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岸对一些人来说好象很深奥似的,其实也没什么,张导演欲拍逻辑悬念片,可惜张百一缺乏意识没有在结局的时候以惊心动魄的节奏透穿全局!
没有送上激情的一秒,却把结局的迷情交给了迷惘的观众!
所以这并不是一件完美的作品!
我可以重头给你们完整地诠释下: 剧情一开始(莫姐姐拿住啤酒去哪里?
其实去找曾志伟)就和结局连贯在一起的!
当车撞进江被捞上来的时候,他的老婆问那个老头子,尸体真的会捞到吗?
老头说:“捞到!
捞到!
一定会捞到!
”。
最终有没捞到,没有!
(他真死还是假死了,还是失踪了!
)莫名其妙,学问在哪里?
张导演没有把动机半点泄露出来,是他下意识的问题(他需要一个意识高的人提醒他)!
让我给大家说下: 由于曾的家庭相对艰难,老婆除了全职还有兼职,可怜(小易角色的作用)!
曾身为一家之主,无法承受老婆的奔波,他决定找个最快的出路 (拿意外死亡保险金),曾就和老婆商量(老婆也有参与?
奇怪!
想想剧情最后她和儿子说了什么话!
那莫姐姐什么回事?
)这个计划,假死取保险金!
曾一撞江失踪后,剧情立刻转移到保险金的问题,他老婆想也想不到要两年后才能拿保险金(意料之外) 莫姐姐 的出现也是她意料之外!
结局时她的儿子对莫姐姐说:“这个局爸爸一个人就可以解决,根本不需要你”!
那么说莫姐姐是多余的,其实不是的!
为什么?
(最后莫姐姐说了什么,说曾是个好人,他是为了帮我,说自己爱上了他,但又说曾从来都没这个念头!
) 为什么,他们不是为了双宿双栖吗?
不是的,除了是为了帮莫姐姐解脱舞女的身份还有的是帮老婆拿到保险金,过上好日子,从而莫姐姐又能在这个计划里拿到保险金,因为曾是莫姐姐的司机,若她受伤曾的家人必定负责任,莫姐姐也可以从中索赔 (曾的老婆向小易借了两万,却只把一万给莫姐姐,最后连两万都拿出来了,但莫姐姐说:“两万能换回一条腿吗?
”)证明莫姐姐想分那匹保险金(这是和曾志伟密谋好的),但听到蒋姐姐说那保险金两年后才能拿到,最后她还是不忍心拿了(可能因为曾的好心,也可能他真的死了),连那两万也不拿了,宁愿回去做舞女!
回去做舞女后,遇到的第一个客人是曾的儿子!
(这里引用了曾的儿子和他爸爸一样想拯救莫姐姐,从而衬托了爸爸的好人影子) 因为他们都讲一句相同的话:可以开个餐馆生活!
(最终她真的做到了) 话说回头,难道这一个局真是为了财,我们来看看完之前的那一幕,那时曾的老婆已经拿到保险金了,她的儿子问她有没秘密瞒住他,她说有些大人事情不应该讲给你听 (什么事情,曾志伟设的局),而她儿子也说:“我也要有自己的秘密”!
(什么秘密,曾志伟设的局),她们两母子怎么也料不到他们两的秘密都是一回事!
曾的老婆更不知道莫姐姐也在局内,而莫文慰姐姐也不知道蒋姐姐也在局内,惟有她的儿子在局外,这一系列关系,张导演可以拍续集了,但这纯粹是一部生活文艺片,这样的戏太平静,没有拍续集的必要!
最后说下小易角色,这角色是否可有可没?
不,这角色应该是有用的,是用来揭露曾的老婆以往生活的本质(她承受的压力很大,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这是很有必要的)!
很有必要!
小易本来是有钱的,但生意上的失败来到了重庆,在狗的身上反映出小易现在很孤独,因为看见了蒋姐姐哭出了自己的生活本质(小易感到和自己很相似),让小易找到了新的倾诉对象!
从而不惜一切借钱给蒋姐姐!
