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打女权的社会,现实是男权的社会,拍一部表面女尊,里子充斥着男权的片子,这不是让人打女权,让男权社会中男人不爽吗,两头不讨好。
这部片子相当于一天世界上男女互换样貌呗,甚至不是互换身体(毕竟这样会有喜剧效果,而这部片子看不出来),实际上如果这世界男女突然互换是个相当有趣的话题,但这部片子完全没有体现,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不如知乎上这个问题的高赞),当然这部片子也并不是一次勇敢的尝试,毕竟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魔幻了,男女关系方面更是个不能碰的话题,而这部片子,它选择了探讨这个问题吗,没有,一个换皮游戏罢了,不想承受更多的非议只会承受更多的谩骂,这部片子本质还是个男权社会,甚至连现实中的男权社会还不如(片中现实社会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吧),如果“男性”在里面收到的委屈对应女性几千年来的付出,但要么你就拍的更现实残酷,要么就正常普通些,(里面这种大男子主义现实中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可不是这样,普通男女也有普通男女的幸福,痛苦不尽然是生活),甚至直接只拍喜剧,彻底娱乐至死,本人更倾向于清欢,而不是嘻嘻哈哈,把痛苦当玩笑,又不敢直面血淋淋的现实,两头不想得罪就注定两头不讨好。
所以教育意义无,喜剧效果无,不够彻底,害怕改变,但喊喊口号,做些形势上的改变也算点进步吧。
从坏变好的过程中可能会变得更坏,但我愿意相信,虽然浪费我一个夜晚的前奏。
因为要打跨年炮的缘故,想看看喜剧开心些,但不够尽兴,不过也没影响兴致,上床(床上)需要的是交流而不是教育,社会风气不影响个人准则,今夜我们多温存些。
所有的付出都是因为爱,致敬我们的另一半。
这是绝望主夫结尾的一段话,我觉得挺贴切。
毕竟在现代婚姻观念中,男女地位平等挺重要的。
特别是男人如果太大男子主义,巨婴的话,女性地位的提升很重要,特别是很多女性独立成为女强人之后。
我感觉《绝望主夫》中这种换性别,比起羞羞的铁拳中单纯的换性别更有意义。
毕竟片中有不少童话故事性别的转换,灰姑娘改成灰小子,小蝌蚪找妈妈改成小蝌蚪找爸爸。
蒙娜丽莎的画像换成魏翔诸如此类的。
男性娘化,自己怀孕(捉妖记既视感),做饭,特别让我惊喜和开心。
李成儒的娘化是特别让我开心和快乐。
我觉得他这次演绎真是挺精彩,也是这次《绝望的主夫》最亮眼的表现。
娘化的家庭主夫真是被他狠狠拿捏了。
常远也是贡献了精彩的演绎,以前拍喜剧电影是单纯搞喜剧效果,现在有了前后的层次变化。
前面的大男子主义,巨婴表现对比之后相妻教子思维让常远他演的角色领悟到妻子的辛苦,生孩子养孩子的痛心。
虽然没有最后复合,但我想俩人是相爱的吧。
反正李嘉琦演的女主也是挺厉害的,我觉得是李老师第一次见到的银幕大秀(之前都是综艺),特别牛逼,演绎了女性在人生中三种不同的状态。
许薇薇在现实那个时空中,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得不到丈夫理解,还要天天照顾这个巨婴。
母系社会的她却又是一个霸气侧漏,特别强势的女强人(这角色好适合她,可以演职场剧了都)。
结尾离婚后又成了阳光潇洒,开开心心的女人。
喜剧效果也是十足的。
除了之前的所提到的童话故事性别转换之外,还有相妻教子中泼夫和孕夫的段子。
最喜欢的桥段就是那个叫你当家庭主夫那个学院,特别好玩,搞笑,学习绣花,主夫礼节啥的。
总之,这部影片真是诠释了现代夫妻观念里必不可少的爱与理解,相互扶持相互理解。
感觉现实里还要残酷的多,因为有家暴男啥的。
希望元旦大家可以去影院支持一下《绝望主夫》,促进一下夫妻情感。
