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部挺烂的贺岁片,没想到还挺好看的。
德华拥有和睦的家庭和相爱的咏琪,这是他最大的财富,他早早看清了这点,所以不管牌运(事业)如何,他都泰然面对。
有了她我也能体会到这种心态了,我活的比以前更知足,更幸福,更真切,但是我也遇到德华的纠结,她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不过人生光有好心态还是不够的,哪怕是电影里德华也有出众的牌技(能力),才能让他在顺境中无往不利、逆境中化险为夷;目前使我烦躁的就是没有这样的能力。
心态已经趋于良好了,好好磨练技能,生活将会是幸福的!
人在低潮的时候,即使听一首歌曲都会莫名变得伤感。
之前听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时,虽说喜欢周杰伦十多年了,但对于这首歌一直无感。
到了一定年纪,就开始有些排斥新东西,默默坚守曾经的一些东西。
最近感觉各种不顺,工作生活一塌糊涂。
情绪沉重的时候,我喜欢静静的听听音乐。
当《说好不哭》的前奏响起时,我立马沦陷了,原来这首歌是这样的好听。
25秒的钢琴声,直击心灵深处,情绪也找到了共鸣。
“你会微笑放手,说好不哭让我走”
不说题外话了,今天介绍的这部电影是2002年上映的《呖咕呖咕新年财》。
导演杜琪峰编剧韦家辉的黄金搭档,刘德华,梁咏琪,古天乐,刘青云主演。
刘德华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明星,所以之前搜罗看过他的很多电影,但这部《呖咕呖咕新年财》却一直提不起观看的兴趣。
看片名就知道,这会是一部欢乐的贺岁电影,明星众多内容却不会有深度,而且这个“呖咕呖咕”的陌生名词会让我觉得很扯。
但看过本片才知道,“呖咕呖咕”是台湾麻将的一种打法。
就是这样的一部商业轻喜剧片,却让我看得感触颇深。
德华(刘德华),号称麻将大侠,以打麻将为生。
他的麻将启蒙是他的妈妈,之后德华开始了自己的麻将生涯。
但在他的生涯前期,是非常败落的。
输掉了家里的房子,是名副其实的败家子。
被家人赶出流落街头,常常被人揍得鼻青脸肿。
这是他的逆境。
片中德华说过这样一句台词。
“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菩萨。
其实就是当你霉运当头时,扶你一把的人”很快,他遇上了自己的菩萨。
在德华赌博被打倒在巷子里时,咏琪(梁咏琪)出现了。
咏琪救助了落魄的德华,总会给他想要吃的盒饭,为他去庙里求签。
咏琪爱上了德华,很爱很爱的那种,事事会为他考虑。
而德华的牌运也越来越好,想要什么牌就会有什么牌,很快就靠打麻将发家致富。
只是,他发现咏琪的人品不好。
当时给他吃的盒饭都是打劫小朋友得来的,去庙里求签是凶狠地插队求来的,打麻将时总是会乱发脾气。
牌品不好就是人品不好。
德华选择了分手,希望咏琪能改变自己。
咏琪很爱德华,空姐,警察,税务员……变换各种身份接近德华。
但她的牌品一直没变。
德华相信,“人品好,牌品就会好”他在麻将生涯也一直顺风顺水,这时是他的顺境。
他会去教训专门骗老太太钱的“师奶杀手”,会通过打麻将为老太太治病,会用米粒沾五筒巧妙为弟弟教训麻将大师青云(刘青云)。
通过打麻将治好了妈妈的老年痴呆症,也与弟弟天乐(古天乐)和好。
麻将大师青云想要拜德华为师,咏琪想要德华娶她。
于是,德华决定用一场麻将来决定。
但是德华的运气还是太好了。
他认为,这是天意。
但一直委屈求全的咏琪终于还是崩溃了,她诅咒德华牌运倒,输光家产。
于是,德华的牌运开始变烂,输光了家产。
德华的麻将生涯再次变成了逆境。
但他没有自暴自弃。
会因为住上了公租房开心异常,也会开出租养活全家。
虽然打麻将总是放炮,却可以因为只是放了小炮而大笑。
生活不再光彩,但他沉住了气。
咏琪依然爱着德华,看到德华的困顿总会心痛,但德华的乐观触动了她。
在陪着德华输过一次牌时,却可以开心的大笑。
她开始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德华的牌运也开始变得好了起来,虽然平时都是一些屁胡,但他总能够坚持住。
很多时候的成功,是从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能够沉得住气的人,总是可以走的很远。
在最后的呖咕呖咕大奖赛上,德华用牌技和宽容征服了青云。
顺境逆境,我们都得承受。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过好这一生!
