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看的《向阳花》,电影结束后,第一个感慨就是,冯小刚老了,他的精力已经不能够掌控一部电影的所有细节了,他的审美也与现在的观众越来越远了。
这个电影毛病很多,比如女主角那口别扭的方言版普通话,角色行为标签化;比如几处角色行为逻辑不通顺;比如剧情里几处为了戏剧化而故意给角色降智。
但是,作为一个商业电影,冯小刚拍的电影一定以导演核心制的模式,那么作为导演的冯小刚就应该为这个电影负起最大的责任。
电影一共126分钟,很明显的划分为起承转合几个阶段,能看出来原始故事还是很完整的。
第一个阶段大概30分钟,时间是2010年左右,讲述的是女子监狱里的剧情,目的是交代背景把所有的角色都引出来。
第二个阶段是2013年左右,将高月香和毛阿妹出狱之后,千辛万苦艰难求生的过程,这个阶段 。
第三个阶段是剧情高潮,所有矛盾集中爆发:女狱警出面帮她们两个找到了合法谋生的途径。
高月香想状更多的钱,想在网络上发宣传视频,毛阿妹怕自己被发现拒绝。
高月香女儿要被人收养,她没钱。
毛阿妹真的因为宣传视频被团伙老大发现,被迫回去。
高月香出面亲手干掉小偷团伙老大,再次入狱6年。
第四个阶段是收尾,2019年出狱后的高月香发现毛阿妹开了向阳花洗车行,还帮她女儿安装了人工耳蜗。
大团圆结局。
所有阶段里,电影耗时最长的就是第二个阶段,冯小刚花了大量的时间,描述两个刚出狱的年轻女性是如何被人欺负,无处容身。
这个阶段的内容是冯小刚最擅长的内容,冯小刚花费了大量笔墨,塑造了停车场的两个中老年男保安、宾馆里的丢表中年男、哈巴狗一样的男经理、卖壮阳酒的男摊贩。
这些人作为社会中“恶”的代表,对连个女主角进行无理由的欺负,将她们两个踩在脚下。
当然,两个女主角也是在共同面对这些恶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
之所以说,这个阶段是冯小刚最擅长的,是因为这几个男性恶棍,因为工具人性质太纯粹了,角色相对简单,冯小刚对于这几个恶棍的塑造很成功,以至于他们几个竟然是所有角色里最没有槽点的。
除了他们几个相关的剧情,这个电影里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比较多了。
比如,女主角那一口莫名其妙的方言版普通话,不自然到已经影响到角色塑造。
赵丽颖为了维持这个口音,导致除了大喊大叫之外的所有台词都是一个腔调,说什么台词都没有感情变化。
刚进监狱时,在女狱警办公室她自己介绍自己过往的那一长段台词,在莫名的语调加持下,简直像是阅读软件的机器棒读效果。
再加上她除了大喊大叫的方式不会其他方法表达激烈情绪的演技水平,更加让高月香的这个角色情感单薄、性格碎片化。
衷心建议所有的演员,不要说自己不擅长的方言,真的会影响角色塑造。
哪怕是陈建斌在《黑土无言》里说东北口音的普通话,都让人一听一闹心。
而演技高明如葛优,演《刺猬》的时候,哪怕就是东北的环境下,周围的角色都是东北演员、东北口音,葛优也不去故意学东北口音,他只是故意抑制了自己的背景口音。
在他演技加持下,他的普通话也没有让他的角色出戏。
如果电影局要求电影里必须说方言,那就尽量要说演员自己家乡的方言。
自己家乡方言是演员最熟悉的语言,是演员最能表达自己细腻情感的语言,说自己的方言是可以为角色增色的。
冯小刚完全可以给高月香换一个角色背景,比如让高月香是年轻不懂事时因为网恋被骗到这个地方的女人,生了孩子不能回家了。
然后高月香就可以说赵丽颖自己家乡的方言了。
肯定比说这种莫名奇妙的完全不熟悉的方言强啊。
还有毛阿妹为什么要回到贼窝呢。
冯导给出的理由是,她不回去,黄毛就会被老贼杀掉。
但是,既然毛阿妹能跑掉,黄毛为啥要死心塌地的回去呢?
年轻力壮的男人选择做贼还能说是懒惰,但是选择心甘情愿的被老贼殴打,总得有个理由吧?
