里看的介绍,说是最费脑的14部电影之一,很好看,但并不觉得费脑,真正费脑的是作者 还有导演,来豆瓣才知道导演原来是吴宇森,且是03年的片子,豆瓣还是很强大的,没想到中国导演也能拍出这么好看的片子,片子有点科幻,时常会认为这些科幻的东西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现实,抹去记忆、遇见未来并非不能实现,就像算卦占卜一样,这不也是一种和谐的遇见未来的方式吗,话说回来如果能够遇见未来也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那时的彩票业是否要倒闭,股票可能将不存在,预见未来和现实存在总是一个矛盾,片中男主角是先遇见中奖的彩票号码,才设计自己购买从而中奖,还是遇见未来自己中奖而购买的彩票是事情发展的必然顺序呢?
搞不懂。
把20个物件联系起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作者的逻辑和想象力很是赞叹,同时充分说明一个真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好看的片子,希望未来抹去记忆的发明能够成功,遇见未来就不要有了,还是活在当下探索未来吧。
如果原理是符合的,就算主角摧毁了机器,很快就有人能再制造一台。
所以说主角那么辛苦回去摧毁机器也是白干的。
世人这么聪明,就算第一台机器被毁了,不出5年大伙们就能再造出来,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世界毁灭。
就像原子弹一样,原子裂变能释放能量,只要发现这个原理,就算美国不把原子弹技术外流,别的国家一样能造出原子弹。
看《记忆裂痕》有感太老了,不好看,手法太土,居然还有经典的最后一秒营救,还有特技什么的都显得过于粗糙,所谓的追逐戏也过于泛滥,动作戏方面更是让我感到能不能再假点,主角光环过于明显,就算主角能够遇见未来,但是全程这么多反派的武装份子,这么多FBI来追逐主角,主角硬是基本上不受一点伤。
我还想谈谈特技方面的问题,主要感觉就是漏洞太多,专家清除主角的记忆,为什么会因为某人碰到显示器而使主角大脑温度过高,这根本也补符合逻辑吧,为什么会直接想到放大镜和邮票结合,为什么一根铁丝和一个硬币就会让所谓的高科技大门失去效应,为什么手枪弹夹碰到车轨会发生爆炸,为什么又是一根铁丝可以使高速行驶的列车停下来,为什么当主角穿过两辆奔驰而过的汽车,马上就上车了呢,为什么主角就因为又在律师事务所下了车就不去追那个抢他钻戒的人了呢,还有就是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
剧中多次出现两人把枪对持的对手戏,但是两人都是出奇的冷静,这个时候不应该争锋相对,都想着早开枪啊,第一次我就忍了。
但是第二次,两个人居然因为看过了所谓未来机器的缘故,而非要到天台去结束对方,居然把都放下枪,然后开始肉搏。
来到天台,也正是在天台,主角的光环再一次发光发热,居然成功的改变未来,背后的子弹居然都能打进正在得意反派的胸膛,你让别人反派情何以堪啊。
最后主角偏偏还给FBI留下一块表做证据,还偏偏被那个好心的找到,FBI也顺势傻不拉几就来了句:我觉得那小子肯定死了。
就草草的结束了搜查,我就纳闷了,导演你是在给观众放烟雾弹美国的FBI就这个水准呢,还是在侮辱别人FBI的智商啊。
说道FBI我又想起了一件比较大的漏洞,罪犯的东西是你FBI可以随便动的?