1 觉得6.3的豆瓣评分有点低,是不是因为老片子,看得人少才这样?
剧情设计的很合理的,甚至有很多小细节在作人物性格的铺垫,还有很多反转,没有让悲情、反派、人性黑暗面等一切不好的东西出现,没有多坏的结局,差不多都是有爱的画面,看起来很轻松,又很有吸引力。
2 这是一部超有爱的喜剧,同时又有赌钱、爱情、打架、骗术、美女帅哥,这些点,超级吸引人就对了。
跟悬疑电影一直推理谁是凶手差不多,看赌片,就会一直猜这一把谁会赢,怎么赢。
而且,这么熟悉的明星,感觉都是老朋友,会觉得很新鲜,会有:原来刘德华和刘青云还拍过这个电影,原来王晶的爸爸还给刘青云演过爸爸……好多。
3 好多大道理的。
有些道理,小时候是不懂的,一定要到长大了以后,才会明白。
比如,多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电影里,刘德华扮演的大儿子爱打麻将,似乎变成了一个让母亲赶出家门的烂赌鬼。
但是他后来用好的牌品和好的人品,买了大房子,汽车,生活不错。
而一直用心读书,最后上了麻省理工的小儿子古天乐却因为失业等原因,搞得房屋被封,和妈妈一起搬到哥哥家住,又因为好读书,不知社会险恶,人比较单纯,被应采儿扮演的老千欺骗,最后输的只剩背心短裤。
其实,长大了会发现,出了学校,读书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事。
(也许在学校也不是)人最重要的还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坚持做下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坚持爱下去。
哥哥刘德华之所以,成功,其实是他一直热爱打麻将,牌品好,人品好,人品好,牌品好。
好像每次打牌都是跟老朋友见面,他会自己跟东南西北自言自语,会跟一起打牌的婆婆阿姨,用打麻将治病,甚至是自己的老年痴呆的妈妈也是超爱打麻将。
4 喜剧里的反派,如果坏,只不过是因为幼稚,那整个片子就有爱了。
因为你不会太恨他。
刘青云扮演的反派就是这样的。
虽然导演给他的是嘻哈黑人说唱歌手的造型,有些地方,甚至真的是让他用说唱的方式讲得台词,但是,他真的还蛮可爱的。
他好胜,东西一定要有人抢他才爱,买水果也要纠结半天。
不过,最后他和王晶爸爸(片中扮演刘青云的爸爸)一人半根削皮的甘蔗啃在路上还是很有爱的。
输了牌,就要找爸爸撒娇的“坏人”.。
其实没有坏到哪里去。
5 刘德华和梁咏琪的爱情全程一直很羡慕梁咏琪有个这么稳重的男朋友,不花钱,还超耐心的督促你进步。
真是有赚到,关键是颜值还很高。
老以为自己看了这么多年刘德华,早就该腻了,没想到,又被俘获了。
耍帅就耍帅咯,反正帅么。
能屈能伸不是很好么。
话说,刘德华第二次被封房的时候说自己申请的公住房批下来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就等同于北京的经济适用房之类的。
最近在看《银河映像,难以想象》,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这部戏,刘华提过,韦家辉也提过,于是很自然我又找出来看了一遍。
观影过程比我小时候第一次看感觉好很多,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这次看的是原声,还有一方面是小时候可能看不懂的笑点,今次再看却非常受用,让我最后会觉得,这是一部被众人低估的经典贺岁片。
第一,刘华魅力无敌看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给自己抛出来一个问题,刘华的颜值巅峰究竟是30+还是40+,最后我的答案是40+。
也就是2001到2005之间。
刘华在这部戏里举手投足都是巨星风采,帅到不行。
而且角色本身就很讨喜,人见人爱的麻将大侠。
第二,那些戳中我的笑位没想到梁咏琪虽然跟刘华cp感不是那么强,至少没有郑秀文那么合拍。
但这部戏里,梁咏琪是可爱且搞笑的。
尤其是搞笑这一块,非常有趣。
举个例子,两人分手之后,梁咏琪偷偷来给刘华家里打扫卫生,很明显是致敬《重庆森林》那一段,本来也唯美浪漫。
后刘华太了解这个女人,发现过来做的“家务”全部都是偷工减料,不合格,好气又好笑。
第三,片中没有赌术,只有运气这是我小时候看完之后尤为失望的一点,因为原本以为是一部赌片,按传统赌片的写法,应该是有一些好玩的赌术描写。
但该片直接反其道行之,只讲赌术的理念,不讲任何赌的技巧。
今次再看,反而显得更出众。
尤其是刘华的理念,只要用心打,烂牌也能慢慢变成好牌。
其实这句话基本上是我这些年打牌的内心写照,我也是这么教某人的。
当然我这么生硬的去说,效果当然不如带着某人一起看这片。
第四,古仔和采儿实话讲,古仔和采儿在这部戏里的角色都不出彩,尤其是古仔。
但是看这部戏的时候,有一个奇妙的体验,就是能想到《柔道龙虎榜》里的两人的戏份。
那部戏两个人都成了主角,都贡献了上佳的表演。
这次算是两人的前世前缘吧。
第五,刘青云的rap,生猛有趣。
明星,笑点,家人之间情感,励志都有了,怎么就不过7分!
