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叔推荐的,本来觉得这种片子要不就是恐怖片,要不就特别恶心,结果很出乎意料,居然让我非常专注的看完了!
微信都没看,看完心情很压抑!
看着片子鱼人伸着hello的手蹼,一堆人笑着,类型写着喜剧,谁知一开始就节奏感很强,倒叙穿插手法,一路黑色幽默讽刺,真是扎心!
从年轻人的恋爱观,学业观的讽刺,到职场记者,律师,教授的讽刺,还有亲情,社会舆论的讽刺!
越看越心酸!
最后结局出乎意料,很喜欢,尤其最后鱼人走向大海,在海中遨游!
真的很赞!
最后都不忘了黑色幽默,太赞了!
鱼人从为了钱变成鱼,又从鱼想变回人,最后确毅然决然想要做真正的鱼,只有那里才没有丑陋世俗伪善,做人虽是高等动物,其实还不如做鱼更幸福!
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做人的价值,活着的意义!
极力推荐!
鱼人同音愚人,到底我们是被玩弄的那个,还是被伤害的人是被玩弄的那个,我们靠着自己各种巴结讨好为自己铺石子路,走得硌脚,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
虽然鱼人,一穷二白,现在,连作为一个人的权利也没有,他却坦坦荡荡,不用像这个无力的世界妥协着什么;最终,他回归大海,仍是自由来去,活得像一条真正的鱼,像我们祖先期待得那样,要不像一条北方鲲,要不就是那只大鹏鸟,它们没有相似的地方,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能够不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可以来一场像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大概就是我们人类从原始文明以来最向往的那一点;船舶,飞机,哪个的发明不是让我们能接近我们的原始向往更近一步。
他,是一条鱼,一条孤独的来去匆匆自由的鱼。
比起人,他寧願做一條魚,常與非常顛倒的世界里,他已無法回歸人類的生活軌道,於是他光著身體,在夕陽中走向大海,他最愛的海,第一次是快樂,第二次是哀悼,最後一次是皈依。
他真的可以融入大海嗎,了無牽掛的?
最後唯一託付的人,竟是害他變成這樣的醫生,他說萬一、萬一、萬一,尚元追來問的話就全部告訴他;珠真一點都沒有喜歡過他的事實,他說我知道。
藏在魚頭下的人類變得寡言、平靜地接受一切,仿佛本來就該是這個樣子的。
他一定對這個世界上所有人失望透頂。
電影試圖將卡夫卡式的荒誕感擴大:魚人上吊自殺未遂,只因他沒有人類的脖子,那只能稱作魚鰓;為媒體傾倒的輿論怪力下,一張含糊不清的照片、一張嘴、假到不行的幾聲哭訴可以冠人以猥褻的罪名;重新接受實驗后,他完完全全變成了一樣試驗品,被注射過多的藥劑昏倒也不會喚起別人的同理心;卞醫生研究成果變成奢侈品,會長說價格不是由商人決定,是由人們的慾望;魚人爸爸在急診室前只關心賠償金多少......荒謬得可笑可悲。
如此的細小情節還有一些,但是可惜的是,一部電影本容納不下這麼多的點。
若想全部涉及,就得承擔失去重點的風險。
顯然這部電影沒有焦點,主題模糊。
原本是個很好的題材,也恰因為可說的話太多,面面俱到就會失敗。
輿論可造人也可殺人、沒有背景的熱血青年與冷漠社會的對峙、以及異類的生存問題,種種,淺嘗輒止一般,沒有觸碰到核心。
可它還是讓我看完后感到壓抑,想導演構想這個故事的時候,心裡也一定有很多想法不能言表。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異類,對別人而言的異己。
有時候人們萬眾一心,共同應援、共同敵視,可當範圍縮小、再縮小,到兩個人,卻不敢輕舉妄動,彼此揣測猜忌試探,甚至疏遠,自尊與驕傲都脆弱得一擊即破。
生活經驗的不同、看待事物理解的差異,使我們無法達成共識。
我們有心溝通卻無力更靠近一步,就像珠真叫他下車,他低下了頭。
他別無選擇,即使下車了又能怎麼樣?
