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 (2017)7.02017 / 印度 / 动作 悬疑 犯罪 / 桑吉·古普塔 / 赫里尼克·罗斯汉 亚米·高塔姆这世界多完美,众生皆盲!
其实哪有这么多完美犯罪,只不过你我都被某种无形力量“遮蔽”了双眼......比起眼盲之人,迷失人性的心盲之人,才更可悲!
切勿以为罪恶在道义面前无所不能!
切勿以为软弱在黑暗面前一无所能!
P.S.:印度电影是有多厉害,每一次都能直击人类灵魂深处,一层层剥开人性的罪恶与阴暗面,袒露出最血腥恶臭的肉体,用暴力手法,挑战法律与公正,拷问正义与道德......以暴制暴,以眼还眼!
也许有时,复仇与怨恨,是压抑痛苦、脱离绝境、苟延残喘的唯一动力和出路!
让我想起阿米尔汗另外一部经典《未知死亡》开篇也是美好 可是随着剧情深入 慢慢的把一个好人变成恶魔🦹♀️本部影片男主开始复仇阶段 真没想到靠声音 感觉有点夸张 我一直以为会不会失明之后眼睛好了才能复仇 看来我还是并没有达到脑洞大开 而且影片在男主配音阶段给予那些提示映射的官官相卫 百姓阶层如何保护自己 又有点像误杀瞒天记 普通人犯罪如何不在场证明很棒的一部影片
复仇电影《无所不能》是一部复仇类的影片。
什么叫复仇电影?
就是反派会伤害甚至杀死主角身边重要的人或者其他东西,之后被主角复仇的故事。
因为属于先压抑后爆发的类型片,所以复仇电影一般被定义为爽片,就是能让观众看完以后有一种出了口气的感觉。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比老牌的复仇电影如《我唾弃你的坟墓》等,如今不少复仇片或多或少都会在里面添加一些隐喻社会问题的剧情。
比如韩国电影《蚯蚓》《别哭妈妈》隐喻的是校园欺凌,上个月在天朝上映的《一个母亲的复仇》则是印度社会的女性地位等问题。
而《无所不能》,也是这么一类的复仇片。
老弱病“残”社会的弱势群体,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老弱病残里面,往往残疾人是最容易被大众忽略的。
没办法,单纯是“扶不扶”这个问题就足以让老人们频频得到社会的关注,更何况还有不少国家都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情况。
校园欺凌、女性被侵害的新闻在如今这个社会也是屡见不鲜。
病人们的话,医患关系的问题历来都是最热切的关注点。
只有残疾人,很少人会去关注他们,甚至社会上对这个群体的歧视也是屡见不鲜,而这种情况,在阶级观念非常强烈的印度社会更加常见。
《无所不能》的男女主角,就是双目失明的残疾人。
身体有缺陷的男女主角,虽然凭着自己的努力,也能找到工作并自力更生地活下去,然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却并不一样。
女主角苏一直都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而自卑,而男主角罗汉则一直都坚持着自己的尊严,并且一直带领着苏,让她也慢慢走向自信的道路。
电影的前半段是很美好的,讲述两个盲人从认识到相恋,从自卑到自信,从“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到“我想有一个家”,可以说对气氛的渲染相当好,这也与后来的不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盲人眼中的世界罗汉与苏在一起不久之后,就被“权贵子弟”阿密特盯上。
阿密特之后趁机强暴了苏两次,并声称以后会经常来侵犯她,罗汉与苏去报案,但阿密特后台强硬,警察们早就收取了好处,结果不了了之。
之后苏上吊自杀,诉讼无门的罗汉决心要以自己的一切向阿密特等人复仇。
阿密特其实就是印度的“社会人”的缩影。
他有权有势有背景,因此天生就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
残疾人是否就不配享有正常人的权利?
在这些阶级观念很强的人眼里答案是肯定的。
他们觉得,你残疾,就意味着你离正常人的标准线都还差一点,那么你自然就没有权利去享受正常人才能拥有的东西。
具体到本部电影,阿密特的态度就是:“连我们这种正常人都没能跟漂亮的女孩儿上床,你这瞎子又有什么资格了?
