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整体氛围轻松甜蜜,让人忘记这是一个恐怖片,全程沉醉于美好的爱情。
开端杀僵尸抓住眼球,中间爱情故事发甜,后期冲突,结尾大决战高潮迭起,完美符合讲好故事的三段式结构,(吐槽下国产的一些连讲好故事的能力都没有,相比之下香港电影要好很多。
)唯一的小瑕疵是因为时间太短的原因导致一些小细节没讲好。
扣除的一星是因为导演弄死了我的小夏!
魂淡导演,出来受死!!
敢弄死我的小夏,我要活剐了你们!
到最后小夏走路逛街已经与常人无异了好不好,你们为什么还要写死她,良心不会痛吗!
你看看现在的结局,小夏死了,苦逼单身狗主角和苦逼师父钱小豪仍然要出车打僵尸,钱小豪都这么大岁数了,又被僵尸咬了一口,你们好意思还让他继续卖苦力吗?
安心养老不好么?
如果小夏不死,我连结局的场景都预设好了,结尾主角在向新人们教导僵也有好坏之分时,小夏微笑出场示范,任谁也想不到这个与常人没任何区别的大美女居然是一个僵尸,然后警报响起,主角与小夏开车去执行任务,因为主角的血液而大难不死的主角师父钱小豪和一堆老队员退休在惬意的休息,画面随着车子驶离逐渐拉升,慢慢消失…………让主角和小夏组成清道夫的最强夫妻档多完美啊!
既与当年主角父母相似,又完美诠释了僵有好坏的主题,最后还照顾了观众的情绪,给了一个幸福的结局。
这样不好吗?
啊!!!
这部电影,虽然有和当年七日重生差不多的演员阵容,却永远没有办法和它比较,当然,本身的标签也是喜剧,就不要求这么多了。
说下蔡瀚亿这个小哥哥,忘记是从哪一部电影开始关注到他的,在香港电影届如此低迷的今日,能让人记住的专门做电影的新演员已经很少了,反正让我说我暂时只记得他,当然啦,很大程度是因为他长得好看,86年了,却还是长得很年轻。
想起前些日子看的拆弹专家,那个身上绑满炸药,从刚开始认为刘德华饰演的拆弹专家能帮他拆除炸弹,到后来看到拆弹专家叫别人撤走,自己也束手无策时,蔡瀚亿饰演的警察小哥从害怕,到说服自己接收即将牺牲这个事实,也只有短短几分钟而已。
那句“我是警察,我有责任,远离车群,远离人群,这样伤亡才会最少”,当他第二次说完这句话,炸弹也爆炸了。
是的,这已经不是蔡瀚亿在电影里死的第一次了,之前在杀破狼2里,被割喉;在有客到里,跳楼;再到拆弹专家,直接粉身碎骨。
哦,还有,午夜43路里,他已经是鬼了。
好吧,小哥哥,期待你下一部能让我记住的电影。
现在的恐怖片都这样,都是压着拍,不敢放开拍,这部片已经很好了,也不想想现在中国对恐怖片打压有多大,结局的鬼不是人扮的,就是出现了幻觉,要不然就是人都活着。
如果没有这些因素我相信钱老师会拍的更好。
我们要根据现在社会的步伐来批判电影的好坏,而不是总和以前比,另外请尊重僵尸片,那些喷子和跟风黑的带点脑子行不行
同类型的影片拿最近的来比较有陀地和僵尸。
我个人是觉得救僵>陀地>僵尸的,但看了一下豆瓣的评分恰恰相反,此片最低。
可我依然觉得此片更好,也许是由于XX原因想要看到好的香港电影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和频繁了。
虽然套路依旧很老,人鬼情的精彩程度肯定连网上的YY小说都比不了。
片尾被扫把打到时,也很容易猜到来自于女主。
可是和女僵尸相处时那一段轻快、搞笑又有点古怪的BGM却是一大亮点,就像是在打某款游戏时的音乐,同时又让我想起前两年看的冲锋车。
那时更火更受关注的是杀破狼2,但我却更喜欢吹吹口哨、打打保龄球、龙舟改航母收复钓鱼岛的冲锋车。
换到今天依旧如此,比起听名字就感到剧情一定惊心动魄的拆弹专家(实际怎么样我都没法评论,部分快进式的看完了),我还是更倾向于全片能轻松愉快看下来的救僵清道夫。
相信观看之前如果对此片抱有温子仁式恐怖片期望的观众一定会很失望,评价自然不会高。
但如果换个角度当作是僵尸类喜剧片来看,应该也没有一些大手子说的那么一无是处。
毕竟看电影不是老师批改作文,遇到自己不喜欢的类型你完全可以选择不看;电影播放的每一分钟你随时都可以选择离开或者关掉播放器,而且也不会妨碍你给电影打分和评论,相当简单的一句话就完事了!
