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蜈蚣》的海報標語上寫著三個標語:「喪盡天良、毫無慈悲、徹底絕望。
」把人串成蜈蚣這點子很天才,也很變態,確確實實符合這三個標語,不過當我看完鬼才導演凱文史密斯的《人型海象》,我徹底改觀了!
《人形蜈蚣》賣弄有創意的殘忍手段,所帶來的恐懼充其量是表象,真正能直達人內心的恐懼,是《人型海象》。
《人型海象》劇情梗概,是由一捲出糗帶子的開始,網路電台主持人華勒斯(男主角)打算去採訪影片當事人,作為節目的內容,當他出遠門到加拿大時,影片當事人卻已身亡,苦無題材的他在廁所看到一張紙條寫著「我有好故事」之類的相關內容,激起他的興趣,前去採訪紙條的作者豪沃德,沒料到步入一樁陰謀。
在這部片裡會看到許多演員直視鏡頭的畫面,像是接受訪談一般,男女主角或客串的強尼戴普,都曾直視大聊自己的經歷或內心想法,用講的總比用演得快,這樣的編排方式讓劇情不會太冗長,而且聊得內容大抵與劇情有關,從沒出現一些無意義的對白,觀眾很難放空。
而劇中要角豪沃德,沒有這種像是接受訪談的鏡頭,改採側拍自白的方式,娓娓道來他的經歷:「父母雙亡,從小沒人關心,送進孤兒院,孤兒院在當時了爭取經費,只好歸類成精神病院,在裏頭被毆打、性侵,無人聞問,直到十五歲才逃離加拿大,搭船到美國。
」最後,他的結論是「人類太殘忍,還不如當一隻海象。
」 顯然的,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豪沃德會喪心病狂也是理所當然,童年陰影造成的標準社會邊緣人,但真正的關鍵來了,為什麼是當一隻海象,而不是其他物種?
原因在於他搭船時船隻沉了,他奮力游到一個小小的暗礁,在暗礁上陪伴他的是隻海象,給他從童年以來未曾有過的溫暖,海象遂成了他心靈寄託,同時也是他心中最善良的物種,但豪沃德是人,他自己也說「人類太殘忍」,等待救援的過程中他殺了海象,吃牠的肉止飢,背叛海象,這件事一直深埋在他的心中,導致日後他變連環殺手,誘捕人類將他們截肢,縫成一隻海象,打算當成昔日那隻海象的替代品,男主角正是他第N個作品。
人形蚣只是將人串起來,外表仍是人的模樣,但豪沃德沒那麼簡單,他製作的是真真正正的「人型海象」。
(不像鬼片慣用特效或音效嚇人,靠化妝技術,這幕就夠嚇人) 不單單只有外表,他訓練他製作的「人型海象」,游泳、進食吃生魚肉,連習性都得與真正的海象相同,藉由改變習性逐漸去改變「人型海象」的心,男主角處在這麼喪心病狂的情況下,難免也動搖了。
最後,豪沃德說當初殺掉海象時,那隻海象有機會還手卻沒有,讓他耿耿於懷。
因此,豪沃德扮成海象的模樣,攻擊男主角,並對他說只有兩條路,殺死我然後你變成一隻真正的海象,或者被我殺死,簡單來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全片精髓就在這段,對於男主角,不殺死豪沃德就會被殺,若殺死豪沃德則會喪失最後的人性,變成真真正正的海象,這是兩難;對於豪沃德,殺死男主角,再找一個製作「人型海象」的目標,或者被男主角殺死,雖然肉體會死亡,而在精神層面來看,不但可以向當初被他殺死的海象贖罪,也完完全全象徵他成功了,做出一隻外表、內心都是海象的「人型海象」。
(豪沃德教導人型海象游泳) 片中有兩句重要台詞,豪沃德說的:「海象是不會哭的。
」女主角說:「哭有好處,這是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分別,代表你有靈魂。
」被改造成「人型海象」男主角身心都已成了海象,雖然他會哭,但我想他早已絕望,一切都回不去了。
除了台詞,片中男主角喜歡喝超商的飲料,最終一幕也出現了那個飲料瓶子,男主角卻連一口都沒嚐,選擇了食用生魚,也暗示了他早已放棄自己的人性。
這比《人型蜈蚣》更殘忍,《人形蜈蚣》用殘忍的手法改造人的外貌使之成為蜈蚣,《人型海象》更上一層樓,外貌跟內心無一不放過,這恐懼驚悚的力道直透人心,兩部片的藝術成就完全不是同一檔次了。
整部片敘事順暢,時而穿插過去的事件,導演說故事的功力一點不含糊,幾乎沒有任何一幕是多餘的,氣氛拿捏得很棒,安排的彩蛋也很給力,片尾彩蛋的內容格外諷刺,調侃人者,人恆調侃之。
然而,較之片尾彩蛋,這部片真正的彩蛋是強尼戴普客串,除了客串還不夠,甚至拉他女兒一起演,導演很夠意思,安排父女倆在劇中有場對手戲,讓他們一享另類的天倫之樂。
(強尼戴普意外客串警探一角)
(強尼戴普之女飾演超商店員,應該很好認吧) 《人型海象》,刻劃出直透人心的深邃恐懼感,值得一看!
