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黑帮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影类型,在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而不同地区的黑帮电影,给人完全不同的观感。
好莱坞影片《教父》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黑帮电影之一,被誉为男人的圣经,它将主题升华为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权力交替中的深层意义——权力与罪恶的关系;香港黑帮片如《英雄本色》则注重描写黑帮的义气与豪情,让无视年少轻狂的青年人对黑帮充满好奇与向往;韩国黑帮片如《新世界》则注重描写黑帮的阴暗面,让人对黑帮的一切遐想瞬间幻灭。
《江南1970》无疑属于典型韩国黑帮片范畴,灰暗的感情基调和悲情的结局把一切希望都扼杀在黎明之前,主人公金钟大试图抗战改变命运,却还是倒在了疾驰的历史车轮旁,倒在绝望和愤恨的血泊中。
黑帮与政界的纠缠不清注定了沾染其中的人都无法全身而退,活到最后的只有少数有手段的政客,其他人只不过是卑微的棋子,随时可以丢弃。
本片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容易导致评论两极分化,但是不可否认,它是一部诚意之作。
导演庾河的街头三部曲以本片为最后一部,本就打上了浓浓的庾河烙印。
暴力和色情片段充斥,剪辑略显突兀,这两点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受众群势必减小,但是完完整整看完全片,我仍然被它深深打动。
庾河有些韩国昆汀的意味,暴力美学和史诗版的动作场景是他的追求,也掩盖了其他不足。
江南1970中的动作大场面很多,并且场场见血,但是这并不是为了追求杀人的快感,而是人物命运矛盾把他们推向了这个极端。
1970年代的打斗,不可能如21世纪这般飘逸拉风,有些原始的工具:斧头、铁铲、木棒甚至雨伞都可以成为杀人的工具,这不是寒酸,而是真实。
不得不说的是泥潭打斗戏,导演试图用原始而肃穆的方式祭奠杀戮和死亡,一百多个人在一片荒芜而泥泞的坟地中冒雨厮杀,雨水、鲜血和泥土溶于一体,快镜头和慢镜头交替,没有多久便是尸横遍野。
即使赢了这场战斗,也没有欢乐可言,只是一种绝望尽头的申告式。
演员为这些高难度的打斗戏付出了很多,挂彩生病都要咬牙上,而最终拍摄结果也是让人满意的,可以作为一个黑帮电影名场面。
打打杀杀的背后,是温情与不忍。
金钟大和养父姜吉秀,金钟大和妹妹姜鲜惠,金钟大和兄弟白荣奇,亲情爱情和友情都给过他温暖。
金钟大一步步走向不归路,是想让这些他珍惜的人活得更好,为此他可以拼上一切。
最后养父被兄弟所杀,妹妹嫁人后屡屡遭家暴,钟大不忍看见这些,但是始终没能守住这些遗失的美好。
他万念俱灰试图和妹妹逃离,最后还是被政治家抛弃暗杀,就这样遗憾而终。
人生即是如此,金钟大命运多舛的一生,只是数十亿人类中一个平凡的写照,许多人比他更不幸,也有许多人比他幸福。
我在柴静的《看见》一书里看过的一些话,用在这个电影里也很合适,因为这部电影真实,如同记者眼中的现实。
“人性里从来都不会只有恶与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
最后一夜,‘血红的眼睛‘睁开,人的脸也许在背后挣扎闪了一下,没有来得及尖叫,就在黑色的漩涡里沉下去了,暴力一瞬间反噬其身。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
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
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兽欲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
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秋叶归于泥土。
不必悲伤,只要曾经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就已经足够。
告别的日子已然到来,亮灿灿白晃晃的光蜂拥而至,仿佛在高蹈庆祝这世上一切自知的、不自知的生命。
这个亡命之徒,孤零零一人,向着日光,颓然倒地,眼中泪流。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上面那几句话,可能实在是后面的情景及配乐太让人无法释怀了。
说实话这电影前半部分让我很烦躁,从剪辑方式(画面零碎,场景转换太快不统一)到拍摄方式(镜头由远及近、从大到小),再到人物对话故事情节,无一不让人觉得这导演格局真小,拍的片过家家似的,老是交代各种阴谋各种小聪明。
说实话观影的前面部分我可能产生了某种类似于上帝看渺小的人类总在汲汲营营耍小聪明时的那种不屑及嗤之以鼻。
我以为,这是导演技术及思想上的局限。
可是, 随着剧情的展开,一切都开始厚重起来了,导演仿佛在说“我也觉得那些人与人相斗很low,而且我就是特意要用那样的表现方式来突出人的可笑态。
人不就这样吗?
