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么多两极分化的评论,想写一点自己的看法。
以下涉及剧透。
话说片里最大的BUG大概就是这个所谓洛杉矶富人社区的治安系统有那么敷衍吗?
男主还是专门搞这个的哎,安一下监控会妨碍你还房贷吗,男配那么寒酸的样子居然凭着把拷贝的钥匙来去自如不被夹吗?
……嗨,好的咱进入正题。
这片子现在“争议”这么大,主要是对片中男主西蒙与男配戈多的行为逻辑可以有多种不同解读,偏向哪一方都说的通。
你可以说戈多病态偏执,也可以说西蒙冷酷无情。
戈多“亲近”西蒙一家时的心态挺有趣的,不惜占据他人的豪宅,频繁送礼,装出功成名就的样子,似乎想要在西蒙面前争一口气。
最初戈多在家具店初遇西蒙与罗宾,到之后热情到令人厌烦的“倒贴”,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考验”。
就像西蒙在第一次晚餐后说的那句台词一样,有些人毕业后发生了惊人的改变,有些人还是当初一模一样。
假如西蒙变成了“善良”的西蒙,或许,只是或许,戈多不会下手那么狠绝。
其实我对戈多也算不上多同情。
倒不是说他应该振作起来积极乐观,有时候人生走错一步是真的会步步走错,而戈多的处境明显是没有办法靠自身脱离的。
我对戈多异议在于,假如他开始的所作所为真的是“考验”,看西蒙是否愿意改过和解,bygones be bygones,那么他就不应该把女主罗宾牵扯进来。
就算他想要同样以谣言的方式报复西蒙,总会有别的方法。
结尾在医院里说的“好人应该有好报”,听起来仿佛也是戈多在为内心的愧疚而推脱。
一边想着“我其实没有真的伤害她” ,一边自我开脱“假如西蒙没有逼我我不会这么做”。
论伪君子戈多不相上下。
女主家的意外,哪些是戈多所谓,哪些是巧合,影片的结论是暧昧的。
死掉的鱼,可以说是戈多投毒,也可以说是不适应环境(家里养过十几年鱼每个月都要死几条都习惯了)。
狗究竟是被戈多带走,还是自己跑丢也没有个答案。
导演只是想要打造出虚实相结合的氛围罢了。
不然仔细想,一个高中辍学、参军半途退出、有前科且靠打零工维生的人居然能把男主这样的商界精英搞到心理崩溃已经很不可思议了。
那么男主西蒙就罪不至此吗?
如果说西蒙高中刚开始霸凌,是为了发泄自己对父亲的不满,正如西蒙曾经的高中好友说的,小孩不懂事。
但渐渐地,“霸凌”重塑了西蒙的性格,让他越来越冷血。
想象一下,他甚至对自己的亲妹妹都撒谎(妹妹并不知道哥哥才是散布谣言的人),那“谎言”已经深入他的骨髓了。
成年后的西蒙依然延续了“霸凌者”的性格。
进入社会后他的霸凌变成了更隐秘的利益至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上一秒刚得知职场对手的名字,下一秒就雇人调查并谣言中伤对方,使得对手丢了晋升。
很明显西蒙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最能表现西蒙“霸凌者”本质的,莫过于西蒙与罗宾搬家后第一次招待邻居的场景,期间西蒙和邻居们对言行举止不合时宜的戈多极尽嘲笑,谈话间充满了对弱者的鄙视与笃定自身强者的傲慢。
这一场可以说导演对生活富足的优越者们虚伪冷漠的心态还是把握得非常准的。
有人说弱肉强食无可厚非,但这么说并且站西蒙立场的人,通常潜意识都会相信自己是强者那一方。
即使短暂低谷,也会很快爬起来。
可是没有哪个弱者天生就可恨活该,也没有哪个强者可以永远不可一世,而戈多想要西蒙体会的正是高台上跌落的感觉。
如果说放走为了泄愤朝自家扔石头的职场对手,只是为了在来做客的上司面前掩饰的话,结尾失去工作、失去婚姻甚至连自己对罗宾的爱也失去的西蒙才真正体会到生活失控的脆弱。
玩火终免不了烧伤的危险。
竞争对手是怎么看到邮件、发现晋升失败真相的?
是戈多的“操作”吗?