这部电影的评分……很不容易,因为我对它的看法和很多人都不大一样,贸然评出可能会有些没底气,不过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部电影以男权和“女权”两个极端社会为框架展开,但归根到底其实没有女权,也没在讲女权,编剧巧妙地用一种模糊的方式绕开了这个敏感话题: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男权社会,而且是极端得不能再极端的男权社会,此处要分两点说:其一,我认定这部戏绕开了女权而直言男权的原因。
这部戏最荒诞也是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即在于它对男女角色地位的简单调换,认为它描摹出了一个既不真实又不动人的女权社会。
但是我看到的是,这种简单调换从一开始就没想要把调换后的社会当作女权社会,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男权社会。
因为在调换后的世界里,女性拥有的一切权力、地位、能力都是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所占有的,女性在这个社会中失去了女性特色而强行扭转成“男性”,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男权社会,与所谓“女权”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这种简单调换的动机就很难简单地解释为“宣扬女权”、“以假女权舔女权主义者”等等类似的话了。
在我看来,这种简单调换仅仅是对主角、包括以其为代表的男性提出的一个换位思考题:假如你处在这个地位上,你会怎么样?
通过这种十分荒诞的表现手法将类似的人引入一种反思的境地。
要是用一种更加简明的表现方法等量代换的话,剧情可以是将主角的性别直接换成女的,生活在剧中调换前的那个社会,得出的体会效果是一样的。
但是估计商业片需要有一些更多的新奇性和趣味性,所以索性把社会都拆成了两个。
事实证明趣味性也没提高多少,烂梗烂包袱太多,做喜剧做得观众面不改色,这是硬伤。
其二,论这部戏所采用的“极端”。
这部戏另一个为之诟病的点在于他所描述的社会、角色等都太极端了,极端得远离现实的真实情况。
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的“极端”确实做到了这样的地步。
既然远离现实,那么这部电影就根本站不起来,那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它有一种“刻意极端”的色彩,通过一种对现实的极致拉扯使得更广大的群体能够去关注在现实中并未如此显眼的现象。
细察生活便可发现,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上其实多如牛毛,虽然没有电影里那样的极端、荒诞,但是它常常会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上,这部电影以极端的方式将它表现出来,有很强的警醒作用。
上述两点,只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不同于人的浅见,并没有硬吹的意思。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我看下来并不是很舒服,喜剧元素俗套尴尬、人物过于片面化和脸谱化等等问题让我无法给它评一个我所认可的高分,就折中一点,给个3吧。
该片讲述了主人公胡铁男突遭电梯意外,经历了一场令人捧腹的异世界旅程的故事。
电影开篇,知名企业家胡铁男,铁男人生管理机构的CEO,因为女性工作人员没穿裙子和高跟鞋而一脸嫌弃,直男癌的表现已经入木三分,开篇动漫也很有趣。
第一幅:女人躺在沙发上,男人站在一边,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背上背着孩子,扫帚,皮搋子,鸡毛掸子,手里拿着拖布,猫在俯视,狗在咆哮,花盆还倒了一个。
第二幅:一群穿着瑜珈服的男人,在练习空中瑜珈,地上还有一个瑜伽球滚过。
