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贺岁档一堆烂片几乎全军覆没的失望之情(《乘风破浪》勉强及格),观看了由王千源和舒淇主演的《健忘村》。
说令人惊喜这有些夸张,但风格确实为我所爱。
同《驴得水》异曲同工,以喜剧讲述悲剧,是一部笑里藏刀的喜剧片。
虽然评分只有6.8分,但我认为它比8.3分的《驴得水》映射更深刻内核更严肃。
影片风格荒诞怪异特立独行,集爱情、魔幻、喜剧、悬疑、动作于一体。
如同榴莲,爱之厌之,各执一词。
我父母观影后同其他散场观众一样对其嗤之以鼻,但我却在观影时几次悲从中来,悄悄举起手来用衣袖擦眼泪。
导演陈玉勋,在此之前我没有看过任何一部由他执导的电影,对他全无了解。
男演员王千源,是我极喜欢的内地男演员。
他主演的《钢的琴》我翻来覆去看过好几遍,但这影片排片和票房之惨烈,无情的向我们证明了一个滑稽的事实,口碑根本不值一提,比不上一个卖脸的小鲜肉。
直到王千源凭它获得东京电影节影帝时,还没有拿过剧组一分钱片酬。
国内电影市场一片歌舞升平的虚假繁荣中,真正优秀的电影却一点好处都没捞着。
另,后来王千源再一次演技大爆棚,是《解救吾先生》中饰演绑匪,值得一看。
除了王千源和客串的曾志伟,剩下几乎都是台湾演员,女演员舒淇是我喜欢的,更惊喜的是两位颜值高却略冷门的台湾男演员,张孝全和杨佑宁。
这是一个关于忘忧与回魂的故事,也就是失去记忆和找寻回忆。
发生在清末民初一个名叫裕旺村的封闭小村庄里,裕旺即欲望,有意思的用了个谐音。
裕旺村里几十口人,自私贪婪各怀鬼胎。
唯利是图的村长,为了不影响离村求学的儿子丁远(杨佑宁)的仕途,强迫儿子青梅竹马的恋人村花秋蓉(舒淇)嫁给他人。
哪料儿子却没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误打误撞的加入了土匪团伙,三年未归。
村民当中,只有一个傻里傻气的老实人万力(张孝全),他武功盖世号称“神拳小江南”,却胆小如鼠从不敢与人过手,一直暗恋着村花秋蓉。
曾志伟客串的员外,看中了裕旺村的风水,聘请了一帮自带B-box音效的土匪团伙准备抢占村子。
这群土匪团伙有个文艺的名字叫做“一片云”,老大乌云又兼任邮差,穿着滑稽的清朝邮差制服,爱好替人送信和送终,老幺便是村长的宝贝儿子长远。
村花秋蓉得知长远将归,想到自己已经嫁做人妇,想要服毒自杀,哪料毒药被丈夫误食。
怀着“他死了我就能和长远重头开始”的想法,她心惊胆战的在暗中看着丈夫吃下毒药中毒身亡却没有制止。
村子里死了人,大家议论纷纷,最后众人认定是秋蓉杀夫,将其绑起,只有暗恋秋蓉的万力出面维护。
这时来了个奇装异服名田贵的神棍,他带着叫一样做“忘忧”的神器,可以消除人们的记忆,化作蚕茧保存起来。
田贵利用“忘忧”抹去了村民们的记忆,把自己塑造为拯救村庄的大英雄,成为了村长,控制了村民,霸占了秋蓉。
长远回到村子,包括父亲在内的全村人都忘记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也成了他人气质,他自己也被田贵洗去了记忆。
这时秋蓉无意找到曾经写给长远的情书,她开始思考与怀疑,“长远是谁?
秋蓉是谁?
他到底是谁?
而我又是谁?
