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之路

無窮之路,No Poverty Land

主演:陈贝儿 Janis Chan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无穷之路》剧照

无穷之路 剧照 NO.1无穷之路 剧照 NO.2无穷之路 剧照 NO.3无穷之路 剧照 NO.4无穷之路 剧照 NO.5无穷之路 剧照 NO.6无穷之路 剧照 NO.13无穷之路 剧照 NO.14无穷之路 剧照 NO.15无穷之路 剧照 NO.16无穷之路 剧照 NO.17无穷之路 剧照 NO.18无穷之路 剧照 NO.19无穷之路 剧照 NO.20

《无穷之路》剧情介绍

无穷之路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制作组在全中国挑选了十个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案例,分析每个地点采用的不同扶贫方式,例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细说各地在过程中面对的困难,经过无数人的血汗及努力,终于取得成就。节目通过今昔对比,回顾以往生活条件恶劣的同时,呈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男奴时代小伟不可思异对风说爱你生无可恋的奥托摩登家庭第八季外星女生柴小七2追着彩虹的我们美国甜心制造情缘姐妹妻子谋杀案八四年夏天压轴好戏红棉袄绝命代理猎黑行动爱在疯人院降世神通:最后的气宗第一季全民公主有答案的男子迷情山庄暗夜藏心弃黄从正第二季海盗旗升起第一季守望的天空金刚:骷髅岛珍惜每一分钟万花筒41舞会巨蛇闯女校

《无穷之路》长篇影评

 1 ) 无穷之路

第一次看这种记录片,被深深的感动到了。

主持人深入各个贫困地区,详细了解当地的生活,并介绍了扶贫前后的巨大变化,并没有人和煽情的地方,但却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动。

我深刻的觉得我们的国家实在是太强大了,并且绝对不会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当然还有扶贫干部们做出的努力,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感受到了他们工作的不易。

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贫困人民的生活改变,但是背后凝结了无数人的汗水泪水甚至牺牲。

脱贫历程艰苦卓绝,脱贫成效有目共睹。

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2 ) 中国人的无穷之路

【纪录片推荐第一篇】《无穷之路》是TVB专题纪录片,由陈贝尔领头讲述中国脱贫攻坚之路。

从12集短片中我看到了人与自然,知识与命运,技能与致富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水与生命:西海固和四川悬崖村的人民在过去都需要为了生活用水而付出较高的代价,而来自云南怒江地区的人民则因为索道过怒江一年会有很多人丧生于此。

二十多年来,国家倾尽人力物力为人民谋生存之道。

对于缺水的人民,水一到,生机无限。

而对于受水灾之难的人民受政府资助易地搬迁,将原来的索道改为农产品运输之道。

🔘扶植与报恩:福建省对口支援宁夏西海固,帮助这一片地区的老百姓实现了产业转型,脱贫致富。

《山海情》就是源自于西海固本土故事改编而成,山是指贺兰山和六盘山,海是指福建的大海,而闽宁镇这个名字也表达了宁夏人民与福建人民之间浓厚的感情。

🔘贫与志:扶贫先扶志,“志气”的志。

无论是从海南鹦哥岭花了十年培养有机茶造福三百家的符小芳,还是广西融安地区的青少年放弃旧有思想通过不断学习,参加高考,参加职业培训,终于摆脱了原来的放牧生活,走向了更宽广的世界。

🔘贫穷与女人:在贫困地区的女性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等待她们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嫁人。

在嫁人之后还要饱受封建思想制度的镇压,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许去看外面的世界以免受外人的指指点点。

女性更懂女性的苦,女性帮助女性。

乡村教师胡丽梅说服家乡把孩子送回学校来,让诸多女学生知道了人生不止结婚这一条路。

来自云南孟连的 叶萍带动全村女性种植咖啡,自己赚钱自己花,家庭地位得到提高,受到了更多尊重,从此可以更有底气的生活。

🔴中国的脱贫体系是相比较于大多数地区更为完善的,有政府对口支援,有万企帮万村的企业扶贫模式。

中国的脱贫工作不仅仅是脱贫,还必须做到防止返贫,从这部纪录片中我看到不同地区因地制宜,运用知识与技能,发动老百姓自己动手获取幸福生活。

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广大一线脱贫工作人员的汗水,向所有脱贫工作人员致敬!