大家对银河要求太高了
賭片向來都是香港特有之片種,杜琪峰以香港庶民文化的極品:打麻將(片中還強調打麻將地點:由公共屋邨(井形設計)到酒樓),帶出輸運不輸人,人品好自然牌品好的道理,故事明快,人物過癮
有赞有弹,首先赞的在剧本对麻将戏的精妙,中途一场靠饭粒反击1v3的戏已经够精彩了,通常这种误导式反转翻盘都会用在最后一场戏(这时候可以想一些其他赌相关的喜剧港片),但是这里只用在了中场,不禁会让人想最后会是怎么样?
刘德华赌运没了之后,陷入了手风全是散牌,而且打什么来什么衰到贴地的场地,一方面给影片增加了跌宕起伏的效果,另一方面精妙在于,给最后决赛的铺垫。
这时候就要提到刚刚精彩的中场戏了,决赛最后一局,居然把中场戏铺垫好的元素利用了起来,使最后一局心理战赢得精彩的同时,能让人捧腹大笑,这样的心理战是最高级的设计,是把观众算了在内的,而不是单纯剧中的交锋,单纯剧中的交锋,心理战是说服力不够的,因为a对b使用的心理战术,是仅仅对他的,而观众不是他,是处于上帝视角的,所以看过很多心理战都会差了点信服感,即使本身设定得很好。
而决赛第一局先利用了刘德华运势已失,全散牌,并且打什么出去,就会摸什么回来这个绝对劣势,靠着牌技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观察力判断力,硬生生1v3逆风翻盘。
同样是1v3翻盘,中场靠的是欺骗,决赛靠的就是精妙设定的硬实力了。
紧接着就是决赛最后一局,和中场一样同样的镜头,同样是四筒,同样出现饭粒,这下观众就不仅仅是上帝视角了,而是同样参与到了里面,因为他们中场那一战,观众看过,知道这些元素会对对方造成怎么样的心理影响,所以看着刘青云一个又一个的五筒摸回来不敢打,会捧腹大笑,同时也拍案叫绝。
赞完了剧本对麻将戏设计的精妙,就要开始弹一弹了,弹的对象,同样也是剧本。
剧本不知道是不是把精力全部放在了麻将戏如何精彩上面,导致整体故事和人物一塌糊涂,全员工具人,所有的演员和角色,都是为了麻将戏而服务的。
古天乐,天才级白痴,同样有着哥哥刘德华一样的无敌运势,但是作用仅仅是让刘德华帮他出面碰上刘青云,然后弃之。
应采儿,坏人洗白毫无铺垫,作用就是欺骗古天乐,然后让刘德华帮古天乐出面碰上刘青云,莫名其妙良心发现变成空降给古天乐的媳妇,然后弃之。
妈妈,老人痴呆设定纯搞笑工具。
刘青云,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角色了,没人要的他不要,有人要的他就去抢,靠演员刘青云的演技本身赋予的人格魅力,作用就是故事需要有一个对手。
梁咏琪和刘德华这对男女主角放一起讲,刘德华给古天乐讲故事的时候说自己折堕的时候碰到了观音,就是指梁咏琪,梁咏琪无条件对他很好,并给他带来了无敌运势,但因为她的人品问题,所以一直不娶她。
这个观音,我把他当真,因为可以理解成又一个观音在凡间点化麻将大侠的故事。
为什么说又?
