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登陆作战

인천상륙작전,仁川上陆作战,代号:铁铬行动(台),Operation Chromite

主演:李政宰,李凡秀,连姆·尼森,郑俊镐,金秉玉,秋成勋,陈世妍,乔恩·格里斯,金宣儿,朴成雄,朴哲民,金英爱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英语年份:2016

《仁川登陆作战》剧照

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2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3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4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5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6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3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4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5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6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7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8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9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20

《仁川登陆作战》长篇影评

 1 ) 棒子的自我意淫

本来想借不同视界重新来回视朝鲜战争的我莫名其妙的点击了这部烂片,由此后悔不已。

该片大幅度的讲述了所谓在大战前夕,韩方特种队员的渗透与潜入,并因此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无论是从历史真实视角和常人逻辑上出发都是很不符常理的,一股小股渗透部队竟然能凭借个位数的单位突击竟然能够左右的了战局,纵观整个世界战争史都是未曾有过的事情,唯一的解释的是棒子的极度自卑导致了扭曲的幻想:一场本是由外部势力干预的不正义战争竟然能够表现的像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般伟大,从此出发该部片的逻辑出发根本就是错误的。

莫名其妙,本片仿佛展现了韩国人民保家卫国,反抗外敌的情怀。

这是值得招人嘲讽的,更多的体现的是被蒙昧的韩国人对美国人顺从的一种奴性,这种错误的史观对于南韩下一代人正确史观的形成具有严重的误导作用,朝鲜半岛上的高丽民族本就是一家人,只是由于外部势力的干预才导致如今分裂的局面,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是朝鲜高丽民族重新洗刷民族屈辱,重新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前提。

这让我想起了思想分裂这个名词,思想的分裂源自于南韩那些奴性深重走狗性质的民族败类对美国主人的追捧和顺从,南韩人民要及时的认清这些人的阴谋,对这些害群之马进行及时的铲除,重新树立朝鲜一统的观念,只有这样朝鲜半岛统一的局面才能够到来。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台湾和香港,台独,港独势力的声嚣日上也需要全体维护中国统一的中国人站起来做出斗争,只有这样的败类们的谎虚假颜面才能被揭穿,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才指日可待。

 2 ) 不好好拍你的犯罪类型片,搞个合作拍摄还拍手撕鬼子!真是的!!!

要一涉及爱国主义,什么电影都会变得BUG频出,什么漏洞都不管不顾了,只要激情,只要狗血。

仁川登陆战本身就是最高的军事机密,你们搞这么大新闻去抢海图,是嫌不够明显么?

一个游击队长都能知道美帝将在这里登陆了,还机密个鬼啊。

深入敌后的队长是如此牛B,波波沙扫射全军有没有,就差手撕鬼子····,呃,不是,手撕金家军有没有。

韩国人非得把自己塑造成改变韩战历史的主要参与者,可事实上这事跟南韩人屁关系没有。

麦克阿瑟可能都不认识什么韩国人⋯⋯李政宰哥哥

 3 ) 思密达,收了神通吧!——《仁川登陆作战》中的夸张与现实

原载于 《看电影·午夜场》2016年第10期, 限于杂志社规定的篇幅,总觉得没有说透,颇为意犹未尽: 2016年,虽然国际战争片市场尚算不上“青黄不接”,但丰富的程度的确不如打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七十周年”旗号的2015年。

尽管并非有特殊的历史纪念日,中国与韩国都在2016年,将战争片的题材瞄向了朝鲜战争。

然而,对《仁川登陆作战》这部电影,军迷恐怕会“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这不禁让人想起,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评价安其奥登陆战的那句话:“我们原本希望抛上岸的是一只凶猛的野猫,没想到得到的却是一条搁浅的鲸鱼。

”指挥官不是“思密达” 在观众智商的不断增加,军迷眼光越来越挑剔的情况下,除了中国电影市场之外,国际战争片基本已经抛弃了胡编乱造的“战争神剧”。

这年头,战争片如果没有“历史原型”,不是取材于“真实历史”,导演和编剧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李宰汉导演,显然深谙此道,抢在其他韩国导演之前,将堪称韩国历史转折点的“救国之战”搬上了银幕。