”当然,苏在他眼里也只是一个很漂亮随时可以侵犯的女人,因为她也只是个盲人,在阿密特眼里,苏这种“离正常人还差一线”的残疾人根本不配得到什么美好的生活,只配让成为他的发泄物品。
在不幸发生之后,苏选择了自杀,这也是可以预见到的---她没有其他路可走。
如果是认识罗汉之前那个自卑的苏,或许她就会逆来顺受,那个时候的她,自卑到不敢相亲,不敢结婚。
但在于罗汉在一起之后,她明白到其实根本无需为自己身体上的缺陷而烦恼,他们盲人也可以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像普通人那样成家立室,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
在被侵犯之后,在警察不受理的情况下,面对阿密特“以后想搞就来搞你”的威胁,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只能选择自杀。
至于男主角罗汉,在苏自杀之后决心向权贵们复仇,其实也是电影对现实的一种美好寄托。
因为现实里的印度社会,并没有罗汉这种“盲侠”。
大多数残疾人面对欺凌,要么只能苟且地活下去,要么只能选择以死明志。
毕竟印度的律师等高材生都认为“女性被强暴是她们的错”,连普通女性的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更何况是残疾人呢?
盲侠《无所不能》始终是一部爽片,因此对社会与残疾人关系的探讨也就到此为止,电影的第三幕是罗汉对权贵们的复仇。
虽说是爽片,但鉴于罗汉始终是个盲人,让他像普通复仇片那样拿着把刀一个一个把权贵们杀死是不靠谱的,所以电影里采用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做法---挑拨离间。
因为影片设定罗汉的工作就是配音员,他具有模仿各种不同声音的技巧,并最终通过变声成功挑拨了权贵们之间的关系,先让他们自相残杀一波。
但或许是考虑到通过这种计策来复仇不够刺激,电影后面还是陷入了俗套的搏斗模式。
罗汉一个盲人跟四肢健全的大汉战斗又屡屡获胜,最后阿密特的哥哥谢拉尔已经用枪指着他的头却不下杀手非要继续肉搏,虽然观众们看得是很爽,但却也进一步增加了失实性。
不过影片最戏剧性的是结局,在中段腐败警察们以“盲人不能作为证人”为理由拒绝了罗汉与苏的报案,结局警察自以为找到了罗汉用电话离间权贵的线索,谁知道电话亭的亭主也是一个盲人。
虽然复仇戏段看的是很爽,但然而不禁让人深思。
让一个残疾人去“无所不能”,这对社会而言是多么的讽刺。
就以电影本身来说,倘若没有官官相结的勾当,能给罗汉与苏还一个公道,罗汉又何至于要让自己双手沾满鲜血?
要知道他可是什么都看不见的盲人,他的复仇之路比正常人更加困难,这是把人逼到什么地步,他才会以残缺之躯去行险恶之事?
严格来说,因为影片后半段的失实感略微严重,因此《无所不能》并不能算是一部非常精良的电影。
但不管怎么说,这部影片还是可以一看的。
尽管从人设特质到剧情细节,有诸多不同,但这个前半段叙述爱情,后半段为爱复仇的故事,还是很容易让人想起阿米尔·汗的经典影片《未知死亡》。
但不同是,相较于《未知死亡》对爱情的纯粹歌颂,《Kaabil》(印坛译名《无所不能》)更着重于宣扬个人尊严。
主角罗汉,是一个盲人,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成为生活中的弱者,他擅长模仿声音,并因此成为配音演员,拥有稳定的收入,他有灵敏的嗅觉与听觉,能迅速对自己的处境作出精确判断,他心思缜密,会通过计算步数等小细节,让自己在无法看到的情形下,掌握甚至超越常人更多的环境信息。
这些非凡的特质,也许会让罗汉看起来与众不同,但对于他而言,这一切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像正常人一样活着:生活自理、经济独立。
以残缺的身体,去追求正常人的生活,必然是艰辛的,但罗汉做的无怨无悔,因为能够不依赖他人的照顾、施舍、同情获得的生活,才是有尊严的生活。
显然,罗汉是一个极其看中尊严的人,所以当车夫欺负他是盲人,少找他十块钱的时候,他立即指出,要求其改正,不是十块钱有多重要,而是尊严不容践踏。
在罗汉和苏皮莉亚的恋情中,尊严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相亲第一次见面时,苏皮莉亚向罗汉表达了不想结婚的想法,因为她觉得两个身处黑暗的人,无法找到光明,言谈之中,有一种深刻的自卑情结。
罗汉则表示,一个人的自信是他最大的力量,而这种自信,源自他强烈的尊严感——身有残疾的人,一样拥有爱的权利。
不但如此,罗汉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表现出对爱情的屈就、凑合,他告诉苏皮莉亚,只有当她真正爱上自己,他们才会走向婚姻。
随后,罗汉通过舞池共舞、商场寻人、新楼置业等等行动,打动了苏皮莉亚的芳心,因为她不仅感受到了浪漫、美好,更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尊严感,盲人的生活不比正常人差,盲人的爱情,同样美妙动人。
然而,这种可贵的尊严,很快遭到了毁灭。
权贵的弟弟阿密特带着手下混混,乘罗汉不在家时,强奸了苏皮莉亚,收受了好处的警察,对此坐视不理,很快苏皮莉亚再次遭受强奸,不但如此,阿密特还告诉她,以后会经常来侵犯她,阿密特离开后,她用一条白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阿密特的权贵哥哥,曾问罗汉,“要是她那么想自杀,干吗不在第一次强奸后自杀,干吗要等到第二次性侵?