歡迎各界網友,來我部落格看更多作品
在动作片里,英雄或主角一怒,天崩地裂,发挥出惊人的力量。
而在这部电影里,则拍出了普通人悲愤的力量有多大。
在被反面角色改造身体的过程中,主角除了哀嚎,无能为力,最后如果不是反角故意被他杀死,他的力量能发挥多大作用?
最后他活下来了。
除了目见往日女友跟兄弟走在一起,被兄弟被其它人当作一个笑料,并温水煮青蛙慢慢地接受自己是个海象人外,他还做什么?
也许只有哀嚎了。
这电影就是一个悲剧电影,也是部贴近现实的电影。
也许我们应该想想,如果在人生中遭受了突如其来,无法逆转的情形时,我们该怎么去应对。
在B站看到了这部电影,因为标签是萌版人体蜈蚣,所以我就看了。
【呵呵哒简直太爱作死明明都有弹幕在刷:绝壁不要看这个啊简直浪费时间啊!
】我还是看了……看到高潮【也就是那个海象】简直被吓哭了!
逗我么说好的萌版呢!
说好的!
萌!
版!
呢!
现在超有阴影【一把辛酸泪】无法再直视海象了啊!
不过我最后确实哭了,最后感觉特别心酸,真的超级心酸。
其实也是个蛮好的片子,蛮有讽刺意味的电影,具体来说其实还算值得一看。
但是现在真!
的!
有!
心!
理!
阴!
影!了!啊!
【不说了我去做张卷子冷静下】
今天心情不好想着看个恐怖点的电影刺激刺激,上午看到别人截图晚上我就看了。
本来对它没报太大期待,质量和猎奇度确实超过我的预期,不是特别刺激但是确实挺恶心。
我很少对电影感到反胃,可能因为这类电影看得比较少,但是这部确实还挺恶心的,真的马上就能把它归为cult片系列,它这个剧情的构思真的还蛮大胆的。
刚开始男主变成海象后的脸刚出来时我还没觉得恶心,男人把他弄下水然后他在水里扑腾的时候近镜头看着看着突然就觉得好恶心,后来这股恶心的感觉就一直贯穿到现在。
神奇的是导演也没有走常规恐怖片血浆横飞的路线,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淡的手法(非常省钱的手法),基本靠人物的沟通,人物的谈话这种方式推进剧情,就怪不得评论区也有人觉得这片子非常文艺。
就,文艺里偷着恶心,怪有冲突感的,让人觉得居然还可以,导演有水平。
不过德普我咋没看见他啊,就认出他女儿了。
刚开始我其实没看出来,我觉得她变好看了,看完电影我还去百度她是不是整容了,不过她在国内没啥水花最近的新闻照片居然还是去年的,只能说可能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吧。
她这个角色挺打酱油,演的像她自己,面无表情看着特冷酷(就是因为这样我才隐隐约约看她像德普女儿),不过导演挺会安排,毕竟这俩酱油角色演的莫名其妙有点疯疯癫癫居然一个是导演女儿一个是德普女儿,也不太需要啥演技。
结尾其实也感觉没走常规风格,男主居然被养在栏杆里当真海象一样养着……编剧可真疯,看完结局我这恶心的感觉还没下去呢。
今天看了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叫10 Cloverfield Lane,但是我不是来推荐这部电影的,当然这部电影也不错,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现在主要是想聊聊另外一部电影,Tusk。
他们主基调相似,于是看这部影片时一直让我回闪当时观看Tusk的那种感觉。
其实一定要说,在Tusk之后我也不是没看过类似的电影,只能说10这部电影里女主角的演技和烘托的感觉和色调让我想起了Tusk里绝望的Justin,虽然这是一部绝对不会绝望的电影,反而充满着生机。
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我活到现在为止,我最后悔的就是看了Tusk,自从这部电影之后我看到任何海象,海狮,海豹类的动物都恶心的反胃。
不久前辛普森一家里有一集是Homer救了一只独角的海狮或者海豹,看得我直恶心,过我还是忍着看完了这一集,不是因为故事有多好,还是我有多喜欢辛普森,我只是单纯的想克服心理上那种恐惧和恶心的感觉。
不过我现在依旧很讨厌在现实生活里看到这个物种。
Tusk是2014年出的小众电影,属于R/B级片,分类在黑色幽默和血腥暴力,当时是在ipad上自带的电影app上无聊搜预告看,然后发现这部电影里居然有aa,bb和cc,而且aa这个人不是常驻屎尿片喜剧片的吗?
