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3日15:48:53(一)有人说这部作品是披着科技外衣的警匪剧,一点没错。
小时候看香港片感觉挺牛的,等会上网接触外国优秀影片之后,觉得香港电影格局都很小,质量高的作品很少。
(二)穿的钢铁战甲竟然不能随意去车里面拿一个试管,还要要人拿绳子拽着,真是低级科幻作品。
还拿个盾牌模仿美队。
(三)总结,香港风味的上海堡垒。
致敬美队hhh那个扔的圆盘是井盖嘛没看清试图锁机器人喉车门当盾牌都是美队经典桥段哈哈哈哈你又说机甲片你又取个名刑天 你让我如何不跳戏(当然这跟电影如何无关啊,只是取名好逗)整个看下来我以为是灵笼前传(如果最后任务失败应该就是了)机甲...我以为灵笼、星际争霸、守望DVA、反浩克装甲那种全包裹且块头大的应该比这种外骨骼装甲更符合机甲吧(当然这也是设定,呃,考虑到可能有很多人喜欢这种,我觉得也没啥问题就因人而异呗)剧情就不说了身边朋友都觉得漏洞太多,我觉得人重心是机甲打斗所以无所谓剧本如何了(反正处处跳戏)玩了好多尬的,有人说独行月球后面强行煽情,这部就纯纯自我感动了。
我还以为能对标明日边缘,结果最后就一个烟雾四起就赢了,话说回来,我觉得片尾曲《逆战》倒是和明日边缘那首《Love Me Again》都不错
《明日战记》终于来了很早就听说过有这样一部影片,集合了各种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流行热血元素,但是从2017年开始一直都只是传说,现在能在影院的大银幕上看到真的是狂喜,8月5号上映当天顾不得大雨直冲影院!
看完直呼过瘾,片尾曲《逆战》出来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被点燃了,完全没有看够,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续集了,也不知道古校长啥时候整个第二部出来嘿嘿嘿是的,这是一部有彩蛋的片子,结束了可别急着走...整体看下来个人感觉这是一部科幻军事动作片。
在未来世界里,由于陨石危机,整个地球岌岌可危,大量的镜头描绘出了一幅末日+废土世界的感觉...从整个人物关系、职务职级等的设定来看这又是一部军事片。
其实,香港电影一直以来都很少涉及到军事领域,通常来讲都是警匪片居多,第一次这么全方位的呈现出了一部军事动作片,很新鲜也难得演员阵容怎么说呢...演技OK全部在线,但也没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给到演员们,但是作为一部科幻类型的影片来说这种程度的表现力就已经很足够了,人物可以做到各具特点没有脸谱化,一部分台词点到为止的处理,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这点超喜欢从整体叙事角度来说,依然是贯彻了港片一贯的快节奏,故事发展的极快,开始几分钟就完全交代出故事的整体背景,后续并也无赘述上来就干,清楚明快干净利落,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观众超出百分百的信息量,甚至可以到达到一百二三的体量,表现出了一种快速的、迅猛的战斗叙事风格,非常贴合故事里高紧张度的计划实施过程。
而且电影本身所包含的元素非常的多元化:一个有着外星生物潘多拉星球...天幕保护屏障... 外穿式机械骨骼... 机器人战士...机器追踪狗...硬壳怪兽...每个元素都在各自的段落里不停的累加Buff,为整个故事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推动剂,发展趋势愈来愈快看着十分过瘾!
看完感觉视觉效果是非常优秀的,导演的POV第一人称视角用的比较多,尤其是刘青云、古天乐穿着机械外骨骼去拿基因炸弹的段落,导演使用了大量的第一视角拍摄,充满了VR游戏的真实感,又跟第三视角之间相互呼应,镜头语言和视觉特效的结合做的克制又合拍,有一些细微的小细节都抓的很好,表现力拉满又不夸张,很棒甚至在男主和男二穿着机械外骨骼时会有些笨重的感觉,增加了可信度和真实感,真可谓细节满满...这个片子在当年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现在来看完成度相当高,不亚于国际上这种片子的工业水平和设计水准,一部5年前的片子能有如此表现,即使是放在当下的环境里也是非常不错的,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爆米花式的电影来看,但是能在影院看到国产的科幻动作爆米花电影也属实难得,暑期档这么热的天儿,能在电影院看到一个咱自己人拍的爽片还是很解压的值得一看!
