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管虎曾经拍出《黑洞》和《冬至》这种大案侦破大剧的人大概会以为他是盖•里奇的脑残粉。
从时装式的布景、时髦的摇滚乐、三个角儿夸张的肢体表演,紧张高速的镜头剪辑…一切看起来都似曾相识或者说整个场面调度看起来都像是一个熟悉的符号,一个似曾相识的符号,哦,这不是《两杆大烟枪》还有《偷抢拐骗》吗?
从未涉过足这种类型片的管虎对盖•里奇最拿手的MTV式剪辑模仿看似照葫芦画瓢,但那些容不得观众们喘气儿的剪辑有时真会让人看得心烦意乱,还有那些夸张的肢体语言组成的表演让场面调度里的一切看起来像是为了表现而表现。
可抛开这热热闹闹的前三分之一之后,剧情才是最致命的硬伤,导演过早的揭开了谜底,看似是穿插进多次倒叙的线性叙事,但是却让人需要花费双线剧情的脑筋,让人神伤。
身兼出品人的三位主角的表演都有点过火,张涵予把表演都花在了早年做配音的功底上,黄勃延续近些年里自成一体的风格,但明显到让人一眼看出强尼•戴普在《加勒比海盗》里妖里妖气的样儿;最走形的是刘烨,一反常态的表演本想突破,但只让人觉得扭捏造作。
两位女配一个扮丑一个秀美,成全了剧情,却做了花瓶儿。
也许管虎想来一次彻底的突破,但过于死板的场面调度和炫技一般的镜头剪辑,再加上上不断穿插地回闪和倒叙会让观影的人很容易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抵触。
不过在三位当红男星华丽丽的阵容和炫丽的镜头语言组成的外衣下,管虎依旧可以轻易的俘获大众影迷的钱包。
在这个淡季票房应该不会差到哪儿去。
今天去看了《厨子戏子痞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评。
现在继续在写在拍伟光正、开挂屠鬼子戏的人,是在荼毒下一代无疑。
看电影的时候,前面20分钟,有点西部片的feel,还挺期待这些人能玩出怎样巧妙的花招,直到地下党的身份摆上台面。
其实这些,我们这种成年人,看多了就算了,一笑置之而已,最让我无言的是坐我后座的家长带了一个目测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孩子来看,小孩儿还看得挺嗨。
看到枪眼割肚片段的时候,我还跟满娘说,这样的戏小孩真的能看么。
虽然在切腹自尽那块的时候,管虎是有点给日本人正名的意思,但是这就像,我杀了你再跟你说对不起一样,狗屁!
其实我挺想转过去问那个小孩,你恨日本人么,如果你恨,你了解日本什么呢?
好多自杀的人,都是停留在过去走不出来的人,继续进行这样的仇恨教育,中国,也就跟朝鲜差不多的水平吧。
一个民族的人,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小孩子去仇恨另外一个民族,当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是屎么!
当全球化进程是屎么!!
突然觉得这一切其实挺可笑的,跟民族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
我觉得,中国人没必要跟着西方人的价值观走,能先把自己老祖宗的道德修为捡起来就不错了。
管虎这一溜手,我大概八年不敢看他的片子了吧。
抛去那个穿越的机关枪,抛去一切YY,印象最深的是片尾那段民国大学生的感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纵观中华历史五千年,我独爱民国时代,那个时代里的大学生或许正处于思想启蒙阶段,或许没有纯粹的所谓信仰。
但有我向往并钦佩的爱国情怀,人文思想,更有着这个时代里我们已经渐渐死去的理想。
其实影片的故事设置,更像是一场高智商犯罪。
即使有中日对抗、731部队等元素出现,却是在“爱国运动”的掩护下,玩了一出漂亮的“骗局”,在这个局中,每个人物分工明确,有人设计把下手对象带入实施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有人则故布疑阵,虚张声势步步为营,有人则里应外合,施苦肉计却攻心为上,国产片中这种故事设置的影片甚少,更多时候,创作者更喜欢把英雄设计的天下无敌,可以手撕鬼子或者被强奸后飞身射箭秒杀几十个伪军那种“技术派”特工,而以谋略在困境中取胜,不光需要技术,还需要智慧。
民国三十一年,“虎烈拉”横行华北。
北平城被日军封城。
城外闹瘟疫,城里闹饥荒。
流氓(黄渤 饰)饿得不行,蹲在胡同里劫大户,没想到却把两个日本人劫到了一家日本料理店里。
店里只有店主夫妇和一个驻店唱戏的戏子。
中国店主夫妇,厨子(刘烨 饰)胆小如鼠,厨子老婆(梁静 饰)残疾弱智。
戏子(张涵予 饰)颠三倒四,神神叨叨。
怎么处理这俩日本人成了难题。
其实最开始知道管虎完全是因为一个八卦,马伊琍与管虎相恋五年被“好姐妹”梁静插足。
之前看过《女子特警队》,里面梁静演一个很泼辣的富家女,最后被身边的人所感动,努力训练,变成了很棒的特警队员。
她确实演的不错,在那个年代。
所以对她印象深刻。
既然两个女主角我都有所了解,八卦不谈,我确实也因此所以注意了一下这个导演。
最近几年,管虎的戏大多有黄渤、梁静、高虎还有王迅,基本也可以算是一个合作很有默契的团队了。
痞子黄渤虽然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但是演技真的很厉害。
从《民兵葛二蛋》到《101次求婚》,黄渤几乎次次让我觉得在突破自己,直到看了这部戏里面,黄渤那一段舞,真的是觉得,这娃真是用绳命在演戏啊!!!