然而,这部号称“战争片”的电影,实际上只能算“谍战片”或“动作片”。

其主要的戏份在于仁川登陆战之前的情报战与特种作战,“登陆”反而成了“噱头”。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不惜采用“标题党”的手段,这着实令人不齿。

1950年6月25日,朝鲜向韩国发起进攻,朝鲜战争爆发。

日本投降5年后,南北分治状态下的朝鲜半岛就重燃战火。

苏联武装下的朝鲜人民军武器装备先进,大量兵员来自曾经参加过中国解放战争的朝鲜族官兵。

面对孱弱不堪的韩军与准备不充分的美军,朝军一路势如破竹,将美韩联军压制在了“釜山防御圈”中。

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力排众议,坚持在战场环境极不利于两栖作战的仁川,进行登陆。

在这场号称成功率只有“五千分之一”的战役中,麦克阿瑟出奇制胜,截断了朝军的后勤补给线,导致围攻“釜山防御圈”的朝军彻底崩溃。

这就是电影《仁川登陆作战》的历史背景。

在电影中,韩军敢死队执行的“X光”行动,几乎对战役的成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X光”行动的历史原型,是仁川战役中的“特鲁迪·杰克逊”行动。

电影中的“X光”行动是对“特鲁迪·杰克逊”行动进行小说化改编的夸张版本。

实际上,这次行动的作用和激烈的程度,远不如电影中描绘的那样重要或惊心动魄。

在真实的历史中,这次行动的指挥官是美国海军尤金·克拉克上尉,而并非电影中表现的韩国军官。

当时,克拉克上尉确实有两名韩军助手,分别是韩军反情报部门的居仁洙上校与韩国海军尹钟上尉。

但是,基于“全宇宙都属于韩国”的理念,电影自然要把指挥官换成韩国人。

克拉克一行人抵达仁川附近的灵兴岛后,组织当地平民建立了武装,对朝军的防御进行侦察,并击退过朝军的试探性进攻。

至于电影中的“神剧”情节——韩军敢死队假扮朝军混入敌营窃取情报,在朝军后方大杀四方,十几人歼灭成百上千朝军等,观众当娱乐片看看就好,完全不用当真。

或许导演也觉得,把美军排除在外似乎“不科学”,于是在突袭月尾岛灯塔的战斗中,突然出现了说英语的美军官兵。

但是,在之前的情节中,从未表现过敢死队中有美军,在敌占区化装成朝军进行情报战,身为白人的美军怎么办?

对这些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电影没有任何交待,成了明显的败笔。

电影的末尾,为了让气氛更为悲壮,在发射了关键的信号弹后,“张学秀”壮烈牺牲。

在真实的历史中,真正发射那枚信号弹的崔圭峰,一直活到了战后。

2010年9月15日,他还参加了仁川登陆的重演活动。

道具尚可一看 就像很多女性观众看《狂怒》,只是为了看布拉德·皮特一样。

女观众看《仁川登陆作战》,恐怕只是去看“欧巴”的。

对普通男观众来说,战争片只要打得热闹就行了。

只有军迷,会用挑剔的眼光,去“内行人看门道”。

武器装备的道具是否真实,是最大的看点。

在电影中,朝军装备的枪械包括德国C96“毛瑟”式7.63毫米手枪,苏联TT-33“托卡列夫”式7.62毫米手枪、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装备71发装弹弹鼓)、M1891/30“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与RP-46式7.62毫米轻机枪。

韩军敢死队化装成朝军时,皆使用上述苏制武器,暴露后改用美国M1式7.62毫米卡宾枪、M3“盖德”式11.43毫米冲锋枪、M1919A4“勃朗宁”式7.62毫米重机枪与Mk 2式手榴弹。

韩军地下武装还装备M1“汤普森”式11.43毫米冲锋枪。

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的是M1“加兰德”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

在追车片段中,朝军有1辆BA-64式装甲车。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领头的居然不是这辆BA-64,而是毫无防护可言的吉普车。

在追击中,BA-64上的朝军居然使用了美制M20“超级巴祖卡”式88.9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在静止状态下,火箭筒的命中率都很有限,很难想象在机动状态下能命中移动的车辆。

