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说过,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
恋爱也是可以被推导、计划、计算、设计的。
既然是数学问题,就要建立模型,首先是要收集与之有关的一切参数。
可以从微博,朋友圈、论坛、博客等一切她出现并留下痕迹的地方去得到他的生日、星座、血型、爱好、饮食喜恶、成长经历……接下来,就要进入第一阶段,相遇。
萍水相逢的情况下,两个人相遇,大约只有十秒中时间,三句话的交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吸引女生让女生记住你。
你的形象、相遇方式、谈吐很重要。
有了相遇的良好印象,当你再次合理出现在她面前时,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和她进行第二阶段,交流。
双方有没有共同话题,三观是否统一,这就需要根据前面的资料去恶补相关知识了,这一阶段将决定女孩子是不是愿意和你深入发展下去。
若交流的很愉快,就可以开始第三阶段,追求。
绝大部分的女生都喜欢被追求的过程,你要让她感到独一无二的宠爱,但要保持平等关系千万不要乱拍马屁献殷勤。
在你追我闪的过程中,就要开始第四阶段,考验。
每一段恋爱都需要经历考验来让它变得深刻,这一阶段将决定他是否会从好感到喜欢再到爱。
如果没有考验,就制造一些难题双方去解决。
一起经历种种磨难,来到最后一个阶段,告白,成功之后就可以为爱鼓掌。
当然,告白成功,这并不是结束,这是一段关系新的开始,还会经历种种考验。
最后,每一种相遇都是无法预期的;每一段交流都是平时的一些小事情;所有最好的追求,从来都不可能可以安排;当然还有最难受的考验阶段,但考验之所以那么痛苦,就是因为感情真的那么深刻吗?
恋爱可以通过精确的计算,严谨的推导,还有精心的设计达成,只是恋爱公式中有一个变数,那就是人的心。
剧中部分情节有点儿尴尬,尤其是两位男配存在即尴尬。
比如男配们求爱的方式,肌肉男就是把女生灌多然后用激将法哄去开房,美其名曰快乐星期三?
女友没时间他就网上撩妹约到宿舍?
这是爱情?
还有土豪男那句“我对你不好么,我给你买了这多东西?
”这是谈恋爱呢还是做买卖呢?
酒吧里要陌生女孩微信那段儿,两个男配一个走到陌生女孩旁边莫名抖胸,另一个戴两块儿手表跑过去问别人几点,尴尬都要溢出屏幕了。
但是从女主发现自己对男主动了心,想要靠在他背上又不可以的时候,真的开始有那么一丢丢好看了,可能是因为要开始走心了吧。
还有男女主在餐厅吃饭,遇见胡子男,男主主动解围这段儿真挺帅的。
但是我以为胡子男是女主前男友什么的,谁能想到他只是个戴有色眼镜看人的中学老师,少了些看点。
最后空中告白虽然特效假,但是感情到位,鼓风机吹的也到位,满屏牙花子还是很搞笑的。
最后两人在医院度过毕业前的最后五分钟也算是圆满了,但是细品一下飞机上相互告白了难道不是告别单身了么?
但是为什么男主在医院说自己到最后都还是单身?
就因为没上床么?
这爱情观真不敢苟同好么,从什么时候起上床成了一段恋情开始的标志了?