#纪录片##纪录片推荐##微博纪录片联盟#

 3 ) 实现无穷之路是无穷之路。

在朋友推荐下看了这部纪录片,没有抱太大的期待下,这部纪录片是有惊艳到我的。

纪录片的主旨是讲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为了实现全面脱贫全面步入小康进行的扶贫行动,说实话,这个纪录片之所以惊艳到我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的无知吧哈哈!

“努力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句在政治课本里被要求熟背的话,这句在2020年悄然到来之际被国家宣布我们已经实现全面脱贫全面进入小康的话,说实话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里没有接触到这种绝对贫困的人--我来说,是没有太大的实感的,甚至于我当时还在思考,真的就全面小康了吗?

另一个无知的点在于,我一直空泛地以为扶贫就是经济扶贫,所以当我看到这个纪录片里面国家为了发展一个绝对贫困落后地区在基础设施、衣食住行、教育、就业等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落实了不同的政策的时候,我发现扶贫并不是我脑海里的简单概念。

所有这些事,如果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大国、不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大国、不是一个有智慧的大国,是不可能做成的。

不禁感慨,贫穷的地方之所以贫困多因为地势崎岖道路不通,所以国家一直致力于基础设置的建设。

一个去过贵州的朋友分享到,贵州这个地方虽然地广人稀,但是当你踏上这个城市的时候你会惊叹于这个城市处处是宽敞的大公路。

又想起几年前我给一个外国商人做陪同翻译的时候,带他从广州南站坐高铁去东莞,站在高铁站二层俯瞰整个偌大的站厅时,他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并与我分享到,在英国,要修建这样一条高铁线路可能从说那一刻算起到最后建成需要花上十年。

你们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很强的。

我想也是聪明的领导人们意识到交通可以带来天然的致富源泉,所以过去这几十年,无论是我自己所在的城市,还是这些偏远地区的贫困小县城的交通也都是在日益便捷的。

而国家在经济方面的精准扶贫更体现了其智慧,扶贫并不是简单的救济金,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一个地方真正摆脱贫困的方法是找到适合这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适合种咖啡的地方种咖啡、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地方发展旅游业、极端条件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则进行大规模的搬迁,但是仍然非常以人为本地照顾到那些不愿意搬迁的原住民,那么水电网的覆盖也仍然是基础保障。

针对这群从小就读书不多自然而然不会太专心于文化课知识的孩子,学校开设了各式各样的专业技能课,学习修理摩托车的、学习厨艺的、学习茶艺的……因材施教在贫困地区的教育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整个纪录片看下来,是民族自豪感与感动交杂着,自豪自己生活在一个叫中国的地方,感动这些为着扶贫事业默默付出并长期坚守的人儿,他们的大爱与悲悯之心很让人动容。

最后一集讲到一个外国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仍然在广西一个贫困县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义工,帮助与接济当地的村民。

当他说出“快乐源于助人”时,类目了。

最后想夸夸主持人贝儿啦,她的亲切大方与坚强勇敢也是这个纪录片能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在第一集中他们去到四川凉山的悬崖村,她亲身体验爬完了1300米的天梯,而在后面去理塘时候遇到高反,躺在病床上她仍然自责道“我唔够叻女(我不够坚强)。

”在听到村医说几十年来因为一个承诺他坚守在一个贫困小县城里她流出了十分感动的泪水,在云南普洱市采访那里因为咖啡产业的兴起而带动女性地位提升的腼腆女性时候,她自来熟地与她们打趣开玩笑。

所有这些时刻都让我觉得这个175高的美女主持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她的内心。

我要把这部纪录片安利给我身边所有爱看纪录片的人哈哈!