在现实中,基本不可能出现这种脑残的战术。

在突袭月尾岛的战斗中,韩军敢死队缴获了1辆敞篷的装甲战斗车辆,还以其彻底摧毁了朝军岸防炮阵地。

实际上,那是“扮演”苏联SU-76M式自行火炮的道具车。

只不过,这辆道具车改装得并不太像。

真正的SU-76M,战斗室更为靠后。

韩军敢死队不用学就知道如何驾驶SU-76M进行战斗,还击毁了朝军1辆T-34/85式中型坦克。

实际上,装甲战斗车辆的操作,不经过专业训练,是不可能无师自通的。

电影还极度夸张了朝军的兵力,将其山体防御工事中的岸防炮设定成了苏联M1931(B-4)式203毫米重型攻城榴弹炮。

实际上,月尾岛上的朝军第918岸防炮兵团第2炮兵营只有8门M1942(Zis-3)式76.2毫米反坦克炮,威力也远没有电影中的那样夸张。

真实的历史中,其发射的10发穿甲弹击中了美军2艘驱逐舰,但并未造成大碍。

电影接近尾声时,登陆才开始,李宰汉导演终于敢挺起胸脯,称自己拍的是登陆战了。

美军F-4U“海盗”式战斗机、B-29“超级堡垒”式战略轰炸机,各型航空母舰、战列舰、重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运输舰与登陆舰艇,悉数登场。

虽然皆为计算机特效制作而成,但海空火力准备的视觉效果还算撑得起场面。

相比之下,声效反而不够逼真——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406毫米舰炮开火的声音非常大,电影中的炮声却与隔壁邻居家装修时砸墙的效果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对岸炮击的美军舰队中,出现了装备火箭炮的坦克登陆舰,亦称“火箭炮艇”。

很少有电影能表现美军登陆舰队的这个细节,这倒是难能可贵。

《仁川登陆作战》片段,化妆成朝军的韩军敢死队。

李政宰饰演的“张学秀”手持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

《仁川登陆作战》片段,朝军岸防司令“林桂镇”(左)手持C96“毛瑟”式7.63毫米手枪,与手持TT-33“托卡列夫”式7.62毫米手枪的韩军敢死队队长“张学秀”(右)对峙。

《仁川登陆作战》片段,朝军步兵使用RP-46式7.62毫米轻机枪扫射韩军敢死队卡车。

RP-46就是苏联DP-1928式7.62毫米轻机枪的改进型,二者经常出现在二战与朝鲜战争电影中。

《仁川登陆作战》片段,韩军敢死队驾驶缴获的SU-76M式自行火炮,突入朝军阵地。

《仁川登陆作战》片段,美军F-4U“海盗”式战斗机,护航B-29“超级堡垒”式战略轰炸机空袭仁川朝军阵地。

并不还原历史 无论如何,历史上的仁川登陆战,主角都是美军,韩军只起到了辅助作用。

即使在电影中,麦克阿瑟殚精竭虑,韩军敢死队梦寐以求的“飞鱼”水道朝军水雷布防情况,也只是为了增强情节紧张程度的一厢情愿而已。

在真实的历史中,朝军在仁川布设的水雷很少,布设方式也很简单。

低潮时,水雷都露了出来,美军驱逐舰用舰炮摧毁了不少。

登陆舰艇在高潮时才开入水道,并没撞上水雷。

电影中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乏善可陈。

塑造麦克阿瑟这样性格复杂的人,从来费力不讨好。

在电影《麦克阿瑟》中,格里高利·派克甚至也不够成功。

朝军岸防司令“林桂镇”看起来更像苏军政委与黑社会流氓头子的合体。

穿着马裤的金日成倒是没有被塑造成“小丑”,颇有几分斯大林的风范,但很难想象如此冷血独裁的人,能像电影中那样容忍“林桂镇”在自己面前大呼小叫。

电影仍然未能逃出有妻子、孩子、母亲等浓重亲情关系的角色,必死无疑的窠臼。

突然加入的感情戏更是无中生有,实在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导演爱情片拍多了的后遗症。

这部战争片本来就更像“动作片”,加入这段莫名其妙的爱情后,就成了“爱情动作片”,但又好像哪里不对…… 李宰汉就这样打造了一部“十几个人拯救韩国”的战争神剧。

这种“以小搏大”的理念,曾体现在他制作的《向着炮火》中,甚至也是整个朝鲜民族文化思想的缩影。

战争神剧已经越来越没市场,思密达,还是收了神通吧!