(蒋姐姐亲了小易才问他要钱,显露了女人的不移本色,以色诱人) 至于青青又何尝不是: 青青明明是喜欢蒋姐姐的儿子少年的,她却为了有钱医眼,却利用了自己喜欢的人的朋友和自己的身体,又欺骗了少年和自己的心,是为了衬托什么(为了衬托曾志伟设的局啊),我已经分析得很透切了!
我想张导演自己也无法解析得清楚,当局者迷嘛!
已经全部说完了,你明了吗?
-转自http://tieba.baidu.com/f?kz=520962245
印象中,人们一提起重庆说得最多的是那里的市民生活,有吃喝玩乐的各种好去处,有性情火辣的重庆辣妹,加上日益繁荣的社会经济,构成一个灯红酒绿的现代消费城市。
在这样的地方,大多数人的生活就像《秘岸》这部影片中的人们一样,只能用“凡俗”这个词来形容。
《秘岸》反映的,就是这些凡俗人的凡俗故事,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关切。
欲望与关切是本片的主题。
它唯独不想说“爱情”这个东西。
有太多讲述爱情的故事为我们所熟知,无法一一列举,我们姑且称之为“爱情话语”的膨胀。
这种膨胀可谓亘古未有。
“爱情话语”的膨胀,或许从反面证明了这个东西在现代生活中的稀缺,至少是相对的稀缺。
只有出现稀缺了,它才显得珍贵,让人魂牵梦绕。
之所以稀缺,根本原因在于它不像人们的物质生活用品一样,可以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来解决。
对于凡俗的人来说,爱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
孔夫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又有儒家名言说,食色性也。
都一个道理,想吃好的东西,想要好的男女之事,都是人的一种天然的欲望。
该回到影片上了。
影片里的主人公,我们都能看出来,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
重庆有高楼大厦,有正在建设中的跨江大桥,有灯红酒绿,但影片的主要视角停留在老工业区,停留在筒子楼,停留在国企工人、出租车司机和夜总会小姐这些人身上。
其实他们才是这些日渐繁荣的现代城市中的绝大多数。
他们的愿望,或者他们的生活欲望,简单而凡俗。
挣钱,养活自己,养家糊口;最多,他们会像影片中的曾志伟和陈奕迅那样,有过一次两次成功的或者不成功的意外艳遇。
如此而已。
还要回到“饮食男女”这四个字上。
孔子的这个话,经常被滥用来证明人的生理欲望的合理性。
其实孔子的意思只是说,这是人基本的欲望,人如果要自我完善,必须有更高的追求。
更高的追求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最高的追求是“君子”。
但是成为君子是很难的。
绝大多数人成不了君子——但至少可以做个“仁”人。
再回到影片。
影片讲述了几对关系。
曾志伟与莫文蔚,陈奕迅与蒋雯丽,曾志伟的儿子与莫文蔚。
曾志伟是个下岗工人,开出租车养家糊口;莫文蔚是夜总会陪歌陪酒的,我们通常称之为小姐。
出租车司机载了几次小姐,就慢慢认识了,然后莫文蔚就成了曾志伟的婚外情人,两人商量好私奔却又不想对家庭造成伤害,于是选择了制造假车祸。
结果曾志伟死了莫文蔚却活下来了。
活着的莫文蔚成了曾志伟老婆蒋雯丽必须要负担的负担,住进了他们家。
曾志伟的儿子一直怀疑父亲的死,经常用“很毒”的眼光审视着这个女人。
她的打扮妖冶,让这个高中刚毕业的男孩有点神不守舍。
最后,他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甚至,要跟她私奔。
最后,莫文蔚离开,男孩还找到了她,固执的他不相信莫文蔚讲述的她与曾志伟之间的故事。
或许,他不愿相信父亲已死,或者,不愿意相信自己竟然爱着父亲的情人。
守寡的蒋雯丽是最难的,她面临着多重困境。
丈夫死了,家庭没了支柱;留下个莫文蔚,要赔付医疗费和损失费;最严重的是儿子对莫文蔚的迷恋,这让她感到恐惧,她需要把她打发走。
她需要帮助,陈奕迅充当了这个求助对象。
他年轻,看起来也还挺有钱。
蒋雯丽找他,他还以为是蒋雯丽寂寞难耐找他排遣,好在误会马上解除了,尴尬的陈奕迅问,那么,大姐你找我做什么?