又或许真的只是偶然呢?
如果只是偶然那太妙了。
狡诈卑劣的西蒙,唯一可以算得上“真诚”的地方,就是他对妻子罗宾的爱了。
即使结尾刚生产完的妻子提出分居,他第一反应还是说和,we will talk,想要挽回。
此时的西蒙刚刚接到上司电话,要求他因造谣逼退对手的事辞职,对罗宾的爱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而戈多寄来的录像带摧毁了他仅存的希望。
一向心气高的西蒙咽不下这口气,每当他看到曾深爱的妻子,他总会想起那盘录像带,想起戈多说的那番话。
就算罗宾并没有怎样,就算孩子是他的,心里那根刺已经扎下去了。
从女主罗宾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也可以看作她的女性自我觉醒史。
虽然片里没有点明,但我猜先前罗宾流产,除了药物成瘾,可能也和西蒙的脾气有关。
我说过,西蒙“霸凌者”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更隐蔽而已。
可以想象这样的性格结婚后会有不少冲突,压力过大流产也不是不可能。
搬家加利福尼亚时西蒙的脾气已经收敛了不少,他和罗宾的婚姻虽然崩溃过一次,也在慢慢修补。
只是戈多的出现再次打破平衡。
原本将自己伪装好的西蒙,在戈多出现后一层层撕下了面具;而原本唯唯诺诺的罗宾却一步步坚强起来,认清丈夫的真面目,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罗宾是唯一一个怜悯戈多的角色,这也是为何每当聚会时镜头转向她时,总是带着一丝疏离感,与周遭冷血傲慢又不自知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经历过药物成瘾和流产的痛楚,罗宾比西蒙更早知晓从跌落到谷底的滋味。
从在芝加哥开公司的女强人,到在家自由职业打零工的孤独,正因为这份落差,罗宾总是对格格不入的戈多无比宽容,甚至会被误认为“圣母”的地步。
我觉得罗宾不是毫无原则的滥好人。
在西蒙第一次和戈多公开决裂后,她内心其实是非常害怕的。
浴室的梦暗示她很恐惧戈多会上门报复,而后发现真相只不过让她坚定戈多有充分报复的动机。
结尾病房刚睡醒的罗宾看见来探望的戈多,是带着防范的,她隐约有察觉到戈多在利用自己报复西蒙,不然为什么夫妻关系的瓦解,都“计算”得刚刚好?
站在罗宾的角度,戈多的病态一直藏在幕后,她也不知道录像的存在,她手上并没有戈多伤害的实质性证据。
所以中途罗宾才会带着几分天真地笃信,只要丈夫勇于承认错误,与过去和解,挖去性格上的“腐肉”,那么一切都会好转。
真正让罗宾下定决心离开西蒙,是“扔玻璃”事件,让她意识到西蒙本质依然是那个以谣言毁掉他人人生的“霸凌者”,而这样的人是不配当她孩子的父亲的。
因此结尾戈多出现在病房里对罗宾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戈多以为脸上的伤可以动摇女主对丈夫的爱,殊不知罗宾早就凭自己的力量认清事实。
纠结西蒙还是戈多哪个男人过错更多根本就“方向错误”嘛,站女主角度这俩都TM是深井冰~~~
故事情节其实有点老套。
因为又是拿童年阴影说事。
我猜到了两个主要的点。
不透露了。
我想说的是,坏人自有坏报,不需要我们牺牲自己去惩罚他。
Gordon这种复仇简直是搭上了自己的童年加一辈子。
值得么?
如果说他的人生被牺牲了,那简直就是他自己的错。
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
明明知道对方不喜欢自己还硬是要证明自己去融入是件很蠢的行为。
而电影却要推崇这种事情。
当然,不钻牛角尖,电影总是需要固执和巧合的。
电影中丈夫本来就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了,又何需证明呢。
而Gordon是个极其懦弱无用的人,仅有的一点勇敢还用来去报复了。
回答完毕。
三星半。
惊悚感营造地很好,不像有些悬疑剧要到剧中才开始展现惊悚氛围。
整部戏从男二出场后,就开始气氛紧张。
女主洗完澡擦玻璃那段,我简直吓到叫出声了。
但是在前期氛围营造那么好的情况下,突然发现尼玛是个以得抱怨的故事,以男主如此不择手段的性格,看完录像带去做个亲子鉴定就能分分钟知道真相,却突然忏悔流泪,有些不合情理。
另外女主之前孩子掉了以及身体精神状况问题,后续根本没有详细交代,只是纯粹为了增加悬疑成分这点太扣分了。
顺便吐槽中文片名,直译礼物不是更好,简直混淆视听。
到底哪里致命了?