 4 ) Freedom is not free。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好的一种和平,谁获得了更好的一种和平,谁就是胜利者,毫无疑问的胜利者是中国和苏联。

其实战争期间朝鲜韩国双方都犯下了很严重的战争罪行,而整个战争导致了超过200万朝鲜半岛平民和士兵、几十万中国军人悲惨的死亡。

其实在战后的很长时期,曾经的朝鲜经济发展要比韩国要好,只是后来的经济腾飞彻底改变了曾经的对比。

不过本片的故事讲得很好(尽管情节多么雷人),一个没有接到命令就不愿离开战场的士兵使麦克阿瑟看到了韩军的希望。

之后,以张学秀带队的一群韩国谍报人员,在仁川负责破坏朝鲜人民军的海基设施,并且打出了可以登陆的信号。

 5 ) 林桂镇是把自己当许世友了么,敢在最高司令官面前拍桌子!

作为读初中时还自愿带红领巾读高中时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但毕业之后由于年龄问题不得不退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五道杠青年,这次我不谈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之争,也不谈对待历史只靠YY的东亚三国对朝鲜战争不同的解读,本篇只谈影片中几个人物设置的问题。

李政宰相比《暗杀》中看似忠良实则奸诈的人设,李政宰在本片中的人设刚好掉了个个:是打入敌军内部的我方人员。

在人物塑造方面,虽然张学秀塑造地没有廉锡镇那么出色,但也没有那么差劲。

毕竟不是所有的电影角色都像洋葱那么有层次感,拨开一层还有一层。

所以在本片中李政宰的表演中规中矩,有血有肉,忠诚、体恤、亲情应有尽有。

但正如老话说的那样:一俊遮百丑,一胖毁所有,张学秀这个人设最大的硬伤是他在影片前半部分冒充的敌军身份竟然是中将!

中将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我大天朝1955年400万军队也才授予了175人,编剧们真的认为到了这个层级彼此连面都没见过要靠脖子上的刀疤来确认么?

哎,真是为编剧们的智商捉急!

林桂镇的自白其实做多了反派BOSS,我对编剧的套路已经轻车熟路:那就是无论正面人物行为多反常,智商多堪忧,我都要尽量配合他们。

所以即使我从一开始就怀疑你的身份,但我还要假装相信你;即使你在我眼皮底下夜以继日地传输着情报,可我只能假装睡得像死猪一样;即使我知道你假最高司令官之命想窃取机密,我也不会在最高司令官面前给你穿小鞋汇报你的反常行为。

没办法,谁让你是主角呢?

所以最后无论我兵力多雄厚,依然都会被你单枪匹马消灭殆尽;无论我打你多少枪,都会在即将换完子弹的那一刻被你爆头……但有一点我不能忍受:我有那么不知轻重敢在最高司令官面前拍桌子吗?

即使最高司令官和同僚们不相信我判断的麦克阿瑟会在仁川登陆,但我依然坚信我的判断,并时刻准备着充足的炮弹和坚固的防御工事。

但你要我在最高司令官面前拍桌子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我是很尊敬最高司令官的好不好,即使他那么胖,即使我知道他的后代还会那么胖,谁让他是我们的天赐大将军呢?

所以我是万万不会在天赐大将军面前拍桌子的!

 6 ) 应该是改个名字《仁川登陆之谍影重重》或仁川谍战之类更合适,叫《仁川登陆战》帽子太大了,

奇袭白虎团也应该是重拍了; 应该是改个名字《仁川登陆之谍影重重》或仁川谍战之类更合适,叫《仁川登陆战》帽子太大了,情节有夸张、浮夸的地方,类似于抗亢日神剧, 不过用来消磨时间,看看也好,作为谍战剧不错。。。

锋紧张的,。

另外说 涉及志之值愿军的,大可不必,就是代理人战争,替老毛子打架,打了平手,日俄战争就是证明黄种人可以了。。。。。。

涉及到政治的,大可不必,,。

不用要先问我们中种国人观感,难道说硫磺岛 、中途岛、飞虎队的电影就有事高兴了??