第三幅:酒场上,女人在沙发上端着酒杯已经醉意朦胧,旁边三个端着酒的服务生都是男性,最显眼的是聚光灯下那个穿着紧身衣的男人。
第四幅:一个奔跑在大长腿上的男人,在他身后紧跟着的是一只剃须刀,正在刮腿毛。
如果侍左君没有记错的话,在《男人要自爱》中,特意将刮腿毛这一片段着重演出过,毕竟在那个世界里,男人要脱的不仅仅是腿毛。
第五幅:两个女人用力的将一名男性的腰用力的勒细。
第六幅:藏在高跟鞋下的男人。
胡铁男的新书《成功男人与伟大女性》,不得不说这书名起的还是非常讽刺的,男人经营事业,女人经营男人。
胡铁男以自己为例,表达自己的成功,得益于背后的那个女人,而那个女人的幸福得益于自己。
他背后的女人许薇薇生活的一地鸡毛,因为身材走样而被崩坏的衣服,干不完的家务活,不停叫嚷的女儿,每天喝得烂醉才回家的老公,总是被催生儿子。
胡铁男宁愿在酒吧喝到睡着,也不愿意回家,甚至电话不接,旁边的高达甚至直接提议换个嫂子,十三少直接建议不听话就打。
胡铁男被安排了平行世界一次游。
这个平行世界里,女权至上,男人很少出来工作,只需要在家生孩子、带孩子、做家务,当好贤内助,就是胡铁男口中的幸福而伟大的女人所经历的人生,这一次他要自己体验幸福了。
而胡铁男的公司也变成了许薇薇的,胡铁男冲进许薇薇办公室的一刻,就是让人不适的开始。
叼着烟斗的,抽着雪茄的,翘着二郎腿的,打着扇盘着串的,喝着酒的,不得不说,画面冲击力是非常之大。
接下来就是许薇薇的表演时刻了,椅子咚,“撒娇呢”、“看上哪个包了,给你买”、“不让你工作是为你好”。
还有梁讲师那一番恶臭发言“老爷们,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两天不骂提溜拴挂,一天不揍他浑身难受,你得盘他。
”坐在她身后的一群人笑得肆意张狂。
铁男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受电梯的影响,进入了一个颠倒的世界,所以就回到公司开始折腾电梯,结果把警察折腾来了。
许薇薇把人带走,路上表演了一番女性路怒,顺便讽刺了一下“男司机”。
接下来又是一番常见的男性发言:“供你吃供你喝,你还想要啥”“回爹家也没用”“作”
幼儿园门口因为送孩子晚了五分钟而挨了一巴掌的男人,激发了铁男继续管理人生的欲望。
站在幼儿园门口就准备来一场激情昂扬的演讲,结果迎来的却是“神经病啊”。
铁男找到高达,说出自己“大丈夫启蒙班的想法”,直接被高达扼杀在摇篮里。
尽管如此,高达几人还是在铁男办班的时候前来捧场了,人越来越多,班越来越大,男人开始学会对老婆说“不”。
群情激愤的时候,迎来了女人们的压制,一场男人与女人的战争在警察到来时终于算是平息下来。
这些不听话的男人统统被送进了领男书院。
领男书院就像现实中的女德班,学刺绣,古筝,厨艺,跳舞,男德,横幅上的“依人大鸟”着实有些好笑了,难得的笑点。
男德班里老师讲的全是《成功男人与伟大女人》中的内容,只是男女正好反过来。
学院里的生活就是听话便能好吃好喝,不听话就电击、关禁闭。
考试过关顺利毕业的男人们迎来了毕业典礼,有趣的是铁男毕业似乎就变了一个样,忽然就懂得了老婆的不容易。
他刮掉胡子,学会了温顺,做家务,做饭,带孩子,学烘焙,尽管不情愿还是在床上配合老婆交作业,一瞬间就成了贤夫。
铁男在结婚纪念日一番深情剖白,自己感动的稀里哗啦,结果许薇薇睡着了,根本没听到,也让他体会了一次被对方忽视。
但他却开始享受当家庭主夫的乐趣,聊护肤,聊烹饪,还怀了孕。
家里人知道他怀孕后的第一件事,先是找人把脉验男女。
丈母娘一番话“你要是给我生个孙女儿,那你可给我们老许家,光宗耀祖了。
”把脉得知怀的是男孩后,所有人满脸失望,老太太把炖给女婿的汤全自己喝掉,非常还原现实,还有那句:“生出男孩能干什么?
生出来我可伺候不了,回你爹家去。
”
许薇薇劝铁男打胎,只因为怀的是个男孩子。
铁男孕期发现老婆在KTV找小哥哥,气愤之下带着孩子离家出走,却发生了车祸,提前生了孩子,结果孩子刚生下来,他就回到自己的世界了。
铁男回到自己的世界,虽然表现出一幅理解女人的模样,但是在许薇薇提出离婚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我怎么办?