总是自相残杀相互斗狠,尔虞我诈永不休止。
但是即便这样人不还存有比这些更珍贵更庄重的东西吗?
这世界不存有一些更隆重的东西吗?
”导演毫不吝啬地把那些庄重到隆重的东西都拍出来了(无论怎样都无法泯灭的对亲人的守护、对兄弟的宽容、激烈凶猛同时又充满仪式庄重感的动作场景、最后的日光、男主的眼神),赞。
然而导演仍旧是信心不足的,善的守护终究抵不过恶的攻击,所以他的主人公最后都失败了。
影片中不乏小欢愉、小幸福,但总的来说是不幸的。
里面主要人物(钟大、勇奇、养父、妹妹)给人感觉都很孤独,即使笑着也悲伤。
尤其是主人公金钟大,他始终面临着一种全然的孤独,但是他也是内心深处守护某些东西守护得最坚定最不容置疑的那个。
通过极具真实风格的影像,各种卑劣赤裸裸地暴露出来,随之闪现的庄重让人想起这毕竟不是一个全然卑微不值一提的世界,即使是被毁灭,也带着震慑人心的力量。
庾河导演看似是在否定这世界,其实他借否定的否定肯定了这世界,带着苦涩的心情。
这一定是让神看笑话的世界,但也应该也是让神又无奈又爱的世界。
人纵然整天勾心斗角,算计残杀,但还有爱在支撑。
人们在努力地生活着,从来都没放弃过,即便总是走上歧途,即便总是失败,但人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生活。
PS:影片配乐也大赞。
《江南1970》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感觉是震撼!
首先故事本身反映的现实令人震撼:70年代的韩国贫民,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好一点而拼出一切的努力!
其次就是男主角的扮演者--李敏镐的表现令我震撼,他舍弃了以往高富帅的一贯形象,以毫无修饰的外观出现在观众视线中,特别是泥潭大战,李敏镐打出了自己的新天地,拓展了戏路!
完美的外形加上凶狠的打斗,再有凌厉传情的眼神,展现了不一样的李敏镐,成就了完美的李演员!
