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风流

Rush,一级双雄(港),决战终点线(台),F1双雄,冲刺,极速冲刺,竞速风流

主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丹尼尔·布鲁赫,奥利维亚·王尔德,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大卫·卡尔德,娜塔莉·多默尔,史蒂芬·曼甘,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德国,美国语言: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年份:2013

《极速风流》剧照

极速风流 剧照 NO.1极速风流 剧照 NO.2极速风流 剧照 NO.3极速风流 剧照 NO.4极速风流 剧照 NO.5极速风流 剧照 NO.6极速风流 剧照 NO.13极速风流 剧照 NO.14极速风流 剧照 NO.15极速风流 剧照 NO.16极速风流 剧照 NO.17极速风流 剧照 NO.18极速风流 剧照 NO.19极速风流 剧照 NO.20

《极速风流》剧情介绍

极速风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直以来,尼基(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和詹姆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Chris Hemsworth 饰)都是针锋相对的死对头。尼基认真严肃,对赛车的职业十分尊重,詹姆斯喜欢铤而走险,将赛车作为自己寻花问柳的筹码,虽然两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但他们之间的较量却从未停止过。 为了改变自己不够成熟的性格,詹姆斯和偶然遇见的名模苏西(奥利维亚·王尔德 Olivia Wilde 饰)结婚了,尼基亦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挚爱并且加入了法拉利车队,而此时生活已经走上了下坡路的詹姆斯则加入了麦克拉伦车队,一对冤家再次站在了人生的战场之上。一次比赛中,天降大雨,尼基出了车祸身受重伤,詹姆斯因此夺得了冠军。可是,尼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在极短的时间内,尽管受到了众人的制止,但他依然毅然地回到了赛场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太空熊猫英雄归来欢迎回家锁侠麻辣女教师风流家族千铳士小戏骨:补锅巴黎假期非常出击天机道之侠肝义胆万岁雨过天晴的我们劫持你的女儿犬心犬意珠珠的秘密第二季深水迷案第一季我和我的时光少年北极的圣诞老人兄弟怒放的铁甲无敌贾特谍影迷情第二季蜻蜓异教徒1993空劫行动归来的手里剑战队忍忍者忍忍女孩VS男孩最终战争画皮阿里的婚礼最后的舞女睡美人一千零一克

《极速风流》长篇影评

 1 ) 谁能不惜一切上赛场

影片开场,男主角亨利的独白中有句台词是这么说的:“女人之所以会爱上赛车手,是因为他们离死亡如此之近,而你离死亡越近,就越能感到自己是活着的,她们就能看出来。

”有了这句台词,这部电影就一下子和其他运动题材电影不一样了,好电影里有一两句这样的台词就足够,之后,亨利的人生就在这句台词之上展开。

《中国好歌曲》第三期,马上又的《她》中唱道,“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命”,“什么样的人弹什么样的琴”。

《极速风流》告诉我们的则是,“什么样的车手开什么样的车”,以及“什么样的车手找什么样的女人”。

音乐是用来传情达意的,从不同的歌里,我们能感受到不同音乐人的个性,而在体育界,大家关注的通常都是比赛输赢,在我们眼里,那些优秀运动员全都是奋力拼搏、挑战极限的英雄,运动员的个性就常常被忽视,除非他在赛场外惹是生非。

这种非此即彼容易把运动员平面化,所以当看到田亮在《爸爸去哪儿》中的表现,很多人才惊觉,原来运动员也是这么立体的人。

《极速风流》大获好评的一个原因,我认为就是跳出了比赛的输赢,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两个顶级赛车手截然不同的性格上面,亨利和劳达,一个风流成性,一个自律内敛;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一个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过,一个每一天都在为以后精打细算。

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对比是如此的工整,就连两的人找的老婆,都跟他们的性格无比契合。

可我还是找到了两人的重合之处。

表面上看,两位都热爱赛车,赛场上的表现都很狂拽酷霸,可实际上,他们都没能为了赛车而不惜一切,换句话说,他们并不“爱车如命”,而是有所保留。

劳达时时都在计算比赛的风险,前后有两次试图放弃比赛,所以亨利最后说他有违运动精神,可亨利自己呢,拿了一次冠军就风流快活去了,之后迅速改行,这样就算符合运动精神吗?

所以,对于其他那些大肆宣扬所谓“运动精神”的影片而言,《极速风流》可以说是一次反动,或者至少也是一次反思。

和单纯的运动竞技相比,人是过于复杂了,没有谁会真的不惜一切代价,因为除了冠军,还有其他的人生价值,对于亨利来说,享乐比冠军更重要,而对于劳达来说,生命和爱情都要更可贵。

除了人物性格描画和对“运动精神”的反思,《极速风流》还很好地表现了一种既相互竞争又惺惺相惜的关系,将其解读为“基情”完全是一种庸俗化,这种微妙的情愫是如此古典,武侠小说里面常能见到。

不知道熊倪和萨乌丁,林丹和李宗伟,算不算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真正的高手,常常需要一个好的对手来成全甚至拯救自己。

 2 ) 各有各的好

这个片子的评论我真的好想用咆哮体好吗!

这才是速度与激情好吗!

这才是勇敢者的游戏好吗!

这才是理智与情感好吗!

这种伟大友谊完全不逊于伯牙绝弦好吗!

这两男人放我面前要我选我都会选择困难症发作好吗!

既生瑜又生亮的世界太美好了有没有!

这片子既能刺激肾上腺素又拍好了两个性格两极但都天赋超群的男人,两个不悲情不做作,真正的配得上追梦人称号的男人。

人生遇见这样的对手和朋友是烧香拜佛都求不来的运气,Lauda的智力和坚韧落在哪个行业无疑都是个中翘楚。

Hunt的人生就像那一种鸟,真真是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他们活出来的才是人生。

是快乐的,自我的,完全清醒的选择了脚下的每一步路,是顽强的,天才的,勤勉的让脚下每一步都熠熠光辉。

Lauda年老时的回忆像最好年份的酒,好到足够陈放博物馆,好到足够拿进拍卖行,这是幸福。

Hunt也不坏,他去世的时候还是风流成性,还能当永动机,也许对他来说这比身体成为自由的牵绊时去世要幸福。

关于总结语,只能说这是热血片典范!

作为女性观众请花痴!

作为男性观众请嫉妒!

 3 ) 强力推荐——赛场风云,双雄传记

1、观影感受《极速风流》(英文名:RUSH)根据奥地利F1赛车手尼基•劳达和英国赛车手詹姆斯•亨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互相竞 争、巅峰对决的真实故事改编,由朗•霍华德执导,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丹尼尔•布鲁赫主演,甚是精彩!