要问, 也是先问行人愿不愿意过现在朝炒咸鲜人的生活。。。。。

马上我们这边有也有:冬与狮、血学战长津湖、最后的枪(狙击手)张桃芳(张艺谋 ;;;;;;;;;;;;;;;应该是改个名字《仁川登陆之谍影重重》或仁川谍战之类更合适,叫《仁川登陆战》帽子太大了,情节有夸张、浮夸的地方,类似于抗亢日神剧,不过用来消磨时间,看看也好,作为谍战剧不错。。。

锋紧张的,。

另外说 涉及志之值愿军的,大可不必,就是代理人战争,替老毛子打架,打了平手,日俄战争就是证明黄种人可以了。。。。。。

涉及到政治的,大可不必,,。

不用要先问我们中种国人观感,难道说硫磺岛 、中途岛、飞虎队的电影就有事高兴了??

要问, 也是先问行人愿不愿意过现在朝炒咸鲜人的生活。。。。。

马上我们这边有也有:冬与狮、血学战长津湖、最后的枪(狙击手)张桃芳(张艺谋)

 7 ) 影评,仁川登陆作战 인천상륙작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韩朝之战

第一次有幸观看韩国拍摄的战争题材影片,十分期待。

怎么说呢?

主要还是想与中国的战争电影做一个比对,毕竟二战时期,中韩人们饱受入侵者的残害,感同身受。

而且”棒子“的影片以”拍摄人性“见长,战争的残酷、严峻又最能凸显”人性“这一主题,所以相信很有看头。

”仁川登陆“,个人对于这段历史不甚了解,所以特地借助网络重温这段过去,并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仁川登陆战(朝鲜语:인천 상륙 작전;代号:烙铁行动(Operation Chromite))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关键性的战役。

登陆战始于1950年9月15日,终于9月28日。

这次战役的成功被认为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晚年创造的一个足以永载世界军事史的作品(通过联合军队对陷入重围的朝鲜南部发动攻击,进行牵制,自己率领美军奇袭仁川,大胆登陆,一鼓作气,拿下)

写在开篇历史题材改编作品的关键点在于”真实性“,尊重历史,以史为鉴

进入点评影片真实度解析虽然打着”还原历史“的噱头宣传此片,可是,片中的“历史”成色明显不足。

究其原因,两个方向供各位思考1. 作为一个观众(旁观者)的视角。

完全理解韩国导演对于这段历史的刻骨铭心、慷慨激昂,也完全认可影片编辑基于“影片源于历史,高于历史”的考量。

所以并不想过度拷问主创人员为何如此美化南韩与美联军。

这里只想说一个“度”的问题。

对于历史的修饰没有异议,可是不能“过”,正所谓“过犹不及”,作品过分抬举南韩特遣队的才能与胆识,各个以一敌百,”抛头颅,洒热血“,感觉像是一群超人小分队。

相比之下,再看一看影片中的朝鲜军人,各个弱不禁风,胆小、懦弱、虚伪、狡诈?

这个实在太”过“了,明摆着是导演与编剧的”恶趣味“。

2. 作为一个仔细阅览过这段历史文献记载的人来说。

完全不知道影片导演与编剧的常识何在,靠着几个卧底韩国人端掉几万人的朝鲜军事基地?

被机枪扫射中弹后继续毅力不倒,还能开枪掩护队友撤退?

逃跑时从高楼跳下完好无损?

战争难道是儿戏?

这是真实题材!

不是"漫威"!

正如前面所说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棒子“这种脱离实际、美化韩式主旋律,”泡菜味“浓郁的洗脑宣传片,哥们欣赏无能。

专业影评网站评分分值不高,原因不必多说,历史题材影片一旦脱离事实,就啥都不是了烂番茄新鲜度:40%(恰如其分)

Metacritic评分:50

影片演员解析三大主人公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著名军事家,五星上将,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连姆·尼森饰演,老牌演技派演员,影片中尽显麦克阿瑟的足智多谋、胆略过人

张学秀,韩国海军大尉(原型是美国海军尤金·奇勒中尉)李政宰饰演, 实力派演员,韩国影帝,片中的表现中规中矩,与李凡秀的对手戏十分精彩

林桂镇,朝鲜军仁川防御司令官林桂镇(虚构人物)李凡秀饰演,完美演绎、诠释朝鲜军人(眼神、发型、方言、肢体动作),堪称教科书般的经典范本

剧情解析讲述朝鲜战争时期,八名韩国士兵秘密完成X-RAY情报计划和八尾岛作战计划,助推美国陆军上将麦克阿瑟指挥成功登陆仁川看似宏大的剧情,值得回忆的片段只有两处,至于众所期盼的影片重头戏——仁川登陆,只有几分钟的镜头,不提也罢。

