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奇妙物语 2016年秋之特别篇故事一两个多年不见的同学偶然巧合相遇,两人把酒言欢畅聊往事,谈起两人的相遇和现在生活,竟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于是向酒保感叹起巧合的奇妙。
酒保向他们解释这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奇妙巧合称为共时性。
然后讲了个共时性的谋杀小故事吓了吓这两个女人,接着画风一转开始了恐怖主题。
两人走出酒吧,碰到中学男老师。
在男老师盛情邀请之下,两个人决定与老师一同乘出租回家。
路上老师说起十二年前的今天他们那个自杀身亡的女同学,两个人承认当时为了自己不被欺负,不仅在女同学被欺负的时候没有帮她,还在坏同学的指示下挖了陷阱打算让这个女同学掉进去。
可是在这之前,女同学已经自杀身亡了。
说完,男老师拿出水果刀把玩,也讲起往事:那时候男老师和这个女同学谈恋爱,见过父母,打算结婚了,可女同学却自杀了,之后男老师一直无法释怀。
这两个女人以为男老师来报复了,叫停出租,准备逃跑。
没想到被男老师捉住,男老师解释说:后来得知女同学自杀的原因是怀了自己的孩子。
说完,男老师落寞的离开了。
于是两人继续乘车,这时出租司机也说起共时性,讲起自己十二年前掉进这两个女人挖的陷阱而去世的女儿和六年前同一天去世的妻子,以及今天自己决定追随妻女一同离去的心情。
最后出租司机拉着这两个人撞上大客车,故事结束。
这则故事很短,只有二十分钟出头,有几个小转折,当你在以为恐怖的时候发现时虚惊一场,当你在以为终于可以放松的时候又危机重现。
但其实这个故事并没有非常精彩,只是一个引出共时性的概念并且进行了简单的复仇行动。
故事二这是贴标签的故事。
男主本是一个雷厉风行的成功银行家,负责贷款事宜。
但某一天发现自己身上被别人贴了各种各样的标签。
因为他对别人的批评,总是招来负面的评价,这让他痛苦不已。
后来发现他做让别人开心的事情,标签的内容就会变好。
于是他开启了跪舔所有人的人生模式,好不容易身上的标签开始变得大部分都正面评价了。
但因为对属下的工作失误导致了他被开除,之后找工作不顺利,渐渐变成了工作卑微,人生失败的形象。
随着他金钱和地位的下降,不论他如何努力,身上的标签也很难有好转。
后来无意发现他曾经发放贷款的一家小公司老板的标签变成了黑色,然后他去看望那家公司的情况,没想到公司老板去世了。
他意识到自己从没有试图理解别人的心情,而只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标签,然后他就觉得自己是个差劲的人,难过的哭了起来。
泪水滴在标签上,标签飞散,他的生活恢复正常。
时隔多年,他有了幸福的家庭,在他想要守护住这份小幸福时,发现标签又飞上了自己的身。
这个故事讲的是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标签吗?
还是不要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其实男主在一开始也是随意给别人贴标签的,看到属下办事不力,他也在心里默默的给他们贴个“蠢猪”标签。
直到有天他能看到别人给自己贴的标签,他的注意力才全部集中在如何消除负面评价,正因为太过在意身上的标签,他开始活得被动,行为准则全是基于别人的喜好。
而当他没钱没地位的时候,发现不管如何谦卑认真,都会被周围的人鄙视,获得好标签的希望都没有。
看的过程让我感到绝望,弹幕一直有人在刷: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就好了。
可想到在生活当中,别人一个鄙夷的眼神都常常让我不开心好久,反省好久,当切切实实的看到别人对我评价贴在身上的时候怎么可能不在意呢。
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一个社会人来说实在太难了,但完全在意又会导致自己的生活不能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进行。
那究竟要怎么办才好嘛?
幸好这一集明确的给了我们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要试图体会别人的心情,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不过也是获得好的评价嘛。
就算男主一开始体会到小公司老板希望获得贷款的心情,那又如何?