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赛车竞技的传记影片。

影片一开篇,那马达的轰鸣带来的震动感,就给人带来血脉喷张的感觉。

多场竞技场面精彩绝伦,虽然只是2D,那风驰电掣的速度感,雨中飙车的刺激以及血淋淋的撞击场面,具有非常强烈的画面感和视听冲击。

如果仅仅只是视听效果出彩,那就远远低估了这部作品。

该片是导演朗•霍华德与金牌编剧皮特•摩根继《对话尼克松》之后的第二次合作。

霍华德巧妙地突出了影片的戏剧性,很好的讲述了两个传奇的车手的传奇故事。

节奏明快,冲突强烈,注重细节,细细回味,剧中的一个个小情节都有其用意。

2、真实的人物詹姆斯•亨特, 1976年F1世界冠军,一头金色长发,帅气性感。

驾驶风格激进、冒险、速度超快、不计后果,一如他不羁的性格。

私生活混乱,相传有5000个性伴侣。

78年退役,成为BBC的体育评论员,45岁时因心脏病过世。

尼基•劳达,1975、1977、1984年三都获得F1世界冠军。

出生于奥地利富商家庭,不顾家庭反对毅然走上赛车的道路。

在获得了第三个世界冠军之后,曾担任过两年的美洲虎车队经理。

在商界,尼基•劳达是劳达航空的创始人,同时也是Niki航空公司的创始人。

3、所谓对手《极速风流》是一部很有深度的传记电影。

尼基和詹姆斯在赛场是对手,外界常把他们放在对立面炒作噱头,他们也经常互称“混蛋”,为了打败对方甚至不惜拼命。

但在内心深处,他们惺惺相惜,彼此敬重,赛场的较量也是堂堂正正。

识英雄,重英雄,很男人。

第一次较量实在F3方程式比赛中,籍籍无名的尼基与风头十足的詹姆斯相遇,尼基一路领先,詹姆斯靠冒险抢位,将尼基挤出赛道,抢走冠军,两人结下梁子。

尼基舍弃了在低等级赛事上递进的常规路,靠贷款以及在调整赛车性能方面表现出来的过人才能,进入了F1方程式比赛,甚至加盟了显赫的法拉利车队。

已晋级F2的詹姆斯受其影响,不惜倾家荡产,不要赞助,也挺进了F1赛事。

经过几轮比拼,车辆条件相差甚远,尼基远远领先于詹姆斯,直至詹姆斯设法进入了旗鼓相当的迈凯轮车队。

在76年的F1系列赛中,两人你追我赶,在第十场的“绿色地狱”,就恶劣天气是否应该取消比赛,两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如詹姆斯所愿比赛照旧,尼基在比赛中发生事故,受了严重的烧伤,此时詹姆斯也受到很大的触动。

四十多天后,尼基忍着剧痛重返赛场,并取得了赛段的第四名,赢得了所有人的致敬,当然也包括詹姆斯。

当采访中有记者故意一次又一次以尼基被毁容的脸是否会影响婚姻等问题激怒尼基后。

目睹采访的詹姆斯暗地将无良记者狠狠揍了一顿,实在大快人心。

尼基仍然是风头最劲的卫冕冠军,詹姆斯是极有望冲金的种子选手,两人在采访中各自较劲,心底却是对对方的欣赏和尊重,还有默默关注。

后来赢得比赛后,两人在意大利相遇,尼基的一番话让我很动容“别把生命中的敌人当成一种诅咒,这也是上天的一种恩赐,智者从敌人身上学到的,远比愚者从朋友身上学到的还要多。

”4、演员的演绎片尾看到真实的人物合影,与剧中的演员真的很像,不仅形似,神也很似。

一来感叹詹姆斯是真帅,阳光的金发帅哥,跟克里斯有的一拼;一来感叹化妆真的很赞,丹尼尔那么一个帅哥,戴了假牙套以后跟尼基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后面毁容以后的样子也是和本尊很像。

两个演员都演得非常棒。

双雄对决的对手戏很多,火花四射,你来我往,不同性格的两个人各不相让、各自精彩,不禁赞叹剧本棒,演员表现力强。

克里斯 改变了在漫威电影中相对单一的正派的英雄形象,将这个好胜心强、个性张扬、具有极好的赛车天赋、不羁的花花公子演得有血有肉,很有层次感。

詹姆斯是很冒险,但并不代表他不惧怕死亡,越是要紧危险性越大的比赛,他越容易出现赛前呕吐的状况。

詹姆斯热爱赛车,但他酗酒、嗑药、赛前还可以肆无忌惮地玩女人;他自我,一意孤行,却又有好人缘……然而,克里斯就是有办法让人物的矛盾性变得很真实。

丹尼尔精准地演出了日耳曼人的刻板、严谨、理智、一丝不苟、对技术无止尽的追求、超常的自我约束能力。

很喜欢他在调节赛车性能时表现出来的果断、自信;在与女友结婚前的一番很理科男的表白;受重伤后一边看比赛直播一边承受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痛苦进行治疗等片段。

德国籍的背景无论从语言还是从性格特征的把握上,都给丹尼尔的表演带来了优势。

作为理工生,无论是尼基这个人物还是丹尼尔的表演都给我很强的共鸣和认同感。

当然打动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更多的业内人士,丹尼尔凭尼基一角获得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评论家选择电影等五个重要电影奖的最佳男配角提名。

其实,我很纳闷,从影片的第一人称、戏份,以及人物最后的发展来说,都觉得这是双男主戏,如果一定要比较,尼基才是男一号。

好吧,也许是因为锤哥名气更大,所以被压了番位。

5、写在最后这部片子在F1业内人士给予该片高度评价,它在由真实的车手、领队和车队大佬组成的“评审团”中得到了起立喝彩的待遇。

看到猫眼的排片,着实有点虐。

这部2013年的优秀作品好不容易于2015年引进中国,真希望有更多的观众能关注到它,真的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片子。

无论是喜欢视听享受的你,还是喜欢好故事的你,相信我,《极速风流》值得拥有。

 4 ) 不是影评,只是想自我反思一下为什么一秒飙泪

2014年8月20日我看完之后的短评是140个“啊”。

我也不打算改了因为我今天看完之后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样的。

然后在出字幕的时候马上买了下一场的电影票。

就是这么有魄力(甩头发其实我对Lauda和Hunt也并不是那么有感情,看过纪录片看过维基百科而这几年又听在梅奔的劳达爷爷絮絮叨叨开开嘴炮扯扯蛋,也算是对故事原貌有那么一丁点的了解。