在2019年《流浪地球》刷新了观众对国产科幻的认知后,影视届也刮起了一阵科幻的风。
长期来看科幻这一题材受到关注自然是好事,科幻确实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的电影工业水平,但短期内,好的作品可遇不可求。
我们无法分清一部打着科幻旗号的作品是爱情片还是喜剧片,以及制作方是为了圈钱还是洗钱。
但当年看到古天乐多次表达自己对科幻的热爱以及期待后,隐隐约约有点吴孟达在参与《流浪地球》拍摄后所感慨的味道。
那就是,作为一个电影人,在科幻的这座殿堂上始终抱着一种期许,就是参与其中,更难得可贵的是参与到国产电影工业的崛起,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所以自然对这部古天乐总监制兼主演的《明日战记》有了一丝期待。
当然,从立意和预告等各种新闻来看,是一种末日题材的机甲动作片,显然与大刘等人的科幻作品不是一个频道,用一个略有争议的词来概括就是——软科幻。
即抛出一个科幻的设定和场景后,后续的剧情基本与当下世界别无二致。
远到被称为“太空歌剧”的《星球大战》系列,近到同为漫改作品的漫威与DC,都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幻作品。
所以当影片片段流出时,便已经知道科幻迷们狂欢的时代还远远未到。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去掉科幻这层外衣后呢?
机甲的战斗,又何尝不是男人们的浪漫。
在疫情笼罩的这几年,连爆米花的爽快似乎都成了一种奢求,好莱坞大片的各种翻车之后,我们还能多一个选择,至少这点我们应当给片方一些尊重。
但是呢,片方是不是也要给观众们一些尊重。
首先从时长来看,99分钟用来制作一部动画或小清新电影还行,但是作为科幻片显然不足以铺垫背景,作为动作爽片又不够爽快。
另外港片国语版,自然是需要配音,几位男主角的配音确实浑厚有力,但除了男三很有特点外,男一男二的声音实在太相似了,而女一的声音听起来过于柔弱了,在战争的场景下显得格格不入。
另外口型问题相当扎眼,不强求全部对一遍口型,但在一些慢节奏简单的镜头里,还是可以照顾一下其他非粤语版的观众的,毕竟市场是最真实的。
剧情方面,在软科幻的基调和动作的重心下,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了。
设定是老生常谈的末日废土,但不甘于平庸又添加了外星人元素,当要素过多而架构能力不足时反而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尤其值得吐槽的是引入外星人元素后,打来打去居然还是跟自己人打,显然重心偏移,浪费设定。
当然主线任务还是与外星人有关系,解决办法则参考了经典的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世界大战》设定,不能说不好用,只能说偷懒。
另外还有一个几乎所有国产电影都有的毛病,那就是无论什么题材什么剧情都要加一些爱情进去。
诚然,爱情是自古以来永恒的艺术旋律,但再好的山珍海味吃多了也是会腻,何况在一部非爱情片里强行插入并不会让人觉得浪漫,更不会共情。
所以无论多么伤感的音乐响起来也不会打动人,因为缺少铺垫,这一点在表现亲情上也是一样的,本就时长紧张的片中不断穿插着回忆,想告诉观众主角对孩子的爱有多深,但在这样一部激情战斗的戏中,观众的心是很难沉寂下来去深刻体会的。
其实很容易想到原因,近年港片式微,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总是盯着一些小的方向大做文章,从最早《明日战记》立项时便察觉出这远远达不到科幻题材的广度与深度,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格局小了。
不过前文提到背景音乐,坚持看完演员表和职员表的我惊喜的发现了一个名字——冯曦妤,果然这种天籁的吟唱和她的声音是绝配。
片尾曲也很有意思,听了几秒前奏感觉很熟悉,反应过来后居然是张杰的《逆战》,这下更加坐实了《明日战记》是一部游戏宣传片的事实(大雾)。
通常选择一部影片有很多因素,因为导演、演员、题材、类型等等,而这一次,在明确不是我想象中的科幻作品之后,再选择它的理由便只剩下了一个——古天乐。
我不是他的粉丝,甚至他有过哪些作品我也说不上来,但凭他希望小学的过往足以让我为他贡献一次票房,以及对这部作品的热爱让我想起了郭帆,所以我选择这部《明日战记》。
即便它远远达不到优秀,但也非平平无奇,用心的作品永远不会被人忽视和遗忘。
机甲是男人的浪漫。
一身帅气的铠甲,一把锋利的剑,敌人从你的头盔中看不到表情,只能感受到浓浓的杀气!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这是八零后的浪漫,这是八零后男孩的浪漫!
