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

知青

主演:唐曾,傅晶,王凯,张龄心,程枫,李欣凌,霍桠明,李倩,周游,苏茂洋,瑛子,李超,任帅,杨圣文,王双宝,刘威,岳红,杨立新,岳旸,王姬,王奎荣,李强,赵亮,范志博,蒋欣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知青》剧照

知青 剧照 NO.1知青 剧照 NO.2知青 剧照 NO.3知青 剧照 NO.4知青 剧照 NO.5知青 剧照 NO.6知青 剧照 NO.13知青 剧照 NO.14知青 剧照 NO.15知青 剧照 NO.16知青 剧照 NO.17知青 剧照 NO.18知青 剧照 NO.19知青 剧照 NO.20

《知青》剧情介绍

知青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0年代末期,千百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红卫兵和老三届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奔赴全国各地农村生产建设兵团,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涌现出赵天亮(唐曾 饰)、周萍(傅晶 饰)等一大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有志青年。在陕北、山东屯涌现出赵曙光(程皓枫 饰)、冯晓兰(李欣凌 饰)、许蕾(周娟 饰)等志愿献身农村的知识青年,在城市家中,他(她)们大多是父母眼里的长不大的孩子,可是在边疆、在农村,他们成长为真正的战士,也有部分青年永远长眠在了那片土地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华泽尔·古米治第二季人盾猛虎嗅蔷薇之舞“盗”团夜伴歌声透明的摇篮其实不想走全世界唯一的你无与伦比的美丽斯威湖之歌一个人的捉迷藏别想打扰我学习作战风雪武者非法制裁情迷芭塔雅疾速追杀4玩命毒师3:荣誉之名王者天下第三季生命的选择误入魔爪恶魔的光火黑鹰少年命运交织东山飘雨西关晴世界奇妙物语2023夏季特别篇生命国界飞黄腾达幻影旅程DRIVESAGA假面骑士Chaser青春纪录片,再一次20岁

《知青》长篇影评

 1 )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这是一个血色年代。

既有浪漫也有疯狂,这部剧里的很多台词真实地让人害怕,荒凉而澄澈的北大荒,土地与土地上人的故事动人又悱恻,雪和夏天。

很想谈谈齐勇,眉毛没有好好修还留着小胡茬面色黝黑的“老高二”,他的个性冲动,有深入骨子的温柔和仗义,虽然作为配角剧情着墨不多,但是每一次出现都十分稳妥出彩,作为一个演员遇到这样一个坚毅大气的角色其实是那时候的王凯先生的幸运,这个角色让他沉淀下来扎根现实,也给了他机会。

在广袤的土地上,播撒青春,实现理想,背井离乡。

青年人的活力洋溢在剧中,却没有一丝一毫地矫情,或重墨或轻描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立体,极具代表性地展现了特殊年代中一群特殊人群的悲欢离合。

作为一部背景为特殊年代的正剧,它的台词深度和剧情展现其实有不少已经到了违禁的边缘,但是这样坦诚而深刻的讨论恰恰是影视文学作品缺乏的精神内核,编剧导演藉由演员说出的不少言论放到现在,同样有针砭时弊的效果。

创作是严肃的,情感却是软性的,唯心的。

齐勇和孙曼玲大胆也甜蜜的恋爱也许比诸多偶像剧中所展现的浮夸而虚伪的爱情要更让人动容,是两种人格的互相倾慕,是两个灵魂的互相支撑。

真诚地向大家推荐《知青》。

 2 ) 形神还有点不对

豆瓣评分8.5,分不低,值得一看。

滴滴答答看到第8集了,没有一气呵成,似乎抱着一种期待完成任务去看。

能够感觉到导演想表达点什么,也能看到特定历史元素的设计,但还是感觉形神差点,还不能带观众进入状态,总之,看得还挺累。

突出两个问题,一是情节推进没有矛盾点,有的矛盾点观众看来不是矛盾点。

比如齐勇和小地包的纠葛,这个噱头神神叨叨、越滚越大,最后解开似乎没啥意思,并不是期待的东西。

我知道导演想通过这事来交代文革那段斗争的背景,内容是有意思的,但被拍到这里反正品不出意思。

二是演员还只是演员,不够自然,相对生硬。

希望往下看,有惊喜。

 3 ) 很有时代感!适合一家人两代人看!