讨论这片子是否还原了当年的那些故事没卵意思,所以我还是想想我为什么在听到theme title出来的时候一秒飙泪吧。

好丢脸啊。

真是毫无准备地不小心泪流满面纸巾都来不及掏。

大概是在那一秒我想到了在天堂的小天使奇奇。

还有V12的声音让我痛心(斜眼看现在的围场。

啧。

怎么说呢,片子的节奏、音效、配乐、剧情都配合得很好,非常紧凑,而对两人的刻画,Hunt我是不太熟的,但Lauda爷爷,嘴炮才是本体(喝茶。

我并不敢说自己是什么F1资深车迷但我承认我是脑残粉,每一次引擎声都让我鸡皮疙瘩掉一地。

还有片中的所有人,不管是车手,车队经理,老板,赞助商,马修,甚至是grid girl, 都让我不断地联想到了我所见过的、知道的所有现在围场的人。

而我又总是忍不住把Hunt和Lauda身上的特质投射到别人身上去……Hunt的金发碧眼,放浪不羁,讨人喜欢……Lauda的嘴炮,要强,认真,调教好手……但,没有人和他们一模一样,这也是我觉得很有趣很开心的地方。

两人的一场场对决不管场内场外也真的是好精彩,普通观众可能会被骗到看完这片子进了F1的圈但我告诉你们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喂。

不,其实也是。

你把一整年围场发生的精彩瞬间剪成一个2小时的片子,情节的精彩程度那绝对不输于rush. 当然,前年不行,去年好像也不太行(咦。

车迷其实过得很艰难的,一方面,又想要比赛精彩,另一方面,又每个星期都在担心受怕。

一下雨,我就开心了因为Seb在雨地表现总是非常出色,但又很不希望它下雨,因为很危险。

真的很危险。

Lauda纽格柏林提出投票建议取消比赛的时候,看着会议室窗外噼里啪啦的雨,我没有办法停止想到奇奇。

也没有办法停止想到Seb赛后说,他们应该在下雨的时候就马上终止比赛的。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Seb露出这种担忧又愤怒又难过的表情。

最后的日本站的雨。

别说了。

我要哭了。

可是,比赛就是这样的。

这就是F1啊。

就像Hunt说那样,你别期望一个冒着生命危险开F1的车手是个正常人了。

40年过去了,围场还是会出事故。

是的,车子变得越来越安全,越来越高级。

但是我们还是失去了奇奇。

我们还是会年年都见到车手进医院。

而我们还是无法停止热爱这项运动。

F1不仅仅是跑圈这么简单,rush让我很喜欢的一点就是它透露了一丁点儿(。

这样的信息。

围场政治,车队赞助,车手本人的性格和脾气,车手对赛车的调教能力,小哥们换胎的速度(咦。

真爱粉如我一个赛季的开始是1月新车的发布。

而是的,就连涂装我也可以高潮半天的。

更别说头盔了。

头盔,简直是F1最大的看点之一。

现在竟然规定不能老是换头盔,没卵意思。

(点开了Seb的头盔图册(喂。

难道你们不觉得Hunt那个黑色头盔比Lauda的好看很多?!

难道你们不觉得莲花74年那辆车比迈凯轮76年的M23好看很多?!

我到底在说什么……(。

随便了。

虽然自从劳达爷爷活跃在围场之后他每说一次话我都要吐槽他,是的就算他夸seb也是怎么听怎么别扭(也真是一项厉害的技能(。

但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敬佩他。

而他俩之间的关系,啧。

导演怎么想的我是不知道的,反正我在电影院是双手捂脸捂了三次的。

你们自己去看看纪录片,我真是,一个大写的感动。

而且听着一些对Hunt的评价和回忆从劳达爷爷口中亲口说出来,我:)) 好的。

希望以后有人拍一个Seb和Kimi的预告片,然后男配是头哥(喂。

大概就是这样了。

我去二刷了。

---二刷之后,我二刷很冷静。

你们看着我真诚的眼睛。

其实在14年看片子之前,我就已经看过他俩的记录片了,而OST更是听了不知道多少遍,根据OST的曲目标题,把剧情也猜的差不多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当年看的时候的激动。

对于一个听OST里面的引擎声就能起鸡皮疙瘩的我来说,你们就别指望我有什么出息了。

这片子的选角真的很神,你们看以前的照片和视频,男女主角都是,神还原。

不是开玩笑。

Daniel的口音也是厉害了,虽然锤哥的英音还是有点不到位(。

另外这片子我很喜欢的一点就是画面的处理。

很多赛车场面的镜头的角度,都是现在比赛直播里能看到的角度(以前的比赛就不知道了。

而且加入了很多引擎内部的模拟画面做切换,还有车手头盔内的镜头(舔睫毛(喂。

真的,非常美啊!!!

好几个画面让我想到了我很喜欢的一个围场摄影师:http://www.vladimirrys.com/ 基本上我是比赛周之后都要刷他的网站,图真的拍得太美了。

完全捕捉了围场从赛道到维修区到观众席,从车手到技师到马修到粉丝,的一切美感。

看完你们也会被这项运动美到。

F1,真的很美。

车子真的很美。

是那种极致的美。

虽然,有几年还是挺丑的(。

但,还是,跑起来,美得惊心动魄。

最喜欢的部分大概是最后Lauda的独白配上Hunt和他本人的真实照片。

感动得无以复加,只想起立鼓掌。

而这一刷,所有的受伤场面我都捂住了眼睛。

尤其是Lauda受伤那一段。

我真的看不下去。

太心疼了。

太害怕了。

这片子我从13年10月等到12月,等到14年的4月,后来彻底放弃了。

而如果我很庆幸,终于等到了。

但很遗憾没有车迷小伙伴陪我一起看。

可是我很高兴我刷了两遍。

大概就这么多了。

 5 ) 幸福是敌人,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极速风流》

电影史上所有优秀传记题材影片(不仅仅是传记片)早已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必须具备传奇性其故事才有可能被改编为电影。

更进一步准确地说明,这种传奇性不能仅限于其专业领域,还必须能够引起普通观众的兴趣。

反映在资本控制和娱乐性主导的影视剧这种表现形式中,标准变得更加简单和可识别——话题性!