我说的是《恐龙特急克塞号》。
人间大炮嘛,也算机甲的一种拥有独一无二的铠甲,穿梭在这个世界,拯救人类,打倒小怪兽。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这是九零后的浪漫,这是九零后男孩的浪漫!
我说的是《钢铁侠》。
八九岁小朋友的记忆和喜好,会深深埋在心底,带着它一辈子。
机甲是男人的浪漫。
我觉得这个片子更像是特效公司的宣传片,就是炫技用的,今后项目肯定不断啊《明日战记》想呈现给大家的,是那些藏在我们心底的英雄梦。
帅气的头盔、机甲、小怪兽、飞檐走壁、与庞然大物的搏斗。
这些点不仅仅是在我们这里,在美国、在爱尔兰、在库尔茨克,在夏威夷的海岛上,大家的喜好,男人的喜好也许是一致的。
这一次,香港电影人打算呈现给大家的,是一部香港味道最淡的香港电影,这是我们很少能看到的。
一部呈现给全世界看的电影-机器侠大战小怪兽、机器侠大战机器怪物。
最简单的主题,放眼海内外,最容易让观众接受。
香港的科幻电影,我能想到的《妖兽都市》、《蓝血人》、《百变星君》、《机器之血》,内地的,有《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个类型在华语影坛已经像珍兽一样罕有了。
这海报是不是有一股子飞碟探索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大气层消失》的导演冯小宁在本片里是美术一职直到《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独行月球》在近两年上映后,无论是在商业价值还是艺术价值上,似乎都让华语科幻题材再次进入了人们视线。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上海堡垒》,它作为反面教材为华语科幻电影所带来的贡献同样重大……如今,这部香港出品的《明日战记》,也向世人呈现了自己的真实容貌,呈现给了大家一部更商业、更纯粹的科幻电影。
内地导演在科幻题材中,经常会加入更大的主题,比如《大气层消失》讲述环保概念,《流浪地球》讲述牺牲与人类命运。
冯小宁的好多作品里都会有一条狗宏大的题材,高深的立意,固然不错,不过单纯商业电影的角度说,我们可以再更纯粹一些。
《明日战记》剥离了绝大部分对深刻的东西,里面没时候对未来、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它带给大家的,是单纯的感官刺激,是精彩的视听享受,它更加好莱坞化,更加欧美化,我甚至在其中看到了一些第一人称视角游戏的影子。
这部电影,拥有《明日边缘》的人体骨骼机甲,打的是《明日之战》里的小怪兽,机器人设定风格比较像《超能查派》,大BOSS穷奇和刑天的设定,挺像《机器战警》里的ED209的。
最后一场战斗,刑天的压迫感十足是的,这部影片就是许许多多同类型电影的结合体,这没什么羞耻的,商业电影的共同目的就是寻找观众的兴趣点,而同类型电影,观众的兴趣点往往是趋同的,这一点在商业电影上尤为明显。
当然,不能仅仅是设定上跟从好莱坞的风格,影片的特效质量上,也达到了了好莱坞的级别,特别是上面提到过的那几部影片,特别是在机器装甲战这部分,用心程度以及时长,都要超过同类型的好莱坞电影。
该片的精华并不在于铺天盖地的大爆炸或者天崩地裂,也不是类似于《环太平洋》和《哥斯拉》这样的依靠“巨物崇拜”来吸引观众眼球的电影。
机甲与人类的融合,将机甲的金属感和力量与人的灵巧以及香港电影,特别是功夫电影、跑路等人的肢体美学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小而精的,更适合东方人美学的机甲电影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拳拳到肉,金属和力量感四溢的感觉,上一次还是在《铁架钢拳》里感受到的那种金属和金属撞击的质感,硬碰硬的冲击,碎裂的金属飞溅,损毁暴露出火花的线路,这些我们曾经在《变形金刚》和《铁甲钢拳》里体验过的快感,本片会以一种满一送一的诚意呈现给观众。