这部剧是跟着我妈看的,她说看了特别有感觉。

又是拍的我们东北。

所以特别有感触。

冬天那些场景,下大雪,真的是那样走在没膝盖的雪地里。

老费劲了。

还有雪盲症!

热炕头!

马拉车走的那些路上。

场景真实感太加分了。

齐勇,小弟包,小黄浦。

很风趣!

黑黝黑的齐勇哥哥印象深刻,倔强又热心。

还有欺负小弟包时候。

这些场景是我们八零后看到的点。

所以很适合一家人一起看。

 4 ) 好片子

我看了这个片子的感受就是,广电总局竟然允许某些没有删除那么干净。

那些说假的人,甚至有过事情经历的人,一直在挑刺说不符合常理,电视剧里面能表达出来一些某些相似点,就已经知足了很多,关于那个历史的年代,很多都没有播放出来,甚至都禁播了,你以为原汁原味的拍导演不想吗?

能放得出来,你能看得见才行啊,这部剧都已经经过删减修改了。

但是拍的已经很好了,至少在目前国内知青题材里面算是很好的了。

挑刺的人建议去看一下梁晓声系列作品,每一部小说都值得一看,看书比看电视更让人有想象空间,我觉得书本更精彩一点。

 5 ) 结局那场大火周萍、谢菲、等人真的被烧死了吗?

很明显的删减痕迹,片头在灭火后的树林里小黄浦跪在地上痛哭。

不见赵天亮 周萍 谢菲。

小说里周萍 谢菲等人却是大圆满的结局,听说是先有的剧本,拍成电视剧之后才有的小说。

那么就是说,原本作者真的安排的是她们救火死掉了,难道一定要有人死亡才能表现那个动荡的年代么、作者另一部翻拍成电视剧的《人世间》主角却都有圆满的结局。

看完这部剧、小说,过了一周仍沉浸在结局悲伤的情绪里,我真的没看懂。

还有就是网上是否可以看到未删减的全集呢,听说是删了14集,有没有懂的。。

 6 ) 尘封岁月中的成长故事

知青,是那个时代里最鲜明的字眼。

这两年,越来越多反映知青生活的电影和电视剧被拍摄出来,我对于这些流金岁月的了解,也是断续的、跳跃式的,前后十几年里,我最早看的是《血色浪漫》,然后是《芳华》,再到这部《知青》,下一部将要看的是《兵团岁月》,……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很难评说的时期。

不少人说,因为上山下乡,导致了人才的断层,这一点不好评述,但知青在插队岁月中真的收获就比求学少吗?

答案可能真的因人而异。

或许文化知识上他们是缺失了一些,但在精神上、在思想上甚至灵魂上,可能收获的却更多。

现如今的一些所谓高学历人才,头衔真的蛮多蛮高,小事有抢座位、堵车门,大事有身居高位贪婪腐败,让人既慨叹也发怒。

那会儿的人虽然穷,但知道坚持本分,知道坚守初心,那种朴实无华、那份奉献勤勉,是金子般宝贵的精神财富啊。

知青,还有最美的,便是爱情收获。

那会儿很苦,什么都没有,或许正是因为什么都没有,爱情才显得那么珍贵,显得那么美好。

那一年我二十一岁,是我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我爱吃,爱玩,我想恋爱,还想一瞬间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