我很喜欢钟楚曦和董子健,他们俩都属于演技比较自然,眼睛里有东西的那种演员。
而且我很吃他俩的颜,哈哈哈。
给两位主演一颗星。
尴尬扣一颗星,爱情观扣一颗星,女二病态造型扣一颗星。
这部电影看一遍就够了。
《脱单告急》的资源可真难找,之前上映时就想看因为时间对不上错过了,主要董子健+春夏+钟楚曦的组合太吸引人……估计导演本想打造一部不同于以往狗血青春片模样的青春校园爱情喜剧,顺带擦点儿性元素的边儿,把荷尔蒙整得沸腾些,结果片子出来依旧是换了种形式的狗血,废柴屌丝男鸡汤逆袭霸气校花姐,中途顺带还虏获了文艺乖乖女,段子有些老套,直接搬来美国青春喜剧的套路生硬的很,诸如后腿猪队友、拉链夹头发、勇闯男澡堂、社交软件偷拍八卦之类实在不够新潮。
当然,几乎所有青春片都绕不开的主题就是成长,所以换个角度想本片更像是校园恋爱教学片,努力牺牲自己传播爱的真谛,小打小闹出真情……不得不说董子健对弱鸡男的诠释还是很到位的,就是智商情商总是飘忽不定,时高时低,这锅得剧本背,再加上钟楚曦总是大呼小叫,春夏基本不再状态,片子最后也就空留些“擦边球”的热闹,再无其他了……
不受别人评分的影响,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电影的,除了偶尔几处比较突兀的剧情安排下,所有的电影角色都在感情里成长了。
电影开篇的时候,就在想关欣和气筒哥何晓阳的见面肯定不是普通朋友的结局。
从关欣对待气筒哥的转变来看,从开始的厌恶到最后的喜欢,都通过细节一点一滴的展示出来了。
所谓的李舒舒攻略方程式,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自己的选择。
在角色感情上,气筒哥对关系的态度像是从朋友突然转变,稍显突兀,尤其是在海边临去之前,问的那句:“你愿意让我去么?
”,真真觉得很尴尬。
整部剧里比较喜欢的是李舒舒,不是文艺女神的原因,是因为她在这段感情里是无辜的角色,平白无故的卷入了别人的游戏里,却又没有得到幸福的未来。
有点像大鱼海棠里的湫,喜欢着主角,却因为自己是配角而成全,可能这样的选择也就是最纯粹的喜欢吧。
关欣和李舒舒,在旅行的那天晚上,你会选择谁?
又会怎么做?
春夏可爱极了,像个学生时代的女神。
钟楚曦一点也不漂亮,难以呼应剧情,应该找个艳丽夺目型,范冰冰张天爱那样的,当然她俩有点老。
总体感觉好像是马景涛版倚天屠龙记😂,叶童vs周海媚,完全没的犹豫么!
还有就是严重意淫,一无是处的小子,会有两大女神争风吃醋。
那个俩男室友都看不上他好吧_
经过少年班和解忧杂货店之后,小董的演技大法又一次展现了!
少年巴比伦的那股子劲没有丢掉,搭档的钟楚曦小姐姐酷劲十足,感觉特别好看的戏。
全程的台词设计基本处于爆笑,出乎意料的是,偶尔也能撒一波文艺腔。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董在医务室里的那段表演,感觉每一根筋都在使力。
吃饭假装男友的那段感觉也是设计的非常好了。
怎么就没能像前任攻略3一样大爆一下呢?
最后分享一下影片最后的一些台词吧:恋爱跟造飞机一样,是可以通过精准的计算,严紧的推导,还有精心的设计造成的,她没有骗我,只是连她自己的都忽略了,恋爱的公式其实还有一个变量,那就是我们的心。
每一种相遇都是没有办法预期的,而每一段交流都只不过是平时的小事情,还有,所有最好的追求,从来都不可能是刻意安排的。
当然,还有最难受的考验阶段,但是考验之所以那么痛苦,不就是因为感情真的那么深刻吗。
二刷《脱单告急》。
①这种传奇的演员组合,只能在此时此刻出现(钟楚曦那时还没因为《芳华》没火,这是她真正的处女作,而当时春夏刚得金像奖影后),以后可能不会再有。
②很难有电影二刷还让我很感动,这部是一个例外。
③让我找到了看08年以前日本纯爱动画的感觉,人物设定像极了我最爱的日本动画《龙与虎》。
④都说屌丝逆袭电影烂大街,反正我是没看见过几部,而且这片子真的是高质量。
⑤春夏不愧是金像奖最年轻影后,戏份少却一颦一蹙都是戏。
⑥这可能钟楚曦最让我难忘的角色。
⑦以后无论是陈正道监制还是导演的片子我都追定了。
⑧这片子里的爱情太纯洁了,完爆国产某些打着纯爱片旗子的烂片。
⑨我认为这可能是今年最佳的国产青春校园电影。
⑩“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
看了预告片才看的电影,预告片剪辑的是颇为精彩的追女孩的片段,很多情节不符合现实吧。。。
像那个不同系的女生为了凑合剧情什么的都在一起毕业旅行🤔很多情节都有点生硬?
