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大会

The Congress,动漫影后(港),虚拟天后(台),Le congrès

主演:罗宾·怀特,哈威·凯特尔,萨米·盖尔,乔恩·哈姆,柯蒂·斯密特-麦菲,丹尼·赫斯顿,迈克尔·斯塔尔-大卫,保罗·吉亚玛提,Joe Childs,埃德·科尔宾,克里斯托弗·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德国,波兰,卢森堡,比利时,法国,美国,印度语言:英语年份:2013

《未来学大会》剧照

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2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3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4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5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6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3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4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5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6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7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8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9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20

《未来学大会》剧情介绍

未来学大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经名噪一时的女明星罗宾·怀特(罗宾·怀特 Robin Wright 饰)早已过气,45岁的她因为执拗和任性毁掉的很多机会,也让公司老板杰夫(丹尼·赫斯顿 Danny Huston 饰)渐渐失去了耐心。杰夫逼迫她签下演员生涯最后一份合约,从此罗宾的名字和三维扫描后的虚拟 形象只能出现在公司的展示墙上和数字时代的电影中。罗宾起初极度抵制,但在经纪人艾尔(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的竭力劝说下,同时考虑到儿子亚伦(柯蒂·斯密特-麦菲 Kodi Smit-McPhee 饰)的状况,这个倔强的女人选择妥协。20年后,罗宾驱车前往亚伯拉荷马参加未来学大会,而那里是一个全动画封锁区。以动画形象示人的罗宾将经历一次难忘的旅程…… 本片根据波兰科幻、哲学、未来学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短篇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谜孔雀我要当八路左拉指尖相触,恋恋不舍电锯少女血肉之华:红木乃伊归来玛丽和乔治宝贝特攻斑马总动员四海重明暮色大电影转生贤者的异世界生活~获得第二职业,并成为世界最强~废柴小仵作青空夏季篇后篇:天地二狗返乡记傲慢与偏见:亚特兰大硬汉狙击兰花劫松湖之吻身后事热恋女校雪地事件簿2:悬崖之上最长的旅程无敌的降落伞要员宝贝女儿好妈妈之吃记忆的大雪球她房间里的云阿盖尔:神秘特工土耳其冰激凌英雄连欢乐合唱团第六季

《未来学大会》长篇影评

 1 ) 未来学大会与鲍德里亚

未来学大会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作品,真人拍摄与动画相结合,我们将从女主角罗宾所代表的符号内涵与鲍德里亚的理论结合,来分析电影的深层内涵。

女主角罗宾是个曾经非常成功的女演员,曾出演过公主新娘和阿甘正传等经典电影,夺取过影后桂冠,不过由于整个产业革新,未来的拍摄工作不再需要真人演员了,而是启用电脑合成演员“形象”拍摄,从而规避真人演员本身出现问题,并且一次买断,相较之下还可以节约成本。

所以,电影公司要求女主角出卖自己的“形象”继续用作公司安排的演艺生涯...

此时的罗宾由一个拥有内在表达的演员变成了一个具有商业价值和受人崇拜(象征意义)的符号,电影与观众的交流、演员的表达化为商品关系,也暗示着未来社会的本质是拜物质主义的,并且由符号所统治。

在《消费社会》中,除了马克思提出的价值(Value)、交换价值(exchange-change)、使用价值(use-value),鲍德里亚提出了第四种价值——符号价值(sign-value)即商品在物体系中通过区别自身并获得奢侈地位的价值。

而就目前来看,符号价值确实已经超越了其他价值,成为当下社会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20年后,罗宾受邀来到“阿巴拉哈玛”参加“未来学大会”

人们可通过服用致幻药物进入了一个自己创造的动画化的AR世界(罗宾的阿巴拉哈玛是80年代的迪士尼动画,根据演员的实际情况而选择的乌托邦)

在这里罗宾还被强行看了一会自己形象制作的电影的广告阿巴拉哈玛向我们展示了鲍德里亚拟像理论的第三序列「仿真」即一个类似于“主题公园”或者“二次元”一样的与现实区别的虚构世界,在这里,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被药品消解。