救僵清道夫全片只是在讲一个简单的事件,而人物引出和相互间的关系介绍放在了这个事件的开头和结尾之间占用了电影大部分的时间。
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都有涉及且并没有过分夸张和渲染。
人鬼情的那一部分也没有太多的做作,简单的一个动作一个笑容,不会让男观众觉得厌烦和不舒服。
没有太多血腥、暴力或恐怖;更没有过分的特效、场景和大投入,平时只是拿着扫把扫地的清道夫,危机时刻化身为救人的道爷道姑。
1997年,香港回归,林正英病逝,僵尸片没落,历史就是这样充满巧合。
曾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火遍亚洲的香港僵尸片,在最近二十年里几乎绝迹。
香港回归前一年播出的电视剧《僵尸道长2》是林正英最后一次饰演僵尸道长1985年寰亚出品、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开创这一类型,当时在港拿下2000万港币的票房,风靡亚洲,后来者至今无法超越。
1986-1991,五年之间,港台拍摄的有关僵尸题材的电影超过100部。
最盛时,“17部僵尸电影同期赶拍,荒郊野岭的片场大小僵尸蹦来跳去”。
最衰败时,20年内只有一部麦浚龙的《僵尸》进入大众视野。
上一次电影史中这样的“消亡”,还是近一个世纪前有声片取代默片。
但到今天,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
道士的消亡《僵尸大时代》2003
僵尸大时代 (2003)6.82003 / 中国香港 日本 荷兰 / 动作 恐怖 / 钱升玮 / 陈国坤 文健清朝时期,茅山道士带领弟子下山铲除僵尸,一行人抱着必死的决心与尸王大战。
走下茅山的道士大宅中,湘西赶尸王用古老的祭坛唤醒死者,使其变为僵尸,但打败这些僵尸的却不再是桃木剑、糯米、符咒和法术,而是纯粹的物理攻击。
最后的决战更是在“富兰克林”和化学反应的加持下完成。
从死灰复燃,到消灭余孽,其中仿佛隔了一场小型的工业革命。
电影的结尾,英雄的事迹被抹杀隐藏,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凶险夜晚所做的贡献。
师父战死,徒弟或远走他乡,或吃喝享乐。
张智尧饰演的道士与心上人远走他乡虽然片名为《僵尸大时代》,但这个时代已消亡。
本应行走江湖,斩尽僵尸的少年却在巨大的死人堆上,活成了大腹便便的行尸走肉,地下仍有千万僵尸,但道士已“死”。
鬼才徐克担任编剧,一如既往的意味深长。
藏在地下“死而不腐”的千万具僵尸僵尸的消亡《僵尸》2013
僵尸 (2013)8.02013 / 中国香港 / 恐怖 / 麦浚龙 / 钱小豪 惠英红十年之后香港跨界才子麦浚龙推出了《僵尸》,在市场上大获成功,香港累计票房1716万港币,位列本土年度第8名,金像奖9提2中,口碑反响良好。
虽然融入了日式女鬼和美式血浆,但《僵尸》本质上仍是一部怀旧之作,以哀伤、无奈的情绪悼念了繁荣一时的僵尸片。
影片中出现了林正英的旧照曾在林正英身边插科打诨的小道士钱小豪,以本名在《僵尸》中饰演了一位没落的僵尸片演员,剧情和现实重重叠叠,让人唏嘘不已。
最终,整部电影其实只是死不瞑目的一场梦——“别说道士,现在这个时代,连僵尸都没一只。
” 僵尸、道士 重现人间《救僵清道夫》2017
救僵清道夫 (2017)5.52017 / 中国香港 / 喜剧 恐怖 / 甄栢荣 赵善恒 / 钱小豪 蔡瀚亿麦浚龙奏响挽歌小小拨动了僵尸片的命运:港片本已式微,僵尸片更无大陆市场支持,但依然能活?