还有李舒舒的表现力有点欠缺,看起来好木啊, 应该是要扮演一个气质气氛美女啊?
不过钟楚曦倒是发挥不错,小眼神小动作都很到位
会跑去看《脱单告急》,主要是冲着卡司里的春夏和董子健。
在我看来,这两位90后都是演技超出同龄演员,而且天生具有一种匹配大银幕的气质。
但尽管有偶像加持,我并没有对电影本身抱多高的期待。
毕竟,它的卖相太像一部程式化的校园爱情喜剧,而最近几年这个门类的华语片早就饱和了,都在吃老本重复老套路剥削老情怀。
何晓阳,其貌很扬,吃亏在性格极其内向。
因为一次“充气娃娃惊魂事件”,他被冠上“气筒哥”的头衔,举校闻名,颜面尽丧。
本来就不擅长跟女生打交道的他,直接当了四年的大学单身狗。
关欣,瓜子脸学霸,高颜值的校园大姐大。
因为一次厕所与林晓阳上演的“拉链事件”,被无良媒体黑出了翔,举校闻名,颜面尽丧。
一心抹掉黑历史的关欣,只好加入给林晓阳“破处”的智囊团,帮他向校园中的另一女神李舒舒发起了进攻。
就是这样一个乍看套路满满的故事,在看到大约15分钟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想错了两点:第一,它根本不是所谓的校园青春爱情片,对于这一点我很肯定,除非我当年上的是假大学。
第二,它打出的,也根本不是一手情怀牌,对于唤起我们的集体回忆这种青春片都在做的事,它真的一点兴趣也没有。
确切地说,片中的大学就像处在一个平行宇宙,学生们不听时代金曲,不穿丑爆的校服,跟课桌、教室、参考书和班主任几乎不挨边。
他们每天干什么呢?
一个个打扮新潮时髦,忙着开派对、谈恋爱、毕业旅行,偶尔还打开APP约一发。
难得有个搞学术的,专业竟然是造飞机。
第一眼我还以为看错了呢,林晓阳鼓捣的毕业设计,是一架有翅膀有螺旋桨有座舱,正儿八经能载人上天的飞机。
不禁让人怀疑,这学校是不是每年能毕业好几打的未来马斯克。
片中的校园生活,浮夸放荡,五光十色,那些让我这样的未成年脸红的羞羞擦边球,密集而露骨,一切都像披上了校园外衣的《前任》系列。
更确切来说,本片就是《美国派》那样的青春性喜剧被搬到了中文土壤,不接地气的校园俨然是一片乐土,供年轻男女投射爱与性的幻想美梦。
对此,我并不反感,反而非常受用:谁说校园题材一定要反映真实的青春,满足一下我们没有体验过的幻梦,不更应该是电影的功能吗?