他们的身体在劳作,可灵魂却在追求。

手抄诗和各种书籍,他们如同至宝,贪婪地允吸知识的甘露,相比于现在知识大爆炸时代,人们甚至不能主动来选择学习什么,只能被动地选择接受什么。

话题回到电视剧本身,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特别是男主,赵天亮的成长。

也是以赵天亮的成长为主线,或许不少人在心里对他很吐槽,觉得他太耿直、太装,他其实代表的是一类人,在邪恶面前决不妥协,斗争到底的人。

作者通过他的事迹,或许是在告诉那个时代,如同他一样耿直的人,出路在哪里。

周萍,代表的是另外一类人,那便是自己无法决定的出身,也不能限定你的发展,只要你有坚定地理想信念,有付出有奉献,你想要的都会给你。

赵曙光,代表的是投身农村火热建设,与农民兄弟同心共苦的一类人,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去迎接美好生活,纵然遇到一些挫折也从没有停下脚步,如同《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

冯晓兰,代表的是勇于正视不幸命运,看透世事的另外一群人,她们把最好的留在心里,也为最好的他们付出。

写着写着,一个个可爱的脸庞跳出来,齐勇、孙曼玲、小地包、小黄浦、君婷、红兵、刘江等等,甚至连杜主任、吴敏这些某些时候让你觉得可恨但又说不出滋味的人的面孔,也会跃然眼前。

每一个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尽相同的,一部电视剧也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因此,我们不要在乎的是,里面的人到底怎么样,而是应该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有什么成长?

你做出的抉择就一定比他高尚和正确吗?

这部《知青》,或许要打磨的地方也有,但不会掩盖它如同原石般的无暇,它闪着光,等待真正能看到光华的人走向它、走进它。

 7 ) 明显在洗白,但是起码记录了那个癫狂的时代

最近特别喜欢看年代剧,感觉像是在翻看发黄的老照片,感觉知青这部剧特别像早间剧,充满了希望和灿烂的阳光。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但是跟很多个知青聊过这个时期的故事,的确跟这部剧里讲的故事有很多是类似的,但是完全没有剧里讲的这么温和,真实的情况要惨烈得多,可能是过于惨烈,大家都不愿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吧,反而只是轻描淡写的记录了一下当时的那些癫狂血腥的场面。

不过好在开始敢于面对这段历史也是挺好的了。

 8 ) 我也伤心,我需要同情,但我觉得幸运

是因为傅晶看的。

感受最深的不是知青的生活,因为毕竟没有经历那个年代,不好评断是否真实展现了知青的生活和面貌,感受最深的是周萍的几段话。

个人非常喜欢周萍这个角色,这真的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

傅晶演绎的毫无矫揉造作,甜美羞涩、坚强执着。

周萍是一个成分不好的资产阶级小姐,但纯真、善良、努力。

周萍因为坚决不与父母划清界限,而成了黑五类中最黑的。

因为出身不好,不能到兵团,不能穿军装,只能按照安排插队,但她没有放弃理想,没有因为非议而消沉,或是对这个社会反感,反而非常达观,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每当看到周萍的笑脸,就觉得如沐春风,亲切自然。

第一集,当赵天亮问她伤心不伤心时,她说:是很伤心,而且常常很伤心,但是自己的笑脸不是装的,是因为觉得自己很幸运;

天亮说:你的事我很替你不平,我也知道可能你不需要同情;周萍说:错,我需要同情,人在命运悲惨的时候没有不需要同情的,可我对每一份同情都心存感激。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同情,那不是太冷了。

这一段对话,让我有了看下去的动力。

很多作品中的主角人设,都是自强自立,拒绝同情,要靠自己努力赢得尊重和荣誉。

但是当看了周萍的话,我有了一份新的体悟,周萍同样在努力赢取认可和尊重,但她是另一种心态:承认自己是伤心的,世界是需要同情的,而受到同情,也说明世界充满爱,说明我们幸运,这是对境遇的正视。

剧中周萍和赵天亮的爱情,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情愫渐生。

不同于周萍,天亮是正义、要强、有担当但也爱较劲较真、冲动的北京知青,父母都是军人,在帮助周萍的过程中,爱上了周萍,爱上了就决定在一起。

周萍和天亮在火车上的一段对话,同样让我感受到了周萍的良好的心态和执着的坚持。

她说:在哪插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平和的心态面对命运的安排,而决不连累自己的爱人。