纵观新千年后韩国电影的这一波来势汹涌的异军突起,类型电影的制作绝对堪称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以《鸣梁海战》、《思悼》、《观相》为代表的古装片;以《国际市场》、《七号房的礼物》、《奇怪的她》为代表的温情喜剧片;以《熔炉》、《素媛》、《辩护人》为代表的社会批判片;以《新世界》、《与犯罪的战争》、《卑劣的街头》为代表的黑帮片;以《盗贼联盟》、《杀人回忆》、《走到尽头》为代表的犯罪惊悚片等等商业大制作,再加上其他五花八门的小成本类型片与艺术电影,强势助推了韩国电影市场的崛起和繁荣。
在这其中,犯罪(黑帮)类型片可以看作是韩国电影的标签之一,构思巧妙的创意、精雕细琢的剧本、演技出众的演员、以及九十年代就开始的电影审查制度的松绑,为这一类型片的勃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韩国犯罪片最初的发展中大量借鉴了好莱坞和香港同类型电影,但随后凭借着韩国电影人旺盛的创作欲,往往能够推陈出新,合理地融入本土特征,不仅在尺度和创意上大胆开放,而且还尝试杂糅进黑色幽默以及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如今来看可以称得上「自成一家」。
《江南1970》的导演庾河曾执导过《马粥街残酷史》和《卑劣的街头》,这三部作品合称「暴力组织三部曲」或者「街头三部曲」。
其中《马粥街残酷史》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是黑帮片,而是控诉社会体制和政府独裁对学生的影响。
而《卑劣的街头》则是十分典型的黑帮片,对人性的欲望与困惑作出了非常精彩的诠释。
从故事背景、架构和风格而言,在《江南1970》中可以看到另两部作品的影子。
比如本片和《马粥街残酷史》都将时代背景设定在七十年代朴正熙独裁统治时期,只是对社会面貌描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同时,就算有着强烈的批判色彩,但两部电影中无不充满了对那个年代的怀旧意味,并在服饰、音乐、街市风情等方面得到了呈现。
而本片与《卑劣的街头》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涉及黑帮元素,而且主人公也都纠缠于欲望、梦想和友情。
当然,《江南1970》的时代特征更加鲜明,围绕着七十年代韩国政府对首尔南边的江南地区的开发,让这片荒芜的土地一下子成为了政客和房产开发商大肆敛财的香饽饽。
也许是真实世界的残酷赋予了韩国电影以力量,韩国影人从不畏惧揭露社会的黑暗面,这也便促成了韩国黑帮片的另一大特色,那就是政府与黑帮团体的相互勾结和利用。
于是在这部满溢着时代伤痕的影片里,政客、商人和黑帮的勾结俯拾皆是。
一边是他们翻云覆雨、轻易地主宰土地和他人的命运,另一边是底层百姓被连蒙带骗失去房屋地产。
导演庾河曾在江南地区度过了少年时期,亲眼目睹了穷人们是如何在肮脏、潮湿的棚户区艰难度日,又受到怎样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这片曾经被庾河写进诗歌的土地,从此成为了充斥着欲望与背叛的人间地狱。
当然,对于我国观众而言,很难对韩国的这段历史有切身体会,不过以两大主角为代表的黑帮人物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应当有着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
从最初的衣衫褴褛,到后来的西服革履,两个乞儿走过了颇为曲折的道路。
对土地的痴迷、对亲情的渴望、对强权的痛恨且依赖,对友谊的困惑和纠结,使白勇奇与金钟大这对异姓兄弟只能以悲剧收场。