冯导没给出理由。
而且,既然毛阿妹回去之前跟高月香说了,她不回去,黄毛会被老贼打死。
但是,高月香却没跟女狱警说这个。
她就是一味地责怪女狱警不能救出毛阿妹。
于是,毛阿妹就是自愿回去。
女狱警无能为力,高月香大喊大叫。
于是,哪怕电影里已经明确显示了,老贼的院子里有一堆大肚子的面无表情的年轻女人,当地排出所也没发现任何异常。
这可是2013年啊,不是2003年。
于是观众们只能懵逼的看着女主角去自己干掉贼头。
然后,警方就一下子有办法找到这个犯罪集团的所有线索了。
当然,这个电影里逻辑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高月香和毛阿妹那个致富的宣传广告。
高月香作为厂家代表,在舞台上放了一堆带锁的门,然后让毛阿妹一一打开,别的锁都二十多秒打开,到了她家的锁就好久都打不开。
然后下面围观的观众还心服口服……整个剧组里,没有一个人觉得这里的逻辑不对吗?
还有电影开头里对于女子监狱的描述。
虽然我没自己去蹲过监狱,不过也在一些纪录片里看过相关的记录。
咱们的正经监狱里出现美剧里那种黑老大的剧情,不太合适吧?
看守所里面倒是有可能,那边人来人往的乱点也正常。
正经的监狱里,有个黑老大一手遮天,还能把狱警都糊弄过去。
这个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当然,最后这个黑老大胡萍,就因为高月香给自己奶奶500块钱,从本来的说什么都不献血,变成当场卷袖子,这个转折真的尴尬到了极点。
还有一些逻辑问题,就不一一陈列了。
总之,最大的观后感就是冯小刚已经没有能力控制一个完整的电影了。
他之前拍的商业片是《甲方乙方》《天下无贼》这种水准的。
而现在拍的电影竟然连基本剧情逻辑都不能确保了。
就很让人感慨岁月不饶人。
刚刚特意去查了一下,冯小刚今年68岁。
张艺谋75岁。
张艺谋几乎每年都有一个商业片,2024年说拍《三体》,2025年官宣《惊蛰无声》。
不得不说,横向对比来说,至少从个人能力来说,张艺谋还是非常厉害的。
冯小刚冯导……看起来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赵丽颖毫无疑问是这几年最让人惊喜的演员,偶像剧出身的她,却是真的越发向实力派进军,从许半夏到郝秀萍,从郝秀萍到乔妍,无论是深耕表演的毅力还是选剧本的眼光都让人佩服,这次,她又扮演了另一个难度颇高的角色——刑满释放的女囚高月香。
最初听闻《向阳花》的题材时,我很难想象它会如何呈现。
前科犯人是一个庞大却鲜少被关注的群体,而叠加女性身份后,更衍生出无数值得探讨的问题:社会如何接纳她们?
是什么让她们走上犯罪之路?
她们如何生存?
她们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最后,《向阳花》用一种极轻盈的方式化解了一切疑问——简单讲述一段动人的友谊。
但有趣的是,这段感情的发展并不遵循常见的范式。
电影的前半小时,导演用细腻的笔触铺陈了高月香与黑妹的狱中相处。
初见时,高月香便主动提出为聋人黑妹做手语翻译,更是用糖果和笑容释放珍贵的善意。
在狱中的日子里,她们一起受罚、一起表演,然而出狱那天,两人却干脆利落地分道扬镳,各自奔赴未知的生活。
在之后的剧情中,导演用大量戏份表现了前科女犯人在社会上遭遇的重重困难,高月香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但还是因为身份被怀疑和开除。
黑妹内心深处有着从头再来的愿望,可她也悲观的知道,盗贼团伙只会一次又一次的把她拉回身边,而离开了他们的黑妹又根本无处可去,也没有谋生技能。
迷茫的二人在街头重新相遇,并再次一同生活。
这是一处导演没有明确强调,却至关重要的事情——她们的重新相遇,并非源于情感的牵绊,而是出于现实因素考量。
高月香需要有人分担经济压力,黑妹则无处可去,渴望收留。