而罗宾受邀来参加这个大会,因为麦拉蒙要为罗宾的形象版权再续二十年

这次甚至懒于委婉表达未来学大会的目的就是将“阿巴卡哈玛”这个主题公园彻底内爆,麦拉蒙集团推出他们最新的产品:可以变成他人的一种致幻药剂,也就说你可以变成你想成为的任何人,此举也标志着电影的淘汰,因为每个人只需要一份药剂就可以自导自演自己的电影。

(实际也讽刺了当代电影已经由艺术家的自我表达变成娱乐大众的工具)

事实上,在消费主义社会中,资本会通过广告的方式,将物品与生活方式挂钩,比如喝红酒代表我很有情调,买LV代表我很高贵,媒体使我们生活在一种拟态环境中,让我们认为我们拥有这样东西,我们就可以想电视明星或者社交媒体明星一样生活。

人们通过物品也就是通过获得某类符号来假性获得一种生活方式,以此来象征我们是处于一定的社会阶级上,而获得满足感。

集消费社会大成的符号莫过于卡戴珊家族了而这种新型药剂使消费隐喻的目的直接一步到位了,我们不需要通过物品、符号来模仿那些人了,我们可以直接成为他们。

我们通过药品不停地替换自己身份,自我也在不断的被替换,我们迷失在不同符号与文化为我们制造的海洋中,自我与真实不断内爆,最糟的部分是:也许我们会变成没有自我,只是用符号堆砌装点自身而成的一个幻影。

不过也正因如此,人们间的纷争也消失了,每个人的欲望都可以得到满足,从某种意义来讲,这里就是一个乌托邦。

不过罗宾还是能明白这里并非一个真实的世界。

故事发展至此就变成了经典的黑客帝国问题——蓝色药丸还是红色药丸,即在面对超真实比现实更加真实的时候,我们价值观到底会朝哪个方向偏转呢?

当迪兰问罗宾,你想变成什么的时候,罗宾选择了Usher Syndrome(先天性聋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症)这是罗宾儿子的所患病症,他还是想和儿子Aaron在一起,并回到现实世界寻找Aaron,得知Aaron也已经服下药剂,又义无反顾地再次服下药剂,寻找Aaron。

电影主创在这里给了我们答案,“自己所在意的人去了哪一方,我们就去哪一方”,这个结局可能会被觉得俗套,但是却是我能想到的最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结局了。

女主最后服下致幻药剂后,回到自己的子宫,作为Aaron出生,这样就可以照着Aaron的足迹,最终找回Aaron

既然超现实比现实更真实,那么真实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 End -关注伊卡洛斯的新世界,让我们一起靠近太阳

 2 ) 一些,记录不算影评

它很戳我的点,About 真实和幻象Someone said 他更愿意认清楚现实,在痛苦和平淡中活着,也不愿意欺骗自己,活在谎言中而Rubin 选择在美妙的幻象中快乐的死去,尽管现实中的她如此不堪,肮脏,她仍旧选择欺骗,或者说选择幸福Who’s wrong?谁都没有错我很容易把幻象和网络世界联系起来,just like 近两个月以来,我几乎都是在网络世界里寻找快乐,right 寻找、发现,而现实世界在我眼中枯燥无味,甚至还有那么一丝想逃避我把自己和Rubin 联系起来合理吗我觉得不合理,我和她更多的是不相似她活在幻象中,她有自己的追求,不管是在幻象中还是在现实世界里,她的Aaron 而且那个幻象很完美,人们很容易就被欺瞒,又或者说,自己愿意去做,并且硬件也很高级,在自己的世界中非常舒适,一切都刚刚好我,没有人可以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了他自己对,我在改变,但是比较随意,应该不是比较应该是很现在我不愿意活在自我欺骗中,我也不愿意拥抱现实OK最起码我意识到了,总比没有意识到被暗中操控来的好好吧,我写不下去了

 3 ) 一路对归宿的追寻

看《未来学大会》,让人非常感动。

却又说不出里面的什么内容让我感动。

好像就在那里,却又触摸不到。

就像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总在找一个归宿,我们的归宿是什么呢,我们能感觉到,却又说不出它的具体内容。

它好像不远,也不复杂,更不是遥不可及。

它仿佛就在那,触手可及,却怎么也抓不到,等不来。

想要的归宿感是什么呢,何时才能得到呢,年轻的时候,感觉就在不久的未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能感觉到,却总又描绘不清,有钱,自由自在,不是怎样,总感觉词不达意。

让我想起十几岁的时候,向往自由,自由又是什么呢?