”,
他还是同以前一样,不在乎薇薇想要什么,虽然看着他带女儿去游乐场,像个合格爹的样子,甚至写了一本《女人背后的男人》似乎是把男德刻在书本上,目的就是回到薇薇身边
喜剧搞笑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靠设定来达成特定的喜剧效果,这就很考验编剧和导演的脑洞的。
电影《绝望主夫》就是用穿越的形式,结合喜剧的风格,用新奇的手法且又非常符合当下社会话题的笑点,不是那种老套的男扮女装的故事,而是将男人转变为女生,奇幻感直接拉满了。
而且对另一个世界的塑造也非常完整,能看到很多细节,好玩但又非常贴合剧情的发展。
尤其特别说一下,李诚儒老师饰演的岳父非常出彩,一个打扮成大妈样子的老大爷太有喜感了,台词也很真实,转换之后还真有种小媳妇的感觉。
当然本片最大的亮点还是对婚姻关系中,男女不同分工这一主题的表达,在层出不穷的笑料中探讨非常现代的婚恋观,敢于去触碰和反对我们旧观念中男尊女卑的观点。
演员反差的表演更多是在讲述全职主妇在婚姻中的状态,家务负担重、个人价值不被认可、没有安全感等问题,传达家庭中的双方都应该理解和尊重对方,相互支持。
深刻的主题不单纯是在迎合女性观众,也是以电影这一形式在推动观念的改变。
传统固然有值得继承发扬的,但其中一些不再符合我们时代发展的,也需要去转变了!
文/电影怅客
绝望主夫带来的是希望!
2023年来临之际,大家想喜闻乐见的跨年方式,更多的是在电影院里选一部喜剧电影跨年。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部喜剧电影绝望主夫,关于喜剧的笑点,在这里有几点看法。
首先笑点很多,有哭有笑,让人笑得合不拢嘴,停不下来,他并不是很做作的那种去恶搞来,吸引观众欢笑。
更多的是那种感同身受的那种无厘头风格的搞笑。
关于电影的立意以及情感方面,我也是有一两句话要说的。
在整部电影的基础情感上面,他们讲述了非常之多的一些男女关系婚姻关系,以及现在这个时代节奏太快所带来的一些爱情观念,以及恐婚恐育等等。
一起开心吐槽的下层塑胶属性,就是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现代社会是10分之难得的一件事情,正有一些评论家所说,在日常生活工作之中,我们忙于996忙于每天的工作,应接不暇,哪里还有时间一起坐下来一起开心吐槽的下层社交属性。
而绝望主夫这部电影,它更多的是很好的掌握了这个年轻人大家所必须面对也直接面对的一个问题,拍了一个很好的喜剧电影,让大家可以一起开心的吐槽,没有所顾忌的去说,去讨论,这是带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意义以及下沉的社交属性。
喜剧照进现实的笑有所思,从吐槽抵制大男子主义行为,延伸新型年轻人的婚恋观,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十分值得推荐他对于我来说,在电影上面做出了很多创新,也是比较搞笑比较欢乐的一个电影,是十分推荐在跨年这段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观看的。
和麻麻一起看了绝望主夫 联想很多生活实际 觉得真的有些反讽效果很不错的点 也确实能够引起共鸣和反思 而且观影过程确实很好笑hh全场人都一直在笑 看得还是很开心的 挺简单一个故事 理念也很清楚 主创们是有用心体察生活的 虽然能够感觉到有些表演有些用力过猛且喜剧效果和结局设计当然冲淡了一些探讨问题的严肃性 但本身也就是走合家欢喜剧电影的路线觉得也无可厚非 结果上豆瓣一看 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喷这个电影 评分能有那么低 除了一些zz言论以外 认真批评的很多都是在说利用娱乐性戏剧性哗众取宠 但…如果不是以这种轻松搞笑也回归圆满的方式来呈现 恐怕很多人压根无法接受这种主题和背后传递的很朴素的价值取向吧就想到余华一句话 真话必须要用开玩笑的方式讲 真相必须用编瞎话的方式说 我们这个社会 说到底还不敢面对赤裸裸不加幽默化藻饰的真相 对这种整体来说价值观正面传达意义积极的轻松喜剧是不是有些苛责了?