厨子,管虎邀请到了现在在微博很火的火华社社长刘烨,也是一大看点。
虽然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刘烨的那种气质,但是不可否认,他还是很会塑造一些角色的。
蓝宇、爱出色、天堂口、硬汉、不再让你孤单。。
刘烨也塑造过很多个荧幕经典角色。
戏子,这部戏看下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张涵予太xx帅了,真的不可小觑。
有些男人就是这样,越老越有味道。
就像之前《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吴秀波也是这样,出道的时候都快40了,确实有味道。
其实说到越老越有味道,我觉得一个特别典型的人就是周恩来,我一直觉得,老了以后的周总理,那神韵,那作风,那味道,真的是帅毙了。
好吧,跑题了。。。
说回张涵予,他一直都是一个可塑性特别强的演员,首先他的声音可塑性很强,这个估计是因为最早他是配音演员出身。
其次,他的相貌也很有可塑性,在《十月围城》里面,我一直惊叹于,孙文竟然是张涵予演的。
最喜欢的他的角色当然是《风声》里那个硬汉了,那种隐忍和坚定,完全就是他本来的样子。
最后,他的演技也是非常出色的,他都快50了,我却觉得让他演二十几的叛逆青年都无所谓,就是这么的霸道!
虽然梁静在管虎的电影里面是固定搭配,但是还是要提一提,这一部戏里的梁静真的很出彩,她静下来就是一个共产党特工应有的样子,动起来真的就像个疯婆子让人嫌弃。
而且,不知道为啥,管虎的电影里,梁静总以一种不太好看的形象出现,让人觉得每部戏都在自毁形象,是不是管虎怕把梁静拍的太好看,就被别人拐走了。
哈哈。
值得一提的是王迅,这个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名字的演员。
每一部电影里都操着一口四川话,以一种丑角的角色出现。
相信很多人看到他的出现就会说“哦,是他啊”。
他永远以一个小角色穿梭在黄渤身边,但每次的表现都让人过目不忘。
这部戏里面,不知道是不是删减的原因,感觉给他的这一部分剧情交代的很不完整。
一直都是一种很莫名其妙的存在,总觉得他会为厨子戏子痞子提供些帮忙,但有没有,反而是最后出现的那个日本女人给了他们帮助。
也没有交代他最后的结局,感觉就像《一代宗师》里的张震一样,删掉他的戏份,好像也没那么有所谓。
最后的最后,这部戏在我看来,真的是目前为止管虎最好的一部戏。
不像杀生那么分裂,也不像斗牛那么土气,选角也很给力,剧情也让人回味无穷。
最然开始的时候让我觉得过于戏剧化了,夸张而聒噪。
当证明确实是在演戏的时候,才理解了那一种因为责任感,因为想要达到目标,而付出的那一种努力。
电影结束时候,主创的访谈,还有配乐也都很棒,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怀念那一段往事,那一段历史,是最容易让人记住和感动的方式。
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五星。
向为了抗日奉献自己的战士们,致敬。
29号首映当天就冲到电影院去看了这部片子,比预期中还要好一些。
扛重狙的予叔威武雄壮气场无双,一曲送别吹得荡气回肠;黄渤流氓有文化科学家会武术全面开挂;火华社长长发飘飘小飞刀,又萌又帅。
不过最动容的可能是片尾几人在燕京大学的过往吧,可能因为我本人也是大学生,所以会更有些触动。