明明是业绩持续下滑并且没有希望的小公司,也要顾及对方的心情贷款给他们吗?
故事的最后,虽然这个小公司生存下去了,但其实事实摆在眼前,这样的公司能存活下去的希望很小。
而且现实生活中,真切的体会别人的心情谈何容易。
所以,其实这个故事不过是抛给观众一个沉重又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已,导演似乎耸耸肩,两手一摊说:“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然后留下看过故事之后独自纠结的观众,转身离开。
故事三俗话说,有舍必有得。
这个故事里面的女主经过一个神秘和尚的点拨,将此作为人生信条来奉行。
通过丢掉心爱的东西,她发现似乎能得到更多。
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旦出现困难的事情,就要丢掉东西。
最后成为了大电视台的名主播,家里也变得空无一物,而且连男友和唯一的亲人妹妹也丢掉了。
后来,因为一次未经证实的新闻的被播出,导致女主的职业生涯出现滑铁卢。
她不知道还可以丢掉什么,最终走火入魔,将自己自杀的视频播给观众看,成功的丢掉自己换来收视率。
虽然这个故事讲的特别有警世的样子,但看完之后,我却很想丢掉些什么,让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啊。
故事四第四个故事是个有趣的推理小故事,发生在一节火车车厢里,故事中依次出现的人物是:醉酒大叔、乘务员、贩毒小哥、警察大叔、卖饮料的女人和白衣男子。
故事的前半段主要集中在贩毒小哥、警察大叔和白衣男子身上。
白衣男子也自称警察,试图通过推理质疑警察大叔的身份,怀疑他是贩毒集团的头目——水獭。
然后警察大叔又做了一个推理,怀疑白衣男子才是水獭。
接着,白衣男子又以警察大叔是贩毒集团的间谍为基础进行推理。
两个人你来我往,把盆脏水相互泼来泼去,情绪越来越紧张,气氛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这时,一直假扮傻白甜的贩毒小哥用枪对准白衣男子,哈!
原来贩毒小哥是一个与真实贩毒小哥长得很像的警察,是警察大叔那个阵营的。
他们设计了这个连环戏来引诱水獭的出现。
可是,就在以为能够逮捕白衣男子的时候,一直装睡的醉酒大叔救下白衣男子,两人夺命而逃。
紧接着,仅在开始有一个镜头的乘务员出现,用枪打伤了醉酒大叔。
于是醉酒大叔、白衣男子被逮捕。
因为大家以为白衣男子是水獭,遂警察大叔先押解着白衣男子继续乘火车回东京。
途中,卖饮料的女人出现,警察大叔和白衣男子买了酒来喝,白衣男子幸灾乐祸告诉警察大叔:他不是水獭,他是水獭贩毒集团的竞争对手。
说完,也喝了一大口酒,然后两人昏睡过去。
卖饮料的女人微微一笑,镜头转到她的脚踝处,定格在一只水獭的纹身上面。
这确实是个十分有趣的推理故事,也是2016年秋季SP的最佳。
并没有暗含什么深意,但推理和反转的过程足够有意思,而且节奏进展快,没有拖沓,看完真是神清气爽啊。
无聊的恐怖故事不提,第一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故事个人觉得真是毫无意义。
这集比较精华的就是第二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了吧。
第二个故事无法摆脱标签的精英男,就像在意他人眼光的每个你和我。
很多人活在世界上,为了找一个认同。
做符合大家期待的事情,是最稳妥最不容易出错的。
像精英男这样极端固然不好,但其实完全不去在乎别人怎么想根本也是做不到的。
第三个故事弃物癖的女孩,其实就是迷信着某些神秘力量,反而忽视了自己的能力的一些人的影射吧。
明明靠自己,也可以做得非常好。
不管是报导台风,还是当上节目的顶梁柱,其实都是靠自己的判断。
判断失误也是该自己承担。
她却去求助于一些迷信的力量,却丢失了自己。
其实在某些紧张的关头,去相信点东西确实对于横下心来做事有帮助。
人有的时候就是个心态问题,只是不能太依靠这些小窍门。