”
原因很简单,苏皮莉亚的自杀,不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失贞,因为按照这个逻辑,被强奸一次和被强奸很多次,并没有本质区别,反正她都是失贞了。
苏皮莉亚的自杀,是因为在权贵与司法勾结的体制下,尊严无法被捍卫的绝望,只有死,才能制止尊严继续被蹂躏。
与此同时,阿密特的强奸动机,也非常值得揣摩。
在罗汉和苏皮莉亚大婚之夜,他和混混瓦西姆进行了一段非常猥琐的对话,调侃两个盲人该怎么做爱,随后,他们还在罗汉夫妇回家的路上,对他们进行骚扰,嘲笑罗汉是个瞎子,居然还能有老婆。
可见,阿密特的内心相当歧视盲人,他会想到强奸苏皮莉亚,虽然有仗势欺人、贪图美色的成分在内,但更多的都是想要毁灭罗汉夫妇的生活,践踏他们的尊严,因为他觉得盲人没有资格享受爱情与婚姻。
一向重视尊严的罗汉,自然无法容忍这一切,妻子死后,面对警察的继续不作为,他决心复仇。
印度人的想象力和创意,在这场盲人复仇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罗汉巧妙利用了平日生活的技能与智慧,依仗着捍卫尊严的巨大勇气与决心,策划了一场堪称精妙绝伦的复仇,借刀杀人、挑拨离间、埋设陷阱,玩的可溜了,一度被认为是软肋的眼盲,甚至还成为了罗汉有利工具,最终酣畅淋漓的惩戒了仇人,又逃脱了法律制裁,让人看来十分过瘾。
当所有人都认为罗汉作为一个生理上的弱者,必定会选择忍气吞声时,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为了捍卫尊严,他无所不能,印度电影论坛选择的片名,可谓是极其精准。
影片糅合了爱情、歌舞、动作等印度电影常见的元素,属于相当主流的娱乐片,但它内在传递的主题,是非常严肃的,宣扬了个人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
与此同时,选择一个盲人作为主角来宣扬尊严,不仅仅是增加故事的戏剧张力,还揭示了尊严是人的基本权利,不论什么层面划分出的弱者,都不会因为自己的弱势,而失去尊严的享有权。
换言之,任何人的尊严,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并无一例外的不容践踏。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无所不能》很容易让人想起《未知死亡》,同样是前半段爱情,后半段复仇,前半段有多甜蜜,后半段就有多揪心。
《无所不能》的女主喜欢的明星是《未知死亡》的男主阿米尔·汗,前者是否在用这种方式向后者致敬呢?