管虎是一个很爱玩结构和叙事的导演,迄今为止看过的几部《杀生》、《斗牛》和这次的《厨子戏子痞子》都是,穿插着各种闪回片段,间或几句独白,再加上各种大特写和碎片化快速剪辑,当真是华丽丽的华丽丽的华丽丽的……挑战观众的注意力加理解力加推理能力。
好吧,其实我想说悬疑推理剧用这种叙事手法拍在相当合适的同时也很容易玩过火,让人跟不上线索。
如果真要我说这部片子哪里不好,可能就是有点玩儿脱了吧。
虽然说不上是谁的资深影迷,看过的片子也不多,但是我觉得这种风格玩得最好的是英国的盖导盖里奇,其次美国的痞子昆,此外比较看好埃德加赖特。
在管虎的片子(或宁浩导演的片子)里其实是能找到以上几位的影子的。
但是你又不能否认在他们这种偏西化的风格下那种还是相对比较接地气的国产内核,有时候,就是成也内核败也内核。
可能这次败就败在导演心一软,成全了一次主旋律高大全,让几位义士活下来了,不然结尾的效果会更好。
说到抗日,一直是国人的一种情结,一个G点。
从小到大的历史书里一直强调强调再强调中国近现代史有多凄惨,各种抗日剧层出不穷一个比一个热血,于是最后终于变成了狗血。
近年来讲抗日的电影除了比较沉重的十三钗之外,就是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和管虎的《厨子戏子痞子》了吧,两部小人物的故事。
比较敏感的还能看到这两部片子背后那部痞子昆的《无耻混蛋》(虽然人家抗的是纳粹)。
如果要用理性思维来看的话其实这三部其实都是漏洞不少的,或者说,不现实的。
但是,咱玩儿的不就是那种不现实么?
电影本来就是筑梦的艺术,昆汀可以YY出一支杂牌把希特勒乱枪打死,国内导演YY一次就被人说迎合观众,抗日神剧之类的,真的是躺着也中枪好么。
其实抗日也不就是个引子,一个大背景,一个setting。
《黄》讲的是一个男孩在失去了种种之后成长为男人的故事,《厨》讲的是几个热血青年舍生取义的故事。
要说就这么放在抗日的背景下吸引票房也没错,谁叫大多数中国普通群众都吃这一套,都乐意花钱看打鬼子乐呵乐呵。
高贵冷艳的文青和影评人你们嗷嗷个什么劲儿。
其实电影不就是做梦加自嗨么,只不过是跟票房或评奖挂了钩,评论才显得那么重要。
一个人有了一个想法,拉了一支团队一起实现,这是一件事,之后的宣传上映评论获奖神马的就又是另一件事了。
貌似少年PI最火的时候李安导演说过,电影拍出来之后就不再属于导演了。
我觉得真正的导演要么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把片子打造得天衣无缝让人完全感受不到导演的存在,要么就剑走偏锋、玩风格玩得让人无法忽视无法超越。
管虎是后者,只要踏踏实实做电影,不骄不躁不急着求票房,总能成大师的。
还有就是我觉得吧,现代人少的不只是片尾花絮里几位主创说的那口气,还缺了一种想象力,包容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活得越聪明就缺了做梦的能力。
追求的东西越实在,就越看不到那些无形的美好的东西。
感觉就像人导演伸手邀请你一起做个梦,一起high,你pia的一下把人家手打开,抱着自己那点小觉悟小伤感不放一样。
最后说一句,其实我就是去影院跪舔我男神的,你们就当我是个花痴好了。
看完《厨子戏子痞子》,忍不住想要说两句1、片名的英文翻译实在太欠2、喜欢宣传语“卖笑”救国3、那些老看不起国产影片的也没什么让人能看的起的4、影帝果然不同凡响5、尼玛看了评论才知道原来火华社长操的是一口上海普通话6、唯一女角梁静很到位7、套上了抗战的背景有什么不好!
艹,这不就是历史么!
2B们都想回避还是怎么着?
8、前30分钟阶段真的很出彩,审问日本人那段甚佳!
对于这部电影来,其实,这就够了!