投资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一古老类型片的潜力,不少同题材影片得以重新启动。
今年3月在港上映的《救僵清道夫》正是借着这股东风重见天日,为本片奔走多年的钱小豪在师父林正英逝世20周年之际,把这部“茅山味”的僵尸片推上了大银幕。
香港当下风头最劲的新生代演员蔡瀚亿担纲主演,钱小豪、吴耀汉、袁祥仁、罗莽等老牌港星助阵,曾志伟和邵音音大牌配角。
老前辈与新面孔,林正英的徒弟钱小豪,如今也做了师父电影中,民间惩恶扬善的道士早被政府收编,组织简称“VCD”,以“清洁工”的身份铲除僵尸,他们拿着微薄的薪水,干着高危的工作,被同侪挤压,被市民忽视,但毫无怨言。
湖底苏醒了两只僵尸,一只变成了清纯少女,一只变成了强大的旱魃,僵尸与人类一样,也有好坏之分。
一个普通的香港年轻人被VCD招募,在师父们的教导下成为僵尸猎手。
本片的两位导演甄栢荣、赵善恒也是新人,《救僵清道夫》是两位的长片处女作。
虽然手法生涩,但反响不错,在港拿下700万港币,对于小成本制作来说,成绩亮眼。
除了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地上映,也将登录日本院线。
制片公司对续集已有考虑,或将打造成系列电影。
故事的结尾,市民得知世间真有僵尸,VCD获得政府重视,得以扩编。
道士和僵尸在2017年都重现人间。
除此之外,钱小豪主演的另一部僵尸片《生化药尸》正在后期制作,为了谋求内地市场,僵尸被设定为“ 食錯藥變喪屍”。
目前在港上映的恐怖喜剧片《今晚打丧尸》则早先一步把“丧尸”赶进香港影院,《悟空传》导演郭子健撰写长文称赞本片“真心Cult”。
电视剧方面,2004年融合了灭世、穿越、僵尸、爱情等元素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第三部结束,似乎又终结了僵尸小荧幕的时代。
但2017年初,无线电视台推出了时装僵尸片《僵》,歌坛天后谢安琪与靓仔郑嘉颖联合主演。
虽然反响未及预期,但也带来更多可能。
僵 (2016)6.02016 / 中国香港 / 爱情 科幻 / 陈维冠 / 郑嘉颖 谢安琪依稀记得,小时候家里第一部VCD放的就是香港的僵尸电影,邻里间互换碟片,反复传看,黄发垂髫闲谈间都在畅聊剧情。
往事已不可追,但愿“VCD”能再现浩然正气。
正气长存 英林不灭本文首发于 巴塞电影APP
看到钱小豪和吴耀汉那几位僵尸界元老其实就能想到离林正英老先生的传统僵尸电影也不会差太远 像钱小豪上一部《僵尸》就取得了不错的评价 影片最后也是附上了致敬林正英 许冠英这些前辈的敬语 所以尽管《救僵清道夫》可能略微偏离了传统僵尸电影的轨道 但是时代在进步 贵在创新 给僵尸电影融入新元素并不意味着完全颠倒香港僵尸电影的传统 其实我最欣赏的还是那首主题曲 《长厢厮守》愿所有相爱的人都能长厢厮守 执子偕老
刷了一整天的僵尸片,从林正英到钱小豪,这部片子算是不错的了,对于这种内地无法上映的片子来说,绝对是在及格线以上了,大家不要太过于苛责。
另外几部钱小豪的电影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各种乱入,正常一点人设的也就这部电影和僵尸了,别要求太高。
总比新僵尸先生2强,不会打僵尸打着打着跑偏去干降头师。
编剧是个大问题,总是想着跑偏去干吸血鬼,女鬼之类的,如今网文发达的现在,按着僵尸等级划分来个升级打怪也可以啊,即使串场到僵约里打打将臣女娲之类的是不是会比较刺激?