那搞不好这会是一部我喜欢的看的屎尿屁恐怖片。
其实预告真的没什么,但是当时看的时候莫名地觉得特别的害怕,就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袭来。
后来我怕会不会真的被吓到还故意去搜剧照,然后搜到的一张男主的双臂已经缝合到了身体上的高清原图,当时我的评价是:挺假的嘛。
为了这部片专门跑到了纽约,在某个独立小电影院里看的,走进厅里就看到不超过3部当时热映的商业大片的海报,剩下的都是奇奇怪怪的小众片海报。
厅里的灯光是昏暗的黄红色相交,让人有种喝醉酒的感觉。
说实话,我还挺想住到那个电影院里去。
一般像这种电影,对多数人来说在自己家里看着字幕组做的双语字幕,看完恶心一下或者哈哈大笑也不论那个翻译质量有多高反正就这样了,再者每个人共鸣的点完全不一样,只是说对我影响大一点导致两年后我还是需要写点什么来安抚一下这颗寂寞的心。
而我推测在豆瓣上会给这部电影打分的多数人应该也是偏好R/B级片的观众占更高比例,所以就平心而论这确实算是一部让人失望的黑色幽默,因为这部电影搞笑的部分在我印象里大概加起来都没有超过30分钟,至少能让我觉得好笑的部分加起来绝对没有30分钟。
例如:自恋自大自私还拖着恋爱了多年的女友不找机会讲分手,实际有劈腿倾向。
例如:明明知道自己男朋友是个渣男心里说爱着他却把他的好朋友当备胎和炮友。
例如:作为一个兄弟私底把对方女友发展成长期炮友,对渣男主和女友都是两面三刀,重点是他居然方方面面都像是个温柔的受害者。
因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渣男主和女友都把他当生活里的备胎和安慰剂。
就这样的关系,却很和谐的并没有撕逼。
因为这三个人就没有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过。
主要内容如下,因为我不打算被恶心第二次,所以内容[大概]是这样:Justin扮演的网络节目主持人正在嘲笑一个加拿大男孩,一个在青春期认为干着最危险的事才最酷并且对此行为充满崇拜却一无所知的少年拿着武士刀开始耍特技,于是,五秒没有他就把自己的腿砍断了,血喷得到处都是,他们听着他的惨叫声狂笑,就和跟我一起坐在电影里的人一样。
接着Justin打算去采访他,用嘲讽的手段或者激将法,让他再干一次那种事,因为对现在的人来说,这才是会火的东西,点击率有了,名声和钱也就来了。
于是在这个故事里,Justin这个旁观者,一个随着网络社会喜好这种暴力,被伤害,甚至加之宣传,把其喜剧化再从中获得名利的人在不久后就成了一个受害者。
再之后故事急转直下,变成了一个关于人性尊严和兽性生存的故事,它没那么深,但是我觉得挺深了,因为我喜欢它就这么直接说出来。
Justin是爷爷做出来的众多海象中的其中一个,其他的那些都死了。
在影片最后的高潮,爷爷也穿上了人皮海象,并且表示要跟Justin决斗。
他告诉Justin,雄性海象会互斗,直到死亡,直到选出最强的那一只。
如果Justin赢了,他就成为了那只最强的海象,而且他就成为了一只真正的海象,不再是人,他将用海象的生命活下去,成为了一个更纯粹和善良的物种,和网络上那些煽动暴力的人类就此别过。
而如果他选择不战斗,就等于死亡,这证明他还仅存着一定的人性(理性和自我选择权)。
当然这话爷爷没有明说。
当时Justin除了报复性的攻击了一下,似乎想放弃了,他想选择自杀。
(至少我记得好像是)可是这个时候他的朋友来拯救他了,他们互相对视之后突然就点燃了什么,他奋起力量用他的长牙杀死了爷爷,当然也有可能是爷爷故意让他杀死自己。
Justin或许害怕他死了他的朋友会遭到危险,也有可能想在他亲近的人面前证明他已经不是人了,丧失了所有的理性,这样他的朋友就会开枪攻击他,能死在亲人手下总比死在一个变态的手里强。