”。
最终秋蓉偷偷从“忘忧”神器中查看到他人与自己被尘封的记忆。
逐渐恢复记忆的秋蓉发现,田贵来到裕旺村,竟是为了一样叫做“还魂”的宝物,想要找回自己失去的记忆。
影片最终也没有交代田贵失忆前的遭遇和他记忆中的女人,他恳求舒淇不要删除舒淇在他脑海里的样子,未能如愿。
也许,之前他爱过的女人也是这样拒绝了他吧。
最后土匪与村民的混战,这一段打斗镜头挺精彩。
神拳小江南万力被洗去童年阴影记忆,只身打败一帮土匪。
这混战中秋蓉得到“忘忧”神器,就在所有的观众都以为一切终将拨乱反正的时候,秋蓉却并没有恢复村民们的记忆,摇身一变自己成了新任村长。
这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设计,当初柔弱无助的寡妇,后来成为受人尊敬的村长夫人,最后竟做了控制全村的独裁者。
那个贯穿影片主题的谐音“欲望”,三界村长,无一例外,都因自己的欲望而奴役着他人。
“忘忧”能消除人们的记忆,却消除不了人们的贪念,无论对物质抑或情感。
秋蓉想要与长远在一起,让村民们忘记自己曾经两次嫁与他人的事实。
在她统治下,遗忘了自己的村民们生活在快乐祥和的假想中。
令人恐惧的是,秋蓉竟然没有恢复往日恋人的记忆,让他像个傻子一样睡在自己身边,甚至没有保留她曾经念过千遍万遍爱人的名字——“长远”。
想起长远离村前,她哭着对长远说“不要忘了我”,极为讽刺。
最后只有干干净净爱着秋蓉的万力,离开了这个如同人间炼狱般的世外桃源。
影片成功之处是,近乎癫狂的剧情中,男欢女爱依然细腻温暖,扣人心弦。
即便失去了记忆,昔日恋人的出现成为秋蓉恢复记忆的诱因,再一次怦然心动起来。
人生中的每一次重新开始,都是另一场重蹈覆辙。
当要洗去无法与恋人在一起的痛苦记忆时,秋蓉突然按住神器,泪眼婆娑的哭道:“我还不想忘记。
”看到这里,我眼泪急下,一段让人肝肠寸断的但却舍不得丢弃的记忆,那该多珍贵啊。
爱过一个人,即使被他背叛伤害,这样的痛苦你想要忘记吗?
忘记之后,彼此之间情真意切爱过的岁月,就随着痛苦的消逝而失去了踪迹。
你们从不曾爱过,还有什么比这更痛苦呢?
痛苦,正是为记忆打下烙印的鉴证,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是财富。
或许你会反对,那只有当你失去一次记忆才能知道:记忆之可贵,无论它是痛是爱。
丁远,风的季节又到了。
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在呼喊你的名字。
公鸡日日数着你离去了几天,蝴蝶天天说这你的事。
两年的等待像一条干掉的旧抹布。
你说鸭子不能飞,是因为它喜欢思念。
但我想当一只鸟,能立刻飞到你身边。
关于政治隐喻我不想谈论,一是因为任何你以为的隐喻都很有可能只是你以为。
想起《乘风破浪》里挚爱歌舞团霓虹招牌一半未亮起,网友纷纷予以发挥,称这是暗示无法再执子之手,韩寒解释到,那只是因为拍摄当天灯管坏了而已。
二是因为,这世上有两个话题最容易引起争执,一是宗教,二就是政治。
我是一个非常中立的人,既不左也不右,所以一直跟其他所有人有分歧,久而久之我习惯了避而不谈。
但看到影片结尾,我认为导演跟我有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饱受压迫的人,当他掌权时,情况也不会更好一些。
我觉得电影并没什么政治隐喻,只是想唤醒人们参政议政的政治意识:只要有机会掌握权利,谁都不愿放弃(秋蓉其实最后没有让大家回魂)。
掌握权利的人总是会暗藏私心去把世界建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村长,田贵,秋蓉都有自己的私心)。
普通人(村民)只是吃喝拉撒睡的追求,被掌权者“忘忧”不“忘忧”并无二(秋蓉拿到神拳小江南交付的神器后,特写了村民分钱的场面特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秋蓉不给村民回魂,也许秋蓉觉得回魂不回魂并无差,村民的本性就是如此。
想想一开始为什么村民自愿忘忧?