《无所不能》还能让人想起《误杀瞒天记》《一个母亲的复仇》,同样是强奸受害者无处申冤,司法腐败,于是受侵害的小人物只能依靠自己去复仇。
多部电影都反映这样的社会,那么这恐怕也是现实了,一个警察黑暗、司法不公的“强奸国度”,真让人为印度女性扼腕叹息。
也因此,《无所不能》并没让我觉得大快人心,直接施害者受到了惩罚,可是为虎作伥的警察却没付出任何代价。
然而,如果不是警察包庇,贪赃枉法,跟施害者沆瀣一气,施害者也不敢那么嚣张,不至于随意为非作歹,更不致在被轻易放出后愈加肆无忌惮,直接造成受害者死亡。
比起某个施害者的个人恶行,法制不昌的社会风气才更叫人绝望。
法律当然不倡导以暴制暴,但在普通百姓朴素的观念中,以暴制暴天经地义,并且也是最解气的。
印度能让这样的电影上映,看起来好像挺开放,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或许是让民众借电影宣泄情绪,跟让人通过宗教信仰获得精神慰藉,从而捱过今生的悲苦,指望来生差不多。
看到一句评论:“这种复仇电影可以让民众在影院得到一次情感的宣泄,但现实却远无法达到如意甚至最基本的公正。
”深以为然。
就像很多人感慨韩国电影的黑暗程度,等知道近年来震惊世界的一些大瓜之后,才发现原来现实比电影更黑暗。
当然,电影没那么黑暗,并不代表现实就不黑暗。
能把问题坦露出来也是进步,才有可能引起重视和设法解决。
《无所不能》中的权势方也担心被媒体知晓,可见曝光和监督是有意义的。
被剧中一句点题戳中,讽刺且真实,如一句古老的告诫,诉说无奈。
用戏谑的糖浆,包裹着粘稠漆黑的愤懑;极端的报复之下,是一份一意孤行,坦然为之的确信。
——“这世界多美,众生皆盲。
”我想世界上能够导致发生最大结果的力量,无不是来自于绝对纯粹专注的善念,与绝对纯粹专注的恶念。
唯意识到自己盲者,能看见真相。
近年来印度很多关于爱情的影片评分都非常之高,如之前的《调音师》、《雨中的请求》等,在豆瓣都在评分8分以上。
而在这些电影中,反应印度女性地位和权益的电影也非常多,如《厕所英雄》、《一个母亲的复仇》《炙热》等。
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是一部盲人为爱情复仇的影片《无所不能》。
这些年,印度反映女性的影片中,都反复的指向一个观点:当法律和整个社会道德体系、舆论导向等都无法维护正义的时候?
唯有以暴制暴,维护心中的正义。
1.影片故事梗概首先来简单介绍下影片的主要内容:罗汉是个生活积极向上,温暖又聪慧的盲人,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另一位盲人女孩苏皮利亚,一起度过了一段浪漫美好的时光,并结为连理,得到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并为心爱的妻子买了一套房子,准备好好装修。
可是好景不长,这一天回家的路上他们遇见了以前经常欺负罗汉的两个混蛋,他们看到苏皮莉亚姣好的面容就起了坏心思,幸而罗汉抱紧妻子向邻居呼救,才使得妻子免遭调戏。
可是坏人怎么可能罢休,他们趁着罗汉不在家,就偷偷潜入房间并对苏皮莉亚行不轨之事。
罗汉回家后,在卧室里听见妻子低微的呜咽声,连忙将捆绑妻子的布拉下来,才知道妻子遭遇了暴力强*,他们马上报警,可是警察说盲人无法指认,只能通过提取体内的残留物来指控犯人,在去医院的路途中,有辆车说是有警官的命令让他们换乘,这辆车并没有将两人带到医院,而是囚禁了他们,并在24小时候将他们仍到水里,洗去了身体上的残留物。
他们没有了证据,警察还污蔑说他们是骗子,这让罗汉和苏皮莉亚悲伤不已。
可是事情还没有完,因为警察的包庇,犯罪分子更加的恶劣,苏皮莉亚再次遭受了侵犯,这一次苏皮莉亚感受到绝望,就此自杀。
就像第一次警察包庇犯罪者时,苏皮莉亚哭着说的那样:“我被侵犯之后,他们又用这样的方式侵犯了你。
”罗汉的生活陷入一片绝望中。
这时犯罪者的哥哥来到家中,本以为是来道歉的,没想到他却说:他是市政人员,两个犯罪者是他保释的,而警察局那里也是他打的招呼。
又问罗汉:她如果自杀的话,为什么不再第一次被侵犯后自杀?
为什么要等到第二次?