不過是一個拖累,害怕不被接受,無處可去,被排斥,失去。
寧可保持現狀。
事實上他真的無處可去,走來走去,被小孩子揍了一頓后回到尚元家里,說,他只想過平凡的人生。
电影简述:电影讲述韩国青年朴久为了赚钱参加了人体实验,而变为半鱼半人的存在,变为鱼人后所处社会以及与他有关系的人在其过程中不断的变化的故事。
演员方面:光洙扮演的鱼人毕生的愿望就是作为一个平凡人度过他的一生,可事与愿违因为人体实验出现的失误而成为变异人的他备受瞩目。
作为韩国典型失业青年的代表,他没有远大的梦想,没有过人的本领,一直听从父母的安排去学习。
在法律诉讼过程中一直是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窝囊废形象,当父亲与自己心爱的女生发生冲突时,窝囊的他选择了默默的忍受,为了阻止争议和暴乱,曾想过自杀,但并未成功,最终屈服于邪恶势力之下,但最终我认为他是幸福的,他作为人无法完成的梦想,他作为鱼完成了自己毕生的梦想。
光洙虽然没有面部的表情的表现力,但是低沉的声音,蹒跚的步伐无不体现出身为一个鱼人的无奈作为记者的尚元,毕业于地方大学,找工作十分的困难,作为鱼人的第一发现者,他潜伏着,进行秘密的调查拍摄,迫于生活,放弃当年的理想,作为一个报道受害者而达到目的的利益记者。
他虽然获得了正式记者的职位,却时时因为自己的出身而受到排挤,最终在鱼人的启迪下,成为了最初自己i想要成为的磨样。
李天熙扮演的记者,我感觉很好,无论是情感还是神态都十分的丰富,活灵活现的展现出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记者。
父亲的角色一出现,可能是因为他扮演的坏人太多了,我潜意识里认为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父亲,在他后来的日子里不断的证明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鱼人事件结束l后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
扮演女朋友的朴姐姐还是依旧那么漂亮,演技方面毫无贬低之处,前期作为一心只为利益的失业青年,碌碌无为,遇到善良的鱼人后,努力的学习成为了公务员。
剧情方面:叙述剧情的方式是插叙,不断的变换人称进行描述,剧情没有起伏之处,不过有情节方面的反转。
思想方面:思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失业或待就业的青年碌碌无为,自暴自弃的现象出现,以珠真的事例告诉这些人,不要放弃f梦想之y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2.记者的正义在于将事实的真相告诉给广大的人民,无论在多么艰巨的环境中,有多么大的阻力也要勇敢的坚持自己最初的正义。
3.人民有时总会被事件的表面性所迷惑,合理的判断是非,不盲目的从众成为,人民需要思考的问题。
没看之前一直以为会是那种青春偶像剧情,看惯了光洙在rm里面呆呆的样子,本来觉得这次可以来个咸鱼翻身,演个帅气的角色,没想到一部电影正脸就出演了两次,真的是蛮心疼的。
一开始就是鱼人的样子,前面的剧情实在是有些乱。
搞笑的批判的部分也拎不清,好好的题材拍成前半部分那个样子的确是有点可惜了。
演员演得还是蛮好的,可惜剧情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而且鱼人实在是太让人心疼了。
女主把他卖了,爸爸似乎也不在意他,男主也只是想用他做新闻。
原意只是想赚点钱,无辜的多了这个鱼人的身体,还要被社会上的人指责。
可能导演是想反映一些社会现象,批判一些不公的事实,然而拍出来实在是四不像。
后半段的节奏稍微好一点,鱼人给最爱的女主留下了他唯一能给与的钱,还是决定配合实验。
说实话那个实验实在是太残忍,明明是活人,却被非人类的对待。
人性的冷漠,同类的残忍,才是最后鱼人选择不变回来的原因吧。
宁愿变成一条鱼,也不想在这骇人的社会上。
wuli光洙欧巴在整部电影才出现了两次脸,能清晰看到的还是遗像,其余都是咸鱼头说好的主角呢?