第一个故事和小短篇都是校园欺凌套路,不过好在表演撑了起来,无论是回忆伤心往事的老师的喃喃自语还是生无可恋司机的娓娓道来,都让人屏息以待后背一凉,恐怖气氛渲染到位。
藤井美菜真是好看呀,少女音也太好听。
短篇里的几个学生妹颜值都在线,厉鬼索命也干脆利落,不过最后伸出手机的黑手一把呼在脸上,噗,对不起,我没绷住,笑出声了。
第二个故事更是nari演技秀,小眼镜一戴,小西服一套,商务精英的狂傲猥琐立显。
标签具象化的创意好评,贴标签的特效满分。
最后nari满身标签地深情忏悔,这段戏实在让人又憋笑又佩服。
深恭出演恶女,为了事业走火入魔般丢弃东西,后来面对满腹牢骚不堪大用的男朋友,冷冷地抛出一句“已经不需要了呢”镜头给向深恭侧颜,实在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后来更是发展到天台直接把竞争对手续了,最后自我献祭完成毕生夙愿,偏执而又让人满怀悲悯。
捎带说一下,演深恭妹妹的一开始听着声音好熟悉,后来终于想起是《理想儿子》里大阪腔的女汉子,我就说嘛,细嫩的奶音好有特色。
最后一个故事封闭空间三人精彩对戏,古川小哥最开始战战兢兢要茶喝的落魄衰仔样演得棒极了,杉本叔和北村叔言语交锋层层拆解,抽丝剥茧般剔出事实真相,过程精彩,结尾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总体来说:虽显套路,表演不俗,世奇还是值得继续追看下去。
无法用因果关系来解释的偶然事件,被称为“共时性”。
人活这么久,有很大几率碰上不可思议的事的。
镜子映出来的脸是左右颠倒的虚假模样,不是真正的你。
对我们银行职员而言,数字如同利剑。
要是用错了,就会受重伤的。
没有上进心的人就是蠢才。
——夏目漱石保护下属也是上司的职责。
我因太在意身上的标签而失去了很多……工作、下属、以前的生活。
为了能舒适地度过人生,任何事情都得保持平衡。
烦恼乃由自身欲望之执着而生。
欲有所得,必有所舍。
120年前,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
他们拍摄了从远处开过来的火车。
据说第一次看这电影的观众把开过来的火车当真,急忙逃出电影院。
在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故事面前,或许我们跟120年前的观众并无区别。
关于最后一个故事的一些猜想。
首先列车员是水獭没错,一开始她是为了她的小弟来的,后来发现,小弟不是真的小弟,而是警察为了引诱她出现而设下的陷阱。
为什么后来古川小哥被人带走后,她仍然下药了呢?
黑白西装有问题,要不然水獭不会冒着暴露的危险去下药。
那么问题来了,黑白西装到底是什么身份?
我觉得白西装是真的刑警,他讲黑西装勾结黑帮的事情是真的,他一开始给黑西装“讲一个警察的故事”,目的是为了试探他。
试探没出结果,反而被怀疑是水獭,黑西装要捉他。
他想,不行啊,我他妈只是试探一下,要是被捉了那我查他的事不是暴露了,况且黑西装还是个组长。
所以他就跑了,这时候出现了他的同伙--胖子。
胖子朝着古川小哥的膝盖开了一枪,跟白西装一起下了车,结果被逮个正着,在这里胖子受伤了。
接下来就是胖子被铐住带到警局,腿中枪小哥也一起去了,黑西装押着白西装在火车上。
警局里的胖子一直喊疼,局子里的警察说,别喊,救护车马上来了。
接着说,白西装正押着黑西装,胖子马上说:不是,他是.......所以我认为,胖子不是警察,白西装当初拉这个胖子入伙的理由应该是,他怀疑黑西装是水獭(正如他一开始对白西装和小哥说的),而不是他怀疑黑西装勾结黑帮,原因是在他不确定之前,他不想让更多人知道。
由此来讲,胖子想说的应该是:不是,他其实是刑警。
再说黑西装这头,他勾结的事是真的,现在有个可疑的人跳出来,讲出了他勾结的事,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怀疑。
巧的是,找个人正好是坏人。
现在好了,不靠他自己的手,这人也能被解决掉,况且,犯人的话也没人信。
在押送途中,白西装称自己是大河内组的人。
他应该是在说谎保护自己免得路上就被解决掉。
根据是,他倒下的时候有些意外的感觉,说明他跟水獭不是同伙。
水獭为什么要下药?
