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
Ljósbrot,When the Light Breaks
导演:鲁纳·鲁纳森
主演:艾琳·哈尔,卡特拉·尼亚斯多提,米凯尔·卡贝尔,奥古斯特·维古姆,Gunnar Hrafn Kristjánsson,巴尔德尔·埃纳尔松,索尔斯坦·巴赫曼,Tómas Howser,Alex Leó Kristinsson
类型:电影地区:冰岛,荷兰,克罗地亚,法国语言:冰岛语年份:2024
简介:影片故事发生在冰岛的一天。迪迪在隧道灾难中去世,留下了女友克拉拉和他的情人尤娜。在朋友们悼念时,尤娜和克拉拉的矛盾浮现,在一夜的悼念中,她们逐渐产生了共鸣。详细 >
在戛纳电影节Debussy场馆现场看到了这部片子,不得不感叹不愧是opening ceremony 的选片,看完之后大为震撼,情感随演员的表演起起伏伏,坐在我旁边的法国老爷爷都为之悄然落泪…. 是一部很queer的片子,没有去ethically judge 人物的行为选择,把人物复杂的情感交织刻画得太好了🥹
三的颜色but so damn beige
感觉北欧人对relationship的理解已经超脱了gender和sexual orientation,感觉这里面每个人都是nonbinary和pansexual,有种随便几个人都能搞起来的美感,短的恰到好处。
非常情绪化的一部作品,在我看来也很不合适作为电影长片上映,作为短片来说情绪量刚刚好,但是在戛纳电影节上八十多分钟故事几乎都是靠眼泪堆积起来的。电影除了市中心的湖和教堂之外几乎看不出冰岛的痕迹,电影展现的都是北欧少年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看了之后却感觉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唯一打动我的一点大概是年轻人们靠互相拥抱取暖,他们之间的每一次拥抱都让我觉得可以从对方身上获取力量,怪不得片名叫做When the light breaks呢。
一路向前行驶的汽车在隧道中突然爆炸,毫无预兆的前摇就像戈达尔《周末》里的车祸戏。教堂的飞翔教学对应着两段飞行镜头,结尾海水泛着阳光意味着新生,对位着开头隧道闪烁着路灯驶向死亡。两个失去挚爱的女人,嫉妒和疑心作为拉力推开彼此,可在玻璃的折射下却发现她们原来共享着巨大的悲痛,她们是一,是共同体。人去成空,再争牙刷和爱谁多一点都没意义了。那些名分的,归属的,需要男人注解的,都不重要了。在圣歌的吟唱中,toast to Diddi(我的修勾也叫Diddi诶❤️)
#戛纳一种关注 开幕片
#金鸡国际影展#女主角因失去爱人陷入无尽悲伤中,这份痛苦却难与他人倾诉。故事引出另一位失去爱人的女性,她们的相遇最终擦出火花,驱散了黑暗,这中间的秘密可能已经心照不宣了。北欧电影独有的克制,引领我们深入角色的情感世界。画面运用大量留白空间,营造出深邃幽思的氛围,配乐凸显了情感上的波动,不张扬也难忽视。看片尾惊喜发现竟然是已故音乐家约翰・约翰森的作品。
#LIFF2024 影展里最常见的那种电影,一个社会议题加一个不同寻常的关系,然后让她们和解。所幸两人的情感拉扯写得很含蓄又富有张力,手松点可以给四星。
关于爱,关于失去,关于女性情感,细腻幽微,真挚动人。
#77th Cannes# 6.5/10 落日作为一种情绪的和解以及悲伤的延续,在无尽的海平面下永恒地延长,直至相拥的片刻暂时消解。
完美冰岛片…调色声音故事完美融合,好温柔,女主艺术生的人设太符合了,穿着、发型、性格,再到她遇到这件事的表现态度,很纯净,像那些梦中风景。北欧的阳光颜色都要淡一些,和真实的北欧颜色一摸一样。戛纳第一部觉得惊喜的……
看完对北欧风光产生了一些向往 很容易看出影片的内核不是diddi这个人而是他的死亡的aftermath 结尾的镜头让我想到了虔诚的圣徒
情绪空间和自尊,和解共享。
聚焦特定事件带来的冲击,但由于缺少铺垫将情感放大后反而有种矫情感。“疼痛的青春”典中典。全片最大亮点可能就是海报这个镜头了...
得知Diddi的死讯之后 Una第一反应是无法承受 叫爸爸把自己接走 但是爸爸却在车上问她 “I know it’s not the right time, but when did u begin smoking?” 看到最后真的很痛苦 人这一生有多少时刻能得到真正的理解 即使这背后的原因无比荒谬
#77th Cannes# 一种关注-开幕片
LIFF2024No.2 冰岛的风光很美,看到教堂和主街的时候梦回花少5。是一个关于一群小伙伴应对失去好朋友的故事,内容有点少,情绪也比较稀薄,有点淡啦
金鸡2024/ 海岸线就是天际线,太阳在她们之间忽地坠下,光折成一半。We share Una pillow.
下次我也在冰岛大教堂门口飞。
d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