害我每次都觉得送的礼物肯定含有慢性毒药成分。
夫妻搬进新家,诡异事件不断的电影屡见不鲜,这个电影没有制造太多的一惊一乍,观众知道Gordo身上肯定发生过什么事,于是跟着女主Robyn一步步揭开真相。
即使年幼受到男主Simon恶作剧伤害而悔了一生,相信Gordo在与之不期而遇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复仇,而送去的礼物也想冰释前嫌重新建立关系,但是由于Simon并没有对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抱歉,反倒一而再三的继续伤害行为时,Gordo被逼无路,开始以牙还牙,十倍奉还。
最后的礼物,录像留给他和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Gordo清楚,对于Simon这样狂妄自大的人来说猜疑大概是对其最好的折磨。
个人觉得Gordo并没有对Robyn施暴,Robyn一开始对待Gordo的态度、随着知道他的遭遇对其一直抱有的同情和愧疚之心,Gordo也是知道的,并不会去伤害她。
最后Gordo对Simon说去看看孩子的眼睛就会知道一切,很多人纠结于孩子眼睛的颜色,其实当Simon看到在婴儿室里的孩子,他的眼睛那么天真无邪,不带一丝污染,即使十恶不赦的坏蛋看到这样的眼神,是不是也会想起人性最初的善良?
本来以为这也是一部普通的二流美国小众电影,没想到居然是我的挚爱系列,恐怖+悬疑+惊悚。
在探究老同学weirdo为何这么做的同时,揭露出老公真实的面目,到底哪个更让人觉得惊悚?
受到影片名字的影响,从头到尾其实我在猜那个致命的礼物是什么?
是老同学weirdo本人?
是他给女主带来的紧张不安感?
还是发现老公的秘密?
对女主来说,受到weirdo存在的影响,精神上的紧张崩溃已经不算什么,最致命的,还是发现了老公的秘密。
发现他用一个谎言去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发现他从来就没有悔改之意,发现他根本就是一个自私自利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不择手段去伤害别人的人。
发现每天睡在自己身边的人,自己毫不了解他的本性,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品性极差的人。
老公的确是爱女主的,特别是在影片前半段所演绎出的:你可以放手去做任何事情,只要你的身体健康。
住在大房子里面,事业有成,老公疼爱自己,看起来真的很幸福。
但在这段婚姻面前,爱不爱已经不是最关键的了。
因为最可怕的就是,你根本看不清人心。
我能想象到女主在发现她老公秘密的时候的那种恐惧感。
就像我之前跟男朋友吵架我看着他那张脸担心他下一秒会不会打我的那种恐惧感。
感觉根本不曾了解过。
不过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罢了。
最后女主在医院生下孩子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她好苦。
虽然孩子是自己的孩子,还是会全心全意地爱他,但是一想到为了这样一个人品差到极致,会为了自己伤害别人的人,生了一个孩子,就觉得很痛苦。
我本来以为生了孩子,即使发现自己老公的真面目是如此地令人可憎,她会选择继续在一起,守护这段婚姻。
可是没有,她毅然而然地在生产后就和老公提出了分开。
果然西方人跟中国人不一样。
换做是我会怎么做呢?
看清楚了真面目却迫于孩子要继续在一起?
即使说离婚也会再考虑多一下,而不是选择刚刚生产完自己无依无靠的时候?
我敬佩女主的勇气。
老公可以不是有钱人,可以不太帅,但不可以人品不好。
人品差,就真的没救了。
遇到错误的人,最正确的,还是及时转身离开,不要再耽误自己的时间。
对于男主来说,或许他以为这个老同学偶尔来骚扰一下自己的老婆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他没想到老同学居然有自己家的钥匙,还拍下了可怕的视奸视频。
最后那个视频真的是把我吓到了,惊悚感上升到了极值。
(我以为weirdo顶多就是在男主家里装了个摄像头,窥视他的生活,没想到居然真的变态到对女主下手……至于有没有真的下手就无从得知了,但还是很可怕,有种震碎三观的感觉。
如果最后孩子真的是weirdo强奸女主所得的,那女主真的会痛不欲生了…其实现在想来,男主也不是真的爱女主。
他的爱很表面,会说一些空话,比如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最重要是你,你才是我的领导,他们不过是管理我公司的人(不过这句话真的很性感!