能站出来呈现这个问题 尽管还有不足 起码是值得肯定的没看豆瓣前觉得可以给3星 看了豆瓣决定给4星别喷别怼 否则就是你赢
电影还没上映前,我看了一些官方放的预告片,一眼就发现是翻拍了法国的一部电影《男人要自爱》,剧情设计都差不多,一个事业有成且不尊重女性的作家撞到电线杆上后就穿越了,新世界里男人们穿着短裤、浓妆艳抹着吸引女性的注意,那些刻板印象里的男性职业比如警察或消防员则都由女性充当。
这部电影目前在豆瓣的评分是7.6分,虽然不算很高的评分,但也是个还算优良的分数。
而反观《绝望主夫》的评分,已经一降再降到了4.4分,甚至有些影视up主把它评为2022年最烂的电影。
我忍不住想和大家聊聊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烂到值得荣登烂片榜首?
看完部分高赞影评,有些人的理解是为什么穿越到了新世界,依然是由雄性的性格来主宰世界,比如女人穿男衣,抽烟,粗鲁等。
男人的弱则用现有世界雌性的刻板印象如温柔、胆小、懦弱来展现。
那么新世界无非是把男人和女人换了个,掌权的依然是雄性。
其实这些被吐槽的点原本是原著电影里很重要的笑点,利用这样的反差来得到男扮女装的搞笑或是讽刺。
在法国这样女权主义高地的国家,大家反而是以一种图个乐子的肥皂剧心态在看,因为男扮女装和女扮男在大部分文化中都是一个全民觉得搞笑的桥段。
甚至国内也有大量男扮女的搞笑UP借此火遍全网。
电影编剧其实挺不容易的,要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让观众快速进入情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取一个大家日常生活中其实就存在的东西,比如近年国产剧小三绿茶基本稳定出现,而且基本都是出来充当拉动情绪火力的关键工具人。
所以,如果电影撇开这些部分,这个电影应该如何让观众快速进入情境呢?
一个新世界里,当雌性为尊,婚姻的戏剧冲突还存在吗?
人类的历史上存在过母系社会,那时候的男性更像是个送种对象,没名没份送完你就可以滚了。
什么婚姻?
不存在的!
那时候都是无父无夫。
所以如果按照母系社会的逻辑写,确实没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相互不体谅的矛盾了,怀上孩子后就没男人啥事了,压根来不及存在矛盾和冲突。
都没有矛盾和冲突了,这电影该咋编?
一个男人穿越到母系世界,发现自己没身份没社会地位,但有几个走婚对象,睡完回自己家打鱼捕猎吃饭干自己想干的事,不用养育孩子也不用给对象买礼物提供情绪价值。
等等,为什么感觉这生活是《绝望主夫》里那个男主原本的理想生活状态呢?
照着这个方向是不是有点编不下去?
要说男主本来是个大渣男,去了趟男德学院就反转了,非常莫名。
其实我觉得他是被孩子触动了,孩子因为他被关学习班而受到同学嘲讽,他是真的心疼的,而且他后来也说自己明白了,这是报应,他在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而买单,于是顺从了。
当然,没有要替电影洗地的意思,只是这电影虽然称不上优秀的电影,但感觉也没糟到值得荣登烂榜。
要说我其实还是从电影里看出一些教育内涵的,比如:我虽然依旧不懂婚姻里的大权到底该握在男性还是女性的手里?