本着纪念林正英的缘由给了一星,另外一星给钱小豪。
【演员】主要演员香港这二十多年来,极少再有60-90年代初的那种武打身材的演员。
只见过一个向佐。
钱小豪也已经是人到中年胖大叔,打得某睇得。
电影中张春天由蔡瀚亿饰演,出身爱好音乐而投入表演系。
对比起来,钱小豪第一次和林正英拍戏时才23,加之是练武底子,正是样子和身材风华正茂之际;而蔡瀚亿30正,样子虽年轻,但是身材和身手远远不符合一个年青的武打主角。
林明祯,只能是说除了演可爱就没别的了,更不用说跟李赛凤这种去对比武打技能。
其他演员角色设定都太多余。
连可圈可点的都没必要。
【剧情】一个字,烂。
一看到张春天的血是抗尸毒,马上沉闷。
这年头动不动主角有主角光环是正常的,可每一部的影视里主角连血都是无敌的,实在闷。
看到林明祯饰演的女僵尸小夏出场就已经知道人尸必定不能在一起,而反对最强烈的必然是叶之秋,最后不能在一起的因素只能是小夏去和大BOSS同归于尽,结果不出所料。
就因为这样固定的套路,结尾实在感动不起来。
另外从开始交代张春天的背景到后面人尸谈恋爱到小夏被叶之秋反对情节,足足占了3/2。
说实在的,这部戏里竟然有3个编剧……这么普通的剧情,真的是随便一个路人都够了。
【配音】粤语的配音总比国语的好,感情到位很多。
【结语】香港趁着现在还能拍灵异的内容,希望编剧们都能用点脑子多想点曲折点的剧情出来。
别到了以后像大陆这不能拍那不能拍的时候就更不可能写得出什么剧情。
演员……新生代演员都不锻炼身体的么?
武打元素也就没什么能指望。
国内的僵片还停留在英叔时代,蹦蹦跳跳像个脑残。
当全世界僵尸片都走进“病毒”时代,国内还在抱残守缺。
实在不明白,是这样有利于剧情展开呢?
还是立意更容易被接受?
我只看到了相反的效果,英叔时代,国内没有这一类事物,加之那是国民也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但现在是什么时代,在观众已经有了一定科学素养的今天,难道不是“病毒”这种概念更容易接受?
虽然影片仍然可以依靠观众的观影背景认同,来保持立意不破产,但也堵死了国际化之路。
至于剧情,难道不是普通化了的僵尸更有利于剧情展开?