在女性题材影视作品日益流行、各种“女性互助”口号响亮的当下,《向阳花》却呈现出了另一种更为现实的关系: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底层女性而言,顾全自身生存已足够消耗所有精力。
然而,或许黑妹和高月香的身份是弱势的,但精神上,她们却从未将自己当做弱者,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百折不挠的生命力。
遇到污蔑被揭穿转身就走的男人,强硬的让他留下钱财赔偿。
面对想占自己便宜的流氓,一个酒瓶砸过去。
面对求职困难的现状,那就什么都干,什么都争取,直到在邓虹的帮助下,两人的生活终于迎来了转机。
更打动人的的,是在日渐相处中,高月香与黑妹之间逐渐生根发芽的情感羁绊。
最初高月香只把黑妹当不成熟的小孩,而黑妹像块裹着冰的石头,既冷硬又脆弱。
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人总是爆发矛盾争吵,可在关高月香因为无法抚养女儿苦闷之时,又是黑妹最为担心,甚至不惜为她暴露自己最大的秘密。
这让我想起伊斯特伍德的《完美的世界》。
罪犯布奇为钱绑架男孩佩里,最终却是佩里让他找到了存在的意义,甚至甘愿为之牺牲。
高月香与黑妹的关系亦是如此。
起初,她对黑妹的“收留”更多只是结伴讨个生活,却在相处中逐渐被对方影响。
当黑妹再次堕入贼窝时,高月香不顾一切冲进去救她,哪怕这意味着自己可能再次犯罪、面临死刑。
看到高月香挥出铁元宝的那刻,我想起刚出狱时的她还会开玩笑“怂恿”黑妹去偷钱,但此时,高月香已成为可以为她献祭自己的存在,她会不会遭到报复?
会不会因为杀人而死刑?
那一刻的高月香没想过,她只想把黑妹救出来。
好在导演终归是不忍心的,故事的最后,高月香刑满释放,黑妹和女儿也早早迎接着她,在这一刻,她终于成为了“母亲”。
《向阳花》的魅力,正在于它不刻意美化苦难,也不渲染悲情,而是让角色在泥泞中野蛮生长,最终开出一朵不完美却真实的花
巨巨巨好看!
影片聚焦底层女性,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透过影片看到像高月香这类的底层小人物在绝境挣扎拼命活下去。
生活把我埋在土里,我偏要破土而出,向阳重生!
都去看这个向阳·花🌻!
这次的角色不仅是新的尝试,更是演员赵丽颖对自己的一次大的突破。
特别特别期待,演员赵丽颖继续给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未来大荧幕见📷最后,祝我们要像向阳花一般,向阳绽放,野蛮生长,活得漂亮!
🌻再唠叨一句:《向阳·花》真的真的非常值得N刷!
#赵丽颖 电影向阳花# zly#向阳花今日公映#
今天下午去看了电影向阳花 剧情跌宕起伏,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小反转,主演都演绎的非常棒!
高月香和毛阿妹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两个人之间从相识到成为生死与共的姐妹,真的很好哭!
还有其他女性群体的演绎,都很自然,代入感很强。
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到社会底层人员的真实生活写照,都在努力向上而生,同时也揭露了角色的矛盾心理,整个电影中并没有强煽情片段,反而多了一些温暖治愈的画面。
向阳花不仅仅是一朵花,而是由很多朵小花组成的,向阳而生,生活总会迎来那束光
我真心奉劝冯小刚导演,不懂底层就,不要拍底层。
脱离现实的人,就不要拍现实题材!
如果想当社会名流,就不要拍电影,炒股票、卖芯片、直播带货或者从政都可以赚到钱!
冯小刚导演,当年的京腔喜剧为什么可以成功?
原因有二:首先那就是他的生活,电影里耍贫嘴的北京大院子弟,就是他身边的朋友圈。
需要强调的是就这些如果离开王朔的文本,也是不成立的。
另外一点就是当年的中国电影已经几乎死亡,而那时的观众又真的很无知!