患病的数学家,畸恋的小说家,怪诞的商业天才……话题性成为可被改编为电影的首要考量要素。

想一想科学史上诸多堪称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之类,他们在电影世界的踪迹是多么地乏善可陈,而这完全并非因为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成就不够惊天动地,而只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缺少诸如“花边新闻”似的话题性进而被影视创作者有意识地选择了遗忘和略过。

当然,文学艺术领域永远比自然科学领域要活跃得多,因而会有更多进入普通观众视野甚至“上头条”的机会,这也就是诗人、音乐家等成为传记影片题材的可能比科学家要高的原因所在——前者天然地比后者更具有话题性。

虽然都是封闭空间,但实验室远比书房的隔离性更强。

但无论如何,朗·霍华德是所有在世导演中最为深谙传记题材影片之道的人(之一)。

想想那部名动世界的《美丽心灵》便一切不言而喻——当然,作为为数不多的以科学家为题材的影片,纳什的故事得以被拍摄为《美丽心灵》并不是因为他天才般地创造出了“博弈论”,而是因为他的精神分裂症。

朗·霍华德深谙此道,所以当《急速风流》(Rush,2013)来到眼前,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影片的观赏性——因为霍华德绝不会去拍摄一个无聊的人物,哪怕他是一个天才,如果不够“有趣”的话,依然会被霍华德断然拒绝。

如其片名,《极速风流》完全具备“极速”(F1赛车)和“风流”(海姆斯沃斯扮演的男主詹姆斯的风流韵事)两重要素,换句话说这一片名完全可是说是“速度与激情”的另一种说法。

“飙车”是一个永远具有吸引力的题材,尤其对于男性来说。

本片男主角詹姆斯·亨特是1970年代F1速度最快的车手之一,其1973年第一次参加F1方程式赛车比赛,1976年就收获了第一个冠军,堪称天才又运气极佳。

然而在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他却醉心于情色享乐和媒体追逐,在赛车领域再无建树,并最终于45岁时因心脏病去世。

除了速度以外,我相信“情色”这一话题也是霍华德选择詹姆斯·亨特作为题材的原因所在。

然而,《极速风流》的魅力并不止于视听,更在于其对白构造出的深层意蕴。

丹尼尔·布鲁赫饰演的尼基·劳达在片中与詹姆斯·亨特亦对手亦朋友,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尼基认真严肃、冷静理性,熟稔改装赛车的技术与经验,将赛车作为一项终身事业,因此而没有朋友只有一同比赛的临时队友;詹姆斯则激情疯狂、强调体验,对于胜利的渴求源于对胜利所能带来的享乐、炫耀、金钱还有女人。

两人在低级别的比赛中就开始竞争,只是结果却很不相同:尼基专注而又踏实,却运气糟糕;詹姆斯则顺风顺水,赢得胜利也赢得无数女人的青睐——甚至伤口和流血都成了耍帅的勋章,从而轻易俘获女护士的身体和芳心。

然而不可忽视的关键点则是尼基在赛前的呕吐,这被詹姆斯视作无能的表现——当不久之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他才知道那是兴奋的象征,而兴奋对于赛车手来说是一件好事。

尼基通过贷款来到的法拉利车队,并因自己改装赛车的技术轻易赢得了第一份正式合同——这个詹姆斯口中有着“无能”表现的人开始展现出自己的霸气、专业和天才。

此后,尼基顺风顺水,作为法拉利车队的车手迅速赢得世界冠军。

眼看曾在自己视线范围内的人极速冲出自己的视野站在世界赛车的速度巅峰,而自己却似乎已经走在了下坡路上,詹姆斯当然心口不服。

换句话说,詹姆斯内心并不多么崇敬世界冠军的荣耀,只是尼基的成功和曝光率“激怒”了他——他要证明自己同样能够做到,那最宽广的炫耀舞台是属于自己的。

于是,詹姆斯加入麦克拉伦车队。

新赛季,这对曾经的对手再一次开始了战场上的追逐、竞速和比拼——这战场是赛道,也是人生;这比拼是赛车,亦是人生。

从影片开头就没有朋友,更不近女色的尼基遇见了一生所爱,并最终步入婚姻殿堂。

冠军的荣耀、情感的美满,一切像是“农奴翻身”。

但我要说并非如此,因为这样的结果早已在影片开始尼基呕吐时就已经注定。

他只不过是对待赛车太认真、太理想,从而让我们产生了缺乏激情和天才的错觉罢了。

转身看看不停追逐尼基红色法拉利赛车的詹姆斯吧,与名模苏西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妻子与理查德·伯顿(注:此人乃是伊丽莎白·泰勒的前夫)的外遇事件占满了几乎所有报纸的头条。

当然,此刻的詹姆斯完全无心重视自己头顶这结结实实的“绿帽子”,因为他正专注于要赶超尼基,赢得世界冠军。

于是,詹姆斯欣然接受了离婚,并在走出房间的时候便与记者开起玩笑。

这一刻,是詹姆斯·亨特一生中最为专注于赛车的时候,这样的时刻,此后再不曾有过。

故事在纽伯格林北环赛道发生转折——影片改编自詹姆斯·亨特的生平故事,但在纽伯格林北环赛道之前,我总是犹豫着不能判断到底谁才是本片的第一男主角。

显然,尼基·劳达的故事更加励志,充满波折。

在此站之后,我完全放弃了去纠结到底谁是第一男主角,而彻底接受了这是一对亦敌亦友的赛车手之间的故事,他们因为不同的态度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他们让人激动不已、唏嘘感叹或失落无奈,无论你更喜欢谁。

纽伯格林北环,这一本就难度极大的赛道此刻大雨倾盆,危险系数远远超过了20%——这是尼基心中对于危险的判断基准,超过20%风险的比赛就不应该参加。

赛车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需要智慧、理性和冷静。

尼基召集车手会议,提出取消比赛;詹姆斯却认为这是尼基为保持领先地位的阴谋,进而煽动其他车手要求继续比赛——在这一刻,詹姆斯提醒尼基说,赛车有时候更需要朋友,而不只是临时队友。

意外在大雨中的赛道上发生,尼基被困在着火的赛车中将近两分钟,面部和头部大面积的烧伤是明显的伤痛来源。

然而,对于将赛车作为毕生事业的尼基来说,更大的痛苦则来自内心——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眼看着桌上的电视机播放着一站站的比赛,詹姆斯赢得冠军,将积分一步步追上来,甚至将要反超。

42天的治疗过程中,尼基的坚强和妻子的爱意溢满整个画面。

当尼基强行要戴上赛车头盔,于心不忍的妻子试图阻止时,尼基没有发怒,当然更没有顺从地放弃,他只是平静地说:“你知道的,什么都不要说。

”这些充满魅力的对白,伴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使得《极速风流》没有沦为一部只有以刺激肾上腺为目标的竞速画面的MTV,它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仅仅42天,尼基重回赛场。

新闻发布会上的幽默风趣,证明了这个伟大赛车手的变化;不变的则是其对于总冠军的信心和渴望。

而那个出言不逊的记者的提问——“你现在这个样子,对你的婚姻真的没有影响吗?