全片我估计至少有30分钟以上的时间是机器打斗镜头,这部分镜头是实打实的烧钱片段,要知道《变形金刚》里机器人打斗的镜头时长其实不超过10分钟。
比起远程对射,近距离格斗对于动作设计和电脑特效的要求要更高用让人喘不过气的动作和特效大戏来弥补剧本的不足,这是好莱坞惯用的伎俩。
影片中在废墟里中的机甲机动片段、穷奇的公路追逐战,和最后与刑天的对战,这三段最能展现影片精华的部分,每一帧都在燃烧着大把的钞票,高速的运动场景以及机器人之间的CQB近距离格斗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仿佛我们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还是在玩一部暴雪动视新一代的COD。
这场追逐戏的节奏非常好,而每一帧的特效毫无违和感,机器和马路结合的非常到位在我看来,影片中略显差强人意的地方就是剧情,一句话概括就是古天乐冲破反派和怪兽的阻挠,干掉了企图摧毁世界的外星植物。
剧情方面的评价就是,基本上只要是有台词的镜头,都可以快进过去……虽然影片中也强行加入了古天乐和小女孩的父女之情,还有男配三和女配一的情感戏份,但是都过于突兀了,而大反派张家辉的动机和人物深度也是实在太肤浅,这个人物我认为至少值得用20分钟去描写。
至于刘嘉玲的戏份…..这个角色你就算换成纸片版的沈腾,我都觉得对影片推进影响不大。
总而言之,影片可以开概括为,一流特效和动作戏+三流剧本,二者结合,没有成为烂片,而是成为了一部合格的商业爽片,它清楚自己能给观众的是什么,然后将所有的资源投入到观众爱看的部分。
《明日战记》是古天乐多年来呕心沥血打造的中国首部科幻机甲电影,也是香港电影探索前沿道路的投路石。
可是香港电影近几年滚下坡路,工业底子也不太好,又受到疫情影响,经费不够,《明日战记》电影时长只有90分钟很合理,大家理解一下。
我们《明日战记》做的就是国产首部机甲科幻电影,卖的就是媲美好莱坞工业光魔的特效水平。
哈,你问为什么电影开头第一段展示机甲的画面就已经开始掉帧?
诶呀,这个是谁都不希望这样的,但真的没有经费了,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一场牵涉到全球生态环境和16万居民生命的突袭军事行动,B16军区顶多只能派出五架飞机和十几个突击队员?
大家都想要铺天盖地的火力压制,但真的没有经费了,再多就没办法了,再想派增援进去危险区域就只能开一辆装甲车,再想多找人手,也只能找个随时可能开车跑路的退伍老哥,真的没有经费了,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一辆能够坐满一队突击队员的装甲车顶多就装载两套动力装甲,续航能力比苹果手机还要糟糕,甚至没办法撑满3个小时的军事行动?
诶呀,这个真的没有经费了,多做几套动力装甲道具要花钱,特效也要花钱,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一进入战斗镜头就拍摄得又糊又快,什么都看不清楚?
哈,这就是国产首部机甲科幻电影的优势所在,我们特意请来《谍影重重》系列摄影师,追求的就是又抖又糊又晕,确保打斗真实感。
别说了,别说了,真的没有经费了,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动力装甲最后2%电量死活掉不下去?
这就是国产动力装甲的性能优势所在,平时掉电快,不过折腾一下还是能够支棱起来,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动力装甲和大机器人一起掉下桥底,大机器人直接摔坏了,动力装甲还能支棱起来赶到决战现场呢?
这就是国产动力装甲的性能优势所在,看着容易坏,实际上非常耐摔耐折腾,大家理解一下。
啊,你说大机器人也是国产的,为什么就摔坏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不用知道得那么清楚,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对付巨花的基因子弹只有一颗?