因为周星驰的《食神》,本质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食神下凡历劫,为人嚣张跋扈,结果被摔下神坛陨落(有相应的灶王爷掉落摔破的镜头),流落街头,折堕到不行,这个时候,火鸡(观音)登场,把他重新扶起,但他想着的只有复仇,做人始终没变,然后在火鸡中枪死亡了,一夜白发,才彻底改变,最终悟得食神名号根本不重要,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观音才空降拨乱反正,最后大团圆结局。
而在《呖咕呖咕新年财》里,刘德华烂赌成性,失去家人,流落街头,折堕得不行,这个时候,梁咏琪(观音)登场,把他重新扶起,然后他的运势滚滚的来,在梁咏琪诅咒他去了刘青云那边的时候,他的运势就荡然无存,最后梁咏琪回来了,他的运势才又回来,对刘青云说你要麻将大侠的名号,我就给你,最后大团圆结局。
这个时候,能看出区别在哪里了没有?
就是刘德华这个角色,缺少作为主角的角色弧,他从登场开始,心态就已经圆满了,他最后让出麻将大侠的名号给刘青云,根本就不需要悟,他一直就是那样佛性。
而梁咏琪,走了回来走了回来完全没有相应的剧情和心理变化,她就是那样走了,然后她又很自然的回来了,再后是通过刘德华对她的手把手教导,她才明白了人品好,牌品自然好的道理,奇怪的事情就这样出现了,角色弧只出现了在梁咏琪一个角色身上。
所以我才说,这片里所有的角色都是单纯的为了麻将戏而服务,太过本末倒置了。
对决/战斗/交锋/对峙…这些戏份,应该是为了故事,为了角色服务的,在这里,反转了。
而这方面反转了,故事就会变得很奇怪,刘德华没做错什么事,为什么要失去运势?
他失不失去都是那样做人那样打牌,他的运势为什么要回来?
他的运势,就是和梁咏琪捆绑的,它无理由的去又无理由的来,那么如果不是为了故事性,是没有设置的必要的。
但是仅仅为了整体故事性,却和人物的故事没有关系,就是一种本末倒置。
剧本对麻将戏的设计越精妙,我就越为了故事而叹息,讲故事的,始终是人,始终是角色。
太遗憾了,差一点就是一部《食神》
春节窝在家里,家里人放的,我跟着看的。
片名都没记得住,却无意成了近期印象最深的电影。
这些年,唯一的长进,大约就是变得俗气又浅薄,比较容易开心。
“牌不好,越是要用心”“人品好,牌自然就好”何况笑着笑着,人家还给你灌输了一个人生道理。
听着还挺有道理的,可能是真理。
越用心人品越好。
人品越好就运气越好。
了解并接纳自己,找我的MR.Right,赚钱。
是我2018年会比较用心去做的三件事情。
能有成果可见是最好。
不然能找对方法付出努力略有长进也行。
最怕没有行动,或者没有方向。
转眼间真的十年过去了。
渐渐从缺失的一角慢慢滚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圆。
小小的圆,滚起来也慢。
看世界的速度有点儿慢。
但愿没准哪天能长大一些,看得远些,滚得快些吧。
2002年的电影,应该是贺岁片吧,起了这么一个讨喜的名字。
一部讲中国国粹---麻将的电影,可惜我对麻将是一窍不通。
也能归咎到香港赌片系列吧,看着挺热闹的。
刘德华、梁咏琪、刘青云、古天乐、应采儿……这些大腕级的,现在很难聚齐了,毕竟年华易老。
不过看了下导演,竟然是杜琪峰、罗永昌、韦家辉,这个导演阵容有点夸张了,一部贺岁片而已。
三个高手,把一部贺岁片拍出了几分悬疑的感觉,镜头的运用和配乐相得益彰,最起码不会这么无聊。
不过取名好敷衍啊,直接就是德华咏琪,这个真的太不用心了。
一个烂赌鬼靠着女友求来的运气成为了麻将大侠,却因为女友牌品不好,迟迟不肯结婚,最后失去了运气。
然后认清了真爱,最后找回运气的故事。
感觉有些地方逻辑上说不通,不过却能反应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香港的女性真的这么依赖男人,不离不弃?