”——随即证明了詹姆斯与尼基作为对手的同时,他们友谊的存在。

因为詹姆斯很快就将这位记者狠揍了一顿,而这绝不仅仅是出于愧疚。

尼基重回赛场就夺得分站第四名,詹姆斯的车子却抛锚而未能完成比赛——这其中绝没有愧疚的因素,随后他们将不断地证明这一点。

尼基继续领先,詹姆斯继续追赶,分差也越来越少。

最后一站到来,仿若世事轮回天注定,又是大雨倾盆。

尼基·劳达在保持领先的前提下却将赛车开回了维修站,做出退赛的决定——理性、勇气,还有爱情和责任,在这一刻全都迸发出来。

詹姆斯则继续在危险中飞速前行,轮胎磨破和如注大雨让死神和冠军拥有了同样的出现可能……这一次,詹姆斯超越了死神,以一分的优势赢了尼基,终于成为了世界冠军——有时候,你不禁要问:为什么詹姆斯的运气总是如此好,而尼基却偏偏遇上灾难?

一切又回到了影片开头,詹姆斯不停地出现在报纸头条或电视栏目中,却都与赛车没有任何关系,享乐和激情再一次成为生活的主要内容。

从此以后,詹姆斯再也没有对赛车有过签署离婚协议后那一刻的专注。

如此一部赛车题材影片,却并没有沦为纯粹轮胎摩擦地面混合着发动机声的爆米花电影,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导演霍华德和编剧皮特·摩根。

那些精美的对白使得影片不仅具有速度,还具有了深度;直面死神的竞速刺激,烘托出伟大竞争的颂歌。

当尼基步入婚姻殿堂,幸福之中他说出了这样一句深击身心的话:“幸福是敌人。

”是呀,幸福是敌人,尤其当幸福发生在一位常常要面对死神的赛车手身上时。

它会让人不能勇敢前行,会让人心生犹豫。

所以,20%的风险底线是尼基的理性和智慧,更是他对于幸福的责任,也因此在最后关头他选择了停止比赛,与妻子回到房间换下制服。

而当这些与他忍着疼痛想要戴上头盔的画面相互映衬,这些怎能不让我们心生感动?

“直视死神的眼睛,逃过他的魔爪。

这感觉,就像成了骑士。

”这是詹姆斯·亨特。

当尼基和詹姆斯在飞机场相遇,詹姆斯正赶着去又一个宴会,而尼基则在检查飞机准备飞行——他通过开飞机来训练自己的控制力。

回忆起那最后一站的比赛,尼基说超过20%的危险是不被允许的,而詹姆斯则说了前面那句话。

对于詹姆斯来说,人生在于体验,刺激、激情远比冷静地赢下一个又一个冠军重要得多。

这是两人的最后一次亲身相见,友谊的情绪流露得更多一些,尼基说出了明显规劝和挽留的话:“别把生命中的敌人当成一种诅咒,这也是上天的恩赐。

智者从敌人身上学到的比愚者从朋友身上学到的还要多。

”对于没有朋友的尼基来说,詹姆斯是他心底最好的朋友。

对于尼基来说,“幸福是敌人”,他的坚韧和智慧让人感动。

而对于詹姆斯,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

当尼基说下赛季再见时,詹姆斯回应到:“但我得先玩儿开心了,生活中得有享受,有一百万个奖杯、奖牌、飞机却不能开心,有什么用呢?

那又怎么能算赢?

”当詹姆斯离去,跑向朋友的飞机,那身影让人不由得心生失落——下赛季他当然没有出现在赛场上,寂寞的尼基在几年后再次赢得世界冠军,而詹姆斯则英年早逝。

注:据说丹尼尔·布鲁赫为了更好地演绎尼基·劳达而佩戴了牙套,让自己显出些许龅牙。

于是这片中的造型就老是让我想起红土之王纳达尔。。。

而且耍帅的镜头全都给了“雷神”海姆斯沃斯,真委屈了西班牙男性布鲁赫呀,不过大概也是因此才让西班牙人发愤图强在演技上更胜一筹的吧。

2014-2-8

 6 ) 看了5遍Rush,讲一些主角衍生的赛车小故事

首先需要知道个赛车背景,劳达跑F1是70-80年代,也就是塞纳普罗斯特的前一个时代,也就是那个时代LOTUS给F1装了鼻翼和尾翼,那时F1不像现在是序列是变速箱,用拨片换挡,那时候是纯手动挡,而且也没有像现在有那么复杂的电子辅助,没有KERS,没有DRS,没有TR告诉你策略,顶多一个指示板,所以那时上古方程式是很纯粹的,也意味着驾驶难度非常高,看F1早的都知道,以前是没有HALO保护车手的,也没有碳纤维单体车身,1000马的本田都有过,所以低容错率导致失控后容易出人命。

以前的赛车手真的玩命,真的很勇敢。

劳达的前两冠是75和77年,76年是亨特,亨特差点进不了迈凯伦,迈凯伦原本的人选是Jacky Ickx,电影中提到了,当时亨特正在急着打电话找车手席位。

Jacky Ickx这老爷子很传奇,70年法拉利亚军,83年开280G拿了达喀尔冠军,参加15次勒芒拿了6个冠军,可惜就差个F1冠军就能大满贯了,在上海赛车场的保时捷活动见过老爷子,很和蔼。

那时候的赛车手基本都是阿隆索这样的,勒芒,F1,印地500,Targa Florio,纽博格林1000英里,达喀尔各种耐力赛都跑,真的强。

上海赛车场保时捷活动,老爷子和新旧935

280G

1976 Porsche936

1970 法拉利F312B回到劳达,讲讲电影里没说的故事,78年劳达去了布拉汉姆,老板就是后来的F1老板伯尼,那年布拉汉姆的BT46独一无二,得名于那个大风扇,设计者Gordon,也就是他后来设计了迈凯伦F1(三座超跑),衍生一下,迈凯伦F1在95年拿下勒芒冠军,碾压原型车组,也碾压法拉利F40LM。

BT46

黑色59号夺冠

两辆F1LM和F40LM亨特很强也很浪,跟张伯伦差不多,很喜欢这种放荡不羁,一头金发,天哪。

这也是为啥,我也喜欢莱科宁。

KIMI开完WRC回F1开用着雷诺引擎的路特斯,也就是现在雷诺的前身。

去年周冠宇在上海新天地画甜甜圈路演开的就是他当年那辆V8(我也在现场)。

摩纳哥站,KIMI戴着亨特的头盔比赛,劳达说: ‘I must say,Kimi,you are more like James Hunt than James Hunt ever was.’