为了那两块拿不到的铜板。
这和现实中什么很像?
某些基层选举中,选民为了一点小红利而出卖了自己手中圣神的选票,却不知后面被自己选出来的人拿走了自己家中积攒的金银财宝)。
电影思考的是:做为一个平民,你除了只顾眼前的吃喝拉撒睡,遇到问题就去找掌权者“忘忧”,世界怎么样其实与你无关,因为剩下的时间你就如同行尸走肉般(片中一开始的不痛和不痒,后面秋蓉掌权的不强不叫不理不问……)听从掌权者的摆布,建设她想要的(包含私心的)世界,世界除了供你吃喝拉撒睡,其他与你无关。
在你放弃政治权利的时候,也就是你选择给自己戴上了“忘忧”。
这部电影在出来之后排片一直就很少,我们家这边儿一天就一场,而且还是晚上十点多的,当时又是过年就一直欠着没看,然后最近有时间再看这部电影,发现他真的是算良心的电影了。
先抛开评论对他所说的台独的这个观点先不说,作为一个编导生呢,就想先从电影本身的质量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算是一个比较黑色幽默的电影吧,这个电影在看的中途有很多次我想起来了姜武的一部电影,叫《鬼子来了》,嗯,我觉得两部电影一样的地方就是两部电影黑色幽默的感觉都比较强烈。
比如说在健忘村里面,在一片云他们那一些人来屠村的时候,背景音乐是一片云他们哼的一些从洋鬼子那里学来的音乐,屠村本来就是一个怎么说呢,比较残忍的事情吧,中间也有很多村民们鲜血飞溅的场面,残暴不堪的画面配以这样轻快的音乐,会给人一种很滑稽的感觉,同时也会增加这部影片的讽刺意味,而在电影鬼子来了中在日军来屠村的时候,村民们是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的,然后是背景音乐是日军去吹响一些西洋乐,同样是残忍的画面,但是在鬼子来了中,黑白的画面表达了一种无声的控诉,就是因为这两部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我才会在看这部电影的中途很多次想到鬼子来了,因为都是一样的残忍画面配上搞笑的音乐才能给人一种比较大的冲击。
这部电影的结局看上去似乎是个很圆满的结局,坏人得到了报应,一片云她们也变得很安分, 然而再回头想一想,一开始最真诚,最善良,最可悲的秋蓉最后也变成了和村长、田贵一样看重权力的人,看上去她似乎只是一点点私心,去消除村子里面每一个人一点点的记忆,但她的行为本质上和田贵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田贵是为了让村民们去服从他,去统领这个村子,而秋蓉这么说,是为了让别人记忆中的它都是美好的光辉的形象,仔细想想的话,电影的结局真的是让人细思极恐,因为秋蓉步了上面两代村长的后程,也许会成为下一个为了权利,而不惜去伤害别人的人。
抛开电影上映之后评论给它贴上的政治题材电影的标签,这部片真的是一部讽刺意味很强的电影,而且我觉得演员也真的都是实力派,所以就我个人来说的话,这部电影还是一部不错的好片。
这个电影里面有三种人:骗子、白痴与土匪这个电影里面有三阶段:裕旺村、田贵村、秋蓉村这个电影里面有四意像:火车、鸽子、虫茧、石灰——————裕旺村这个名字起得特别好,村子里面最大的暗流就是贪欲,其次有权欲和色欲等。
第一阶段:老村长把控全村,嚷嚷着要建火车站,要大伙儿集资,并骗大伙儿火车带来钱的魔力(夸大),然后通过和秋蓉的对话交代出他因为几头猪就把秋蓉卖给了大饼。
这里一个重点的要素就是火车,然而火车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完全存在于村长的执念里,反倒是邮差(外人)引进了一辆自行车。