9、田中千绘还欠火候10、蠢货三人组那条钱真心太弱,同样的还有那个疯了的日本军。
他的后期任务处理变色就木有别的功效了么最后,我爱这部片,看笑了,看哭了,看到亮点,看到出彩,看到三个影帝飙演技就够了!
至于剧本,至于逻辑,留给下次在改善吧!
谁敢说这世上有百分百完美的电影呢!
说实话,这部电影是我这几个月最期待的,没有之一。
管虎是一个很有想法却有点被忽视的导演,而且他对于演员的调教绝对也是一流的功力。
管虎+黄渤已经足够把人吸引到电影院里去,还有叔范儿十足的张涵予和老不正经的火华哥。
因此我觉得对于管虎这样的大厨和这三味上等的原材料,即便不是满汉全席,最不抵也能做出一盆香气浓烈的四川火锅。
看了预告片,惊艳的感觉让我觉得,即便这个影片剧本不太好,三个人的流畅表演也能撑到我不出戏的看完电影。
我相信管虎和这三个影帝每个人都配得上一个牛逼。
所以我把自己的预期值调的特别高,甚至看电影之前连影评的题目都想好了——《牛逼,牛逼,牛逼,和牛逼》。
事实证明在影院的观影感受实在是和预期要挂钩太多。
就好比去看《泰囧》之前,我寻思着也不知道这电影能不能逗笑,想着给我个烤鸡翅就行了,最后来了一大锅可乐鸡翅;在电影院,当我把《厨戏痞》的标准预调成火锅之后,再往后吃,我他妈居然吃出了白菜帮子和过期粉条子,当快看完电影的时候,我轻轻叹了口气。
这是不是大烩菜了?
不是,还不是烩菜。
结尾居然还让管虎一巴掌糊进去嘴里一只苍蝇。
抛开苍蝇来说,的确不算难吃,可是比起看完《斗牛》让我愿意连说牛逼,这菜还真有点噎着我了。
很显然,收获了《斗牛》与《杀生》的良好口碑与低落票房之后,管虎终于按捺不住,想要用票房来证明自己了。
宣传片里“好电影需要好票房”将其想法毫不掩饰的全盘托出。
管虎这个人倒是不装逼,你们说我电影好,那我就得和你们要点票房。
比起《三枪》和《非诚勿扰》这种都能过亿的电影来说,倒真有点委屈了管虎。
不过我觉得他还是稍微急了一点。
刚看到《厨子戏子痞子》这个名字时,我还以为是山寨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不过把《虎烈拉》改成现在这个名字,是很明智的选择。
一来虎烈拉容易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二来厨戏痞给人三影帝斗戏的感觉,也便于营销宣传。
管虎之前的两部好电影都没怎么营销,这次做足了,也吊起来了人的胃口。
片子的前半部分还是很亮的。
巧妙的配乐与管虎炫技的镜头让我偶尔有种舞台剧的感觉,剧本的对白下了不少功夫,张涵予颠覆性的吐槽形象亮相骚气十足,火华哥把一个阴柔的厨子演的不能再贱,黄渤的痞子就不多说了,就连梁静的疯婆子也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管虎去揭开真相前,我以为她真是一个疯婆子。
前半段给人一种荒诞到疯癫的感觉,甚至有点闹。
但是这种闹并不过火,笑点铺垫也算合理,尤其是黄渤的艳舞,效果火爆,差点让我喝的一口水全喷出去,算是一个影片的高潮。
作为一部以“喜剧”为第一标签的电影,如果这样行进下去,也算一种不错的模式,即便剧本偶有不合理,也足够欢乐的感受这部电影。
或许是管虎太想迎合了,以致到后来让我感觉这种迎合有点用力过度。
演着演着,戏子痞子厨子全没了,而电影居然渐渐让人有种主旋律的感觉。
三个人屠杀日本人的那一段,像一种讨好国人的宣泄。
火华哥与黄渤华丽变身赛亚人以2敌N,而谷子地变身顶着物理免疫与魔法免疫的神枪手弹无虚发,那么大个目标站在楼上中不了枪也就算了,过了一会他居然弄出一个重机枪来豪气十足的扫射——卧槽,你们怎么把那么大个玩意儿弄进日本占领的北平城然后又弄到旅馆的?
亲,你不知道这种主旋律已经让我们足够狗血了吗?
前段时间火爆的手撕日本人的抗日神剧也让我们吐够槽了好吗?