啥也没看过,包括我自己。
从他的1999年的《不见不散》开始一直到2023年《非诚勿扰》就是这帮大院子弟创业、出国、恋爱、结婚、生子、出轨、再恋爱的人生过程。
你甚至可以把葛优演的系列角色看成是一个人一生。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电影只要脱离这个舒适区,成功率就大大降低。
《1942》《如果云知道》等等票房都不尽如人意。
原因也非常简单,冯导根本就不了解,也没有意愿关心自己圈子以外的世界,尤其是底层人的生活。
这本不是问题,你就拍一辈子自己舒适圈也挺好,就像伍迪艾伦。
但他翩翩还要去假装关心,然后用底层人的奇观化展现来赚取名利,这就太恶心了。
这一点尤其在现实主义题材当中最为明显,这点在《1942》和《芳华》两部已经明确的显现。
毕竟手机前的你我都是普通人,他拍我们的生活,拍的真不真我们最有发言权。
带着这个视角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向阳花》当中的一票人物。
她们的状态、行为、谈吐以及关键时刻做选择的逻辑,本质上海还是春晚小品的逻辑。
只不过把吃饺子改成了涮火锅。
《向阳花》一共就两个女主,一个跳脱衣服,一个靠色相掩护盗窃。
这就像《药神》里非要把让慢粒白血病女病人跳钢管舞。
典型的用现实题材之名,行商业类型片之实。
老话说:挂羊头卖狗肉。
这类创作是最让人感到恶心的。
就感觉这帮上了年纪的男导演离了风尘女子就不会拍戏了。
整部电影,我认为根本没有评价的价值。
一个警民一家亲的虚假故事,一堆拍脑袋想出来的底层人的苦难,缺乏导演能力的视听,全靠台词交代的拙劣情节。
反映出油腻而空虚的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但凡要是给他一分,都是对电影这门艺术的亵渎。
在我看来全片只有一段台词道出了这个世界真相的一角。
那便是女警自述自己和父亲两代狱警身世的桥段,女警的身世告诉我们有些工作只能通过家族遗传获得,权力也永远只能在家族内部转移和交接。
我一直相信,女性身上是有独特的“韧劲”的,是哪怕在泥地里摔疼了、脏了,拍拍脏污、擦擦血泪,嘻嘻笑过,酸痛藏进心里、尊严掖进衣角,继续与生活缠斗,不懈劲,不怨天,也不败落。
当镜头对准了一群刑满出狱的女性,对准她们在那张不太光彩的“名片”后,真实如微尘的人生,这份“韧劲”,就放大在观众面前,在关照边缘群体的同时,也能抚慰到在坎坷尘世中摸爬滚打的每个人。
向阳花不是一朵花,它展现的是一个群体乃至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的一种生的劲头。
“与群魔为法侣,视大地为蒲团。
”藏在片尾字幕里的这句偈语,也许就是这部影片想要表达的落点,温柔超脱。
影片用黑色幽默或是温情桥段消解了许多现实中无法对抗、难以评说的落差——是底层的蒙昧,是换亲的丑恶,是灰色产业链的存续,是女性的困境——努力展示光明的可能,如《野子》这首歌所表达的,只要坚持“向好”的信念,未来会好的。
所以是向阳花啊。
演员全体高度适配,人物饱满有亮点。
王菊和程潇以高贴合度在不多的戏份中生动展示了粗野的大姐头和酷潮精明女孩,兰西雅和王啸宇角色上的强冲突和情感表现都很吸睛。
赵丽颖所饰演的高月香、白狐狸,则是个底色极度复杂的人物,混沌懵懂,靠着生存和护崽本能横冲直撞,她的情绪、感知都被压抑在求生的欲望之下,逼急了也会爆发。
她不曾完整地对自己敞开,也不曾完整地向观众敞开,却留下了足够多的延展空间,赵丽颖将这种留白演绎得很好,隐而不发却又不乏感染力,使得高月香不再像一个高度抽象、艺术化处理的角色,而更接近于真实的人、写入田野调查中的观察对象。
也因此,《向阳花》不单是在讲一个故事,一个群体,更多是在表达一种精神,以克制宽容的视角,表达生的精神。
我很感谢,它能如此表达,能聚集这一帮高匹配度的演员来做演绎。
两小时如坐针毡,整个剧情逻辑混乱,一通瞎眼,宣扬垃圾三观道德观。
给一星都嫌多了,几次想起身离场但觉得钱花都花了,看完后觉得智商被侮辱了。
劝大家远离这种烂片,远离冯小刚的烂片,不仅花了钱智商还要被侮辱,得不偿失啊!