另一个要素就是鸽子,这种落后的通讯方式真的偶然性太大了,其实可以表现更多巧合或者包袱的,导演处理的不够。
如果说鸽子另一方面有和平的意味,那么秋蓉杀了鸽子似乎也很耐人寻味(可能我过度解读)火车铁路、落后的通讯方式、贪欲巨大且腐败的村长、像割地赔款一样把自己的"准儿媳"弃之敝履、儿子外出求新知这些很容易引人遐想第二阶段:田贵凭借忘忧神术,洗脑全村,全村成了一个几乎无差别的社会。
秋蓉纳入床畔,忘忧(权力)纳入囊中,自己成了全村崇拜的大英雄,而且都有魔性的口号和姿势,甚至每天吃一样的东西个人崇拜,集体主义,大锅饭,忘忧自我欺骗,集体刨地,编号标记同样让人浮想联翩第三阶段:秋蓉掌权,几乎复刻了田贵时代,只是换了一个口号换了一个姿势,男人都有点按照秋蓉的喜好变得女性化,村里发展了手工业,并期待火车到来进行对外贸易。
另外,对人的标记变成了类似于挂胸牌一样的贴纸,而且秋蓉美化了自己,最后自己也说自己隐瞒了好多不光彩手工业、对外经贸、胸牌标记、男性胭脂气、思想美化性建设同样耐人寻味——————石灰,弄得人看不清楚,蒙蔽了双眼,乌烟瘴气,村里人还以为是什么制胜神器,结果银枪蜡烛头,村民们自己和那没有头的风筝没啥区别虫茧,好像时间胶囊啊,真的很妙。
不过,有没有作茧自缚的意味呢?
(过度解读嫌疑)——————谁是骗子?
老村长、田贵、秋蓉——他们还都是统治者谁是傻子?
是二饼?
还是村民、秋蓉的舔狗、秋蓉的相好?
——几乎都是统治者的附庸谁是土匪?
好像除了二饼人人都是土匪——人人皆有贪念结局太让人不寒而栗了,秋蓉建设的桃花源好美,美到有点失真,粉嫩粉嫩的村落,粉嫩粉嫩的脂粉——不过是粉饰太平罢了
今天偶然又看到这部电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去忘忧吗?
我想了想,应该会吧。
因为我感觉我所有的努力,从以前努力学习到现在努力工作挣钱,都是为了过上舒服快乐的日子,那现在有个机器能直接让我变得快乐,我肯定会去的吧。
但这种快乐的同时是整个思想被操控,成为傀儡,但其实自身不会意识到,还是有点纠结的。
说回整个电影,应该是黑色幽默加无厘头,还带点魔幻色彩,各位演员也演的很出色。
在《健忘村》的结尾,舒淇饰演的秋蓉成为了给村民洗脑的第三任健忘村村长。
表面上看,秋蓉选择这样做是为了守护爱情,为了把丁远变成每天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不远",但是,把一个人永远留在身边的根源是潜意识中对分离的害怕。
逃避分离的最好办法便是将一个锁在自己身边。
《健忘村》女主角秋蓉一出场便带着锁,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锁,而是控制一个人行动的脚链。
秋蓉的出场紧随着一个俯视全村的移动长镜头。
在这个长镜头中,影片开头提到的村子展现在观众眼前。
这个村子里虽没有漫山遍野的桃花,也没有清澈见底的溪流,但条条相通的小路,座座简朴的草房子,耳畔的鸟鸣羊叫仍会让人想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形容桃花源的句子。
起初轻松欢快,尔后庄严静穆的配乐掩盖了人声。
"火车来了"的呼喊声再次出现时,俯瞰全村的长镜头结束,村民开始出现在镜头前,近景中的裕望村也开始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渐行渐远。