“不要认为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不要强求自己非得充当一名拯救者。

他们承受的命运,我相信我也可以,我不需要任何人为了我,做出牺牲自己利益的决定”。

感动啊,周萍是在说,我也会努力对抗命运,平和对待,且不向命运低头,我能够坚持下去,我不想我的爱人做出牺牲自己来救助自己。

这是一份共同努力的承诺,这是对自己和爱人的尊重,我喜欢这种平等、坚定的爱情,喜欢这个善良、勇敢、执着的姑娘

 9 ) 总要有人生活在理想世界。

知青。

一部没看之前嗤之以鼻的剧。

自我检讨来说,我很容易在心中将事物留下或好或坏的第一印象,人事物皆是如此。

明知不好,也有在认真克服。

因为家人的原因,对那个时代有一定的灰暗印记,从他的口中我得知那个时代的暗色与不谐,所以对剧中能够直观体现的欣欣向荣的青春年代多少带着质疑。

没看剧之前我以为是刻板的歌功颂德,对一切肉眼可见的问题一笔带过或者避而不谈。

但是真正看过之后,确实是高明的编剧,不愧是梁晓声。

一面用兵团那个多多少少有一丝能够幸免于难的理想世界来摹写着那个年代激昂的青春,一面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用反讽述说着他的观点,让人能够悄无声息地赞同,真是高。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冯晓兰去西藏的时候,革委会的牛主任来找茬,最后开会批斗的时候大喊口号,可笑的是没有一个人附和, 旁边人揣手坐着翻个白眼,那尴尬的样子真是让人想笑。

所以世界上没有傻子。

又想了想,我喜欢的是什么呢?

我想,是那个场景里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善良和真诚的热爱吧。

周萍在探望天亮的过程中与一班的人也结下深厚的友谊;在防卫边境的时候,一班的人与小白,与苏联的那条娜嘉,都让人感动。

特别是娜嘉过河的那一段,我想起了忠犬八公,想起一句话,它在你的生命中或许就是短短十数年,但你在它的生命中便是它的一生,这样的深情厚谊让人动容。

还有便是陕北的春梅与晓兰。

春梅说她知道晓兰的心中会记挂着她们,但这样友谊没有亲情的支撑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格外脆弱。

这样的话,让人不得不认同,时间地点是剥离感情的一大利器。

我们理想中的状态是情感可以永久维持,但事实往往让人难以说出具体走向,所以或许说一切都不必言及长短,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结果。

灵魂人物应该是齐勇,他永远清醒疏离骄傲又有些微感性,应该是人理想中的性格特征。

他可以因为想养马放弃当班长,但是弹幕也都说他应该是最适合当班长的人了,我也认同;可以在曼玲拿到高考名额时不因为传统的偏见而恼恨于人而是尊重她自由的思想,鼓励她迎接未来的生活。

这样一说,好像他的人格特征更为完美,但是,确实是这样。

他是一个生活在理想世界中的人。

有人说,这部剧过于美化那个年代,也顺带着说山影(或者正午阳光)拍的剧都一贯伟光正。

之前,也同样有这样的疑问和质疑,我们的世界中有那么多问题,并不只有一片和谐。

这世界会有禁止不了的恶性事件,会有打破和谐的只言片语,会有难以言表的龌龊思想,我们的世界不是只有爱与美,真与善,但是爱与美真与善永远能够绝对击中出我们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而正是一刻的动容会让迷途知返和放弃破坏的几率多上一些。

我们并不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呐喊着造就一个理想世界,该是生活之幸。

 10 ) 理想中的人文环境

45集的电视剧,在YouTube 上,用 iPad 看的,质量真心不好,邪恶的苹果在 iOS6 运行环境下,取消了 YouTube 的 iPad 版本,用 iPhone 版的 YouTube,图像和字幕一般模模糊糊。

条件如此恶劣,居然吸引我无间断的看了下去。

原因嘛,用剧中的台词说:青春万岁,爱情万岁,友谊万岁,快乐万岁!