我们的校园当然不长这样,但一定有许多年轻人,巴不得它是这样荷尔蒙汹涌、呆在宿舍分分钟约来网红脸大长腿的样子呢。
电影的前半段,有点像威尔·史密斯那部《全民情敌》,都是一个笨拙的男生在恋爱专家的指导下,鼓起勇气使出手段狂追女神。
而后半段,渐渐变成性别颠倒的《单身男女》,原本无人问津的林晓阳,突然发现自己陷入另一种困境:必须在两个女神之间作取舍。
一个小处男,同时收获两个女神的垂青,嗯,我不否认这里面有迎合直男幻想的成分。
但既然他长了一张董子健的脸,没有人会觉得这是意淫,哪怕所有人都曾嘲笑他:你真是对把妹套路一窍不通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说到感情话题,“套路”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词。
这也难怪,人们一向对套路有种天然的迷恋。
小时候看的港片里,充斥了“好兄弟假装劫色男主英雄救美”的桥段。
当关欣身为万人迷现身说法,传授那些似是而非的“女生心理学”时,更容易让人觉得套路可贵。
你看,人的内心世界如此复杂:想的未必说出来,说出来的可能言不由衷,喜欢的未必去拥抱,不喜欢的又可能佯装友善、背后捅刀……人都是有惰性的啊,既然心思这个东西如此莫测,想弄清一定超级费劲,还不如绕过这一环,直接借助那些现成的套路呢。
也因此,套路在人们口中成了一个贬义词。
我们把它置于真诚的反面,指代欺瞒的手段、人工的表演、心口不一的举止和心理操纵术,一种诱骗别人就范的伎俩。
也因此,很多爱情电影才会不遗余力地批判套路,安排主角动用各种套路,结果机关算尽自讨苦吃。
我一度以为,《脱单告急》会落入这样的窠臼,并满打满算料到了结局。
可影片的高潮处,来自《催眠大师》的幕后团队,用他们擅长的悬念手法,狠狠打了我的脸。
考虑到很多读者还没有看电影,这里不方便透露谜底,我只能说,《脱单告急》是一部为套路正名的电影,而且包袱抖得节奏精准、三观极正。
关欣曾经坚信,爱情就像数学,可以通过精确的推导来实现,她煞费苦心,为何晓阳打造了一条几近完美的套路。
所以,当那个套路出现奇怪的偏差时,她搞不懂哪里出了状况。
却原来,她对爱情的计算并没有失误,唯独忘了计入那个重要的参数:我们的内心。
电影的最后,我们发现,套路并不是什么坏东西。
不论来自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本质上,我们都是相差无几的人。
我们的邂逅、心动、告白和相恋,遵循着一条乍看天差万别、实则内在相通的道路。
套路,就是最符合人性的那条路啊。
只不过,套路不是芸芸众生可以掌控的东西,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洞悉他人内心的每一个细节。
失去了这个参数,所谓的套路只能是一个幻象。
遵照这个幻象,我们也注定吻不到爱着的那个人。
但是,当我们把制造套路的任务交给命运,一切就不同了。
命运会在冥冥之中,在我们意识到之前,通过一种奇迹般的方式,就把那个人带到我们身边,跟我们一起经历尴尬、喜悦、悲伤、惆怅、惊喜、嫉恨,经历相守和离别,经历甜蜜和磨难……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真诚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勇敢地行走在命运铺就的套路上。
直到两颗心,碰到一起。
看了《芳华》,喜(觊)欢(觎)上钟楚曦。
这位因饰演萧穗子而一炮蹿红的女演员,和董子健合演了一部校园爱情片,叫——《脱单告急》全然换了一副样貌,不再纯真温柔善解人意,倒似呈现出一位美艳女性在世俗日常中的真正面目——冷傲、性感、不可方物。
其实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在不熟的情况下,对那些长得好、个子高的姑娘,一般所形成的刻板印象。
不禁让人感慨,再好的演员,碰上个没有生活的编剧、不够敏感的导演,一切都是白搭。
为了掩盖这种愚钝,编剧和导演又给她安排了一种刻板性格:大大咧咧、野蛮骄横。