不如开门见山的说,满怀期待的迎来这部片,但却只遗留下遗憾。
也许对于新时代的观众来说,这部片子还能算有趣,但对经历过香港僵尸电影黄金年代的人们来说,这部片子连新瓶装旧酒也算不上。
传统僵尸片里,总有一个像许冠英,楼南光扮演的蠢笨萌角色,但这部片改变了这个结构,让一个靓仔扮演这个角色,还顺势成为了男主角。
本片最大的诟病,就是让这个靓仔和一个女僵尸来了一段爱情戏,而且这戏份太长了,仿佛是用僵尸类型片来打造不一样的爱情片。
顺应时代的代价就是丢失了传统。
仅仅启用这个男主角,就已经背离了僵尸片的核心。
钱小豪上了年纪,但还是成不了师傅。
他同林正英的距离,就是对于道长这两字的理解。
简单的来说,有林正英在场,再惊险的场面也能令人安心,但钱小豪还不够令人放心。
从上一部《僵尸》开始,创作组就有意往影片里加入一些伦理道德的讨论。
到了这部影片,加了更多的戏份来探讨僵尸的好坏,捉僵尸的意义,亲情的认识等等。
乱了,太乱了。
这就像是给正宗四川回锅肉加咖喱,给叉烧饭加豆瓣。
对不住,我真的很想支持香港僵尸片,但这部片子,我的内心讲,不好看。
没哭没笑看完了,都怪评论那么搞笑。听说导演有客串,女主真的一句对白都没有?不好意思啊。
就是一个搞笑片,一些僵尸片老演员,却再也没有当时的辉煌了
两星半吧。loveline占的比重过大,前半段还可以后面就有点乱了,PS看到很多熟脸感觉好亲切
美其名曰致敬僵尸片,实际上灵幻功夫的部分很水,从扫地拆解到捉僵尸的动作设计看着很糙不说,本应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茅山法术又是少之又少,只有靠钱小豪,袁祥仁一批老面孔拉回忆,想到九叔那时的意气风发,和如今要靠纯爱主线撑起全片,不禁唏嘘不已。P.S.其实蔡瀚亿还不错。
剧情老套至极,我朋友完全猜出。看在这么多少年熟悉面孔,给个三星。
挺好看的啊!哦,我是說僵尸妹妹~不能否認我是衝著女主去的~但看完覺得挺歡樂的,雖然不是純粹的僵尸片,可以淪為愛情養成劇來看。看到中間大概就可以猜到結尾,一眾大咖捧場啊,新時代的新僵尸,不會成為經典,可以是一塊甜品。
有想法但是没什么实在内容 两位年轻主角演技不要太浮夸
女僵尸挺萌的……除此之外没了……顺便说句题外话,大概很多男生心目中的理想女友就是这样的吧:长得可爱话不多,乖巧听话爱微笑,不逛街不网购,唯一的爱好就是宅在家里看看电视,关键时刻还能化身女超人舍身救男友。想了想,大概就是养了只大型犬的意思……
中国版“黑衣人”,神秘政府机构对抗超自然力量。多年前看的,当年看得津津有味。现在再看满是致敬和套路,但越发珍贵了。
新晉演員+老餅,味道剛剛好
年轻人的第一部僵尸片。一开场就感觉手法稚嫩,看下去更发现模式化严重,而且过于刻意,但必须承认,它是我喜欢的故事。男主角不让人讨厌,女主角惹人怜爱,不容易。尽管看到中间已经隐约猜到结尾,不过等结局来临时还是很伤感。VCD行动组的设定挺有意思,可惜天地有限,难以展开。
越是没非分之想 越能有非分之结果
WTF 搞事体
哎,毫无新意可言。
老港片的余味
哎。。。
糙是真的糙了点,不过vcd特别小组的概念和加入的人尸恋元素都蛮有意思,两个年轻演员给这陈年题材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是个看点。
久违的僵尸片,港产僵尸片就似发福的钱小豪一样一去不复返
虽然远谈不上完美,但整体还有些意思,有老式港片的风格部分,也加入了一点新鲜材料,人和僵尸恋拍得比较轻松有趣,反派刻画比较薄弱,其他部分来说整体算一般了,喜欢僵尸片的可以一看
这部片子还真的蛮糙的 而且剧中除了僵尸片界的老戏骨外还有很多新面孔 掺杂的爱情成分其实也没加分多少反而有点司空见惯了(但小夏真心挺萌 可作为香港僵尸片的崛起之作希望是个抛砖引玉的开端吧 豪叔前面的《僵尸》就是一部成功的例子 有希望就要延续希望 别动不动就诈尸诈尸的你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