但姐妹们一定要记住——母系社会的消亡,就是从女性所擅长的陶瓷、火种保留、编织和家务不再是社会主要经济动力开始的。
所以,婚姻大权在哪里根本不重要,婚姻里明明可以通过经济劳动获得社会尊重的人,却需要仰赖伴侣生活,任由对方束缚,那么ta本身应有的权利就是被ta自己送出去的。
如电影中一样,无论是正常世界的男性主宰还是新世界的女性主宰,都是以叫嚣自己对家庭的经济贡献作为终极恐吓。
希望姐妹们记住,伴侣有钱就不让对方出去工作是一种真正的婚姻cpu,因为无论男人或是女人,错过的职业生涯黄金期是很难弥补或衔接的。
什么?
你说你的梦想就是嫁/娶个有钱人然后躺平到死?
哦,那没事儿了,感情好时做好财务储备,万一有别人也看上了这个梦想,没有工作履历,咱总得留点财务备手不是?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具有深刻立意的影片内容了呢,虽然我们现在都在倡导男女平等,可是在现实社会当中还是有一些具有大男子主义的人存在,或许在今年跨年之际,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对象来让他好好感受一下呢。
爷们儿绝对不等于大男子主义,所谓的男人赚钱养家,女人负责管孩子做家务,这本身就是一种刻板印象,并不是回家之后帮妻子多做做家务,这就是对她的一种尊重体现,更重要的而是应该要从思想上对女性给予应该有的尊重,就算是女性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这部影片能够用这种幽默画的搞笑方式,让我们看到这么多有深刻内容的思想,是真的让人觉得很感动。
或许现在男尊女卑的思想意识变得慢慢的淡化,但是在社会当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多疼老婆多担待”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偏见。
夫妻之间应该用一种怎样的相处模式来进行并不是我们想要真正去探讨的问题,而是应该要给予对方应该有的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扶持,这样的家庭才是更美好更和谐能够一直走下去的一种状态。
先不说这部影片当中的喜剧人物阵容是让人多么的喜欢,就光是看到这种人物的设定,已然让人觉得非常的有趣啦,所以趁着这一次的跨年之际,带着你家的爱人一起来好好观摩学习改造一下。
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爱情神话里有这么一句话:下坡路当然好走咯。
开心麻花身体力行的履行了这句话,从夏洛特烦恼到这个杀手不冷静再到如今的绝望主夫。
一部一步,烂出高度。
标题怎么擦边蹭是弄清楚了,拍出来的东西是越来越不清不楚了。
影片很明显想要表达女性在生活中遭受的歧视,遇到的不平等。
职场欺压,家庭暴力,男权威胁。
但是真的很你妈好笑,尽管他拿了一份无数人拿过的方案,位置互换(许多美剧都用过这种剧情,甚至我小学生的侄女都写得出来这种剧情)大男子主义男主遇到电梯事故然后,啪,一下到了女人主导的世界,他依然表现出了强大的怎么把去年高考题做出0分的好成绩。
第一,作品真的时时刻刻不在贴一些生理不适的标签,出现的男性一律油腻,挺着啤酒肚,毛孔比眼睛大。
出现的女性一律被压迫的苦命角色。
反转之后,也是互换一下而已。
这样的表现,真的给我电影制片方媚俗的抱着女性观众的大腿,一个劲的使劲舔:你看,我们多么了解你们的处境,你们所对抗的男权就是这么恶俗。
这样的示好,太低级,太恶俗。
如果放在百年年前的清朝,这部片子一定会饱受追捧的。
第二,电影本身风格商业化确实可以理解,大家要赚钱嘛,必须俗。
但是女性平权这件事是一个社会现象,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议题。
你拿他来逗乐,来搞笑,可以但观众希望看到辛辣的批判,希望能有黑色幽默的反讽。
结果呢,我们看到了制片方很努力的搞笑(但是不好笑)没有价值没有影响,堪称依托答辩。
上世纪的草纸,擦屁股都嫌弃硬。
拿一系列恶俗桥段,单纯的挑起性别对立。
哈哈,去死。
第三,影片真的有可能冒犯一些群体,影片反转后出现的男性大多数以一种反串的腔调出现,这种打性别炮的的做法,我真的不知道导演有没有过过脑子想一些LGBT群体的看法。
(换而言之,现在世界趋势的性别早就不是简单的二元性别了,刻板的性别形象在这样一个敏感的议题下,这部电影注定要冲烂了)第四,我真的不确定影片是不是真的尊敬女性,女性生活困难,我们可以了解,但是影片只是浅薄的停留在家庭主妇工作层面,女性真正的安全问题一点没有提及…甚至在影片中出现的生育情节不超过2分钟???