前面交代说水獭心狠手辣,讨厌别人背叛她。
所以她想杀的应该是黑西装,因为黑西装背叛了帮派,害他们交易时被围剿。
白西装也被下药,因为两杯酒,水獭不知道黑西装会拿哪一杯。
但是仔细一想问题很多。
比如。
那个是毒药吗?
是迷药的可能性比较大。
迷药的话,目的就不太可能是报复了。
还有,白西装在黑西装晕倒之前说“原来你是...”,他想说啥?
“原来你真的是勾结吗?
”不太通顺,而且,他是怎么由怀疑转为确定的?
黑西装让小哥假装跑掉的马仔,为什么要安排他一直说自己是被抓错的?
白衣服上车后发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水獭是黑西装,第二部分是警察的故事,他为什么要有第一部分的发言?
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交流
四个故事中,故事1和故事4或者荒诞或者扑朔迷离,故事4甚至还有点昆汀《八恶人》的影子,那一长段人物之间的对白仿佛是一场不见刀光的争斗;而故事2和故事3又充满隐喻:故事2告诉我们的是生活中他人对自己态度的影响,讲的是人的非独立性;故事3呢,显然又在讨论人在舍弃与得到中的艰难抉择,这样一看,反而又暗合了故事2的主题......奇妙
这一季的水准我觉得不错。
《共时性》其实是讲校园暴力的故事,算4个里比较平庸的一个。
《被贴了》设定很有趣,别人对你什么看法,你身上就会被贴上什么样的字条,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实在是活的很累啊。
《弃物狂》抛弃什么才能得到什么的设定,本质上还是探讨为了欲望究竟可以抛弃什么,深田恭子演恶女意外不错,比傻白甜好看。
《车里的变故》狭小空间里三人对峙的故事,古川小哥其实演技不错,最后的反转也有意思。
鳥了好幾季,終於恢復水準了。
黑木梅沙先發第一棒中規中矩,老套但氣氛不錯。
接著串場的霸凌題材,都市傳說的詭異群組恐怖小故事,鬼妝不夠駭人,尚可。
中段由成宮標籤男出來緩和氣氛,喝點微雞湯。
丟棄女這段的恭子妹妹還是那麼賞心悅目,讓我想起幻夜的她,冷血和呆萌的反差很有感。
老電車的復古風和反轉套路蠻喜歡,邪氣的北村大叔還是魅力十足。
夸张化的表现和反转的剧情总能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个和第三个故事最让我触动。
对第二个故事感受深刻是因为好像无论身处哪个环境,国人都喜好给世间万物分类下定义。
往大了看,对城市及国家都会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往小了看会用一些标签来界定身边人事物。
可是人是多么复杂的物种。
主角给别人贴标签,而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区分定义他。
而当标签可视化时,他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他失去自我的开始。
取悦别人,希望别人给自己贴上好的标签,最后自己变得什么都不是。
世界上也不是什么都需要分类下定义,不要做动机揣测,少做价值判断。
有自知之明、明白对错是非即好,少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评判,因为,真的很累。
对第三个事故深有同感,刚出来工作的年轻人可能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舍弃一些东西,如无用的社交、束缚的亲密关系、无益的娱乐等。
舍得被当作是一种人生哲学,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但年轻的判断和浅薄的阅历时常会让我们无法选择对真正该舍弃的,丢掉的那些东西真的会一直让我们轻松着吗,得到的会让我们一直快乐吗?
