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中岛哲也的片子,无厘头的叙事和表现手法,看起来很荒诞却又深藏哲理。
看他的片子总是能看到希望,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和《下妻物语》,在描绘一种社会现象的同时给人一种希望的延续。
故事发生在一个医院里,讲述了一堆医生和病人面对过去无法坦然,但又处处蕴藏希望的故事。
导演用了无厘头的叙事和夸张的表现手法,来戏看人生百态。
每个人都有光辉的一段历史,当你处在人生低谷期的时候,如何去处理自己的生活,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大贯由于病痛无法在自己一手打下的事业里指点江山,结果在医院里脾气大躁,处处不尽他意,看医院里没一个自怨自艾的人都是废物、人渣。
日本炙手可热的童星在处于自己的瓶颈期的时候也达到了崩溃边缘,几度想要自杀。
还有被消防车撞到的消防员泷田、热爱八卦和唱歌的人妖木之元、被心爱的小猴子顺平枪伤的黑社会龙门寺、酷爱搞怪的堀米。
似乎构成了一个“精神病院”。
在大贯脾气暴躁的时候遇见了只有一天记忆的帕高,这个小女孩的天真善良并且没有烦恼改变了大贯,或者说改变了整个医院的所有人。
大贯想为小女孩做点事情,在与帕高相处的过程中性格也改变了不少。
最后大家决定演一出话剧,讲小女孩爱看的那本童话编排出来。
表面上来看这出话剧是为了帕高而演,实则是为他们自己而演。
演到最后每个人都是真实而出色的本性演出。
这场话剧不仅让大家释放出了自己压抑很久的情绪,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是的,每个人都有光彩的时候,也有低谷的时候。
导演在这里安排了帕高这个只有一天记忆的角色真是别有用心。
我们在羡慕帕高不用记得昨天发生的一切(个人觉得导演将昨天比喻昔日的辉煌),所以当面对今天的平凡生活时才会那么单纯、开心、质朴。
中岛哲也喜欢用无厘头的方式去讲述一些隐含的大道理。
人的一生就像心电图,有高峰也有低谷。
只有当低谷的时期我们保持饱满的情绪,心中怀有希望,才能再一次走向高峰。
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在编剧的安排上,整个影片以一种讲故事的形式将帕高和这些病人的故事将给我们听。
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你过去的一生可能在别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故事。
so,何必那么在意你的高峰你的低谷,像帕高一样每天怀着单纯的想法不是会活的更快乐吗?
是真温柔的大贯爷爷我想等小猫子有一天出嫁在她闺房等温柔的小青蛙来接她的时候小青蛙推开门看到的是她的童话迷幻绚丽奇妙的梦境世界。
他被嗑药般的无法自拔不愿戒掉手牵手死掉---つづぐ
中岛的镜头很赞很赞赞……高饱和度+华丽边框。
独特的人工打光…cg的奇妙结合。
夸张的造型设计和波顿同志有异曲同工之妙。
mv式的拍摄手法。
赞赞赞好的。
我折服了我折服了。
我只想去电影院好好的看看……come on baby!
真好看,象老式塑胶玩具一样的华丽电影,在夏天散步后吃着西瓜看完,象前几天看的《消失在远空》。
属于夏天的电影,美好的电影。
只是,我一点也没有被感动的,牺牲,改变,还有太过天真的天真,一丝感动都没有。
或者,只是因为我老了。
敏感 脆弱 孤独 无常 易怒 都是生命个体在某一阶段呈现出来的特点 是正常而且自然的强与弱都是相对的 除非这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 该强的时候强 该弱的时候弱 一切都顺其自然 不要克制自己 不要强迫自己想犯懒 那就犯懒吧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牛逼的人 我只是个普通的人 我会懒惰 会脆弱 会贪婪 会狭隘 人都有缺点 承认自己 正视自己 接受自己 爱自己 每天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 镜中的这个人承受了太多 不管他做的好还是不好 都值得被感谢和被爱要有爱 有爱的时候 推开窗 到处都是光爱在心里 就不会孤独 也不会愤怒 爱一切 好 或者不好 公 或者不公 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 何其幸运 弱小的人类 毫不起眼的我深深受伤的心会控制大脑 会忘记99%的事 但还是会记得一些 即便是很少很少的 少到 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 总不会全部忘记那只手带来的触感 就成为了这可以忽略的存在天使一样的帕高
SDMS评分:71 分中岛哲也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能在日本影坛刮起杂耍之风的人,还真想不出第二个。
不过他也是发扬了好多名家的特点,比如让·皮埃尔·热内,比如巴兹·鲁赫曼……在《帕高》中,中岛哲也对热内的致意十分露骨,连《黑店》里的“音锯”也用上了。
看中岛哲也的电影,如果你想太多,实际上是挺难受的。
因为整个电影的结构就那么简单,他得靠不停地杂耍来把它丰满起来,那感觉就像参观一排粉刷精美的廉租房。
所以谁才是中岛最适合的观众?