Lotus

我08年开始看F1,中草汉密尔顿,10-13年Vettel开着红牛垄断四连冠。

然而14年,舒马赫从奔驰退役,奔驰原本想选海菲尔德跟罗斯伯格搭档,但劳达慧眼识人,做了个创造F1历史的决定,作为奔驰车队非执行CEO,他选了汉密尔顿,于是就有了接下来6冠王的故事,并且有望今年平舒马赫纪录,8冠我觉得都可以。

汉密尔顿我就不多讲了,去看看他07/08和前几年德国站15位起步夺冠还有今年的比赛就知道当年劳达的绝定是多么的明智。

这是部好电影,我不会从各种专业角度分析,我很主观得说这是最好的赛车电影(不和纪录片比较),BGM影响深刻,营造很好的氛围,我很喜欢电影能拍出两位车手专注赛车,心无旁骛得拿命比赛,因为冠军只有一个,历史通常只会铭记住第一。

就像Ford VS Ferrari(这部影评也写了,我主页里有),要不是这电影,很多人都不知道肯迈尔斯,大部分人只知道迈凯轮和谢尔比。

若要比较两部电影,Rush一定是拍得更好的,但福特法拉利的历史影响力更大,毕竟不是车迷也知道这俩牌子,但知道这两位车手的故事还是少数。

72年的纽博格林第二圈的事故没有让劳达退缩,42天后重回赛场,那场蒙扎代表法拉利竟然跑了第四,绝对是最勇敢的赛车手。

(纽博格林F1那年后取消了,纽博格林24小时还是每年举办的)2019年5月20日,劳达去世了,享年70,他一定是去找亨特了。

Rush和Ford V Ferrari 只是人类赛车历史上两个比较有名的故事,讲述着人类对速度的渴望。

速度就像MDMA会上瘾。

Speed is everything. Power is justice。

赛车不仅仅是汽车工业在第三产业的娱乐广告项目。

赛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上百年汽车工业的发展,良性竞争催化了很多新技术,我在福V法的影评里也提到了。

赛车很小重但却是个很伟大的运动。

(可以去看看NETFLIX的纪录片)R.I.P Niki Lauda(劳达和亨特也有纪录片)

极速一生 (2013)8.32013 / 美国 / 纪录片 / 鲍尔·克劳德尔 / 迈克尔·法斯宾德 尼基·劳达

亨特 VS 劳达:F1赛车最伟大的竞争对手 (2013)9.02013 / 英国 / 纪录片 / Matthew Whiteman / 尼基·劳达 詹姆斯·亨特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 第一季 (2019)9.52019 / 英国 / 纪录片 运动 / Martin Webb Nick Hardie James Routh Nonuk Walter / 费尔南多·阿隆索 基米·莱科宁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 第二季 (2020)9.22020 / 英国 / 纪录片 运动

 7 ) 我希望幸福是可以控制的,长久的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都是世界冠军,并且彼此惺惺相惜。

他们两人代表了两种生活态度:一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另一种是理性生活,严控风险。

哪种方式更好,不言而喻。

年轻的时候,可能更喜欢第一种,酣畅淋漓,扬名立万;而随着年林的增长,一定会明白,外界的名利都是别人的,自己对自己的负责和爱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要陷于现时的幸福,更要把控好长久的可控的未来。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可控,并不是不冒风险,而是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且我勇于乐意接受所有的后果,这才是“成功”与否,都是幸福的。

 8 ) 不做独孤求败,最好的是棋逢敌手

导语:每个赛季,F1中有25名车手出赛,每年我们中有两人死去,什么样的人会做这种工作?

肯定不是正常人,神经病、反叛者、怀揣梦想的人。

迫不及待要名垂青史的人,不惜为此付出生命。

——尼基·劳达其实这部电影早在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国外上映了,自己也一直想看,但是奈何”快播“早已不在,自己也不是什么“种子达人”(别笑,我很纯洁的),所以无奈的等了两年,终于盼到在国内上映的日子!

于是乎在周末的下午,飞奔到电影院,静静的看完这部时常123分钟的电影.......如果有人问我看完后《极速风流》后对这部电影有什么评价,我会毫不吝啬的赞扬它,因为的确,它是我迄今为止最好看的F1电影!

文章内容剧透,慎入!!!

重温F1历史上的那段光辉岁月这其是一部记录两位F1世界冠军——詹姆斯·亨特和尼基·劳达在上世纪70年代赛道角逐的电影,既有香车美女,又有赛车竞速!

而且如果你热爱F1,我想詹姆斯·亨特和尼基·劳达这两个名字在你的心目中绝对的与众不同!

詹姆斯·亨特——狂放不羁的浪子<图片2>F1是个花花世界,这点堪比娱乐圈。

俊男、美女、赛车加上大把金钱与名望,风月故事简直水到渠成。

不过,金发帅气的詹姆斯·亨特,在这点上可谓独领风骚,他算得上是F1史上最放荡形骸的车手,没有之一。

但不可否认,这位浪子拥有卓越的赛车天赋,他的驾驶风格激进而凶狠,从福特方程式与F3开始,他就屡屡用强悍的走线把对手逼向绝路,并丝毫不惧怕各种事故。

而单从职业成绩而言,亨特只是众多F1冠军中的一名,他甚至没有成功卫冕过冠军。

在1976赛季的巅峰之后,其成绩便不断下滑,最终在1978年末,结束了自己五年的F1生涯。

与F1战绩相比,亨特另一个引以为傲的纪录是其性伴侣数,他给出的答案是5000!!!