而另一边战败的爷爷却一脸满足,他死而无憾,甚至带着微笑以他为荣。
就这样,他成为了一只真正的海象。
爷爷也曾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挚友,那只被他杀死的海象,他靠在他的肩膀,唱着哼着一首歌,很安详。
爷爷就此了了一个心结。
在爷爷遇海难的时候,他把那只救了他海象砸死,吃了。
所以爷爷一直觉得,人心本恶,海象才是最纯真的,所以他要弥补,他要赎罪。
而对我来说,当然这很可能是他的幻想,有可能是他把跟他共同落难的船员吃掉了。
(爷爷童年遭受过虐待和鸡奸)决斗结束后Justin却无法直视来营救他的好友和女朋友,他摆出一副凶恶的样子,不想让她们接近,不想让她们发现自己已经不是人的样子。
跟他们同来Johnny Depp扮演的警察本来打算帮Justin了结,因为他觉得就算活下去也是痛苦。
(至少我记得好像是,话不是完全那么说的,但是差不多那个意思)最后他让女朋友做选择。
而最后的结局是,Justin的女朋友和好朋友把他安置在了一个废弃的动物园里,呼唤他的名字,没人响应,然后丢了一条生鱼到洞门口,他马上就像一只野蛮的动物冲了出来,自顾自的生啃鱼肉。
他对他们的呼唤置之不理,只在最后的镜头里他留下了眼泪。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因为情感而)流眼泪)而他们让Justin活着,尽管他们心理不愿意,但是行动上已经把他当成了一只海象来喂养,是出于他们觉得他还有一个作为人生存的权利(人权),还是因为他们看到了Justin展示出的作为动物本能对于求生的欲望,还是说是出于内疚而让他活了下来,这都说不清,我只希望至少不会是最后一种。
当然如果摆在现实里的话,褪去人皮送医院救治的话他还是能当一个人的,只不过会是严重残疾,心理也会扭曲,但是好歹能以人的样子活下去。
看完后那一个星期闭上眼就能看到那种令我觉得恶心到绝望的脸,之后几乎半个月里心中都走不出那种阴影。
有时候心情一低落就会想起了Tusk,然后就觉得特别压抑。
所以有时候去电影院里看电影的好处就是,当你真正投入的时候,那个大屏幕和环绕音响能把你套到一个场景里去,而你在家的时候,你并不觉得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你,你呆在了一个你熟悉的,安全的空间,而当你到了一个陌生的空间,你对它的认知就减除到了你和前面的那个屏幕,那个时候你只需要理解那个世界就行了。
而和我同座,散落在电影院四周的老美们全程哈哈大笑,观影结束后他们欢呼的鼓掌。
然后我苦笑了一下,觉得当他们真好,看什么都能那么开心。
我一直觉得如果我是一个人在家看的话,这部影片对我的影响绝对不会这么大。
这部电影看完再看10,就一直让我觉得,一旦处于一种极端的情况下,而且对方是个心理畸形,而只要我还有一定的理智或者能反抗,我会做一个选择,逃不出去我就死,绝对不会苟活。
对我来说,影响我最深的是Justin发出那种动物的嘶吼,它带有生而为人的绝望。
影片全程看得很压抑,不懂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有点搞笑。
不管是开始主持人拿对方的痛苦开玩笑,还是后来报警是那么严肃的场合警察还随便开玩笑都让我感觉严重不适。
尤其不懂得是结尾为什么不将男主恢复人形,或者直接杀死?
我以为最后救出的镜头是男主想让人杀了自己,至少如果我处于这种境地且无法恢复肯定是宁愿死去的。
就算男主希望或者导致最后生活在动物园,身为曾经的女朋友和兄弟为什么还直接带活鱼?
不能带点人类的食物吗?
就真把男主当动物了?