就是那些比较幼稚,或神经比较大条的人。
《帕高》与中岛的前作《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相比,有进步也有退步。
首先《帕高》的整体叙事要流畅得多,中岛变得更会讲故事了;但是从情绪的累积上来看,《松子》更让人感动一些,毕竟那么多的篇幅全用在一个人的身上,再怎么扯都能扯出感情来。
《帕高》中的很多小细节还是值得看的,比如人妖和消防员喜欢偷听别人打电话、比如护士嫁给一个挫男只为了继承岳父的公司、还有帕高失忆的情节设计也很对路,比较容易让导演尽情发挥。
还有各个主要出场人物的性格也相对饱满了一些,一个过气童星、一个变性父亲、一个失意的公司老总、一个当了护士的不良少女……只有那个两把刀医生和消防员似乎还欠缺一些。
最让我惊叹的是中岛对于镜头走位的感觉,他真是一个导演巧匠,要是没有那么强的画面衔接能力,这部戏的镜头是很难设计的。
我也非常佩服日本演员的敬业,装疯卖傻说来就来,而且在中岛的调教下,疯了大半天,突然那些演员还能安静下来抒点情,特别有味道。
而我个人对《帕高》感到最不满意的地方也是在于表演的过分夸张,中岛是在法式张扬的语言环境中,再套上舞台剧的表演风格。
但这一次的感觉总有点过,没有《下妻》或《松子》自然,一个法国人在镜头前晃脑瞪眼大喊大叫我们是习惯的,但换成日本人,多少觉得有点假。
个人感觉整个戏的把握太随意了一些,同样是讲医院里的故事,朴赞郁的《机器人也无所谓》我就觉得好很多。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漫画倒经常是这样的。
这个小国家的电影中,既有《入殓师》,又有《帕高》,真的是很让人感慨。
最后不得不赞叹一下日本动画的CG技术,任性蛙等一系列动物角色,还有那个美轮美奂的背景,还有那个构思奇巧的纸质空间,都是这部电影源源不断的惊喜。
我对中岛哲也的喜欢大概已经超越片子该有的水准了,这几乎是一个私心满满的评分。
虽说如此,我还是必须承认,这大概是中岛导演的片子里最中岛的一部,他玩得过火了,但我也看得开心。
《帕高与魔法绘本》不似松子一般那样有一条清楚的脉络,也不如告白那样从多个角度叙事使故事逐渐丰满,更不如下妻物语那样专注于一个确定而又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主题。
《帕高与魔法绘本》几乎不是在讲故事,而更像是在对一个想法进行故事的安排。
在这里,不是想法服务于故事,而是故事服务于想法。
也许从一开始,中岛就没打算好好去讲这个故事。
对于他来说,有比故事更重要的东西。
在片子里,老爷子想住进女孩的心里,想在女孩的记忆之外留下些东西;而女孩也确实,在他的记忆之外,把老爷子给记了下来。
这到底是些什么东西,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段剧情让我想起spec里的濑文的经历。
濑文被擅改了记忆之后,靠自身的意志又全部记了回来。
濑文说这是因为他的记忆是靠身体去记得的。
也就是说,有什么东西是先于记忆,且唤起记忆的。
我不想用什么心理学的知识去看待这样的问题,这样做只会让故事变得无趣。
我想顺着中岛的思路去猜测。
或许中岛想要表达的仅仅是五个字,从现在开始;或者一个词,now。
在这所病院里住着各式各样奇怪的人,他们的共同点即是每个人都拥有过往不同的记忆,大多是创伤。
这些人的矛盾出在他们的过往记忆与现在处境的对比上;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坐在医院椅子上浪费生命的人,更像一个囚禁在记忆中的人。
这个医院里唯一不受制于记忆的就是小女孩。
女孩患了一种罕见的失忆症,致使她的每一天都是新生。
她可以忘记自己在这家病院里虚度的日子,而永远停留在最美好的日子的第二天早晨。
她的过往没有痛苦,或者说没有如此长时间的痛苦。
这几乎是一种残酷的对比:大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涉及痛苦并试图从中捞取幸福,而小女孩则是两手空空去迎接这一切。
大人们早已忘记如何从头开始获取幸福了,一味地囚禁在自身过去的光环里,无意识地认定自己的幸福的方式只能是过去的那种,而不是重新去寻找出路。
无论是童星也好,创建公司的社长也罢;无论是人妖还是被猴子打伤的青年,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幸福或许该从现在开始寻找也不迟。
而小女孩正是来告诉他们这一点的。
社长是最早察觉到这一点的人,也正因如此,他总是陪伴在小女孩身边。
对他来说,对这整个故事来说,他的过往好像忽然变得不再重要了。