实现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总要扔下一些东西,当扔得越多,我们的灵魂也会越空虚,最终让不断膨胀的欲望吞噬自己。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得与失中较量,在得与失之间寻找平衡点。
失去太多的人生难免晦涩,过度得到的人生也未必全然是好事。
好的故事应该是能让人从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对照,反思,少做不正确的事。
第一个故事咋一看,有点像90年代世奇的偶遇,不过那个是带有搞笑风格的内涵故事,这个更偏向恐怖故事,那个藤井美菜看着很眼熟却半天想不起来,百度磁条上也找不到我到底曾经看过她神马电影,最后终于想起来了,00年代的世奇炸弹男的开关啊,里面那个女主!
第二个更偏向幽默风格吧,之前看过成宫宽贵出演的不愉快的果实,里面那个霸道总裁的印象太深了,在世奇里演个严峻男最后变成了软柿子想想也蛮搞笑的第三个结尾剧情发展大概也在大家情理之中,只是我以为女主会把她妹妹也抛弃,这个倒是我想多了,我觉得你抛弃自己不如抛弃亲妹妹来的更狠啊。
最后为肥恭点个赞颜值果真无敌。
只是还是更喜欢肥恭的傻白甜角色,像废柴啊,主妇侦探啊都超可爱的,但是肥恭演起坏人来基本都一个表情的,幻夜啊,室友啊不过不重要了,毕竟光颜值打分很高了第四个NB啊,虽然演员阵容我不太熟,认得一个小哥,但是这剧情NB啊,咋一看,我以为会是东方快车谋杀案风格,再一看,感觉像是00年代世奇推理出租车风格,又一看,好像前几年那个黑人兄弟出演的一个爆笑短片的风格,勾起了好多以前经典故事的回忆啊。
巧合女,标签男,手机伸鬼掌,弃物换运气,反转小火车,难得五个故事都那么平庸,挺失望
深田恭子颜值回春。古川小哥没有刘海的样子可真吃藕啊~
中间穿插的恐怖女孩意义为何?
nari那个故事还行
校园欺凌,标签,相互猜疑,果然和看过的很多东野小说能够呼应,同时他的讽刺意味也可媲美《黑镜》。只是不是从科技方面入手。
我觉得比春季好看点,虽然其实也都还蛮烂梗的,最差的大概是深田恭子那个故事。
没有一篇印象深刻的 感觉都是在抄袭以前的旧段子
嚇死寶寶了。。
车变封闭空间里的戏剧感有意思,就觉得跟世奇的X档案式总体风格特别不搭,一看果然是小说改。(我装模做样评个啥,全程不就在看辉叔的脸痴汉笑)
脑洞挺大的,把生活中的事,具体化,放大化了。还有这剧挺长寿的。
这一季没啥意思。
古川小哥在第四个故事的那些演技派里还显得挺嫩的 但希望以后能再演世奇~~
我不觉得奇妙物语恐怖,其实对比鸡皮疙瘩,奇妙物语还是温情了不少
还不错耶 四个故事各有看头 对于我来说共时性什么的真的细思极恐……
【在超越理解的奇妙事件前,我们和120年前的观众一样也说不定。】2016年秋季篇世奇,最喜欢第四个故事,反转反转再反转。被贴了>弃物狂=共时性。中间的恐怖短篇永远的朋友就是早前世奇恐怖短篇电话卡一样的嘛,只是把电话升级成了手机微信。世奇还是走回警世风格比较酷炫。因果业障都在人心啊
除了贴标签和车里的变故这两个故事偏有趣和搞笑反转再反转,剩下的,就只有深田恭子的颜了【每次都要被她的颜和演技击中,这种反差太强烈了…
那个插播的故事怪吓人的。标签不错。
贴标签脑洞大,讽刺说教意味浓,但在20分钟内来说,确实算是一个非常棒的故事。第一个巧合过了,恭子那个只用看五分钟就行了,最后一个也不错,人物出场的喜剧效果配合封闭空间内的三重反转,怎么也不会难看。
几个故事都没意思
這一期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