还好黄渤中枪了——看到黄渤与火华哥倒下的那一瞬间,我简直要流下泪来。
管虎也算还有点节操,不然日本人真的要傻逼到让我吐血了。
结果还是没能幸免。
看到最后四人站在山坡上圣母玛利亚一样往下撒疫苗棉絮的感觉,就像我在一大口菜里即将吃到一只苍蝇的时候,猛地发现了,然后筷子停在了嘴边——结果管虎一巴掌糊了过来,硬生生让我把苍蝇和白菜帮子过期粉条子一口憋了下去。
这样的结尾,我可以考虑成是为了迎合观众,但是这不是管虎最好的方式。
把他的才气与牛逼进行到底,才是最好迎合观众的方式。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
倘若最后leon没死,这部电影不会让我念想如此之多,并且翻过来复过去的看。
而导演如果想迎合观众,大抵可以让大叔与萝莉过上幸福的日子——但是如果那样,《leon》的经典也必定会减分。
无论《斗牛》还是《杀生》,你都能发现管虎是一个善于在电影中巧妙的夹带自己想法与观点的人,并且这种夹带还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感。
《杀生》中探讨了我们社会中经常忽略的一个陈旧的道德守则对人性的集体压抑以及管虎对民族性的思考;斗牛从台词到剧情都有不少的中日对比。
管虎是一个善于思考,也善于反思的人,并且他也乐于让观众一起去反思。
不过前两部收获良好口碑的电影对于只想吃着爆米花看爆米花电影的很多观众来说有点隐晦与生涩。
这次的夹带,却让我感觉有点生硬。
影片完了之后,有一段小视频,是几位主演的说的话。
大致意思是,“现在的年轻人缺少点勇气、社会责任感和精神气儿,那种为了国家为了一件事可以舍生取义的精神已经不见了。
”他们说完了,我才有一种,“噢”的感觉。
原来管虎想夹带点这个。
现在的浮躁社会的确有这个问题,很多青年人年纪轻轻却有着中年人的中庸想法,毫无锐气与社会责任感…可是我在电影里怎么就没看出来这个夹带,还得靠最后几个人来说?
其实没有票房,管虎也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好导演。
奈何电影还是大众化的,想要证明自己,还是拿票房说话才能理直气壮。
管虎现在更多的是拍自己的想法,这次却又感觉用力过度。
厨戏痞的票房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但是能否有一个“好票房”,我却充满疑虑。
管虎对演员的调教、使用与安排,功力都炉火纯青。
他和黄渤是知根知底的,因此尤其黄渤在其手下,最能演出其本色,让人惊叹其演技。
在中国目前的演员里,演带点痞子流氓气息的小无赖,无人能胜过黄渤。
黄渤出身底层,成名中年,奋斗历程颇为坎坷。
能把痞子演这么好,一定和其个人多种生活经历与思想有关。
《斗牛》与《杀生》,甚至让人感觉黄渤演的是自己。
厨戏痞里这个略微带点侠气的痞子,黄渤拿捏的也算到位。
虽然我对于管虎这次的商业化有疑虑,但是他和黄渤的组合还是值得让人期待的。
倘若管虎逐渐向大多数观众的口味磨合,管虎+黄渤这样的配对,将在未来带来不小的票房冲击与号召力。
假以时日,其模板或许可以比肩冯小刚+葛优。
对于管虎来说,这只是一部三星的作品。
类型电影是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形态。
比如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种类有:音乐歌舞片、喜剧片、西部片、悬念片、恐怖片等。
类型片的基本特征:1,以叙事为主导的规范化审美形式;2,是大制片厂标准化生产的产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其目的和原则;3,视听语言霸权同时带有强化政治文化的含义。
官话是我度娘来的,所谓类型片其实就是好莱坞人几十年玩儿出来的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然后到我们这师了一下这帮夷们的长技。
可惜,中国电影发展至今,追逐成为大师者云,肯踏实辛苦呆在基层者少。
如今前者们大多被毒舌的评论们黑出了翔,后者也没见几个合格的深藏功与名中国的电影圈儿,一直是个很无趣的传说,直到有了他从原先的【虎烈拉】更名到如今的【厨子戏子痞子】管虎与类型片导演这个称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基本上这是个喜讯影片前三十分钟的高频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一大考验,后面节奏逐渐趋于平顺,包袱抖的有点儿早但是干货不少,插花儿的甘草人物有点多不过节奏不拖,至于那些个奔着CULT片去的观众们,我恶意剧透一下最后会给你唱一曲长亭外古道边。
三位影帝的装疯卖傻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甭管拿金马的还是拿金鸡百花的,哥儿几个都是持证上岗的,分分钟就能人格分裂一下。
导演媳妇往死里扮丑也不如一脸听风者似的单臂举哑铃,日本子姑娘演什么都跟海角七号里一模一样,总想穿越一句“去你妈的台北”,戏眼儿都在头牌儿身上,那段儿艳舞跳的,难怪后来鬼子们集体自裁都不用介错人,简直让人想随他们去了不久前听说总菊又下发了一纸有关于抗日神剧的补丁,眼瞅着他管叔儿这边的新片,当不当正不正的却又似一部往菊脸上糊过去的大逼斗,是巧合么?