这不是怕观众老爷们无聊嘛,只有一颗子弹的话,那我们就可以把它丢失,再把它找回来,就可以拖很长一段剧情。
明明可以把找子弹的剧情换成其他丰富世界观的剧情?
诶呀,这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不用知道得那么清楚,大家理解一下。
那群趴地上的濑尿虾是什么回事?
这不是怕观众老爷们无聊嘛,就整点怪兽出来打一打,喷喷血浆,大家激动起来就不会顾着挑刺。
至于它们是怎么回事,跟那棵巨花之间是什么生态关系,为什么把基因子弹打在花身上能让所有濑尿虾一起宕机,这都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不用知道得那么清楚,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主角们发现军区上司是坏蛋的时候,不向更高级的军官汇报,而是直接打电话对峙?
这不是怕观众老爷们无聊嘛。
不折腾一下,哪里能引来机甲追杀主角团,哪里能展示秀特效的追车戏、打斗戏。
哈,你说这剧情看着真的很蠢?
这都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不用知道得那么清楚,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电影反派是人类,主要敌人是机甲?
这不是怕观众老爷们无聊嘛。
这年头人奸反派已经没有搞头了,我们要与时俱进,拍的就是科幻版《反贪风暴》,打的就是控制政府工程的大老虎。
打怪兽又能有什么搞头,打机器人多棒啊,而且还是叛变的机器人,多有终结者的味道。
哈,你说这跟主线剧情对付巨花有什么关系?
这都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不用知道得那么清楚,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军区将领可以革上级指挥部空降领导的职务?
背后逻辑不是我们可以理解的,这都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不用知道得那么清楚,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硬是要塞一个没什么用处、只能拖电影时长的小女孩角色进来?
观众老爷们可别折煞我,你这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
大家理解一下。
为什么我把观后感写成这个鬼样?
什么样的电影就配什么样的观后感,吃着爆米花能有什么营养,最重要的就是看得开心,看得热闹,看得嘻嘻哈哈,大家理解一下。
哈,你说这片在我国科幻电影史的地位?
这我可不兴说。
真要说啊?
那大概就是《上海堡垒》的精神续作——《香港堡垒》吧。
没有专业的鉴赏能力,从以我个人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电影实在欠佳。
虽然科幻电影强调特效,但也不能缺少优秀的科幻设定及节奏有度的剧本啊。
这部电影把一大堆元素堆叠进去,但剧情台词都没与之匹配的能力,无论是那个小女孩代表的父女之情,还是独眼代表的兄弟情,或者两个通讯兵的爱情以及为了人民牺牲的家国奉献的精神。
一部90分钟的电影这四个点一个都没讲立体(小女孩出现了,但接下来的剧情无法让人感受到真切的与其他人物间的情感上的联系,独眼龙由怕死到无畏也没有合理发展,最后突然就变了,强行煽情,通讯兵就流泪流泪),只让人觉得是例行公事,必须加进去而不管好坏。
再说那个反派的角色也塑造的太烂了,前期露个头,就因为自己计划要停所以就丧心病狂了,虽说勉强合理,但你好歹多写两笔,不然只让我觉得这种脆弱的一言不合就发疯的人怎么进得军队。
然后说核心设定,外星植物与机器人,和前面一样的问题,雨露均沾,点到为止,给人感觉就是为了噱头直接硬塞进去,外星植物可以大作文章,但编剧只让他做了个背景,让他打了个飞机,丢出几只虫子,就完了。
机甲机器人大有看头,剧中打斗也确实爽了,但因为前面各种问题的累加,就让人觉得像游戏动画一样,是为了让你打而强行让你打。
最后结尾就不多说了,批评的人不少。
总而言之特效不差,很爽,有时给我我在打一款游戏的感觉,但剧情和台词都很烂,像是剧组把钱去搞特效和请演员,没钱让人写剧本。
因为是国产,毕竟得慢慢起步,可以谅解,但夸赞鼓励的话就留给其他各位了吧。
1、台词有点弱,并且有好几处都不通顺,例如开场没多久的一句旁白,大概是“原来的那个地球早就不是他现在看到的样子”,这句话怎么想都别扭,不该是“他现在看到的地球早就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么?