哪些东西可都是赃物吧,你顺势拿起一根就抽了起来,还洋洋得意,逍遥自在的往那火灾报警装置喷上一口,是在是让观众不得不怀疑你是在检测装置的灵敏度还是怎么。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这个电影我是看无语了。
在表叔里泡了将近一个小时,读完了本期《南方周末》,一篇《吴宇森:我想拍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团结》,让俺知道了吴宇森的《赤壁》,期待一下。
在那个用VHS录像带看港片的年代,一部《喋血双雄》让俺们认识了发哥和霰弹枪,但吴宇森是谁,很陌生。
从香港到好莱坞,又到北京,两个字,不熟。
回到家里正好看到本港台在放《Paycheck》的片头,从头看到尾巴,这部好莱坞商业动作片中某些中国元素,港片影子浓重,那棍棒功夫貌似师从成龙。
回来豆瓣一看,原来是吴宇森拍的,好吧,让我再期待《赤壁》一下吧,改明儿去看首映。
《Paycheck》这种剧本,属于快餐,像《全民公敌》,《第五元素》之类的动作片,难得看一部就足够了,看多了想吐。
首先囧吴就压根不会塑造女性角色,也不知道一对异性恋之间应该怎么个谈情说爱法。
主要还是想玩双雄什么的,你看双枪对峙这个画面在这个片子里就出现了两次,到底是有多憋不住。
但问题是当年的主流老美(现在大家都是精神基佬,这又不一样了)未必吃你相爱相杀那套,所以别别扭扭的给女主角增加戏份,又搞得非常去性别化。
除去有个亲密女友的设定之外,你简直看不到这个角色一点女性的地方。
本身记忆消除作为本片的两大噱头之一,我记不住你你却深爱我,还是挺有些搞头的,拿个三松的便携DVD就解决掉,喷了。
更喷的是后面,全片寥寥可数的一点感情戏,女主角正跟男主角深情告白,“我们之间曾经的甜蜜金不换”,这个大本就居然在没心没肺的思考自己那20件物品到底怎么个用法。
我是女的我这一巴掌抽过去扇你了。
不是说你不能推进剧情,也不是说每个片子里必须都得腻腻歪歪谈一会儿情,但是你懂不懂中文,知不知道什么叫timing啊。
最后的HE更是乐得我不行,强行致敬纵横四海算是几个意思?
然后说这本子本身是有多不适合囧吴。
不是说他水平不行,但他真的只适合纯枪战,乒乒乓,乓乓乓,放放烟花,兄弟情,惺惺相惜,凹造型。
等等等等。
而这种需要用点脑子和想传达些想法的本子,他发挥的空间就太小了。
以至于根本没必要的冗长道路追逐和迷之动作戏都要做足半部电影。
感觉他前半部欲火焚身,心里想的都是我他妈什么时候能拍到开始干,我就要不顾一切放手干个痛快。
本来挺深刻的主题,关于掌握未来是福是祸,进而你也可以延展到某些看似光明救赎的科技究竟是福是祸,给一些擅长科幻题材的大拿拍,保证内涵炸裂,换吴老师就拍成大本蹦豆一样的念出6分现代文阅读标准答案:预知未来如同瘟疫一般感染我们让我们失去了控制自己人生的能力云云。
但说到这个标准答案也是根本没讲清楚。
从剧情的角度,“预知未来”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瘟神终究要导致末日。
男主角也是表示我首要目标得去毁了机器,但到了现场又要先把本身被自己埋了bug的机器先修好,看两眼再毁掉,这就横生了不少枝节。
有人要说,你个傻逼,不这样电影能拍这么长?
是你是要凑时间你要制造戏剧冲突,但你总得给凑时间一个合理的解释吧。
你要不然也该先强调一下,知悉未来这件事,对主角是如何如同甜蜜的死亡一般致命而又诱惑呀。
说到底片子对宿命论的渲染就不足,男主角本来也是用到一些生活道具和自己的聪明才智轻松改写未来了,为什么就那么看重自己的最后一刻,以至于非要修好机器再看一遍?
而反派也是非常耿直,非得觉得我只能把你丢到未来预测到你死掉的那个场景里,不然你死不了。
我又傻逼了,坏人不蠢最后能HE?