总之,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让人深感不适且毫无逻辑可言。
我相信,《长牙》会是一部过很多年还会被反复提及的CULT电影,够创意、够疯癫、够特别。
所以我说,凯文-史密斯成功转型成了cult大师。
自从凯文脱离了话痨喜剧之后,就在一直不停的探索之中。
尝试了类型片《拍档侦探》,估计和布鲁斯威利斯这样的难搞大明星合作,也会处处掣肘,最后电影拍的也不温不火、草草收场,没给观众留下更多印象。
凯文又拍了有些另类的《红色之州》,其实也是类型片里的惊悚片,还是邪教题材。
我看过,觉得很不错,竟然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沓之感,很难想象是凯文这样的重度话痨拍的。
老戏骨梅丽莎-里奥的演技惊艳,结尾出人意料。
但似乎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2014年,凯文的新片《长牙》上映了,正好是《疯狂店员》上映20周年的日子。
尽管很多人怀念他早期的话痨电影,但凯文好像对“沉默的鲍勃”那一套已经彻底玩腻了。
那一套仿佛情景剧似的片子,只能是代表90年代的温馨回忆了,时代变了,“白烂贱客”那一套早就过时,就像backstreet boys一样,谁还会想再听一遍《get down》呢?
不断的改变、创新真是好事,不要像张艺谋、吴宇森那样,没了大胸脯、小白鸽就拍不了戏,凯文是个影迷导演,《疯狂店员》里就有很多对经典电影的戏仿。
他不想成一个商业型导演,他只想拍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虽然凯文现在的作品可能让《疯狂店员》系列的影迷失望,但我还是很看好他向邪典电影靠拢的野心的。
其实《长牙》这部电影很简单一个idea、添枝加叶、添油加醋,就成了一部重口味cult残虐片。
其实好莱坞早期的《畸形人》也是这个主意,后来的《象人》《人体蜈蚣》无不是对人动物性的表象化解读。
凯文没有过度渲染恐怖,而是带着他标志性的话痨展开剧情。
营造的心理惊悚氛围,让人感觉creep、chilly、sick。
难得的是,凯文变得沉稳了,没有撒太多狗血。
也不像以前一样浮躁任性。
尽管这样,《长牙》依旧是小众口味,难登大雅之堂。
也许凯文对奖项和票房等功名利禄全都看淡了,只想恣意妄为的走上独立电影的羊肠小道,拍一些另类的片子,给这个看似热闹,实际无聊的电影圈画上一个醒目的涂鸦!
he did it!我真是越来越爱真性情的导演如凯文,越来越鄙视为票房奴役的艺匠。
超级期待《瑜伽妹斗罗》,可能是下一部CULT邪典。
猎奇恐怖片遗珠,吃饭期间别看!
没想到这部片竟然是a24出的,和这个厂牌的其他电影风格不太像。
这部片的选角就挺骚的,男主是经常演喜剧的演员,没想到来演了这么一部恐怖片。
女主虽然没什么名气,但是漂亮身材好。
德普神客串,其实都不止客串了,戏份不少,大概是给女儿铺路把。
本片的两个女营业员,漂亮的那个是德普的女儿,另一个是导演的女儿,而且之后本片导演有一部叫《瑜伽妹斗罗》的电影,这两位一模一样的人设和装扮,一模一样的便利店,德普也再次同角色客串。
另外,本片那个胖胖的角色是《灵异第六感》里的小男孩。
虽然胖了,但是我感觉他的眼睛还是很灵的。
很难评价的电影,极度猎奇,各种地狱笑话,又很孤独和悲伤。
前半部絮絮叨叨,看似废话连篇,其实都是在塑造人物性格,也暗藏了一个恐怖版的类似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
就在观众快睡着的时候来了一记猛药!
比xx蜈蚣还猛!