其实他们的初衷很平凡,只是不想再饿肚子、想要守护家人而已,但既然选择了卑劣的道路,就只能是任人驱使的炮灰,再也无法回头,到头来年少时相依为命的时光反而是彼此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温暖回忆。
导演庾河被称作偶像终结者,此前权相佑和赵寅成因主演了他的前两部黑帮作品成功摆脱偶像桎梏,迈入实力派的行列。
而在《江南1970》中他又起用了当时的人气偶像李敏镐和沉寂许久的金来沅,让两位长腿男神套上破衣拾荒,扔进泥潭打架,进行了一番从精神到肉体的形象重塑,结果无论是商业还是艺术上都得到了不俗的反响。
对比《马粥街残酷史》和《卑劣的街头》,也许是因为导演野心太大,试图传递给观众的情绪太多,所谓贪多嚼不烂,导致本片的剧本不够简明扼要,其中诸多人物、情节的背景信息也不大明确,尤其对非韩国观众而言看起来有点伤神,不如前两者那么干脆利落。
好在剪辑风格相对凌厉、画面构图亦有讲究、一众主配角的演技也在线,多少弥补了剧本上的缺憾。
有时候想法过多并不是好事,欲做加法反倒成了减法,未免得不偿失。
♑
文/Xaviera《马粥街残酷史》的最后铉洙和恩珠再一次错过,《卑劣的街头》的最后,炳斗在江边被捅后倒下,绝望而惊讶地看着曾经的小弟,《江南1970》的最后,钟大在铁轨旁倒下,望向光明的尽头,却始终走不出去。
贯穿庾河导演街头暴力三部曲的也是这种令人忧伤不已的宿命感,三部作品诉尽街头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浮沉与血泪。
《马粥街残酷史》以校园制度和暴力作为开篇,《卑劣的街头》将社会帮派暴力和背叛推到了极致,终章《江南1970》更是官商勾结,背叛和欲望交织,迈向了更深的绝望。
整个三部曲从校园延伸至国家,导演的野心也表露无遗,但这种野心并没有在最终篇延续,反而因为太大的野心乱了自己的阵脚。
最大的问题在于叙事的手法,前两部作品都是单线叙事,完全围绕男主的故事叙述,再由男主引出身边的各色人物,并通过对男主故事的叙述,带出了角色在当时环境下所产生的行为结果,同时也对角色所处的年代进行了刻画。
《江南1970》则是舍弃了单线叙事,而选择了多线结合,钟大和勇奇分开以前分成兄弟俩一起的线以及议员部长黑帮头目的线,两人分开了以后,变成了兄弟双线再加议员部长黑帮头目线,除去金来沅和李敏镐两位男主以及多位龙套,涉及的政客和黑帮主要角色就有五个,再加上三个女角色,这样的叙事加上人物众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观众的混乱。
实际上故事也并不复杂,七十年代经济发展,政府欲开发江南成为第二个首尔,机遇与杀机并存的当时,金钟大与白勇奇患难两兄弟,误打误撞进入黑帮因故分开,钟大后被黑帮头目姜佶秀收养,认识到了歌舞厅主人闵社长,得到了炒地这样的财路和议员徐太坤的人脉,却在一次偶然的任务中重遇了勇奇,勇奇在对头帮派里上位,两人重遇后看似暗中合作,但勇奇早已变得不择手段,甚至想利用钟大获得更多的利益,钟大不得不在兄弟情和亲情中挣扎,到最后两人不过是被政客和黑帮用作棋子,目的达到便舍弃。
但这样的故事被多线的叙述和凌乱的剪辑冲散,导致电影本身想要表达的东西被打碎,更是淡化了时间线,讲了一点欲望和野心,又去讲兄弟情,接一点亲情,然后又揭露政客与黑帮的勾结,突然又来几段毫无意义又毫无美感的激情戏,最后还多余地加上兄弟俩铁皮屋里相处的戏份,这些碎片并没有整合成能让观众受到冲击的点,情绪铺排都没有到位,连最后的反转也来得毫无张力,反而会让人觉得导演好像什么都想讲,但又什么都没有讲。
七十年代的韩国正是朴正熙总统执政时期,韩国正开始发展重工业,克服石油危机造就汉江奇迹,同时实施新村运动,缩小农村和城镇的收入差距。
现实中的民平党戏中被改成了成民主共和党,涉及到的在后来暗杀朴正熙总统的情报部长金载圭也被改成了金正赳(金正奎),朴承久虽设定为财务委员(当时应该是经济企划院部长),但形象也贴近于当时的总理崔圭夏。