导演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但是,前半部分真的让人很心寒,尤其是鱼人被送回实验室的时候,歧视的眼光,不公平的对待,这些种种都促使最后鱼人宁愿在大海里做一条自由自在的鱼,也不愿意变回人,不愿再次回到冷漠无情的社会。
这部片之所以吸引我完全是因为李光洙,谁让我对长颈鹿有着莫名的情怀呢。
起初我以为是搞笑片来着,可是后来发来完全不是,影片以叙事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生活不如意、事业不成功的年轻人为了生活去参加制药厂的试药工作却因为药的问题而成为了“怪物”之后,恋人,朋友,家人以及社会在对待他的问题上的各种反应,也算是一部讽刺社会现实题材的影片吧。
不得不说,此片的道具做的真是相当逼真,让我在看的中途几次欲吐,但是都被故事所吸引了,因为我想知道在这种新的事物新的“物种”出现之后,这个社会会给予它怎样的对待。
果然,亲人还是亲人,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家人出现问题而责怪于他,会为了他想尽各种办法治疗,一直从未放弃。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给予他的呢,好奇?
或者惊恐?
也许两者都有吧。
好奇于这种新事物出现的原因,恐惧于这种新物种是否会给自身带来危害。
我想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正常反应吧,不应该受到批判。
只是另我接受不了的是商家的炒作,运用它的变异当做噱头来发财,令人不齿。
总体说来,剧情一波三折,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的影片,也算是韩国一部典型的佳作了。
还挺讽刺的吧。
为了就业,选择人体实验赚钱的久,变成了有着鱼的大头和身体,又有着双脚能够直立行走的鱼人。
从实验室里逃出来,去喜欢的女主那里躲藏,结果被女主又给卖了…卖给实验室继续研究…后来由于记者的采访,女主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和记者一起去实验室找久…确实找到了然后久、女主、记者、久的父亲、律师,怀着各自目的的五个人,踏上了为久争取赔偿的路。
还挺讽刺的吧。
后来…久假装自己死了,远离了人群不学无术的女主考上了公务员记者成为了真正有正义感的人父亲为了大众利益而战斗着律师变成了出名的国会议员实验室的负责教授,被判刑,却是最后帮助久完成他的心愿的人—变成鱼,在水里生活忘了片子里谁说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谎言。
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
以上。
冲着李光洙来看的。
我不是一个脑残粉,但是还是受触颇深。
虽然现在在禁播韩国综艺,但是以前的时候我看过runningman,特别不理解为甚李光洙要做一个骗子背叛的角色。
这个角色非常吃力,也很不招人喜欢。
但是同伴们还是异常的包容他,仔细观察会发现很有几次大家总是让着他,虽然口上嫌弃,但是也在增加他的上镜率。
还记得刘在石对新人参加艺能说的鼓励的话:还记得在当实习生时候的时候吗?