蒋雯丽说,她需要钱。
陈奕迅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可以看出他债务缠身几难自保,但还是凑齐了蒋雯丽需要的两万块钱。
蒋雯丽把塑料袋里的钞票一张一张熨好了,一块一毛的都有。
百感交集。
这三对关系有多大程度上符合我们对爱情的想象?
曾志伟与莫文蔚,或许是因为前者看上后者的年轻,中间肯定也夹杂着对一个弱女子的恻隐之心,而后者因为生活的艰难便把前者当作生活的依靠。
莫文蔚与男孩之间,再清楚不过的是处于青春躁动中的男孩对莫文蔚那对长腿的迷恋正是他不可避免的想要走近她的最初动力;蒋雯丽与陈奕迅,陈奕迅说了,一个人在这个城市会很寂寞,而蒋雯丽则在缺钱的时候想到了陈奕迅。
这些几乎都跟爱情没什么关系,最初把他们联系起来的或许都是人实实在在的需求,或者欲望。
但最终这三对关系都没有停留在最初。
曾志伟与莫文蔚,男孩与莫文蔚,均演变成了拯救与被拯救的爱情故事,尽管可能是凡俗的爱情,也算不得那么成功的拯救;陈奕迅则不仅帮助蒋雯丽度过难关,还一度帮助她重拾生活信心。
因此我更愿意作这样的判断:三对关系或多或少皆因人的欲望而生,最终都升华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关切,升华为一种“情”。
由自然欲望向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之情的转变,我以为就实现了孔子所说的“仁”。
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切,在很多时候不是比“爱情”更实在吗?
我希望我的这个解读是正解。
在欲望丛生的都市丛林里,没有什么比人与人之间这种实实在在的关切更能温暖人心了,尽管它可能不是孤独最好的解药。
(初稿写于2009年7月,后有改动)
一个死去的人心里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你又想带着什么样的秘密离开这一切?
最不想说的秘密即是保护的最好的秘密。
终究说出来的,不过是个端倪,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结果,已发的事情。
听完之后除了“借鉴”剩下的就是毫无意义。
你很想知道的,也许是你最不想知道的。
“来,我给你说一个秘密,你不要告诉任何人。
”这个秘密,被流传了下来。
“嘘,我们不能再称它为秘密了”。
探根究底,说不定会送命。
送命的一刹那,是否又隐藏了一个秘密?
又看了部不明不白的片子,是那种看完还想半天都搞不懂的,最讨厌就是看这种片子了,纯粹浪费观众时间和脑细胞。
就最费解的:那个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来那场车祸是曾志伟和莫一起设的局,设局的目的应该是实现曾的诺言“帮助小莫离开小姐生活”,那就是骗保险骗钱咯。
但是看完了也没有弄明白这个局本意是什么,从之前2人练习跳车来看,是2人都要逃生的,之前曾又买了笔保险,但是这个保险的钱小莫要怎么才能受益?
想来想去唯一的合理解释是:曾计划失踪,小莫受伤逃生,然后2年后其妻领到死亡保险,用这笔钱的一部分赔偿小莫的受伤。
晕,如果是这样,小莫付出不知残废哪里的代价,然后等待2年,才可能拿到这笔“赎身钱”。。。
而曾志伟,看来是计划失踪造成死亡赔偿了,他的家庭让他那么容易舍弃?