但其实我更希望坏人他死于话多而不是耿直,毕竟这样反倒给坏人平添了一些可爱特质。
其实是看了一位台湾老师的科幻概论公开课才想到找这部口碑并不那么好的电影来看的。
看似美好的想法,其实背后往往隐藏很多问题,甚至其中一个看似无关轻重的小问题爆发,就会带来大麻烦,很多科幻作品以此为基点展开。
倒是让我想到了跟这部片有点撞梗的刘慈欣老师的硬派SF《镜子》。
挺有趣的是,刘老师的硬派SF经常是这种思路:1.一个美丽新世界式的理念产生了2.这个理念有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残酷的——到这里为止还很寻常,但是接下来——3.尽管有如此诸多残酷的问题伴随着这种理念的产生,然而利大于弊(或者在某时点利大于弊),最终的结果往往采用。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是一部如此棒的电影。
电影开头叙述的非常棒,虽然我也有短暂的错误判断,以为公司利用了他以后便施暴于他,后来才慢慢发现是好友帮助删除短暂而有机密的研发记忆!
孤注一掷的他,参与一项需要经历三年时间研发的终极计划,之后收山。
最后,头脑简单的我,一度以为他被陷害伪造签名而放弃了九千万美元的酬劳,而得到一个装着“二十个”物件的信封。
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因为第二十件物品就是信封本身的邮票,上面有未来的报纸。
如果让一个人看到了自己的未来,那么他就已经没有了未来很认同这句话!!
剧情再度往下进行。
是的,当我看到中奖的那里,忽然明白了很多东西,原来在制造的过程中,他已经预料到自己即将身处危险,并为自己准备了二十件物品来进行逃脱……从FBI抽他香烟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名逃亡大师了。
未来,是不可,而且不能被预知,活在当下,珍惜时间
这片比较扯打分不可当真了 就这片 也有一帮打4星甚至5星的排前面
预见未来的机器最后也没交代怎么个原理,改变未来这个哲理性问题也不讨论,就是科学家会武术,而且还有鸽子
2010-02-19 开头没什么意思,后来奇迹变化,越到后面越精彩。男主发明了个看到未来的机器然后看到自己要被杀,在记忆还没有被抹去之前寄了一些东西给自己,一个个小东西提醒失忆后的自己回忆一切。片中大场面很刺激,飙车那段给BMW摩托车好好做了个广告。不错。重要的是中国导演。
《风语者》失利之后,吴宇森在好莱坞的最后一部电影。其实现在看牌面还不错,菲利普·迪克的小说改编,大本和乌玛这样准一线的明星参演。其实还不错,但准A级面相拍出科幻B级片的效果,注定颓势已无法挽回。毕竟巅峰时期的他,是可以把《变脸》这种B级科幻题材拍成顶级动作经典;同时可以把《碟中谍2》这种顶级动作大片中的阿汤哥拍成太阳神的。吴宇森在好莱坞的征程终结的过早了。
好久以前第一次看的時候....絕得 這也太好看了吧,這應該也算guilty吧...
饶晖:好莱坞标准B级片,没什么缺点
脚本不错,虽然略有狗血嫌疑,女主的表现力实在有点太差……
吴宇森导演,极差无比。
很精彩的科幻片,有两句对白印象深刻。 1.问:如果你知道我们不会长久,当初还会跟我在一起吗?答:我不会后悔的,人生就是累积而成的,何况有些最快乐的事本身就是错误的。2.如果能看到未来,那就不会有未来,没有了奥秘就没有了希望,
不错不错的科幻。故事、情节、演员没什么可挑的。
吴宇森的好莱坞之作,比不过以前,但场面还是好看!
经不起推敲看完就忘的爆米花伪科幻动作片。鸽子和舞棍很违和。
这也太假了吧?
缺点是每一步都太完美。。
所有有关时空的片子总会有无数的悖论与bug。一见钟情这种事情难道真的会发生在乌玛瑟曼身上么 = =
一个可以预知未来的科学家大战损友的故事,科幻片动作片傻傻分不清~
这种需要用点脑子和想传达些想法的本子给囧吴碰到就是个悲剧。
有些烂片真是烂的一点个性都没有,看了一半我才发现这几把片子以前看过,女女丑的我不忍直视还TM老给特写,恶心
科技的最后是玄学。菲利普·迪克的短篇小说总是有非常好的创意点,但改成长篇剧本却需要非常大的内容去填充,否则就会显得简单乏味。开了个具有悬念感的开头,却落入了好莱坞动作片的俗套。
悲剧的本.阿弗莱克,又是一个大场面的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