那中苦都吃过了,这点苦也要拿出当时的劲头克服。
韩国许多艺人几乎都整过容,以前我总是不喜欢,甚至有点抵制。
但是不知道怎么突然想通了,特别是在看过runningman后。
虽然综艺节目一直在展现欢乐,但是总能从里面看出现实的残酷与人生的短暂。
再说回李光洙,我一直觉得他长得不算好,如何能做明星。
但是看到这部电影,结合他在rm里面的表现,我突然就哭了。
在没有关系(我的爸妈是谁谁谁),没有天赐的绝好相貌(又不是玄彬元彬这一类)的情况下只有自己了。
想想刘在石,在跟友人聊天的时候说自己也是沉寂了20年才能抓住机会。
人几个20年,顶多算到80平均岁数的话,所有人都只有4个20年。
前20年可能懵懵懂懂,但是愿意付出20年的人真心让我钦佩。
再说回李光洙(思想太混乱,大家别介意,说给我自己听),他在电影里面以自己的面貌示众大概只有几分钟,整个电影是用面具和模型表示出来的。
鱼没有眼泪,不会哭不能笑,动作都已经很迟缓了。
所有的情绪是通过一个个迟缓和声音。
虽然电影想表现的人性化内容很多,有点让我不能很深的沉浸下去,但是只凭借他一个人的表演我就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
原来人生真的需要努力,这是老生常谈,但又是绝对的真话。
看完之后把枕头哭湿了。
感觉导演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总结成两个字就是人性。
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鱼人的孤独。
他不止一次说,“我无处可去”。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不是自由,而是无可奈何。
没有家,没有一个让自己完全安心的地方,没有真正牵挂你、危难时你可以求助的人,真的是可以把人的内心击垮的。
黑色幽默诙谐喜剧
我感觉现在的韩国电影,稍微社会题材的全是阿西吧,听的我头昏。李天熙家族诞生搞笑形象深入人心,总是跳戏想到村头的傻小伙。感觉剧情莫名其妙~~
预告出来就知道要扑街,结果正片果然遂了人意,白瞎了好点子。
跟學拍片的朋友來看,看畢,朋友高喊「太有創意了!從沒見過這種以獸代人的比喻!」我疑惑道:「你聽過卡夫卡寫的變形記與審判嗎?」他道:「聽過沒看過。我學影像的,看文字看甚麼?」那刻,我深切得開始擔憂起咱們下一批華語電影的文化....
我很喜欢尾声那一个镜头——鱼人赤裸全身,面向大海,一步一步走向海的深处。那一瞬间有被打动。从渴望还原为人,到最终放弃做人,这一过程真是耐人寻味。人,太复杂。社会,太浮躁。回到人类最初的起源,鱼,回归自然,远离浮沉,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光洙真可怜,就露两面,其实只算配角吧= =)
给道具组加分。
最后的那个结局自己有点感触,其他还好吧!
情感转变生硬…毫无剧情可言…
回到人类最初的起源,鱼,回归自然,远离浮沉,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剧情还蛮跌宕起伏,以至于到最后我都没弄明白主人公们若隐若现那复杂的个性.我想这种不好拿捏把握的戏演起来一定很累.突出要夸一夸人鱼的造型超出想象,非常真实.李光洙的动作和声音表现,令这个角色异常生动.社会分派、人言可畏、医疗黑幕、人性光芒、媒体职责…每个都有点到,但仅仅是点到为止的无力
光洙鱼鱼鱼头。听说戴着8kg的鱼头拍的。演的很好。看的很心酸。诶
这个鱼人的造型看得人只想发呆
感觉只有壳没内容
这个构想和影片体现出的气氛看起来象一部日本电影,甚至在影片中没有设置韩国电影一贯钟爱的插科打诨的配角。那条鱼头道具做得也不错,虽然没更多的表情,但能从那双“死鱼眼”中看出人物内心的无助。
结尾还可以 前面的铺垫可惜被拍得太枯燥无聊了
(2016.07.07) 来看变形记,也是李光洙从头至尾没露面的影片,我觉得不错。看着是出闹剧,最后留有内涵。包含的东西多了,难免有点杂而无章法,好在收尾收得终于能加一点分。
韩国电影近年来的立意都非常好,这片就是其一,只是一个IP还需要导演和编剧好好揉合才能出经典,假设这片是欧美玩黑色幽默的名导来做,会变成什么样呢?只是没有假设,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挺悲哀的,影片中有一个人算一个哪个不可悲呢?我也愿化鱼而去。。。
拍的很棒。喜劇、戲劇、壓抑、悲傷都適可而止。
快进看完。近几年韩国似乎很喜欢舆论题材,可能导演想通过新的角度来表现,但这片子没有拍的很好。看了眼海报,跟内容基调是完全相反的(
没看见李光洙真是故事性一般 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