秋蓉带着脚链出场便是裕望村并不是桃花源的第一个指涉。
在这里,影片并没有对秋蓉为何被拷给予解释,与此同时,秋蓉是谁,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也没有给出说明。
裕望村在经历秋蓉的丈夫大饼之死,带着宝物的天虹真人田贵出现并被村民劫持这两件事之后,秋蓉准备自尽,自尽未果,被天贵和爱慕秋蓉的村民"神拳小江南"救下。
"神拳小江南"带着秋蓉寻找大饼真正的死因,却无意中发现土匪即将攻入裕望村,便叫秋蓉和自己一起逃走,而一直想逃离大饼的秋蓉不愿离开。
让秋蓉牵挂的是一位叫王丁远的人。
秋蓉在谈王丁远来信这件事时,说出了大饼因真正的死因,同时,秋蓉的自白也道出了这一人物的性格。
秋蓉不愿让自己深爱的志远在回乡后看到自己已经穿上了别人的嫁衣,因此借一包偶得的毒药寻思,因毒药太臭,寻死未果。
从城里回来的丈夫大饼拿起夹有毒药的烧饼放入嘴中,秋蓉在看到后先是想要制止,但还是任由大饼吞下了含有毒药的烧饼。
虽然一直盼着大饼死,但秋蓉无法在间接杀死大饼之后心安理得的活着,便有了第二次寻思。
一个痴情又善良的秋蓉展现在观众面前。
然而,在影片过半后,观众才有机会完全了解秋蓉与志远的故事。
之后,在田贵的操纵下,裕望村变成了田贵的健忘村,秋蓉也由寡妇变成了田村长夫人。
被忘忧的秋蓉无意中发现了忘忧仪的操做方法,在忘忧仪里看到了自己的故事,借此观众才开始完全了解秋蓉这个人物。
秋蓉一家遇到土匪,母亲被土匪劫走,父亲向裕望村村长借钱去救秋蓉的母亲,秋蓉便成了村长家里的一个"丫鬟"。
父亲走之时,秋蓉站在村边对着走上通往外面世界的木桥上的父亲大喊"不要忘记我",这一场景与志远离开裕望村时的场景一模一样,秋蓉说的话也一样。
这是秋蓉经历的两次离别。
第一次离别,秋蓉认识了志远,第二次离别,秋蓉失去了志远。
在秋蓉的故事缺席时,秋蓉是善良坚强的化身,是不论多么伤心都不愿忘记深爱之人的秋蓉,是村里最后一个被忘忧的村民,也是村里唯一一个带着眼泪忘忧的人。
但在秋蓉看到自己的两次离别后,观众看到了秋蓉脆弱敏感的一面。
在影片开始不久,秋蓉也有一次离别,那次离别是不带情感的小别离,这次不含情感的分别是对秋蓉两次重要分别的暗示。
在村长与田贵一起为村民忘忧的时候,爱慕秋蓉的"神拳小江南"要去县城报官,与秋蓉分别。
那个时候的秋蓉已经对分别时的"回来"没有感觉,脸上是对以前分别的回忆与所有分别的看尽。
在影片将近结尾时,秋蓉经历了第三次分离,这次分离的对象仍然是"神拳小江南"。
"神拳小江南"借着忘忧克服了自己的胆小怯懦,只身一人打败土匪。
田贵借此对村民邀功,秋蓉在此时向村民揭发田贵的阴谋。
"神拳小江南"让村民把忘忧仪交给秋蓉,自己拿着炸药离开。
秋蓉抱着忘忧仪,望着他离开。
在那次小别离时,秋蓉对"神拳小江南"说:"万大侠,你是好人,赶紧走"。
那时的万大侠,只是一个对好人的称呼。
而在此刻,虽然"大侠"是从村民口中说出,但是在秋蓉心中,"神拳小江南"成为了真正的万大侠。
万大侠走后的事情并未朝着我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我本以为本性善良的秋蓉会为每个村民还魂,将健忘村还原为裕望村,与丁远一起离开,奔向桃花源。
但秋蓉变成了第三个利用忘忧仪的人。
父亲为母亲的离开,丁远"最晚一年"的离开,万大侠颇具仪式感的离开,这三次离别让秋蓉变成了帮村民忘忧的第三任村长。
三次离别是秋蓉选择成为村长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原始动力。