这让罗汉感到愤怒,对犯罪者和包庇者。
他走到警察局告诉警察:我会为自己报仇。
可是警察根本不信罗汉一个盲人能够报仇。
罗汉开始策划整个报仇计划,他利用自己的天赋技能:模仿声音,展开了报复行动。
先是录音犯罪者的声音,利用犯罪者本身的矛盾,制造了他杀人的现场。
又利用犯罪者哥哥的声音约他出来,并设计吊死了他,之后一路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聪明的谋略将犯罪者一一杀死,警察还没有任何证据。
2.高颜值演员+温情复仇故事剧情与《一个母亲的复仇》何其相似,不过这一次是弱势群体盲人,再加上演员是印度著名的动作影星郝里尼克,罗斯汉的颜值在线,他拥有着迷人的微笑、强健的体魄,外加上剧情温暖又铁汉柔情,就使得整部影片加分不少。
前半部分的浪漫剧情,再加上后半部分的智慧复仇,观者在感受到快意恩仇后,又对主角们的温暖爱情所包围,发了糖不说,还让观者燃烧了一把,仇人被手刃更是让观者体验到正义永远在线。
而影片的最后,更是不泛柔情。
完成妻子的愿望,将其骨灰撒入大海之中,背影萧瑟中又有一份洒脱的意境,有点像是武侠故事中江湖儿女的侠骨柔肠,整个复仇过程的荡气回肠。
3.电影中所体现的精神实质这些年印度反应女性权益的电影都是这个类型,最终正义会战胜所有,也反应出印度文化中的因果论,印度社会的现状,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抨击等。
女性被侵犯的问题,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
整个社会对于女性恶意,都是相似的,无论是否是女性的问题,最终都会有人将问题抛回给女性。
无论是被害者身体上精神上造成的伤害,还是对家人的伤害,都是严重的。
可是在对犯罪者的制裁上又有诸多出于道德宽恕的考量,这一点永远是令人绝望的现实。
如果一个人犯罪,量刑标准会基于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
如果对于女性侵犯类的量刑过重,就会影响到人身危险,出于对人身危险的考量和预防必要性。
最怕的是犯罪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而女性又基于社会舆论,不敢为自己伸张正义,这又助长了犯罪者再次犯罪。
而影片中犯罪者之所以敢再次犯罪,是由于法律对其的包庇,这种包庇助长了犯罪者的气焰,又使得被侵害者不堪其辱,对社会和生活绝望,而选择自杀死亡的方式决绝的与爱人告别,用死亡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被继续践踏。
爱人的死亡让主角罗汉心死如灰,可是恶人却嚣张的来质问他,让他燃起熊熊的复仇火焰。
既然更弱势的群体得不到更好的保护,更得不到正义的伸张,那么亲自手刃仇人,就是对正义最好的解释,也是对这场爱情最好的回馈,更是对自己尊严不容践踏的维护。
尊严是不容践踏的,在弱的弱者都拥有尊严,这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权利,而当尊严被践踏,幸福被抹杀,正义又不来的时候,化身复仇的使者,弱者也能够变身为无所不能的英雄。
>S<��Oq
前期的美好让我意外的认为只是简单的爱情片,后边开虐片段真是深恶痛绝,看到各位恶人罪有应得的下场真是畅快淋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今日脑海中还依然在浮现着情节,无法释怀女主和男主绝望的表情,弱势群体被如此欺负能够反抗成功的又有多少?电影中男主绝地反杀确实痛快,但我知道现实生活中却未必能够如此。
(2019.06)如果一个毫无背景的普通盲人,想要报复连警察都能收买的议长,他能怎么做?
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影片开头很甜蜜,两个盲人的相亲彼此都很欣赏,相识、相知、相恋。
尽管她说黑暗不能点亮黑暗,生活中负负不能得正。
然而他的自信和人格魅力让她不由自主的走近,最终成为夫妻。
可惜天不遂人愿,议长的弟弟垂涎女主的美貌,和兄弟一起侵犯了她。
俩人报警,鼓起勇气去医院检查取证。
被收买的警察让人将他们关押、随后又扔在海边。
超过了案件发生24小时内的最佳取证时间。