第一处,朝鲜作战部署会议VS美军部署会议。

这个片段很有看点,不仅仅是双方(朝鲜与美国)斗智斗勇,更是两名主角(麦克阿瑟与林桂镇)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成功说服各方主将决战于仁川。

除了情节的紧张、刺激,台词的设计与镜头切换的时机把握更是锦上添花,宛若麦克阿瑟与林桂镇隔空对话、针锋相对(看过影片即可了解其中之妙意)

第二处,张学秀设计谋,约谈林桂镇,使自己的下属可以顺利窃取朝方作战图纸,不料东窗事发,双方最终短兵相接。

看点在于,立场不同的两人为了各自的理想而厮杀,没有孰对孰错,只有肝脑涂地,血洒疆场的气概,战争残酷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5毛钱"特效再现江湖随机截屏,体会一下,满眼道具流,航母、飞机做的那个假,不忍直视,比上世纪70年代的奥特曼还差,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写在最后,个人对于韩式英雄主义并不感冒,可是一部历史剧做成这样实在不敢恭维,影片除了演员尽心尽力、可圈可点,其他都是渣渣(尤其是导演与编剧),俗不可耐的开挂剧情,完全不尊重历史,简直就是韩国战争版“漫威”。

本作完全丧失历史剧的底蕴,彻底演变成了单一的韩式爱国主义宣传片,什么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什么联合军队,什么朝鲜人民军,都成了编剧笔下的炮灰。

可惜,可叹,可笑。

编剧☆☆☆☆☆导演★☆☆☆☆演员★★★★★剧情★★☆☆☆推荐人群:韩迷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8 ) 《仁川登陆作战》:韩战特工

背景是朝鲜战争时期,美军帮助反攻,定在仁川登陆。

讲述韩国张学秀率领下的8人特工小组潜入朝鲜防守军内部,在获取埋雷地图失败后,转而绑架对方参谋长,最后释放照明弹帮助美军登陆的故事。

节奏有些温吞,有些过于主旋律了,连姆·尼森扮演麦克阿瑟,也没有演出亮点。

远不如韩国另一战争片《太极旗飘扬》。

 9 ) 也就是高地战能看看

哈哈我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国家不要尊严的去拍别的国家的马屁 我感觉看完不是我一个人觉得美国是韩国的爸爸 也是长见识 我见过手撕鬼子 8百公里打死鬼子 我也没见过哪一部电影八个人可以打败北韩军队一个师的关键还是正面 总得说这部电影就是自美国为主导 南韩狗腿子们在干活 真没见过这么黑自己国家的… 还有什么千里送俩摩托车 几公里海岸线只有五门炮 岸防工事临时挖 一辆突击炮跑遍全世界 主角中八枪第二天早上导演说死才能死 麦克阿瑟是脑残 好看点的公正点的也就是高地战了

 10 ) 刍议韩国谍战片《仁川登陆作战》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剧照组图 )

本人不久前在“腾讯视频”上免费看完韩国电影《仁川登陆作战》,曾为此写出影评草稿,在电脑上慢慢构思与打字,写出初稿但还不够满意,于是又重新观看该片一些重要片段直至写出终稿,也算是观看该片之感言与点评。

该片讲述的是朝鲜战争期间,韩军八名战士执行X-RAY谍报计划与八尾岛作战计划,为美军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整个仁川登陆战的成功打下基础的故事。

据悉,该片制作费高达150亿韩元,李政饰演韩国海军中校张学修,也是仁川登陆作战成功先行侦察小分队的指挥官。

李凡秀饰演留学苏联的北韩精英军官林桂振。

韩国女演员陈世妍饰演战地医员韩彩善。

该片导演由《向着炮火》导演李载汉担任。

仁川登陆作战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进攻战役。

战役开始于1950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结束,在两栖行动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北朝鲜后方登陆仁川,突破了釜山地区,当时参与这次进攻的联合国军之主要组成部份是由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所指挥的海军陆战队。