秋蓉最终想忘掉的只是离别而已。
但只要迷上了如何忘忧,那世界便是魔鬼当道了。
王村长为了荣华富贵对村民进行忘忧,村民为了两个铜钱接受忘忧,这是欲望的初现。
田贵看似也是为了金银财宝而对村民进行洗脑,但实际上,他是为了找回自己的记忆。
而到了秋蓉,她以爱之名,宣告自己为村民还魂,实则仍在消除村民的记忆,对村民实行洗脑统治。
田贵反证了忘忧的可怕,秋蓉证明了忘忧的罪孽。
片尾出人意料地响起了《凡人歌》,你我皆凡人,岂能得忘忧。
《健忘村》让我喜欢的地方正是这一点,它告诉你不要想办法忘掉忧愁。
诚然,影片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对忘忧这个概念设计上有瑕疵,土匪的动机不明晰,对丁远经历了什么的交代不清楚。
健忘村在成为健忘村之前是裕望村。
钰使欲富足。
这个片子,今天算是正式下档了。
先吐槽一下这惨兮兮的排片量吧,本来我以为只有我家这种缺乏文艺鉴赏力的四线城市没有排片,谁知回了北京以后我还是跑了十几公里才找到一家有排片的影院,可能是导演本人政治倾向的缘故吧。
连豆瓣这种地方都有那么多的人在本片页面提反服贸的事,我只能表示,在这片土地上,傻逼浓度只会稀释而不会为零。
进入正题说电影,首先建议大家去@电影健忘村的官微看一下放出来的完整版结局。
尽管官微把这称作“第二结局”,然而,大家看了之后就会发现,这个所谓“第二结局”跟院线版结局相比只是补了一些镜头,少了秋蓉最后的旁白,而并没有重拍或是另加镜头的痕迹。
所以换句话说,院线版结局其实是阉割版,而这个第二结局才是完整版。
完整版结局中的关键点是秋蓉最后烧掉了所有村民的记忆茧,这才符合故事发展的脉络嘛,如果按照院线版秋蓉在旁白里所说的“我帮助所有村民回了魂,只是删除了朱大饼那段的记忆,大家会原谅我这点小私心的吧”,村民们怎么可能认她当村长并为其歌功颂德?
如果大家真的回了魂,大家怎么可能不记得自己的名字还需要她给所有村民重新命名?
所以院线版结局的出现,应该是为了适应内地影片不能没有正面角色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阉割。
理解了这一点,片子的逻辑就能说得通了,秋蓉在田贵当政期间,是通过记忆茧发现的忘忧神器的秘密,现在换她当政了,她深知自己的村长之位是怎么来的:记忆茧就是一个炸药桶,是对她村长宝座的最大威胁,所以记忆茧是一定会被烧掉的。
历朝历代的更迭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得位于农民起义的朝代(如汉、唐、明),立国初期往往轻徭薄赋、吏治清明,因为他们深刻了解获得农民支持的重要性;得位于武人擅权的朝代(如晋、宋),往往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低下,因为他们明确知晓枪杆子中蕴含的力量;得位于忽悠的朝代,往往严守宣传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因为他们对洗脑……说多了说多了,我想说的是秋蓉当政期间,记忆茧被烧掉、村民被忘忧一直控制下去,是一种必然,这与当政者本人的个人因素无关。
田贵是个坏人吗?
并不是,他对村民进行控制的目的只是想找到回魂,帮助自己恢复失去的记忆,他甚至可能都想过:“找到回魂以后我也可以用回魂帮村民们恢复他们的记忆啊,这样我找回了我的记忆,村民们也回到了我给他们使用忘忧前的状态,一切又回到最初的起点,世界安稳岁月静好,这样有什么不好?