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
1.巧合太多,剧情几乎都是靠小概率事件推进的。
这种小概率事件偶尔可以啊,但是出现的这么频繁,有点违背现实主义题材的初衷,反而让人更难共情。
2.baolu镜头不少,一些剧情设定给我一种老deng感。
比如女主在有长裤的情况下,干体力活或者更多的时候都是穿很短的裤子,不现实。
男性观感可能会更好,但是作为聚焦女性电影,nanning的感觉还是太明显了。
3.海报骗我买票。
海报和宣传很多都展示的是的女性群像,但是主线基本就只有两个女性塑造还算饱满,guanjiao光是靠聊天完善身世和动机,比较扁平。
daomai野生动物那个角色更是单薄,我怀疑就是为了推动剧情,几乎没什么人物形象的刻画。
监狱大姐大,也是剧情作用大于人物本身魅力,整体都看起来非常刻意生硬,完全没有别的女性电影给我的细腻生动的优点,只给我一种导演想吃女性这波liuliang的感觉。
高月香,一个被牺牲的人,在“爱”的迷惑下选择了错误的路。
在那个原始的封闭空间她反而最真实。
最莽撞、直接、有善良的底色、有牵挂有羁绊。
从里面出来之后她先是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工作,但是被打击被看不起,她只能路径依赖试图重新回到错的道路上。
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原来靠那些得到的东西这么轻易就能被人再收回去,她被黑妹、两人吵架、揭短。
但是在这场大雨的清洗下,她认识到那些是不对的,她才算是再次捡起自己的力量,随着她心态的转变,她也遇到了帮助她的人。
她知道新生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拉黑妹出来,不能再重新堕落,她反抗、她直接、她义无反顾。
最后一起摆脱过去、壮士断腕,清洗过去、迎接阳光。
这个人物的成长路线如此清晰,值得演绎。
首先女主的人设割裂,一边是在家被家暴,软弱天天哭,一边出狱想杀丈夫,暴锤“老爹”,入狱第一天直接和别人打架,但在家里面对瘸子丈夫却不敢还手,这合理吗?
其次就是大家说的男凝,难道女人随随便便脱衣服和卖是很正常的事吗?
女主的人生完完全全是围绕孩子的,妥妥的性别刻板印象,所有人都对女主说“把孩子抚养成人更重要”,难道导演眼里女性的作用只有“相夫教子”吗,带好孩子就是女性的唯一意义?不知道是在宣传什么,都2025了导演思想怎么还停留在建国以前?接着是剧情,剧情感觉是刻意迎合重口味的男性,暴力、qj难道是女性喜欢看的吗?
而且最后毫无逻辑,为什么给女主一砸就能给恶人判刑,不砸就没有证据?为什么“老爹”连个保镖都没有,被砸也没有发生流血冲突,为什么黑妹没有和高月香一开始就说怕老爹找到她,最重要的是全篇最主要的矛盾孩子的抚养权为什么等女主入狱就解决了?还有就是人物形象太单薄,缺乏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感觉一直在讲大面上的东西,不是在讲真正的人最后最最重要的一点,这部片的内核是什么?本来看到中间一次互撕后有一个宣传牌上写着“友爱自尊”,结果高月香一不如意就和黑妹互撕,还不准黑妹反驳,最后还说着什么命贱的话,底层人民最重要的不是找回自尊吗?
可能是我有点期待过高,过于苛责这部电影了,中国的女性电影才刚刚萌芽,希望之后能多多产出优质的女性电影吧
最感人的一段是黄毛放走小哑巴的那段,果然冯小刚还是最适合拍男人。赵丽颖和小哑巴演得不错,就是两人雨中弄掰这段太套路太刻意了,太多电影拍过了,但就平均水平来说,冯小刚这次也没拍砸。
能不能别硬说塑普😅大声吵架的时候特别尬感觉赵丽颖还是不适合演泼妇
结局挺爽的,叙事节奏一般,镜头语言太平庸
做好人,好难
丽颖不愧是掌公主,演的也太流于表面了,而且有些镜头她看起来总在发呆,台词更是差劲,咋咋呼呼的。女配兰西雅和王菊给了人惊喜。
赵丽颖似乎挺努力的,但演技还是不太行,被兰西雅甚至一众配角完爆。普通情绪下说带口音的台词还算中规中矩,情绪该爆发的时候就全是棒读了。而且这剧本也真挺一言难尽的……