被海水浸泡冲刷后,犯罪证据消失了。
警察百般嘲讽、羞辱、污蔑他利用妻子进行敲诈诽谤,伤口上再捅刀的诛心之言,这种场景看着愤愤不已。
女主是一个很优秀也很坚强的人,经此磨难,她并未像传统的印度女性那样被打倒、低到尘埃里去。
她爱丈夫,甚至理解他在事后的情绪与沉默。
如果没有第二场劫难,他们本该一起走过这场阴霾。
第二天男主还向之道歉,诉说当时的自责与痛楚,然而他只摸到了一具尸体……
很沉重而令人心碎的故事起因,复仇路漫漫,何况一个看不见的盲人。
电影中的很多细节,都是后面的重要呼应。
无数次的练习,他自己的声音天赋,内心坚定的信念,以及他对亡妻的深爱,支撑着他计划并实施完美犯罪。
其实细究,还是会有很多破绽和漏洞的。
比如现场一定会遗留的指纹、毛发、DNA。
比如他要去往的地方,肯定需要询问其他人或有人带他去……但这也不影响影片的精彩。
除了过程中的惊险、情节环环相扣的紧凑,更有男女主各自优秀的魅力令人折服。
起初以为和《调音师》很像,不过这是不同风格的片子。
前者是目击凶杀案为了自保的被动迎战,后者是为爱复仇的主动谋划。
有点不太喜欢后面一半的复仇情节,虽然设计得很精彩。
但是我在想男主是怎么到那个酒吧以及那个小黑屋的,他怎么知道位置以及怎么去的。
还有就是电影给我一种渲染男主复仇之后的那种成就感,比如火烧活人的那个镜头。
然后印度电影,emmm一贯的歌舞部分,我在想没有这些片段时长可以短好多,虽然它有些是为人物的心情以及推动电影发展服务的,但是那段夜店的真的无法理解。
前半部分挺喜欢的,开头描写男主盲人生活的镜头也拍的很好,男主的演技挺好的,不知道男女主是不是真瞎,如果是睁眼演盲人的话,那真的很强了,但是女主总给我一种不是盲人的感觉,个人感觉。
然后男主积极乐观,头脑聪明挺厉害的,尤其是他还是个盲人。
不得不说,印度的美女也是好看的,就是皮肤被太阳晒得黑了点。
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强的两分的感觉,前一半描写男女主,后一半就是复仇,最后还没绳之以法,虽然他是盲人,但他也违法了啊,这电影要是在中国估计得闪或者改。
还有就是台词以及隐含的对社会的揭露不错,以及对盲人的欺辱。
没事蹭抖音,蹭到一部电影的剪辑版 ,剧情很有意思,一下子被吸引过去。
讲的是一个盲人的老婆被人侵犯,警察被收买,求助无门绝望的妻子自杀,男主复仇的故事。
印度电影怎么都喜欢拍这种完美犯案的题材,总觉得很多人在逍遥法外。
之前的《误杀瞒天记》现在的《无所不能》感觉有很多的共同之处。
都是被侵犯,犯罪的人都是权贵的亲戚,被欺负的人得不到该有的公道,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反击,最后反击成功的故事。
这部电影最特别的地方,大概就是男女主都是盲人吧,一般情况下的盲人肯定没法活成他们这般乐观开朗独立自信,但毕竟是电影,所以一切都预先被可能了。
他们的世界原本是黑暗的,可遇到对方之后,彼此就成了对方生命里的光。
女主一开始是不想见罗汉的,但是不想辜负穆吉太太的一番好意,于是赴了罗汉的约,然后和罗汉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说自己不想结婚,一个人工作生活很好不需要依靠他人。
而罗汉通过这番交谈,对女主一见钟情。
她说“两个负加起来怎么可能得正呢”他说“一个人的自信 就是她的力量 你和我虽然都是盲人 但并不软弱 为什么你会害怕和我在一起”她:“黑暗不能点亮黑暗啊 罗汉 ”他:“对 但是结伴前行 能让黑暗看起来不那么让人害怕 对吗 ”最后,他成功的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她。
看着他们的笑容,压根就让人忘记了他们是盲人是事实,爱情是盲目的,他们的爱情却不。
有时候会很讨厌突然为了热闹而开始的唱跳,但是这里的舞蹈不知道是因为太短还是因为人设的原因,竟让我看的有种恰到好处的感觉。
甚至觉得很美好,让人一度以为他们没有失明,让人很沉浸在这样的欢愉之中。
前面有多甜,后面就有多大的反转,剧情向来如此,虽然早就习惯,也还是很期待后面的走向。
一个盲人要怎样翻身,反败为胜。
接下来,就开启了不好的开始,坏人一号在拜象神的时候看上了女主,在男主和女主走在街上的时候,叫来了坏人二号去围堵,女主喊来邻居才让他们走开了。
在男主去工作后,实施了坏事。