《仁川登陆作战》主要剧情就是仁川登陆前韩军一个侦察分队配合韩国情报机构潜入仁川,收集情报,接应美军大部队登陆的故事。

客观的说,该片在这一战争背景与战争场景以及美军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场面的演绎上还是十分精彩、值得肯定的。

尤其是美军几十条战舰兵临岸下、舰炮齐鸣、飞机轰炸、抢滩登陆,大有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之势,让人感到震撼与感叹。

这也是该片一大看点与亮点所在。

如果说那排山倒海、气势恢宏、火光炮影、血肉横飞的一场场殊死鏖战演绎双方将士的厮杀与搏击,大大增强了该剧战争戏的精彩度和观赏性,那么,倒不如在某种意义上也让观众领悟到了其战争的另一面特征:残酷与无情。

但不能不指出的是,该片也存在着“民族歧视、立场偏颇”的严重问题与明显不足,其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极力丑化贬低朝鲜人民军及其将领。

该片北朝鲜从苏联军校深造回国的大校军官林桂振肥头大耳、油头粉面、个子矮小,自孜傲慢,指挥滞后,令人感到十分俗气、不堪入目;其指挥的部队在几个关键场景中的行动总是比韩军侦察小队慢一步,故总是处于挨打被动的境地;朝军士兵野蛮粗俗,头脑简单、血腥暴力,虽人多势众、且不堪一击。

如果果真如此,朝鲜战争初始朝鲜人民军何以能够横扫朝鲜半岛、攻克韩国首都韩城。

而在该片剧情上,极度夸大北朝鲜人的野蛮残暴,心狠手辣,极度粉饰南朝鲜人的慈善仁义与英雄情怀。

诸如;韩军侦察小队穿着朝鲜军装开着吉普车进入仁川,街头两边到处悬挂着被朝军处死、掉在木杆上的尸体,让人感到一片阴森与恐怖。

又如,一名护士亲眼目睹朝军追击部队误判残忍杀害她的叔叔( 将其视为卖国通敌的韩国间谍),这名护士终于“醒悟”最后在医院反水帮助韩军小分队绑架刺杀朝军大尉情报官行动。

再如,韩军指挥官张学秀在侦察行动间隙安排其中一名士兵与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见面;体现了其体惜下属的慈善仁义与人文关怀,这位士兵与其他士兵最后英勇顽强,以身殉国,战死沙场。

另一方面,将南韩军队侦察小队演绎得如神如画、无坚不摧。

韩国中校军官张学修英俊潇洒、机智灵活、随机应变、指挥敏捷,率领韩军8名特种士兵,在火车上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了朝军中校指挥官,从而冒名顶替伪装成朝军总部的检查人员,他们的目标是寻找并排除被严密封存在狭窄的水路航道中的海底水雷并收集情报,以让麦克阿瑟将军的75000名士兵迅速快捷安全登陆开展进攻。

仅仅几人的小分队潜伏进人朝军海岸司令部,直到最后关头才被朝军识破,真乃滑天下之大稽也。

结尾之处韩军指挥官张学修等几人乘装甲车在朝军海岸阵地上横冲直闯,夺取打开了朝军的探照灯,炸毁了朝军的海岸炮,引爆了朝军海岸阵地正在埋设的大片地雷,为美军舰艇大部队照明开炮、引路登陆,如穿行于无人之地,只见朝鲜人民军向割韭菜一般倒下一片又一片,显然极度夸大了韩军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让人感到就像“孙行者挥舞金箍棒大闹天宫。

”尽管该片最后韩军侦察小队全部“壮烈”、无一生还,南韩中校张学修、北朝大校林桂振历经殊死搏斗、浴血同归于尽,该片塑造的韩军侦察英雄受到了美军麦克阿瑟五星上将的称赞褒奖;但该片情节并不十分惊险与刺激,作为谍战片也没有给观众们留下什么悬念与伏笔,相反的是人为虚构与做作色彩浓厚,过于神奇与玄乎;越是将战争对手演绎得无能越是显示出自已也高明不到哪里去;毋庸置疑,该片实乃地地道道、彻头彻尾之韩国“抗朝神片”也。