但是,a24毕竟是有性格的独立厂牌,不像蜈蚣那样纯卖弄恶心。
后半段一直缠绕着的一声声的悲鸣声,让人不寒而栗,又难过不已,又觉得活该,嘲笑残疾人的男主最终得到惩罚。
结局太悲伤了,那句“哭泣是好事,它使我们区别于动物,证明我们有灵魂的”,可谓是金句了,升华了主题。
PS:片尾曲蛮好听的别急着关。
另外,片尾曲放完,出字幕过程中有一大段对话,可看做彩蛋。
dttcbjugtyjkwodklspjjljfiowokwodhhijhfjwfisnogjxkfhxjkiesiuexzshjkoayujyoyoutdujssijjdoosjqokcbfuisjxbakojdudhnkkdojjxkjjjdjdojjkkkndodkkjuvenileknowhavehaveinsonnotvillageduojjkkkndodkk
还没有出中文字幕,我用低空飘过的英语六级水平硬撑看完了这部片。
这部片中的人象造型由多块皮肉缝制而成,嘴巴植入了长长的海象牙,是继人体蜈蚣之后,又一恶心造型,甚至超越了后者。
说几点吧:1.影片创作灵感来自一家旅馆的活动,免费为顾客提供住宿,但是要顾客每天扮演海象两小时。
导演凯文史密斯看到这则广告之后创作了本片。
2.片中的大boss Howe是一个加拿大历险家,他在一次航海中沉船了,他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寒冷难耐,是一只海象给他温暖,让他存活了下来。
但是又饥饿难耐,他就吃了海象,才撑下来被解救。
海象救了他,他却吃了海象,内疚和自责长年累月,终于变成了变态杀人狂。
影片中他穿成海象造型与海象造型的Wallace搏斗,被Wallace刺死,对他来说算是一种心灵的解脱。
3.影片以Wallace与Teddy的大笑声开头,他们嘲笑断腿的2B青年。
有意思的是,Wallace后来被Howe先砍断了一只脚。
4.Wallace在机场与大胡子检查员的的对话很有意思,比如加拿大人不会感到伤心,美国人才会,原因美国旗有红色蓝色,而加拿大旗有红没有蓝色(blue:忧伤)。
加拿大的国旗只有红色,这也暗示了Wallace这次加拿大之旅的不祥。
5.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会流泪,而最后已经被改造成海象的Wallace流泪了,他已经过着海象的生活,还算不算人类呢?
6.影片有很多人性黑暗的地方,比如Howe和海象的故事,还有Teddy为了得到Ally而故意不接Wallace的求救电话。
7.在最后彩蛋里,Not-see party将Wallace在加拿大的经历当成搞笑节目播了出来。
Wallace想去寻找节目材料,没想到自己却成了节目材料,多讽刺。
8.影片缺点就是剧情不够曲直巧妙,又很话唠,对话不断。
德普的客串并不出彩。
但是一部恶心恐怖片能做出这么内涵,有点深度,已然不错。
虽然就是blah blah blah但是wocaonima5555啊
极度cult
结尾拉出地狱笑话本质,超越了变态,比变态还幼稚
恶……
人型海象真是超脱想象力的一个物种 - -,不得不佩服编剧的脑洞,这片子还是好cult啊,虽然内涵和深度我都能理解,但真的是接受不能
呕,嘿嘿,呕,嘿嘿我,呕,爱看,呕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扮成海象。
偶然看到有人分享此片,想起那张多年前留下不错印象的「预告海报」就决定观影一下。电影不喜欢,但意外看到了成年童年的海利·乔·奥斯蒙,更没想到约翰尼·德普也出演了。
为男主伤心,其他我看不出意义在哪儿
够bt的。。。
场面够cult,也很有创意,但是这部电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节奏实在是太慢了,有大量和剧情无关的对话,真正海象出场可以从55min左右开始看起,我觉得可以把这些无关剧情删减掉,增加一些人改造成海象的血腥场景会更好,果然2010s的b级片和2000年之前的是不能比较的
看完太难受了
完全击中我最恐惧的领域,血浆鬼怪之类的哪里有这种处境可怕。凯胖这几年是受了什么精神创伤吗?这部比上一部更加阴沉,更加不相信人性这东西了啊。
从此我对海象有了阴影。
就是,德普父女没认出来,男主嘻嘻哈哈被折磨成这样有点不忍直视,结局稍显仓促,不过开头节奏很快,整体看下来很温吞,没有高潮似的
有趣又怪诞,一票不起眼的小角色太出彩了,虽然剧情发展有点平淡,像一只笨拙又无助的海象,不过很符合这个故事给人的感觉,绝对是一部惊喜作!比人体蜈蚣有趣多了!
一个播客和朋友在一次录音中讲了一个笑话笑到疝气,然后这个播客就把这个笑话拍成了这部满是冷笑话和恶趣味的CULT电影,还拉来了FLOP的好友约翰尼德普匿名出演。彩蛋别错过了,狠狠扇了那些陷入人性思考的观众一巴掌。
这部电影和伊甸湖一样 不想再看第二次,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拍的太好 让人不相信人性.
此片最大看点是面目全非的德普叔和越来越像猪头三的前天才童星海利·乔·奥斯蒙。剧情像是文艺版的人体蜈蚣。反正导演一样脑子有泡就是了。目测在不远的将来,恐怖片类型将越拍越窄,各种人变猪人变牛人变xxx指日可待。
补。 2015-03-31 【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