 4 ) 五个人砥砺前行,十个贫困县镇,数十年的飞跃发展,无穷希望的未来。

1.(川)悬崖飞人博拉——网络交通让他们从高山走出来(新经济),政府安置区让他们安居乐业,从高山来到了洼地,但收获的是难以想象的幸福与安康。

(35万村民搬迁的巨大工程)2.溜索,过去承担了多少生命之重,怒江两岸居民不轻易溜索过岸,可却为了银钱二两以命过江;现在,桥梁代替溜索,交通带动经济和文化,溜索成了当代旅游文化体验热点。

3.凉山深处的少年们,在四川一间电力公司帮助下考上大学、读上大学,生命的花朵终于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

我在成都暂住过的小区旁,不就是被采访的凉山少年郎就读的学院么4.(宁)天上无飞鸟,地上无野草,沙石满天飞,人烟稀渺渺。

苦甲天下的西海固遇上福建省对点帮扶脱贫,人一个一个加入,绿一点一点植出,水一滴一滴多起来,用智慧,用毅力,更用汗水,先锋与基层群众的坚守奋斗造就了吊庄移民的历史壮举,谱写了新世纪生态扶贫的美妙乐章。

5(黔)曾经的民族村“脏破乱”,现在摇生一变成为希望小镇,大企业的坚持助力,继续推动假日经济蒸蒸日上。

6.(云)从来只知道咖啡是洋玩意儿,从未想到我们中国的农村妇女能做出世界一流的咖啡,频频在国际舞台上夺冠——叶萍突破的,往小了说,是落后封建的女性束缚,往大了说,是一个民族在国际上的桎梏。

7.(川藏)理塘在封闭压抑紧张低迷的疫情环境里,白马少年点燃我们眼中的光在都市生活打拼压力重重的环境里,原野上的男孩带来生命的活力在纷纷扰扰,繁繁复复,迅速变化进步的社会里,丁真眼中的纯洁成了吸引我们的圣土,他脸上的甜甜的笑化为蜜糖诱我们前去。

现象级网红,1.互联网大势2.社会经济环境大势3.乡土文化崛起所以,丁真以后,理塘县遍地网红。

8.广西Nick和谢万成在“地无三里平,天无三里晴,人无三两银”的宜州扎洞村扎根六年,帮乡亲们修路、发展适宜的旅游经济。

特别提出的是nick对中国精准扶贫的认可,对扎洞村这片土地的真心真意与无私付出,触动心弦。

...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但也可以做另外一层解读及深入了解国家、思考未来,是没有穷尽永远在路上的,道足且长行则将至。

 5 ) 改变未来之路

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出生在美国或索马里的婴儿,未来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而在同一个国家中,同样也面对着同样的难题,出生在发达地区和贫穷地区的婴儿,也有着巨大的区别,如何让贫困地区的人们能够改变自己的未来?

纪录片以国内最贫困的十个地区为代表,通过政府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用架桥通路、种植特色农产品、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转移人口、扶植就业等多方面手段来帮助民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纪录片我打五星,四星给电影质量,一星给背后的功绩。

 6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一说起tvb,许多人就会下意识的无限感慨。

曾经,它是当之无愧的电视王者,制作过无数经典作品。

但到了现在,它就像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亦趋亦步得迈向终点。

似乎属于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所以,如果不是经过朋友的推荐,我是怎么也想不到,今年国综最高分9.6分,居然是出自tvb的手中——《无穷之路》

何谓无穷在这档节目中,无穷代表着两个含义——一个,是没有尽头,另一个,是没有贫穷。

所以顾名思义,《无穷之路》是一部扶贫纪录片,它的主创全队只有4个人,两人担任摄影师,陈贝儿担任主持。

在节目中,我们跟随着香港人的镜头与视角,深入十个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去探寻、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去见证国家的扶贫成果。

节目的第一站,来到了四川凉山阿土列尔村。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部横断山脉,是全国最经典的大范围连片特困区,全州五百多万人,占超过一半是少数民族。