当然,本人并不排斥“侦察分队与情报获取”对于减少部队伤亡、夺取战争全胜的明智必要之举。

应当指出的是,联想到以前本人看过的《太极旗飘扬》、《高地战》、《向着炮火》、《登陆之日》等韩国战争片也深刻感受到了韩国人热爱南韩、仇视北朝、民族歧视的英雄情结、文化属性与人文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之换位思考,爱国主义实乃普遍真理也。

编后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分久必合也,希望看到朝鲜半岛北南统一的一天。

网友们,你看过韩片《仁川登陆作战》吗,欢迎讨论与赐教,不胜感激。

上图为北朝鲜从苏联军校深造回国的大校军官林桂振

上图为韩国中校军官张学修冒名顶替伪装成朝军总部的检查人员

上图为韩国中校军官张学修带领韩军八名战士冒充朝军人员侦察收集情报

《仁川登陆作战》是一部描绘朝鲜战争的电影,通过侦察分队潜入仁川收集情报,接应美军登陆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但该片也存在“民族歧视、立场偏颇”的问题,主角林桂振被丑化贬低,对朝鲜人民军及其将领进行丑化。

《仁川登陆作战》短评

互相抱孩子的镜头拍出一些老吴的感觉。

4分钟前
  • 发条J
  • 还行

就是国内任何一部抗战片套路,伟大战争背后渺小的牺牲者,但,“敌我”双方对调了一下。共产主义只是种意识形态,是具有残忍的一面,就看以哪种立场看待它,善恶总是相对。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一波三折的叙述架构始终使故事充满紧张感,最后冲刺热血部分真像抗战片啊,小隐喻给的很温暖。

6分钟前
  • 莎翁笔下的精灵
  • 还行

"单凭局部战争 根本无法把共chan主yi连根拔起 政治家根本不懂何为战争 把士兵排到无法保证胜利的战场 这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树根在腐烂,果子还会成熟吗”这是迷惑学生们的好句子。人不是活得久才会老,放弃自己理想的时候就会老去,岁月会让人长皱纹,放弃理想会让灵魂长皱纹。

7分钟前
  • zju_miracle
  • 推荐

注重细节描写,刻画了整个铁硌行动的过程。故事的节奏刻画比较一般,可能加长版会描绘得更好。

12分钟前
  • Bill
  • 还行

6.5分

16分钟前
  • 王新禧
  • 还行

這。。。其實我也不是多喜歡的,不過李政宰確實演的不錯。。。

21分钟前
  • 嘎布拉堪姆
  • 推荐

卧槽,跟手撕鬼子有得一拼。

26分钟前
  • 两个寂寞
  • 很差

《太极旗飘扬》《高地战》《欢迎来到东莫村》《共同警备区》打下的好名声都被毁了……

30分钟前
  • 湖边の许愿树
  • 很差

4星吧,可以一看。干死北韩及其父兄。

31分钟前
  • 相逢寒武纪
  • 推荐

阵容要算很不错,总体马马虎虎可以看

34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还行

致所有勇于反抗世袭独裁伪政权的英雄

38分钟前
  • 日耳man
  • 力荐

综合来讲这个片子倒也不至于像那么差的样子,当然也不至于几个间谍的所作所为就能最终影响到一场事先计划准备充分的军事行动。

41分钟前
  • 壞壞噠貓先森
  • 还行

林桂镇演员不错呀

46分钟前
  • 随上缘下
  • 还行

有些电影的评分高低和电影无关,纯粹是观众的思想意识形态不同造成的。

48分钟前
  • 6079
  • 推荐

至少普通上映的这个版本不咋吸引人。

53分钟前
  • Bizkit
  • 还行

这故事放哪儿都还行,但放仁川就成手撕鬼子了,女主丧病差评

55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还行

也就是5分的命,带路党带的还挺有优越感的,老美担心自己的牺牲人数就可劲儿牺牲韩国人,韩国人还喜滋滋的,简直可笑

56分钟前
  • 紫霄宫的瞌睡虫
  • 还行

自我陶醉

58分钟前
  • Létranger
  • 较差

没有电影质感,和我国谍战剧抗日神剧感觉差不多。

1小时前
  • 盖茨
  • 较差

韩国人的自信全靠麦克阿瑟撑腰啊

1小时前
  • 墨玉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