),云云You‘re my boss但在行动上,感受不到。
女主深受weirdo精神折磨睡不着的时候,他不知道,还假定女主是嗑药复发导致的;他不听女主解释,只是一味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连自己的话都不听完的人,还留着干啥??
;他明知道weirdo是因为自己的曾经犯过的错导致现如今的生活,有可能对自己夫妻俩不利,仍然去挑衅他,不顾女主每天独自在家的安危;出了鱼被毒死、狗狗不见这么大的事,他就应该知道女主的安全有危险,第一时间应该搬家,而不是继续留在那里装作事情已经结束的样子……如果他真的爱女主,就不会让她深受精神的煎熬。
所以看一个男人啊,不能只看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他带给你的感受。
所谓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语言是最不需要成本的工具,无论是虏获你,还是伤害你。
可是行动,才是最反映内心的。
感受不到他的爱,虽然他总是口头上说爱你爱你爱你,但那都是假的。
因为感受不到,就如同不存在般。
感受到了,就不会质疑了。
如何提高看男人的能力呢,识别人品,看清内心,还有爱我带来的安全感。
真的好难啊。
豆瓣上,以六开头打分的电影是我极愿意探索的。
这是一个容易引发两极审美的分数。
相对于七分以上的公认佳作和六分以下的无他烂片,处在这一评分水平的电影总会给我带来无限渴望。
在这一片六点几分的电影中,我找到过为其冤屈的佳作,也看到了令人恼火的烂片。
《致命游戏》在豆瓣评分6.6,观影后,我认为它可以达到七分以上的高度,但如果简短的评价,我会着重强调:这部电影几乎让我得了尬尴癌。
一部电影让人有了“尴尬”的感受,说出去必然会得到烂片的结论。
但《致命礼物》是个例外。
它确凿地让我在一些场景因为尴尬几乎不敢只是屏幕,却在观影完毕后坚定地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并且,那些引起人心理不适的镜头,尴尬的恰到好处。
电影的故事不算离奇,但有诱发人前去观影的魅力:一对夫妻从芝加哥搬到加州的别墅中居住,丈夫西蒙事业有成,妻子萝宾美丽温柔,看上去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儿。
刚刚搬到加州后,在商场订购家具时,西蒙碰到了高中同学戈多,后者非常热情,但西蒙却对其毫无印象。
几天后,戈多不请自来地出现在西蒙家门口,并带了小礼物,被善良的萝宾接待。
当晚三人共进午餐。
西蒙对戈多的莽撞而来感到非常不愉快,几次尴尬的聚会后,他勒令戈多不要再靠近他的家。
然而,看似消失不见的戈多,却彻底进入了萝宾的生活。
在不胜其扰的时候,萝宾意外发现了丈夫与戈多的往事。
原来,西蒙在高中时作为校霸欺凌过戈多,这种侮辱影响并彻底毁掉了他的一生。
而此次成年后的密集的充当不速之客,携带礼物强行与夫妻二人进餐,实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报复。
电影由一个驯化又和善的陌生人,以不通人情世故的姿态强新进入新婚夫妇的生活中,他不请自来,带着不受欢迎的礼物,晚餐里也讲不出有共鸣的话。
就是这样一个怪人,他的每一次强行聚餐都让人尴尬到不忍直视,餐毕后观众忍不住长舒一口气,却在几分钟后发现这个人再一次出现,他似乎对于这种毫无友情掺杂的来往乐此不疲。
当代交往中,成年人的一点犹豫已经代表了拒绝,可是,这个人却完全看不懂人情世故,他不断地参与和邀请并不喜欢自己的人,进入彼此的生活中。
夫妻二人就像无法攻克的堡垒,抱成一团,抗拒于外来者的入侵,很明显,西蒙并不像和戈多成为朋友,而萝宾的接纳完全处于善良的本性。
而这一切,就是电影让人窒息的尴尬之处。
如何合理地解释戈多的参与?