这几个名词似乎和文革距离遥远,格格不入。

其实文革如何,我毫无概念。

但和每个人一样,心中充满了对那个时代的负面感觉。

我甚至是愤怒的,妈妈就是知青,去的是条件非常艰苦的北大荒兵团。

她很少提起那时候的事情,我知道的并亲身体会的,是那艰苦的回北京的路。

当然这所谓的后续不是电视剧描述的重点,我也不愿节外生枝的讲我家的故事细节,但有一件小事可以很说明一些问题,就是从小到大,我家没有做过豆腐,直到和LG结婚我才发觉豆腐非常好吃。

姥姥告诉我,因为妈妈当年在北大荒,吃黄豆制品吃得太伤,所以家里从来不做豆制品。

于是我对那个时代所能相信的是,每个知青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且大多数,并不明快。

在这灰色的背景下,我不愿多了解这段时光。

毕竟,没有人愿意费力揭开一层一层故意的遮掩去发掘丑陋。

不能怨大多数的中国人不愿反省,因为脆弱,是天性。

坚强,太难得。

而这部连续剧,光荣的成为是我主动观看的以文革为背景的第一部作品。

因为它所想表达的,不是丑陋。

网上的评论很多,都说这部电视剧大大美化了文革。

我深有同感。

其实,这部作品何止美化了那一个时代,它大大美化了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

电视剧里面的男女知青们的家长,师长,同学,战友,绝大多数都是非常正面的形象,好到我希望穿越到那个年代,仅仅为了遇到他们。

里面的连长指导员,村支书党代表,都是充满了同情心有精准理解力甚至是高尚人格的长辈,他们口口声声说,这些知青孩子如何如何,要向知青的父母交代怎样怎样。

其实,即使在我成长的年代,也几乎没有被当作孩子的记忆。

我们这个民族,一个启蒙书籍是 “人之初,性本善” 的民族,是从来没有对“孩子” 的特殊待遇的—— 确切的说,物质上有,精神上从来没有。

教育我们的体系是像成人一样被灌输各种概念,而不是从触摸各种色彩开始的感性的教育。

所以,这部电视剧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一个可以包容孩子成长的社会,即使是文革的背景下,是多么的令人向往。

再稍微推广一小步,如果周围绝大多数人可以正确的分辨出好人坏人,即使被叫做“文革”,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可以保持正常的。

可是,天知道这个状态离真实有多远!

三个世纪之后的中国,大批的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人主宰的社会,还在探讨是否应该当街扶起摔倒的老人,这个社会的主体,真的有独立的判断力么,真的有宽厚的仁慈心么?!

还是说,经济发展以前,还是可以托付人心的?

其实,这部电视剧从来是旗帜鲜明的表达了“文革期间是病态”这样一个主题的,类似的台词,被剧中很多人物直接说起过,甚至反面人物——从来没有出场的吴敏的爹,也在信里说,这样的现象不会长久。

那大家为啥都觉得电视剧把文革表达的太温情脉脉了呢?

一来,满嘴说“阶级斗争”的人物很少,只有吴敏,县革委会的杜主任,公社革委会的牛主任,还有一个火车上打酱油的角色,剩下的所有人,兵团的领导战士,村里的支书村民,个顶个的是知恩图报的“正常人”。

二来,主要人物被精心爱护,没有被人为的惨剧折磨得怎么着了。

知青里头遭遇最惨的是蹲了监狱的武红兵,精神失常一段时间的沈力,被隔离写检查的赵曙光,和失去了上大学资格的孙曼玲。

他们也无一例外的被照顾的很好。

即使泪点超低如我,也实在不觉得这些是多么“惨痛”的结果,反而是村里的韩奶奶和王支书——都是很不起眼的配角——因病去世,赚足了我一大票的眼泪。

三来,不但坏人少,好人超多,那些重要的负面的重大事件被远远的拖到镜头之外,虚而又虚,比如经济崩盘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虽然直接描述了陕北农村很穷,好像还是够吃够喝的;比如因为卫生条件差很多不足为患的疾病夺走人的生命——小地包儿因工伤壮烈牺牲的事件勉强触碰了类似的观点,毕竟,用双手绣地球,而不是大力发展工业发展经济,是令人痛心的错误抉择。