尼基·劳达——严谨刻板的车手<图片3>亨特的故事之所以有趣,很大一部分得归功于他的对手尼基·劳达。

上帝很调皮地做了这样的安排——令两位性格迥异的车手同处一个时代,并让他们相互竞争,火花四溅。

劳达几乎是亨特的反面,这位满怀赛车梦想的奥地利人,不顾家人反对而投身赛车运动。

通过向银行贷款的冒险方式,自己购买车手席位来参加方程式比赛,从F2开始挣扎着向F1进发,并最终在1974年得到法拉利老板恩佐·法拉利的认可,加盟法拉利车队。

而且与亨特的昙花一现不同,面部被毁容的劳达继续着高水平的表演,他在1977年与1984年又分别拿下两个世界冠军。

如今,尼基·劳达依然活跃在F1车坛中,成为了德高望重的F1传奇人物。

完美演绎的赛车传奇而《极速风流》则是根据这两位F1传奇赛车手真实传奇故事改编,完美的角色性格塑造、演绎和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性剧本使得本片在赛车题材的电影类型打造上无限趋于完美。

首先两位主角不但从外貌和神态上努力向原型靠拢,在服装、造型方面也进行了精心的模仿,以求还原真实人物的外表。

比如锤哥(雷神扮演者: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扮演的詹姆斯·亨特,减肥14公斤才把自己塞进赛车,丹尼尔(《美队三》中邪恶男爵扮演者)所诠释的尼基在遭遇赛场事故后,面部大面积烧伤的妆容,更是令丹尼尔无限接近尼基。

除了演员的完美演绎,整部电影的制作也是业界良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高速摄影和特效团队,做出了惊艳的视觉效果。

<图片4>在最后一站富士赛道的比赛,大雨倾盆而下、引擎轰鸣、轮胎飞转的发车画面,仿佛将观众带到了比赛现场。

特别最后一站富士赛道的比赛,大雨倾盆而下、引擎轰鸣、轮胎飞转的发车画面,仿佛将观众带到了比赛现场。

无上荣誉的背后是无限的接近死亡在《极速风流》中,我们也真正的感受和了解职业赛车手的疯狂和激情!

他们游走在死亡线上,像劳达说的那样,20%的死亡概率。

这里是死神的前往地狱的通道,也是速度与激情铺就而成、代表无上荣誉的红地毯。

<图片7>电影其中一个片段:在德国大奖赛上的纽伯格林赛道的赛车事故中,传奇车手尼基劳达在800度的烈焰中被困达1分钟,在死神的镰刀边缘捡回一条命,但却因此毁容。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仅仅过了42天后,劳达不顾医生的劝阻坚持在蒙扎出赛!

或许在医院苏醒之后的劳达,忍受痛苦试着将赛车头盔戴上,为重返赛场做准备的那一刻起,他闷声的嘶吼和来自胸腔痛苦的低鸣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带上头盔,重回赛场,才是一名职业赛车手应有的尊严!

视听、心灵双重震撼F1赛场是一个梦想燃烧的地方,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正是在这样一个极速世界里,让无数怀揣梦想的人甘愿为他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

我喜欢这部影片,他告诉我们人生不仅仅是输与赢,而在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至少要有一次赌上自己一切和够格的对手分高下才称得上完整,不最后不得不感慨,影片如此精彩,恐怕很久我们都不会再看到如此出色的赛车电影了。

 9 ) F1赛场的一段绝代双骄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从一个配角的口中给出了这样一个概念:有些男人爱车甚于爱女人。

两个性格迥异的主角在荧屏上演绎一段精彩车坛往事的同时,也给出了他们认同这个概念的共同原因:因为这个行当可以接近死亡,也就是说可以挑战死神……Niki Lauda:奥地利人,传统的日耳曼性格,冷静到冷血,可以在赛场上坦然接受20%的死亡风险,但是平时谨小慎微。

所以他选择以精通调整赛车等方式来控制风险,以稳定发挥和技术上的精益求精统治车坛多年,显然是舒马赫的先驱者。

但是他结婚之后也发现了温柔乡是英雄冢,“happiness is enemy”,不得不在关键时刻选择退赛,不再敢搏命,因此十分羡慕另一个主角。

James Hunt:英国人,电影的花花公子,乔治贝斯特的车坛版本,追求风流享乐,但是敢于拼命斗狠,因为心中有一颗冠军的心,不过“one title is enough for him”,惊险的拿了一个世界冠军就心满意足的达成人生目标,然后早早退役,在享乐中英年早逝。

这也是一般车手性格的一种极致。

 10 ) 极速风流:不怕神样的对手,就怕命运的玩笑

想想我也算个F1的菜鸟级车迷,不过随着条条框框越来越保守稳妥的规定和制度出台后,我也逐渐从起初能精神奕奕通宵达旦兴奋看完一场比赛的狂热分子变成了如今只会偶尔瞄瞄结果和新闻的业余爱好者,近年来一家独大一马当先闭着眼睛都能预测出冠军的F1,越发失去了真正意义上“速度与激情”的核心目的,车手的价值也一落千丈,虽然将近四十年过去了,跃马和迈凯轮依旧是赛场上竞争最为激烈的对手,却失去了更为激动人心的引擎轰鸣声,少了命悬一线精彩纷呈你追我赶的经典戏码,没了吊人胃口不到最后一刻输赢难定的冲线悬念,以及旗鼓相当难分伯仲神一般惺惺相惜的对手。

对于上世纪被无数车迷视为黄金年代最带感的美好70s,我了解甚少,反倒得感谢这部电影,就像一台神奇有着巨大感染力的时光机,引领我身临其境般走进了昔日足以燃爆小心脏的F1,重回惊心动魄肾上腺素疯狂飙升的赛场,虽说当年的车速远不如现在风驰电掣,也没有高科技面面俱到的保护装备,惨烈恐怖的事故场面成了家常便饭,没法压低居高不下的死亡率,还得硬着头皮玩命的直面命运的残酷玩笑,含有一切未知危险因素的雨站更是一场难以预料的生死搏斗,但除了能给予观众足够的惊喜、快感和精彩外,车手的个人能力和魅力却能最大限度的放大和凸显,他们争强好胜亡命驾驶,有着发自内心的狂热和职业素养,在将这项急速运动的强大魅力发扬光大的同时,也一并造就了刻骨铭心的传奇时刻。

尼基和詹姆斯不仅在惊险万分的赛道上留下过惊人的战绩,同时还上演了玩命逆袭和险象环生的历史瞬间,而影片就是以他俩为原型,围绕着这对70s亦敌亦友的对手展开,这部电影并不像俗烂的爆米花电影那般,一门心思追求震撼逆天的视听效果,剧情却像豆腐渣一样不忍直视,从天不怕地不怕混迹于三流车队的毛头小子,到想尽法子挤进梦寐已久的F1大本营,成为无数人崇拜追捧的顶尖车手,一路看过来就像亲历了他们从失败到成功牵动人心的脱变过程,其中对于他们情感生活的刻画,更成了他们往后命运走向的重要因素,也使两人的形象看上去不再是简单空洞的赛车手,而是个性十足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男人,而之所以能给这部电影打上经典佳作的标签,除了紧张刺激的叙事节奏和形象反映人物心态的细节刻画(对詹姆斯玩转打火机的镜头印象最为深刻)外,锤哥和布鲁赫之间火花四溅的精彩演绎功不可没。