2、配音别扭,刘嘉玲刚出声,那个音色仿佛是老年顾里。
然后那个脏辫的配音有些声画不同步,导致不是很贴脸。
3、反派动机很迷,不想自己造天幕的心血白费,眼里就容不下新的更优解决方案?
但是细想想,好像蛮现实的。
4、内斗内容太多,外星植物和昆虫类外星人刻画的像是背景板。
感觉要是没有黑化机器人,三人小队半个小时就搞完了,然后和这几个黑化机器人打得也蛮枯燥的,特效质量飘忽不定。
最后进母核扔药剂的过程也过于顺利了,虫子都没来干扰一下。
感觉全片特效最好的是最后开船到太空的戏。
5、那个通讯员和小女孩的安排有些多余,通讯员和女朋友的感情戏毫无感染力。
虽然有上面的缺点,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看的,至少观感上我觉得比侏罗纪世界3要好。
未来科技感十足的机甲,城市与废土时代融合的基调,构建成了一个末日的世界。
当家园被毁灭,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正所谓人类与大自然要融为一体,才能在战斗之后实现共存。
在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世界,热血的战斗足以将铠甲的热情点燃,然而剧情反转的刻意、铺垫背景的失败塑造,都让聚焦主角们的铠甲战斗力不足以支撑,除此之外,镜头运用的不恰当,让影片的核心精神变得不够明确。
作为一部机甲爽片,内斗的内容过多,由此让被黑化的机器人打斗过于顺利,因此自然文明入侵的故事也不具备说服力,而影片的主题在反复强调人类内战,但是角色的脸谱化,强行煽情的片段,让强行牺牲的机甲给人一种徒有其表的观感。
影片的主角始终都想要救队友,然而却需要机器人的命令去执行,因此毫无逻辑的剧情设定让原本设定的背景变得没有任何逻辑性,而那些强行被牺牲的角色,让主角之间的情感交集变得尴尬至极,而渲染主角的任务,也在毫无逻辑的陷入危机的环境中沦为笑柄。
虚拟的未来世界机甲,让大家看到的只有匮乏的想象力,以及虚无缥缈的内斗,这让原本金玉其外的激烈打斗场面,从而变得败絮其中。
个人评分:5
首部国产机甲爽片,绝对是把特效做到了极致。
影片中无数的特效水平非常高,堪称是国产特效天花板,甚至有点达到好莱坞的水平。
这着实体现出了国产科幻片制作工艺的日益成熟。
几位主演的演技也都时刻在线,尤其是三兄弟:古校长、渣渣辉和刘青云,他们的表演都是影帝级别的。
另外姜皓文和刘嘉玲的表演也都挺不错。
但影片最大的硬伤还是剧情故事。
全程最多的还是机甲与人类之间的打斗,虽然看得非常壮观,但又觉得这些大场面很多只是为了凸显特效,对于剧情的推动没有太大作用,故事线不是很完整。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在影片中看到如此多高超的特效也值得了!
三星半,特效确实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准了,台词免不了会被一顿吐槽,尬得不像三次元的人说的话,小女孩这个角色出现意义不明,如果纯粹是当做一个逆风局充电宝显得比较多余,打戏挺帅,大场面少了些,希望票房能有好成绩,第二部经费足一些。
也还能看罗,也就能看罗,渣渣辉那个角色我来我也能演
总而言之还是喜欢的,不管什么片只要有机甲我就会无条件高潮,算是我的evil taste。毛病很多,该聊的大家都聊到了,在意的几个点是1)这个片的制作成本、工业水平根本就没法对标《钢铁侠》,更像是介于油管同人和网飞网大之间的定位,特效细节在这个体量下已经足够看出来诚意了2)文戏的拉胯,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香港本土只有警察体系,而没有“军队”概念,这种人类浩劫的叙事中显然捉襟见肘3)老一代香港电影演员真的不会演绿幕,于是这个片几乎所有演员都是在拿警匪片的逻辑和人设在演(《扫毒》《狄仁杰》……),唯一惊喜的万国鹏也只是因为没啥人设4)光是不给观众当爹,不强行上价值这点,就秒了《流浪地球》和《独行月球》5)所有喜欢这个片机甲动作戏的家人,请速速下载《泰坦陨落2》
“这个时代最富余的杂交产物” 短评这句话总结到位。
古天乐的诚意,以及在特效上实实在在砸的钱,都是毫无悬念的。但是,这一切都被漏洞百出的剧本拖油瓶了。科幻概念时隔5年已显老套,是被组织背叛“誓要去入刀山”拯救世界那套,确系“圆梦”。各类莫名无用的文戏镜头,某些角色甚至连工具人都不如,只能理解成预算不足硬塞时长。PS:渣渣辉这个角色真的用得着渣渣辉吗!换谁上不一样?!我要看的是渣渣辉从轮椅上站起来提着加特林突突突啊!!!!