语言不通、交通不便,再加上天然的山脉阻隔,让凉山成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之地,而即使在凉山众多贫困村庄里,阿土列尔村都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这个村庄的另一个名字,我想许多人都曾听过,因为在短视频等各大平台,关于它的热搜居高不下——悬崖村

悬崖村位于1500多米的悬崖峭壁之上,因为山体过于陡峭,所以即使是半条车道也无法修建,因此村民自古以来,上山下山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藤梯来攀下千米悬崖。

对于城里的人来讲,出门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咱们最多注意一下红绿灯。

但对于悬崖村村民来说,每一次出门,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艰巨挑战。

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对于悬崖村的孩子来说,读书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

村子里,大部分人没有读过书,少部分读过书的人最高学历,也仅仅只有小学。

村里的孩子想要上学,就需要每天两趟攀爬藤梯,即使你早上五点起来,当你到达学校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

为了解决上下山的问题——2016年,在悬崖村扶贫书记帕查有格的牵头下,由政府出资过百万,再加上村里的青年人和工人一起,硬生生在1500米的悬崖上凿出了一条天路。

他们通过人力搬运120吨的钢管上山,再一级一级的从山底搭建到山顶。

排除万难,钢梯,终于建成了。

同年,在国家的扶持下,山上的基建也在一步步改善——通上自来水,全村电缆铺设完成,通上4G信号……当信号接通的那一刻,对于这座在悬崖上扎根百年的村庄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代表着,这个边缘、闭塞的小村子,终于开始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世界慢慢接轨。

村里的老人可以通过电视、电脑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村里的年轻人,他们也跟上时代的潮流,玩起了短视频、直播。

并且他们通过直播悬崖村现状,介绍附近的风景名胜,渐渐吸引观众,成为网红,也让悬崖村一跃成为国内旅游的网红打卡景点。

帕查有格,是悬崖村的扶贫书记,虽然村子正一步步走上脱贫的道路,但他知道,这些措施,终究不过是缓兵之计。

因为钢梯虽然减少了上下山的危险性,但是它和藤梯一样,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耗时太久。

有多久?

陈贝儿作为一个经常锻炼的女性,从早上7点出发,到下午1点半才抵达山顶,而不少来旅游打卡的游客,更是无法坚持,半途打道回府。

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还是无法得到完美的解决。

而在全国,像悬崖村这样因为地处偏远而导致失学致贫的村落,比比皆是。

要真正实现脱贫,谈何容易?

过去的扶贫方法,属于按部就班、大水漫灌式的扶贫,进展缓慢,效果不佳。

比如在《山海情》中,得福通过号召大有叔等村民进行迁村开荒,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是这过程太过缓慢,并且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

这种方法在今天看来,已经稍显落后。

所以,从2013年开始,一个名为“精准扶贫”的全新现代扶贫策略诞生了,国家通过数以十万记的调查人员由南到北,从大漠到高原,从草原到冰川,挨家挨户的拍门调查,去了解每户每家的具体情况。

然后,针对各个地方的不同贫困程度和现状,制定对应的脱贫措施,最后,抽调数百万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专责公务人员驻村,实现精准扶贫。

扶贫书记帕查有格,便是其中一员。

要彻底中断悬崖村的贫穷,需要从根源解决问题。

而悬崖村的根源,便在悬崖。

所以2020年,政府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他们在凉山周边县城、平原交通便利位置,花费3、4年时间,建设总共1400多个安置社区,帮助全部二千多个贫困村庄,总共35万村民进行搬迁。

在社区中,配备完善的医疗设施、体育设施,还有专门为村民设立的幼稚园,并且免费提供床、电视、桌子、沙发等主要家具。

如果说,在《山海情》中,吊庄移民的村民是自己一点点改善生活,那么在新时代的政策下,政府为村民铲平了一切困阻。

房子、教育、医疗、文化都在能力范围内为村民提供一切便利,甚至在就业上,也丝毫没有怠慢。

以前,村民最大的收入来源是种植农作物,而且当他们千辛万苦从山上背到山下,如果让买家知道你是悬崖村下来的,还会被往死里压价——因为这菜我不买,难不成你还能背回去?

