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丽娜:舞蹈人生
Polina,翩翩人生波丽娜(港),波丽娜(台),翩翩人生波琳娜
导演:瓦莱丽·缪勒,安杰林·普雷祖卡
主演:阿纳斯塔西娅·舍夫佐娃,维诺妮卡·佐夫尼斯加,朱丽叶·比诺什,阿列克塞·古斯科夫,尼尔斯·施内德,杰瑞米·贝林加尔,米格伦·米切夫,克塞妮娅·库捷波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俄语年份:2016
简介:波丽娜从小学习古典舞蹈,完美主义大师波金斯基的得意门生,前途无可限量。如所有古典舞者,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从来是心中圣殿,直至遇上现代舞让目标加上问号,波丽娜顷刻心乱如麻。 波丽娜不惜放下一切搬到法国跟随著名编舞家,尽管下定决心奋力练习至近乎痴迷却卡在瓶颈无法突破。波丽娜再次迁往他方,寻找新机遇也寻求新生活。详细 >
瑕疵挺明显的,去法国前一直都是断断续续转接的成长记事。直到个人生活与创作的矛盾割裂开来,特写镜头的情绪铺垫,真实的力量几乎可以说是冲出屏幕与观者汇合。对创作者的启示很大。
女主角很好看,然而最后的现代舞并没有感受到美丽……特别是在看完了原型波丽娜著名的芭蕾作品《巴赫的最后一天》之后,还是芭蕾好看😅
沉浸式的舞蹈,舞蹈即为艺术,展现一个舞者的成长。但是不知道表达的主题何为
这人生,连舞伴也要对。编舞太美了。
被《天道》选入舞蹈团的舞者知道「缺席」是什么意思吗?舞蹈既是「丛林中」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亦是「剧场里」人人都有的一种「艺术」天赋。这是《波丽娜》将「艺术」创作活动与「生命」生产活动通过古典而优雅,现代又残酷的「双人舞剧」形式与刚柔并济、知行「灵肉」合一的「芭蕾舞者」形象完美融进一对抑或一对对女/子身体里之后习惯成自然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成果性/现实性/真理性」景观。毋庸置疑,每一位「女子」作家/画家/摄影师/编/导/演的手上某种程度上都握着「生产」书写/描绘/塑造「人/物」的权力。然而问题却在于,这种作用在无规则的空间上、以及去中心化的笔墨上和具体「有名有姓」的「人/物」身上,能够填补、修饰、调整,甚至彻底改变「人/物」命运轨迹「指尖上」的权力究竟有没有、要不要受到《不羁的美女》干预?
舞蹈很动人,剧情有点碎
“真正的艺术家因追求完美而苦恼,剩下的就让时间来证明是否他们选择的路途是对的。”
家庭线太弱了,没有和她的舞蹈人生产生什么真正的共鸣。前男友实惨,第一段爱情也真是莫名其妙。另外要吐槽摄影,特写不一定要特写大头啊,跳起舞来手臂的一个动作、脖子的一个弧度或者身体的一次韵律都不好看么?两个头在屏幕上的时候我强行告诉我自己,他们在跳舞。为高潮加一颗星吧,要是我去年学现代舞的时候看到这段,也不至于编不出双人舞。
没明白想表达什么。前面一直要进入芭蕾,后面又要逃离芭蕾;离开芭蕾是因为不想按部就班跳“傻傻的舞蹈”,后面为了进舞蹈节硬是把即兴舞蹈框成了按部就班;父母希望她是舞蹈家她满不在乎地去端盘子,父母希望破灭后反倒要用进舞蹈节来告慰父亲。挺中二的,挺拧巴的。
3.5⭐ 芭蕾老师是il concerto的团长啊😍…电影又回到了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的争议,到底舞步是为观众而表演还是为自己而表演呢?是悦己还是悦人更重要?我觉得古典的更美,可是现代舞坚持要舍弃这样不真实的美,于是大家都看不懂了…
听说女主是专业的舞者,舞蹈很美,但是各种微表情和表演还是没办法能达到感染我的程度,一部以舞蹈为主的电影,里面最美最感染我的就只有最后面两人在雪中的共舞,莫名想流泪。电影里面的剧情缺乏小高潮,即使是小高潮但是也被拍的略平淡,剧情编排各种情节的开展都有点流于表面,没办法传达出导演的更深的想法和电影的内涵,
最后那场双人舞蒙太奇撑起全片,片中男女隔着白纱接吻那个镜头也不错,但剧情松散,细节不足。若是一部电影需要详尽的背景介绍和专业解读才能让观众入戏和共鸣,那观影门槛就略高了。20200307☁️观影@UCCA×和观映像
没想到比诺什舞跳得那么好;古斯科夫演老苏联艺术家挺传神的;原来这片还是根据漫画改编!
平淡
舞种乱套,让人搞不清,结尾那段跟芭蕾(&现代芭蕾)有毛关系?古典舞需要严苛的条件、技巧,现代舞更加注重表达与观念,这里也没有什么褒贬,是由于女主生活(家庭)环境和自身的经历才产生了向后者转变的节奏。那些experimental类型的舞蹈跟配乐挺好,但比诺什的舞技都不如廖凡…
瑕不掩瑜。剧情天真单薄,讲述方式也乏善可陈,但海边和结尾两次双人舞都太惊艳。
没看过漫画,对现代舞也不懂,不过女主真是大心脏,对于一个芭蕾舞者来说,能放弃莫斯科大剧院绝对的不容易。后来为了生存也为了梦想,活得也辛苦前段在俄罗斯那部分感觉很真实,博金斯基是个好老师,除了水平高,严厉但又不失优雅。
剧情乏味
怎么嗦,就是你要坚持,坚持看完,,
很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