这并非一件容易事。
时隔近二十年的同学,对其毫无印象,对方却用各种方式想要加入进你的生活,理由是什么?
导演兼戈多的扮演者乔尔·埃哲顿给出了一个切实的答案——因为西蒙曾经欺凌过戈多。
西蒙曾经是校霸,戈多是任人宰割的可怜虫。
许多年后,戈多体魄强壮,却在西蒙面前依旧胆战心惊。
这是无法言湮灭的恐惧阴影。
可想而知,当戈多第一次在加州的商场里看到毁了自己一生的人,心里是何等恐惧。
他怕这种欺侮再一次降临,于是热情非凡的主动与其交好,进入到他的家庭中,不断地试探对方再一次霸凌自己的可能性。
他一度以为西蒙不再是少年时代的混蛋,但当西蒙有一次用武力威胁他时,他知道一切都没有变,西蒙依旧是个自私透顶的撒谎精。
但他,已经是可以保护自己的成年人。
戈多选择了一种彻底摧毁西蒙的方式,就像西蒙当初摧毁自己一样。
他毁了西蒙的工作,让他挚爱的妻子离他而去,压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萝宾腹内的孩子。
他不能确定那是自己的,亦或是戈登迷奸萝宾后诞下的种子,于是,看着产房里的萝宾,西蒙彻底崩溃。
许多人看完电影,也无法确定这孩子是不是戈登的。
我认为是的,因为戈多最后说:“Good people deserve good things”。
显而易见,西蒙并不是个好人。
萝宾是个天使般的人物,她值得得到最好的。
公众号:读开花儿(readinginbloom)
又经过了两天思考,我觉得把力荐改为推荐。
虽然我自己挺喜欢这部电影,但是好像还不足以达到力荐的程度。
(就是我不会逢人便说“你快去看这部!
真的超好看!
”) 但我觉得如果你喜欢心理惊悚片,比如《消失的爱人》,这部也应该和你胃口。
————————^_^————————(碎碎念:昨天(2016年3月2日晚),看了这部电影。
对抗拖延症一万年,从今天做起!
最近看了好多好多电影,好多本书,都没有写评价!
真感觉荒废了时光,什么也抓不住......从这篇开始写影评,立志不写完影评坚决不看下一部电影!
)(满分是十分)总体评价:★★★★☆ 9.5分气氛渲染:★★★★☆ 剧情:★★★★★惊悚程度:★★☆因为豆瓣的评分标准是: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是以推荐程度而非喜爱程度评价,所以我打算多加几个维度,让我可以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以下这一段完全是剧透!
)故事讲述一对夫妻,Simon和Robyn搬到加州居住。
Simon碰到了高中同学Gordo,但是时隔多年,Simon并不记得Gordo是谁。
然而Gordo表示了自己热烈的欢迎,常常探访Simon家,送礼物。
然而一切看起来并非那么简单,Simon对Gordo的亲近起疑,Robyn却坚持认为Gordo只是有交流尴尬症的人,对丈夫的举动不理解,夫妻之间也因此有嫌隙。
Robyn发现Simon在调查Gordo,并且Gordo确实有犯罪记录。
Robyn顺藤摸瓜,找到另一位Simon的高中同学,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Simon在高中是个恶霸,用一个谎言几乎毁了Gordo的人生。
有机会向Gordo道歉的Simon却又一次展现了他恶霸的本质,痛殴Gordo。
最后,Gordo寄给Simon一份礼物,里面的录像带显示着一个穿戴猴子面具的人在晕倒的Robyn身边,而此时,Simon刚刚生下小婴儿。
婴儿到底是Simon的,还是Gordo强奸了Robyn?