今天刚看,还行,至少7分吧。冯小刚特有的幽默还是能逗人一笑的。故事讲得很清楚,只要是出场的角色,塑造的都不错。特别喜欢监狱里的故事,压抑、严肃肯定是有的,更多的是高月香和毛阿妹、胡萍与高毛、邓虹与众人之间的情谊,有真情但不多。出狱后的故事确实难受,但好在冯宝刀未老,几次波折、吵架都能把前因后果讲清楚,一点不拖沓,而且站在高毛两个人的角度,都是说得通的。中后期两个人卖锁赚钱那部分也还行,但是节奏没有前面好。结尾,几个有前科的女人搭伙开洗车店,是包饺子结局,但是也应该给一个包饺子结局,太惨了😭(高月香拿元宝砸老爹那里,警察进来时,刚好辫子男把元宝抢到手拿在手上,我以为会有顶罪什么的,结果没有,挺好的,因为高月香是敢作敢当的人)祝我们,永远向阳而生。🌞🌻🌻🌻
出狱后,睡车里被保安抢钱不报警,被非法搜身不报警,偷东西不行,但扮假狱警可以去骗钱,自己吃不起饭了,还捐上款了,太幼儿园了
不靠转折取胜,不靠强情绪推动,靠的是一步步往下走,踩到实地,再往上看。生活原本就是这样。
虽然两姐妹的故事确实挺让人心疼的,但是很多剧情设计太刻意和违和了😭感觉有些情节简直像AI写的。
最近正好关注服刑人员的监狱生活状态相关文章。影片第一幕对当代监狱生态的表现相当现实与难得。后面剧情走向则多有不足。兰西雅充满野性生猛力量的表演在全片大放异彩,可以说是当今大陆影视界稀缺的年轻新生代演员里的演技扛把子,未来无限。赵丽颖把《第二十条》里的手语表演继承并发扬光大,表演可圈可点。角色表现出不信任和反抗包括官方权势在内的一切的架势。表现女性抱团在社会丛林中艰难求生。但两位女主之间的每次矛盾情节过于刻意生硬,对角色形象塑造有损害,显得蠢。屡次巧合偶遇更是敷衍至极。福利院相关情节比较模糊。黑妹聋哑反转太过颠覆性而缺少必要性,反派势力塑造也仍有很大空白。亦造成反杀戏的力度不够。当然,最后还是没逃过特色从天而降,特色字幕,特色正能量结尾的五指山,这种题材像被“三体人的智子”锁得死死的。三星半
好烂的一部片,浪费我两小时。
人工耳蜗的孩子家庭终于被看见了,希望大家更多关注这类家庭的不易,高昂的价格确实让家长难以负担。
不停地堆砌高戏剧性片段,太令人疲劳了。
黑子迫不及待闻着味就来了,到底看了没看啊,真服了饭圈那一套
走向确实有点离奇,但一些地方感觉很对
冯小刚回温之作,贵在真实,但风格太平庸,影像质感太粗粝,全片基本都仰仗了兰西雅饰演的黑妹鲜活生猛的表演,以及赵丽颖比较接地气的真情演绎...如果换做曹保平来拍,你能想象这个故事及人物,一定会更出色,所以冯导的确老了,电影技法也肉眼可见的落伍了,冯小刚在片中借贼窝老大之口感慨时代的洪流裹挟走了“老一辈手艺人”,说明能拍到这个程度,他真的已经尽力了!
很有人情味的电影,在风雨驳杂的世界总会盛开出寻觅阳光方向的花朵,且向阳花不是一朵,而是一簇。角色在人设上相互拉扯,出狱后遭遇的一系列事件完成角色弧光的构建;高月香与黑妹姐妹情深,更是彼此“母女”情感的投射。没有美化人性,也没有掩盖罪恶,而是剖析了人性的每一横截面,电影不仅展示现实的深渊,更对准她们的抗争。赵丽颖那句台词“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长在心里”,每个人心里都有阳光,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它并且努力去追求它,就一定能够向阳而行。赵丽颖在片中极为优秀,呈现出情感爆发力极强的表演;兰西雅的无对白演出也印象深刻。在角色的爆发中,冲出一股强劲的生命力。
在正常国家,能通过OnlyFans勤劳致富的行为,在东大就能判刑,这是恶法。明明把无辜的人变成鬼,就不要假惺惺地装作在改造人了好吗。
女性边缘人群的互助,比较有主旋律味。部分设定悬浮,冲突刻意,高月香有些行为动机突兀,老爹那样根本不像有能力只手遮天拿捏手下的人物,黑妹或是其他手下害怕的设定立不住,警察出动开始查不出一丝不正常反倒在最后列出一大堆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