小莫哪怕是个真的二奶也没有那么大魅力让一个底层司机为她失踪隐名埋姓吧。。。
基本事实和逻辑都不明不白的,纵使影片是要表现其他很多东西,大概也虚得很吧。
看上面有朋友说导演在学校礼堂首映面对学生都不合作不交流的态度,唉...还说什么不知道观众的情趣和智商,无语,中国这些电影人越来越不晓得说什么好了,中国电影的一些困境固然有大环境体制的问题,但是作为电影人对作品的基本态度、对观众的基本态度如果还是这么混蛋,只能说以后沦落到什么境况都是自作自受。
PS:本只想打2星的,看在喜欢的蒋雯丽和小莫冒着酷暑在我们这个城市折腾了这么久的份上,加一点。
不错的电影。
起初对于车祸真相没怎么看懂,我再三分析,认为曾志伟不是因为想和莫文蔚开始新生活才借助假死而失误掉进了河里,也许他就是一搏了,他想真的来这么一下,从而改变妻儿的窘迫生活。
而莫文蔚只不过是个没来得及跳下车的牺牲者
看完《秘岸》,有些压抑,简单写点小川和感受,有轻微剧透。
这部电影有两个名字:秘岸/迷果。
我私自将它理解为:隐秘的海岸、迷途的果实。
两个人的秘密、一个家庭的秘密,关乎暧昧与压抑。
前面所埋下的线逐一在影片的结尾叫人豁然大悟。
符合文艺片的风格,需要多看几遍深明其意(当然每个人想法不同解析不同),不过我或许是不会再看第二遍的,至少现在不会。
一场车祸毁了一个家庭,表面上。
其下深藏的秘密随着海浪涌出水面,流入了少年的心间。
小川,懵懂、叛逆,来自现实生活的一系列击打让他对未来迷失了方向。
如果不是苏丹的出现,大概他的一生就是在迷路中结下了果实。
但不论是苏丹还是青青,都只是他人生的过客。
他会将自身的情绪掩藏,但又格外显露于面上,他对青青说:“我不喜欢你,你很丑”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他想去追寻苏丹拯救苏丹大概是一种对于引路人的依赖:他的原生家庭并没有教会他的东西,苏丹用行动告诉了他。
他很执拗,他不理会母亲的话下江,他还说他要去学潜水;海任他发泄,却不忘将他的一切美梦卷走。
当他还是少年人,他习惯了谎言;等他长大了,他学会了欺骗。
骗自己也好,骗青青也罢,一个一个秘密盘枝错节将他包围,在他的血液中生出了疼痛,开出了暧昧的花,却仅仅是昙花一现。
他让海浪淹没,又拥抱现实;他得不到青青,更带不走苏丹,也拯救不了自我和一个破碎的家庭。
很高兴2007年17岁的檀健次能随着这部影片得以留存影像,我看到的他青涩、乖张,却已经能初步窥得几分演戏上的天赋。
如今难得少见的沉淀,终于开出了属于他的绚烂果实。
话说父亲曾志伟和母亲蒋雯丽,是重庆的一双穷苦夫妇,曾志伟是工人转出租,蒋雯丽是护士兼兽医。
太穷了,于是心生一计,决定铤而走险,计划由曾志伟伪装一起交通事故诈死,让蒋雯丽骗取巨额保费。
当然,此事必须瞒着儿子小川。
等到蒋雯丽来到事故现场,一下子傻眼了,虽然曾志伟如约失踪,但是却多了一个长腿莫文蔚出来,而且长腿还断了。
原来,曾志伟瞒着她搞了个夜总会小姐做二奶,并且自作主张把她拉进了计划。
虽然曾莫两个狗男女多次练习跳车,但是还是发生意外,莫文蔚断了腿。
医院里,蒋雯丽和莫文蔚两人心知肚明,只瞒着儿子小川。
事到如今,蒋雯丽只好把莫文蔚接回家养伤,事情如果败露,对任何人都没好处。
讨要保费也出了意外,因为曾志伟死不见尸,只能做失踪论,失踪人口的保费赔偿要等2年以后。
儿子小川一直心仪同学青青,不料青青眼界很高,用身体和他的朋友大志交换了几千元的近视眼矫正手术费,把自己变得好看些可以在大学里获得更多人的垂涎。
中国的电影很有趣,有些导演摄影功力不错,画面很漂亮,但是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就是不肯把故事说清楚,为什么呢?