而或许社长此刻获得的幸福,超越了以往年月所获得的总和,这是一个既残忍又美好的真理:幸福不与时间成正比。
有些东西付出再多的时间收获都很少,而最值得拥有的东西可能一直在身边却不自知。
我本来不打算针对情节分析这么多,对于我来说,这部片子更重要的是情绪的带动,和想法的共鸣。
我不建议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想太多,尽情去感受就好了。
因为对于中岛来说,这部片子必定也是玩票性质,乱来的剧情和安排,脏兮兮的童话感,夸张的表演,中岛在这次将这些特色都发挥到了极致。
我几乎要以为他把观众都舍弃了,仅仅只想拍给自己看。
所以我才说,这是最中岛的片子。
我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即使没有任何感想,这部片子也是成功的。
专横一世目中无人的企业家大贯先生一次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古怪的医院疗养。
这家医院不仅医生护士稀奇古怪,连病人都莫名其妙疯疯癫癫。
大贯先生一如既往的趾高气昂唯我独尊,随意呵斥任何人和任何事,甚至于连别人记住他的名字都会被劈头盖脸责骂一番。
一日,与小女孩帕高争夺座位丢失打火机。
隔日,心急火燎的四处寻找,发现帕高拿着打火机,也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是恶语相伤拳脚相加。
帕高的怪病是永远记不住昨天的事情,每日捧着同样的绘本念着不同的故事。
当大贯先生再次把手放在帕高受伤的脸颊时,帕高却把这当成是一次温馨的回忆。
如此善意,感动了脾气暴躁的大贯先生,并且决定为帕高表演一次绘本童话来偿还自己的过失,而且,所有人必须参加。
众多医患怪友经过一番刻苦排练,在预订日期准时开演,帕高终于在现实中欣赏到绘本中的想象世界,打开孤苦心扉开怀欢笑。
影片由舞台剧改编而来,日本的巧匠导演中岛哲也编剧和执导,豪华的明星阵容加盟颠覆前所未有的形象。
如果说这是一部童话故事,那影片的制作水准绝对不失童话般的天真境界,甚至比迪斯尼制作有过之而无不及。
蔚蓝变幻的天空,五光十色的布景,琳琅满目的小物件,煞是惹眼的奢华着色,各具童话寓言般的人物身世,一时间,片中的丰富想象力会迅速充斥进观众的大脑令其应接不暇。
亦如《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一样,大把的CG特效运用,让人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幻。
特别是最后那场《青蛙王子大战小龙虾魔人》的精彩大戏,更是把此样梦幻体验推入高潮,让观众们在亦真亦假中饱尝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奢侈洗礼。
尽管已经达不到“松子一生”那样的绚丽高度,也足以震撼人心留有印象。
首先说一下.中岛哲也的电影除了这部我也只看过下妻物语跟松子的一生.所以仅限与这两部作比.所言或有偏颇.如果你从来没看过中岛哲也的电影.这部片子也还算不错的选择.画面一如既往的华丽到耀眼.故事里也不乏煽情跟励志的果子.(只是这次的果子总让人感觉是硬生生挂上去的..)于是你被深深吸引打动.一鼓作气下了松子或者下妻.然后发现哎?原来中岛君的电影也可以如此内容丰富呀..但倘若你不幸跟我一样先看过下妻然后看了松子.于是抱着更高的期望无比激动的点开了帕高的播放键....生硬的以讲述角度引入剧情..医院里有个倔老头.然后又出现一个天使一样闪亮亮的小姑娘(势必又是小的感化老的.)(bingo!言中.)..煽情故事总得以死了结.老人在奉献中咽气.或者小姑娘在大家关爱的温暖包围下含笑而终.于是故事的结尾就不知道到底是谁死了反正是死了一个..故事讲的又慢又拖.里面那只喵不知道为什么做的这么假用真的也不会很困难啊.土屋安娜的表演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呆.故事中的故事的寓意太过明显.还有背景音乐..没有印象了..当然.除了这些这些以外其他方面都还算好.最有意思的是那个田螺人堀米.以及里面很多可爱的小细节.譬如田螺第一次跳出来说到的那个"诗织".让我很白痴的联想到了心跳回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关系哈..以及最开始的那间屋子里.墙上贴了好多银英传啊EVA啊之类的海报.还有窗边蒙克很经典的呐喊小人.应该还有很多我没发现的吧.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给大人看太弱智.给小孩看又太杂乱.不知道怎么会编出一个这样的故事.恐怕唯有画面是无可挑剔得了.