正值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政客和黑社会的勾结,小人物的命运就足以令人唏嘘,但这样一个题材被诠释成这样实在十分可惜。
除了叙事手法和剪辑以外,戏中角色的塑造和诠释也令人遗憾。
李敏镐的角色金钟大,重情重义,为了家人和兄弟不惜一切。
他甘愿作为徐太坤的棋子,不过是为了能有一个家,一个有瓦遮头,有家人热菜热饭的家,其实并没有很大的野心和欲望,到最后的死其实也是可以预料的,毕竟他自己也说愿意做一只棋子,不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抛弃。
整个角色可以说并没有很多的爆发点,非常的平,其实《马粥街残酷史》的男主铉洙与金钟大有类似之处,多方逼迫最终爆发,爆发的时候看得很爽,看着钟大却有种一直憋屈到最后也没能爆发的心酸。
李敏镐一贯的形象与这个角色完全不一样,敢于接受这样的角色尝试转型是他的野心。
动作戏打了麻药也继续上,多次的练习和受伤都是他对这个角色所做的努力,这份努力完全值得被称赞,动作戏也利落好看,完全没有浪费长腿优势。
可惜的是,他本身的贵公子气质挥之不去,以至于他塑造的金钟大像是跌入了贫民窟的贵公子一样。
就算是走在田野间,戴上眼镜,衣服一甩,还是像在拍移动画报的金叹,完全不像是经历过困苦的邋遢穷小伙,让人难以入戏。
与妹妹之间无法诉说的感情和与养父之间的感情都诠释到位,尤其是多次偷偷地看着妹妹无法言说的纠结好像看到了李润成,有一段成功收到地契的以后本该被留下的表情却被剪辑剪掉,看到养父改自己姓氏准备申请入户的表格那一整段,哭戏情绪转折突兀不够细腻动人,最后倒在铁轨的不甘和绝望也不够强烈。
虽然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还是有一段很喜欢的表演,开头看着吃着热饭热菜的一家三口这段,那种羡慕和渴望得到家的眼神,反映出钟大对家的追求,也是这个角色最突出的特点。
首次挑战大银幕主演的李敏镐很努力但效果见仁见智,接下来的路应该好好想想怎么走,毕竟贵公子也不能演到老,选择这部戏也像是在摸索着转型的路,希望以后能继续看到他尝试不同的角色,明确找出适合他自己的路,同时也期待着下一次的变身。
另外一个角色白勇奇,从一开始的不想惹事拉开想要和买废品的大叔干架的钟大,到最后开始利用钟大还不得不心狠手辣杀人,他对金钱对权力和对女人都有着非常大的野心和欲望,这个角色其实非常抢戏。
金来沅为此减重,并选择了一种内敛的方式去诠释,甚至有的时候根本无法从他的表情里看到波澜,让他的行为显得不受控,但也因为这样的表达让他在爆发的时候显得惊人,最突出就是两场杀人的戏份。
第一场杀人的戏份,表面低头哈腰问着你想要什么,看似理亏的样子,眼里却闪烁着:说那么多废话捅死你就一了百了的信号,杀完人以后抽烟却平静地说着话,简直恶魔附体一般。
另外一场用烫斗杀死姜佶秀的戏,从假装到开始杀人的演绎都与前一场类似,不同的是最后的那个被逼得无路可走又有一丝愧疚的表情,这两段都非常精彩。
从《Punch》和《江南1970》,金来沅算是摆脱了过去的清新暖男形象,朝着多元化的熟男方向发展,之后的作品也完全期待。
虽然这次尝试不尽人意,但《江南1970》依然有着庾河导演的印记。
充满荷尔蒙的动作戏依旧,印象最深的也莫过于那场动员一百五十名演员耗时一周用水八百吨的泥地打斗戏,类似的泥地打斗戏在《卑劣的街头》也出现过,只不过这次的规模更大。
配乐还是保持水准,当然也有喜欢的戏份,钟大和勇奇在杀掉黑帮头目以后两人在大雨中的戏,放慢的奔跑加上配乐,简直残酷又诗意。
整部戏以俯瞰的陆地和火车呼啸而过为开头,最后钟大和勇奇在火车轨下捡破烂,火车一过,他们也如流蚁一样,被高速行进的火车似的社会碾压而过,成为轨道边跌落的灰,风一吹就不见,而这三部曲也在到不了的光明尽头中带着遗憾的结束。