整个电影节奏非常紧凑,没有任何一处我觉得有拖延时间的嫌疑,前半段的铺垫很好的为后面的恐怖气氛和真相的展开做了准备。
环境设定非常好,Simon和Robyn的房子是一个现代建筑,四面都是玻璃,让人有种不安全感,感觉随时会有人在窥探。
音乐和色调的渲染也无可挑剔。
虽说这是一部惊悚片,但是它的惊悚程度还是很低的(对我来说)。
电影里没有鬼怪,没有血腥镜头,没有死人。
这是一部心理惊悚片,但我觉得它的正面意义是我力荐它的原因。
导演Joel Edgerton(也是Gordo的饰演者)很对得起观众,我觉得花一百多分钟看这部电影很值。
所以我觉得豆瓣目前的6.7分是有点低的,这部剧在IMDb上7.1分,我觉得还可以更高。
而且它的中文名为什么要翻译成《致命礼物》,一下变得很low诶。
至于Gordo有没有强奸Roybn,我觉得没有。
就像Gordo说的,“我可以告诉你真相,但是我不说。
”他想要的,就是毁了Simon的人生,让Simon永远沉浸在未解的谜团中。
(你也许会说Simon可以做亲子鉴定,且不说到底容不容易做。
如果是Gordo的孩子,他和Roybn该如何相处?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他做亲子鉴定的事情被Roybn知道了的话,又该怎么办?
对于Simon来说,做亲子鉴定就意味着要面对家里分裂的可能性。
)言归正传,我觉得值在哪里?
以下都是些感想啦。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或者经历过校园霸凌,实际上我完全不能理解,初中生,高中生的恶究竟来自哪里,或许这又真的是人的原罪,与年龄、经历无关。
我看到过校园霸凌,虽然最后被欺负的人的境遇究竟怎样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他们很多人就此消沉下去了。
我自己没有经历过,但是言语上的攻击和集体的排挤还是有所体会的。
事情过去了很多年,我已经不恨那些曾经挤兑、攻击我的人,然而我并没有忘记。
即便再碰到这些人,他们表现的再好,我不会有任何信任可言了。
然而很多人是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的。
像电影里这样的复仇,或许只是个别的极端事件,但是谎言、霸凌对一个人伤害是不容忽视的,难道要等恶性的报复事件发生到自己身上,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恶行会带来有过吗?
或许这个力荐我是有个人情感在里面的,但是我觉得这部剧值得所有人看。
你有善待你的同学,你身边的人吗?
趁还有机会的时候去道歉,去弥补吧。
优秀的心理惊悚片,结尾很值得深思。
片名致命礼物,礼物是什么,是戈多一步步入侵西蒙的生活他却束手无策,就像年少时戈多面临西蒙的霸凌束手无策;是片中无数个突然出现的礼物和多次不请自来的更多,是结尾戈多送出的礼物——婴儿车以及视频,是西蒙的身败名裂以及妻子朋友对西蒙的失望透顶,更是西蒙今后生活中的无限猜忌戈多完美掌握什么叫攻心为上,从头到尾他一直是以弱者受害者身份出现,不费吹灰之力接近主角一家,当然这之中女主圣母心发挥很大作用。
甚至结尾他跟西蒙的对话,“我没有做,我不记得了”,一句话真狠啊关于他做没做,重要吗?
孩子的眼睛是什么颜色重要吗?
我个人是认为人性本恶的,教育道德等的教导约束只是为了引导人向善。
说回戈多,他可能是个好人,但这么多年的生活里他碌碌无为,心境大改变,如果只是单纯报复为什么等了这么多年,他要一切具备要一击必中。
亖去的鱼,丢失又回来的狗,暗中的窥探…甚至最后故意示弱给男主妻子给他们的感情致命一击,以断掉的录像带给西蒙留下无尽的阴影,他有多爱妻子期待孩子生活就有多大的阴霾其实我很喜欢第一个影评的分析,礼物是什么,是“种子”,是生活里无尽猜忌的种子,是那个孩子
看完了这部悬疑惊悚电影:《致命礼物》,还可以,这部电影告诉大家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恶人自有恶人磨,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
做人不能太心机,更不能太阴险,否则终究是会遭报应的!