而现在,由政府牵头,企业投资,村民们可以在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就业,这里不仅环境好,待遇也远比以前高。

如果有些村民不愿意,还可以选择参加合作社耕种,由公司提供技术培训。

藤梯变钢梯。

钢梯变楼梯。

在《山海情》中,闽宁村花了20年。

而现在,悬崖村只花了8年。

中国,现在正以每年一千万的速度消灭贫困人口,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上每100个脱贫人口中,就有70个来自中国。

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篇质疑中国的脱贫项目投资的报道。

在报道中,他们写到:中国为消除极端贫困而开销巨大,而这种做法不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效仿,甚至中国自身都无法持续。

他们不懂,或者装作不懂。

因为这种说法看似合理,但其实压根没有真正去了解“精准扶贫”的最核心理念,我们的“脱贫”,不是予人钱财的“脱贫”,而是授人以渔的“脱贫”,是搭建一个平台,然后让贫困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致富之路。

每一个贫困村庄的孩子,他们一直都拥有着翅膀,之所以不能起飞,是因为没有人为他们驱云散雾,带他们在天空翱翔。

而国家,只是准备了属于他们的天空。

在这篇报道下,有一个高赞回答戳中了我的软肋,在回答中,答主问了网友一个问题:你们坐过最便宜的火车是多少钱?

是20、50还是100?

他每次回家,只用一元。

从山东淄博到泰山的火车,最低票价1元,最高12元,42年从未涨价。

从西昌到喜德,5634次列车穿行大凉山,除了因为体型原因的牛不能上火车,其它猪、羊、鸭子和鹅都可以上火车,开车至今,从未涨价。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每年开设高考专列,十七年来共运送3万多名考生出大兴安岭高考。

而上述所有铁路,大多是地处偏远地区,需要翻山越岭,逢水架桥、逢山开洞的高成本投入,所以百姓支付的“1元车票钱”别说收回成本了,甚至连维护成本都不够。

但这种永远收不回筑路和维护成本的列车,中国铁路共有81列。

他们就像山间里朴素的老黄牛,任劳任怨负重前行。

所以,那些“以经济利益为先”的国家可能永远无法理解——“扶贫”是个一开始,就知道稳亏不赚的买卖,为什么我国还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实现全民脱贫,甚至还义无反顾的加大投入?

我想,大概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从未忘却“为人民服务“初心。

这是我们国家成立之初对人民许下的承诺。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脱贫,是一条无穷之路。

没有尽头,也不知终点在何方。

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作者:十四十四公众号:十四十四

 7 ) 我的感悟

看了两集,结合自己的工作说一下扶贫的困难之处: 2020年,我们单位申请到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2021年3月正式启动,但是在启动之后最大的困难是村民搬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扶贫”的再升级,意在解决农村居民点分散、住宅质量差、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有待提升、收入低的问题。

难题:劝说同意村内异地搬迁。

在合理沟通协商后把村民老房子全部推倒重建,其中三通一平,设计、建盖住宅等一系列的钱由政府出资,但由此引发出来两个小问题一个是村内异地搬迁有个别村民因村内搬迁后离原本的农田会产生更多的距离,因此导致不愿意离开老宅基地;其次是村内异地搬迁无论搬迁前不具体考虑是否具有多间住宅,推倒重建后按户分房,每户分一间三层楼带花园的别墅,最终,因该问题导致整个项目耽误了近3个月,犯了抽肥补瘦的错误。

解决办法:就是按照纪录片里面的,发展特别产业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土地由政府牵头帮村民整理,整理结束后由村民自主经营,社区居委会成立合作社,村民占股51%,政府占股49%,共同经营蔬菜、文旅民宿等产业;其次由政府牵头引进生物医药、康养等项目,然后由村民大会表决是否同意引进,村民大会同意后,引进企业向村民购买建设用地,村民得到第一笔钱,村民的分红比例按原本《土地承包证》的面积占整理之后总面积的百分比进行分红,然后在《招商引资协议》中明确本地村民在企业的最少人数,确保村民不会因为失地而失业。