大人有些事情就不能跟小孩讲。
那观众怎么办呢,只要用自己的想象,去把故事补完,就像面对一具尸体,去猜测他的生前的是是非非。
“大人有些事情就不能跟小孩讲。
”是电影《秘岸》中的一句台词,张一白导演。
张一白就是一个能把画面拍得非常漂亮的导演。
《秘岸》以前曾叫《少年》,《迷果》。
小川是艺术青年,一手绝赞的泥人手艺,莫文蔚晃着美腿困居斗室,失意的少年和美腿的熟女,互相吸引不可避免,终于在厕所里面干下那苟且之事。
蒋雯丽遇到自称港商的陈奕迅,满嘴忽悠,却也不戳穿他,让他出钱出车,在老同学面前风光了一次。
此时蒋雯丽发现自己怀孕,是曾志伟在事故前留下的种,另外她也意识到儿子和莫文蔚的私情,觉得不能再被动等待下去。
通过对陈奕迅的欺骗加性贿赂,蒋雯丽得到2万元。
看到陈奕迅拿给她的是2万张1元的小票,看到陈奕迅被一群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拖走,她意识到陈奕迅也是一个可怜之人。
莫文蔚和小川的交往中,小川说要和她“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开个餐馆过日子”,这话和曾志伟也曾经说过,莫文蔚意识到必须做个选择。
蒋雯丽和莫文蔚摊牌,可以要2万,或者要曾志伟,但是不能要儿子小川。
莫文蔚考虑再三,决定要曾志伟。
她与小川在夜总会激情一夜后,悄然离去。
两年后,蒋雯丽的女儿刚会走路,保险费也到手了,顾念对曾志伟的旧情,觉得他总有千般不是,毕竟冒生命危险跳车,所以决定还是送2万元过去,于是让小川给莫文蔚送钱。
小川来到一个小镇,看到莫文蔚在那里开了一个小餐馆,他刚想与她叙叙旧,却看到她皮夹子里面和父亲曾志伟的情人照。
原来莫文蔚和曾志伟早已来此落脚,为了掩人耳目,曾志伟绝少抛头露面。
莫文蔚把一切据实相告,小川却无论如何不愿意相信,“要设计得多么精巧才能达到效果呀”“这个故事是说不通的”。
回到家里,小川问蒋雯丽“妈,你有什么事瞒过我吗?
”蒋雯丽轻描淡写地回答“大人有些事情就不能跟小孩讲”。
过了一会儿,小川也轻描淡写的说,“我最想知道的是,车在冲进江里的时候,我爸他在想着谁?
”据说,现在看到的是删节版,未删节版中有莫文蔚与檀健次在厕所的亲热场面。
导演表示,虽没露点但意识更重要。
又据说,开拍前,莫文蔚曾被安排参考欧洲情色电影的情欲表达手法。
无论如何,张一白的画面还是很漂亮的,把平日看上去脏兮兮的场景拍出美来,还是很有水平的,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写上面这些废话了。
作者: 酷阳艾 然后我说几句:又看了一些别的评 觉得青青其实很有戏 她代表了莫文蔚和蒋雯丽所演的角色 一切都是为了欲 青青很有映射寓意 大家再看看…值得深究
上次《两只蝴蝶》的翻唱版出现在《三峡好人》里已经恶心了一群人这次张一白又明目张胆的把《两只蝴蝶》的原版放在电影反复出现了5次,俨然就成了本片的主题曲。
这首歌对剧情毫无烘托作用,唯一的贡献就是将观众拉出剧情提醒大家捂住耳朵。
只有一个解释,导演是庞龙的骨灰级粉丝阿门!