或许电影作品和明星也像是《马粥街残酷史》的结局李小龙被成龙取代了一样,当下的辉煌,终将会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成为记忆。
柳河导演的街头终曲再一次破灭了两个年轻人的梦想。
钟大对拥有自己土地的渴望,勇奇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
在政治家们肮脏的世界里注定只能作为棋子昙花一现。
导演为了这最后一笔似乎有些贪心了,双主角,对现实更残酷血腥的解剖。
造成影片剧情过分片断化,人物细节情感的铺垫不够充分。
最后唯一一盏用来照明和取暖的灯泡在两个年轻人摩拳擦掌蓄势待发的时候被意外踩爆。
“砰”一声光明不再一切回归原点,反而比导演毫不吝啬给敏镐留的绝望长镜头更有说服力。
让人映像深刻的主题曲竟然是菲律宾传奇歌手Freddie Aguilar的《孩子》。
单曲循环的时候,眼前自然浮现出勇气和钟大最后悲痛无法瞑目的样子,反而后知后觉的有些心痛。
任何一个角色都没有鲜明的特性,人物关系不明了,很多人物的出现都不知道对剧情发展有何作用。
李敏镐的眼神不管看到什么都是那样,只是男二号让我稍微感觉有点特色。
整部电影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百度看了导演,原来《嚎叫》《霜花店》《卑劣的街头》都是同一个导演,我想说,这三部比起江南来无论剧情节奏还是演员演技都不知道高了多少个档次。
看完电影已经两3天 还是有点晕晕乎的 感觉心还迷失在江南70年代那个男人的眼神里 对于一部承载了自己很多第一次的电影 好像有好多想说的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应该怎么说 就试试说一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吧 之前看一些别人对电影的评论 大部分都是 动作场面很震撼 画面很暴力残忍 演员演技很好 李敏镐突破以往形象很成功 演技实力远上期待之上 还有最后那个眼神的深刻悠远 却好像很少看到有人提及导演说得钟大对妹妹那只是在心里的一点点 为什么我看完电影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一点点呢 从钟大第一次看到妹妹时的眼神 心里就在说 导演骗人 那不是一点点 那一眼就知道 那个人对于他会是只要她能幸福 他付出什么都可以 面对爱情他有最卑微的灵魂 甚至没想过这幸福是可以由自己给 是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给不起还是有别的原因 这份爱他从来没有说出口 只能以哥哥的身份守护他最爱的人 看着她和别的男人亲亲 看着她和别的男人谈婚论嫁 看着她和别的男人在教堂结婚 你能想象那一个个他看着那些情节的眼神吗 心酸 心疼 心痛 如果她能幸福也就算了 这些他都愿意独自忍受 只要她能幸福 偏偏那个别的男人根本就是一个混蛋 家暴 在门口在医院 你能想象看到自己视如珍宝的人被那个混蛋如此对待 他的眼神有多痛心吗 不过第一次他居然是用给那个男人钱解决还挺意外的 这种情况摆一般人通常不是先凑一顿再说吗 他的隐忍超出我的想象之外 倒是后来在赌场找到那个混蛋揍他的那场打戏成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 完全有别于之前帮派打架的感觉 完全因为个人情绪激动打得 其实钟大基本是一个克制隐忍的人 除了最初靠捡破烂维持生计 虽然日子很苦 却有最简单的快乐 一支烟半块泡面都能看到他脸上淳朴的笑 那个抽着烟对小男孩眨眼的神情简直可以用美好来形容 那一瞬间甚至让我产生了电影基调没我之前想得那么晦涩 想起电影片花里钟大说得那句 如果当时他们的房子没被拆毁 他们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 