“醫生,我的眼淚不停地流,該怎么辦?
”“很簡單,盡情哭個夠就能停止了。
”中島哲也似乎有種悲觀主義的厭世情緒,體現在他的“厭人”。
從《松子》的“生而為人,對不起”到這部中堀米先生反復強調的“人是最可悲的動物。
”然而中島貫穿始終的還有一種救贖精神。
他相信人性始終有某種神性或超越神性的東西。
因此作為相對於神弱勢的人、或者相對於強者的弱者,都能夠具有救贖他人和自己的能力。
這也正是充滿淚水和傷害的人生中遺世獨立的點滴光亮。
很多人說看中島會想起蒂姆波頓。
的確,除了華麗,除了奇幻,他同樣讓你暢快地笑、淋漓地哭。
不過總有某種讓我不能釋懷的區別。
蒂姆波頓在多數影片中竭力使得鏡頭具有(起碼是至少有)陰沉、黑暗的畫面感,使得它“具有一個哥特的外觀”。
(巧克力工廠和大魚也是不例外的)。
但是波頓的電影其實都擁有一個溫暖的內核。
而中島呢,其實是相反的。
炫目的鏡頭、鮮艷的色彩,旨在揭露人生的冷峻。
在展現溫情時,他的鏡頭恰恰反而是冷靜的。
題外話:1。
中島哲也三十年來幹嘛去了?
拍廣告和電視?
唉,早該來拍電影了。
2。
土屋安娜的腿也是本片一大看點。
3。
眾人對室町蟹鉗怪的“相當日式機器怪獸”的扮相發出“不知道是可怕還是可愛”的驚嘆,是對日本文化的輕微自嘲吧。
看到這裡動漫迷們應該都會會心一笑。
在《入殓师》国内确定引进、等待重映定档之际,看到其在2009年第3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上拿到十个奖项,但有三个提名未获奖:原来最佳配乐是败给同样由久石让制作配乐的《崖上的波妞》;最佳女主角则是《周围的事》木村多江赢走了;而最佳美术指导“花落”这部未曾看过的《帕高与魔法绘本》,中岛哲也导演、役所广司、妻夫木聪等人参演,有些感兴趣,于是就纳入看片计划:一开始戏仿《狮子王》的开头有点惊喜,奇特的影像风格就像是《下妻物语》的更进一步,可惜后续故事却没能如《告白》《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那般逐渐引我入胜。
色彩光亮,童话般的世界啊~~~小女孩子很萌,老爷爷很得瑟,治愈系,大大的治愈系
中岛哲也可能想创造一个小王子那样的童话寓言,结果拼出了一个明星大杂烩。
拥有纯真的心灵
温暖~
很难看
混血萝莉❤ anna酱❤ 两者加一星 其实比松子一生还是差蛮多 还行
除了情感以外的一切都接近过载,中岛哲也习惯性地往人物身上加大量取悦性动作,问题也就一如既往:不在乎动作为何发生,也无法说明是为了取悦谁(就算着力对象是观众,几处对注意力的分流仍然显得可疑)。
中岛惯用的光怪陆离风格 妻夫木聪都不像个人样儿了 那萝莉和花裙子都很萌~
片子的布景超级梦幻,缔造出一个童话世界里的魔法王国。剧里有怪脾气的老头,纯真的小姑娘,朋克风的护士…一些荒诞惊悚的元素,但这依旧是个关于宽容和爱的故事,宽恕自己与爱别人。
从头到尾简直就是一部神剧!!!忍着看完纯属是为了练听力!!日本人的思维有时候真是难以理解。。。。
俩妞不错
我都看不下去。。。日本片儿这种神经质啊。。
土屋安娜 妻夫木聪 童話要玩得大特技要跟得上,用日式特攝玩童話故仔唔係打外星怪獸係打童話怪獸就會特別怪……看碟
可爱的色彩,可爱的人们还有可爱的动画~
不喜欢 看不下去了
话剧体。火柴人。精神病院。夏日的圣诞节,剧中剧,话剧中的话剧,动画真人结合,非常童话,加一星。前面太显冗长。
华丽过了
WX-D9
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