最重要的,知青的风潮的直接起因应该是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一千七百万的知青离开城市,圆满的解决了这个命题;可惜这个办法带来了更严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后来的返城。

诚然,电视剧开始就说了,只关注68-79这十来年的事,但是对于“知青”这个沉重的话题,逃避这最令人神伤的后果,已然大大的削弱了这种关注的力量。

借用红眉姐姐的评分系统,1-5分,我给《知青》4分,算是和甄缳传一样好看的电视剧。

戏拍得算精致,背景道具都下了工夫,主要人物青春蓬勃,性格算鲜明,节奏算紧凑,情节也没有明显的漏洞。

最值得说道的硬伤是结局太仓促,很多条线索戛然而止,喜欢的人物都没有交代清楚,而且因为在结局所以印象深刻,非常遗憾。

《知青》短评

阵容真的强大

3分钟前
  • 无飞
  • 还行

你看那一场闹剧,居然被麦浪染成了黄金的颜色。从那刺目的璨金色中努力地张大双眼,得以窥见一丁点荒谬年代的影子。——还有你的小王子。

4分钟前
  • J_S_Li
  • 力荐

知青是中国特色的产物!记录了那个历史阶段城市和农村青年的喜怒哀乐!

5分钟前
  • 牛儿也想飞
  • 还行

木有传说中的好看。。。远不如我姨姥姥口述历史来得给力

9分钟前
  • via。文
  • 还行

傻子电视剧

12分钟前
  • 你就不要想起我
  • 很差

特殊历史环境下的,琼瑶剧而已〜

13分钟前
  • 谷啦啦
  • 较差

最震动我的是那个细节,齐勇对感情深厚的要去读大学的女友孙曼玲说:“该分就分,该分不分也不对。”孙曼玲责怪齐勇不懂自己。但是齐勇平静地说这句话的时候,却是最震撼的时候。他既感到了命运的不确定性,又有强烈的无力感。人心易变,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人性。这是合理的,不必责怪的。

17分钟前
  • 沧木生
  • 还行

凯开终于有一个荷尔蒙满满的角色了,齐勇人设虽然糙但是还蛮讨喜的?剧情,嗯,讴歌嘛不评价不评价了。不过我居然会为了一个演员看这种设定的剧我也是真爱了。

20分钟前
  • 何为影
  • 较差

情节不错,但拍的好像上山下乡是七分功三分过,洗白很多

22分钟前
  • niu6557
  • 还行

还是不错的,把那个年代呈现得还算真实。

27分钟前
  • 沙漠的小螃蟹
  • 还行

周萍让人看到了最美好和最无奈(等一下 大结局拍的是什么玩意 不想拍的话不如别有最后那集

31分钟前
  • 豆沙包
  • 还行

剧情流畅不拖沓,每个人物都超可爱,尤其是那些敢爱敢恨敢质疑敢追求有担当的姑娘们~~

33分钟前
  • Bearnne
  • 力荐

周萍和赵天亮,美好的爱情。傅晶还真是少女感十足

34分钟前
  • Vivi
  • 力荐

为毛我觉得好好看!!!

38分钟前
  • Ruby﹡
  • 推荐

没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真实滋味

39分钟前
  • Jacky Hsu
  • 还行

哈哈哈哈哈哈哈

42分钟前
  • 注销注销
  • 很差

这部剧我是真的的喜欢 比大江大河都拍的好 看过两遍再重新看也不会觉得无趣 纯真纯朴纯粹 文革年代的青春洋溢 每个人都那么鲜活

47分钟前
  • 白云
  • 力荐

看得挺累,美化知青

48分钟前
  • momo
  • 较差

跳着看的,抛开大背景不谈,剧情还是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女主角眼睛的颜色好清澈。

52分钟前
  • 长离
  • 还行

高三和父母一起看的。我只知道片面描述好景是不对的。三星是为当时并未将它当作文革题材看,归类嘛,架空吧。

53分钟前
  • 人尽已歌
  • 还行