影片讲述了因为找到一份新工作,西蒙·卡勒姆(杰森·贝特曼 Jason Bateman 饰)带着从事绘画设计工作的妻子萝宾(丽贝卡·豪尔 Rebecca Hall 饰)来到加州居住。
西蒙的事业小有成就,夫妻俩和谐融洽,生活无忧无虑。
在购物时,西蒙偶然重逢高中同学戈多(乔尔·埃哲顿 Joel Edgerton 饰),两人简单交谈后挥手告别。
未过几天,戈多不请自来为夫妻带来了小礼物,当晚三个人共进晚餐,不过西蒙感觉并不十分愉快,显然他不太喜欢这个始终那么古怪的同学,相反萝宾倒有些欣赏这个热心的男子。
在一次小的波折过后,西蒙终于决定张口要和完全不属于同一个世界的戈多绝交。
戈多面带失落,同时一种异样的表情在他脸上浮现……
我觉得这部充满悬疑意味的电影,更多的讨论人性的本质。
看到“戈多”,我第一感觉会联想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这部戏剧中的“戈多”代表的是美好与希望。
诚然,我觉得这部影片中男二的名字是又考究的。
虽然“戈多”作为被欺凌压迫的一方,但他同样是代表正义与爱的一方。
西蒙说谎,本身就是一件错事,“戈多”只是代表正义来惩罚他。
同时“戈多”又是比较理智的,他一开始通过“礼物”来警示西蒙,“The bad thing is the gift。
”后来在西蒙跟他撕破脸皮以后,他展开了更大的惩罚。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却始终没有伤害过萝宾,她一直善待他,他也用爱来回报她。
有人会说,“戈多”在影片中有强暴萝宾的意图。
但结合“戈多”的个人性格,他作为一个被欺负过的受害人,自然不会让一个善待他的好人也遭受同样的痛苦。
在那段录像里,他带着西蒙害怕的猴子的面具,像一个恶作剧的少年,跟他挥手,就像当初西蒙少年时跟别人撒谎一样,既然都是“恶作剧”,为什么要相信呢?
除了结尾有点不够爽,整部电影松弛度把持的相当好,气氛也营造的很成功。
3.5,心理惊悚类的复仇电影,惊喜的处女作
完全没想到的展开方式,主题有些像丹麦的那部Jagten,但根植于典型的校园范例。杰森贝特曼能演腹黑角色也是意外。“你真的认识你的丈夫吗?”由此可联想,金老爷子的中篇《暗夜无星》拍出来应该更好看。
故弄玄虚!
我们只是小孩那句话,让我不寒而栗!学校中的扮演小角色是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如果你成长了也会是更坏的开始?虚伪践踏也是一种意志?你自作聪明想摆脱过去,但过去的并不想善罢甘休,附和着你的心虚回来找你。PS:不故弄玄虚,认真在剧本上下功夫的好过多少华而不实的空架子惊悚片!
最后结局有点记不到了...男主虽然变态但是好帅!
拍得比较细腻但不出彩
借一个恐怖片的外壳,讲一个严肃主题的故事,看到高潮再想想片名,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挺惊艳的。对于导演处女作来说,恐怖片一直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低成本的原因,氛围营造和节奏掌控都是考验导演能力的技术活,这片子拍的挺够味的,而且剧本也完成的很不错,开放式来的很漂亮。★★★☆
心理的悬疑片,只不过三个主角人设都不讨喜,善恶的标签太过绝对,女主白莲花的令人厌烦,其中有一些细节也并未交代清楚
中规中矩的俗套,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什么鬼!!!!!!!!!!!!!!!!!!!!
这垃圾剧情也值得拍吗?!
细思极恐!
三星半。用一百分钟来展示了场如何报复曾经和校园恶霸,血流成河被刀光剑影的拍背式惊悚小伎俩所代替,道德教育效果高于设定的惊悚空间。Edgerton的角色单薄且刻意,Bateman演技爆发,Rebecca短发造型神似Hathaway。
原节子去世了。我好伤心。
不能说反映多么深刻震撼的人性也没有太多艺术上的炫技,但对“小事”如何逐渐左右人的生活与心理刻画起来稳扎稳打,并且避免了用战斗当作高潮这种让我泄气的美国片老套路,一部态度很端正的悬疑片(不惊悚吧),Joel可以的。
这么平淡的氛围和缓慢的节奏之下居然讲述着一个心理扭曲的故事
No.38 最佳的解读是最后男配的醒悟才是男主送的最佳礼物。
不错。
80/100 埃哲顿相当娴熟稳重的处女作,尤其是在三人关系处理上,每一边暗藏的对立能量都为最后的复仇给予蓄力,影片情绪由最初的悬疑晋升为中期的惊悚,在明确矛盾之后以暂时的了断来为平行剪辑下的复仇终点营造反差。【2021.2.4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