概括来形容的话,我们大概可以说她是身材颜值高配版的姚晨。
当然,在一些方面,这部电影的导演柯孟融跟冯小刚还是一定共识的,比如他们都知道钟楚曦的条儿好,于是都给她穿上了秀身材的紧身小背心。
然而区别却是根本上的,冯小刚从这位女演员身上发掘到的美,可以让人心肝颤动,但柯孟融,只把握到了那些令人流鼻血的时刻。
好,先来一波无耻的剧透——董子健饰演的大学生何晓阳,使用充气娃娃遭曝光,被同学们所嘲笑,一直找不到女朋友。
一次机缘巧合,他和钟楚曦饰演的关欣被锁在男卫生间里,搞得大家以为他俩之间发生了不可告人的事情。
为了摆脱污名,关欣决定帮他找女朋友,目标锁定为学校的一个校花,春夏饰演的李舒舒。
通过这场并肩作战,何晓阳和关欣之间逐渐生出了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
不瞒您说,虽然整体而言对这部电影不是太感冒,但片中有几个时刻,还是把甜叔感动得老泪纵横。
一是何晓阳跟李舒舒掏心掏肺,让李舒舒不要在意他人看法,勇敢活出自己,被关欣听到,关欣似乎突然对何晓阳有了好感。
二是两个人坐在何晓阳做的飞机上,何晓阳跟关欣排演他将如何对李舒舒表白,关欣一时恍惚,以为自己就是那个被表白的对象,动了情,脑袋贴向何晓阳的脊背。
再有,是李舒舒跟何晓阳发出啪啪邀请,何晓阳向关欣征求意见,关欣突然动怒,全盘否定她跟何晓阳过去两个月积累的友情,说他们从来就不是朋友。
这,不能被当做肯定这部电影的证据,我觉得它们之所以令人感动,原因有二——一,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活得都是那么的孤独、闭锁,当一个人突然道出你的心中所想,让你以为他理解你,便会令你产生一种受到抚慰的感觉。
二,爱情何其艰难。
两个人明明已经心灵相通,互相向往,但因着沟通的欠缺、猜测疑忌、自尊心乃至天时地利的缘故,却仍都各自守在各自的躯壳中,有如远隔重洋,有时,因为一时被动和误解,竟从此断了来往。
总之,甜叔老了,容易多愁善感,心里也极度渴望有电影中的这样一份爱情。
但这又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它倚重于套路,倚重于巧合,且倚重于对话语的歪曲。
关欣要不是跟何晓阳有过这么一段携手作战的经历,要不是身为战友,听了他那么多非功利性(并不为讨好关欣)的直抒胸臆,要不是拿自身的境遇对这些直抒胸臆做了一番对号入座,便不可能喜欢上何晓阳。
一个女神,一个屌丝,用她的话来讲,搁在一般情形中,他们甚至连朋友也没得做。
在现实世界里,电影中的那种美好爱情,有没有可能发生,都是个疑问。
即便不要求两个人有一段奔向同一目标的共同经历,单说心灵相通,单说从他人那里能得到一种心灵的安慰,就很少有发生的可能性。
世俗世界中的大部分恋情,说白了,只是凑活在一起罢了。
一般而言,在相似剧情的电影中,作为闺蜜出谋划策的那个角色,较之那个作为被追逐目标的角色,颜值都要稍逊色一点。
这多少传达出了一些生活的真谛:最终跟我们走到一起的,往往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那一位。
这部电影反其道而行,钟楚曦的女性魅力自始至终遮蔽着春夏,这使得,在追求李舒舒的动机方面,我们无法对何晓阳进行移情。
他似乎完全在干一件自己没兴趣的事,中间感受到的种种情绪,便很难令我们信服。
在剧情模式和主题方面,《脱单告急》令人想起《全民情敌》和《前任2》:主人公采用某一种求爱攻略去摆脱单身,最终发现,坦诚才是唯一正确的求爱之道。
这其实挺矛盾的——它明明树立起了反追爱套路的旗帜,然而,最终的正果之所以能够修成,明面上靠的是以诚待人,但暗地里,恰恰又是套路发挥了作用。
这套路的关键在于四个字:共同对抗,正是因为有了共同对抗,两个人才有可能培养出感情。
它的另一个主题,前文已有所触及,即到底要遵循自己的意愿而活,还是屈从于他人的看法。
无论是何晓阳,还是关欣,头上都背负着污名,通过电影中的这场旅程,他们不仅得到了真爱,也学会对外界的看法一笑置之。