一切不愿意搬迁的始终是因为村民害怕因失地而失业,其次是村内的“裙带”关系,在建盖房屋时充分考虑村民意见,让他们自由选择愿意和谁做邻居。

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现在已经开始建盖住宅了。

≠分页最终事情记录,最后还是失败了,项目没有推下去,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是村民集体抵制。

支持我们的村民大概是毛主席所说“中小贫农”,平时温饱,刚刚到达温饱的好同志。

抵制的中坚力量是村里面有较多房屋的村民,有村民的房屋在村内有近十栋自建房住宅,我们想通过以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及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方式拆除“一户一宅”之外的房屋,但是这样做只会家居“政民一家”的初衷,不符合人民至上,最终我们也没拆,也没建。

设想中的新农村没建成。

 8 ) 希望国内综艺少拍点明星

这样的纪录片,原来出自最爱的TVB之手,小团队小制作,但是脚本和维度让人感觉清晰,从之前的贫困🆚扶贫后的改变。

耳目一新、主持人的功底和素养感觉都💯,希望央妈给类似这类的节目多来点经费,tvb yyds感觉今年的心中第一有了,在某埋上看的,如果画质能更加清晰一点就好了,豆瓣的第一个点评献给它了,值得一个五星在我心中

 9 ) 无穷之阔

20220907先看了悬崖村的2集,主持人没煽情,我还是热泪盈眶了。

周边新型农业解决了住下来的问题,这个扶贫政策真是太到位了!

花絮里主持人是被背下来,感觉好真实。

难得的客观又有观点的纪录片,非常推荐!

20220909又看了四集,感叹自己的无知和狭隘。

怒江溜索改桥是2016开始发生的事情,许多人生的轨迹在那时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却是完全的冲击。

看了天地之广阔,见过人生百态,很多对生活的疑问或质问就没有开口的必要。

 10 ) 这是关于农民上楼的宣传片吗?

冲着高分去看,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看了两集,没看出与大陆节目有何不同。

农民合村并居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计如何保障,而节目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靠年轻人去专业合作社打工来养家糊口。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蔬果种植来说,小农经济的效率其实是高于规模种植的,更不要说专业合作社几乎就是骗补的代名词了。

更可怕的是大规模制造出的无地农民,生计谁来保障?

是靠灵活就业自生自灭?

还是靠政府福利超前覆盖来拖垮工商业?

须知拉美的前车之鉴。

农民当然可以自愿搬迁,但不能因此没收农民土地啊。

如果非要搬迁,为什么不搞集体合作社而要搞专业合作社?

确权不确地也行啊,好歹给上楼农民留条退路。

节目制作组也许真不懂,也许听从指示乱唱赞歌,也许两者皆有。。。

《无穷之路》短评

真挚、工作态度、五个人、大半个中国。情怀、景色、扶贫、国家政策、个人魅力。这一切无法挑剔!

7分钟前
  • 邵禹升
  • 力荐

很好看。推荐。

10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五人外景拍摄,有回访,对比很直观,关心乡村扶贫、农业振兴、民生、教育,结构性没有很强,所以观看不吃力。西海固和贵州剑河这两集对我有帮助(贺兰神酒庄、华润剑河希望小镇)还在里面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一问还真是那个老同学。主持人风格活泼又有热情,很亲切,是一枚超靓高妹。

13分钟前
  • 我不在这
  • 力荐

网上吹的热火朝天,特意下载了埋埋堆看了一下,这可不是什么纪录片而是宣传片。若不是在现实生活见过农村真实的样子,只看这个宣传片还真以为最穷的人都户户大平层、小别墅了呢。

15分钟前
  • HaibaraAi
  • 很差

真的挺不错的,让香港的朋友们也了解一下内地发生的事情,就算有再多龃龉,也对这些建设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在一些旗帜鲜明的主义理想之外,我们都一样,天生拥有一些表面不同却异常类似和朴素的愿望,比如追求幸福,渴望更好的生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致敬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16分钟前
  • 有栖月
  • 推荐

丁真

19分钟前
  • 痴情少爷
  • 很差

为陈贝尔点赞👍为国家点赞👍

22分钟前
  • 四月天
  • 力荐

很可以,这个主持人很不错

23分钟前
  • 小飞侠
  • 推荐

刚看第一集,实在看不下去了…纪录片已经失去了调查纪实的作用了…过多的话不便多说!