这真的了解女性的困境了吗?
我们要知道生育是12级的痛,是犹如肋骨断裂的痛,而不是想看男演员在床上,脸色红润,膀大腰圆的呻吟几声。
又不是母鸡下蛋。
尊重女性的旗帜,又不肯下功夫真有你的。
第五,开心麻花要做电影,商业化浓重的同时,还有一股浓浓的粗制滥造味。
一些表现,一些段子是很新。
但是,你想要表现一个性别反转的世界,你至少要做全套吧…小男孩依旧玩橄榄球头盔,依旧玩小汽车,但长大后一律拿着手帕林黛玉。
不合逻辑,不经思考。
丈母娘喝鸡汤的镜头,演员撒几滴水,就表现出了狼吞虎咽。
一些无意义的地方又很用心,吃饭对话时的咀嚼音比演员台词还大声!
这真的只会让人犯恶心!
没有别的作用了!
第六,我真的不敢确定导演加入一些角色是什么意思…比如学习委员…他到底借这个人物表达什么…暗讽女性学习能力弱?
暗示死读书?
开心麻花真的不能给男演员整一下牙吗?
毛孔个个比眼睛都大了,甚至辣目洋子包的小三都粗犷的不行…还特别喜欢给特写镜头,好几次扫到常远的脸,我都快吐了……说真的,这部电影,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女性编剧来写。
一群抠脚男人,平常混迹男权圈子,然后臆测女性的表达,拍他们眼中所谓的性别问题。
这样的反讽,已经比电影本身有趣了。
在隔壁韩国人18年就拍出《82年生的金智英》这样的作品时,我们还在拿女权来开低智的玩笑,随意在观众眼睛里排泄。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祝电影跌破4分,早日被冲烂,导演和编剧被骂的妈都不认得。
最后:魏翔真的讨喜,演技也好,他会有前途的。
辣目洋子演男人真的又虚有差劲,无时无刻是女性作风,但她真的很适合一些悲苦角色。
看之前:希望麻花在涉及女权的题材上不要踩雷..看之后:原来讲的根本不是女权lol单就电影想表达的主题来说还算合格吧,反正男人眼中的女人不就这样吗:P 虽然作为女性不敢苟同,但这确实是现状,所以对于没复合的结局还算满意。
选对了社会议题但选错了演员 立意也流于表面
看了整部电影之后,我就只想大声的喊三遍过瘾,过瘾过瘾啊!
换位思考真的很不容易,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
制片、拍片、审片的一干人等,都极度的表脸。。。
剧本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
看的好尬,这是小品而不是电影。
两分给题材,一分给李成儒老师。
勉强看看
我想干哈干哈!
“男徳”电影教材,除了中国男性观摩学习,建议出口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掀起广泛的学习热潮。
别出心裁的创意,很值得一看
回爹家
马马虎虎
把男人放在女人的位置上,男人就会变成女人;把女人放在男人的位置上,女人就会变成男人
尬得我头皮发麻。
以针对男女双方的严重性别刻板印象做了个反转,男默女泪
汽车影院没啥可选的,就这个,竟然把万万吓哭了。literally吓哭了。
前半小时,恶心。中间半小时,莫名因为觉得男主活在男女性别角色调转后的世界的那种不适感和错位感,很像我们生活在目前性别结构社会的感受,一种双重错位=此时此刻的荒诞感。最后半小时,女主最后坚持离婚的选择很清新,不套路。
跟爸妈老公一起看的 背景意义不错 很适合爸爸大男子主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