这个主题虽然鸡汤了一点,但本身却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影片并没有让我们实打实地感受到主人公所遭受的困境。
有的只是群演们生硬造作的围观和嘲笑,很难说它们戳到了何晓阳和关欣的痛点,这对何晓阳似乎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说关欣,电影则用一段中学时期的闪回交代她为什么如此需要认同,近乎敷衍。
当关欣对何晓阳激励李舒舒的话有所触动,我们知道她触动了,却不知,那么一段糟糕的鸡汤式对白,有什么值得她触动的。
简言之,剧情和主题是成立的,但却没有做到可信。
整部电影造就的世界,不论是由酒吧、西餐厅、飞机制造仓库堆砌的大学生活,还是其他两个蠢笨、呆板的配角(一个富二代,一个肌肉男),都令人感觉到电影的创作者并没有在中国读过大学。
它就像一部大学生拍的电影,身在局中,对自身的处境尚没有形成一套成熟、正确的看法,自以为聪明地对大学生活进行调侃,结果得到的只是一些标签式的肤浅看法。
诚如那个充气娃娃的老梗,当导演大张旗鼓、满怀信心地将这个梗端出来,我们就应该知道,他的审美能力,还处在一种十分幼稚的阶段。
我唯一遗憾的是,钟楚曦在看到这部电影的剧本时,竟然没有鉴别出这种幼稚。
以她的美貌和现在的身价,应该是可以再恃才傲物一些的。
这是一个逻辑极烂,但除了烂的地方又拍的挺好的电影。里面的天津熟悉又美好,董子健和春夏在一起才对味。总之,看完之后,对春夏楚楚动人的模样完全无法抵抗。喜欢她,丑也喜欢。
这个应该也要看,三个都还挺喜欢,董子健可爱啊。看过的分割线———虽然台词弱,情节干,耐不住钟楚曦好看啊!女生总是早于男生成熟吧!如果她愿意参与你危险的,幼稚的梦想,那就是喜欢你吧!
就我见多识广吗?这不跟泰国某电影海报一模一样吗
中国不大适合校园性喜剧这个类型,咱就是说别尝试了
烂了烂了
想要做成校园性喜剧,不过整体太奇怪了。笑话也很老套,有些表演也略尬。几个演员也都不太适合他们的角色。整体属于大男孩的YY片
演的还不错 但情节一般吧 不够吸引人
类型很完善挺好看,一个标准直男性喜剧,难得基本该考虑的都考虑了,这种类型片还是多一点,不过要对女生再友好一点才有票房
阅 董同学声音好苏啊=。= 钟楚曦还蛮可爱的惹,好腰
两星半。一方面为内地90后里两位最有前途演员同框而小小激动一番,一方面又因这种屎尿屁喜剧而感无趣;片中那些烂俗老套的梗,更像是编导从垃圾桶里翻出中学课上传的小纸条,然后拼成一个个段子,当编导在为这些自以为机灵的手法沾沾自喜时,殊不知我们上课传的纸条和校园流行的段子可比这有趣的多。
三位主演都很讨喜。你说不接地气也好,套路也好,可最后的情是真的啊。能不能趁你还年轻,去做自己。PS:董子健成功将撩妹的交通工具一举突破到飞行器哈哈哈
青春感很强,钟楚曦的演技不错!
不喜欢这种电影的三观,非得在第三个人身上印证一下男女主角的相爱程度?有没有考虑过第三个人的感受?凭什么不喜欢人家还要追人家?打乱别人生活节奏换来一句对不起,有什么用啊?还有啊,最后也没说那个在餐厅偶遇女主的老大叔是谁啊?
烂到好笑,全面的烂,烂喜剧的典范
属于董子健、钟楚曦、春夏的时代到了
还以为3位主演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咧…
48/100 “喜欢女孩和喜欢飞机有什么区别吗?”这句台词特别好,在这部电影里我们是看不出其中的区别的,女性角色全部是被物化和男性的主观意淫的存在。当然也不需要在立意上过于较真,本身这就是美国派们换张皮诈尸而已,但它非要装作很懂女生的姿态就有点让人膈应了。董子健的表演挽救一丝尴尬
可以再直白点,其实一切都是按着套路在走,但还是很喜欢。
和妹子去看的。妹子喜欢钟楚曦,我喜欢电影里虚弱而又主动的春夏。董子健闪闪发亮,感觉自己和他有点像哈哈。
之前在《少年巴比伦》里被董子健圈粉,这次居然还有钟楚曦来搭档,三个人(加上春夏),明明都是演文艺片的高手,万万没想到这样的喜剧片也拿捏的这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