这也太特么巧了【厨戏痞】大概是目前最适宜出现在矫枉过正时期的一帖好药。
虽说舍不得血浆套不着狼心的观众,但也没搞出一刀毙命800个鬼子的玄幻伎俩,可见做剧本的还算有良心。
更何况翻一翻影史,哪国影人也没少YY本国基础战斗力值,别跟我聊你没看过变形金刚,铁血真汉子爆炸绝对不回头可不是我们发明的。
如果连开动脑筋幻想一下的权力也没有,这个行业可以行将就木了,同比于不让宅男们撸,真真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菊花儿瞅着一个BUG就打个补丁,这事儿比横店一天死上万个鬼子更加不科学。
条条框框的BUG好补,行业体制内的病恹恹姿态却非一两天能去的了,好在管叔儿开春这么躁了一回,让人感觉玩儿电影,其实还应该是件特别有意思特别HIGHT的事儿别动不动就拎起自己跟昆丁比,我们永不可能成为被解放的姜戈,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自我意淫才是正经,丫到北京也照样买盗版盘。
拉大旗作虎皮最终还是脑子不够用回归传统剧目,这样的作风还真是符合导演狮子男的通性,我说,一部纯恶搞的片子就别在结尾说什么扯淡致敬的话了,都以为自己是他妈正义化身呢
没有那么差,也没有那么好,亮点都在开始……虎头蛇尾啊!田中千绘美翻了……
黄渤跳的舞骚气冲天,加一星。
借里面的台词总结就是“一群神经病”。我再加一句“一个糟糕蹩脚的小品”。
一群戏精!
这部片能看出导演的功力,而且是张涵予演的特别好,前半段搞笑,后半段被煽情悲壮。梁静和刘烨也特别好。黄渤没突破。
“别急,我们还有下辈子…”看前面装疯卖傻以为又是一部《刀剑笑》《杀生》那样风格化的片子,没想结尾引向有情有义的革命热血,一下子就变得温情起来,片尾曲《送别》直接把观众锁死在座位上久久不肯离去…
看一次黄渤就更觉得他帅爆了一点
演员的演技真不错!朴树的声音一出来各种催泪!不过一开场就各种跳戏,看完之后默默念叨管虎真的没有受到冯德伦的太极一的启发么……
对手戏飚的爽,魔幻抗日剧的宽荧幕版。田中千绘挺好看的~三半
横店死的一小撮鬼子~黄渤卖屁股,自卖自夸~“体现了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文案要这么写。。。“卖笑救国”,切~
于我的最大问题就是:好些角色都不像人,而是像超人。风格很管虎,乱来就黄渤;唖麼喋的刘烨,谷子弟的涵予。故事也太扯你娘的蛋了:人不做人事,做的是神差和傻活。你说“好戏是要票房的”,但不觉得“过早揭穿谜底就没意思很多了”吗?还有:动画部分较差,道具不够真实,小鸟太假,爆炸太卡通,……
在主旋律下的嬉笑怒骂
蛮好看的
虽然后面突然步入正途有点减分但是 还是很喜欢的呀!!!
抗日奇侠剧,各种闪回显得前半部分很乱,抱着批判的眼光看就好了
这什么破电影啊?!本来挺喜欢黄渤的,但是突然发现他的表演太模式化了,成名了也要求突破啊!
真讨厌这种拿日本人开涮的所谓爱国抗日电影,真尼玛对管虎失望,老子给负分,如果不是黄渤刘烨张涵予肯定他们演技,根本就是一分滚粗~
比可怕的<匹夫>还要好一点啊
闹剧中加正剧把人看得难受的。不推荐去电影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