”但人一旦通过不受约束的权力和搞个人崇拜,尝到了其中的甜头,便很难不忘初心了。
毕竟,人性使然。
然后,有志于改变这一切的人,便萌发出建设一个可以改造人性的乌托邦的念头,然后,就有了忘忧,有了田贵,有了秋蓉,有了健忘村……所以,改造人性从来都是一种悖论,致力于改造人性的那些完美的人(如果真的有这种人的话),在改造完其他所有人的人性后,自己反而会从完美的改造者退化为与被改造对象被改造之前一样有瑕疵的人,领导一切的这个人有了瑕疵,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承认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承认不受约束的权力是必然导致腐化的,这是现代社会思考一切问题、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之一。
然而,就是有人不承认,非要希望大家都去感动健忘村、非要希望靠建设一个天天学习村长的组织就能领导村里的一切,呵呵。
风的季节又到了,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在呼喊你的名字,公鸡日日数着你又离去了几天,蝴蝶天天说着你的事。
你说鸭子不能飞,是因为它喜欢思念。
但我想当一只鸟,能立刻飞到你身边。
时常想着你说的桃花源,好希望我们两个能生活在那个没有烦恼,能忘记时间的地方。
但这世上,真的有桃花 源吗?
风停了,花草呼唤你的声音,也停了。
两年的等待,像一块干掉的旧抹布。
这段话是写给我守候了三年多的人爱情吗?
整部影片的气质很像韩国电影《意外来客》,大段大段的并不高明的喜剧片段把整部影片的质量拉低了,很多细节很巧妙,如果能增加细节强化效果更好:比如傻子把哥哥的尸体做成了护法神像,又在山洞里画满了宗教般的地狱壁画,这个片段非常惊艳,可惜只是惊鸿一瞥。
整个村子的人无不阴险奸诈、贪财无良、自私自利,和姜文的《鬼子来了》农民形象相似。
而他们能轻易被洗脑这点已经不是在暗喻,而是明着在骂芸芸众生了。
历朝历代的百姓其实哪里在乎统治者是谁,只在乎统治者带他们干什么、怎么干、能得到什么结果而已。
随意的杀人或者抢劫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事,难的从来都是怎么把事情圆过去。
假道士的到来意味着改朝换代的波澜,如司马懿般篡夺了村长的权力。
可是用快乐幸福的忘忧表象以及唱颜色歌时掩盖时,这种一派强行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有些政治意图非常明显了。
失去童年记忆的神拳小江南秒杀一众土匪的场景,不仅蕴含暴力美学,更是在夸张中营造了十足了喜感,而这里只要忘却童年记忆就能所向披靡的设定,又何尝不是对一个动乱朝代下百姓的隐喻呢。
结局着实可怕,秋蓉成为了新一代村长,而掌握洗脑神器的她也同样选择了把所有人洗脑,原来帮助自己坦诚面对内心魔鬼的办法就是让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件事,实在是一流罪犯心理。
最后神拳小江南把最大boss曾志伟炸死的搞笑片段就如一开始说的那般拉垮和多余,故事完全可以停在两张人皮风筝飘荡在众人失忆的桃花源上空即可,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下是乌云里随风飘荡的人皮,而温馨愉快的桃花源也不过是另一个掌握权力的主宰者私心制造的花海监狱,这样的结局才够回味无穷且反转阴暗。
可以拍成喜剧片,偏偏要搞政治,可以阴暗的讲洗脑,偏偏又有些不合时宜喜感。
或许就像秋蓉制造的桃花源,只要大家都笑,都幸福的生活,就能忘了心底流不完的眼泪和痛苦。
只要众人都在笑,那么洗脑也不是洗脑,而是解救。
隐喻啥的我是没看出来哈。
我也不可能会因为这部电影主动去联想那些。
但有一说一,最后的反转不错,其实最后的片尾就是最开始。
大饼,王千源,不痛不痒,基本就是玩具罢了。
虽然看得出是周而复始的意思。
但是!
主线故事完全没有看点整个故事都很荒诞,财主要土地,然后村民对抗保护土地的故事?