打入一星行列
电影《秘岸》的英文译名“Lost Indulgence”,在百度查了这个单词,有“沉溺;放纵”,竟然还有“特赦”的意思。
真实奇妙的一个词语,在迷失中找到最后的赦免。
电影很好看,本来要想在映画日志推荐给大家,不过现在映画日志很乱,格式又有问题,打算2009开个新日志。
说说导演吧,张一白,估计也是一个很红的人,最近的两部电影都是有他参与,也是我今年看的最不错的电影,不过《双食记》还是比《秘岸》易懂一点点,《秘岸》的很多桥段还是给了人的想象力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演员中有莫文蔚,最近也刚好看了莫文蔚主演的《棺木》,两部电影是完全不一样的题材,跟余男很相似。
觉得莫文蔚真的是不错的演员,特别是腿,非常漂亮。
当然,她在《秘岸》中的表演也相当出彩,比《棺木》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另一个演员是蒋雯丽,个人觉得《秘岸》中她更真实,更出彩,比《立春》好上很多,立春的剧情实在太夸张,似乎要把那一个年代所有不好的事物都让这一个人经历,所以——就算世界上没有完人一样,世界上也不会有与那个时代所有不好的事情样样都接轨的人。
我看的电影真的很文艺,很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但是也算是自己本有的,没什么好觉得惭愧。
例如《叶问》,最近听说到了票都难买的地步,但是我还是并非很期待。
我觉得看一部好电影就像打开一个百宝箱一样,我看《秘岸》和《双食记》时都没有特别关注这个电影,只是看到了,觉得想看,就点了,里面的东西很令我惊喜。
《秘岸》的男主角檀健次听说只是18岁的舞蹈学院学生,非常幸运。
虽然还并非有很多人关注他,不过听说已经成为李宇春的同门师弟了,估计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我估计有一天我要移民去台湾,不是因为我变态似地想去那里(虽然我确实有),而是因为那令人忍无可忍的广电局,前段时间的“狐狸能变妖人不能变鬼事件”(画皮)我已经觉得很不能理解了。
这一次在《秘岸》,这些大叔大妈们同样要求莫文蔚与檀健次在厕所的亲热场面删掉。
真的觉得很可笑,中国人又不是不接触性,有必要那么敏感吗?出于艺术以及个人欲望,强烈表示遗憾——难怪我后来觉得奇怪了,不就在厕所躺了一会吗?
会让一个男孩变成男人了?
重庆的颜色是青红吗?
大师你太高深了 那个蝴蝶儿太难以接受了 文丽大姐倒是一如既往的深得我心 其他除了莫的腿 我啥也没剩下了
张一白啊张一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仅仅是个故事,就这么回事
重庆湿湿的雾气。那年学校礼堂的萧条。奇怪地吻合在一起。
小小少年穿上西装就可以说,过来,你过来。哈~
大咖云集无人买考古营销系列。怎么看小川也是一号人物,那个年代排番也是咖位>角色啊。许多设计都文艺悬浮,不过这类片子(氛围感花瓶)能让我坚持看下去不走神我就会给高分了。有的情感逻辑不连贯(体现在前后剧情),看完疑点很多。同样不懂eason跟曾演这个干嘛,客串撑场子?eason这个角色的设置都没必要。莫文蔚很sexy很适合
故事不错。恩,仅限于此。其他所有的,都和这个故事不搭。与其这样,10分钟的微电影就够了。
烂片啊!!从电影院出来,想死有木有
冲着莫文蔚去的,结果看完什么印象都没了,~~~~~莫名其妙的电影!一颗星给众多明星。
腾讯上没有字幕,看了四十几分钟,经常有说话听不清楚然后也挺无聊的,后面不想看了,之后看了电影解说。明星倒不少,剧情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在腿上画画那段全片高光 /两人趴在地上看桌下他建起的世界时有点像两小无猜 像无可奈何生不逢时 错乱的感情寄托
很高兴看到内地电影题材越来越多元、大胆和写实,特别是三个少年的角色毫不造作,故事虽然有些许牵强,但结尾放弃自圆其说,而将父亲的生死之谜抛给观众也是明智之举。
我恨死的城市,重庆,那时心情,那时记忆,有些电影只为我而存在5分
一种无形的力量将彼此牵扯。
导演叙事能力较差,不过演员有几场对手戏还是不错的,陈奕迅的酱油打得太喜剧了,和蒋雯丽在车里那场戏笑得我不行。
因为莫文蔚 陈奕迅 还是四星吧~~
一部隐秘、偏阴暗晦涩的片子,镜头中到处充满令人浮想联翩又让人不得其解的隐喻。说的好听是发人深思、有深度的讽刺现实主义作品;说的不好听就是什么乱七八糟连个主角死活都交待不清楚、玩晦涩狗屎片。我的评论大概介于中间,有有想法的地方,也有四六不着的情节~~
莫文蔚的腿,太他妈长了!!!
莫文蔚海藻般的长发和漂亮逼人的长腿一直就那么晃啊晃的,晃的人眼花缭乱晃的昏暗小屋暧昧滋生晃的雾气沉沉的重庆城都因此而亮了起来。。。。
李沧东来拍多好。
不要闹了好吧。这样的文艺片不适合莫文蔚和陈奕迅,该找些大家不熟的演员,她演得太油了,配乐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