机器人好看 台词一句也不能听
不可理喻的麻烦制造者
6.8分 美术的本土化意识 动作上各种细节的巧思 都很棒 故事是很简单但是也不至于无聊 期待下一部
立此为证,会不会有可能故事参照的是汤姆克鲁斯的明日边缘呢?
机甲和外骨骼确实做的不错,应该鼓励,但是整体设定还是粗糙了。
给人感觉很老套的灾难科幻片,看看打斗的爆米花,无脑看就行了。
粤语版。异形2(怪物袭击地找到新女儿)+第九区(封闭区昆虫生物)+天外魔花(潘多拉花触手)+明日边缘(结局攻击母体)+假面骑士(音乐项链盒和守护孩子的人)。剧情简单,反派阻止行动,最后一分钟营救(但宣布暂缓行动就泄了气)。人物回忆点颇多,但好在把单场回忆戏拎出来不算长,也就避免太过度煽情。特效这块明显古天乐作为监制是砸了不少钱,片尾名字比导演还先出就可窥见整部片的主导权还是在古身上。还有刘嘉玲这次的表演在四位影帝对比之下就显得相当拉垮。
看完后回看片方的宣传物料,就很羡慕他们有颗大心脏。
感情戏好拖沓,小女孩好多余。还有光仔和吴倩的爱情戏,真的不想看好嘛!光仔前半段怂的我都想揍他!这种任务找个新兵来,服了这剧情…就几个场面还不错…科幻部分还是弱了…
是一次尝试所以剧情简单处理了可以理解,至少迈出了第一步,刘青云穿机甲不比托尼斯塔克差的呀!带爸妈看,接受度也比想象中高,挺好的。
第一部明日战记,第二部明月战记。对侏罗纪公园是真爱啊,既有迅猛龙厨房扣小指头,又有巴士坠崖戏。异形系列也是真爱了。加上张某辉的奇爱博士,科幻电影导演四杰轻松凑齐。
真的没有那么差,一开始有点尬,后面还越拍越好,特效和场面都值票价!光仔选角太丑以至于把电影评价拉低一星,还有就是实在不得不吐槽给渣渣辉打电话引来打追杀。。。
整体上有半成品的气质,时长也太短,还是肉眼可见的贫穷,剧情也乏善可陈,一个小队斗内鬼救小孩顺带拯救个地球。但是真的太对胃口了,机甲怪兽,人形机甲对战,车上对战,宇宙飞船。美术设计高度借鉴游戏,偏偏摄影风格还很写实,UI和头盔界面也不糊弄,何况头盔里面不是托尼斯塔克是古天乐,真的爽。动作戏是我见过国产电影里特效结合得最顺畅的,慢镜头动作结构展示也贼爽。可能古仔的香港班底会限制第二部的发展,不大可能搞出战狼或者流浪地球式的崛起,不过期待值拉满。求求了,千万别亏钱。独行月球能卖40亿这片子卖不了7、8个我是真的不爽。
剧情和特效比「流浪地球」好一点点,票房就差亿点点。😂
对于优秀的商业片导演来说,减法比加法更重要,听闻此片有十几分钟的戏被删,其实这片要不把这十几分钟补完,补全世界观设定和人物故事,要不就多删几分钟,把效用有限的人物互动和情感刻画删了,找准自己专注于大场面的爽片定位,我想对于偏技术型的吴导来讲,后者比前者更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