那时候想,看电视想看到几点看到几点,不用受家长老师的管制,长大就好了。

长大了呢,似乎是有了那时向往的自由,但似乎又并没有自由。

看似更美好的未来又向我招走,我走呀走呀,却越走越困惑。

曾经的向往的美好归宿似乎不远了,似乎再走那么几步就可以到达。

那应该是人生最惬意的时候,那应该是一种故乡般的感觉的地方。

但一路走啊走,越走越迷茫。

曾经向往的归宿,虽然说不清楚,但在脑海中是那么清晰,而现在却越来越模糊,眼前的路也越来越看不清楚。

年纪慢慢大了,开始回头看了,虽然我还算不上年纪老,但回头看的时候,却也能体会到那份心情,我们是否越来越爱回忆了,是不是因为不敢期待未来了。

能想像得到,一个上年纪的人眼中一生的归宿,不是在未来,而是在过去。

像歌中唱的“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还没有来得及体会年轻就老了”,回忆中不管曾经是多么得辛苦或者那时多么期待未来。

但回忆中的时光就是自己一生的归宿。

自己还是孩子时,和父母一起去游乐场,和父母一起欢笑游戏。

在自己年轻的时候,看着眼前“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可爱而天真的孩子,那就是要想的归宿。

你想要的归宿到底在哪,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是什么时候。

我不知道,我说不清,我只能感觉到它。

它似乎永远只能存在于未来的憧憬与回忆中。

永远是那么美好,让人有一种回到故乡的放松感,让人幸福得会心地露出微笑,却又带着淡淡的伤感。

说回电影吧,以法国为代表的欧州动画片,艺术性就是要比美国动画片高。

片中的女主角也便是这样。

他一直在寻找归宿,归宿到底是什么?

年轻时有名气又美丽,中年时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还是老年时轻松的时光。

是事业,是亲情,还是爱情。

对年轻时风光与美貌的留恋与追忆,年老时对孩子们的牵挂与追忆。

一路走来,一直在寻找归宿感,却一直未找到。

一生都在不停地转换着角色,奔波。

片中女主角最后找到了归宿,在虚幻的世界里,终于和自己牵挂已久的孩子相逢,而自己的孩子也实现了一生的梦想,一切美好而惬意。

其实,片子也很好了诠释了我们一直寻找的归宿,它让我们迷茫,想要追求,却不知往哪走,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是年轻,事业,和孩子的美好时光,还是退休后的安逸生活?

未来永远是迷茫,而美好的东西永远是在回忆中的,片中女主角出场时已是中年,曾经风光,年轻,漂亮,万人迷。

那只是追忆,女主角似乎怀念那时光,但曾经是女主角主动放弃了那样的生活。

在扫描的时候,她的经济人在讲过去的故事的时候,也是回忆,从经济人自己的角度来回忆,过往,美好,留恋,让人笑,又让人哭。

我们到底是已经错过了归宿,还是它还在前方?

再之后,影片这转,二十年后,女主角也是六旬的老妇,在动画的世界里,继续是对归宿的寻找,到底是什么呢,上年纪的她,自然是对儿女的牵挂,特别是对失聪失明的儿子的牵挂。

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寻找。

于其说她在寻找她的儿子,更不如说,她是在寻找归宿感。

这世上,他还有亲人吗?