虽然都有着一颗争强斗胜雷打不动的决心和两条见面就异常亢奋的毒舌,冷嘲热讽的斗嘴数落起来完全不留情面(看得我直乐),在骄傲自负的性格特征上他俩或许还能达成一定的共识,但他们对待生活却有着天差地别大相径庭的态度和观念,詹姆斯就像个潇洒不羁的浪子处处留情,私下过着看似随意享乐的糜烂生活,到了赛场,就成了将生死置之度外不顾一切争分夺秒杀出一条出路的牛逼车手,这种鲜明的风格注定詹姆斯会是个不受束缚任意妄为的玩命之徒,而这种锋芒毕露存有隐患的危险个性虽然助他反败为胜从死神的手里拿下了世界冠军,但同时也为他绚烂缤纷的人生画上了令人伤感的句点,不过或许就如詹姆斯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所在意的并非结果,而是非凡的享受过程,虽然短暂,却足够的夺目精彩。

尼基则显得更加的踏实和稳重,对赛车有着超强而敏锐的调教能力和天赋,凭借这点不仅收获了美满的爱情,还从一位碌碌无名的付费车手一跃成为最牛车队跃马的头号车手,并轻松拿下世界冠军,但就在世事难料的经历了面目全非痛苦不堪的死里逃生和术后恢复后,虽然不顾医生劝阻咬牙忍痛回归赛场拿下不俗的成绩,决定和詹姆斯一决高下,但永远没法预知的可怕命运却有着让手握的幸福稍纵即逝的可能性,意识到这点的尼基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不再横冲直撞的赌上性命,而是在关键的最后关头选择了退赛,把近在咫尺的胜利拱手让人,这股勇气和明智之举无疑更加令人钦佩。

而这及时的收手并非退缩,反倒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的体现,也是为将来的胜利埋下伏笔,并也得到了时间的印证。

而在后来创办的劳达航空发生坠毁事故中,从尼基的态度和行动中也可看出,他对于职责永恒不变的执着信念和坚定的处事原则。

表面看来他们从不放过讥讽和刺激对方的机会,但实际内心却是相互的敬重和佩服,在某一时刻,相信他们会由衷的感慨这辈子能遇到这样的一个对手是多么值得庆幸和自豪的事,就像最后尼基说的那番感人至深的话:“人们都说我们是死对头,可他是少数我喜欢过、敬佩过、甚至嫉妒过的人。

”在F1这个用金钱堆砌起来的游戏中,在技术越来越发达和场外因素逐渐掺和进来的当下,必然的扼杀了理应拥有的精彩好戏,幸运的是还能利用影像的特性,回望当年那个让人激动不已痴迷疯狂的年代,一个个伟大的车手身影相信将会被永远的定格在辉煌的历史中,被永远铭记和怀念。

上星期的巴林大奖赛,时隔多年,身穿红色战袍的莱科宁,再次站上了久违的领奖台,举起奖杯的那一刻,真心让人感慨万千。

《极速风流》短评

没觉得应该得那么高的分,一般般的感觉

7分钟前
  • 狐狸
  • 还行

节奏拿捏的很好,虽然有123分钟长,但是丝毫没有拖沓感。看过最好看的体育类电影。

11分钟前
  • 郭连凯
  • 力荐

太教科书了

13分钟前
  • 吃 硬
  • 较差

觉得一般~不过看到最后还是有点燃~

17分钟前
  • momomomo
  • 还行

该片粉丝贱得慌,每有体育题材电影就要拿自家淋学院奖提名的炮灰出来碰瓷,醉了,敢情你家Rush体育双雄鼻祖,别的片必须拍成你们这种结构和形式,不然不配的。

19分钟前
  • julianafrinks
  • 很差

这么娘炮的电影浪费我时间

20分钟前
  • 灰狼
  • 较差

一个永远及时行乐,一个永远在向前看努力着,两个车手的斗争不就是生活的斗争吗?最后他们也没真正接受对方的生活方式,却成为了互相心里最嫉妒的那个人,就是因为对自己所相信的一切的坚持吧,谢谢2013年有这么一部动人的杰作收尾,不仅是给F1迷,更是给所有心怀梦想却不敢坚持的人的信仰

25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欣赏不动. 男主的脸实在纵欲过度...

28分钟前
  • atmosphere
  • 还行

没看完,不太喜欢这种片子。

30分钟前
  • LeighPeng
  • 很差

就不该相信朗霍华德能拍出啥好片子,更不该相信豆瓣评分,看的困死了,这片竟然被吹成这样简直是疯了

35分钟前
  • 雷文
  • 较差

┭┮﹏┭┮

37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虽然我很喜欢王大锤,虽然这部电影表达出来的东西非常感人和令人深思,虽然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F1,但不知道为啥,这部电影真心不是我的菜~~

39分钟前
  • 爱橘猫的悠酱
  • 还行

季默的BGM好燃!!!

42分钟前
  • 张天翼
  • 力荐

中规中矩的类型片,评分怎么那么高?

47分钟前
  • 粵語殘片
  • 还行

真的是很好的一部电影

52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力荐

别把生命中的敌人当成一种诅咒,这也是上天的恩赐。智者从敌人身上学到的,比愚者从朋友身上学到的还要多

56分钟前
  • 喜悦之地
  • 还行

保守 工整 老太太斗嘴一般的对白 与同类题材的Le Mans少了利索劲 死敌间的所有对白都不如Steve McQueen的一句“Now don&amp;#39;t be an asshole.” 题目中文翻译是亮点 猛然发现几乎所有赛车题材电影题目都离不了“极速”两字

59分钟前
  • kubrick215
  • 还行

大燃片燃的不只赛车,还有互为生命中最重要对手的两个硬汉的心性,片名要是加个副标题应该叫真我的风采,迥然不同的两人对践行自己人生哲学那股劲爆劲儿,描画地几乎令我老泪纵横。尽管删了锤哥花花公子事迹令主题有损失,并且已经看过盗版,本片依然好看到不进影院今年电影算是白看了的程度

1小时前
  • #烧光光#
  • 力荐

好看!

1小时前
  • momo
  • 力荐

燃爆了!好喜欢Niki啊啊啊啊啊!

1小时前
  • 面白饭Θ☉Θ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