可是就算是在电影里也没有如果呀 一个偶然 事件他发现原来自己对打架很有天分 原来自己除了捡破烂还能靠拳脚改变自己的生活 当时的他应该并没意识到跨出这一步意味着什么 有点无知 还不知所以然 一切新生事物的刺激以及能改变生活得到想要的一切的欲望 还有心里那压抑的感情 反正我觉得钟大初期的暴力多少有发泄压抑的因数在 印象很深的一幕 一面是妹妹和家人在酒店和别的男人谈婚论嫁 一面是钟大因为报仇的打斗场面 两边画面的交叉对剪莫名有一种 你将嫁作他人妻 从此我亡命天涯 这里的电影配乐不能更赞 把钟大那种悲壮悲凉既视死如归又无坚不摧的感觉渲染得淋漓尽致 那里已经想哭了 真正开始哭是教堂那里 看着心爱的人嫁给别人是什么心情 他的眼神会告诉你 他没有哭甚至没什么表情 可那眼神里无边无际的落寞能把你压死 他没哭 我心里稀里哗啦的 有留意他喉结动了一下 我想我明白他无声咽下的是什么 后来骑摩托车迎着风的眼神 我没想到什么王家卫了 只是觉得那一刻才是他真正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的开始吧 人家是输了你赢了世界又怎样 钟大是失去了你 我还有什么不能做 我要拥有一切 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想要拥有一切 这就是导演说得一点点。。。。。。。。。。。。。。。。。。。。。
感觉还没法具体解读钟大这个人 善良隐忍 暴力残忍 聪明算计 沉着冷静 睿智得好像洞察一切却又天真得侥幸相信 天才 白痴 魔鬼一线之隔 导致他走到那里的是欲望野心还是梦想守护或是最初那一点点的放弃已经不重要了 只是觉得他这一生太仓促了 从那个偶然开始所有的变化都太快了 快得还来不及思考对错就一脚踏进了这个大漩涡 他以为他可以在这个漩涡里凭借自己聪明算计利用那些人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然后全身而退 可他终究是一个小人物 他也终究还是低估那些人那个时代的五指山。。。。。。。。。
写完才想起在内地还没上映前这是不是不太好 应该没事吧 无字幕版自己好像也没怎么看懂 不算剧透吧
即使没有字幕,我也被金钟大眼神里满满的悲伤所感动,尤其是他在看相册回忆养父时那表情的变化,到最后潸然泪下那一幕,根本无需任何语言就已把观众带入到悲伤痛苦中。
此外,李敏镐的动作戏让人感到惊艳,果敢狠绝,一气呵成,在感到血腥的同时又很迷恋。
整片怀旧风味很浓,配乐很赞,配合钟大最后在隧道里的充满不甘的眼神,让人完全沉浸在忧伤不已的宿命感里。
封面和简介好像在说一个很热血的故事。
但是实际上电影完全充满了黑暗,韩国电影真敢拍,在揭露自己国家腐败和政客的无耻行径上从来不留情面。
尽管结局是黑暗的,如此还是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地方甚至看了差点落泪。
主角金钟大作为拣垃圾过活的孤儿突然有落迫黑社会老大姜佶秀给予收留,不再流落街头,对温柔美丽的姜老大之女鲜慧也暗生情愫,看起来高大帅气的钟大和鲜慧应该会配成一对(是观众自作多情了)。
后钟大在回家时看到鲜慧在车里和别的男人亲吻,在黑暗中只见钟大下垂失落的侧脸,这一刻仿佛能看到他极度失望的内心「自己一直深深爱着默默守候的美丽纯洁的女生,悄悄和别的男人谈起了恋爱,我只是自作多情。。。
」,这也算世间最痛苦的事之一吧。
婚后鲜慧丈夫是个极品家暴渣男,可是钟大仍纵容他一次并给他很多钱但以后不能再打鲜慧。。。
他的用心良苦让人感动,看得出钟大是极其有情有义的人。
若鲜慧中意钟大该多好,只是本人猜测鲜慧是看不起贫穷的钟大吧,除了出身没钱外钟大哪个方面都不比渣男丈夫差。
感觉这部影片和 庾河导演的上一部「马粥街残酷史」里面男女主角的虐恋有点像,并且痴情的男主角都会很受伤,不知这个导演是不是很喜欢拍虐恋的题材?