他没有老公,片中也没有介绍她有父母,她的儿子与女儿是她世上唯一的亲人,特别是失聪失明的儿子,更让她的牵挂与依靠。

想想一个老人,无亲无靠,这时,她的孩子就是她的归宿。

片中活在虚幻世界的人虽然现实中都是很苦的,但精神世界里却非常快乐幸福。

也这说明了,我们一直寻找的归宿,只存在于精神世界里,现实是另一样的。

而片尾女主角终于找到了归宿感,也是在精神世界里,特别是他走马灯式了在精神世界里回忆了一生,一切似乎都非常得美好。

一直牵挂的儿子不但长大了,而且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而且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

他们又回到了曾经的家。

一切那么得美好,虽然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好。

但心中反倒充满了莫名的伤感,当她轻声地喊出一声亚伦的时候,眼中早已是热泪盈眶。

虽然我不明白我到底在伤心什么,到底在感动什么。

我说不出来。

或许是对人生的无奈。

 4 ) 未来学大会

根据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短篇小说改编。

这部电影我是第二次打开,第一次看着慢吞吞的开头没看下去。

总的来说,电影分为两部分:真人与动画,虚幻与现实。

第一部分:电影开始是过气知名女演员罗宾面临与麦拉蒙签订合同,将自己的形象扫描入电脑,代替自己的演员身份。

整整三分之一的镜头来演绎,表现对未来数据代替电影演员,一切被计算机取代的一种忧虑。

同时,罗宾的儿子和女儿和她一起住在废弃的飞机场的仓库里。

儿子亚伦患有严重的视力疾病,喜爱放风筝,最后罗宾签订了为期20年的合同。

在未来大数据的时代,一切是否被计算机取代,人的价值体现需要吗?

第二部分,20年后罗宾受邀请来到了未来学大会,她的电影获得极大的成功,很多人模仿罗宾的形象。

这里是动画的世界,人们服用麦拉蒙公司的药品。

享受娱乐,在麦拉蒙公司再一次续订罗宾的合同并研制出来可以让人变成任意人的化学药品。

在发表大会上,罗宾痛斥人们安于享乐,失去自我,沉迷于虚假的美好。

反叛军发动了袭击,罗宾因为吸入过量致幻剂,无法救治,被冷冻。

多年后,罗宾醒来,狄兰成了她的引导者,给她爱与关怀,并从他那里拿到回到现实的药品,因为她始终放不下自己的儿子亚伦。

第三部分:现实中,人们衣衫褴褛,浑浑噩噩,疾病,破旧不堪的建筑,与虚拟世界的美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只有飞艇上的一群人保持了清醒,穿着制服,象征着掌权者。

新的世界在形成,久的世界将要被抛弃,这些最后的人是在抗拒什么呢?

害怕失去权力、自我还是不确定的未来?

电影的最后,罗宾来到了医生身边,得知儿子等了他19年,在快要死去的时候去了新世界。

罗宾一重活一遍亚纶的人生重新回到了新世界找到儿子。

在整个故事中,罗宾一直执着于找到儿子。

这不仅是亲情,也是罗宾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回到现实世界的执念。

当这根风筝线断了,罗宾也就迷失在了虚拟世界。

虚假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该怎么选择?

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5 ) 致幻未来,本片观后感

当罗宾驾着老爷车开进绚丽多彩的动画世界时,我不自觉地坐直身子,心想铺垫终于结束,正片要开始了。

在此之前四十多分钟的真人部分,略显平淡地讲述了女演员罗宾的“最后一次合同”,即把自己的形象一次性出售给电影公司使用,而自己将不再作为演员出现在荧幕上,可说是本片最“劝退”的部分。

但在完整看完全片后,却发现这部分的必不可少和出彩之处,虽然乍看之下与后续的“大型嗑药迷幻现场”联系不大,但实际上却在情节和情绪上作足了铺垫。

经纪人为了让罗宾配合扫描做出的“告白”,以及罗宾对于虚拟形象和真实自我的纠结,都是本部分的看点,其展现出的电影商业的虚伪和演员的工具人属性,很发人深思——罗宾的选择其实一开始就不存在,大势所趋下,她只有“签约”这一个选项。