28分钟前
  • 蓝闪闪与黄上上
  • 很差

真的用心了,近年这样的女主持不多,也可以较完整了解我们国家的脱贫之路,还是十分有意义。

32分钟前
  • fire.light
  • 力荐

看完教育贫困才知道张桂梅校长有多伟大

36分钟前
  • Dita
  • 力荐

因为三年口罩灾害,那些去贫困山区发展助农产业的企业家的投资基本都打了水漂。那些被扶贫干部鼓励去城市里打工的贫困人口基本都回到了家乡。那些被鼓励改种经济作物的土地产出的东西,也因为物流受阻卖不出去。那些整村迁出,原址改造成旅游景点的地方基本上无人前往。10年来这么多人辛勤努力的结果,毁于一旦,真是令人扼腕痛惜。扶贫是艰难的,返贫是容易的。这部片子只拍出了扶贫之难,若能再拍个续集,拍一拍返贫之易,拍一拍这些曾经脱贫而露出喜悦笑容的人们,在三年口罩灾害的打击下,现在面临的困苦,这才能成为一部真正伟大的纪录片。

37分钟前
  • 一生伏首拜钦安
  • 还行

不太吸引

41分钟前
  • 叁拾花卷
  • 较差

xinao

43分钟前
  • 豆友191591145
  • 很差

农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互联网扶贫……各型扶贫,勾勒出国家一条伟大艰巨而冲破艰辛的扶贫之路。看毕12集《无穷之路》,最想去的居然是最后一集里山林遍野清新苍翠的广西!首四集率先搬出无法想象、顶级惊险的四川“悬崖村”天梯和云南怒江溜索赫然眼前!才知道宁夏红酒最闻名,戈壁荒漠地带也能变为葡萄酒庄园。云南苗族如花似玉姑娘多,叶萍真厉害,女儿当自强!第11集”甘孜周润发“局长拍的宣传短片精彩看点纷呈,甘孜,理塘,景美,人美,男帅女美。大爱第10、11集沁人心脾,宜人养性,净化眼球的甘孜及理塘了!丁真珍珠,人如其名;看见丁真,如同吸入了通透清新的空气,光看一眼,已然被他纯洁阳光的笑容治愈和融化了心灵。圣洁烂漫的原野藏族美少年,全中国最绝世的美少年,正如那片广袤纯净、一尘不染的大地。

45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力荐

有意义

48分钟前
  • 格林童话
  • 还行

卓有成效,在各种地方也能生存的人们太强大了。

53分钟前
  • 酉命
  • 还行

可能风格不太一样,或者我之前没怎么看过扶贫类纪录片?看完没啥感觉…关于国家为脱贫所做的努力基本都是字母视频流水带过,通过当地人生活状态的前后对比来体现,就感觉很普通…

58分钟前
  • 一一
  • 还行

中国,不缺做实事的人,只要顶层不昏庸,既得利益集团吃相不要太难看,老百姓就会感恩戴德了。还有中国内部差异太大,运气成分太大,投胎北上广的一些土著们,分房分地,十辈子也吃不完,贫困地区某些地方只要选为示范,那么成亿千亿的投资进来,不考虑成本和效益的投入,这不是运气是什么?有几个人能能成为丁真?

1小时前
  • 忘川
  • 还行

不刻意煽情的记录最高级,不刻意歌功的观察最催泪。好好说人话认真讲故事,tvb还是有些功底在的。

1小时前
  • 风景!过客!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