姜老大对钟大不做正当职业而是混黑社会很反对,无奈钟大想多赚些钱偿还姜老大的债务,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达到。
但是也让姜老大一语成谶,姜老大被害(最后钟大自己应该也没逃过暗杀)。
现在再回过头来,姜老大的话其实已经预示着这个故事以悲剧收场。
姜老大死后,钟大回到已经空荡荡的家里。
翻开家里的相册,看到了以往他和姜老大、鲜慧一家人在一起快乐的点点滴滴。
最后一页翻到一纸户口,排在鲜慧后一行,在「子」一行下出现他的名字叫「姜钟大」,原来姜老大早已将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他也不再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虽然钟大一直叫他老板,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关系早已超越了这个上下属的关系,只是他们都不明说。
钟大此时泪如雨下忍不住抽泣。。。
此情此景也很让人落泪。
至于钟大和熔基这一对难兄难弟,随着故事发展他们隶属于不同的敌对势力,最后深厚的兄弟之情已经随着他们各种的利益冲突已经不可弥合。
但这已经不重要,此时他们已经被上面视为弃子并被暗杀,也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尾。
本人对影片的叙事风格很喜欢,主线发展同时交代几个支线。
但是所有支线也都不混乱也不乏味。
许多镜头特写也有着更深层次的意味。
看完忽然觉得很可惜,如果钟大能找到其他工作而不是混黑社会,鲜慧和钟大幸福地结婚,一家3口好好 生活在一起该多好啊
好长,字幕都翻译不完整吧 勉强看完
节奏让人昏昏欲睡。故事让人倍感无聊。
敏镐的突破之作,拍戏时一定吃了很多苦吧。心疼。。。
和黄海 差远了
唯一亮点就是长腿欧巴耍帅了
虽然没什么悬念,不过,还是值得看看。
我一度怀疑是一群AV爱好者为了几场床戏翻译的字幕,完全凌乱不堪,本来人物出场就多,需要字幕辅助理解的事件,最后完全靠自己猜测,两个大长腿打架真心帅,金来沅不如向日葵出彩!
比O记三合会差太多了,又长。。。
冲着柳河导演去的,说实话有点意料之外。导演的片一向用力很猛很重口,但江南似乎立意更深远,看完后我有点闷心。韩影总是能把现实的残酷表现出来打击内心。挺不错的片子为什么有那么多低评?是还没看吧,推荐给朋友了。还有李敏镐的表现远在期待之上,动作戏很真实拍电视剧可惜了,多拍些电影吧。
和朋友去香港旅游刚好看到这部电影,买票时售票员还说这部由于场场爆满所以不断加场,更增我对它的兴趣,看后只想说它对得起任何赞誉,对演员的认知也更进一步,李敏镐不仅有外貌出众演技也让人惊讶,看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会有那么多人喜欢,那些根本没看过就打1分的人请停止 不要埋没了一部好片子
能好好把故事说清楚么。。。
太乱了…
流氓痞子想出人头地却卷入政治阴谋。韩国电影批政界权势还是很有一套。剧情不错,李敏镐也比想象中能演啊。
不是很好看!稀里糊涂的。
obba obba。。。。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剪接混乱,故事情节也不连贯,莫名其妙的床戏,莫名其妙的各种角色。感觉导演真的如同《卑劣的街头》最后的结局,被黑老大收买拍了一部老大年轻时的奋斗故事,失去了电影人的操守。
我是在家庭影院上面看的。男一號太帥了,男二號第二次出場的時候,我根本就沒認出來。這個按時長應該拍成電視劇。拍成電影,很多地方都講不明白。而且男一號為什麽跟了他拆他們房子的人,還為拆他們房子的人殺自己兄弟呢?男二號的行為,我表示理解。
柳河三部曲最后一部,看完有点睡不着了,政客永远是得利人,混混永远是棋子,繁华永远建立在废墟之上
70年的时代背景选得太好 配乐也是32个赞 赤裸的欲望和暴力要从屏幕溢出 泥潭群架和砍腿报仇两场动作戏真的是血腥得太给力 长腿欧巴的表现也还算是在期待之上 形而上的绝望叙事配以温情和爱 差评给激情戏太多余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