“冗长无聊”的这部分也让真人-动画的转场更加惊艳,并立刻从视觉上抓住观看者的注意力。

那个无所不能、颜色艳丽的动画世界,令人愉悦且向往,比之前的“现实”更棒。

但当罗宾重新回到现实,看到一群又一群神色茫然、衣衫褴褛的人,因长期沉浸幻觉而麻木,她才发现原来动画梦境只是掩盖早已荒凉破败的现实世界的集体幻想。

这不禁让我对动画世界的发展为何无法阻止产生了疑问,毕竟影片中出现过反叛军,而罗宾也在未来学大会上呼吁人们要继续“推动文明的发展”,而不是耽于愉悦的幻想。

可惜本片给出的结果却是人类放弃了继续前进,而选择不再痛苦,放飞灵魂。

不再依傍于真实的自由,是否值得拥有?

同时,我也对这些“深度嗑药者”们留存于现实中的肉体该如何维持生存,如何避免病死或老死产生疑问。

影片中似乎有10%的人类作为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秩序维护者来保证人们可以在动画梦境中安心生存,但具体做法却没有交代。

也许,他们嗑药陷入幻觉后,就像将思想上传到云端,思想(灵魂)是活化的,肉体的时间却停止了,直到他们再次将思想拉回现实,才打开肉体继续衰老的开关。

片中借医生之口说出的事实让人不寒而栗:要么一直在动画世界里做着自己无所不能的美梦,要么在现实世界中等死。

前者只有虚幻,后者也不见得能拥有真实。

人类借助精神学和药理学摆脱肉体限制带来的痛苦,任精神肆意飞驰,但实际上不过是建构了一个大型嗑药现场。

不知道原作者在构建这样的世界时,是否想到了那些通过致幻剂来逃避现实的人?

影片的结尾,罗宾选择“成为儿子亚伦”,循着亚伦的思维找到了梦境世界中的他,此时,他不再患有疾病,而是成为了真正的飞行员,母子二人也终于团聚。

这里很让我感动,之前在影片中感受到的绝望与无力也渐渐消失了。

或许,他们只能抛弃真实,在梦境中自我催眠式地“活着”,但至少还拥有对彼此来说最珍视的人。

彼此真挚的情感,大抵是虚幻世界中,唯一的真实。

只是,在几乎所有人都选择幻觉的世界里,这个“唯一真实”还重要吗?

矛盾的人类,非要在幻觉中寻找真实之物,是因为真正的现实中已经什么也不剩了吧。

影片对于世界观的交代其实并不完整,后续动画世界的场面虽然给人以视觉上的良好体验,却有点过于意识流,其中的感情线让我觉得莫名其妙。

但瑕不掩瑜,这部作品的脑洞确实厉害,导演真人+动画的表现方式也很合适。

我之后打算找来原作小说一读。

 6 ) 《未来学大会》女主如何回到现实世界?那颗解药,摧毁剂是什么?

女主问医生是否还能回到之前来的地方,也就是曾经救过自己的男主那里,可是医生这样回答↓↓↓

医生的意思是说那都是她想象出来的,可是这里有个疑问,那就是曾经救过她的那个男人也是她想象出来的吗?

影片没有直接说明,而剧本也说的实在是有些棱模两可,医生说“地方”是想象出来的,可是没有说“人物”是不是想象出来的。

由于剧情最后,女主没有再去见那个男主,那么我们先假设“人物”也是想象出来的,那么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既然男主也是想象出来的,那么那个让她回到现实世界的“摧毁剂”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回顾下当时的对话↓↓↓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看到,女主之所以能回到现实世界,是因为男主给了她那粒药丸。

如果说,这里面的男主也是想象的,那么想象中的药丸可以发挥效用吗?

所以我认为这里的男主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她为什么不能再找到男主呢?