这么聊吧 四个字索然无味。
虽然结尾和一些细节能推出一部分暗线。
但暗线最多就是舒淇是幕后黑手,可是动机几乎找不到。
只能说是混乱邪恶。
闲的没事干,自编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出戏。
没别的 就是玩儿
离神作仅有一步之遥。就差那么一点点 所以它成了夹生饭。
除了秋蓉(最后拿到忘忧的笑让我印象深刻以外),无厘头的怪诞和冗长的铺垫让整部电影实在是难以下咽。
太冷 不喜欢
春节档最爱。表面上一种近乎吊诡的幽默形式,耍得头头是道,Beatbox、面瘫、装可爱装疯卖傻,就是能让人饶有兴致地赏玩下去。底色中从“欲望村”的谐音至愚民统治、乌托邦等多重黑暗面的讽刺很有探讨空间,其实可更黑。每个演员都好赞,而张孝全竟可萌成这样子,不行了我……那小粉拳打得啊,哎哟哟。
除了笑点很尴尬之外是我的路子。
本来以为是个矫情的寓言,结果很惊喜,镜头、剪辑、音乐和节奏都很棒,最后的结局很讽刺,健忘村产业升级换代,整体文明化,也娇贵化了。可以看作是台湾发展的缩影。土匪屠村一场的打戏不错。
故事都编不圆
蛮好玩的。要说隐喻极权统治,看得出来是台湾人讽喻台湾事(当然台湾那个只是威权,算不上极权)
没拍好,剧情有些显得太混乱。想要表达的主旨不鲜明,想要反映和讽刺的内容也不够深刻。电影整个除了演员演技都挺好以外,内容上没有我太喜欢的。喜欢的一段就是张孝全爆发打斗那段,那段的配乐和慢动作画面非常喜欢,视觉感觉上很有意思。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恐怖,这个忘忧的设定太牛逼了,就不太喜欢吵闹式的喜剧表达。周代的忘忧,记忆的茧,牛逼牛逼。周代就有黄铜了?周代你带过吗?水土不服,政治隐喻太多,完成度太低。
11.论洗脑的可怕:虽说卡司阵容还行,片尾曲竟是五月天和萧敬腾演唱的《凡人歌》有惊喜,但这个奇葩的故事我是难以认同的;11.“村长好…没有田贵怎么办,怎么办…”的歌舞秀真是把我雷得里焦外嫩,猜想张孝全、舒淇等演员们在表演现场一定也曾笑得乐不可支吧?P.S.:豆瓣最有用的短评真是把我笑死了。
以为故事会很清奇,但根本看不下去
“两年的等待像一条干掉的旧抹布,公鸡日日数着你离去了几日。你说鸭子不能飞,是因为它喜欢思念;但我想当一只鸟,能立刻飞到你身边。”
好奇幻的一部电影,根本没有看懂要说明什么,连音乐都这么荒诞。#20170314
电影该叫《论法师阶的级统治如何巧妙促成供产主义》,仅有的高度只在暗喻政治讽刺而已了。其实如果按西方的魔幻套路拍也算是个高大上的魔幻故事了,但可惜被拍成了东方过家家
全片充满了政治隐喻,关键在于它竟然真的是我们的社会现实。
不好看也不好笑。幽默感這件事有沒有真的不能勉強啊⋯⋯另外救贖如果沒有很原創的內核,那就要有很花哨的講述,這部電影如果直接從半中間開始講起,還有好看的希望。
被埋没的好片!不输于驴得水的反讽,和谐中的隐患与不安,其实都在无厘头的笑点中埋下了伏笔,良心剧本,良心电影,这部电影,远不止豆瓣目前的分数。
演员表现不错,但是三流剧本。
我觉得是很不错的电影呀,抛开政治隐喻不谈,本身带有极强的个人风格,此外女主的三次身份转换如同悬疑小说一般,层层抽丝剥茧,但到最后还留了一手好悬念。风光大美,演员也好赞,若说缺点的话,就是后继收尾有些用力不足吧。张孝全为何已经残成这样了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