感觉好多港剧港片都有这样的情节,说好听的是为了爱情,不好听的话,好像就是脑子不转圈。
因为不会打麻将,也不喜欢打麻将,感觉胡牌的时候好厉害,虽然我都不懂为啥赢。
推荐是因为这么多明星,其余的可能麻将爱好者会有感觉吧。
整部片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品好自然牌品好”,所以电影在欢乐之余也教会人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一些事情。
片中的“华”在运气离他而去之后,逢牌就输,但他依然拥有一个好的心态。
对片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阿华”教会“咏琪”打牌并不在乎输和赢,而是要懂得应该怎样去打。
这样,即使输牌也一样会输的很开心。
当然,这毕竟是演绎出来的人生,可是,这样正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无论做什么事,重要的是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它,也许当我们用心的做好该做的事情,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就会觉得是有意义的。
如果这是再加上那么一点点运气,我们的生活同样也可以是“呖咕呖咕”的。
“牌品好人品自然就好”牌顺了心情自然好了,性格也就开朗了。
一开始德华不娶咏琪就是因为她自私目中无人,印象深刻的是德华走背运的时候教她牌的好坏不重要,关键是你怎么去打。
不知道导演有没有类似影射人生的意图。
可我觉得人生也是一样,顺境逆境都会遇到,不要焦虑担心怨天尤人,更加不能一蹶不振。
平和认真的打完接下来的牌,慢慢的好远总会降临。
拍得四平八稳但无甚突出,像这段无疾而终的情一样,没有多么深的羁绊,也没留下多么强的回荡;不过淡淡的忧伤收尾倒是挺好
罗纳尔多性张力拉满
导演映前说这准备了七年的电影经历了很多波折 因为他们有一个憎恨酷儿电影和文化的政府 他讲话时饱含热泪 那一刻我非常能理解 影片本身有一种隐忍的倔强 时而能带入年轻人的放荡不羁 又能带入“老一辈”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 从他喊baby的那一刻起 这段关系就注定要经历“到站下车”的伤感 代际之间面对现实不同的姿态处理得很微妙 并不是直接告诉你 相差快三十岁的人在一起注定为茶米油盐而争吵 而是在激烈爱与 灵魂 自尊 和琐碎之间 随意切换 用一种不矫情的方式 呈现生命的美好和痛苦 像导演最后说的 there’s love and pain but it’s life isn’t it?
我们男妓电影老老实实拍口交肛交乳交三温暖限制级戏院就好了,我卖淫我骄傲。千万别整什么人间有真情的戏码。4.20HKIFF49@香港百老汇Premiere Elements
业余导演,转场都很生硬,可以提名最差剪辑电影。导演不会讲故事,也就电影院相遇那场戏拍得好。
每次都对巴西同影里的家庭观念充满好奇。男主改叫baby之后,太太太太像有一个比伯随时要出厂。-.-剧情很常见,演员不来电。
挺可爱的,2025hkiff第一部走出电影院感到轻松的电影。但确实也挺平庸的(相比于《野性》),但也没有什么令人不适的地方(相比于之前看的《越夜越风骚》),好像触及了很多主题,但是不痛不痒的,点到为止。老男主组建的那个家庭挺sweet的,孩子不一定需要是爱情的结晶,可以是更酷儿的关系。ballroom那些人也挺可爱的。但就是平庸,但不影响我还是喜欢这样的主题,这样的角色,和可爱的男主
omg 出乎意料的好看耶 可能故事包括背景不是很精彩 但故事进展却不无聊 直到电影结束 我都觉得还没结束 少年患得患失的漂流
hkiff so boring
两星半。为什么现在的同志片感觉都那么悬浮?丝毫感受不到现实社会的反馈。
对这个具有一定性张力的故事抱有一丝渴望,从开始的卖身男孩到卖艺青年,一个过程成长了许多,果然大叔很不错嘛~
直面现实,但也有些浅薄和空洞,再增添一些细节,放大角色的情感,可能会好一些(鸡蛋里挑骨头
看困了,隐隐约约有看完啦
无功无过,妖魔鬼怪的青年人,在偷窃被包养寄生于社会,今日的中年人就是年轻人的明天。无关是都酷儿,不过两男主的性爱场面确实不错
3.5
感觉最后几分钟拍的最好
3rdMIQFF‖情欲爱恨没有达到该有的浓度,每个议题都讲得很浅,转场生硬,故事流动不起来。
轻松愉快!蛮喜欢结尾的镜头的推拉的
#HKIFF49 PE 4.15全片就两处dick scene也可以被r-rated…哪里像三级片了🤷而且剧情太cliche…
我明明在重拾生活,你非要说我生活尽管残破不堪但没关系啊有人爱我啊,这种假菩萨电影究竟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