我认为是一种哲学文化影响了导演和编剧的想法,就像日本的“物衰”文化,反正就是一种衰,就是要让她倒霉。

所以这就是答案,女主靠男主回到了现实世界,可是因为导演不高兴,就给女主安排了这样一个绝望,醒来后更加绝望的梦境。

 7 ) 不值得看。

作为读过原著的观众,失望之余不免严厉。

该片是仿佛很努力很用心还是做出了残次品的垃圾。

论故事有那么强那么适合动画发挥的底本原著,论范例红辣椒珠玉在前,却搞得原著不像原著,原创又没创出什么,连基本内在逻辑都没有,沉闷黯淡、转场极其生硬,动画真人交替毫无逻辑,书中那么多奇思居然都浪费掉,简直浪费时间。

 8 ) 奇幻唯美,个人解读

剧情简介:44岁被扫描成为动画人物,64岁进入动画限制区(其实就是吸食致幻剂进入幻想世界),经历对自己容貌的怀疑不自信,崩溃,登台,签署新合约,致幻剂再次强化可变成你想变成的人物,演讲,反叛,沉迷,冰冻,做梦,解冻,对新世界(可称为大部分人的精神乌托邦)的了解,寻找儿子,相恋,唯美的解锁姿势(车轱辘飞了),回到现实(这里已经64+19+0.5->83.5岁)。

现实的浑浑噩噩、衣衫褴褛与幻想乌托邦的反差。

为了找回儿子,服用致幻剂进入儿子的视角,一样的人生做出一致的选择找到了儿子。

个人觉得坑有几个:1.进入限制区时警察说,想出来也必须从他这里,但后来好像并没有填坑2.服用致幻剂人们衣衫褴褛的在街上乱走是怎么做到不死的和维持生活的。

3.出来的84岁好像对不起容貌4.经历她所了解的儿子一生但只是主角人生的一部分,按道理其实选择还是不可能和儿子一样呢。

当然,瑕不掩瑜,还是非常震撼的!

 9 ) 可爱的反乌托邦

如其中的一幕:被所迷恋的拖着前行,头脑浑浑噩噩,脚下的冰面留下血痕却不觉,然而这血痕竟也未存在许久,便只是混着碎裂的冰面一道了无痕迹罢了。

//我觉得虽然robin wright虽然好,但是女主的设定难道不是美国甜心型的么?!

这种政治脸怎么称得上是经纪人所说的”天使之颜“?!

//本片在探讨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另一种可能性的同时,最可贵的是将女性的个人史提升至与形而上同样的地位来探讨,这便改变了反乌托邦情节由来已久的一种冷冰冰的”反人性观“,亦即未来世界仅在意人的生殖而对情感进行封存不用,每每都在提示人自身的动物性与无可奈何的生殖。

即使是设定了”可以不通过性生殖便可繁衍“的某种技术,但也因其存在的必要性令人无法不产生莫名的厌恶感。

仿佛不能引起读者的这种厌恶,那么情节对于乌托邦的思考与讽刺便不能成立一样。

但片中的女主角女性未来生活,并不与今天形成天壤之别。

或许我们可以认为,影片并不希望化学药品会改变人之伦理,或言,影片希望在伦理被科学损毁得一干二净之时,亲情与人伦会依然存在并依然是可贵的,是人类幸福的来源。

 10 ) 一场没说透的绚烂幻想

这部电影,只好在一些新颖的概念。

坏在说的零碎,不够透彻。

酷的概念包含对大脑的探索——儿子对词语的脑补、联想能力——是不是在未来我们的感知能力会倍增,强大到无需肉体上的做爱,也能感受到感官上的高潮。

信息的传达也不需要任何载体。

闻了安醅进入动画区,起初我以为是进入真的二维世界,是一项科技,直到后来才发现,这只不过是“嗑嗨了”而已,这只不过是少数派关于丑恶现实的一块遮羞布,或者就像《盗梦空间》里永远活在梦境中的人一样,这只不过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泡沫手段。

只不过问题是,二维动画区的故事与开篇“演员扫描”想要探讨的似乎有点远。

后者是关于自由的讨论——意志的自由和时间上的自由是很难取舍的,以及关乎电影的未来,但是前者似乎探讨的是少数派的利益,总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