男主回来后,便报警,警察受理的时候,接到坏人一号的哥哥(某有钱的大佬)的电话,于是给坏人放水,男女主去医院取证的路上被抓去关了起来,后来以证据不足为由不予立案。
男主再闹着去医院的时候,女主明白了警察的意图,哭着说她想回家,带她回家。
就在风波刚平的时候,坏人一号二号居然再次作案,女主写下一封盲信就自杀了。
崩溃的男主知道警察的不作为之后,到警察局跟那个警察说,申请立案这样的傻事我不会再干了。
“我根本不会指望你们办案了。
她也一样。
我就是来跟你们说一声,你们警官哪怕之前帮过我们一下,我也不会采取行动的。
但现在为了苏,我要采取行动了。
”“我要回击,以眼还眼。
”“到时候只要给他们验尸就可以了”“你们可以睁大眼盯着看但你们什么也看不见 你们可以伸长耳朵听 但你们什么也听不见 到那时你们想发声 恐怕也是有口难言”“最关键的是,你们会识破一切,但无法和任何人澄清真相。
”于是他真的一步一步将坏人二号一号以及一号的哥哥全部处理掉,过程虽然艰难,但好在都无大碍。
各种恰到好处的设计,以及最后取证的时候,所谓的目击证人也是一个盲人,让他所说的照常发生,让人不得不佩服这逻辑。
一切都结束之后,他终于让她的骨灰撒入了大海,也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看完之后,感觉一类电影都有一类电影的共同之处,未必能说出很多来,但感觉就在那了。
就像看了很多美剧之后,再看罗宾汉起源,就会有很多共通之处,不再有那种哇哦的惊奇。
倘若没看过之前那些,这也算是很精彩的电影,但是看过之后,就会觉得很普通了。
普通到不想再看打了好几小时也只是消灭了一个傀儡还要继续打傀儡的故事,现在的耐心只够我看他挑战终极boss了。。。。
嗯,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
这个电影别处看还是收费,老规矩,后台私聊给你资源。
被偷走的两小时。真的不会再看印度电影了。
还不错,剧情有些刻意,盲人复仇段落有点假,但电影的形式好,抛去歌舞时长整体很紧凑,前半段爱情戏甜蜜,中段被欺压绝望,后半段复仇爽快,欲扬先抑,很燃、观感很好。印度电影会把角色动机和情感刻画的很饱满,从而调动观众情绪,而且再度针对社会黑暗面,女性地位低下,保护伞、践踏尊严等,才有了复仇违法但正义的以暴制暴。电影几乎就是老片《血洗鳄鱼仇》和《非法制裁》的结合体,如果再压缩下片长就更好了
据影片上映时间,应该是调音师和母亲的复仇灵感来自于本片。就是喜欢看快意恩仇的印度影片。
硬伤蛮多的
喧哗 详略不得当 不需要一半时间讲爱情 后面就是反派死于话多 PS.不过印度电影给全球人民留下歌舞的印象也是厉害 什么片子都能加歌舞
真鸡儿吹上天了
狗血,浮夸,不如同类型中的《一个母亲的复仇》,更优秀的复仇还有《外婆》。男女主养眼
什么时候你们这些电影人才能明白,没有女性受害者也可以拍电影
盲人尽力了,反派弱智了
真的遗憾他们是盲人看不见彼此美丽的脸。
前面有多甜蜜,后面失去时就有多痛苦。我爸说印度电影拍的真好,四星改五星⭐。PS.只有我注意到男主的大拇指好像有二个连一起?!
反派一口鳞次栉比的牙实在是太*了
我早就就说嘛,罗斯汉适合演奥朗则布,某种类型的罪犯和英雄是一回事
两星吧,和一个母亲的复仇一个套路,看多就没好感了。主角光环太强,一个盲人抗揍程度堪比路飞,所谓完美犯罪也是扯,第一场开始就有指纹吧,指纹加监控加血迹这三个都没做好,细节无法让人信服。故事讲得还可以,但是,我看了这电影后能产生的影响是?
气得肝疼!
《一个丈夫的复仇》,契合印度片一贯的浮夸与刻意,以暴制暴,图个解气,也挺热闹欢快的,就不细究个什么了。以及男主的神级帅脸,足矣让直男癌变弯了。
垃圾
抖音刷到的。不能因为主角是盲人就打高分呀,前面是无辜弱势人,复仇时就大变盲侠?模仿声音挑泼离间,一个一个的血刃仇人,进展都没有越来越高级,而是越来越造神了。
想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种病:被迫害妄想症,然后又幻想自己超牛逼的去复了仇。 可里面的社会戾气太重了,为啥端午节上这儿片?
3.5吧。非常老派的复仇片。故事跟表现手法都很复古。但演员选得合理,人物塑造的完成度也好,最终代入感就还蛮好的。而且这对cp,我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