关于影片的结尾我也有些困惑,既然妈妈清醒了,为什么不在真相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儿子,而是又选择回迷幻的世界。

总之,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内容驾驭不住形式的电影。

《未来学大会》短评

实话实说,这电影可能真的很NB,但很难再看第二遍了。。。只有顶礼膜拜的份了。

4分钟前
  • 爱多一点
  • 较差

电影的前篇和后篇完全可以切开来看,前篇是对现在社会对娱乐精神的讽刺,一刀刀切开电影市场的痛点,很多人看电影看明星就是单纯的猎奇与消遣,不需要背后的东西。电影后篇完美的用动画承接不突兀,反而显得魔幻,又是对科技发展的讽刺。可以算是另一个版本的黑客帝国,只是更加普罗大众罢了

8分钟前
  • 破旧的时光机
  • 推荐

多动症与软绵绵的三渲二动画,美术和大量熟悉的路人形象救不回来。

9分钟前
  • 塔鼠X
  • 较差

为什么我不喜欢这种阴鸷的却可能是准确的预言?20211121,各地都在成立元宇宙中心、公司。不远了……

11分钟前
  • 比多
  • 力荐

对现代数码的嘲讽,真实与迷幻的未来世界,哲学的思维,心理学的梦境!简直是和2001一般划时代的电影!不过我看不懂。

13分钟前
  • 南风吹梦
  • 较差

跪了,立意这么好的小说被改成了玛丽苏。。。

14分钟前
  • reiwureka
  • 还行

原著已经很混乱了,电影改的更乱,剧情进展完全没有适当的铺垫,尤其从动画部分开始突兀又跳跃

17分钟前
  • babbye
  • 较差

动画部分很好的还原了原作的绮丽幻想。但把人类通过科学手段打造虚妄现实的恐惧仅仅局限在电影业的倾覆这一点上,格局也太小了些,真是太对不起莱姆了。

18分钟前
  • 不要焦虑浣熊妹
  • 还行

没耐心看完

19分钟前
  • 阴天
  • 较差

导演可以查到的资料不多,我怀疑肯定是今敏的粉丝,动画部分的天马行空到处都是今敏的影子,可惜只模仿到了皮毛。

24分钟前
  • 孑然殇逝
  • 推荐

有太多太多影射和欲言又止的话题。要反复的看才能明白。

28分钟前
  • Kiki
  • 推荐

分了三天才看完,和和巴什尔跳华尔兹风格都类似,充满了哲思与自嘲口吻,迷幻又虚无的幻想,向动画转场那一幕真的很震撼,很智慧很烧脑潜质的一部片子,今天实在没什么心思深究下去,待重阅吧

29分钟前
  • B7K
  • 还行

致幻剂是人类精神最后的堡垒?飞艇是现实与虚妄交融的集控站,不仅在其功能,更在其形象表达。动画化的未来世界,消瘦了人类实质的肌体,却让繁花与哲人成为生活之中心,不在乎现实的得失,享乐在互动的高等灵魂层面。回到现实如直面遗憾的过去,谎言洞破,这转折真叫我悲悯。亲历一遍,爱更无憾。

33分钟前
  • 白圣杰
  • 推荐

动画部分比较绮丽,动画与实境的切换做得很好

34分钟前
  • 寒塘鹤影
  • 还行

我非常讨厌这种将亲情视作理所当然,认为人物关系只需说明亲属关系就足够将深情建立在上面,让儿子只出场两分钟就开始全篇围绕他们母子情深、儿子就是母亲的全世界来讲的故事。非常,讨厌。我不理解,只觉得做作和无聊。

35分钟前
  • 刀下
  • 较差

前半集比较有趣,其实讲了电影史的终结过程。

36分钟前
  • 临时昵称
  • 还行

进入主题时间太长·没看下去的想法

39分钟前
  • 一世安
  • 较差

虽然对这个隽永的调性不置可否,但剧情的飞跃和主题的广袤震撼到我了,准备看原著

40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太忧郁

44分钟前
  • 透明稔
  • 还行

看的云里雾里的,再读读原著。

49分钟前
  • 忘川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